课堂革命”从低效和无效教学“说起
我认为无效、低效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结为如下十个方面:
我认为无效、低效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结为如下十个方面:一是不重视习惯培养。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更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积累财富。
许多教学效益低下的课堂,问题往往出现在习惯上。
因为习惯不好,相当多的教学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
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一定要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要努力培养好习惯,抑制坏习惯。
具体来说,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记、思、问、做等方面的习惯。
同时,教师也要重视良好教学习惯的培养,只有改进师生双方的行为,教学效益才能提高。
二是内容安排不合理。
一节课安排多少内容合适,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和对教学结果的预期。
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上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过多或过少的问题。
过多,学习难以深入;过少,教学效率低下。
三是课堂结构不严谨。
首先表现在时间分配不合理上,课堂教学中时间的分配应依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和对学习结果影响程度的大小来决定,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次要的教学环节甚至是辅助性的教学活动上是不恰当的。
其次是教学节奏缺乏变化,教学节奏,主要指教学结构的张驰起伏,教学内容的虚实详略,教学速度的快慢行止等。
教师应该像乐队的指挥一样,善于调节,使课堂演奏出优美动听的曲子。
当前的课堂教学更应重点改变教学节奏拖沓、单调呆板的状况,要通过教师的机智调控,使教学节奏张驰得法、疏密得当、错落有致、起伏和谐。
第三是环节过渡生硬。
四是课型把握不准确。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其教学也有自身独特的规律和要求;任何一门学科内又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如语文课就有拼音、课文、识字、学习园地、口语交际、词语盘点、回顾拓展等课型,不同课型有不同的编排意图和教学要求;同时,任何学科的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自习课也应各有特点,教学中如果不考虑课型特点,就会顾此失彼,影响教学效果。
五是活动参与不充分。
从学生方面来说,首先是参与面小,有不少的课堂上存在“看客”,他们全程或部分不参与课堂学习,或呆坐在那儿,或自顾自乐,或影响他人;其次是主动活动少,被老师牵着鼻子走,配合老师完成预设的教学方案。
如何克服无效和低效教学
如何克服无效和低效教学无效和低效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教学效果不明显的情况。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做出改进。
以下是几种克服无效和低效教学的方法。
首先,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它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合理、教学内容的科学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等。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此外,教师还需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等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比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挑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个别辅导、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活跃度和学习效果。
另外,教师还应该关注教学环境的营造。
教学环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教师还应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教师还应该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研究。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教育培训、研究教育教学相关专业书籍、交流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论,为自身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持。
总之,克服无效和低效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做出改进。
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研究水平。
课堂教学中的“低效”、“无效”因素及对策
课堂教学中的“低效”、“无效”因素及对策张相丕五年级数学板场小学“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可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学生的成绩始终没有得到提升。
这几乎是我们每一个老师目前面临的问题:花了就牛二虎之力,却得到的是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是无效果。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如何解决?高效课堂的出路在哪里?我们如何做到应用有限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学得愉快,我们教的轻松,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首先,我们要分析产生低效、或无效课堂的原因。
产生低效或无效课堂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对教材理解的低效。
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的老师没有充分理解教材,没有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生硬的照搬教材的内容,不能用身边的生活情景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教材理解很低效。
(二) 对学生的位置理解的低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老师教授的对象。
而现在有的老师对于这点认识还是不够深刻,认为学生就是一张白纸,什么也不知道,就是一个知识的接收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三)对课堂提问的低效。
教学始于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是教师对学生组织教学,启发思维,提高理解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合适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有的老师在课堂中预设的问题,大多是低效甚至是无效。
(四)课堂目标的低效。
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确定合理的课堂目标是影响有效课堂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实际的情况恰恰是,有的教师对于数学课堂的目标意识非常淡漠,甚至认为备课中没有制定目标,即便制定了,也只是应付,当下不少的课堂往往天马行空、挥洒自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被任意扩大,行进中的课堂缺乏必要的约束与反馈调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什么是“课堂革命”、为什么要“课堂革命”?
