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性教学法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说明文教学反思
说明文教学反思说明文教学反思1在我校进行的初三复习研讨课活动中,我上了一堂《说明文阅读复习课》,课后有许多感受,现反思如下:以往我们的做法都是先把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抛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利用这些知识去套用、去阅读,这就致使我们的说明文阅读教学变得死气沉沉、枯燥乏味,不能把说明文的文本内容及相关知识融入到学生的血液中去。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说明文教学变得鲜活灵动,借以提高说明文阅读教学效率呢?我在这堂课中做了如下探索:1、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说明文相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内容枯燥,即使是文艺性说明文,它也没有小说那样有动人的情节,没有散文那样优美的意境,没有诗歌那样有和谐的韵律,因此学生对说明文大多没有多大的学习热情,因此课堂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我尽量搜集所教课文的相关图片资料,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果不错。
2、紧扣文本,探寻规律。
说明文作为一种实用文体,必然有其自身的规律,阅读说明文自然也有其规律可循,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用教材教给学生方法,给学生一把打开说明文阅读的金钥匙,然而__千变万化,没有一种规律可以套住每一篇__,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据文本特点进行教学,根据文本特点,点示一些方法,探寻一点规律。
在上课之前,我给学生做了相关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并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在课堂上用练习加以考察,学生都能将知识点灵活运用,课堂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灵动机智,生成课堂。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学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是灵动机智的,这样才能在“教学预设”的基础上生成灵动的课堂。
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某个问题出现了概念的混淆,于是便要求学生就此问题展开小组讨论,事实证明,经过讨论,学生对该问题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说明文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传递知识:说明 文的写作目的是 向读者传递某一 领域的知识和信 息,帮助读者了
解和掌握。
解释说明:说明 文的功能是解释 和说明某一事物 或概念的特点、 原理、构造等方 面的知识,帮助 读者深入理解。
指导实践:说明 文可以指导读者 在实践中应用所 学的知识和技能, 提高实践能力和
操作水平。
促进思考:说明 文可以引发读者 对某一领域的知 识进行深入思考, 培养读者的思维 能力和探索精神。
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策略
群文阅读:通过多文本比较、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深度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阅读技巧:教授学生阅读技巧,如预测、推断、总结等,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定时阅读、做笔记等,提升阅读质量。
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的策略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确定群文阅读 的主题和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 际情况和需求 选择适合的阅
读材料。
引导学生进行多 角度、多层次、 多方式的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 思维和阅读理解
能力。
注重学生的自主 阅读和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进行交 流和讨论,提高 学生的阅读表达 能力和合作精神。
及时反馈和评价 学生的阅读成果, 引导学生进行自 我反思和改进, 促进学生的阅读 成长和全面发展。
群文阅读需要教师 根据学生的年龄、 认知水平、兴趣爱 好等因素选择适合 的阅读材料,并设 计有针对性的教学 活动。
群文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区别
阅读材料:群文阅读是多篇相关联 的文章,传统阅读是单篇文章。
教学目标:群文阅读是培养学生的 阅读理解能力,传统阅读是培养学 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添加标题
说明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说明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群文阅读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多种形式的文本进行选编、整理、组织,然后进行阅读和理解的教学活动。
本文将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一套适用于说明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案。
二、目标设定1. 帮助学生了解说明文群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 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思辨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选取合适的说明文群文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说明文群文,例如科普类文章、旅游攻略、使用说明等。
这些文本既能满足学生阅读的需求,又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说明文的特点。
2. 阅读理解通过师生共同阅读,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回答一些问题,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的阅读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 文本分析针对选取的说明文群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文本分析的练习,例如阅读理解题、词汇理解与运用题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文本结构和逻辑。
4. 写作训练通过学生对说明文群文的阅读和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例如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说明文群文撰写一篇相关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和分析说明文群文中的问题和疑惑。
3. 直观教学法结合多媒体和图片等辅助教具,通过展示生动的例子和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说明文群文的内容。
