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原理

分析化学原理1. 引言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科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本文将介绍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2. 基本原理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样品的制备与处理、化学反应、测定方法等。
样品的制备与处理是分析化学的第一步,它包括样品的采集、清洗、分解、萃取等步骤,以获得可分析的物质。
化学反应是分析化学的核心内容,它通过与样品中的分析对象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来实现定量或定性分析。
测定方法是分析化学的手段和工具,包括重量法、容量法、电位法、光谱法等,可以对样品中的成分进行精确测定。
3. 分析方法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是确定样品中存在的化学组分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酸碱中和反应、沉淀法、络合反应等。
定量分析是确定样品中成分含量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滴定法、比色法、光度法、电化学分析等。
不同的分析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样品和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准确分析结果的获得非常重要。
4. 仪器设备分析化学依赖于仪器设备的支持,现代分析化学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包括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电化学分析仪等。
光谱仪可以通过测量样品吸收、发射或散射的光来分析样品的成分和浓度;色谱仪可以通过将混合物分离后,再通过检测器进行分析;质谱仪可以通过样品中的分子离子的质荷比来确定样品的成分。
这些仪器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分析化学的分析速度和准确度。
5. 应用意义分析化学在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在环境监测中,分析化学可以对污染物进行检测和分析,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食品安全中,分析化学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
在医药工业中,分析化学可以对药物的纯度和成分进行测定,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中,分析化学可以对矿石中的有用成分进行分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总之,分析化学的应用范围广泛,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分析化学

一,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是人们获得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科学.二,分析化学的任务1. 定性分析——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或成分),如元素,离子,原子团,化合物等,即"解决物质是什么的问题".2. 定量分析——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含量,即"解决物质是多少的问题".3. 结构分析——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如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三、分析化学的作用分析化学的应用范围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国防建设,资源开发及人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当代科学领域的所谓"四大理论"(天体,地球,生命,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以及人类社会面临的"五大危机"(资源,能源,人囗,粮食,环境)问题的解决都与分析化学这一基础学科的研究密切相关.1. 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大气,江河,海洋和土壤等环境污染正在破坏着正常的生态平衡,甚至危及人类的发展与生存,为追踪污染源,弄清污染物种类,数量,研究其转化规律及危害程度等方面,分析化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材料的研究中,表征和测定痕量杂质在其中的含量,形态及空间分布等已成为发展高新技术和微电子工业的关键;在资源及能源科学中,分析化学是获取地质矿物组分,结构和性能信息及揭示地质环境变化过程的的主要手段,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核材料资源的探测,开采与炼制,更是离不开分析检测工作;分析化学在研究生命过程化学,生物工程,生物医学中,对于揭示生命起源,生命过程,疾病及遗传奥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医学科学中,医药分析在药物成分含量,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代谢与分解,药物动力学,疾病诊断以及滥用药物等的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在空间科学研究中,星际物质分析已成为了解和考察宇宙物质成分及其转化的最重要手段.2. 