什么是“课堂革命”、为什么要“课堂革命”?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谈“课堂革命”。
作为我国师范大学“课堂革命”的排头兵之一,陕西师范大学不仅向全国输送大量具有课改精神和理念的毕业生,还通过对基础教育的引领推动陕西甚至全国基础教育的课堂改革和教育发展。
伴随着基层教育工作者不同层面学习和解读“课堂革命”,陕西师范大学部分“课堂革命”的倡导者和研究者也积极参与到这个话题的探讨中。
日前,小编同事组织一次10人微型沙龙,围绕什么是“课堂革命”、为什么要“课堂革命”、怎样“课堂革命”等问题,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
创建教育多元效能场韩世文《中国教师报·区域教育周刊》主编既然“课堂革命”势在必行,而且成为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命题。
那么,我们就要搞清楚:什么是“课堂革命”,为什么要“课堂革命”,怎样“课堂革命”。
“课堂革命”就是要革除当下知识本位、教师主体、教室局限的弊端。
在教育价值上,追求“课堂”从知识场拓展成生活场、生命场;学生团队从学习共同体延伸到生活共同体、精神共同体;成长空间从教室拓展到更广阔的社区、社会空间;学习场域从有限场突破到无限场、虚拟场;培养目标从知识能力提升到人格素养、精神信仰。
这是一条漫长、艰难的路。
十多年来,虽然基层学校和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层面的自主探索已成燎原之势,但距离全社会认同并参与“课堂革命”还有很大距离。
因此,作为引领和示范基础教育的师范院校应该先行一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作出榜样。
拓展课堂的内涵与外延冯加渔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课堂革命”的号召,正当其时、意义重大,既呼应了当前国际教育改革趋势,也是对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方向引领。
课堂既指静态的课堂(教室),也指动态的课堂(教学)。
事实上,课堂(教室)是学生除家庭之外置身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学以成人的主要途径。
掀起“课堂革命”需要教师重构对课堂的理解。
一方面,教师要超越对课堂(教室)的物理学理解——把课堂(教室)视为学生置身其中的物理空间,而应意识到课堂(教室)是教育学概念,是学生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生命场域。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效和低效教学现象探析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效和低效教学现象探析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
本文就中学化学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无效和低效教学现象做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标签:化学课堂教学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也就是说,如果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没有或很少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那么不管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也不管学生学得如何辛苦,都叫无效或低效教学。
一、化学教学内容没有进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导致教学的无效或低效教学要从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化学教师应该努力地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上,跳一跳采摘到桃子,而任何无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简单强硬地对学生进行新知识的教学都是无效和低效的。
例如胶体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化学概念,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溶液和浊液的概念,稍加引导和延伸,胶体的概念就相当容易理解和记忆了。
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不但相当清晰牢固,而且还能为以后相关知识的建构提供有用的构件。
但是在高考和升学的压力下,许多化学教师,特别是那些原来教毕业班现在担任基础年级教学的教师,为了应试需要,赶所谓的教学进度,把应该三课时完成的教学内容压缩为二课时甚至一课时教完,留出更多的时间来讲练习或模拟训练,打乱了原来的教学计划,无形中提升了教学的密度、难度和速度,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纯粹就是为了考试,这种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是无效和低效的。
二、化学教学方式没有体现生本教学理念,导致教学的无效或低效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顺应学生的学习天性,任何不考虑学生的教学活动都是徒劳无效的。
什么是低效或无效的课堂
什么是低效或无效的课堂?关于有效课堂的研究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话题。
