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教案设计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的主要内容,了解意大利爱国少年恩里科的事迹。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理解恩里科爱国的精神品质。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背景和历史环境。
(3)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恩里科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荣誉而奋斗的爱国精神。
(2)教育学生学习恩里科勇敢、坚强、自信的品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气馁。
(3)引导学生尊重历史,珍惜和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的内容简介。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课文中重点句子的解析。
4. 恩里科爱国精神的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的主要内容。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恩里科爱国精神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重点句子的解析。
(2)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恩里科的内心世界。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初步理解恩里科的事迹。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情节,理解恩里科的爱国精神。
3.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恩里科的情感变化。
4.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的内容。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文本内容,讨论生字词。
3.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恩里科的内心世界。
4. 合作探讨:分析恩里科的爱国精神,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北师大版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祖国在我心中》里的第三篇主题课文。
本篇课文叙述了一个十一岁的热那亚少年,在一艘从西班牙开往意大利热那亚的轮船上,用自己大义凛然的行为,维护自己祖国尊严的感人故事。
情节曲折,故事生动,要重点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孩子非常需要钱但却又把钱扔掉的原因,从而懂得应时时刻刻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培养孩子从小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热那亚少年身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却不忘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应时时刻刻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
教学重点1、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但又把那些钱扔回去”这个问题,体会热那亚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前准备1、教师:PPT;2、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爱的教育》一书:同学们,你们看过这本书吗?2、请同学介绍这本书或说说其中的故事。
《爱的教育》也可以叫做“一个小学生一学年的故事”,是由意大利某市立小学一位四年级学生阿米琪斯写的。
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他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
从10月份四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
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阿米琪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本文就源于其中一个故事。
3、板书课题: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设计意图】本课出自《爱的教育》这本书,从书的简介导入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初读课文1、首先用自己的方式初步学习生字,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将课文读通读顺。
2、指名读课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案《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文章叙述了一个十一岁的热那亚少年用自己大义凛然的行为,维护自己祖国尊严的感人故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三年级语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案一教学要求:情感目标:学习本可要了解热那亚少年身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去不忘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应时时刻刻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
能力目标:要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上下文理解课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预习是提示学生通过不同渠道,了解一下《爱的教育》这本书,看看自己喜欢书中的那些故事,它们都讲了什么内容,上课时,用自己的语言介绍给同学。
二、1-2自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读懂热那亚少年的身世:船从哪儿开到哪?十一岁的少年为什么独自搭上了这条船?这些问题读明白了才能为下文作很好的铺垫。
3-4自然段重点理解少年为什么拣起了硬币,他很需要钱。
5-9自然段是重点段,也是全文的。
可练习分角色朗读,把少年斩钉截铁的语气读出来。
另外,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热那亚少年很需要钱,为什么有把钱扔回去?重点理解:扔砸跳站。
把这些理解有感情的读出来。
学习语文天地中“读句子”要学生体会“大义凛然”这个词,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读课文2.提问:热那亚少年很需要钱,为什么有把那些钱扔回去?二、学习生字。
指导学生在时记生字时作到字不离词,以词为单位,掌握字形,字意。
以下生字可做指导。
恶读wu侮wu卖要与“买”字区分开。
肮与“抗”区分开。
三、学生抄写生字。
四、思考交流。
要结合热那亚少年的动作语言,体会他的思想感情,交流时也可拓展,讲讲自己了解的关于热爱祖国的人的饿故事。
教学后记:这篇课文比较长,在教学时,我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主要抓住:(1)这是个怎样的少年?(2)少年需要这些钱吗?那为什么有把钱扔回去呢?来理解主要内容,再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小学语文3-教案设计.3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小学语文3-教案设计.3意大利的爱国少年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意大利的爱国少年,了解他们的爱国精神和表现形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意识。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热爱和追求,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了解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的故事和表现形式。