分析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及国防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检查,工艺流程控制和商品检验方面; 在农业生产方面,分析化学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在水,土成分调查,农药,化肥,残留物及农产品质量检验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以资源为基础的传统农业向以生物科学技术和生物工程为基础的"绿色革命"的转变中,分析化学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的研究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在国防建设中,分析化学在化学战剂,武器结构材料,航天,航海材料,动力材料及环境气氛的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第三道作业化学分析一般过程包括五个主要步骤:样品的采集、试样的制备和分解、干扰组分的分离、含量的测定以及数据处理。
分析化学

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1.分析化学的任务是什么?2.分析化学可分为哪些类别?3.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如何?二、名词解释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例行分析、仲裁分析三、填空题1.分析化学是人们获得物质、和的科学,即表征与测量的科学。
2.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由哪些、、、或组成;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试样中各组分的;结构分析的任务是确定物质的。
3.化学分析是以物质的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4.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或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1.直接称量,减重称量及固定质量称量的操作方法有何异同?2.用电光天平称量时,如何用指数盘试加环码?何时用指数盘的外圈?何时用里圈?3.用减重法称量样品时,为什么可以不测天平的零点?4.机械加码装置由几部分组成?5.全机械加码电光天平与半机械加码电光天平结构及使用的区别是什么?6.面值相同的两个砝码如何区别? 同一样品分析中的几次称量注意什么?7.常见的光学系统故障有几种? 如何排除?8.常见的悬挂系统的故障有几种? 如何排除?二、名词解释零点灵敏度分度值示值变动性减重称量固定质量称量三、填空题1.TG-328B型电光分析天平是根据_________原理设计制作的,它的最大载荷为__________克,分度值为__________克/小格。
按天平的精度分类,它应属于_________级天平。
2.TG-328A型分析天平调节天平的零点时细调应调节_______________。
(填部件的名称) ,调节天平的灵敏度时则应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
(填部件名称)。
调节天平的水平时应调节 __________________。
(填部件名称)3.电光分析天平的各个部件中,阻尼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平脚上的升降螺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减重称量法一般用于称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
分析化学

1. 分析化学:是关于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一门科学。
2. 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获取分析数据,确定物质体系的化学组成、测定其中的有关成分的含量和鉴定体系中物质的结构和形态,解决关于物质体系构成及其性质的问题。
3. 分析化学及其作用?分析化学对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包括药学事业的发展都曾起过重要作用,而且也正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4. 分析化学的发展?现在分析化学已成为使用和依赖于生物学、信息学、计算机学、物理学和数学科的一门“边缘学科”这些学科的新成就的继续引入,将使分析化学进入一个更新的发展阶段。
5. 分析化学的方法分类?1.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形态分析2.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3.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4.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5.常量组分分析、微量组分分析和痕量组分分析6. 分析过程和步骤?1.分析任务和计划2.取样3.试样的制备4.测定5.结果的计算和表达7.项目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化学性质测量参数体积重量吸光度电位发射强度面积等绝对误差大小相对误差0.1%-0.2%1%-2%或更高组分含量1%-100%<1%-单分子单原子理论基础化学,物理化学(溶液四大平衡)化学、物理、数字、电子学、生物等解决问题定性定量定性、定量、结构、形态、能态动力学等全面项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产生原因固定因素有时不存在不定因素总是存在分类方法误差,仪器与试剂误差操作误差环境的变化因素。
主观的变化因素等特点重现性单向性(或周期性)可测性不确定定性,不可测性服从正态分布,精密度影响准确度精密度消除或减小的方法可消除不能消除,只能通过增加测定次数减少误差测量值的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8. 准确度与误差(1)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差称为绝对误差。
