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血栓与止血的一般检查
临床医学检验: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试题及答案(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试题及答案(题库版)1、单选有关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正确的叙述是()A.在血栓前状态为阴性B.D-二聚体测定为阴性,基本可排除血栓形成C.在继发性纤溶时为阴性D.在原发性(江南博哥)纤溶时为阳性E.不能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正确答案:B2、判断题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是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正确答案:错3、单选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比率(PTR)的参考值范围是()A.1±0.15B.1±0.5C.1.5±0.15D.1.5±0.5E.1±1.5正确答案:A4、填空题纤溶系统的组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正确答案: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抑制物5、判断题PT正常,APIT延长最可能是缺乏因子Ⅰ、Ⅱ。
()正确答案:错6、填空题出血时间测定是筛检试验中惟一的______试验,其推荐方法是______,该试验对评价______和______有一定的价值。
正确答案:体内;出血时间测定器法;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血小板的质和量7、问答?患者,男,40岁,工人。
乏力,食欲不振3个月,腹胀,黄疸1周,皮下出血和淤斑3天入院。
家族中无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8.9℃,呼吸26次/分,脉搏92次/分,血压17/10.6kPa。
神志清醒精神萎靡,急性病容,消瘦。
全身皮肤、粘膜重度黄染,胸部和双下肢皮下散在出血点和淤斑,全身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心、肺正常。
腹膨隆,肝区深压痛阳性,肝右肋下3cm,质中、边缘光滑。
脾左肋下未及。
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2~3次/分。
入院后检查:腹部B超提示:肝右肋下3cm伴中度腹水,脾正常。
胸片、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3.2×10/L,PLT172×10/L;尿常规:尿胆原阳性、尿胆红素阳性;大便常规:粪胆原阳性;生化及免疫学检查:BUN6.5mmol/L、Cr154μmol/L、血糖8.7mmol/L、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AST670U/L,ALT395U/L,TBIL160μmol/L,DBIL91.3μmol/L,IBIL68.7μmol/L,TP55g/L,ALB21g/L,GLB34g/L。
血栓与止血临床应用讲解
(四)血块收缩试验
(clot retraction test, CRT) 血液完全凝固后,血小板收缩蛋白使得血小板 伸出伪足,伪足前端连接到纤维蛋白上,当伪 足向心性收缩,使得纤维蛋白网变小。血清析 出,血块变小,有利于生理性止血。 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对血块收缩有一定的影 响,是血小板功能的筛选试验。 为了避免红细胞对结果的干扰,现在也可以 采用血浆来操作。
血栓与止血 临床应用
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 临床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系
血栓与止血(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是 机体止凝血和抗凝血机制动态平衡失调的一种 病理生理过程。涉及血管壁、血小板、血液凝 固、抗血液凝固、纤溶系统和血液流变学等基 础理论,也涉及上述各方面相应的实验检查。 如果止凝血活性增强或抗凝血活性减弱,变会 导致血栓性疾病。相反,则会引起凝固状态或 出血倾向,为研究和诊断出血性疾病和血栓性 疾病所必需。本章就血栓与止血的实验室检查 和临床诊断(反映免疫性因素,如ITP) 和vWFAg(检测vWD)检测等。 将出血时间测定、血小板计数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作 为一期止血的筛选试验。
二、凝血相关检验
(一)凝血时间测定(clotting time,CT) 血液离体后, Ⅻ被异物表面活化,在血小板因 子和Ca2+的参与下,经过一系列的反映生成纤 维蛋白而凝固。是用来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的 凝血功能。 普通试管法参考值:4-12min。
危险
PC<20³109/L
可引起自发性出血
临床意义:
生理性变化:正常人每天有6-10%的波动。早 晨低,午后高。新生儿低,妇女月经前降低, 剧烈运动进食后升高。 病理性减少: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障、急性 白血病等;血小板消耗过多,如DIC;血小板 破坏过多,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病理性增多:慢粒,急性化脓性感染,脾切除 手术后等。
血栓及止血检测
17
血小板计数
– 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肝硬化、Banti综合征)、血液被稀释(输入大量库存 血或大量血浆)等。
血小板增多:高于400×109/L。 – 原发性增多: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
症、骨髓纤维化早期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 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症患者,这种增多是轻度的,
30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临床意义
– APTT延长:见于因子Ⅻ、Ⅺ、Ⅸ、Ⅷ、X、V、Ⅱ、PK(激肽释放酶原)、 HMwK(高分子量激肽原)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尤其用于FⅧ、Ⅸ、Ⅺ缺乏以及它 们的抗凝物质(anticoagulants)增多;
– APTT缩短: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状态。 – APTT是监测普通肝素和诊断狼疮抗凝物质(lupus anticoagulants,LA)的常用试
1
第三章 血栓及止血检测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附属同济医院 血液科 黄亮
2
Importance of Balance in Hemostasis
Coagulation
platelets
Fibrinolysis
Thrombosis
Body
Bleeding
参考值:65.8±11.0%。 –血块收缩时间(h):2h开始收缩,18~24h完全收缩。
19
血块收缩试验
临床意义 – 减低(<40%):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
