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八上文言《与朱元思书》【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
2.把握文中景物的突出特点,学习作者描绘景物的手法。
3.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寄情山水的高洁志趣。
【品读学习】(一)资料链接1.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字叔庠(xiánɡ),吴兴故鄣(zhānɡ)(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
吴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诗文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
他还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俱以写景见长,文笔清丽、韵味隽永。
2.文章体裁骈文,也称“四六文”,起源于汉末,形成于南北朝,唐宋古文运动后渐衰。
特点:(1)句式上,以四六句为主,讲究对仗,两两相对;(2)语言上,重视辞藻的华丽,多用典;(3)声韵上,讲究平仄,韵律和谐。
3.创作背景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
一些仕途失意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
吴均通史学,曾私撰《齐春秋》,为梁武帝所恶,焚其稿,免其职。
他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薜(bì)萝”,表明自己辞官引退后,将要去隐居。
我们现在读到的《与朱元思书》,一般认为并非吴均写与朱元思之信的全文,而仅是作者描绘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景致的一段。
富春江,处中国浙江省中部,全长110公里,两岸山色清翠秀丽,江水清碧见底,素以水色佳美著称,更兼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村落和集镇点染,使富春江、新安江画卷增色生辉。
富春江一带昔有“小三峡”之称,“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代山水画大师黄公望的一幅《富春山居图》绘写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将它的韵致描绘得淋漓尽致。
(二)把握文章内容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āo )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21、《与朱元思书》导学案主备人:学科审核人:教研组长:年级主任: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欣赏富春江上奇特秀丽的景色。
3、领会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和思想学习重点: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欣赏富春江上奇特秀丽的景色。
学习难点:领会作者爱慕自然、厌弃尘俗的思想。
学法指导:反复阅读,熟读成诵,分析作者写景的目的,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领悟作者要抒发的情感理解,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知识链接: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南朝文学家、史学家。
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
家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才。
沈约曾见其文,颇为赞赏。
天监初,柳恽任吴兴太守,召他为主簿,常与他赋诗。
后为建安王萧伟记室,升国侍郎。
他曾表求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命焚毁。
后奉诏撰写《通史》,未就而卒。
预习案:1、给下列字注音:缥()湍()邈()泠()嘤()鸢()戾()纶()柯()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作响()好鸟相鸣..()()争高直指.()泠泠蝉则千转..世务者()..不穷()()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3、解释下列句子: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5、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目的?训练案: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风烟俱净.()任意东西..不穷..()窥谷忘反.()猛浪若奔.()蝉则千转()2、解释下列句子: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②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与朱元思书 导学案
与朱元思书
预学目标:
1、了解“骈文”有关知识,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全文,掌握中点文
言实词、虚词的意义。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运用拟人、比喻等
修辞的写作方法。
3、激情投入,做学习的主人;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作者向往自然、
厌弃尘俗的思想,懂得热爱自然。
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
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的含意。
学法指导:
1、依据预学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知识梳理;将课下注释的重
点词语在原文中圈点,熟记基础知识。
2、独立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限时、独立完成。
一、走进作者:
二、文体知识: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注意加点字注音:
飘荡.急湍.轩邈
..
泠泠
..经纶.横柯.
1、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再读课文。
2、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翻译全文。
3、质疑,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
4、小组内完成不了的,向老师质疑,其他组成员帮助完成。
四、理清思路,概括文意:
1、文章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2、三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是什么?