那么在追求有效课堂的途中,我们是否追问过:什么是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有的课堂,教学设计“为教而教”,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手段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均从教师的角度考虑,学生主体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有的课堂,无具体的目标设计,部分教师不备课时教案,或根本不按课时教案执行,讲到哪里算哪里,平行班进度不一,作业布置混乱,教学计划成为一纸空文。
★有的课堂“满堂灌”,教师掌控课堂一切主动权,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受到抑制。
★有的课堂,为了讨论而讨论,追求“表面热闹”而不注重实效。
★有的课堂“满堂问”,教师一问到底,学生敷衍“作答”。
★有的课堂,教师的设问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要么过于简单,学生不愿回答,要么过于复杂,学生无所适从,要么无思维价值,不能引起学生思考,凡此种种设问,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训练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思维。
★有的课堂,唯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没有能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忽视传统有效教学手段的使用,以课件取代课本和教学内容,以动画演示取代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成了报幕员、放映员,学生则成了观众,出现了一种新的“电子填鸭式”、“电子满堂灌”,一节“图文并茂”的课堂之后,黑板上没有留下老师的板演痕迹,学生笔记本上没有留下学生学习的笔迹,学生头脑中更没有留下知识与能力的印迹,一切都随着电脑关机还给了教师。
★有的课堂,片面追求教学进度,只关注部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大多数跟不上的学生只能靠课后辅导和家教补课赶进度。
★有的课堂,教学与作业、练习内容脱节,层次性、难度和跨度的把握不恰当,综合性作业多,专项练习少,学生仅靠当天所学知识根本不能完成作业和练习,打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有的习题评讲课,教师不具体分析每题正误率,不分难度大小,从第一题开始,到最后一题结束,顺次评讲,既无针对性,又浪费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时间。
浅谈低效和无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低效和无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自从新课程改革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这样就牵扯了学生不少的精力。
可是,高考这个大指挥棒没有太大的变化,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们最想走的一条路还是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于是总想多化点时间在学习上。
对于很多老师来说,他们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总是以勤奋认真为美德,于是总想多抓些时间,多讲些题目。
可是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课堂效率。
反观现在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低效性和无效性行为。
一、课件弱化解读。
自从多媒体介入课堂后,就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优势在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你看,就连优质课的评分标准上都有多媒体使用这一项,于是课堂就成了课件演示课,幻灯片一张接一张,视频一段接一段,图片闪亮,音乐回响,整个课堂是热闹异常,可再回头一想,除了这些,学生收获甚微。
有的老师深怕学生记不住答案,问题一提出来,就急忙亮出答案。
这样不合时宜地使用课件,学生个体的实践时间被挤占,学生个体经历的学习过程被压缩,取而代之的是先于学生经验的,由教师凭借个人的理解、体验所制作的画面、音乐。
这不又落入了传统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个体独特体验的窠臼吗?教学的辅助手段如果合理运用,就可以烘托气氛,调动情绪,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但如果用得过多,或过火,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这些无聊的手段上来。
因此,使用课件要慎之又慎,课件只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实实在在为学生服务,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二、朗读冲淡理解。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要将学生动起来,于是走进课堂,琅琅读书声犹如春风乍起。
曾听过一堂课,教师采用了自由读、点名读、分组读、轮流读、全班齐读、男女生对读、师生配合读、师范读等等多种形式的读,生怕课堂安静下来,好象安静就代表着冷场。
因此,“书声琅琅”成了该类课堂最值得炫耀的亮点。
发出声音的读在阅读教学中找到了本位,得到了回归,但是,不发出声音的读却在不知不觉中淡化了,隐去了。
谈课堂教学中的无效与低效
谈课堂教学中的无效与低效谈课堂教学中的无效与低效2011年自己申报了课题《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被批准立项为市级规划课题,因此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极为关注,要谈有效我们先了解哪些是无效、低效的教学行为。
华东师大课改专家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要与学生的学密切关联,不能脱离学生的学。