无力症、红细胞增多症、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 白血症等。 – 增高: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因子ⅩⅢ缺乏症等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血栓与止血的基本理论必看题库知识点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血栓与止血的基本理论必看题库知识点1、单选抑制凝血酶活性最主要的物质是()A.抗凝血酶Ⅰ(ATⅠ)B.抗凝血酶Ⅱ(ATⅡ)C.抗凝血酶Ⅲ(ATⅢ)D.抗凝血酶Ⅳ(ATⅣ)(江南博哥)E.抗凝血酶Ⅴ(ATⅤ)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T-Ⅲ是体内主要的抗凝物质,其抗凝作用占生理抗凝作用的70%~80%。
2、单选下列哪一组在维持血小板的形态、释放和收缩中起重要作用()A.骨架系统和收缩蛋白B.致密颗粒,α-颗粒和溶酶体颗粒C.ADP,β血小板球蛋白D.ATP和纤维蛋白E.微管,微丝和膜下细胞丝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骨架系统和收缩蛋白:电镜下,血小板的胞质中可见微管、微丝及膜下细丝等,它们构成血小板的骨架系统,在维持血小板的形态、释放反应和收缩中起重要作用。
3、单选下列哪些不是存在于血浆的凝血因子()A.因子ⅠB.因子ⅢC.因子ⅤD.因子ⅦE.因子Ⅸ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凝血因子目前包括14个,除因子Ⅲ存在于全身组织中,其余均存在血浆中。
4、多选有关血栓素A2的生理功能,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抑制腺苷酸环化酶B.使环腺苷单磷酸(cAMP)生成增多C.抗血小板聚集D.扩张血管E.TXA2和PGI2在血小板和血管壁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一对生理作用完全相反的调控系统正确答案:A, E5、单选凝血过程中,起反馈加速(催化)的因子是()A.钙离子B.组织凝血活酶C.因子ⅩD.接触因子E.凝血酶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凝血过程中,起反馈加速(催化)的因子是凝血酶。
6、单选内源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下列哪一个()A.ⅧB.ⅩC.ⅫD.ⅣE.Ⅺ正确答案:C7、多选在加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A.当某级荷载作用时,桩顶上拔量大于前一级上拔荷载作用下的上拔量5倍B.当累积桩顶上拔量超过100mmC.当桩顶上拔荷载达到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9倍D.对于验收抽样检测的工程桩,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上拔荷载值正确答案:A, B, C, D8、单选属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为()A.XYDE碎片B.X'Y'DE'碎片C.X'Y'D-DE'碎片D.XYD-DE碎片E.XYD'E'碎片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PL降解纤维蛋白原产生X片段、Y片段及D、E片段,降解纤维蛋白则产生X'、Y'、D-D、E'片段。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检验仪器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检验仪器真题1、问答题常用的离心方法分几类?正确答案:常用的离心方法大致可分为平衡离心法、等密度离心法、经典式沉降平衡离心法等三类。
2、问答题简述蛋白质测序仪的主要应用。
正确答案:蛋白质测序仪(江南博哥)获得的蛋白质序列信息主要应用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新蛋白质的鉴定:在凝胶电泳中出现的未知条带可以利用蛋白质测序仪来测定其序列,为探索蛋白质的功能提供线索。
(2)分子克隆探针的设计:是蛋白质序列信息的基本用途之一。
用蛋白质序列信息设计PCR引物和寡核甘酸探针。
可以利用这些探针进行cDNA文库或基因组文库的筛选。
(3)抗原的人工多肽合成:由合成多肽免疫产生的抗体常用来证实和纯化新发现的蛋白质。
此外,合成的多肽类似物能够揭示蛋白质重要结构特征和提示蛋白质的功能特性。
3、问答题第三代自动血培养仪有哪些性能特点?正确答案:(1)培养基营养丰富;(2)以连续、恒温、振荡方式培养,细菌易于生长;(3)培养瓶多采用不易碎材料制成,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4)采用封闭式非侵入性的瓶外监测方式,避免标本交叉感染,且无放射性污染;(5)自动连续监测,缩短了检测时间,阳性标本检测可快速、准确;(6)结果报告及时,85%以上的阳性标本能在48小时内被检出;(7)培养瓶多采用双条形码技术,只需用电脑上的条码阅读器扫描报告单上的条码,就可直接查询到病人的结果及生长曲线;(8)培养瓶可随时放入培养系统,并进行追踪检测;(9)数据处理功能较强,数据管理系统随时监测感应器的读数,依据数据的变化来判定标本的阳性或阴性,并可进行流行病学的统计分析;(10)设有内部质控系统,可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11)可进行血液及所有无菌体液的细菌培养检测。
4、单选库尔特原理中血细胞的电阻与电解质溶液电阻的关系是OoA.相等B.大于C.小于D.大于或等于E.小于或等于正确答案:B5、问答题电泳技术根据分离原理如何分类?正确答案:根据分离原理可分为移界电泳、区带电泳、等速电泳、等电聚焦、免疫电泳等。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血栓与止血的基本理论测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血栓与止血的基本理论测试题1、单选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主要与下列哪种血小板功能有关().A.黏附功能B.血块收缩功能C.聚集功能D.凝血功能E.分泌功能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血小(江南博哥)板膜糖蛋白Ⅰb与血小板Ⅸ形成复合物,是vWF的受体,参与血小板的黏附反应。
2、单选凝血因子中不是蛋白质的是().A.ⅢB.ⅣC.ⅦD.PKE.HMWK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因子Ⅳ是Ca2+。
3、单选在正常凝血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能形成复合物().A.因子Ⅸa,Ⅷa,磷脂,Ca2+B.因子Ⅲ,ⅦA.Ca2+C.因子Ⅹa,Ⅴa,磷脂,Ca2+D.因子Ⅻa,Ⅺa,Ⅸa,Ca2+E.血小板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多成分酶复合物的形成:由酶一辅因子一底物组成的复合物称为多成分酶复合物,磷脂可增加反应物在局部的浓度,并提供酶促反应表面,活化血小板能提供凝血因子在体内反应的表面。
这些多成分酶的复合物如因子Ⅸa、Ⅷa、血小板、Ca2+;因子Ⅶ、TF、血小板、Ca2+;因子Ⅹa、Ⅴa、血小板、Ca2+。
4、单选AT的抗凝血酶活性在下列何种因素的作用下达2000倍以上().A.肝素B.VitKC.血栓调节蛋白D.蛋白S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肝素作用于AT的赖氨酸残基,从而大大增强AT的抗凝血酶活性,可达2000倍以上。
5、单选接触凝血因子为().A.Ⅰ、Ⅴ、Ⅷ、ⅩⅢB.Ⅱ、Ⅶ、Ⅸ、ⅩC.Ⅰ、Ⅱ、Ⅷ、Ⅹ、ⅢD.Ⅺ、Ⅻ、PK、HMWKE.Ⅲ、Ⅴ、Ⅸ、Ⅹ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包括FⅡ、FⅦ、FⅨ、FⅩ。
接触凝血因子包括经典FⅫ、FⅪ和激肽系统的激肽释放酶原、高分子量激肽原。
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包括FⅠ、FⅤ、FⅧ、FⅩⅢ。