2.分析爱国少年的行为和精神,引导学生思考爱国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3.爱国少年的故事和图片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思考和感受。
讲解(1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的故事和表现形式。
2.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向学生描述爱国少年们在意大利国旗节、国庆日等场合的表现,鼓励学生思考这些行为背后所蕴含的爱国精神。
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相互讨论爱国少年的行为和精神。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汇报。
汇报和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的代表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分享不同的意见和见解。
文字阅读(10分钟)教师提供一篇关于意大利少年爱国精神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并提出自己的理解和问题。
讨论和总结(15分钟)学生就所阅读的文章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意大利少年爱国精神的特点和启示。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感受的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和思考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的故事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
同时,通过讨论和阅读文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爱国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教案设计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重要事件和情节发展。
让学生掌握故事中的关键对话和描述。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故事内容和理解故事主题。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能够复述故事情节和描述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分析和评价故事中的道德和价值观。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对英雄和正义的追求和尊重。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背景介绍向学生介绍意大利的历史背景和爱国情绪。
向学生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2.2 故事梗概向学生概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事件。
向学生介绍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其角色。
2.3 故事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冲突的方式。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德和价值观。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训练引导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3.2 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故事复述和人物描述的活动。
设计口头表达题目,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3 批判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故事中的道德和价值观。
设计批判性思维题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评估方法采用课堂讨论、口头表达和批判性思维题目等方式进行评估。
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2 评估标准制定评估标准,明确评估要求和评价方法。
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反馈和评价。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提供故事文本和相关背景资料。
提供阅读理解题目和口头表达题目。
5.2 教学工具使用投影仪和幻灯片等辅助教学工具。
使用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与意大利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向学生介绍故事的和作者。
6.2 阅读故事学生独立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设计教案三篇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设计教案三篇文章叙述了一个十一岁的热那亚少年,在一艘从西班牙开往意大利热那亚的轮船上,用自己大义凛然的行为,维护自己祖国尊严的感人故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设计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三年级语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0个字,学习一个多音字恶 .能力目标:1.理解你们侮辱我的祖国!我不要你们的钱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学习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热爱祖国的好品质.教学重点:是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少年当时的动作及表情,理解热那亚少年很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教学难点:是感受并理解热那亚少年捡钱和扔钱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易错生字,新词卡片;课件一:反映少年衣衫褴褛及大义凛然时的图片;课件二:第四自然段的文字课件;课件三: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文字课件.教学过程:熟读课文,学习生字,标出自然段,初步了解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略)一、复习巩固易错字.1. 出示卡片: 卖和买,齐读后区分字音和字形.2. 出示可恶和凶恶,齐读后指名区分音和义的不同.3. 出示侮辱,巩固正确读音.点评: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加强字词的巩固,夯实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易错易混字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强化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及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二、齐读课题,激发情趣.1. 谈话:课前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一位少年朋友,他就是:(指板书)2. 齐读课题:意大利的爱国少年.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由学生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之后说说你对这个少年产生了怎样的情感?2.自由谈感受:你对文中的少年产生了怎样的情感,并把有关词语板书出来.(老师根据学生说的不同方面的感受,让学生把感觉少年可怜和可敬的词语分别写在黑板两侧作为副板书,再进行归类.)3.教师板书: 同情敬佩点评:把邀请同学,分配读书任务和板书的权利下放给学生,使学生切实成为学习的主人,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自由谈感受使学生免去举手等待的约束,既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也可培养学生的谦让合作意识.4.