五、将你预学后的问题或感受写在下面,课堂上与组内同学共同交流。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及答案第然段则是作者对于富春江景色的感悟和情感表达,表达了他追求自由、追求美好的情怀。
通过阅读本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文章中描绘的富春江,风景秀丽,水清鱼跃,山峰高耸,树木葱茏,充满了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
同时,作者也通过描写富春江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和美好的追求。
整篇文章结构严谨,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篇值得欣赏和品味的美文。
一、逐层解析课文一)解析第一部分(第一节)1、作者概括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来里的风景为“风烟俱净俱”,可见本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是引出文章的主题。
2、写景:“山光水色,与寸步不离之舟中;”叙事:“自富阳至桐庐,一百来里,山水相间,峰峦叠嶂,……”抒情:“登高望远,自感逍遥自在,非吾莫与喜。
”3、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山光水色,与寸步不离之舟中。
”二)解析第二部分第一层(第二节)1、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描写了富春江水的清和急。
2、静态描写了水的清:“水色澄碧,纤毫毕现。
”动态描写了水的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文章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写水清的描写手法。
4、本部分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清和和急促的描写,突出了富春江水的特点。
5、《三峡》中的“万壑千岩”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通过对比来突出景物的特点,不同之处在于《三峡》中的描写更为壮观。
三)解析第二部分第二层(第三节)1、作者从觉和感受的角度来写奇山,写了云、岩、树、水等景物。
2、文中所描绘的不是一种非常喧闹、非常嘈杂的景象,而是一种清幽、幽雅的景象,因为作者从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3、作者写“奇山”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如“云锦屏开,岩峦峥嵘,树木葱茏,水石奇秀”,突出了景物的特点。
4、作者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是因为在这样的景色中,他感到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学习目标:1.记住生字读音,反复朗读,背诵课文。
2.翻译课文,记住重点解词含义。
3.概括各段所写内容,把握景物特点,体会作者情感,总结写作特点。
重难点:1.翻译课文,记住重点解词含义。
2.概括各段所写内容,把握景物特点,体会作者情感,总结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自学预习:目标一1.读课文,给下面字注音缥(piǒo)碧急湍(tuōn)轩邈(xuōn)(miǒo)泠泠(líng)嘤嘤(yīng)鸢(yuōn)飞戾(lì)天经纶(lún)横柯(kē)2.反复朗读,逐段背诵课文。
学法提示:(1)给出句首字,一句一句背,再连句成段。
(2)基本能背下的时候“学习对子”间互背,记录不熟点。
(3)组内展示背诵,人人展示。
(4)以小组为单位班级展示背诵。
目标二1.结合注解在本上逐段翻译课文。
2.记住下面重点词语的解释。
(1)风烟:指烟雾。
(2)俱:都。
(3)共色:同样的颜色。
(4)从:顺、随。
(5)许:表约数,左右。
(6)独绝:独一无二,到了极点。
(7)缥碧:青白色。
(8)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9)急湍:急流的水。
(10)甚箭:比箭还快。
(10)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11)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12)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13)轩邈:轩,高;邈,远。
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1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含答案
参考答案预习案预习·导学:1、piǎo tuān xuān miǎo líng yīnɡ yuān lì lún kuī2、①通“啭”,鸟叫声。
②通“返”,返回。
3、①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②古义:至。
今义:罪过,乖张。
③古义:筹划。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4、上: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轩: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东西: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净: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上: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5、(1)(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2)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的心;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合作探究案【合作展示】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分别直接、间接,从静的角度写水之秀丽清澈;“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从动的角度夸张地写水之壮观湍急。
静态:清澈;动态:急猛。
3、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形: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声:泉水激石;好鸟相鸣;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以动写静,把静止的山写活了,显示出山的“奇”。
侧面烘托: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以静写动(山林):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作者触景生情、因情明志,既从侧面表现了富春江山水的魅力,又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2、结尾处补写了树木遮空,昼夜不分的景象,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异色彩,写峰上丛树枝繁叶茂,长势葱郁,给人以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感觉。
检测案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望峰息心窥谷忘反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意欲归隐的思想感情。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导学案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导学案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与朱元思书》公开课导学案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与朱元思书》公开课导学案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古代马术文化,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2. 技能目标:通过朗读、研究文学作品,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3. 情感目标:了解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古代马术文化;2. 研究《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内容和意义;3. 朗读《与朱元思书》。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古代马术文化,简要介绍唐代朱元思和他的马匹;2. 向学生介绍《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内容和意义,讲述其中的典故等,并展示图片资料等;3. 导入:让学生朗读《与朱元思书》,了解其诗歌形式、情感表达等。
