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联想来看中国企业的出国路

合集下载

以联想为例谈中国IT行业的国际化

以联想为例谈中国IT行业的国际化
3 重 组企 业 的商业 DNA 、 企业 的商 业 D A 是决定着 企 业 的走 向以及生 命的 。而联 想 N 能 否在 国际上 取得成 功 也取 决于联 想 的商业 D NA。 业 D A 的 企 N 概 念是 彼得德 鲁克提 出来 的 。联想 的企 业 D A 虽 然 目前 还不 足 N 以支撑 联想 的国 际化 。但 也为他 的 国际化做 出了不 小的贡献 。联 想 的健康 的企 业 D A是使他 可 以很好 的适 应市场 风险 , N 整合各 方
理 研究 论
商 品与质 量
2l年6 干 00 月
以联想为例谈中国 I T行业的国际化
口陈逸凡
(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 606 ) 10 5
摘 要: 中国真正在世界上具有影响的 I 业还不是很 多, 一步推动中国 I T企 进 T企业发 育出 自己的跨 国公司, 成为国内 I 企 业梦寐以求的事情 。 T 中国 I T企业想成长 为国际 巨头有很多种模 式, 中联想通过并购直接取得国际影响 力和市场的模 式最为典型并取得 了良好 效果。 其 本文通过对联 想的国际化战略的分析 , 解释 了联想 国际化的发展 历程 , 并由此看到 了中国 I 业的发展之路。 T行 一一 Nhomakorabea、
l 差 异化 、 联想集 团在 国际化 的道 路上选 择 了差异化 经营 无疑是 一个 明 智之 举 。联想 的 目标 市场 主要 在欧美 等 比较成 熟 的市场 , 争对 竞
手 比较强 大 。于 是联想 建立起 差异 化 的营销 策略 。无 论在产 品还 是在 营销方 面 , 想都选 择 了差异化 作为 自身走 向国际化 的战略 。 联 联 想所 处 的境 地 是引起 了竞 争对 手 的注意 。他所 要要做 的就 是在 没 有在 当地市 场上还 没有 站稳 之前尽 量 不和竞争 对手起 正面 的冲 突 。把稳 定发展 作为 第一 选择 。而 差异 化在 麻痹 竞争对 手方 面是 较 为有 效 的一个手 段 。 2 人才 的 国际化 、 企 业 的国 际化 是 其人 力 资源 的 国际 化 。2 0 04年 ,柳 传志 在 C O年会 上坦 言 , 前 公 司在 国际化 的进 程 中遭 遇 了两大难题 : E 目 品 牌 国 际化艰难 , 国际化 人才 匮乏 。2 0 及 0 5年 l , 2月 联想 大胆任 用 前 戴 尔高级 副总 裁兼亚 太和 日本 地区业 务 总裁威 廉 ・J・ 阿梅 里 奥 。从北京 、 香港 到新 加坡 、 国北 卡 罗来纳 州和 巴黎 , 美 分散在 全 球 的联想 高管层 中 , 半是 外 国人 。另 外 , 大 为了适 应 国际化 , 想 联 的官方 语言 也确 定为英 语 。

联想中国电脑制造商的全球化之路

联想中国电脑制造商的全球化之路

联想中国电脑制造商的全球化之路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其中联想作为中国电脑制造商的代表,也在全球化之路上不断前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联想中国电脑制造商的全球化之路。

联想集团是中国著名的电脑制造商,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北京。

起初,联想主要是以国内市场为主,通过生产电脑硬件设备和服务来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全球市场的开放,联想意识到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走向国际化。

首先,联想通过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在全球市场上获得了更大的份额和更强的竞争力。

这一举措不仅让联想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之一,还为其进军全球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与IBM的合作,联想还获得了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自身的全球化水平。

其次,联想不断加大在全球市场的投入,拓展海外业务。

通过建立全球化的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推广自身品牌和产品,联想逐渐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例如,在亚太地区、欧洲和美洲等地区,联想都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为当地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联想还注重与当地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借助当地资源和优势,加速在全球市场上的布局。

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联想不断推出适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同时,联想还积极参与本地社会公益事业,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了当地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

总的来看,联想中国电脑制造商的全球化之路充满坎坷和挑战,但也充满机遇和希望。

通过不断创新和努力,联想已经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舞台的典范。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联想将继续保持创新精神,不断拓展全球市场,为中国电脑制造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联想集团的国际化战略

联想集团的国际化战略

在全球化经济浪潮的洗礼下,全球化战略是任何一个有着长远发展目标的企业都不可回避的话题。

在中国企业试图并尝试走向国际的过程中。

目前企业的跨国经营对全球经济影响越来越大。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几十年来的发展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本文以联想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企业国际化现状、问题以及国际化战略案例的分析,探寻中国起夜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一、什么事企业国际化企业国际化就是指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局限于一个国家,而是面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一种客观现象和发展过程。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国际市场,去组合生产要素,实现产品销售,以获取最大利润。