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画上问号.5.利用工具书或问周围的同学试着解决所提问题,如果还解决不了一会儿向全班提出.点评:让学生在读,思过程中积极主动发现问题,(任何方面的问题都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向谁提出都可以)并寻求解决的方法(可用字典,问同桌或下座位问自认为有能力解决的同学).尝试提问,解答和合作的快乐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分层提出和解决问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6.再次质疑,老师板书学生问题.(1) 少年那么需要钱,为什么还把它扔回去?(2) 那些人好心给少年钱,他却用钱砸那些人,是不是没有礼貌?四、品读课文,感悟文中描写少年穷困,悲惨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句.1. 导入,引发思考:根据我们对课文的了解,这个少年需要钱.2. 投影:少年( )需要钱. 问:他不仅需要,而且是怎样的需要?(极为)(特别)(万分).3.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默读课文,用曲线画出有关语句.4. 指名读自己所画出的语句,谈感受.有感情地读出来.点评:以读为本.自读自悟,读中感悟,悟中生情,情至读中.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可在学生读句或谈体会时(不固定顺序,学生随意说和读)适时引导学生重点从少年的遭遇、衣着及船上的人的态度等三方面使学生感受其贫困和无助.引发学生的同情心并理解少年对金钱的急切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根据学生所读的语句可采取以下方法导读:(1) 课件出示衣衫褴褛的少年形象,理解词义.激发情感.问:看到这样的一位少年你想到什么呀?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好吗?(2) 课件出示文字:他的衣服太破了,他还想给父母买点什么,这两年他没有赚到一分钱.问:读到这里你心里又想到什么?(学生可能会说:真可怜!真不容易!)读出你的心情.(3) 课件第二自然段文字(略):学生自由练习读出感受,学生评议,老师点击重点词语(打,骂,欺负,重活,实在,终于,搭)使其变色.指导学生朗读.(4)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文字(略):请你们仔细读读这几句,看看你能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学生提问时,或引发思考时点击低声, 捡, 躺, 拉等使其变色)引导学生结合那些人的做法理解低声, 捡, 躺, 拉等做法,感受少年的心情.(虽然钱是被人扔过来的,虽然他心里不高兴,但是他顾不得了,他太需要钱了)(6)板书:扔愿意读读吗?(7)小结:一个十一岁的少年就经历了这样的悲惨遭遇,太可怜了!此时,他最需要的就是什么?(8)板书: 钱(9)有了钱就可以怎样?五、研读表现少年爱国的部分.抓住词语,展开想象,感悟少年的内心,读出感受.1. 导入:少年如此需要钱,但他得到钱后为什么又扔回去了?2. 板书:扔3. 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浏览课文,读出找到的语句(最后一句)4. 课件出示:虽然( ),但是( ),所以( ).5. 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回答问题.也可以用其他的关联词语(尽管可是因此.)[点评]: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可训练点适时适度地加强语言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6. 你觉得最令你敬佩的是这个少年的哪些做法?自由读.画出有关词语.7. 自由结合,小组讨论,交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谈看法,抓词语,朗读,表演等.)点评:自愿组成合作伙伴,自由选择合作方式,给学生设立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也给了他们表现的时机和舞台,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8. 引发争论:少年的这种做法是不是不礼貌呢?(引导学生感悟那些人的做法.再次感受少年对祖国的热爱.)点评:引发争论,促进思维,尊重个性.教师不统一认识,只要学生说得有理就充分肯定,允许保持个性差异.再塑人物形象:课件出示衣衫褴褛图,问:开始我们心中出现的少年令人怜悯,同情.此时你心目中的少年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如果让你再画一幅画,你准备怎样画?课件出示几种图像,启发学生想象,从而树立起人物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总结升华: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对祖国这种神圣的爱使得这个衣衫褴褛,贫穷无助的少年在金钱面前显得高大,坚强,勇敢.面对这样一位少年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出你的敬佩之情呢?引导学生看黑板词语作诗、写几句话、分角色朗读等.(可以自愿组合,也可独自完成)点评:再学习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使学生自主、自愿、自觉地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并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在合作意识的增强及合作能力的提高、情感的积累与表达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发展.自己给自己留作业.小学三年级语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设计教案二教学要求:情感目标:学习本可要了解热那亚少年身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去不忘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应时时刻刻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能力目标:要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识目标: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教学难点:学习上下文理解课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预习是提示学生通过不同渠道,了解一下《爱的教育》这本书,看看自己喜欢书中的那些故事,它们都讲了什么内容,上课时,用自己的语言介绍给同学.二、1-2自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读懂热那亚少年的身世:船从哪儿开到哪?十一岁的少年为什么独自搭上了这条船?这些问题读明白了才能为下文作很好的铺垫.3-4自然段重点理解少年为什么拣起了硬币,他很需要钱.5-9自然段是重点段,也是全文的*.可练习分角色朗读,把少年斩钉截铁的语气读出来.另外,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热那亚少年很需要钱,为什么有把钱扔回去?重点理解:扔砸跳站.把这些理解有感情的读出来.学习语文天地中读句子要学生体会大义凛然这个词,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1.读课文2.提问:热那亚少年很需要钱,为什么有把那些钱扔回去?二、学习生字.指导学生在时记生字时作到字不离词,以词为单位,掌握字形,字意.以下生字可做指导.恶读wu侮wu卖要与买字区分开.肮与抗区分开.三、学生抄写生字.四、思考交流.要结合热那亚少年的动作语言,体会他的思想感情,交流时也可拓展,讲讲自己了解的关于热爱祖国的人的饿故事.教学后记:这篇课文比较长,在教学时,我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主要抓住:(1)这是个怎样的少年?(2)少年需要这些钱吗?那为什么有把钱扔回去呢?来理解主要内容,再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这样,课文主旨学生很快就把握好了.