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定稿)

合集下载

五年级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五年级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活动主题第一单元集体备课科组数学中心发言人黄文娟活动时间2016-9-1活动地点教研室活动室周次第1周出席人数4缺勤人数0活动主持人黄文娟刘春菊活动记录人黄文娟活动内容记录一、本周工作计划1、加强学生上课的具体要求,包括坐姿、作业、及上课的基本要求。

2、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优辅差落实到位。

二、本周集体备课1、备课内容:小数乘法2、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

4、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5、难点:会正确运用小数乘法的竖式来计算。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活动主题积的近似数集体备课科组数学中心发言人黄文娟活动时间2016-9-8活动地点教研室活动室周次第2周出席人数4缺勤人数0活动主持人黄文娟娄婷婷活动记录人黄文娟活动内容记录一、上周工作总结1、课堂教学正常。

2、加强学生的上课纪律。

3、规范学生的作业。

二、本周工作计划1、本周的课堂教学继续加强。

2、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优辅差落实到位。

三、本周集体备课备课内容:积的近似数。

知识目标:理解积的近似数,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

重点:用“四舍五入”法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活动主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集体备课科组数学中心发言人黄文娟活动时间2016-9-22活动地点教研室活动室周次第4周出席人数4缺勤人数0活动主持人黄文娟活动记录人黄文娟活动内容记录一、上周工作总结1、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对积的近似数,要根据要求保留相应的位数。

2、对学生的生活与书本知识的联系。

集体备课记录表

集体备课记录表

集体备课记录表日期:10月11日(第7周)学科:数学出席教师:XXX、XXX、XXX、XXX、XXX、XXX、XXX主持人:XXX年级/科目:一年级(4)/数学备课内容:2-5的分与合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为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2-5分与合》。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1~5各数并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掌握2-5各数的分成和组成,为今后研究“5以内的加减法”以及“6~10的分与合”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2、3、4、5各数的分与合的研究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且能从3、4、5各数的一种分法推想出另外一种分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研究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让学生在与同伴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合作、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出2、3、4、5的分与合。

难点:如何由5分成4和1想到5可以分成1和4.教学策略:情景教学法、实践操作法和发现法。

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PPT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老师问学生XXX采了4个桃子,他想分到2个盘子里,他要和师傅分着吃,该怎么分呢?(板书:分)二、教学例11、4的分老师用4个花片代替4个桃,分成2盘,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让几个学生上来一边摆,一边说,你是怎么分的?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按顺序摆出不同的方法。

1)一生说,左边的盆子里有几个呢右边盘子里有几个(请几个小朋友来说一说)老师:也就是把四个桃分成了2个和2个,数学上我们可以这样说,4可以分成2和2,(齐读)随即板书。

2)还有吗谁再来摆一摆,你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吗4可以分成了几和几(4可以分成1和3,板书)。

3)看,还有吗小朋友们,你也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吗4可以分成了几和几(4可以分成3和1,板书)。

老师:现在我们已经把4可以分成几和几了。

现在,老师把小朋友们的摆法进行了整理,看!老师是怎么整理的为什么这样整理?老师:对就是有序。

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3)、反馈练习,实践运用。
练习是数学中教学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公式,我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
(1)、堆积木,算体积。
(2)、通过让学生完成教科书第34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先让学生动作操作,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记住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②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长方体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2)概括体积公式。①引导学生观看课件,由学生自己总结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V=a×b×h
V=abh
[例1.的讲解]进一步让学生默记公式,指名说一说求长方体的体积,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让学生计算例1。
板书设计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V=a×b×h
V=abh
活动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优缺点,优点继续保持,缺点及时改正,以确保课堂的效率性



1.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分组讨论: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是长方体的什么?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这是总结公式、理解公式的重要途径。
2.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3)情感目标
1、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重、难点应定位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形成过程。(2)教学难点:理解公式的意义。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精编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精编

湖滨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备课组成员备课内容:习作1、练习1教材分析:习作1要求学会细致地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练习 1安排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五 项内容的训练。

习作1的教学目标:1、学会在习作中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2、 学会细致地观察生活与大自然, 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 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 热爱大自然,感受假期生活的乐趣。

4、 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养成习作之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学会细致地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练习1的教学目标:1、语文与生活:辨析相同写法、不同读音的词语意思, 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的读音。