就单个企业来说,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的生产国际化、销售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

就所有企业来说,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的内含国际化和外延国际化。

就企业活动的方向来说,企业国际化包括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方面。

企业内向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进口生产性要素或非生产性要素而实现的企业国际化。

企业外向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出口生产性要素或非生产性要素而实现的企业国际化。

二、联想公司采取的国际化战略分析(一)联想公司概述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联想勇于创新,实现了许多重大技术突破,凭借这些技术领先的个人电脑产品,联想登上了中国IT业的顶峰。

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联想在2005年5月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这标志着新联想的诞生。

新联想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由联想及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

(二)联想公司国际化所采取的战略1.投资战略国际化无外乎是两条路,一条就是自我发展;一条就是并购。

联想企业采用的是并购方式进行其国际化投资战略。

2.品牌战略联想在中国的品牌知名度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如何才能让企业的品牌达到一个国际品牌是联想的又一战略——品牌战略。

联想中国电脑巨头的国际扩张

联想中国电脑巨头的国际扩张

联想中国电脑巨头的国际扩张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行业成为了全球经济领域中的一匹黑马。

而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联想作为中国电脑巨头,以其独特的国际扩张策略引人注目。

本文将探讨联想中国电脑巨头的国际扩张策略,并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一、联想中国电脑巨头的国际扩张策略联想作为中国电脑行业的领军企业,积极推行国际化战略,不断扩大其在全球电脑市场的影响力。

联想的国际扩张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全球化供应链:联想在国际扩张过程中,积极寻求全球资源整合,并建立起完善的供应链网络。

通过与全球各地的供应商、代工厂和分销商合作,联想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更好地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

2. 跨国收购与战略合作:联想通过收购和战略合作的方式,加强了自身在全球电脑行业的地位。

例如,联想收购了美国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使得联想在全球范围内掌握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此外,联想还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

3. 本土化营销策略:联想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推行本土化营销策略,根据当地市场特点和消费者需求,灵活调整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

通过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联想能够提升品牌认知度,增加市场份额。

二、联想中国电脑巨头的国际扩张成功之路联想中国电脑巨头的国际扩张成功之路得益于其独特的战略选择和领导力。

首先,联想在国际扩张过程中选择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路径。

通过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联想成功扩大了市场份额,并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同时,联想通过与其他知名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推动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

其次,联想在国际扩张过程中注重本土化运营。

联想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文化特点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这种本土化运营的方式使联想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再次,联想的领导层在国际扩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联想的高层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国际经验和跨文化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挑战。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分析一、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开展海外业务。

这无疑是中国企业向全球范围内扩张的一次历史机遇,但也面临着外部市场、文化、政策等方面的复杂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选择和应对策略,为日后的企业国际化道路起到指导作用。

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和挑战1.机遇(1)市场机遇海外市场多样化,对原材料、技术和服务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拓展海外市场的机会,从而降低了对于国内市场需求的依赖性。

(2)成本优势中国企业在国内拥有大规模的生产和廉价的劳动力,这使得中国企业在海外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3)技术储备中国企业在一些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储备,如高铁、移动通信、核电等领域,这些技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步伐。

2.挑战(1)文化差异不同地域、不同国家间具有巨大的文化差异,这对于中国企业在海外开拓业务,需要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并加以妥善处理。

(2)政策限制不同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制度都存在不同的限制,中国企业需要加强行业监管意识,并避免不必要的政策风险。

(3)管理难度海外市场的运营效率和管理难度也较为复杂,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海外管理机制和团队,积极适应当地环境和市场条件。

三、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选择1.直接投资通过直接在海外投资获得当地制造、销售等资源,从而实现企业在当地的经营。

这种方式可保持企业对业务的掌控,但需要承担比较高的风险和更大的投资成本。

2.合作伙伴尤其是在海外拥有更大影响力的企业,与其合作在当地开展业务。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在海外市场开展业务的风险,但需要对合作伙伴进行深入的了解和选择。

3.并购通过收购当地企业,从而实现海外市场的渗透和快速发展。

这种方式可以较大程度上快速进入当地市场,但需要承担较高的收购风险。

四、中国企业走出去应对策略1.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海外市场开展业务,品牌形象的营建至关重要,需要把握全球化背景下品牌意识的建设,注重品牌形象的质量和效益。

联想的国际化战略

联想的国际化战略

联想国际化战略——中国的骄傲提要:面对国际经济发展的压力,联想实施国际化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不乏辛酸与欢乐。