小学三年级语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设计教案三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并会读要求认识的字.2、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树立祖国在我心中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教学重点: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树立祖国在我心中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教学建议1、预习时可提示同学通过不同渠道了解一下《爱的教育》这本书,看看自己喜欢其中的哪些故事,他们主要讲了什么?上课时,用自己的语言讲给同学听.2、课文的导入有多种形式,如可以出示挂图(国旗)通过挂图引入课题,通过读课题,学生提出问题.也可以借助搜集的《爱的教育》一书来谈话导入,或者用《国徽》《回自己的祖国去》两课来导入.3、教学课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读懂自己不懂的内容.如第1 2自然段中热那亚的身世,船从哪儿开到哪儿?十一岁的少年为什么独自搭上这只船?等等,告诉学生只有把自己不懂的问题读明白了,才能更好地理解全文,学习下面的内容.学习3 4自然段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少年为什么捡起了硬币?进一步了解他很需要钱这一现实.第5 9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部分.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读.可练习分角色读,也可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热那亚少年很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钱扔回去?或者用默读的方式,让学生边读边画出体现少年动作的词语,通过词语来体会少年为了维护祖国尊严,大义凛然痛斥对方的神态,然后再把这种感情读出来.4、词语教学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不要就词解词.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可结合语文天地中的读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和金钥匙来进行.5、生字教学要指导学生观察本课的生字的结构,书写时注意什么,并示范指导.多音字的教学要联系具体语境来进行,不要让学生死背硬记.拓展习题一、比一比组成词语买( )遭( )差( )劈( )卖( )遇( )盖( )辱( )二、读下面的词语,并理解加点的词拐卖欺负逼寻求衣衫褴褛捡起抱怨糟糕劈头盖脸肮脏愚蠢侮辱大义凛然三、朗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社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2、当你遇到有侮辱祖国尊严的事时,你应怎样做?相关资料:大义凛然:理直气壮不可侵犯精品教案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挂图(国旗)师问:同学们这是什么?生答(国旗)师:对!这是我们祖国的国旗.那么老师想问一下你们爱我们的祖国吗?如果有人侮辱我们的祖国损坏我的国旗,你应该怎么做?生答:向他们提出*.师:同学们都非常热爱祖国.在意大利,也有一位少年,他也和你们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然而,他的命运却是悲惨的,他的童年是不幸的.他就是意大利的爱国少年2、板书课题师: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生:我想知道他为什么这样?为什么叫他爱国少年?师:同学们的问题提的很好.那么就请同学们带着你的问题,带着你的好奇,走进课文,去领略以下这个爱国少年的悲惨命运.去体会一下他是怎样爱国的.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与同桌合作读准字音.(2)小组合作,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巡视指导容易读错的字.(易错的字:恶)(1) 生字卡片(齐读、抽读、小组合作认读)用做游戏的方法巩固识字.(2)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①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小组长组织同学认真倾听,发现错误及时纠正.②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③小组间竞赛读课文,看看哪组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④区别多音字: 恶三、品读,领悟内容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自由读,同桌评读,轮流读,轻声读看看有什么感受?2、读完课文后会有很多感受吧!小组内交流一下.3、小组合作汇报感受,每个小组选择感受最深的内容,读后说说这一段给你什么感受?(小组内相互补充,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汇报)如:船从哪儿开到哪儿?乘客中都有那些人?十一岁的少年为什么独自搭上这只船?4、自由读全文,读中思考学生提出的疑问.同桌交流讨论.5、同桌读1 2自然段边读边体会少年的悲惨命运.6、朗读3 4自然段.问:少年为什么捡起了钱?再次朗读,体会少年捡起钱的无奈.(学生自由发言)7、小组内自由读5 9自然段.讨论: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钱扔回去?在交流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并体会动词;仍、砸、跳、站.联系上下文理解大义凛然.8、并让学生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朗读出示语文天地金钥匙中的句子再次理解大义凛然.四、美读,体会升华1、学生自由有感情的朗读全文.2、课件出示:我们的祖国解放了. 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 这一天盼到了!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 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热那亚的少年跳下床,站直了身子,大义凛然地说道: 你们侮辱我的祖国!我不要你们的钱币师:同学们,热那亚少年身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却不忘维护祖国的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应时时刻刻的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请学生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朗读下面这些句子.读读这些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通过读再体会华罗庚和热那亚少年分别是怎样热爱自己的祖国的.3、分角色朗读全文.五、扩展延伸1、今天你们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你们作为祖国的一员.应该怎样爱护祖国的尊严?2、小组内讨论交流.3、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六、学写字1、指导观察(1)本课生字都是什么结构?书写时注意什么?(2)注意区别差和盖2、示范指导卖: 拐卖的卖要于买字区分肮:左边是月要与抗的左边区分开3、生练习写生字七、小结同学们,祖国就是母亲,母亲养育了我们,母亲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不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应维护祖国的尊严,就让我们从身边的事出发,共同来维护我们的祖国,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相关文章:1.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灰雀》教案三篇2.小学一年级语文《惊蛰》教学设计案例三篇3.小学一年级语文《天气预报》优选教学设计案例三篇4.三年级语文上册《我喜欢昆虫》教学设计、说课稿及反思5.三年级语文《小河的歌》优选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优秀教案
是一种什么力量使他这样做,他考虑后果了吗?正是不可战胜的爱国情感使他毅然把自己最需要的,也是能实现许多心愿的硬币抛了出去。
14.指导朗读第八自然段,读出少年的气愤。
小结:一瞬间,少年许多美好的愿望破灭了,可留下了最珍贵的东西。
指名读第9自然段。你是怎样理解“大义凛然”的?
三、总结:古人云:富贵不能淫,我们要向着位意大利少年一样,在多么危难的时刻还是应该把祖国置于个人的前例。
由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导入课文,令学生有话可说,充满信心的走进课文。
抓住重点句,反复琢磨他苦难的生活经历下,最需要的是什么?