4. 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解读文本,每遇到一个难点,教师进行点拨和引导。
5. 学生根据文本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分组,进行朗读演绎,师生共同进一步打磨脚本,以提高演出质量。
6. 学生进行朗诵演出,教师进行评价点评,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现能力。
7. 教师针对演出经验和感受,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开展讨论、分享和总结。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充分表达文学作品的语言韵律和情感色彩,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2. 合作学习法: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差异性,通过相互合作,克服难点,共同提高;3. 评价法:采用“评价充分实践、实践推动评价”的方法,减轻学生焦虑情绪,全面反馈学生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文本资料《与朱元思书》;2. 图片和视频资料,有关唐代史料资料;3. 语音和影像资料,学生和教师朗读和演出作品的录音和录像资料。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自我评价和互评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自我完善和社会展示;2. 通过课后作业进行知识巩固和反思总结,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思考模式;3. 教师通过课堂观察、评价记录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提供可持续的反馈和指导,为后续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与朱元思书》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整理_1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整理【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完成背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悟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3、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重点难点】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2、感悟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感受文章的知趣美。
【学法指导】:诵读赏读相结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程】课前导学一、走近吴均(469-520),一作吴筠,朝,史学家,字,吴兴故鄣人。
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
文词清拔有骨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
二、通读课文几遍,要求读通读顺。
特殊是应当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缥碧()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相互轩邈()泠泠作响()鸢飞戾天()横柯上蔽()三、结合课文解释,写出下面加点文言词语的意思。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天下独绝()水皆缥碧()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相互轩邈()泠泠()作响好鸟相鸣()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疏条交映()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诵读课文,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汇;疏通文意步骤:(一)课堂导学一、老师导入请同学回忆学习过的描写山水的诗句。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2、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3、4、二、检查预习老师抽查,小组积分三、朗读课文1.老师朗渎课文(或放朗诵录音),同学看画面及文字,初步感知文意。
2.同学推举朗读水平较高的一位同学范读课文.其余同学听读,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3.指名同学领读,其余同学跟读。
4.同学齐读课文.依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四、同学自读课文,对比解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同学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语句。
2.同桌之间争论沟通,解决疑难问题后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争论解决。
3.老师强调重点词语、文句。
五、课堂拓展:1.完成下列古今异义词的理解。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学习目标】①掌握文中基本的文言知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分析多种写景手法的综合运用,初步提高同学们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③领会作者向往自然、鄙弃功名、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学习重点】掌握文言知识要点;分析多种写景手法的运用综合。
【学习难点】体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资料链接】(1)吴均(469~520年),字叔庠(xiánɡ),吴兴故鄣(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人。
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
诗文自成一家,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诗中常借自然景物以排解苦闷抑郁之情。
(2)写作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
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3)骈体文:魏晋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
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
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
在声韵上,则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
第一课时一、自主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拼音。
缥碧()急湍()轩邈()泠泠()千转()嘤嘤()鸢()戾()横柯()经纶()2、学生朗读课文,继续正音,并注意断句,做到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注意:把握节奏、重音、停顿、节拍。
(1)注意语速。
读慢一些才能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
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
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
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
如“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4、学生浏览课文,在文中画出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物的特征的句子,并由此感知本文的结构方式。