联想国际化的成功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树立标榜。

关键字:联想集团、国际化战略、换标、收购、奥运会、全球经济迅猛发展,各国企业联系紧密,世界市场趋于完善,国际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对于企业来说,真正的国际化是令自己的产品、技术、组织体系在全球化平台上配置,并最终形成全球消费者认可的全球化品牌。

这对于经济发展极为不均的各个国家来说,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国家,其企业要实现国际化是具有相当大的挑战的。

然而在国际生产要素重组及产业转移加速的新形势下,运用全球化战略眼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已成为国家和企业的必然选择。

那么,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国企业又将如何应对,如何实现自己的国际化呢?中国联想集团资产达30亿美元,已属于国际上的中型企业,但要成为一个国际大型企业就必须向100亿美元的指标进军,然而要越过这门槛是很困难的。

联想集团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际市场存在新的发展机会,而且在此基础上,公司可以以各种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争取竞争地位,取得竞争优势:首先,国际化能够扩大企业的市场规模,使公司的产品、服务远销海外,增加企业的收益;其次,国际化可以分散商业风险;再次,国际化使企业提高了成本竞争力;最后,国际化能够带来规模效应和学习效应。

早在2000年,联想就提出了“服务的联想、高科技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的战略目标。

为了实现国际化经营,联想实施了全球化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联想全球换标,将价值近200亿无形资产的老标识"legend"换为"lenovo"。

联想之所以换标,是为联想国际化做准备。

第二步是收购IBM的PC业务。

柳传志说:"来自中国的联想收购IBM的业务本身就是一个令世界震惊的消息,也是对联想品牌的一次大宣传。

中国公司跨国经营的案例

中国公司跨国经营的案例

中国公司跨国经营的案例有很多,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案例:
华为:华为是中国的一家全球性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其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

华为在跨国经营中采取了多种策略,包括建立研发中心、与当地企业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

联想:联想是中国的一家全球性的计算机科技公司,其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联想通过跨国并购、建立海外销售渠道、推广自有品牌等方式,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中国的一家全球性的电子商务公司,其旗下的淘宝网和天猫网是中国最大的在线购物平台之一。

阿里巴巴通过拓展海外市场、建立海外仓储和物流体系、推广自有品牌等方式,实现了跨国经营。

海尔:海尔是中国的一家全球性的家电制造商,其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产品。

海尔通过跨国并购、建立海外生产基地、推广自有品牌等方式,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中国石化: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

该公司在跨国经营中采取了多种策略,包括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与当地企业合作、参与国际石油和天然气项目的开发等。

以上案例表明,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采取了多种策略,包括并购、合作、品牌推广等,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知名度和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技术。

中国的家族企业走出国的例子

中国的家族企业走出国的例子

中国的家族企业走出国的例子中国家族企业走出国的例子中国的家族企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以下是一些中国家族企业走出国的成功例子:1. 海尔集团(Haier Group)•创始人:张瑞敏•行业:家电制造•国际化策略:提出ROWE(Results Only Work Environment)管理理念,主张让员工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责任感。

海尔通过在全球设立研发和生产基地,并收购外国企业,成功进军国际市场。

2. 联想集团(Lenovo Group)•创始人:刘军•行业:电脑和电子产品制造•国际化策略:通过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联想迅速扩大了在全球的市场份额。

此后,联想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营销和销售活动,成为全球电脑市场的领军企业之一。

3. 海天味业(Haitian Flavoring)•创始人:刘悦伦•行业:食品制造•国际化策略:海天味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生产基地,并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展览会。

同时,海天味业还通过收购外国食品企业,扩大了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4. 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创始人:威廉·普罗克特和詹姆斯·甘伯尔•行业:日用消费品制造•国际化策略:宝洁公司将中国视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并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研发、市场推广和渠道建设。

宝洁公司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并逐渐在其他国家扩大销售。

5. 腾讯控股(Tencent Holdings)•创始人:马化腾•行业:互联网和科技•国际化策略:腾讯通过投资和收购外国科技企业,拓展了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

腾讯在游戏、社交媒体和支付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广泛的用户和市场份额。

以上是一些中国家族企业走出国的成功例子,它们通过积极的国际化策略和创新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对于其他家族企业也具有借鉴意义,可以帮助它们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竞争环境。

联想——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之路

联想——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之路

联想并购IMB的PC业务第一部分: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企业一:联想集团一、企业简介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联想的总部设在纽约的PURCHASE,同时在中国北京和美国的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设立了两个主要的运营中心,通过联想自己的销售机构、业务合作伙伴以及和IBM的联盟,新联想的销售网络遍及全世界。