体会少年沉重的心理。
使同学们产生同情之心,同时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
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
深入文章进行思考,使得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
扩写文章,更直接的了解少年心里的巨大变化。
老师举例句,学生结合容易理解的句子理解,降低难度。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意大利少年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舍弃别人给予自己的施舍,爱国守贫的行为。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意大利少年的艰难境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文章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教时: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流利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练习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大义凛然“、“侮辱”“肮脏”的意思。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导入:同学们,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想到什么呢?当得到别人帮助时,我们会怎样做?文章中的小主人也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可他却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少年的世界。
2015秋北师大版语文三上意大利的爱国少年word课后反思【可编辑】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反思
凤翔县城关镇西街小学刘慧利《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节选自意大利作家阿米琪思的《爱的教育》文章叙述了一个十一岁的热那亚少年,在一艘从西班牙开往意大利的热那亚的轮船上,用自己大义凛然的行为, 维护自己祖国尊严的感人故事.文章的特点是情节曲折,故事性强,容易吸引孩子认真读下去.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反思:`
上了这一课,我感觉首先我在一上课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人物(热那亚少年)和主要事件(乘客给少年扔钱,少年给乘客扔钱)的时候,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乘客为什么给少年扔钱?少年为什么给乘客扔钱,极大地引起了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
其二,我觉得在探究乘客为什么给少年扔钱时,学生很自然的感受到了少年窘迫艰难的处境。
这样的处境,正是少年急需用钱的时候。
其三,我觉得学生能抓住少年扔钱的一系列动作,感情朗读有关内容,从而与少年的内心产生共鸣,感受到少年因为听到有损于祖国尊严的话而无比愤懑的感情,感受到少年宁可自己多受罪,也不愿自己的祖国受到别人的侮辱,感受到少年为维护祖国的尊严不顾一切的思想。
这样,这个大义凛然,维护祖国尊严的少年跃然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最后我觉得通过让学生课后收集阅读爱国故事,深化了对学生的爱国思想教育。
当然,课堂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时,由于时间关系,读得很仓促,还不是很到位。
再比如课堂上,老师还是说得比较多,把课堂主动权没有真正的还给学生。
再比如,作业的设计上,还不是很全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还有待于今后不断地改进。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意大利的爱国少年》这部小说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掌握其中的重点人物和情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意义,促进学生对爱国
情感的培养。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小说《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难点:引导学生思考爱国主义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
1.介绍《意大利的爱国少年》这部小说的背景和作者。
2.简要讲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3.分析小说中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意大利国旗和意大利地图,引导学生了
解意大利这个国家。
3.阅读小说内容:选择小说中的重要章节,让学生阅读并讨论其中的
人物和情节。
4.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小说中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找出相关的例子。
5.思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爱国主义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为此可以
提出一些问题,例如:爱国主义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吗?爱国主义如何
影响国家的统一和繁荣?
6.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爱国主义
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阅读小说《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来引导学生了解爱国
主义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通过分组讨论和思辨性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深度。
在教学
实践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让学生更
好地理解和接受课堂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设计一、教材简介《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描述了一个意大利少年为了祖国誓死不渝的故事。
通过这个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爱国主义的含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爱国主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爱国主义的概念,了解一些爱国事迹;•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能够朗读、理解文章;•学生能够感受到爱国主义的力量,激发爱国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培养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通过朗读、背诵、情感体验等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爱国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爱国主义的含义,培养爱国情感;•培养同情心、友爱心和责任心,感悟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人生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为学生放一段意大利歌曲,让学生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气息,然后进行组内讨论,交流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
2.阅读教学1.教师阅读整篇文章并对生词进行解释,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学生分组阅读文章,发现文章的情感表达;3.学生回答问题,通过讨论探究文章的主要意义和情感。
3.丰富活动1.学生个人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各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2.学生回家寻找身边有关爱国主义的例子并写在作业本上;3.分组设计表演,通过舞蹈、话剧、歌曲等方式表达爱国情感。
4.总结与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日记或小作文,表达自己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和感悟。
教师一边点评学生的表现,一边引导学生总结和反思。
四、板书设计•爱国主义的内涵;•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我们的责任、我能做到什么?五、教学评估1.检测方式1.抽查个别学生的朗读和课文理解;2.观察小组讨论和课堂活动的表现。
2.评价标准基于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和学习目标,评价标准如下:1.“优秀”:在阅读理解和个人表达上表现优秀,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2.“良好”:在阅读理解和个人表达上表现良好,尊重他人意见,积极参与;3.“一般”:在阅读理解和个人表达上表现一般,有表达困难或没有积极参与。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案
5.全班同学评价、质疑、补充。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3分钟
1.教师提出读课文的要求。
2.小结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对课文提问并解疑。
1.全班读课文,要读正确、读流利,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讨论课文主要内容,小组代表来交流。其他人补充。
(2)说说想怎样读第二自然段?带着自己的体会自由读,个别读,评价,齐读。
(3)用联想或找近义词或看上下文理解“衣衫褴褛”的意思。
(4)男生读少年捡钱的句子,说说他为什么要捡钱?想象说话:他可能想用捡的钱做什么?同桌说,全班交流。
3.小组合作学习5-10自然段。学习要求:自由读5-10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少年扔钱的句子,用三角形标出重点词,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阅读体会并讨论:少年很需要钱,可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了回去?