若以 x代表测量值,以代表真值,则绝对误差()为:(2)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真值的比值称为相对误差()相对误差(%)=(3)真值与标准值约定真值标准值与标准试样9. 精密度与偏差精密度:是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化学学科,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方法,将所研究的化学物质分解成各个成分,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检测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不同的物质特性,采取相应的化学分析方法,以实现对物质的分析目的。
化学分析方法通常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
定性分析是根据物质的特定性质,如化学反应、溶解性等,对物质进行鉴定。
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反应等。
例如,在酸碱滴定法中,通过滴定试剂与待测溶液之间的酸碱反应,可以判断其酸碱性质从而进行鉴定。
定性分析的目标是确定物质所包含的成分或化学性质,有助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定量分析是测定化学物质所含成分的数量。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例如,在色谱分析中,通过分离物质中的成分,并根据各成分的峰面积或峰高进行测定。
定量分析的目标是确定物质中各成分的含量,有助于评估物质的性质和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分析化学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环境监测中,通过分析空气、水、土壤等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可以评估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在食品安全中,通过分析食品中的添加剂、重金属等物质,可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在药物检测中,通过分析人体内药物的代谢产物,可以确定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情况。
分析化学的发展也受益于科技的进步。
现代的仪器设备和自动化技术,使得分析化学的实验更加准确和高效。
例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实现对物质成分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测定。
同时,分析化学也受益于新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例如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测试,为分析化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总的来说,分析化学是一门应用化学学科,通过分析各种物质的成分和性质,为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检测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应用,分析化学领域将会继续发展,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分 析 化 学

现代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归纳为八个方面: (1)提高灵敏度 (2)解决复杂体系的分离问题及提高分析方法 的选择性 (3)扩展时空多维信息 (4)微型化及微环境的表征与测定 (5)形态、状态分析及表征 (6)生物大分子及生物活性物质的表征与测定 (7)非破坏性检测及遥测 (8)自动化及智能化
第三节 分析方法的分类
化学定量分析
重量分析 :反应前后称量, 质量的变化
滴定分析:酸碱滴定 配位滴定 沉淀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
仪器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 光学分析 色谱分析
分光光度仪
酸度计 高效液相谱仪
四、按试样用量分类
常量分析 m> 0.1g , V > 10mL 半微量分析 m 0.01~0.1g , V 1~10mL 微量分析 m 0.1~10mg , V 0.01~1mL 超微量分析 m < 0.1mg , V < 0.01mL
造影剂毒副作用
❖ 轻度反应 发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局限性荨 麻疹。
❖ 中度反应 频繁恶心、呕吐、泛发性荨麻疹、血压 偏低、面部及声门水肿、呼吸困难、寒战高热、头 痛及胸腹部不适等。
❖ 严重反应 血压急骤下降、晕厥、出现意识障碍、 急性肺水肿,心率失常以至心跳、呼吸骤停。
预防
(1)有碘过敏史或碘试验阳性者,禁用常规碘造影 剂。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十章 配位滴定法
❖ 第二章 分析天平与称量方法
❖ 第十一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 第三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
❖ 第十二章 电化学分析法
❖ 第四章 样品的采集及常见的与处理 ❖ 第十三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方法