6、单选纤溶酶原激活途径的外源性激活途径主要是指().A.内源凝血系统的有关因子裂解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的过程B.外源凝血系统的有关因子裂解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的过程C.t-PA和u-PA使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的过程D.药物如链激酶和尿激酶等注入体内使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当血液凝固时,纤溶酶原大量吸附于纤维蛋白网上,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下,激活成纤溶酶,使纤维蛋白溶解。
血栓与止血检验临床应用PPT课件
04
实验诊断在血栓与止血中 作用和价值
实验诊断方法概述
血栓弹力图
通过检测血液凝固过程中血栓 弹性和强度的变化,评估凝血
功能。
血小板聚集试验
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反映血 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倾向。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
检测凝血因子活性,确定凝血 障碍类型和程度。
抗凝物质检测
检测抗凝物质如抗凝血酶、蛋 白C等,评估抗凝系统功能。
产后出血原因鉴别
通过检测凝血因子活性、血小板聚集等指标,鉴别产后出血的原因, 如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或凝血功能障碍等。
产后出血治疗监测
监测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评估止血效果,指导输血和抗凝治疗等。
产后出血预防
通过产前检测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功能等指标,预测产后出血风险,采 取相应预防措施。
05
新型血栓与止血检验技术 发展趋势及挑战
新型检验技术原理和特点介绍
免疫比浊法
利用抗原抗体复合物在稀释系统中形成浊度的原理,通过测定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溶液后光强度的变化,推算出待测物 质的含量。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
发光法
利用某些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发出荧光的特性,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来推算待测物质的含量。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 线性范围宽、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病理性失衡
当某些因素导致血栓与止血平衡被打破时,可能出现出血性疾病或血栓性疾病。 如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可导致出血倾向;而血液高凝状态则易形成血栓。
02
常用血栓与止血检验方法 介绍
血小板功能检测
血小板黏附试验
通过测定血小板黏附于异 物表面的能力来评价血小 板功能,反映血小板黏附 功能的强弱。
血小板聚集试验
临床医学检验:血栓与止血检验必看题库知识点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血栓与止血检验必看题库知识点真题1、问答题二期止血缺陷常用的筛检试验有哪些?如何分析筛检试验结果?正确答案:二期止血缺陷常用的筛检试验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
其筛(江南博哥)检试验在临床应用时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APTT和PT都正常:各种血栓止血改变处在代偿阶段,若临床表现出较明显的延迟性出血,则见于遗传性和获得性因子Ⅻ缺乏症。
(2)APTT延长和PT正常:多数是由于内源性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和获得性因子Ⅷ、Ⅸ、Ⅺ缺乏症等。
(3)APTT时间正常和PT延长:多数是由于外源性凝血途径缺陷所致出血性疾病,如遗传性和获得性因子Ⅶ缺乏症。
(4)APTT和PT都延长:多数是由于共同途径的凝血缺陷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如遗传性和获得性因子Ⅹ、Ⅴ、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缺陷症等所谓的联合因子缺乏,但更多的还是存在血液凝固调节的异常。
2、问答题肝病出血的原因有哪些?哪些血栓与止血的试验检测指标对肝病的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有价值?正确答案:(1)原因:①凝血因子和抗凝蛋白的合成减少。
②凝血因子和抗凝蛋白的消耗过多。
③循环抗凝物质和血FDP增多。
④血小板减少及功能障碍。
(2)指标:①因子Ⅶ∶C和因子Ⅱ∶C减低先于肝功能异常,可作为肝病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②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Ⅴ∶C减低,反映肝病严重,或已为肝硬化。
③异常凝血酶原增高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参考指标之一。
④因子Ⅷ∶C和vWF水平愈高,反映肝病愈严重;因子Ⅷ∶C降低示并发DIC。
⑤因子Ⅻa∶Ag下降,AT-Ⅲ水平<35%或PLG水平<20%,提示预后不佳。
⑥肝病时常呈多个因子的联合变化,故需综合分析。
3、名词解释遗传性因子ⅩⅢ缺乏症正确答案:遗传性因子ⅩⅢ缺乏症是由于因子ⅩⅢ或构成因子ⅩⅢ的αβ亚基遗传性缺乏或合成速率异常导致因子ⅩⅢa的活性减低,不能有效地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交联成稳定的纤维蛋白,本症患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DIC积分诊断准则
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DIC积分诊断准则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积分诊断准则是一种用于诊断DIC的方法。
DIC是一种复杂的血液凝结和止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常见于严重感染、创伤、恶性肿瘤等疾病或病情恶化时。
DIC积分诊断准则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等多个因素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判断是否存在DIC。
以下是DIC积分诊断准则的主要指标和评分方法:1.血小板计数(PLT)评分:-≥100×10^9/L:0分-50-100×10^9/L:1分-<50×10^9/L:2分2.凝血酶原时间(PT)评分:-<3s延长:0分-3-6s延长:1分->6s延长:2分3.凝血酶时间(TT)评分:-<3s延长:0分-3-6s延长:1分->6s延长:2分4.纤维蛋白原(FIB)评分:->1.5g/L:0分-1.0-1.5g/L:1分-<1.0g/L:2分5.D-二聚体(D-DI)评分:- <500 ng/ml:0分- 500-1000 ng/ml:1分- >1000 ng/ml:2分6.微血栓评分:-未见或轻:0分-中等:1分-重:2分7.病因评分:-无或非DIC原因:0分-高度可疑有DIC病因:3分-DIC病因明确:5分根据以上评分指标,将各项得分相加,得出总分。
如果总分≥5分,则诊断为DIC;如果总分<5分,则排除DIC的可能性。
DIC积分诊断准则的目的是帮助医生快速而准确地诊断DIC,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然而,DIC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病因和临床表现各异,且存在很多争议性问题。