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课堂教学的无效与低效:一、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当造成低效或无效多媒体以其本身的生动性、直观性、高效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但有时由于使用不当,削弱学生注意力,替代学生的思维和想象,降低教师个人魅力。
如:内容庞杂,使用过多。
老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时,课堂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一举手、一投足,都用声像来配合。
为了追求趣味性,课件过分花哨,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每播放一支曲子,闪现一个画面,学生都要新奇好几十秒。
朗读有音频,指导写字有动画过程,想象有情景再现,忽略了文本。
其实,对学生来说,老师的示范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一笔好字,会使学生注意自己的书写;抑扬顿挫的朗读,会面对面激发学生饱满的激情;入情入理的引导,会使学生打开想象的翅膀。
老师的个人魅力对学生的影响不是电脑可以做到的。
二、学习方式的无效或低效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各种教学方式成为许多老师追求的时尚。
教师在一节课上往往将这几种方法和盘托给学生,学生难以安静独立的去阅读文本、思考、感悟。
如最常见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可是,有的老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小组的分配等方面缺乏合理安排,致使许多合作学习呈无序、无效状态。
课堂无效低效影响教学模式的有效落实
课堂无效低效影响教学模式的有效落实课堂“无效”“低效”教学影响着我县“自主式五步”教学模式有效落实安义县教科体局教研室余科年随着我县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自主式五步”教学模式正在逐步被全县教师所接受,悄悄地走进我县中小学课堂,不断改变着课堂教学行为,开始显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怀揣追求、渴求与希望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有几份怀疑、困惑与不安。
我们在诸多教研听课中,有竞赛评比课,有公开观摩课,也有推门课。
发现课堂教学“无效”“低效”,甚至“负效”“劣效”现象腑拾即是,更有的课让我们听了不禁痛心!质疑推行“自主式五步”教学模式实施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在此,我们把在大量的听课中发现诸多的“无效”“低效”教学现象作个列举,并就我们的思考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教学理念领会不深现象1:教师主动权还没有真正交给学生,仍与学生抢风头。
我们在听课中发现,绝大部教师还是难于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特别是在“自主学习”、“合作展示”、“当堂测试”等环节,本应是学生学习的空间,充其量教师也只能是巡视、指导、点拨,但大部分教师没有耐性,总喜欢站在台前讲个不停、问个不停,始终退不到幕后去。
现象2:只求“形似”不求“神似”。
不少教师为明确步骤,在课件中粘贴每个环节的“标签”,或是口头明示环节名称,但在落实操作每个环节的要领上就只求“还像”,如,“当堂测试”环节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还不等学生做完,就开始点名检查,根本就掌握不到全班达标的程度,何谈后面的小结提升呢?现象3:教师缺乏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我们课改的基石,也是我们最重要的终结目标之一。
在课改之初,教师理应有充足的思想准备,而大量的课堂在指导、养成这些能力的逐步形成上实在是太缺乏。
现象4:尊重、信任、理解、激励的人文关怀精神缺失。
一位数学教师教《对圆的认识》一课时问:“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有一女生说:“与圆的直径有关系。
”当这位学生一说出口就意识到说得不准确,马上想补充说,可教师就点了另一位学生说出了答案,那位女生不情愿低慢慢地坐了下去。
课堂革命指向教育的本质
课堂革命指向教育的本质课堂革命是指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革新和改革,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潮流。
课堂革命的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而课堂革命的核心是指向教育的本质,即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方法和内容,以适应21世纪的教育需求。
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而教育的方法应该是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非灌输知识。
教育的内容应该是多样化的,既要注重传统学科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课堂革命应该从更宏观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方法和内容,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成长需求。
课堂革命应该重新审视教育的方法。
传统的教育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在当今社会,学生学习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更倾向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学习。