三、交流汇报,感情朗读
12分钟
1.教师倾听学生小组汇报交流,适当点拨、引导、评价。
2.指导朗读9、10自然段。
1.小组上台汇报5-10自然段的学习体会。交流“少年很需要钱,可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了回去?”
2.全班互动交流:同学质疑、补充、评价。看上下文理解“大义凛然”。带着体会男、女生比赛读9、10自然段。
北师版第五册第三单元第3课教案
课题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课型
阅读
设计者
所在学校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现学科性)
2.会认11个生字和两个多音字,会写7个生字。(体现学科性)
3.会说课文主要内容。(体现学科性、创新性)
学习重点
目标1、2
学习难点
小学语文3-教案设计.3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小学语文3-教案设计.3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意大利爱国少年的故事,理解爱国精神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本节课的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加深对汉字和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3.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提高口头表达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主要讲解意大利爱国少年的故事和其中的爱国精神,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概念,并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表演等形式加深理解和体验。
三、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通过简单的游戏、歌曲、教师讲解等方式,热身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准备开始本节课的故事和讲解。
2. 故事讲解首先通过教师讲解和展示图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意大利爱国少年的故事。
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同时带领学生一起感受其中的感情和情感。
3. 理解和分析在讲解完故事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故事的内容。
例如: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主人公是谁?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是如何表现出爱国精神的?等等。
4. 讨论和交流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故事的内容之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故事所传达的爱国精神以及它对自己的影响和启示。
5. 表演互动最后,可以通过学生表演和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和感受故事中所蕴含的情感和精神。
可以让学生分组表演,或者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表演和互动中感受爱国精神的力量。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主要以学生的表现和反馈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听讲情况、讨论表现、表演表现等来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同时,也可以向学生收集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感受和理解。
这些评估结果对于今后教学改进和调整都具有很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讲解了意大利爱国少年的故事和爱国精神,通过讲解、讨论和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深入感受和理解这种精神和情感。
《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案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的主要内容,了解意大利的历史背景。
(2)能够把握课文的结构,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3)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通过课文的阅读,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结构和情节,人物关系的分析。
2. 课文中历史背景的理解,文化内涵的挖掘。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和翻译。
2. 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3.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评价课文中的人物和情节。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的文本和相关的注释资料。
2. PPT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
3. 教学评价表或其他评价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引导。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历史背景。
3. 合作学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4. 课堂讲解:(1)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讲解,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2)对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解读。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6. 课堂小结:(1)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教案设计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让学生学习到意大利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含义,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能够描述故事的情节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分析故事中的道德和社会问题。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意大利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故事《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意大利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爱国主义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2.2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道德和社会问题。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故事背景和情节,引导学生了解意大利的历史和文化。
教师讲解爱国主义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爱国情感的重要性。
3.2 互动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故事中的道德和社会问题。
3.3 小组合作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的任务和活动。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意大利的风景和文化,引起学生对意大利的兴趣。