在全球66个国家拥有分支机构,166个国家开展业务,员工超过23000名,并建立了以中国北京,日本东京和美国罗利三大研发基地为支点的全球研发构架。

二、企业的创立、成长、发展历程及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3年,起步阶段(1)1984年,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带领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前瞻性的认识到了PC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怀揣着20万元人民币(2.5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以及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成功产品的坚定决心,这11名科研人员在北京一处租来的传达室中开始创业,当时名称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

(2)1988年,新技术发展公司与导远公司和中国技术转让公司共同创办香港联想,采用英文名称:Legend。

香港联想成立。

(3)1989年,北京联想集团公司成立,第一次在国内把“联想”作为企业及集团名称。

(4)1990年推出联想电脑,首台联想微机投放市场。

联想由一个进口电脑产品代理商转变成为拥有自己品牌的电脑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

联想品牌在中国的IT土壤中开始生根发芽,联想电脑销量、声誉不断提高。

(5)1992年,联想推出家用电脑概念,联想1+1家用电脑投入国内市场。

(6)1993年,联想进入"奔腾"时代,推出中国第一台"586"个人电脑。

1993年底随着联想品牌声誉的不断提高,联想亮出了“扛起民族计算机工业大旗”的口号,让联想品牌在成长的中国IT行业中格外受到关注。

第二阶段:1994年——2004年,迅速发展阶段(1)1994年2月14日,联想股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联想品牌首次在海外财经市场亮相。

中国企业全球化十大模式

中国企业全球化十大模式

中国企业全球化十大模式中国企业全球化十大模式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道路上,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模式海尔安营扎寨模式海尔是国内企业较早走出去的企业,早在中国加入WTO 之前。

这种模式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直接建立和推广自己的品牌,树立当地企业形象,以便更好地更多销售自己在当地和中国所生产的产品,避免更多的关税壁垒等,如海尔在美国、巴基斯坦等国所建立的生产基地。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容易获得所在国消费者的信任和欢迎,提高销售,可以回避关税,但挑战是成本较高。

TCL品牌共享模式TCL的模式是一种品牌共享模式,即将自己在国际上不知名的品牌和国际上知名的品牌结合,带动国内产品走出去,如TCL和德国施耐德,特别是和法国汤姆逊及阿尔卡特等品牌的结合,带动了TCL产品的出口,也带动了TCL品牌的提升。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品牌长期的共享,但也有很大的风险,从长远来看,还是需要最终推出自己的品牌。

联想借船出海模式联想的模式是一个以小博大的赌注,其核心是借船出海。

收购IBM个人电脑部使联想一跃跨入世界500强行列,虽然借IBM的品牌只有5年的使用期,但联想获得了IBM在经济更大的发展。

这种模式一般是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为主,是中国为自身需要企业在海外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投资额较大,其挑战是如何加强可行性研究,加强监管,如何避免决策失误和损失。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借鸡生蛋模式中国企业这些年来还有一种也可称为走出去的模式,就是到海外上市。

中国目前已有上百家的企业在海外上市,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移动、中联通、中石化等一大批国有企业,也包括新浪、亚信、搜狐、UT斯达康,盛大等一大批新经济的企业。

这是中国在新的形势下利用外资的一种更有效的新方式,不仅靠走出去借助国外市场带回了新的资金,也带回了更加规范化的经营管理模式。

温州星火燎原模式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这些年也出现了一种方兴未艾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温州模式。

从联想看我国企业的海外收购

从联想看我国企业的海外收购

从联想看我国企业收购外企今天,中国企业似乎掀起了一股海外并购的热潮,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似乎引发了我们很大民族自豪感,但这会不会是像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日本企业,迅速成长的他们在当时收购了许多欧美知名企业和财宝,满足了些许民族自豪感,但后来如何呢?他们为此交了高昂的学费:不少收购是失败的,最后不得不以低于收购时的价格卖出。

我认为进行国外资产并购应谨慎从事,尤其是选择合作伙伴共事,应有较为全面和战略性的考量。

中国企业应该选择怎样的企业合作,这让我想到了我曾经做过的一项研究:基本假设是,在中日和中美合资企业中,哪两国人更能合作共事?是文化相近的人更易相处,还是有一定文化差异的人更容易共事?我的研究结果出乎意料,与距离更远的美国人更易合作。

民族文化距离越远越容易合作,越有彼此不同的心理准备,越容易接受和容忍对方。

这是民族文化层面的结论,而从企业文化角度看,则恰巧相反,企业文化越相近越容易合作,反之,越不容易合作。

所以,我们的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选择并购对象、合作企业时应考虑文化的因素。

思科在做企业并购案时,要求必须符合五项原则,其中有三项与文化有关,一是并购双方是否有着共同的企业愿景,二是文化是否类似,三是并购后的企业短期内能否得到对方员工的认可。