课堂革命需要推动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课堂革命还需要推动教师改变评价方式,摒弃传统的考试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课堂革命应该重新审视教育的内容。
传统的教育内容是以传授学科知识为主,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当今社会,学生的需求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他们更需要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来应对未来的挑战。
课堂革命需要改革教育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存在现象分析
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存在现象分析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存在现象分析静心斋 | 2009-4-27 13:37:00今天晚上组织全校教研组长召开以“有效课堂”为主题的会议。
主题是作为“高质量轻负担”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如何实现有效。
有效课堂的研究已经由来很久了,并得出了一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策略。
但是,年年讲有效课堂,作为常态课堂,真正有效做得远远不够。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觉得,首先应该让全校教师去追问,我们的课堂中存在的无效或低效的现象有哪些?造成这种现象有原因何在?从今天晚上各教研组长交流中可以达成一些共识。
一是课堂纪律是保证有效课堂的第一要素。
现在我们发现,在大班额下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一件比较难的事,往往一节课下来教师需要利用一定的时间来组织教学,这也就促使课堂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语文、数学课要好一点,但是对于综合课来说,那就差得多了。
这足以使我们去反思,为什么语文课数学课要好一点呢?我想,对于学生来说,在潜意识里,学习这两门学科要有一定的责任感在。
而对于其它学科,学生认知里面不一定有对语文数学学科来得强烈一些。
这是学生方面的原因。
另一方面我觉得可从教师方面来找,如果说每位教师的课堂都是很有吸引力的话,学生课堂纪律会差吗?二是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也是造成课堂效率低另一个原因。
现在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尤其是课堂上倾听的习惯不够,往往在课堂上,一个学生在说,其它学生没能有意识去听,去思考,去交流,这样造成师生、生生交流的渠道不畅通,那么这样的课堂效率肯定不会很高。
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原因所在,我以为,最重要是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习惯培养做得不够。
其实,对于课堂来说,如果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到位了,我们的课堂效率就提高了一半了。
三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存在一些差距,这种差距使每一节课的效率也就不一样了,一个班,效率高的教师有,效率低的教师也有。
作为学生来说,在效率高的教师课堂上一定学习状态一定是好的,而在效率低的教师课堂上,周而复始,也就形成一种潜意识,在这样的课堂上可以开一些小差之类的,久而久之,不光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带可能把这种习惯带到其它课堂上,引起不必要的迁移。
无效和低效的课堂教学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和表现
无效和低效的课堂教学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和表现?有效教学有哪些特殊规律?
无效、低效的课堂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学习动力缺位、思维缺位,教师主要是注入式教学,低效的课堂教学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1.从教学活动看,课堂上有教无学,教学脱节,教师唱独角戏,照本宣科满堂灌,教师把学生置之脑外,不管学生愿不愿意,学不学得进,只是一味地教,为教而教,为教学进度、教学任务而教。
2.从教学气氛看,课堂上气氛沉闷,学生缺乏求知欲,没有学习热情、学习兴趣,课堂无欢声笑语,无交流互动,无问题研讨,无思想交锋。
3.从教学效果看,学生学无所获,无知识技能掌握;无过程体验方法运用;无思维想象锻炼;无智慧启迪能力提高;无兴趣激发、情感陶冶和价值观引领。
有效教学的特殊规律包括
1.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师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或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同样要继续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2.先教后学,以教导学:以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教学的重点。
把方法传授有机渗透和融入到知识的教学中,引导和教育学生保持对学习方法的关心,形成“方法”的意识。
3.温故知新:新知识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化难为易。
什么是“课堂革命”、为什么要“课堂革命”?