因此,DIC积分诊断准则并不是唯一的诊断方法,医生还需综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总之,DIC积分诊断准则是一种辅助诊断DIC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血栓与止血的检验方法试题及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血栓与止血的检验方法试题及答案1、单选纤维蛋白原(Clauss法)的检测原理是以凝血酶作用于待测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使其转变为纤维蛋白,血浆凝固。
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凝固时间呈负(江南博哥)相关,检测结果与参比血浆制成的标准曲线对比可得出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纤维蛋白原成人参考值是().A.2~4mg/dlB.2~4g/LC.200~400g/dlD.200~400g/LE.2~4mg/L正确答案:B2、单选能够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的检查项目是().A.PTB.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C.D-二聚体测定D.FDP定量测定E.1TT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D-二聚体在继发纤溶症为阳性或增高,而原发纤溶症为阴性不升高;在DIC时,为阳性或增高,是诊断DIC的重要依据。
3、单选纤维蛋白系统抑制物有().A.抗活化素B.组织活化素C.抗血浆素D.抗活化素和组织活化素E.α1-抗胰蛋白酶正确答案:E4、单选抗血友病球蛋白因子称为().A.Ⅻ因子B.Ⅹ因子C.Ⅸ因子D.Ⅷ因子E. Ⅱ因子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Ⅷ因子被称为抗血友病球蛋白因子。
Ⅷ因子抑制物阳性见于反复输血、接受抗血友病球蛋白治疗的血友病A患者、SLE、类风湿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妊娠、恶性肿瘤、DM、结节病等。
5、单选关于APTT测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般肝素治疗期间,APTT维持在正常对照的1.5~3.0倍为宜B.受检者的测定值较正常对照延长超过10秒以上才有病理意义C.APTT测定是反映外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D.在中、轻度FⅧ、FⅨ、FⅪ缺乏时,APTT可正常E.在DIC早期APTT缩短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PTT是一个敏感且可靠的检查内源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
6、单选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生有().A.X,Y碎片B.X碎片C.X,Y,D碎片D.X,Y,D,E碎片E.D,E碎片正确答案:D7、单选属于二期止血缺陷筛查试验的是().A.凝血酶原时间测定B.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C.血浆D-二聚体测定D.血浆蛋白C测定E.束臂试验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一期止血缺陷筛查试验包括出血时间和束臂试验;二期止血缺陷筛查试验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临床医学检验考试技术(师)(习题卷73)
临床医学检验考试技术(师)(习题卷73)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Giemsa染色涂片在巨噬细胞内卵圆形较小的一端有出芽,该标本可疑为A)白假丝酵母菌B)根霉菌属C)新型隐球菌D)组织胞浆菌E)卡氏肺孢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胞浆菌的检测。
感染标本涂片后用甲醛固定,然后用吉姆萨染色镜检,如在巨噬细胞发现卵圆形的较小一端有出芽,可疑为荚膜组织胞浆菌。
2.[单选题]下列关于散射比浊分析描述,错误的是A)测定的散射信号值应是在散射信号响应值曲线的上升部分B)一定要保持抗体过量以维持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相对不溶解性C)散射比浊法分析与透射比浊法分析的原理完全不同D)散射光的强度与复合物的含量成反比E)抗体量恒定时,形成免疫复合物的反应速率与散射信号响应值的上升呈正比答案:D解析:3.[单选题]IgA缺乏症常伴有A)IgG缺乏B)IgG缺乏C)IgG缺乏D)IgG缺乏E)IgE缺乏答案:B解析:IgA缺乏症常伴有IgG缺乏。
4.[单选题]进食将影响检查结果的项目是C)糖化血清蛋白D)糖化血红蛋白E)果糖胺答案:A解析:血糖波动受饮食影响极大,其余指标无影响。
5.[单选题]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不能用于检测A)分化抗原B)病原体抗体C)沉积ICD)自身抗体E)循环IC答案:E解析:循环IC是指体液中的免疫复合物,不能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
6.[单选题]关于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门保持关闭并贴适当的危险标志B)不需要配备生物安全柜C)就近配备压力蒸汽灭菌器或其他设施清除感染因子D)已知的或潜在的感染废弃物与普通废弃物分开E)执行生物学操作技术规范,配备个人防护装备答案:B解析: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安全设备及个体防护要求:可能产生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处理高浓度或大容量感染性材料均必须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必背知识点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必背知识点基础知识1.属于血液中正常有形成分的是血小板2.不属于临床血液学研究内容的是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发育3.正常人血液PH应该在7.35~7.454.血浆渗透压量正常人约为290~310mOsm/(kg·H2O)5.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运输、协调、防御、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等功能6.在必要时,成人静脉采血的部位可选择股静脉7.皮肤采血的特点是耳垂采血检查结果不够恒定8.真空采血法又称为负压采血法9.属于酸性染料的是伊红10.关于细胞成分化学特性,叙述正确的是血红蛋白为碱性蛋白质11.晚幼红细胞脱核成网织红细胞的过程是完成在骨髓12.关于红细胞生理,描述正确的是红细胞有交换和携带气体的功能13.每克血红蛋白可携带氧气为1.34ml14.新生儿红细胞计数的参考值(6.0~7.0)X 1012/L15.红细胞Hayem稀释液中硫酸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比密防止细胞粘连16.枸橼酸钠在枸橼酸钠稀释液中的主要作用是抗凝和维持渗透压17.1966年被ICSH推荐的血红蛋白检测参考方法是HiCN18.改良牛鲍计数板两侧支柱加盖专用盖玻片形成的计数池高为0.10mm19.HiCN测定最大吸收峰位于540nm20.HiN3检测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42nm21.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的血红蛋白主要是氧合血红蛋白22.