五、评价方式1. 阅读反馈通过学生对说明文群文的阅读反馈,如口头表述、书面反馈等,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和阅读体验。
2. 作业评价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进行评价和指导。
3.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对学生在讨论和合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说明文大单元教学方法
说明文大单元教学方法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学科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单篇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语文教学的需要,因此,大单元教学应运而生。
本文将重点探讨说明文大单元教学方法,以期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说明文大单元教学的概念说明文大单元教学是指以说明文为主要载体,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教学单元。
这种教学方式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说明文大单元教学的实施方法1. 确定说明文单元主题首先,需要确定说明文单元的主题。
主题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够涵盖多个篇目的共同点。
同时,主题的选择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整合说明文教学资源在确定主题后,需要整合说明文教学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是教材内的课文,也可以是课外的相关文章或资料。
通过对这些资源进行筛选、整合和优化,形成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教学单元。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选择典型性的文本,并充分考虑其可读性和教学价值。
3. 设计教学流程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需要设计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的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一般来说,说明文大单元教学可以采用“导-读-议-练”的教学模式,即先由教师引导,再由学生阅读、讨论、练习,最后进行总结和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式。
4. 强化拓展和巩固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需要加强拓展和巩固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写作练习、口头表达等活动,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反馈和评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说明文大单元教学的优势1. 整合教学资源:说明文大单元教学可以将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教学单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圈点、勾画、批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分析
圈点、勾画、批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分析摘要:在初中校园展开语文阅读,语文教师将会通过教学措施中独有的圈点、勾画、批注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完成课文了解任务,并让学生站在自身理解视角对文章主题做出中肯、客观、全面的评价鉴定,展现出个人阅读感悟,产生与文章内容、作者情感的高度共情。
对于初中生来说,要塑造正确的阅读思维、培养其阅读能力,将会提高其规范性书写、文字表达等素质。
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精确捕捉到阅读教学中圈点、勾画、批注的作用,从而保障授课成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阅读;圈点;勾画;批注前言: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扩展学生知识视野以及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素养等方面意义重大。
但是,经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师习惯于对学生采取领读、朗读、默读等阅读教学方式,并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一些生字、生词上面,学生对于文章中心主旨的理解与把握程度需要提升。
教师采取“圈点、勾画、批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能够有效解决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1“圈点、勾画、批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所谓“圈点、勾画、批注”就是在阅读时候用一套自己规定的符号,对文章中的重要词句,段落结构或者疑难之处进行标记,顺便在文本的空白处记录下自己心中感想的阅读方法。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圈点、勾画、批注”教学法,是一个良好阅读习惯形成的起点,提高自身的阅读效率;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锻炼并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帮助学生实现对语文知识的串联,进而有利于知识体系的搭建。
2“圈点、勾画、批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2.1加强圈点批注指导,提升学生圈点批注运用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圈点批注教学手段,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批注,借助圈点批注的方法,加深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说明文方法
1小学语文教学说明文方法一、读:设法读精彩首先是指向性朗读,许多说明性文章中往往会有许多术语,读起来会很拗口,内容也难以理解。
阅读教学时更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逐步感知、理解、消化、吸收,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其次是情趣性朗读,如模拟读、想象读、美读等。
这样多种方式、层层推进地读,就会读出言表之意,探出言里之意,更悟出言外之意。
二、品:品析语言,悟出方法我们在教学说明文时,应该不知不觉中巧妙渗透、引导学生品味其丰富的具有表现力的语言,从中感知到了语言的精妙,领悟到了文本中用词的准确性,切不可枯燥讲解。
1、自主感悟,感受不同的说明方式。
说明文的语感教学,在引领学生掌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点拨学生体会其说明方式的丰富多样。
在知识梳理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渗透,使知识获得与方法渗透合二为一。
2、理清关系,感悟语言的逻辑性。
说明文教学,要致力于从整体和局部上梳理和把握说明文的内在逻辑结构,这对学生今后说话写文章有条有理是大有裨益,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依托。
通过教师一步步精心地预设,不仅使学生读懂了句子意思,理清了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授他们以“渔”,掌握读懂此类文章的方法。