5、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义,理解识记课下注释中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然后完成下列练习,以单独提问的方式反馈矫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参考答案预习1.给下列字加拼音:缥(piǎo)湍(tuān)轩(xuān)邈(miǎo)泠(líng)嘤(yīng)鸢(yuān)窥(kuī)柯(kē)3.补充注释如下:风烟俱.净:全,都。
任意东西....:任凭江流飘荡而或东或西。
一百许.里:余。
天下独绝.:极顶。
急湍甚箭:湍,急流。
甚,胜过,超过。
泉水激.石:冲击,冲刷。
好鸟..相鸣:美丽的鸟儿。
在昼犹.昏:犹如,如同。
5.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描写水尤清澈的文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高洁志趣的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示例:宁静淡泊或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探究1、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书信。
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游记(散文)。
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骈体文。
2、明确:山奇水异。
课文原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略4、两句话表现出作者对山水之美的赞叹,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含蓄的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厌倦官场政务,向往宁静闲适生活的人生态度5、负、竞、轩邈、争、直,泉声、鸟声、蝉声、猿声6、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7、.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三)、拓展延伸1、提示:感受因人而异,面对如此美丽的山水风光,我们这些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更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产生积极进取之心。
2.用现代文介绍“从富阳至桐庐”的景色或写一则介绍富春江的导游词。
【示例】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正置身于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的富春江。
瞧,这山,这水,真是名副其实——集富春江的美于一身。
从古时起,便已经有文人墨客为富春江折服,不禁倾笔写下句句名言。
此时,我们身临其境,定能品出这诗文中之神韵,可能还有人会大喊出“我爱富春江!”的冲动呢!可这对于真正见到它美懂得欣赏它美的人眼中,并非什么可笑之举。
因为她的美确是能倾倒众生。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设计:长兴二中黄竹君【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进行朗读训练,掌握文言虚实词,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文言虚实词。
2.把握课文的主旨,背诵课文。
3、概括通假字和一词多义现象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二人互检)1、文学常识。
①.《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
字__________,吴兴故鄣人。
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_________”, 本文选自后人所编辑的《________________》。
②.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__________ ,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 了优美的景色。
描绘异水时,抓住了__________ 的特点,在描绘奇山时,紧扣__________ 的特征。
2、给下列加横线字加拼音。
缥碧()急湍()轩邈()()泠泠()嘤嘤()鸢飞戾天()()窥谷()横柯()千转不穷()3、积累词汇1、通假字(1)蝉则千转不穷______ 通______ , 意思是___________窥谷忘反______ 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2)一词多义①直:争高直指___________ 直视无碍__________②绝:天下独绝___________ 猿则百叫无绝_____________③上:负势竞上___________ 横柯上蔽____________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一)整体感知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文中的哪一句话可以概括?2、本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3、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目的是什么?(二)、问题研究1、作者写了水的什么特点?怎样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作者写山之奇时,从哪几个方面在写?三、自我检测(语段阅读,重点突破)1、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这样写好在哪里?2“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3、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的感受,他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是什么?4、翻译重点语句: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积累文言词语。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3.深入文章意境,涵咏体会,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获得美的享受。
(重点)
学习过程
一、材料助读
骈体文
骈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
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
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
骈句是骈体文的句式,也叫骈偶句。
两马并驾叫做骈,两人在一起叫做偶,骈偶就是两两相对。
古代宫中卫队的行列叫仗,仪仗是两两相对的。
骈偶、对仗都是比喻的说法。
骈体文一般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配对,直到篇末。
骈句一般为四字句和六字句,世称“四六文”。
骈体文句式整齐、对仗工巧、节奏分明、音韵谐美,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感强,使得文章的语言表现出一种整齐美与错综美的和谐统一
二、熟读课文,给下列加横线字加拼音。
缥碧()急湍()轩()邈()
泠泠()嘤嘤()鸢飞戾天
()
四、积累文中的通假字
五、积累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
六、积累文中出现的特殊句式
六、文章从哪些方面来写奇山异水的,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第一篇:与朱元思书导学案与朱元思书编者:朱桥中学初二语文备课组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评价__________第一课时目标定向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能够将课文准确流畅地翻译成现代汉语。
个体学习一.课前“个体学习” ㈠作者和背景链接: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
梁武帝天监初年为吴兴主簿,累迁奉朝请。
后因私撰《齐春秋》,触犯梁武帝被免官。
不久又奉诏撰《通史》,事未竟而卒。
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时称“吴均体”。
今存诗歌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
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