瑞氏染色血涂片中,正常红细胞直径范围在6.0~9.5um23.大红细胞是指红细胞直径>10um24.关于嗜多色性红细胞叙述正确的是胞质内尚存少量嗜碱性物质25.血细胞比容测定ICSH确定的参考方法是放射性核素法26.温氏法测定血细胞比容其结果应读取红细胞柱还原红细胞层27.对血细胞比容叙述正确的是作为MCV计算的基础数据28.对红细胞平均指数叙述正确的是MCHC的计算单位是g/L29.RDW反映红细胞的体积大小的异质性30.对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叙述正确的是RDW可作为IDA的筛选诊断指标医学教`育网提供31.标本中可影响RDW的因素是红细胞碎片32.有关网织红细胞检测原理叙述错误的是经普鲁士蓝染色后可见连成线状的网状结构33.ICSH推荐的血沉检测的标准方法为魏氏法34.魏氏法检测血沉所采用的数值报告单位是mm/h35.在机体防御和抵抗病原菌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外周血中的细胞是中性粒细胞36.正常状态下衰老的中性粒细胞主要被破坏所在的系统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37.在白细胞成熟过程中,最早出现特异性颗粒的细胞是中幼粒细胞38.与白细胞无关的是Howell-Jolly小体39.正常生理情况下,关于白细胞变化规律的正确叙述是早晨较低,下午较高40.正常情况下,血涂片经染色后中性粒细胞核象最多见的是三叶核41.从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到中幼粒细胞均有合成DNA的能力,这类粒细胞应属于分裂池42.血液分析仪叙述正确的是仪器法对白细胞的分类不能替代显微镜分类43.在电阻抗法中,与脉冲大小呈正相关的是细胞体积44.目前血型的定义是指抗原抗体系统的遗传特性45.ISBT将红细胞表面抗原按血型系统分为23个46.红细胞膜上的ABH抗原主要构成物质是糖蛋白和糖脂47.酶介质法作血型鉴定时,用蛋白酶处理红细胞,主要是破坏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使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少48.原尿中不存在的物质是红细胞49.原尿中的葡萄糖被完全重吸收的场所是近曲小管50.原尿中肌酐几乎不被重吸收而随尿排出体外51.肾单位不包括集合管52.少尿是指24h尿量少于400ml53.成年人正常尿量为1000~2000ml/24h54.镜下脓尿为每高倍视野尿白细胞>5个55.小圆上皮细胞主要是指底层称移行上皮细胞56.属于尿中异型红细胞形态的是环形红细胞57.试带法检测尿液PH所用的指示剂是甲基红和溴麝香草酚58.本周蛋白尿属于溢出性蛋白尿59.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超过0.10g/L60.导致肾前性蛋白尿的疾病是挤压综合征61.肾小管性蛋白尿见于器官移植62.尿糖定性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8.88mmol/L63.酮体主要是机体内脂肪的中间代谢产物64.关于尿β2-M的叙述错误的是β2-M为肾小球性蛋白尿65.反映肾小管功能损害最敏感的酶是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医`学教育网提供66.非孕妇尿中HCG的浓度<2.0ng/L67.尿液分析仪的组成包括机械、光学、电路系统68.普通膳食情况下,脂肪约占粪便干重的10%~20%69.脂肪泻是指正常成人24h粪便中的脂肪总量超过6g70.细菌约占粪便干重的1/371.成人粪便中的主要菌群是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厌氧菌,约占80%72.粪便中球菌和杆菌的比例约为1:1073.霍乱、副霍乱时粪便性状是米泔样便74.会造成大便隐血试验假阴性的是服用大量维生素C75.阿米巴痢疾及过敏性肠炎的粪便中可见夏科-雷登结晶76.胆道梗阻时,粪便呈现白陶土色是由于没有粪胆素77.前列腺液约占精液的30%78.角化前细胞属于表层细胞79.癌细胞多形性和癌珠是高分化鳞癌的标志80.腺癌是由柱状上皮细胞恶变而来的癌81.恶性肿瘤脱落细胞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形态畸形越明显82.恶性肿瘤脱落细胞分化程度越低胞质量越少83.属于嗜酸性物质的是嗜酸性颗粒84.属于嗜碱性物质的是细胞核蛋白85.既含酸性物质,又含碱性物质的是中幼红细胞86.成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是(0.8~4)X 109/L87.新生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参考值范围是(15~20)X 109/L88.体外保存制品一般条件下,半衰期最短的是纯化因子VIII89.白细胞制品输注后易产生免疫反应90.烧伤患者需大量输注的制品是白蛋白制品91.表层移行上皮细胞又称为尾形上皮细胞92.来自肾小管的上皮细胞是复粒细胞93.尿液中主要以清蛋白为主见于肾小球性蛋白尿94.尿液中主要以本周蛋白为主见于溢出性蛋白尿95.尿液中主要以α1-M和β2-M蛋白为主见于肾小管性蛋白尿相关专业知识1. 适用于血栓与止血检查的标本是血浆2.严重一氧化碳中毒或氰化物中毒患者血液颜色呈樱红色3.用于血液保养液的成分主要是枸橼酸钠4.枸橼酸钠用于血沉检查时枸橼酸钠与血液的抗凝比例为1:45.EDTA抗凝的原理是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6.新载玻片有游离碱质,需处理后,清洗、干燥备用,正确的处理方法是1mol/L HCL 浸泡24h7.静脉采血过程中易造成溶血的原因在于采血后直接用力将血液注入试管中医学教育`网提供8.在显微镜下计数红细胞数,若计数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为345个,按计量单位报告为3.45X1012/L9.HiCN检测方法最大的缺点是会造成对环境的公害10.血细胞比容测定WHO推荐的首选常规方法是微量高速离心法11.ICSH推荐使用Miller窥盘,方法是Miller窥盘将网织红细胞计数的CV值控制在5%左右12.血浆中能促进红细胞缗钱状形成的主要物质是纤维蛋白原13.关于中性粒细胞核象的描述错误的是核左移常为预后不良之兆。
医学凝血四项采血部位
医学凝血四项采血部位
医学凝血四项检查是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测项目,对于评估患者的止血与凝血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凝血四项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bg)等指标。
在实际操作中,采血部位的选择和操作规范至关重要。
一、采血部位的选择原则
1.首选手臂内侧的静脉,因为此处血管丰富、表浅,易于操作,且出血和疼痛感较轻。
2.避免在皮肤破损、感染或瘢痕处采血,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3.避免在患者接受过抗凝治疗或服用抗凝药物的部位采血,以免影响凝血指标的准确性。
二、常见凝血四项检查项目的采血部位
1.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手臂内侧的静脉采血,通常选择肘部正中的静脉。
2.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bg):在手臂外侧的静脉采血,可以选择手背静脉或者手臂内侧的静脉。
三、采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患者在采血前应空腹,避免饮食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2.采血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
3.采血针头应选择合适的大小,避免过度疼痛和出血。
4.采血后,应迅速将血液样本放入抗凝管中,并轻轻颠倒混合,以保证检
测结果的准确性。
四、总结
医学凝血四项检查在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血栓性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性和可读性。