2、 诵读与欣赏:感悟歌词特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写好钢笔字:注意古诗的格式,将古诗写美观。

4、 口语交际: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5、 学写毛笔字:陪、将。

二、重难点: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与方法(见教案)备课组成员补充:湖滨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时间主备人姓名内 容 记 录备课组成员备课内容:《负荆请罪》、《最后的姿势》、《船长》教材分析:《负荆请罪》着重讲述了勇于承认错误的高尚品德; 《最后的 姿势》主要讲述的是面对困境勇于承担责任的优秀品质; 《船长》 讲述了“爱与责任”的人生哲理;《负荆请罪》的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 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 大局的品质。

3、 学会阅读剧本。

练习排演小话剧。

4、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 委屈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最后的姿势》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教师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备课活动反思与展望
备课内容不够深入,缺乏对教材的 深入研究和分析。
备课活动不足之处
备课过程中缺乏创新和思考,过于 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备课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导致备课效果不佳。
备课活动反思不够深入,缺乏对备 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和总结。
备课活动流程
备课准备
确定备课主题 和目标收集和整 Nhomakorabea相 关资料
制定教学计划 和课程安排
准备教学用具 和课件
备课内容研讨
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梳理教学内容和方法 讨论课程资源和学习素材 确定评价方式和标准
备课成果整理
备课成果整理的必要性:确保备 课活动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整理内容:教学方案、课件、练 习题等教学资源
整理方式:分类、筛选、修订和 优化
成果应用:为后续教学活动提供 有力支持
备课效果评估
备课活动目标达成情况 学生掌握知识程度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备课活动改进措施
备课活动收获
备课内容:对教材的理解、教学方 法的探讨
备课成果分享
备课亮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 堂设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备课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 师专业成长
备课活动收获:集体备课可以帮助教师们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高教学效率和 效果,促进教学相长。
针对学生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
备课改进建议
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参与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强化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和效 率。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格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格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格
活动信息
- 活动主题:[活动主题]
- 活动日期:[活动日期]
- 活动地点:[活动地点]
参与人员
- 主持人:[主持人姓名]
- 参与教师:[教师姓名1]、[教师姓名2]、...
议程
1. 活动目的
- 确定集体备课的目的和意义。

- 说明本次活动的具体目标。

2. 研究内容
- 确定本次备课活动要涵盖的研究内容。

3. 分工合作
- 对参与教师进行分工说明,确定各自的任务和责任。

4. 教学资源准备
- 确定本次备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 确定资源的获取途径和使用方式。

5. 教学策略讨论
- 分享和讨论不同教学策略和方法。

- 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并说明使用理由。

6. 教学评估计划
- 讨论学生评估的方式与标准。

- 制定学生评估计划。

7. 行动计划
- 确定一致的行动计划,包括备课进度和时间安排。

下一步行动
- 每位教师根据讨论结果,展开自己的教学备课工作。

- 下次备课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以上为本次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格,具体内容请参照实际情况填写。

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记录表 幼儿园教师备课

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记录表 幼儿园教师备课

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记录表1. 日期:2022年5月10日2. 参与教师:王老师、李老师、张老师、刘老师3. 备课主题:春季野餐活动4. 会议内容:4.1 确定活动目的和内容:本次野餐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户外感受自然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意识。

活动内容包括野餐、户外游戏和自然观察等。

4.2 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定于5月20日上午,地点选择在幼儿园附近的公园。

考虑到安全和方便,决定选择离园地点进行野餐。

4.3 分工合作:教师们根据幼儿芳龄和特点,确定了各自的任务分工。

王老师负责食物准备和带领孩子们进行自然观察活动,李老师负责游戏环节的策划和组织,张老师负责活动前的安全检查和应急预案,刘老师负责文案宣传和家长交流。

4.4 资源准备:教师们根据活动内容确定了所需资源清单,包括野餐用具、食品材料、游戏道具等,决定由各自负责购物或借用。

4.5 安全保障:教师们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了讨论,包括食物过敏、跌倒受伤、迷路走失等情况,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

