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学教案与ppt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力》14优质课件

初中物理《力》14优质课件

初中物理《力》14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初中物理教材第三章第一节《力》的相关内容。

具体包括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方式、力的测量、力的效果以及力的分类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作用方式,知道力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2. 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力的分类及特点。

重点:力的定义,力的测量,力的作用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砝码、小车、气球等。

学具:直尺、铅笔、橡皮、白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推拉桌子,观察桌子运动状态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力?(2)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力的例子,讨论力的作用效果。

2. 例题讲解(1)讲解力的定义,强调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讲解力的作用方式,包括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3)介绍力的测量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演示。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方式。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力,并记录数据。

4. 知识巩固(1)让学生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2)讲解力的分类,包括重力、摩擦力、弹力等。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力的定义、测量、作用方式和分类。

2. 力的实例分析,包括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方式。

3. 力的测量方法,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生活中常见的力,并说明其作用效果。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本物理课本的重力,并计算其质量。

2. 答案:(1)重力:使物体向地面下落;摩擦力:阻碍物体相对运动;弹力:使物体发生形变。

(2)重力 = 质量× 重力加速度,根据测量数据计算质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力的概念和作用方式的理解是否到位,力的测量方法是否掌握。

2. 拓展延伸:(1)研究物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的变化。

初中物理总复习《力学》PPT课件

初中物理总复习《力学》PPT课件

3、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你知道 力和运动的关系了吗?
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也可能处于运动状态,所以力 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 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为什么又叫惯性 定律? 从两方面理解其内涵: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自身有总保持原运动状态不 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物 水
h


h
h1
(2)滑动摩擦力: 大小: 跟压力、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有关
方向: 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方 向相反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3)静摩擦力: 大小:跟压力、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无关,与产生相对运 动趋势的力的大小相等。
方向: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 方向相反
注意:
(1)“相对运动”是指相对于接触面 而言的运动
7、怎样理解“合力”?
(1)当一个物体同时受几个力 作用时,我们可以用一个力代 替这几个力,如果这一个力与 那几个力在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上是等效的,那么这个力就叫 做这几个力的合力。
(2)当一个物体所受的几个 力合力为零时,这个物体的运 动状态与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 相同。即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此时我们说这 几个力是平衡力。
(2)摩擦力不一定是阻碍运动的力。
例如:汽车突然启动时,车上的 箱子相对于车是向后滑动的,所 以箱子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是向前 的,此时滑动摩擦力是使箱子向 前运动的动力。
(二)运动
1、什么是机械运动?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 注意: (1)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做参照物 (2)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 物而言,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F总压
非柱形容器容器底受的总压力
F浮
N
F总压= F液压+F固压

初中物理《力》(14优质课件

初中物理《力》(14优质课件

初中物理《力》(14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力》这一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测量力的工具、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的基本概念,了解力的作用效果。

2. 使学生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了解力的单位。

3. 培养学生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能力,理解力的三要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三要素。

重点:力的概念、测量力的工具、力的单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测力计、弹簧、橡皮筋、图示等。

2. 学具:练习册、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运动员拉弓射箭、学生跳远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力的作用效果。

2. 知识讲解:a.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测量力的工具:测力计,介绍其原理和使用方法。

c. 力的单位:牛顿(N)。

d.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e. 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

3. 例题讲解: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

4. 随堂练习:布置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力的定义2. 测量力的工具:测力计3. 力的单位:牛顿(N)4.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5. 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力的概念。

b. 简述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两个力F1=10N、F2=20N,方向分别为东、北,求它们的合力及合力方向。

2. 答案: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测力计原理:弹簧的伸长与力成正比。

使用方法:将测力计挂钩挂在物体上,用力拉动物体,观察测力计的读数。

c. 合力F=√(F1²+F2²)=√(10²+20²)≈22.36N,合力方向为东北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力的合成与分解掌握程度如何,对力的三要素是否理解清楚。