掌握正确的采血部位和操作方法,能够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血栓与止血的检验方法考试资料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血栓与止血的检验方法考试资料1、单选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测定,需将受检血浆酸化(加入硼酸),其目的是()A.沉淀血浆优球蛋白B.去除纤溶抑制物C.使纤溶激活物与纤维(江南博哥)蛋白原结合D.去除纤溶酶原及其激活物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B2、单选关于准确度与精密度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测定精密度好,准确度不一定好B.测定精密度不好,准确度偶尔也可能好C.测定精密度是保证良好准确度的先决条件D.当不存在系统误差时,精密度和准确度是一致的E.测定精密度好准确度一定好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准确度是由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所决定的。
而精密度是由随机误差决定的。
在检测过程中,虽然有很高的精密度,但并不能说明试验结果准确。
只有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精密度和准确度才是一致的。
此时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就越高。
要使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要好,精密度好是保证准确度高的前提;但精密度好,不一定准确度高,检验人员必须经常采取比对试验、校准仪器等方法,消除系统误差,才能保证检验的准确度。
3、单选下列哪种说法不是APTT测定的临床意义()A.PTT延长B.因子Ⅷ、Ⅸ、Ⅺ缺乏时,APTT均缩短C.缩短可见于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状态D.血浆抗凝物质增多,APTT延长E.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缺乏时正确答案:B4、单选BT延长,PLT减低,首先考虑的疾病是()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过敏性紫癜C.单纯性紫癜D.血管性紫癜E.血小板增多症正确答案:A5、单选受检者APTT的测定值较正常对照延长多少秒为异常()A.≥20B.≥10C.≥3D.≥30E.≥50正确答案:B6、单选关于凝血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正确的叙述是()A.是一种较敏感的试验B.主要检测外源凝血系统有无异常C.主要检测因子Ⅰ、Ⅱ有无异常D.主要检测因子Ⅻ有无异常E.凝血时间延长主要见于因子Ⅷ、Ⅸ、Ⅺ缺陷者正确答案:E7、单选血块收缩不良试验主要提示()A.因子Ⅶ缺乏B.因子Ⅷ、Ⅸ减少C.因子Ⅲ异常D.凝血酶原降低E.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正确答案:E8、单选PAgT增高常见于()A.血小板无力症B.巨大血小板综合征C.肝硬化D.VitB12缺乏症E.糖尿病正确答案:E9、单选TM主要参与下列哪项的作用()A.凝血系统B.纤溶系统C.蛋白C的作用D.纤溶活化系统E.凝血因子活化正确答案:C10、单选在肝脏合成时,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是下列哪一组()A.因子Ⅱ、Ⅶ、Ⅸ、ⅩB.因子Ⅱ、Ⅴ、Ⅶ、ⅩC.因子Ⅷ、Ⅸ、Ⅹ、ⅪD.因子Ⅸ、Ⅹ、Ⅺ、ⅫE.因子Ⅱ、Ⅶ、Ⅺ、Ⅻ正确答案:A11、单选PT延长、APTT延长、PLT正常可见于()A.纤维蛋白原缺乏B.血管性疾病C.纤溶性疾病D.骨髓增生性疾病E.过敏性紫癜正确答案:A12、单选有关血块收缩时间测定,错误的描述是()A.为血小板功能诊断的筛选试验B.测定在37℃下进行C.血块收缩与纤维蛋白原的浓度也有关D.血小板的血块收缩蛋白起了重要作用E.正常人血块2h后开始收缩正确答案:E13、单选血凝块的回缩是由于()A.纤维蛋白收缩B.红细胞叠连C.白细胞变形D.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E.红细胞破裂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血小板收缩蛋白有收缩的功能,它能使血浆凝成血块。
血栓与止血检验及其临床应用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止血、凝血及纤溶机制 凝血标本的收集及注意事项 常用检验项目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抗凝血和溶血栓治疗实验监测 卫生部关于出、凝血时间测定操作规程 通知(摘要) 常用检验项目组合
血凝系统 纤溶系统 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的动态平衡
组织 血液 组织 血液
PT检查结果报告方式: ① 直接报告时间(s)(12±1秒) ② 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即先以不同稀释度的血浆制成标准曲线然后从曲线上读取。(80-100%) ③ 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即病人的PT除以正常参比血浆的PT 所得的比值。
被测PT
= PT比值(0.82-1.15秒)
血管壁损伤
血管收缩 胶原 组织凝血因子的释放
血小板粘附聚集 内源凝血系统 外源凝血系统
凝血因子名称及特点
因子
同义名称
功能
作用
丝氨酸蛋白酶
依赖VK
Ⅰ Ⅱ
纤维蛋白原
底物
共同
-
-
凝血酶原
酶原
共同
+
+
Ⅲ
组织因子
辅因子
全部
-
- -
Ⅳ
钙离子
辅因子
全部
-
Ⅴ
易变因子
辅因子
共同
-
-
Ⅵ
不存在
Ⅶ
稳定因子
酶原
外源
+
+
Ⅷ
抗血友病因子
辅因子
内源
-
-
Ⅸ
Christmas因子
酶原
(凝块形成) (凝块溶解)
凝血标本的收集及注意事项
3 第三章 血栓与止血检测_诊断学(十三五_第9版)
诊断学(第9版)
二、诊 断 试 验
(一)血浆纤维蛋白原(Fg)测定 1、原理
15/36
诊断学(第9版)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测
二、诊断试验 ➢ 血浆凝血因子Ⅷ、Ⅸ、Ⅺ、Ⅻ促凝活性测定(自学) ➢ 血浆因子Ⅱ、Ⅴ、Ⅶ、Ⅹ促凝活性测定(自学) ➢ 血浆纤维蛋白原(Fg)测定 ➢ 血浆因子ⅩⅢ定性试验(自学) ➢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测定(自学)
诊断学(第9版)
一、筛 检 试 验
诊断学(第9版)
二、诊 断 试 验
(一)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
1、原理 受检血浆加入鱼精蛋白溶液,如果血浆中存在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sFM)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复合物,则鱼精蛋白使其解离析出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自行聚合成肉眼可见的纤维状 物,此则为阳性反应结果。本试验常用于DIC筛查,特异性强,敏感性差。 2、参考值 阴性 3、临床意义 ➢ 阳性 见于继发性纤溶症(如DIC的早、中期)及恶性肿瘤、上消化道出血、外科大手术后、败血
诊断学(第9版)
第五节 纤溶活性检测
二、诊断试验 ➢ 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测定(自学) ➢ 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测定(自学) ➢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活性(PAI-1:A)测定(自学) ➢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 ➢ 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测定(自学)