教师提问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4.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故事《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的情节,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教师讲解意大利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4.3 讨论和分析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故事中的道德和社会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五章:作业布置请学生阅读其他与意大利有关的文学作品,了解意大利的文化和历史。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爱国主义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北师大版三上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北师大版三上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设计(通用12篇)〖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热那亚少年身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却不忘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应时时刻刻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并受到感染与教育。
2.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
4.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识记生字。
〖教材分析〗故事情节曲折,故事性强,容易吸引孩子读下去。
教学本课以读为本,带领学生随着故事发展的层层深入,故事的描写生动传神,极具感染力,教师引导学生就故事的描述展开想像,能把学生带进故事情境,使学生在读书时身受感染,获得情感升华。
本课的生字较多,要指导学生随文识字,以词语为单位整体识记,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阅读的过程中渗透、点拨。
〖学习活动〗(一)预习活动一星期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渠道,了解《爱的教育》这本书。
(二)创设情境组织交流教师从《爱的教育》这本书中背诵其中的一段话,请学生说出它的出处,引入交流活动。
学生交流自己喜欢书中的哪些故事,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介绍给同学听。
(三)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孩子们,100多年来,《爱的教育》这本书一直畅销不衰,并且多次被改编为动画片、电影、连环画,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走进《意大利的爱国少年》这个故事(板书课题),我们一起读读故事,看看有没有人能把这个故事编成能吸引同学们的课本剧。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老师读读课题,听听老师怎么读,从老师的读中,你们听懂了什么?教师读三遍课题,每一次分别重读“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引导学生从教师的三次读中明白:故事的主人翁是意大利人;意大利少年爱自己的祖国;故事中的人物年纪不大。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插图上的人物揣摩少年的年纪。
2.读过这个故事的同学,你们觉得该怎么读课题才合适?呆会儿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把课文多读几遍,先把课文流利地读下来。
小学语文3-教案设计.3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小学语文3-教案设计.3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知识目标•了解意大利的爱国少年乔凡尼·巴蒂斯塔·贝里尼的成长经历和奋斗故事,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学生能读懂并理解故事《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并能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展现对故事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能力目标•能在故事中获取有关人物、环境、情节等信息。
•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语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能归纳总结故事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故事中的语言细节和深层含义的理解。
•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教学方法的合理性。
教学步骤1.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10分钟)向学生介绍故事《意大利的爱国少年》,让学生了解贝里尼少年为爱国事业而努力的故事背景。
通过话题导入、引用名言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让学生思考和表达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2. 阅读和理解故事(20分钟)让学生阅读故事《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并边读边做笔记,记录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和情节等信息。
阅读之后,进行答题讲解,帮助学生梳理故事中的主要情节,以及了解人物感情变化和行为动机等方面的内容。
3. 讨论和思考教材(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讨论和思考,例如:•贝里尼少年是如何靠自己的勇气和努力逐渐成为战士的?•贝里尼少年爱国主义情感是如何培养的?•故事中有哪些细节或场景让你感到印象深刻?为什么?4. 文字理解和写作(30分钟)让学生进行文字理解和写作练习,例如:•就贝里尼少年的故事,写一篇阅读心得体会。
•就意大利的爱国主义精神,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5. 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进行课程总结和评价,回顾课堂内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课后作业•在家里重新阅读一遍故事并整理讲义笔记。
•书写一篇关于爱国主义的作文,以小贝里尼为榜样。
总结与反思通过本次课程,让学生认识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语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
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以下是网络整理的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原文一艘法兰西的轮船从西班牙起航,开往意大利的热那亚。
乘客中有法国人、英国人、西班牙人和回国的意大利人。
船上有一个十一岁的少年,他是意大利的热那亚人。
两年前,他被拐卖给一个马戏班,戏班的人将他带到了国外。
他们打他,骂他,欺负他,逼他干重活,还不让他吃饱饭。
他实在受不了这些人的虐待。
在西班牙,他终于找到了一个逃跑的机会,找到意大利驻西班牙的领事馆寻求帮助。
在领事馆的安排下,他搭上了这艘船,回热那亚老家。
乘客们见到船舱里有这样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都非常奇怪,主动询问他的情况。
少年本来不想说,见他们很关心的样子,只好把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讲了出来。
那些人听了,有的叹息,有的议论,还有一些人乘着酒兴,拿出一些硬币很响地扔在桌子上:“给你,拿去!”少年低声道谢,从桌子上建起了硬币。
他的衣服太破了,他还想给父母买点什么,这两年他没有赚到一分钱。
少年回到自己的铺位,躺了下来,拉上了帘子。
那些人继续喝酒、聊天,他们不再谈论少年的事,而谈起了他们要去的意大利。
看样子他们并不是第一次到意大利去。
他们先是抱怨旅馆不好,交通太差,后来越说越起劲,把意大利说成了世界上最糟糕的地方。
“肮脏的国家!”一个说。
“愚蠢的国民!”另一个说。