初中物理说课ppt课件

初中物理说课ppt课件

力学基础
力的概念
解释力的定义、单位, 以及在物理学中的重要
地位。
力的三要素
详细说明力的大小、方 向和作用点对力的影响

牛顿第一定律
阐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 容,以及它在日常生活 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重力
解释重力的概念、方向 ,以及重力与质量的关
系。
热学基础
01
02
03
04
温度与热量
解释温度的概念、单位,以及 热量在物态变化中的作用。
串联与并联电路
解释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安全用电
介绍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如 不接触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
电体等。
04
课程安排
课时分配
01
理论知识讲解:10课时
02
实验操作:8课时
03
复习与答疑:2课时
作业与考试
作业安排
每章节结束后布置相关练习题, 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教师分工
内容策划
团队中的教师负责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和规划。他们根据初中物理的课程标准和教 学大纲,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课件设计
专业的美术设计师负责PPT课件的视觉设计。他们运用丰富的视觉元素和多媒体素材,使 课件更具吸引力和易读性,同时确保内容与设计的美观性和功能性相统一。
实验深化
跨学科融合
探索与其他学科(如化学、生物、地 理等)的交叉融合,以跨学科的视角 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加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通过 设计更具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实验,培 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改进计划
教学资源开发
开发更多适应不同学习需求的物 理教学资源,如在线课程、互动

初中物理《力》完整课件

初中物理《力》完整课件

初中物理《力》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初中物理教材《力》这一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方式、力的测量、力的合成与分解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了解力的作用和效果。

2. 培养学生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力的测量、合成与分解方法,并能应用于实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作用方式和测量方法。

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图示板、挂图等。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重力,让学生观察和讨论力的作用效果。

2. 理论讲解(15分钟)(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方式: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3)力的测量: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

3. 例题讲解(15分钟)(1)计算物体受到的合力。

(2)分解力的作用效果。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测量不同物体的重力,并计算合力。

(2)分解力的作用效果,画出力的分解图。

5. 小组讨论(10分钟)(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2)如何测量力的大小?(3)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力的概念、作用方式、测量方法。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

3. 例题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合力的大小。

(2)分解力的作用效果,画出力的分解图。

(3)简述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合力 = 15N(2)分解图见附图(3)力的合成与分解在生活中如:拉力器、剪刀、杠杆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力的概念、测量和合成分解掌握情况良好,但在实际应用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力的其他相关知识,如摩擦力、重力、弹力等,并研究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力的概念和作用方式的讲解;2. 力的测量方法的操作和注意事项;3.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原理及其应用;4. 例题的选取和讲解;5. 作业的设计与答案解析;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指导。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初中物理《力学》教学设计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初中物理《力学》教学设计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初中物理《力学》教学设计背景介绍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技术支持的方式帮助初中物理学生更好地理解力学知识。

通过创新的课堂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教学内容本次教学设计将侧重以下内容:1. 力的概念和力的种类2.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3. 物体平衡和平衡力教学方法和步骤1. 导入:使用PPT展示生活中与力有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2. 互动问答:通过提出问题来检验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3. 实验演示:通过展示一系列实验视频或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作用和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4. 小组活动:分成小组进行力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力的性质和效果。

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鼓励他们就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提问,激发他们对力学的兴趣和想象力。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对问题的回答准确度。

2. 实验活动: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实践能力和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以及对力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和准备- PPT播放设备- 图片和视频资源- 实验材料和器材- 小组活动工具和材料结束语通过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方式,本次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对初中物理《力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思考和实践能力。

希望学生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力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初中物理力学》课件

《初中物理力学》课件
天等领域。
力学的重要性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理解其他物理现象和科学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力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机械设备的运动 和受力分析等。
掌握力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力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希腊的阿基米德等科学家 对静力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式表示为
F=ma,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合力, 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 度。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
牛顿第二定律表述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也就是说,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要理解牛顿第二定律,首先要理解力 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 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03
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 。
04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
重力的方向
确定重力方向的方法 :通过重垂线或水平 面来判断。
重力方向的特性:始 终指向地心。
重力方向的应用:在 建筑、制造等领域中 ,确定垂直方向和水 平面。
重力的计算公式
01
02
03
重力计算公式
$G = mg$,其中$G$表 示重力,$m$表示质量, $g$表示重力加速度。
其次,要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 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可以用来衡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程 度。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01
02
03
04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 ,包括天体运动、车辆行驶、
机械运动等领域。
在天体运动中,万有引力定律 和牛顿第二定律一起解释了行 星、卫星等天体的运动规律。
在车辆行驶中,牛顿第二定律 可以用来解释车辆加速、减速 和转弯时的运动状态变化。