❖ 第十四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1、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学科,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2、分析化学的作用:①对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②工农业生产的“眼睛”③科学研究同样离不开分析化学④医药卫生方面的尤其广泛3、按照分析对象不同,分析化学分为有机分析(对象是有机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还需结构分析)和无机分析(对象是无机物,对无机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4、按照分析的任务和目的不同,分析化学分为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①定性分析: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用元素、离子、官能团或化合物表示②定量分析:是测定物质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用相对百分含量表示③结构分析: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或存在形态。
用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空间分布或氧化钛、还原态、配位态表示5、按照分析原理不同,分析化学分为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1)化学分析法: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一类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优点:简单、操作方便、准确、应用范围广缺点:对微量杂质的分析不够灵敏,不能满足快速分析要求2)仪器分析法:优点:灵敏、快速,是当代分析化学研究的重点,发展很快缺点:仪器分析法中的试样分解、掩蔽、富集、分离及方法准确度的检验、仪器的校准6、色谱分析法分为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无机定性分析,用半微量分析;化学定量分析,用常量分析;仪器分析,用微量分析和朝微量分析7、定性分析(鉴定物质中所含组成)的方法分类1、化学分析法:①1)干法分析: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只用于少量试剂和仪器,便于野外检测例:焰色反应、融珠反应②2)湿法分析:反映在固体之间进行例:常量法、半微量法、微量法、超微量法8、鉴定反应的外部特征:①溶液的颜色变化②沉淀的生成或溶解③特殊气体的生成④气体的排出9、定性反应的条件① 溶液的酸度② 溶液的温度③ 反应物的浓度④ 溶剂的影响⑤ 干扰物质的影响⑥ 反应的灵敏性10、检出限量: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定性反应能检出某物质的最小量,用m 表示,单位ug11、最低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反应能检出某物质的最小浓度,用1:G (G 是含有1g 被检物质的溶剂的克数)m=V ×106/G12、空白实验:溶剂,辅助试剂或器皿等可能引进外来离子,从而被当作试液中存在的离子而鉴定出来—过检13、对照实验:试剂失效或反应条件控制不当(鉴定反映不够明显或现象异常,特别是在怀疑所得的否定结果是否准确时)—检漏14、15、误差:实际测量值和真实值之差16、系统误差:由于某些经常性因素(确定因素)而引起的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恒定。
分析化学的重要性

分析化学的重要性分析化学是化学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研究和应用一系列分析技术和方法,对物质的成分、结构和性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分析化学的重要性。
其一,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在化学研究中,分析化学是探索新物质、研究物质性质和反应机理不可缺少的工具。
通过分析化学的方法,可以确定化合物的成分、结构和性质,为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的研究提供依据。
例如,分析化学方法可以用于检测化合物的纯度、鉴定未知物质的结构和确定反应物与产物的定量关系等。
此外,分析化学在材料科学、药物研发、生物学以及环境科学等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二,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在工业生产中,分析化学在物质转化过程的监控和质量控制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分析化学的方法,可以对原材料的成分和质量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可控性。
例如,石油化工、食品加工、制药等行业都需要依靠分析化学方法对原料和成品进行分析和检测,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其三,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而分析化学则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分析化学的方法,可以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分析化学可以检测大气中的空气污染物、水体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等,帮助我们了解环境污染的程度和来源,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其四,分析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分析化学不仅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也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例如,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分析化学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分析化学还应用于医学诊断、药物监测和酒精检测等领域,为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思考题和习题1.名词解释:吸光度、透光率、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百分吸光系数)、发色团、助色团、红移、蓝移。