“可恶的……”第三个的话还没有说完,一旁的帘子突然拉开,一把硬币扔了出来,劈头盖脸地砸在这些人的头上、肩上。
热那亚的少年跳下来,站直了身子,大义凛然地说道:“你们侮辱了我的祖国!我不要你们的钱!”【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案教学要求:1、了解热那亚少年身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却不忘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应时时刻刻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教学难点:通过理解“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但又把那些钱扔回去”这个问题,体会热那亚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师生一起讨论交流,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爱的教育》这本书。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书籍《爱的教育》教学过程:(一)介绍《爱的教育》1、出示《爱的教育》一书:同学们,你们看过这本书吗?2、请同学介绍这本书或说说其中的故事。
《爱的教育》也可以叫做“一个小学生一学年的故事”,是由意大利某市立小学一位四年级学生阿米琪斯写的。
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他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
从10月份四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
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阿米琪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本文就源于其中一个故事。
3、板书课题: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4、齐读课题,找出课题中的关键词。
(爱国)5、质疑:围绕关键词,你都想了解什么?疏疑:从哪儿看出少年爱国?(二)学习生字、新词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解决。
(3)独立识字,掌握字形。
2、指名读课文。
(1)掌握字形:运用自己已有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重点指导:卖:与“买”进行区分。
上面有“十”的,是“卖”。
遇:半包围结构。
第七笔是“”,不能写成“”。
(2)理解词义。
大义凛然: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
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了一个十一岁的热那亚少年,在一艘从西班牙开往意大利热那亚的轮船上,用自己大义凛然的行为,维护祖国尊严的感人故事)2、理清课文脉络。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文章可分几段?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船上的乘客和意大利少年的身世。
第二段(第3、4自然段):乘客们询问了少年的身世后,扔给他一些硬币,少年太需要钱了,就捡起了硬币。
第三段(第5至9自然段):少年听到有人侮辱自己的祖国时,毅然把硬币砸在这些人的身上,大义凛然地维护祖国的尊严。
3、再次读课文。
板书设计: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爱的教育》为什么?身世——给硬币——扔硬币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这个问题,体会热那亚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2、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一)质疑问难,直奔中心1、指名读课文,提出问题。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这是一个爱国少年?2、课文第三段交代了这一问题。
(二)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第一段,思考:这个男孩子的身世如何?(这个男孩子十一岁,是意大利的热那亚人。
两年前,他被拐卖给一个马戏班,戏班的人将他带到了国外,他们打他,骂他,欺负他,逼他干重活,还不让他吃饱饭,他实在受不了这些人的虐待。
在西班牙,他终于找到了一个逃跑的机会。
他找到意大利驻西班牙的领事馆寻求帮助,在领事馆的安排下,他搭上了这艘船,回热那亚老家。
)2、什么是“虐待”?课文中的“虐待”指什么?(“虐待”指用残酷凶狠的手段对待。
本课指“打他。
骂他,欺负他,逼他干重活,不让他吃饱饭”。
)3、在读小男孩身世时,你有什么体会?学生:我觉得他太可怜了。
学生:我觉得他的命运太悲惨了,我们比他幸福多了……4、有感情地读一读。
过渡:是啊,船上的乘客在看到这个男孩时,有什么反应?(三)学习第二段1、自由读第二段,说说船上的乘客在看到这个男孩时,有什么反应。
学生:先是奇怪,然后主动询问他的情况。
学生:在听完他的诉说之后,乘客们有的叹息,有的议论,还有一些人乘着酒兴,拿出一些硬币扔给他。
想像这些乘客可能在叹息、议论什么?学生:有的叹息说:“这个孩子可真可怜哪!”学生:有的议论说:“这么个小男孩遭遇这么多事,真不容易!”……2、男孩为什么捡起了硬币?(国为他太需要钱了)3、他想拿这些钱做些什么?学生:他想给自己换件衣服。
学生:他想给父母买点礼物。
学生:他想吃一顿饱饭。
总结:是啊,他太需要这些钱了!……4、自由读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
1、思考并与同桌讨论:少年这么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2、互相交流讨论。
3、小组汇报。
学生:因为男孩子听到了那些人侮辱自己的国家。
学生:因为男孩是意大利人,他不允许别人辱骂自己的祖国……你从哪些词语能看出热那亚少年很爱国?(拉、扔、砸、跳、站直)4、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学生:他是一个爱国的少年。
学生:他是一个不为金钱而活着的少年。
学生:他是一个维护祖国尊严、大义凛然的少年……5、分角色朗读最后一段。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总结:男孩的行为令我们敬佩,在他最需要钱的时候,他没有向金钱低头,而是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热爱祖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反思今天教学了《意大利的爱国少年》一课,这是第三单元《祖国在我心中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
文章叙述了一个十一岁的热那亚少年,在一艘从西班牙开往意大利热那亚的轮船上,用自己大义凛然的行为,维护自己祖国尊严的感人故事。
情节曲折,故事生动,要重点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孩子非常需要钱但却又把钱扔掉的原因,从而懂得应时时刻刻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培养孩子从小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特点,采用不同的读文方式,让学生尽快熟悉课文,采用自读、同桌读、小组合作读等方式读懂读通课文,对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也融入到朗读课文中,在语言环境中理解,通过自己的感悟受到教育。
课堂上,我以学生的朗读为基础,以读为主线,在读中学,在读中教,通过学生的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为了避免老师生硬枯燥乏味的“唱主角”,我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抓住“意大利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这个问题,让生回到文本中,与文本对话,在初步对话完之后,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再集中反馈。
师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相机的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如“衣衫褴褛”“大义凛然”“扔”“砸”等词语,并在文中画出意大利少年捡钱和扔钱的句子,同学生一起再次走入文本,体味其中的感情。
让感情得以升华,又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三方面的充分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