期高血压病、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口服避孕药、晚期妊娠、高脂血症、抗 原抗体反应、人工心脏和瓣膜移植术等; ➢ 减低 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尿毒症、肝硬化、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急性白血病、服用抗血小板药、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凝血7项临床意义
凝血7项临床意义
什么是血栓与止血常规七项
PT、APTT、Fg、 TT、AT、 FDP、D-Dimer
凝血7项临床意义
为什么选择这七项
➢ 疾病谱的改变 ➢ 临床的需求 ➢ 含盖 血液凝固系统、抗凝系统和
纤溶系统 ➢ 能实现自动化快速检测 ➢ 成本较低
凝血7项临床意义
疾病谱的变化
2007年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在全国500家医 凝血7项临床意义
临床的需求
出血性疾病的筛查和确诊 重点关注血栓栓塞性疾病 血栓性疾病与血栓前状态的检查和预测 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用药指导和预后估计
凝血7项临床意义
血栓栓塞与疾病
普通外科
血管外科
妇产科
骨科
创伤外科
神经外科 泌尿外科 心胸外科
ICU 儿科
血栓
动脉科 神经科
心脏科
肿瘤科
内分泌
老年科
血液科 肾病科
凝血7项临床意义
常用的血栓与止血检测项目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功能检测
PT、APTT、Fbg、TT
各种凝血因子、vWF
AT、PC、PS
FDP、D-D、α2-PI、PLG
狼疮抗凝物
凝血7项临床意义
现状
目前已通过FDA认证的血栓与止血项目有156种。 发达国家血栓与止血项目占常规试验的三分之一 我国差距非常明显,大多数医院仍只开展出凝血4项 血栓与止血的筛查试验并未完全普及 检测方法学的改进,自动化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
使得大标本、多项目的快速检测成为可能。
凝血7项临床意义
常规七项检测的临床应用
提示高凝状态
PT ,APTT ,TT N/ ,Fg AT ,FDP ,D-Dimer
医学资料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一、一期止血缺陷筛查试验 要点1: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 (1)原理:测定在皮肤受特定条件外伤后,出血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即为出血时间。
BT反映了毛细血管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包括内皮下组织与血小板黏附(通过vWF的作用)、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等反应,以及PGI2与TXA2的动态平衡。
(2)临床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减少症;先天性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贮存池病;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如尿毒症、药物影响、异常蛋白血症、骨髓增生性疾病;血管性血友病;遗传性血管周围结缔组织病如艾-唐综合征。
一般凝血因子缺乏出血时间不延长,但某些严重的因子缺乏(如因子Ⅹ和Ⅺ)及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可以延长。
出血时间缩短见于某些严重的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此外,出血时间还广泛用于外科手术前的出血筛选和抗血小板药物的监控,以免发生出血。
(3)注意事项 试验前一周患者应停服阿司匹林、噻氯吡啶等抗血小板的药物。
要点2: 束臂试验(tourniquet test或capillary fragility test,CFT) (1)原理 通过前臂局部加压,使静脉血流受阻,给予毛细血管以负荷,观察前臂皮肤一定范围内新出现的出血点数目,来估计血管壁的完整性及其脆性。
(2)参考值 5cm直径圆圈内新出血点的数目:男性少于5个;女性及儿童少于10个。
(3)临床意义 新出血点的数目超过正常为阳性,见于 ①血管壁结构和(或)功能缺陷,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单纯性紫癜及其他血管性紫癜。
②血小板的量和(或)质异常,如: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先天性(遗传性)和获得性血小板功能缺陷症。
③血管性血友病(vWD)。
二、二期止血缺陷筛查试验 要点3: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rothrombin time,PT) (1)原理: 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人脑、兔脑、胎盘及肺组织等制品的浸出液)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聚集功能(aggregation function)
指活化后的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连接 的特性
参加因素
GPIIb/IIIa
纤维蛋白原
钙离子
IIb
IIb
聚集诱导剂:
ADP、肾上腺素、TXA2、花生四烯酸
粘附与聚集的结果
血小板大量聚集、 粘附于血管破损处 形成白色血栓
血 栓 形 成
凝血因素:
纤溶因素:
凝血因子活性增高 抗凝蛋白缺陷 纤溶活性降低
动脉血栓的流行病学: 心肌梗死和缺血性中风
临床表现 心肌梗死 缺血性中风 死亡率 • 缺血性心脏病 (包括心梗) 和 脑血管疾病 (包括出血性中风) 在 欧洲和北美每年的致死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27-30%。 年发病率, 美国+欧盟* 2,100,000 1,750,000
出血/停止
Ⅱ.内皮细胞分泌vWF、Fn 促进plt粘附
Ⅲ.释放FIII Ⅳ.暴露内皮下胶原
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 促进血小板粘附
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二)正常血管壁抗血栓形成能力
血管内皮细胞合成
前列环素(PGI2) 扩张血管、抑制plt功能
纤溶酶原激活物(PA)
激活纤溶酶、清除小凝块 血栓调节素(thrombomodulin TM) 参与蛋白C系统的抗凝作用 肝素或类肝素物质 具有多种抗凝活性
大多数由肝脏产生,其中II、VII、IX、X合成依
赖于Vitk,称Vitk依赖因子 正常情况下,所有因子都处于无活性状态
血凝凝血因子
名称(凝血因子罗马数字编号) 生成部位 参与凝血途径 纤维蛋白原(Ⅰ) 肝 共同 凝血酶原( Ⅱ) 肝 共同 组织因子( Ⅲ) 脑、肺等组织 钙离子( Ⅳ) 易变因子( Ⅴ) 肝、血小板 共同 稳定因子( Ⅶ) 肝 外源 抗血友病球蛋白( Ⅷ) 肝等 内源 chrismas因子( Ⅸ) 肝 内源 stuart-prowerⅪ( Ⅹ) 肝 内源 血浆凝血活酶前质( Ⅺ) 肝 内源 接触因子( Ⅻ) 肝 内源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肝、巨核细胞、血小板 共同 激肽释放酶原 肝 内源 高分子量激肽原 肝 内源
抗凝血活性
血流 抗凝蛋白 纤溶蛋白 血管内皮抗凝功能 成 形 栓 血
促凝血活性
凝血因子 血小板 血管内皮促凝功能 栓 倾
向
或
血
血栓形成机制