2.什么叫选择吸收?它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程度不同,往往对某一波长(或波段)的光表现出强烈的吸收。
这时称该物质对此波长(或波段)的光有选择性的吸收。
由于各种物质分子结构不同,从而对不同能量的光子有选择性吸收,吸收光子后产生的吸收光谱不同,利用物质的光谱可作为物质分析的依据。
3.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跃迁所需的能量大小顺序如何?具有什么样结构的化合物产生紫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有何特征?电子跃迁类型有以下几种类型:ζ→ζ*跃迁,跃迁所需能量最大;n →ζ*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大,π→π*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小;n→ π*跃迁,所需能量最低。
而电荷转移跃迁吸收峰可延伸至可见光区内,配位场跃迁的吸收峰也多在可见光区内。
分子结构中能产生电子能级跃迁的化合物可以产生紫外吸收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又称紫外吸收曲线,是以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所描绘的图线。
在吸收光谱上,一般都有一些特征值,如最大吸收波长(吸收峰),最小吸收波长(吸收谷)、肩峰、末端吸收等。
4.Lambert-Beer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Beer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浓度C与吸光度A线性关系发生偏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液层厚度l成正比。
Beer定律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单色光。
也就是说物质对单色光吸收强弱与吸收光物质的浓度和厚度有一定的关系。
非单色光其吸收强弱与物质的浓度关系不确定,不能提供准确的定性定量信息。
浓度C与吸光度A线性关系发生偏离的主要因素(1)定律本身的局限性:定律适用于浓度小于0.01 mol/L的稀溶液,减免:将测定液稀释至小于0.01 mol/L测定(2)化学因素:溶液中发生电离、酸碱反应、配位及缔合反应而改变吸光物质的浓度等导致偏离Beer定律。
减免:选择合适的测定条件和测定波长(3)光学因素:非单色光的影响。
减免:选用较纯的单色光;选 max的光作为入射光杂散光的影响。
减免:选择远离末端吸收的波长测定散射光和反射光:减免:空白溶液对比校正。
非平行光的影响:减免:双波长法(4)透光率测量误差:减免:当±0.002<ΔT< ±0.01时,使0.2<A<0.7当ΔT< 0.0001时,使0.2<A<2.0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从光路分类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1)单光束分光光度计。
(2)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3)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4)双重单色器分光光度计。
(5)配置光多道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分光光度计6.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类型及基本性能。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信号指示系统。
1.光源:常用的光源有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两类。
热辐射光源用于可见光区,如钨丝灯和卤钨灯;气体放电光源用于紫外光区,如氢灯和氘灯。
2.单色器:单色器一般由入射狭缝、准光器(透镜或凹面反射镜使入射光成平行光)、色散元件、聚焦元件和出射狭缝等几部分组成。
其核心部分是色散元件,起分光的作用,主要有棱镜和光栅。
3.吸收池:一般有石英和玻璃材料两种。
石英池适用于可见光区及紫外光区,玻璃吸收池只能用于可见光区。
4.检测器:常用的检测器有光电池、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等。
5.信号指示系统:常用的信号指示装置有直读检流计、电位调节指零装置以及数字显示或自动记录装置等。
7.简述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性鉴定未知物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性鉴定未知物的光谱依据是:吸收光谱的形状、吸收峰的数目和位置及相应的摩尔吸光系数,而最大吸收波长及相应的是定性分析的最主要参数。
(1) 比较吸收光谱曲线法吸收光谱的形状、吸收峰的数目和位置及相应的摩尔吸光系数,是定性分析的光谱依据,而最大吸收波长及相应的是定性分析的最主要参数。
比较法有标准物质比较法和标准谱图比较法两种。
①. 标准物质比较法:利用标准物质比较,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测定和比较未知物与已知标准物的吸收光谱曲线,如果两者的光谱完全一致,则可以初步认为它们是同一化合物。
②. 标准谱图比较法:利用标准谱图或光谱数据比较。
8.举例说明紫外分光光度法如何检查物质纯度。
(1)如果一个化合物在紫外区没有吸收峰,而其中的杂质有较强的吸收,就可方便的检该化合物中是否含有微量的杂质。