越是优秀的企业,其企业文化越趋同。

在跨国化管理时,你必须选择与你的企业文化比较相近的企业合作,所以就不存在太大的处理文化冲突、进行文化整合的问题,这与选择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企业没太大关系。

如果说之前,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过程更多地表现为打开国门吸收国外资本,和以加工贸易方式融入全球制造中去,那么经过多年的资本“厚积”过程,金融危机恰恰给了中国企业一个“薄发”的突破口,资本输出开始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的又一重要途径。

中国企业正在以海外并购和投资的方式,加紧融入世界的步伐。

这个过程也许是始于“抄底”的冲动,但必将回归于理性地打造全球化企业的轨道中去。

联想、华为、TCL、海尔国际化之路:理想与现实到底有多远?

联想、华为、TCL、海尔国际化之路:理想与现实到底有多远?


全 球大企 业
削 减 成 本 的 主 要 方 式 都 是 首先 停 止
IT
方 面 的投 资

或者 裁 员

联想 在

国 际上 的 业 务 主 要 是 卖 给 大 企 业
因 此 营 业 额 大 幅缩减

“ 。
联想 要调 整
中国 和 新 兴

下 自 己 的发 展 结 构

地 区是 联 想 的 经 济 基 础 业 务 基 础 这




其面
5
亿
临 的 困难 可 想 而 知

过 去 十 年 中国
美元 现 金 ( 不 包 括 要 承 担 的 5 亿 美 元 债务 ) 接盘 这是

市 场 的 蓬 勃 兴 起 使 这 些 企 业 迅 速壮
大 而 如 今 随着 竞争 日趋 激 烈 它 们
, ,
IB M

个 人 电脑 业 务


次典 型 的 蛇 吞 象 ? 并购 而
也 是 联想
11

其 中每股 亏 损 1 0 9 美分



身为 全 球 的 第 三 大 P
造商

C
个季 度 以来首 次 亏 损
联想集 团 中国

区在 内的每 个销售 区 都有不 同程 度的亏 损 其 中个
从 2 0 0 3 年开 始 联

人 电脑 的销 量 同比都 呈 下 降趋势 究 其原 因 除 了


块 业 务 我们 要 坚 决 做 好


而且
要 更 有 发展
为 未 来 的全 球 发 展 作

联想的全球品牌中国科技巨头的国际化进程与创新能力

联想的全球品牌中国科技巨头的国际化进程与创新能力

联想的全球品牌中国科技巨头的国际化进程
与创新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来,中国科技巨头们纷纷展开国际化进程,力图打造全球品牌。

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企业之一,联想
集团一直在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积极融入国际市场。

本文将从
联想的全球品牌建设和国际化进程、联想的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
剖析。

一、联想的全球品牌建设和国际化进程
联想作为中国知名科技品牌,一直致力于打造全球化品牌形象。


全球化进程中,联想不仅仅是在产品上进行创新,更在全球品牌建设
上下足了功夫。

通过大力投资研发,提升产品品质,以用户体验为核
心竞争力,赢得了海外用户的肯定。

此外,联想还通过并购等方式扩
大海外市场份额,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联想的创新能力提升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联想在国际市场立足的关键。

联想一直重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研发中心,与
国际先进科技企业开展合作。

通过不断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提
升自身创新能力,推动了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联想正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打
造全球品牌形象。

随着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相信联想未来会在全球
舞台上展现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我国企业国际化之路的典型案例分析

我国企业国际化之路的典型案例分析
化而 国际化 。一些 企业 企 图通 过海 外并 购来提 升 国 内股 从 一 个在 中国单 一本土 运 营的公 司 ,成长 为一个 在全球 价的行 为是一 种短期 行 为 ,不 是一 种理 性投 资 ,从 长期 运 营 的公 司 。并 且在短 期 内把一 个年 年大 幅度亏 损 的业 来 看是失败 的。国际并购 的案例 中能 够成功 的只有 5 %, 务扭 转成为 盈利 业务 ,创造 了一 个 中国企 业成功 并购跨 0 而从 我 国这几 年海外 并 购的情 况来 看 ,尚达不 到这 一 比 国 公 司 的 先 例 。
率。 在我 国企业海 外 并购 的案例 中,有两 个企 业最为 引
人注 目,其 国 际并购 的结 果也是恰 恰 相反 。一个 是联 想
( )蛇 乔 象 的 过 程 二
1 购动因 . 并
联想 为什 么要 花费 巨额 资金并 购 I BM 的 电脑业 务 ,
收购 I M 个 人电脑业 务 ,虽然当初并 不被看 好 ,但从 结 执着 走 国际化 路线 。联 想集 团董事 局主 席杨 元庆常 通过 B 果来 看 ,这 起并购 取得 了成功 ;另一 个就是 T L,T L 讲一 些 “ C C 往事 ”解 释联 想并 购的 动因 。最让 大家 耳熟能
个 内容就 是知 识产权 。在联想 跟 I M 的协 议里 ,关 于专 B 利讨 论得 极其 细 致 周到 。
联 想 收购 I BM 之 后形 成 了美 国 的罗利 、 日本 的大
◇ 一、 联想并购IM: B 蛇吞象的奇迹
( ) 并 购 之 结 果 一
和 ,中国北 京 、上 海 、深圳 和成 都 的全 球研 发 网络 。联
联想 2 0 年第一财 季的业绩报告 显示 ,联 想本财季 07