创新课堂教学,推动课堂革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学生的课业负担普遍较重已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注的焦点,学生创造性人格发展水平逐年下降,如果不变革课堂,这种状况难以改变,2021年4月,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陕西省中小学“课堂革命陕西行动”活动的通知》文件的发布,在三秦大地吹响中小学课堂革命的冲锋号!“课堂革命”的号召,既呼应了当前国际教育改革趋势,也是对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方向引领。
作为一线教师,“课堂革命”应该在以下方面着力:一、重构对课堂的理解。
在课程改革的阵阵涛声中,教学课堂教学原有的秩序或教学中的规则被质疑,取而代之的是课堂内的轰轰烈烈: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不同的想法的碰撞……似乎原来所有的规则都被打乱了。
但是,我们应当冷静地思考一番,在课程改革的环境中,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应该有自己的规则,如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规则等等,这些课堂规则的建造,一方面能为学生营造能够接受大家不同意见的环境,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搭建了一个自我发展的新路径。
1.独立思考规则独立思考是学习数学的法宝,也是数学教学的传统。
这一点,在今天的课改中仍旧不能丢。
特别是一些具有探索性的问题,更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独立思考,他还能谈得上创造与发明吗?独立思考是学习数学的法宝,也是数学教学的传统。
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黄金时期,课改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学生原来死读书的局面,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如果忽视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这一重要方面,是不能够达到课改目标的。
因此,数学课堂中有必要建立独立思考的规则,培养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回答问题的习惯。
2.合作学习合作课改大力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并得到了我们教师的积极拥护,在很多课堂内予以实施。
这说明了课改的理念开始深入我们的心灵,逐渐转化为行动。
目前,我们组织合作学习的形式大多数是采用小组为单位,4-6人为一组,按照座位的前后编排。
课堂革命 改革 实施方案
课堂革命改革实施方案在过去的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因此,课堂革命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那么,如何实施课堂革命,让学生主动参与,成为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而在革命后的课堂中,教师需要变成学生的指导者和辅导者,帮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这就需要教师放下自己的身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让他们在问题解决中成长和进步。
其次,课堂革命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在课堂革命后,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在互动中学习,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最后,课堂革命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来实施。
在今天的时代,科技已经成为了教育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
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学习管理系统等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总之,课堂革命需要教师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更加个性化、多元化,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
课堂革命也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的支持。
他们应该提供更加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更有效的资源支持,鼓励教师们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们勇于探索和实践。
在师资培训方面,也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家长也应当积极参与课堂革命。
他们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和支持学校改革的举措,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的工作。
课堂中无效或低效教学现象的改进
课堂中无效或低效教学现象的改进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无效或低效教学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学观念落后、教学设计不合理、课堂无谓时间消耗过多等。
改进策略一是更新教育理念,高效利用既定教学时间;二是优化教学过程,把握最佳教学时域;三是课前充分准备,减少课堂教学时间的无谓消耗。
标签:中小学;课堂管理;低效教学;无效教学;原因;改进策略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行为及学业成绩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课堂中的低效或无效教学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利用课堂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能提供最适合学生的教学,使学生在最短时间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之一。
一、课堂中无效或低效教学现象归因分析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程度,换言之,取决于教师课堂管理水平的高低,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无效或低效教学现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取决于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应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课堂上所有的教学活动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课堂上依然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没有以学生为本,分配给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少,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主要表现:(1)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学生接受学习的时间过多,而自己独立学习、探究、思考的时间太少。