5. 后续工作分工:5.1 王老师:购物食材和野餐用具,并进行相关食品卫生检查。

5.2 李老师:策划和准备户外游戏,并做好游戏道具清点和安全检查。

5.3 张老师:检查野餐地点的安全隐患,并准备好应急物资和通联方式。

5.4 刘老师:准备家长宣传材料和签署家长同意书,并做好家长交流工作。

6. 会议总结:本次备课会议确定了春季野餐活动的各项内容和安排,教师们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明确分工,确保了活动顺利进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统一了活动目标、分工合作、安全保障等重要事项,有效提高了备课效率和活动质量,为幼儿园春季野餐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 下一步工作安排:7.1 教师们按照分工计划,积极开展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活动物资、道具的完备和安全保障措施的到位。

7.2 刘老师负责与家长交流,向家长宣传活动内容和安排,并征集家长志愿者,确保活动的顺利举行。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范文12篇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范文12篇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范文12篇1.第一次备课活动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主题:课文《白雪公主》内容:- 确定课堂目标:了解故事情节,研究生词和短语。

- 分工合作:教师负责分析课文,学生负责复述故事情节。

- 教学资料:课本、多媒体设备。

- 教学流程:1. 教师呈现故事梗概和关键词汇。

2. 学生分组复述故事情节。

3. 教师逐步讲解并研究新词汇。

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理解故事内涵。

5. 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和反馈。

2.第二次备课活动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主题:课文《小红帽》内容:- 确定课堂目标:理解课文主题和情节,研究交际用语。

- 分工合作:教师负责导读,学生负责角色扮演。

- 教学资料:课本、道具物品。

- 教学流程:1. 教师导读课文,引发学生兴趣。

2. 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话。

3.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角色行为和思想。

4.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理解故事内涵。

5. 教师组织课堂总结和反馈。

3.第三次备课活动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主题:课文《三个和尚》内容:- 确定课堂目标:研究寓言故事的特点,培养想象力。

- 分工合作:教师负责讲解,学生负责绘制故事场景。

- 教学资料:课本、绘图纸、颜色笔。

- 教学流程:1. 教师解读寓言故事的意义和教育价值。

2. 学生分组绘制故事场景。

3. 教师逐段讲解故事情节,并进行角色分析。

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理解故事隐含的道德观念。

5. 教师组织课堂总结和反馈。

...(继续记录下去,总共十二篇)。

《两件宝》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含初定稿)

《两件宝》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含初定稿)

《两件宝》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含初定稿)《两件宝》课堂教学教案(初稿)年级:一年级科目:语文课文:《两件宝》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理解“双手”和“大脑”的作用,认识到二者相结合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动手又动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双手”和“大脑”的作用,认识到二者相结合的重要性。

难点:将课文中的道理转化为实际行动,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动手又动脑。

教学准备:谜语、图片等导入材料互动游戏道具绘制材料(纸张、彩笔等)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通过猜谜语引入“双手”和“大脑”的话题:“我有两个好朋友,一个会动一个会想,它们是谁呢?”2.展示人们用手工作的照片和科学家思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双手”和“大脑”的作用。

二、新课讲授分段落解读课文:第一、二句:模仿动作感受“双手会做工”,用比喻法解释“大脑会思考”。

第三、四句:通过对比讲解“用手不用脑”与“用脑不用手”的区别。

第五、六句:强调“用手又用脑”的重要性。

每位老师分享自己对每句话的理解和教学方法,共同丰富教学内容。

使用肢体语言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双手”和“大脑”的结合。

三、巩固练习互动游戏:“我做你猜”(动作表演配合词语猜测)、“头脑风暴”(简单问题讨论)。

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用手又用脑”的小故事。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想象并分享自己未来的“动手动脑”计划或发明。

五、作业布置编写一首关于自己“两件宝”(双手和大脑)的小诗。

绘制一幅表现“动手动脑”场景的图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猜谜语、图片展示、互动游戏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了“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

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小故事和创意想法,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和共鸣。

作业布置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探索更多有趣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一、活动背景近期,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我校决定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2022年5月15日(星期六)上午9:00-12:00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参与人员本次活动邀请了以下教师参与备课活动:1. 张老师(语文教师)2. 李老师(数学教师)3. 王老师(英语教师)4. 赵老师(物理教师)5. 孙老师(化学教师)四、活动流程1. 开场介绍(9:00-9:10)活动开始前,由组织者对本次备课活动的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参与教师进行互相介绍。