从联想企业发展模式看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

从联想企业发展模式看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
企业 之 窗
i d wso n o fEnt r i e e pr s
从联想企业发展模式看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
薛 明
( 西安 理 工 大 学 , 西 西安 7 0 5 陕 10 4)
摘要 : 在这个科技创新主导的时代 ,我国的高科技企业只有利用 自己的特 色科技 开创道路 ,做好新的定位才 能及 时地应对国内国际无处不在 的竞争,从 而取得显著发展 。文章通过探讨联想集团的发展模式,探讨了我
国 高科技 企业 的发展 道路 。 关 键词 : 想集 团 ; 联 企业发展 模 式 ; 高科技 企业 ; 色科 技 特 中图分类 号 : 2 6 F 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0 9 27 21 ) 4 0 1- 3 10 - 3 4( 0 3 - 0 3 0 1

二 、 了解 境况开 发新 的发展 道路
作 为我 国高 科技 企业 的联 想 尚且急 需战 略 的改 进 ,要知道联想在 国内一直处于佼佼者的地位 。仅其 销售量一项 便 占据 了国内P 机销售 总量 的3 % 由此 c 2, 可见我 国的高科技企业 发展状况确实令人担忧 。其实
我 国的高科技发展状况是很乐观 的,我们既然可 以在
外 ,其产品战略也是重中之重 。苹果采取 了多元化 、 企业 化 、专业 化 的品牌 战略 ,苹 果 的产 品之 中 品牌 之 多谁 都可见 ,如此 它便 有强大 的 品牌 优势 作为 销
觉在经济危机 的大潮下联想再次站到 了悬崖边上 。联 想所发布 的以 “ 打造 中国的苹果 ”为 目标 的移动互联
四类 :其一 是年轻 的白领客户群 ;其二是 以学生为代 表,以笔记本与普通游戏产品的消费者 ;其三是游戏 发烧友 ( 联想锋行类产品便是专攻此Iecn r ); da et eK 其 四是农村客户 ,这是针对 国家的农村 发展战略 ,提

中国品牌成功出海案例

中国品牌成功出海案例

中国品牌成功出海案例中国品牌成功出海的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代表性的案例:1. 华为,作为中国最著名的科技公司之一,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华为的产品包括智能手机、通信设备和云计算解决方案等。

华为通过不断创新和高品质产品,成功进入全球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之一。

2. 小米,作为中国领先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在出海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小米以高性价比的产品和独特的营销策略赢得了海外消费者的青睐。

小米在印度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并逐渐扩展到其他亚洲、欧洲和拉美国家。

3.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旗下拥有淘宝和天猫等知名平台。

阿里巴巴通过提供全球化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帮助中国品牌进入国际市场。

阿里巴巴在东南亚、欧洲和拉美等地区建立了强大的市场地位。

4. 海尔,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之一,海尔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海尔通过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成功进入全球市场。

海尔在美国和欧洲等地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并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5. 联想,作为中国最大的电脑制造商,联想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联想通过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成功进入全球市场。

联想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并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

这些案例表明,中国品牌通过创新、高品质产品、全球化战略和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合作,成功进入国际市场。

这些品牌在出海过程中注重了市场调研、品牌建设、营销策略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从而赢得了海外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

同时,这些品牌也积极参与当地社区建设和公益事业,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这些成功的案例为其他中国品牌出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联想集团公司国际化战略分析

联想集团公司国际化战略分析

联想集团公司国际化战略分析一、联想公司采取的国际化战略分析(一)联想公司概述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联想集团一贯秉承“让用户用得更好”的理念,始终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提供最新最好的科技产品,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联想勇于创新,实现了许多重大技术突破,凭借这些技术领先的个人电脑产品,联想登上了中国IT业的顶峰,从1996年以来连续十一年位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一,2002年第二季度,联想台式电脑销量首次进入全球前五。