血栓形成是机体促凝血活性与抗凝血活性失衡的结果
血流改变 血流淤滞与涡流
胶原、微纤维暴露 血小板活化 凝血因子释放
促凝功能增强
血管损伤
抗凝功能减弱
血 液 成 分 改 变 血小板因素:血小板增多、血小板活化
凝固。是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参加的、复杂 的酶促反应和分子聚合过程
分为三个阶段,两个途径 (内源性、外源性)
第一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第二阶段:凝血酶形成 第三阶段:纤维蛋白形成
目前公认的凝血因子共14个,按罗马字命名的有 12个,尚有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激肽释放酶 原(PK)
暂时止血
3.释放功能 :(release reaction)
指血小板在诱导剂的作用下,将胞浆内特殊 颗粒中的内含物释放出血小板的反应
-颗粒
· 致密颗粒
· 溶酶体
与血小板粘附、聚集、炎症反应、创伤修复 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有关
4.血块收缩功能
纤维蛋白网 血凝块 收缩 血栓收缩蛋白
血小板
血栓形成虽则可以发生在体内任何部位, 但静脉血栓多于动脉血栓,两者比例为4︰ 1。尸解资料显示,静脉血栓占40%~60%, 但只有11%~15%被临床诊断。而在冠状动 脉血栓中,堵塞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发生 率达15%~95%,其中90%伴有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在一篇105例急性心肌梗死尸解中, 92%病例存在一支或多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 成。微血栓在尸解中较为常见,达37.6%, 以肺、脑、肝和肾部多见。
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部位
血栓栓塞症根据国内报道的资料在40岁 以上的人群中心肌梗死的年发生率为 39.7/100 000~64.0/100 000;脑卒中 的年发生率为109.7/100 000。在一项 1182例脑卒中经CT证实为脑梗死者占 73.5%,这表明血栓栓塞症在我国也有相 当高的发生率。
血栓与止血检测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科研中心 马华谋
大水冲了龙王庙
北大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的研究员熊卓为教 授因为腰疼在北大第一医院就诊,术后第7天死 亡。死者丈夫王建国认为,给妻子治疗的几名医 生于峥嵘、段鸿洲、肖建涛,均为北大学生,没 有单独行医资格。北大第一医院对学生行医没有 否认,但强调熊卓为死于术后并发症肺栓塞,医 院无需承担责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被告“非法 行医”,任用没有执业资格的北大医学院在校学 生参与治疗和抢救,导致患者死亡。被赔70万。
两 个 方 面 四 个 因 素
凝血机制 抗凝机制
血管壁(vessel wall) 血小板(platelet) 凝血系统(coagulation system) 抗凝及纤溶系统(anti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tic)
一、血管壁的止血与抗凝作用
1.血管壁的完整性
是防止出血的重要保证 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及内皮下胶原
严重血栓事件
心肌梗死 深静脉血栓形成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肺梗死 中风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脑梗死:箭头所指为梗死区
静脉血栓形成
血友病患者
作为一个临床医生
如何正确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
如何正确判断检验结果
首先应弄清正常的凝血与抗凝机制
凝血与抗凝机制的病理生理基础
正 常 止 血 机 能
3. 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 (vW 因子) Fibronectin Fn (纤维结合蛋白) Tissue Factor TF (组织因子 FIII) Endouthelin ET (内皮素)
当血管壁受损后
Ⅰ.神经反射 管腔收缩 血流变慢
(一)血管壁的止血作用
与Vit c有关
血小板参与血管壁的完整性和维持通透性
血管壁完整性破坏的出血机制
当Vit c 缺乏或plt 减 少时,管壁抵抗力下降 内皮细胞间隙增大
脆性、通透性增加
RBC及血液成分外溢 出血
2. 血管内皮下层
良好的弹力纤维---保持血管壁的柔韧性
健全的神经纤维---维持血管壁的舒缩性 带负电荷的胶原纤维---启动凝血过程
(一)静态下血小板形态
②膜下:微管与微丝框架 ③胞浆:血栓收缩蛋白 三种特殊颗粒:
-颗粒、致密颗粒、溶酶体
变形
活化
血凝块缩小、加固
(二)血小板功能
1.粘附功能(adhesion function)
指血小板具有粘附于血管内皮下胶原及其他
异物表面的能力
需要物质
GPIb-Ⅸ
vWF
III型胶原
生理状态下
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为什么不凝固 破损的血管为什么能止血
机体内存在着复杂的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
凝血 血栓 抗凝 出血
止凝血在各种常见病中的重要性
目前发现:除血液系统疾病外,心血 管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糖尿病、肾脏 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妇产科疾病、外科 手术、体外循环等常见疾病与凝血功能异 常关系密切,这些疾病有凝血因子含量及 功能改变、抗凝血物质含量及功能改变等 多方面变化。
创伤、炎症
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抗凝作用
中毒、缺氧
病理性血栓形成
二、血小板在止血机能中的作用
血小板来自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
(一)静态下血小板形态
蛋白质 ①包膜 磷脂 glycoprotein GP
如:GPIa Ib IIb Ⅲa Ⅸ
① 代谢产生花生四烯酸、血栓烷A2 (TXA2 )、血小板活化因子等 ② 提供催化表面(PF3)
组织损伤释放 组织因子(III)
VIIa
III Ca2+
IIa
VII
PF3 凝血酶原(II) 纤维蛋白原(I)
参加因子:
所需时间:
磷脂 凝血酶(IIa)
XIII
XIIIa
可溶性纤维蛋白
V、X、 II、I Ca2+、PF3、磷脂
稳固性纤维蛋白
III、VII
VIII、IX、XI、XII
3~8min
在共同凝血途径中有两步重要的正反馈反应 (有效地放大了内、外源凝血途径的作用) 1)FⅩa可反馈激活因子Ⅴ、Ⅶ、Ⅷ、Ⅸ。 2)FⅡa可反馈激活因子Ⅴ、Ⅶ、Ⅷ、Ⅹ、Ⅻ 和Ⅱ。还可使血小板发生聚集和释放反应,刺 激血小板收缩蛋白引起血块退缩。 但是大量凝血酶的产生却反过来破坏FⅧ和 FⅤ,这是正常凝血的负反馈调节,以防止不适 当的过度凝血。
*17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eart and Stroke Facts: 1997 Statistical Supplement; WHO Yearbooks, Annual Statistics (last available years 1992-1994 ).
凝血机制
根据凝血瀑布学说,人体内凝血分为: 外源性凝血途径 内源性凝血途径 凝血共同途径
外源性凝血途径
Ⅶ因子的激活(TF-Ⅶa复合物形成) Ⅹ因子的激活、Ⅸ因子的激活 外源性凝血所需时间短,反应迅速。
外源性途径
内源性凝血途径
Ⅻa → Ⅺa → Ⅸa Ⅸa+ Ⅷa+ Ca2+ +PF3复合物 Ⅹ因子的激活 内源性凝血维持的时间长,因此在止血 中更显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