初中物理《力》(14精品课件

初中物理《力》(14精品课件

初中物理《力》(14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力》的第一、二节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测量、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实践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能够正确区分不同类型的力。

2. 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

3. 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测量、力的合成与分解。

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测力计、弹簧、绳索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两位同学进行拔河比赛,观察比赛过程中力的作用效果。

(2)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力的例子,如开瓶器、弹簧等。

2. 例题讲解(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测量:使用测力计进行测量。

(4)力的合成与分解: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相互垂直力的合成。

3. 随堂练习(1)判断题: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计算题:已知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它们的合力。

4. 实践操作(1)使用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

(2)演示力的合成与分解实验。

5. 小结与巩固六、板书设计1. 力的概念2. 力的作用效果3. 力的测量4. 力的合成与分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力的概念。

(2)列举生活中三个力的例子。

(3)已知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它们的合力。

2. 答案:(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如:拉力、压力、摩擦力。

(3)根据力的合成原理进行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力的概念、力的测量和力的合成与分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拓展延伸:(1)研究不同类型的力,如重力、摩擦力、弹力等。

(2)探讨力的作用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初中物理力学PPT优质课件

初中物理力学PPT优质课件
上就停下了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运动和力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
四个要素:同体、 等大、反向、共线。 能漏掉的SB不解释。
运动和力
1、一只木箱,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小于
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______5×103牛,当 物体静止在半空中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等于
________5×103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
.
运动和力
摩擦力: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里所谓的阻 碍是指阻碍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相对的运动。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垂直于接触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T
G
.
运动和力
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5×103牛的重物,当物体以0.5 米/秒的速度匀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 _5_×__1_0牛;当物体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丝 绳3 对重物的拉力________5等×于103牛;当物体以1.5米 /秒的初速度加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___大__于___5×103牛;当物体以1.5米/秒的初速度减
一物体在一水平大小为15N的拉力作用下做匀 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f=15 N
F=15 N
运动和力 车轮摩擦力分析源自.运动和力.
摩擦力的防止与利用(减小与增大)
减小摩擦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滑动变滚动、 滴加润滑油等。
骑自行车的人,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用力捏闸, 其目的是为了( )
个物体,这个物体离开热气球后将 [ ] A A.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永远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物体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运动 B.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比如说行驶中的汽车,只要把发动机关闭,车马

初中物理力学课程PPT优质课件

初中物理力学课程PPT优质课件
推理想象
表面材料 毛巾
粗布条 木板
光滑表面
阻力大小 最大
较大 较小 阻力为零
.
滑行距离 最短 较长
长 无限长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 力越 小 ,滑块前进的距离就越 长 。
推 论:假如平面没有摩擦,滑块将一 直运动下去,且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发 生改变。
.
牛顿第一定律
• 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 的观点:
•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 总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
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 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 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或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
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 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 态的性质,我们把这 种性质叫做惯性。
段把力的三要素表 示出来就叫力的示 意图。
.
牛顿第一定律
莎士比亚的观点:
物体运动需要 力来维持。
.
而伽利略则认为:
运动物体不需 要力来维持, 运动之所以会 停下是因为阻
力。
.
两种观点 谁对谁错
亚里士多德: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 体才能运动。不受力而一直 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伽 利 略: 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 的作用,其运动会是匀速的, 而且将会永远运动下去。
还有很多如:车未停稳. 、禁止下车
1、下列不属于惯性现的是
()
A、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
B、人走路时被石头绊倒会向前倒
C、子弹从枪膛射出后继续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
D、地球以360m/s的速度自转,当人使劲一跳,
总是落回原地

力学上课课件(初中全)

力学上课课件(初中全)