至2003年3月底,联想集团已连续12个季度获得亚太市场(除日本外)第一(数据来源:IDC)。

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联想在2005年5月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这标志着新联想的诞生。

新联想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由联想及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

作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并销售最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及优质专业的服务,帮助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

(二)联想公司国际化所采取的策略联想公司的成功与它所采取了正确的国际化战略是密不可分的,以下就让我们详细的研究一下联想公司采取的最重要的三个国际化战略。

1.投资战略国际化无外乎是两条路,一条就是自我发展;一条就是并购。

联想企业采用的是并购方式进行其国际化投资战略。

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事业部,组建了世界第三大PC厂商,此次收购的交易总额约为17.5亿美元。

收购完成后的新联想集团,全球总部设立在纽约,主要运营中心设立在北京和罗利(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

实施投资战略两年后,联想已在全球60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遍及全球160个国家的销售网络。

联想拥有了领先的商用笔记本产品、领先的研发和产品差异化能力,更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更丰富的产品组合。

联想和IBM结成长期战略联盟,IBM成为联想的首选服务和客户融资提供商,联想成为IBM首选的PC供应商,这样IBM就可以为其企业客户提供各种个人电脑解决方案。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以联想集团为例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以联想集团为例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以联想集团为例摘要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我国家经济安全,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规避国外贸易壁垒,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及时掌握外部信息的积极举措。

近二十多年来,由于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达4247.8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3位,中国13500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 1.8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地区),以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272亿美元,占流量总额的36.4%。

尽管如此,我国对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研究却比较有限,本文试以联想集团为例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垄断优势理论折中理论创造性资产一、联想集团的开创和国际化发展历程1.建立初期(80年代—90年代)作为联想集团早起创业者之一,柳传志于1984年以20万元人民币投资,与其他10位计算所员工共同创办一家以中科院为依托的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紧接着1988年又以30万港币合资创办香港联想电脑有限公司,次年正式成立联想集团。

这期间联想主要完成各种各样的管理经验以及资金的积累。

2.发展以及起飞时期(90年代初—90年代中后期)在80年代末,联想提出要争取在几年内创办全国一流的外向型计算机企业,因此联想在80年代完成企业初期的管理经验以及资金的积累后就开始向国外发展。

90年代初联想开始其海外发展的三部曲:第一步,首先在香港设立一个贸易公司,目的在于为创办产业积累资金,摸索海外市场规律,选择打入国际市场的突破性产品。

这方面实质性的行动是1988年4月,联想在香港与香港导远电脑有限公司、中国(香港)技术转让公司合资成立“香港联想科技有限公司”。

第二步,联想主要是集中精力将自己打造成为一家拥有过硬研发能力,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和国际销售网点三维一体化的跨国企业集团,并且以香港为轴心,连接起中国内陆和欧美市场。

中国品牌走出去的例子

中国品牌走出去的例子

中国品牌走出去的例子
中国品牌走出去的例子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华为: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华为在通讯、智能手机、网络设备等领域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成为全球化的典范。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电商公司之一,其业务范围涵盖了电商、云计算、数字媒体等多个领域。

阿里巴巴通过收购和兼并等方式,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成为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联想:联想是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之一,其产品涵盖了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服务器等多个领域。

联想通过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等举措,成功拓展海外市场,成为全球化的领导者。

中兴通讯: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覆盖了运营商网络、政企业务、消费者业务等多个领域。

中兴通讯在海外市场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和渠道资源,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国际化水平。

五粮液:五粮液是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以其高品质和独特的酿造工艺而闻名于世。

五粮液通过海外推广和品牌建设,不断扩大海外市场份额,成为国际化的中国品牌代表。

以上是中国品牌走出去的一些代表性例子,这些企业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创新发展,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中国品牌的国际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联想来看中国企业的出国路
就目前的来看,中国相当数量企业的出国之路基本上是通过收购海外公司或者部分业务来达到进入国际市场的目的。

不过悲剧的是,这些收购的公司或者业务都是亏钱的,想想也是赚钱的有谁卖给你呢?只不过中国企业为了能够走出去只能打碎了牙吞下去。

当年的TCL 如此,今天的联想也是一样。

咱们先不谈是不是能盈利的问题,单单就是并购后的一系列管理的难题就联想头疼了,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原有的比较成功的业务。

我们看到的是,联想并购后一系列令人头晕目眩的人事动作:先是换掉原IBM CEO,以原戴尔副总裁领衔联想,接着就是一连串的戴尔系大空降,再有就是原联想重臣刘军的离职,以及联想两位女将的离职。