(2)课堂作秀,一节课中活动设计过多,个人自主学习、集体讨论、演示观察,教师讲解,热闹非凡,看似教学方法多样,但每个教学环节均走马观花,流于形式,致使学生专注学习时间减少,对教学的重要内容无暇深入思考,教学效率低下。
(3)滥用、误用多媒体技术及直观教具,教师为了体现教学的直观性,课堂上重复罗列直观教具,一会儿欣赏图片,一会儿播放卡通,一会儿进生活乐园,课堂被过多的无用信息充斥,干扰了教学,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模糊了教学重点,也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
课堂教学中低效或无效的表现
课堂教学中低效或无效的表现第一篇:课堂教学中低效或无效的表现课堂教学中低效或无效的表现1、教师提问的问题较难或者无价值(如是不是、会不会、好不好)。
2、展示交流没有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三类生参与度不高。
3、达标检测时学生边讨论边做,成了练习题。
4、自主探究过程中,放任自流,缺乏指导。
5、教师拖堂。
6、学前指导不注意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7、齐问共答。
8、课堂教学各环节时间分配不合理。
9、练习题设计一刀切,没有层次和梯度。
10、教师讲的过多,重复学生的回答。
11、合作交流的不是班级共性问题。
12、学生做练习速度太慢。
13、目标不可检测,笼统,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怎么叫有感情,不可检测。
第二篇:课堂中教学无效、低效的表现我教书几十年了,在这里我来谈谈在我的课堂中无效、低效和有效、高效的表现。
课堂中教学无效、低效有以下几种表现:一、目标含糊不清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达成的基本构想。
当教师踏进课堂教学之前,该构想就应该已经成型,并且很清楚。
作为教师,制定简洁明了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的前提条件,如果莲简洁明了的教学目标都没有的话,那么我们的课堂就很可能会变得杂乱无章。
二、合理运用教学辅助手段对于教学辅助手段,我们应该坚持实用的原则。
如果运用的合理,可以烘托课堂气氛,调动同学们的情绪,帮助学生对新学知识的理解。
若果运用过了头,这样不但起不到我们想要的作用,反而会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所以我们要加入学生,把精力花在设计教学上。
三、因材施教我们常常说我们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这一点我们是做不到的,因为时间不允许。
当我们老师抛出一个问题时,能够举手回答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当我们带着同学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又有多少学生参与呢?短短的45分钟里,面对几十个孩子,我们要让优等生有所发展,让中差等生有所进步。
所以我们要寻思着因材施教。
四、教学节奏有张有弛在课堂中,我们讲解知识点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张弛有度,当然在整个学期的教学中,我们也是一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革命”从低效和无效教学“说起摘要:在日常教学中常常感叹一道题目已经讲过多少遍,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
促使笔者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教师的教学有不少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成了日思夜索的问题。
近几年新课程改革开始在各地大力推进,远学’江苏洋思、山东杜朗口”,近学”厦门蔡塘、南平川石”。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
所以笔者开始研究一些相对成熟的教学改革资料,结合教学实际,不断的探索、创新、实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
形成了”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反馈释疑、自主检测”四个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
减少了低效和无效的教学,教学效果有了比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反馈释疑自主检测
做了十几年的数学教师,常常感觉教学的无耐与困惑。
一个问题教师觉得讲的足够清楚,甚至是重复多次,但是掌握的人数仍然是屈指可数。
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常常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记得前几年前在讲解一道有关轴对称的一道题目时,以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本次的讲评效果是信心满满。
例题(图略):一条河流同一侧有两个村庄,须在河边建一个抽水站,请问抽水站的位置p 点应建在何处时,pa+pb最短。
让学生思考后,引导学生先探索若两个村庄在河流的两侧,问抽水站的位置p点应建在何处时,pa+pb 最短,学生大部分能够解决后,再引导学生先作a(b)点关于河流
所在直线的对称点a1从而发现pa1=pa.,使得问题转化为在两侧的问题。
学生当时好像都很懂了。
但第二天发现这道问题真正能够掌握的人数就是3、5个同学,让人大跌眼镜。
现在看来是笔者只关注教学的技巧而忽略了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过去常常以为,课堂上老师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就学得越快、越好:教师带领学生钻山洞,总比学生自己探索要快些。
事实上这样容易养成学生思维的惰性。
教师成了”讲师”,”话筒”,学生却成了”听众”,”哑巴”。
数学家哈尔斯曾经说过:最好的教学方法不是讲清事实,而应该是激励学生思索,自己去动手。
因此,数学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持续学习和创造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近几年,全国上下在大力倡导教学改革--”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
以实现更为有效的教学。
以下是笔者在学习这种模式,实践这种模式的一些做法。
一、引导学生课堂上先学--学案导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先学:不是在课后而是在课堂,因为笔者所任教的是一所农村中学,大不分学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的子女,晚上大部分学生的父母忙于的上班,无暇对子女的学习进行督促和管理。
如果将先学安排在课后的话,很难保证每位学生能按要求来做,加之有的
学习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有时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久而久之,在课后的先学效果就大打折扣。