主成分无吸收,杂质有吸收→直接考察杂质含量(2)如果一个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区有较强的吸收带,有时可用摩尔吸收系数来检查其纯度。
主成分强吸收,杂质无吸收 / 弱吸收→与纯品比E ↓ 杂质强吸收 >> 主成分吸收→与纯品比E ↑,光谱变形 9.为什么最好在λmax 处测定化合物的含量?根据Beer 定律,物质在一定波长处的吸光度与浓度之间有线性关系。
因此,只要选择一定的波长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即可求出浓度。
选被测物质吸收光谱中的吸收峰处,以提高灵敏度并减少测定误差。
被测物如有几个吸收峰,可选不易有其它物质干扰的,较高的吸收峰,最好是在λmax 处。
10.说明双波长消去法和系数倍率法的原理和优点。
怎样选择λ1和λ2? 11.说明导数光谱的特点。
(1)导数光谱的零阶光谱极小和极大交替出现,有助于对吸收曲线峰值的精确测定。
(2)零阶光谱上的拐点,在奇数阶导数中产生极值,在偶数阶导数中通过零。
这对肩峰的鉴别和分离很有帮助。
(3)随着导数阶数增加,极值数目增加(极值=导数阶数十1),谱带宽度变小,分辨能力增高,可分离和检测两个或者以上重叠的谱带。
(4)分子光谱中。
往往由于相邻吸收带的重叠.使吸收曲线产生峰位移动,峰形不对称。
出现肩峰等现象、可因相邻吸收带的强弱差别不同,相隔距离远近以及相重叠的部分多少而变化,这冲变化,有时在吸收光谱曲线上的表现可以是很微弱而不易辨别的。
而在导数图上则有明显的表现。
12.以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说明各种类型的吸收带,并指出各吸收带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的大概位置和各吸收带的特征。
(1)R 带:由含杂原子的不饱和基团的n →π*跃迁产生,如C =O ;C =N ;—N =N — ,其λ200~400nm ,强度较弱ε<100。
(2)K 带:由共轭双键的π→ π*跃迁产生,如(—CH =CH —)n ,—CH =C —CO — ,其λ >200nm ,ε>104。
(3)B 带:苯环本身振动及闭合环状共轭双键π-π*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带,是芳香族化合物的主要特征吸收带,其λ256nm ,宽带,具有精细结构;ε~200。
(4)E 带:由苯环环形共轭系统的π→ π*跃迁产生,也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带其中E1带180nm ,εmax >104 (常观察不到),E 2带200nm ,εmax =7000。
(5)电荷转移吸收带:有电子给予体和电子接受体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电荷转移跃迁。
其λ范围宽,ε>104。
(6)配位体场吸收带:配合物中心离子d-d 或f-f 跃迁产生。
可延伸至可见光区, ε<102。
13.安络血的摩尔质量为236,将其配成每100ml 含0.4962mg 的溶液,盛于1cm 吸收池中,在λmax 为355nm 处测得A 值为0.557,试求安络血的1%cm 1E 及ε值。
(1%cm 1E =1123,ε=2.65⨯104)4%113%11%111065.21123102361011231104962.0557.0--⨯=⨯===⨯⨯===cm cm cm E M Cl A E ClE A ε 14.称取维生素C 0.05g 溶于100ml 的0.005mol/L 硫酸溶液中,再准确量取此溶液2.00ml 稀释至100ml ,取此溶液于1cm 吸收池中,在λmax 245nm 处测得A 值为0.551,求试样中维生素C 的百分含量。
(1%cm 1E 245nm=560) (98.39%)100560.0557.0%100%100560.0100100.0560(g/100ml) 00100.000.21000500.0%11⨯=⨯=⨯==⨯⨯===⨯=s x s x s cm s x A A C C Cl E A C 样ϖ15.某试液用2.0cm 的吸收池测量时T =60%,若用1.0cm 、3.0cm 和4.0cm 吸收池测定时,透光率各是多少?(T 2=77.46%,T 3=46.48%,T 4=36.00%).0%63 4436.041109.0 lg ,0.4.5%64 3327.031109.0 lg ,0.377.5% 1109.011109.0 lg ,0.11109.00.260.0lg lg ,0.2lg 411311==⨯=-===⨯=-===⨯=-==-=-===-=T T cm l T T cm l T T cm l l T EC cm l EClT A 由公式16.有一标准Fe 3+溶液,浓度为6μg/ml ,其吸光度为0.304,而试样溶液在同一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0.510,求试样溶液中Fe 3+的含量(mg/L )。
(10.07μg/ml)(mg/L) 1.10g/ml 1.10304.000.6510.0%11%11==⨯====μ标标样样标样标样标样A C A C C C l C E l C E A A cm cm17.将2.481mg 的某碱(BOH)的苦味酸(HA)盐溶于100ml 乙醇中,在1cm 的吸收池中测得其380nm 处吸光度为0.598,已知苦味酸的摩尔质量为229,求该碱的摩尔质量。
(已知其摩尔吸光系数ε为2⨯104)(M =619)61917602602101229110481.2598.01000.21034%112=+===+-⨯⨯⨯=⨯=+→+-BOH M B BM E OH BA HA BOH cmε18.有一化合物在醇溶液中的λmax 为240nm ,其ε为1.7⨯104 ,摩尔质量为314.47。
试问配制什么样浓度(g/100ml )测定含量最为合适。
(3.70⨯10-4~1.48⨯10-3,最佳8.03⨯10-4)吸光度在0.2~0.7之间时为分光光度法的最适宜范围。
设l=1cmg/100ml103.1 ~ 107.3 :(g/100ml)103.115417.0(g/100ml) 107.315412.0 54147.31410107.110444241%11%114%11----⨯⨯⨯=⨯=⨯=⨯=⨯===⨯⨯=⨯=故最适宜浓度范围为上限下限C C lE A C Cl E A M E cm cm cm ε 19.金属离子M +与配合剂X -形成配合物MX ,其它种类配合物的形成可以忽略,在350nm 处MX 有强烈吸收,溶液中其它物质的吸收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