这些动作绝对不是孤立的,肯定在表达着联想管理层的重大意图。

恐怕也正是这些事件,使得柳传志不能像他对外界宣称的那样轻松,那样高枕无忧。

要想分析联想国际化的前景,有几个关键点必须要说透。

首先从产业战略全局来看,联想与戴尔一样,并不是PC产业链的“执牛耳”者,真正主导PC产业的仍然是微软、Intel 等国际大佬。

几乎所有核心技术(CPU/操作系统/硬盘/内存/显示器等)都掌握在别人手里,联想在技术上不会带来更多的增值,基本处于产业链末端,挣的是制造与营销的辛苦钱。

在这种情况下,拼的不是技术,而是供应链,或者说是在拼成本。

此时谁的运作模式更好些,日子就会好过些。

戴尔的模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联想的模式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成功,双方谁也未能证明在对方的领地能成功,但是毕竟全球市场远远大于中国市场,长期角力的结果显然对联想不利。

其二,在管理方面,联想的管理在中国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现在是在领导一个国际企业,至少他的管理还没有被证明在国际企业中是有效的,其难度显然被放大了无数倍。

而联想的主要竞争对手——戴尔、惠普都是国际企业,他们的管理至少是成熟的,适用的。

而联想是要经过反复的磨合,才能逐渐看出是否有效。

联想自并购以来不断的人事震荡,给管理带来的肯定是一次次重新洗牌,给外界直接的感观是原IBM的人与原联想的人在逐渐淡出,戴尔的人在不断增强。

每换一拨人,管理思路必然会不同。

至少我们可以认为,目前新联想的管理思路还没有疏理清晰。

其三,在企业文化方面,恐怕是最令人担忧的,可能也是柳传志最担忧的部分。

联想原有管理层中,最大缺陷是基本上清一色的“国产”人员,有西方教育背景或者外企担任管理职位的人很少。

这在文化交融中已经很不利了。

原来只是联想与IBM人员的文化差异,现在又加上了戴尔,使文化融合的难度大大加高。

企业并购中大多数失败都是在文化兼容方面出了问题。

简单说,基本上就是兼并者的文化统治被兼并者的文化。

别的不用多说,就看当年戴克(DEC)公司被康柏兼并,戴克的文化不见了;后来康柏又被惠普兼并,康柏的文化没有了。

但是到了联想兼并IBM PC,情况就复杂了很多。

按道理,应该是作为兼并者的联想文化消灭IBM文化,可是IBM作为百年老店的文化精髓是年轻的联想文化消灭得了的吗?这个问题还未解决,又来了一批戴尔高管。

戴尔的文化怎么与联想的融合?文化不能融合的代价是管理大打折扣,内耗大大增加,最后肯定是整体效益的降低。

这就是最为凶险的“文化关”。

最后,即便联想得到最好结果——过了所有关,那时的联想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联想了,“彼联想已非此联想了”,那恐怕也不是柳传志愿意看到的结果。

假如那时联想的管理层已经很少有原联想的人,大家说那是什么感觉呢?恐怕大家会看到,联想大家庭里出现了一个异类,从文化、管理、作风都是与其他联想成员没有任何共同之处,这样的“联想”还是我们心目中那个联想吗?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道路任重而道远,中国最优秀企业——联想尚且如此,其他企业更是
遥不可及了。

但是我们并不是想说中国企业搞国际化都是死路一条,在这里也有一个值得借鉴的例子-华为。

华为的国际化是从他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开始的,进入没多久就遭到了最大竞争对手思科的打压。

思科诉华为侵犯了他的知识产权,且立刻奏效,逼使华为暂时撤出了美国市场。

可是华为立刻走了“曲线救国”的道路,与3COM成立了合资公司,再次进入美国市场。

后来随着与思科专利案的和解,华为更是堂而皇之地进入全球网络设备大市场。

并且在完成了历史使命后,又把与3COM的合资公司卖回给了3COM,从而顺利地把当年进入国际市场的“拐棍”漂亮地丢掉了。

2006年华为总销售额达到656亿元人民币,其中65%来自于国际市场的收入。

显然华为的国际化已经取得了明显成功,成为了中国高科技企业真正走向世界的第一个代表,也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

我分析华为之所以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国际化,不得不说与他始终坚持自主开发道路、拥有了较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有关。

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华为累计申请国内专利9600件,申请PCT国际专利和国外专利1574件,其中90%属于发明专利。

这在中国企业里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

国际化的艰难我相信这些企业家们一定比我们更加清楚,但是为什么他们还是要前赴后继的去走这条艰难的道路呢?柳传志曾经这样说过:“联想到了非走国际化不可的时候”。

走国际化可能会失败,但不走则一定失败。

所以中国企业还是应该坚定不移的走国际化的战略,但是要多一些像华为一样的企业,把国际化之路走得更加稳健更加顺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