于是笔者把先学安排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去努力追求目标。
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这种先学是有序的,非放羊式的:学生的自主学习也非自由学习,而是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独立学习,有针对性的学习.。
二、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中先说过渡到在课堂上敢说,会说,爱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学习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小组的成员尽量安排为aa、bb、cc为主,并注意男女搭配,尽可能避免小组里全部是男生或全是女生,因为初中生爱表现,更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
在课堂自学完后可根据内容先安排c的同学向b的同学提问,由b讲解,a在一旁注意纠正、记录,若b解决不了,可由a补充讲解,a解决不了的可向老师提问解决。
并开展小组之间的竞争,在小组展示时,回答的次数、声音是否宏亮、讲解时是否自信、提问的次数,都可以给小组加分,并在小组内接对子开展一对一的帮扶。
在月评小组时可以算小组的总分,和帮扶对子的排名。
通过开展小组间的竞赛可以提高学生导学案自学时,学生先学时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所谓责任感,就是让学生时时感到在为小组和帮扶对子负责。
尽量多发现问题,多提问提,多为小组作贡献。
小组内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不拉小组的后腿。
所谓成就感,就是让学
生感觉在老师还没教我就自学会了很多,并且我还能教同学呢。
例:在《等腰三角形判定》这课中,就发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后,画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学生就自己总结了几种方法:1、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后连结垂直平分线上一点和线段两个端点的。
2、画两个角相等。
3、用直尺或圆规画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4、画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等多种方法。
而且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说明理由,效果明显。
三、引导学生--反馈释疑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在学生学案导学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巡堂辅导,把个别辅导和分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在学案导学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常常难以把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难以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难以判断知识运用是否正确、方法选择是否有效等,这需要教师进行启发引导,释疑解难、收集信息,对学生学习的情况基本做到心中有数。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随机性,创造性的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
主要帮助学生分析和解答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理解和认识;适当补充一些学生需要和感兴趣的知识等。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仍是”导”、是”学后导”,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搞”一言堂”,”教学方案”不是把现成的答案压给学生。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尽力地引导学
生进行自我再分析、再讨论、再归纳,使学生逐步登上最后一个台阶,得出正确的结论,最终自我解决问题。
原则上对于大部分学生都掌握的坚决不讲,对于学生能讲清楚的一定要交由学生讲,没有学生会的,才由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
还有一点,就是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一些学生的独特的解法和理解,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例:在《三角形三边关系》中有这么一道题:一木工有两根长分别为40厘米和60厘米的木条,要另找一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木架。
问第三跟木条的长度应在什么范围内。
一名学生就提出不同的解法:考虑第三边的取值就两种可能:一是最长边;二、不是最长边。
所以得到不等式组而不需要用三个不等式。
对老师讲解的答案提出质疑,使教学相长成为了现实。
四、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检测试题,实现分层教学
课标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因此,学生之间的数学能力存在着差异。
加之我校的学生来自全国不同的区域,差异更明显。
因此在自主检测这个环节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数量,难度不同的作业,同时注意收集学生典型的错误充实到自我检测练习中。
在检测中低层次的检测时。
可以让相应层次的学生尽可能到黑板上演示,充分利用教室前后两块黑板,不够用时还可以利用小黑板。
因为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乐意展示自己,同时也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重视。
老师也容易掌握中
低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可以马上进行个别交流和辅导,也可以指派学生进行相应的个别辅导,实现共同进步。
如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中,基础题要求每个同学都掌握,若不能掌握的要帮扶对象进行帮扶,老师再利用时间进行抽查,以检查帮扶的效果。
总之,”在先学教,以学定教”的实践过程中,有不少成功的做法,确实使课堂变的更为有效,减少了无效和低效的教学。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如:学生上台讲的积极性不高,有的时候总是几个好的同学愿意讲,讲的时候往往讲不清关键所在,导致课堂容量较小,影响教学效率.。
自学内容难度稍大时,部分同学就有点力不从心,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不是很高等等。
这些还有待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总结、完善。
找到一条与教学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向着高效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