2. 主题分享(9:10-9:30)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经验,分享一篇备课主题的教学设计。

分享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3. 讨论与交流(9:30-10:30)在分享结束后,教师们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和讨论,对分享的教学设计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4. 资源共享(10:30-11:00)教师们将自己整理的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包括教案、课件、试题等。

通过共享资源,提高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互助,丰富教学内容。

5. 小组备课(11:00-11:45)根据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师们分成小组,针对不同学科和年级进行备课讨论。

每个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制定下一步的备课计划和行动方案。

6. 总结与反馈(11:45-12:00)活动结束前,由组织者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征求教师们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和完善以后的备课活动。

五、活动成果1. 教师们通过分享和交流,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了备课和教学水平。

2. 教师们共享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了教学内容和方法。

3. 教师们制定了具体的备课计划和行动方案,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六、活动总结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活动,教师们加深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合作,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集体备课记录样表(新)

集体备课记录样表(新)
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地点
年级
备课组
主持人
主备人
参加领导
课题
参加人员
主备人备课过程
研讨记录(分环节进行交流研)
一、课标解读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
五、教学方法及策略
六、教学流程
七、……
说明:以上备课过程可以根据学科不同要求进行调整,教师将以上流程的备课内容书写在此记录中。按照项目进行主备,其他教师按照备课环节进行研讨交流,将内容记录在右侧;主备人根据研讨的结果在此记录中进行修改完善教学设计。全面备课后就使用此记录(完善后的教学设计)进行授课。
xx教师:
xx教师:
……
说明:此表根据记录内容多少自行添加。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定稿)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定稿)
1.实验室测量质量工具:天平
2.天平的使用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3)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读数
3.使用天平注意事项:
A.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
◆实验探究: (1).用天平称量一块橡皮泥的质量。把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状后再称一称,它的质量会改变吗 (2).一块冰放在杯子中,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待冰熔化成水后再测量一次,看冰化成水后的质量有没有变化。 (3).用天平称量室温下的铁块质量。把这个铁块放在沸水中煮一段时间,取出擦干再称一称。它的质量会改变吗 (4).科学家发现,地球上的物体被宇航员带到太空后,质量没有变化。 实验总结:物体的质量不会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课堂小结: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4、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板书设计:
第一节质量
1.什么叫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
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进率:1000进
二、质量测量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符号:“m”表示。
(2)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
(1)国际单位:千克(kg)
(2)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两件宝》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含初定稿)

《两件宝》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含初定稿)

《两件宝》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含初定稿)日期:年月日《两件宝》课堂教学教案(初稿)年级:一年级科目:语文课文:《两件宝》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理解“双手”和“大脑”的作用,认识到二者相结合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动手又动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双手”和“大脑”的作用,认识到二者相结合的重要性。

难点:将课文中的道理转化为实际行动,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动手又动脑。

教学准备:谜语、图片等导入材料互动游戏道具绘制材料(纸张、彩笔等)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通过猜谜语引入“双手”和“大脑”的话题:“我有两个好朋友,一个会动一个会想,它们是谁呢?”2.展示人们用手工作的照片和科学家思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双手”和“大脑”的作用。

二、新课讲授分段落解读课文:第一、二句:模仿动作感受“双手会做工”,用比喻法解释“大脑会思考”。

第三、四句:通过对比讲解“用手不用脑”与“用脑不用手”的区别。

第五、六句:强调“用手又用脑”的重要性。

每位老师分享自己对每句话的理解和教学方法,共同丰富教学内容。

使用肢体语言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双手”和“大脑”的结合。

三、巩固练习互动游戏:“我做你猜”(动作表演配合词语猜测)、“头脑风暴”(简单问题讨论)。

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用手又用脑”的小故事。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想象并分享自己未来的“动手动脑”计划或发明。

五、作业布置编写一首关于自己“两件宝”(双手和大脑)的小诗。

绘制一幅表现“动手动脑”场景的图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猜谜语、图片展示、互动游戏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了“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

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小故事和创意想法,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和共鸣。