吴均善于以骈文(讲究对仗和声律,多用偶句,少用散句),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俱以写景见长,文笔清丽,韵味隽永,是齐梁山水小品中的骈体佳作。
㈡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
缥碧(piǎo)急湍(tuān)轩(xuān)邈(miǎo)泠泠(líng)....鸢飞戾天(yuān lì)经纶(lún)横柯(kē)....窥(kuī)谷忘反千转(zhuàn)不穷..嘤嘤(yīng)成韵.㈢诵读课文,并将朗读有困难的句子记录下来。
(标出疑问)二.课上“个体学习”:二读课文,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㈠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试着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将理解困难的句子记录下来。
㈡解释下列词语:1.风烟俱净风烟:指烟雾。
俱:都2.天山共色共色:同样的颜色。
3.一百许里许: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4.天下独绝绝独一无二,到了极点。
5.急湍甚箭急湍:急流的水6.皆生寒树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7.负势竞上:凭依8.互相轩邈轩邈:轩,高;邈,远。
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比高远。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含答案)
21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并积累相关文言实词,读通大意。
2.体味清新精美的语言,体验富春江的美丽风光,学习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
3.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体悟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
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时官吴兴主簿。
明人辑有《吴朝清集》。
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
今存诗歌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
音韵和谐,风格清丽。
2.文体知识:骈体文:魏晋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
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
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
在声韵上,则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
【自主学习】1.通读文章,掌握生字词读音。
2.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3.积累掌握文言实词及特殊句式。
4.重点句子翻译。
5.背诵课文。
【问题探究】1. 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全文的景色特征?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 文章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总分。
文章段首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俩方面,围绕“独绝”两字描摹,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3. 为了表现水之异,作者抓住江水的哪些特点从什么角度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者写富春江水清澈的静态美和湍急的动态美,写水的清澈采用了正面侧面相结合的手法以及夸张的修辞手法:“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水的湍急则主要使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 为了表现山之奇,作者从哪些方面写的?视觉之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听觉之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感受是以动写静。
视觉角度采用拟人的手法,竞争二字将静止的山写活了,蕴含蓬勃向上的生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能熟练背诵课文,增强语感。
2、能准确翻译课文,准确理解、掌握课文内容,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高尚情操。
重、难点:疏通文意并熟练地背诵课文。
一、作者及文体介绍
1、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
吴均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如《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与朱元思书》等,表现出作者流连山水的生活情趣,风格简淡清新,是历来传诵的骈文名作。
其散文以写景见长,世人效仿他的文体,称“吴均体”。
2、感知文体:《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书---书信,一种文体。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讲究对仗和声律,多用偶句,少用散句。
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书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
二、自学讨论,把握课文
1、掌握生字读音。
缥()碧急湍()窥()谷轩( )邈()
泠泠()作响鸢()飞戾()天经纶()
横柯()上蔽嘤()嘤成韵千转()不穷
2、展现你的朗读能力:
(1)朗诵要求:注意语速、注意停顿、注意重音、注意节拍。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 飘荡,任意东西。
自/ 富阳至桐庐/ 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 皆缥碧,千丈/ 见底;游鱼/ 细石,直视/ 无碍。
急湍/ 甚箭,猛浪/ 若奔。
夹岸/ 高山,皆生/ 寒树。
负势/ 竞上,互相/ 轩邈;争高/ 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 激石,泠泠/ 作响。
好鸟/ 相鸣,嘤嘤/ 成韵。
蝉/ 则/ 千转不穷,猿/ 则/ 百叫无绝。
鸢飞/ 戾天者,望峰/ 息心;经纶/ 世务者,窥谷/ 忘反。
横柯/ 上蔽,在昼/ 犹昏;疏条/ 交映,有时/ 见日。
(2)教师范读,学生模仿。
(3)自由朗读。
(4)小组接力读。
3、疏通文意:
(1)逐段疏通,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
(2)整体疏通(小组接力,一组读原文,另一组翻译)。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
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
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
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透出阳光。
4、文言词语积累。
(1)通假字:窥谷忘反()千转不穷()
(2)词类活用:风烟俱净()任意东西()
皆生寒树()互相轩邈()
(3)一词多义:天下独绝()百叫无绝()
负势竞上()横柯上蔽()
(4)古今异义:一百许里()
蝉则千转不穷()经纶世务者()
三、展示提升(训练背诵)
(1)缺字背诵训练。
(2)举手试背。
(全班举手接力)
四、测评巩固
1、文学常识填空。
《与朱元思书》一文选自《》,作者是,他是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拔,人称“”体。
2、原文语句填空。
(1)风烟俱净,()。
(),任意东西。
(2)水皆缥碧,()。
(),直视无碍。
3、重点实词(在括号内注音,在横线上释义)。
A、从流飘荡
B、水皆缥()碧
C、鸢飞戾()天者
D、经纶()世务者
4.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凭依)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筹划) 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指示)
5、感情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