例 1 假如没有重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 水不往低处流 B. 地球附近没有空气 C.“登天”不再难 D. 玻璃杯掷到地上无法摔破
解题秘方:若没有重力,则由于重力而产生的现象就会消 失,但本身与重力无关的现象仍将存在.
延伸拓展: 失重: 在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中, 航天员虽然受到
重力,但由于其围绕地球高速飞行,就好像不受重力似的, 这种状态通常叫作失重状态.
解题秘方:根据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直接 解答.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是5 N,量程是0 ~ 5 N.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示数是2.2 N,则鱼 对秤钩的拉力为2.2 N. 最大刻度值(或最大测量值)不同于量程.
新知四 弹性势能
1. 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作弹
方法技巧: 对数据进行定性分析时,若数据均是增大的,
则可考虑正比例关系,即看是否成相同倍数变化, 或它们的比值是否是定值.
(3)重新测量并进一步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在__同__一__地__点_ , 物__体__所__受__重__力__与__质__量__成__正__比___.
解析:由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定值, 故可得结论:在同一地点,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 成正比.C. 绳Fra bibliotekD. 沙子
解题秘方:根据力的产生原因,明确力的产生过程,分 析哪个物体施力,哪个物体受力.
解析:拉车过程中,人受到的拉力是绳作用在人身上的, 绳是施力物体,人是受力物体.
误区警示: 误区一:审题不仔细,仅凭图片和生活经验作出判断:人
拉车,车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人(实际上,车受到的拉力 的施力物体是绳),而题中是问人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

初中物理力学教案与ppt

初中物理力学教案与ppt

G g m

G mg
G —— 重力——牛顿(N)
M ——质量——千克(kg)
g 9.8N / kg
g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它所受到重力
大小为9.8 N。 注:粗略计算时,可取 g = 10N/kg。
摩擦力
一、摩擦力的概念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 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 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 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f〉
包权
人书友圈7.三端同步
众所周知,橡皮泥是个例外
按压橡皮泥能使橡皮泥变扁 所以,力不仅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还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此外,力的作用也是相互的。
如:你在船上去推另一个小船,会感 到自己的船也在后退。
或滑冰时去推墙也会感到自己在后退。
力的单位
• 力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 “N”
首先是我们 今天的主题
在学习之前 开心一刻 ^.^
• 请问: • 是什么东西 • 让小车运动?
好 现在回归正题
❖ 首先 …… ❖ 据你所知道,什么是力?
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力能让
物体运动起来,那么力还能干什 么呢? 只能使之运动吗?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B、中小型汽车司机必须带上安全带 C、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D、熟了的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
2、坐在汽车里的乘客若身体突然向前倾,则可 能是汽车正在_____________,若乘客的身体突 然向后仰,则可能是汽车正在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力课件

八年级物理力课件

八年级物理力课件导语: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八年级物理力课件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八年级物理力课件(一)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二)教学要求:1.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

2.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3.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4.会用弹簧测力计测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三)教具演示实验器材:正方形木块、乒乓球、玻璃水槽、水,铁块、小药瓶、注射器,细砂。

学生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细线、烧杯、水和酒精。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船可以浮在水面,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鱼可以轻盈地在水中上下游动等等是一些有关浮力的问题。

从本节起学习新的一章“浮力”。

板书:“第十二章浮力一、浮力”二、进行新课:1.什么是浮力?(1)演示实验: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提问:在水里浮上来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力的方向如何?学生回答后小结:从水里浮上来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

上浮过程中木块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大于重力。

木块浮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

木块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

可见,从水里浮上来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2)演示实验:把石块放入水中,放手后石块在水中下沉,并且一直沉到水底。

提问:下沉的石块受浮力作用吗?教师指出,为研究这个问题,同学们分组完成课本12-2的实验。

(两人一组进行实验)要求:①明确实验目的是判断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石块是否受到浮力,以及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②石块要用细线拴牢。

读取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读数时,石块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