作业布置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探索更多有趣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完整可编辑版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完整可编辑版
五、测学
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的1-3题。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2.一辆汽车2小时行90千米
这里已知哪两个数量?可以求出哪个数量?怎样求?
说明:90÷2=45(千米)用除法求出了这辆车的速度,它表示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我们还可以用()来表示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把它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是()比()。
90÷2表示什么?还可以怎么说?
3.讨论①除法中的运算符号是“除号”,表示比的符号是什么呢?写作什么?
四、本单元内容可以用12课时进行教学。
研讨: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的知识。本单元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如,分数乘法计算对于学生而言是新的内容,它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方法有很大区别。但它的学习与整数乘法和分数的意义、性质有紧密联系。分数乘法就是从整数乘法的意义导入分数乘整数,再扩展到分数乘分数。再如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都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紧密联系,特别是对单位“1”的理解。又如,分数乘法的计算,还要用到约分的知识。所以,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自主建构新知识。
总结:
总之,教学时教材借助整数除法的意义,让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体会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并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合理性。也可利用线段等直观图形,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时,一定要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画图和观察,分析图中反映的数量关系。
比的意义
数学
主持人
主备人
记录人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六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
备课内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C.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四、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物体的质量不会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3)了解常见的质量测量工具,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地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托盘天平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张琳:本身对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这类问题就是一个难点,这节课将质量的概念讲透讲透,多做些典型的练习。
教学
内容
分析
《质量》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中的第一节,本节内容属于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中第一个主题“物质”下的一个二级主题。课程标准要求: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课本从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入手,带领学生走进多彩的物质世界。本节贯穿一个重要的物理量——质量。学习质量的概念和天平的使用,使学生对物质有了进一步的定量认识。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应该着重让学生亲自经历各种探究过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规律,学习知识,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4、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板书设计:
第一节质量
1.什么叫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
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进率:1000进
二、质量测量
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太重了,则应改用移游码。
5、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
(4)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A.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
B.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C.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4、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符号:“m”表示。
(2)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
(1)国际单位:千克(kg)
(2)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3)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看P103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
A.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B.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和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教师强调:
1、调节平衡螺累母按: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3、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定稿)
学校:哈巴河县初级中学
组别
物理备课组
时间
2016.12
地点
新化学实验室
年级
八年级
课型
新课
课题
质量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彭甜甜
成员
张琳 彭甜甜 努尔兰




彭甜甜:本节课的引入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上节课的探究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导出物体质量的概念,进行新课。
努尔兰:将质量相同的物体进行比较,得出质量是物质的属性。
教学重点
质量的概念和属性,托盘天平的使用
教学难点
托盘天平的使用
教学
过程
设计
教学
过程
设计
教学
过程
设计
趣味引入:教师出示橡皮筋、火柴棒、一截车胎、大头针、大螺栓、木块等让学生观察。 思考:能否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你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根据讨论归纳:上述物体可以分为三类: 大头针和大螺栓为一类,它们都是铁制成的; 火柴棒和木块为一类,它们都是木材加工成的; 橡皮筋和车胎为一类,它们都是由橡胶制成的。 根据前面的分类教师讲解:大头针和大螺栓、火柴棒和木块、橡皮筋和车胎,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体。构成这些物体的铁、木材、橡胶,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质。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 结论:一切物体都是物质组成的。
◆实验探究: (1).用天平称量一块橡皮泥的质量。把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状后再称一称,它的质量会改变吗? (2).一块冰放在杯子中,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待冰熔化成水后再测量一次,看冰化成水后的质量有没有变化。 (3).用天平称量室温下的铁块质量。把这个铁块放在沸水中煮一段时间,取出擦干再称一称。它的质量会改变吗? (4).科学家发现,地球上的物体被宇航员带到太空后,质量没有变化。 实验总结:物体的质量不会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1.实验室测量质量工具:天平
2.天平的使用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3)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读数
三.使用天平注意事项:
A.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
学情
分析
八年级学生好奇心较强,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思维方式还是比较形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维过程。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动手操作学生基本可以完成,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使用还会感到一些疑惑。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质量的基本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而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改变
思考:结合上面的几个例子回答,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相同吗?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完成练习册自主学习习题。
自主学习。完成检测。(小组汇报,总结出课的本节主要知识点。)
合作探究。1、ຫໍສະໝຸດ 量(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我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这性质就引入的质量这个物理量。
3、质量的测量——天平
(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天平
(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
(3)天平的使用
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