学生实验时,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完毕,组织讨论,教师总结。

①挂在弹簧秤上的石块在空气中静止不动,受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什么?这几个力的关系是怎样的?说出石块在空气中重多少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滑表面
阻力大小 最大
较大 较小 阻力为零
滑行距离 最短 较长
长 无限长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 力越 小 ,滑块前进的距离就越 长 。
推 论:假如平面没有摩擦,滑块将一 直运动下去,且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发 生改变。
牛顿第一定律
• 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 的观点:
•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 总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
F支持
G
弹力定பைடு நூலகம்:
弹力是物体由发生弹 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与物体的形变紧密相关,要认识弹力, 就先要知道形变。
一、物体的形变
1.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 2.弹性形变与非弹性形变:
撤去外力后,能够完全恢复原状的形 变为弹性。
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 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 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或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 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 态的性质,我们把这 种性质叫做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
情境模拟
情境模拟
惯性:
首先是我们 今天的主题
在学习之前 开心一刻 ^.^
• 请问: • 是什么东西 • 让小车运动?
好 现在回归正题
❖ 首先 …… ❖ 据你所知道,什么是力?
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力能让
物体运动起来,那么力还能干什 么呢? 只能使之运动吗?
众所周知,橡皮泥是个例外
按压橡皮泥能使橡皮泥变扁 所以,力不仅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还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4、一人面向前方站在一艘匀速航行的轮船的甲 板上的某处竖直上跳,当他下落时应落在( )
A 原处 B 此处的前方 C 此处的后方 D 不能确定
支持力
重力 静止放在桌面上的书
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 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并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 就彼此平衡。
请分析
下列情况,两力平衡了吗?为什么?
科学经验总结
• 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来自于日 常经验所带来的错误认识.
• 伽利略观点的正确:理想斜面实验 的支持。 (实验+推测)
伽利略理想实验
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
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 的作用,会一直运动下去吗?
2、制定计划与减设小水让计平滑实面块验的从粗斜糙面程上度滑,下测,量逐滑渐
块的运动距离,并推论当平面没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 变的性质。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投弹前:飞机和炸弹都 一起向前运动。
投弹后:飞机将继续 运动,炸弹由于具

仍惯然性保持向前运动,所以不能
到目标上空再投弹,而是提前一些。
惯性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应该注意防 止和利用,请分别举二例: 利用(1)_汽__车__进__站__时__,__关__闭__油__门__节__省__汽油 (2)_挥__盆__泼__水_(__投__掷__物__体__)___________
此外,力的作用也是相互的。
如:你在船上去推另一个小船,会感 到自己的船也在后退。
或滑冰时去推墙也会感到自己在后退。
力的单位
• 力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 “N”
• 那么“一牛”有多大呢?
力的三要素: , , 。
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 用效果。
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
段把力的三要素表 示出来就叫力的示 意图。
牛顿第一定律
莎士比亚的观点:
物体运动需要 力来维持。
而伽利略则认为:
运动物体不需 要力来维持, 运动之所以会 停下是因为阻
力。
两种观点 谁对谁错
亚里士多德: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 体才能运动。不受力而一直 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伽 利 略: 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 的作用,其运动会是匀速的, 而且将会永远运动下去。
F1=5N
F2=5N
F1=3N
A
B
F1=5N
F2=5N
C
F1=5N D
F2=5N F2=5N
概念:
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平衡力:平衡的物体所受的力
二力平衡:物体受二个力而处于平 衡状态
反馈练习
1.在图1所示各图中,属于二力平 衡的是( B)
• 2.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 平衡力的是( D ) A、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与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 B、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理书的支持 力 C、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D、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物理书的支持力
B、中小型汽车司机必须带上安全带 C、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D、熟了的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
2、坐在汽车里的乘客若身体突然向前倾,则可 能是汽车正在_____________,若乘客的身体突 然向后仰,则可能是汽车正在_____________。
3、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 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 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多选) 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B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C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D列车向左运动是突然刹车
还有很多如:车未停稳、禁止下车
1、下列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
A、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
B、人走路时被石头绊倒会向前倒
C、子弹从枪膛射出后继续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
D、地球以360m/s的速度自转,当人使劲一跳,
总是落回原地
2、下列现象中,利用物体惯性的是 ( )
A、运动员百米赛跑结束后 不能立即停下来
防止(1)_小__汽__车__司__机__佩__带__安__全带 (2)__跑__道__的__终__点__处__留__有__一__块__空地
许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与伤害,是与物体的惯 性有关的,为了减小此类事故的再发生,在公路 交通管理中有许多要求和措施,就你所知,填写 二条(1)__限__速__行__驶___保__持__适__当__的__车__距______ (2)_禁__止__超__载______拐__弯__时__要__减__速______
3、进行实验与有收摩擦集力证时据滑块的运动状态。
实验器材:斜面、粗糙程度不同
4、分析与论证的尺平等面、滑块、刻度
1、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 为什么?
2、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 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3、小车运动距离的长短跟什么 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实验次数 1 2 3
推理想象
表面材料 毛巾
粗布条 木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