3、替换比较,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比较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换词或删词等方法,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拓:有效拓展,学会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书本的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说明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适度拓展,创造性地设计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活用说明方法,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
1、从科学知识维度出发,从内容上关照,拓的是课本内容。
通过实践,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丰富更立体的感知。
2、从语言学习纬度出发,发展语言。
科普文中也有文本的空白点,在空白点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利用习得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
项目化学习在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部编本”八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蝉》为例
项目化学习在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部编本”八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蝉》为例摘要:项目化学习主要是以任务作为驱动目标,把探究和教学融为一体的新型教育模式,具有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都注意兼顾学生之间的互动性、积极主动性以及情景设置等特性。
笔者以“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蝉》一文为例,和大家探讨在说明文单元开展项目化学习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并进行反思性思考,指出在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过程当中,我们要时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明确教学要素,立足文本阅读,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说明文;教学策略;初中语文项目化学习是一种通过创设真实或拟真实的情境,以任务型驱动的形式来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的学习方式。
笔者将结合“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中《蝉》的教学,对如何运用“项目化学习”这一方式开展说明文教学作一些探索。
一、开展说明文项目化学习的教学策略(一)凝炼关键知识,确定学习任务项目化学习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罗列细小的知识点或将部分知识进行简单的整合学习,而是让学生在凝练关键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优化和提升。
因此,教学前就要充分利用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旁批”以及本单元的导语部分,来确定课堂教学必须涉及的语文要素。
《蝉》这一课文主要涉及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方法和作用、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等关键知识以及人文主题“探究精神”。
由此可提炼出《蝉》一文的核心知识——把握“语体风格”,学习“人文精神”。
据此,本课按照以下教学目标进行项目化学习:1.认识蝉,体会文章写作风格和语言特色;2.体会作者对于生命的敬畏及其探究精神;3.借鉴文章的写法,进行简单的文艺性说明文写作。
(二)任务驱动导向,提升探究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驱动性任务设置得当,那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核心知识,而且也能使学生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专心致志,并且学习激情也会随着教学的不断推进而逐步提升。
活动性教学法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学、 互学” 1弄清说明列琢。 、 :、 2 弄清说 明对象的本质特 征。 、 3 弄清说明方法。 加深对 自 养和异养及其 相互关 系的理解。 绘图” 在“ 活动 中学习说明文, 不仅 4 弄清说明顺序。 、 、 5 分析说明语言的风格特征和准确性 。 让学生掌握这一模 提高了学生学习说明文 的兴趣 , 加深 了对 课文内容的理解, 而且还培养 了学 式后, 教师就可 以在课堂上放手“ 发动群众 ”让他们用它 去 自 、 , 学 互学。 经过 生的思维、 绘画与审美能力 。 实践, 们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 他 进而达到“ 教是为了不教 ” 的目的。
序, 而在介绍十幅浮雕 时又采用 了时空结合的顺序 。 . 2说明语言的比较 。 如
承f 攻羚 (仃 『 水改造沙淤) 人类向沙淡进军有什么成就 ( 。 不少沙漠得到 了控制 与改造 , 有的 己成为绿洲) 和前景 ( 可以利 用沙漠地区风力大和 目光 盘来发 电等) 通 过复述, 。 学生刘课文内容有 了深刻的印绿和理解 坚持这种活动性
因素是 以主要到次要 的逻辑顺 序为序 ; 《 而 人民英雄 永垂不朽》 足以空间为
二 、 复述” 在“ 活动中学习说明文
复述足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它熔 记忆、 思维 、 理解 、 表达于一炉 , 是一 采 用再现性复述 。概括性 复述 是为 了弄清文路 ,也就是说 明顺序与主要 内
种综合能力的训练 。对说明文 的复述 , 一般最好先采用概括 仕复述 , 然后再 来》 中光合作用的理解 ,花儿 为什 么这样 红》 《 巾物质基础—— 花青素在不同
六、 比较” 在“ 活动中学习说 明文
读写结合,让说明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蝉》(法布尔)教学设计
DOI:10.19551/ki.issn1672-9129.2021.03.197读写结合,让说明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蝉“(法布尔)教学设计赵颖星(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北重二中㊀014000)摘要:阅读教学中的说明文,学生总觉得枯燥无味㊂本文以法布尔的‘蝉“为例,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进行文本解读,引导学生体会并掌握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体会法布尔的生命意识与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㊂关键词:读写;说明文;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9129(2021)03-0200-02㊀㊀教学目标:1.通过品析语言,理解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㊂(重点)2.通过法布尔对蝉的细致观察,体会法布尔的生命意识与科学精神㊂(难点)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㊁小组合作探究法㊁读写结合预习作业:1.自由默读文章,了解蝉一生的成长过程㊂2.查字典,纠正字音字形教学过程导入:激趣导入,观看蝉蜕皮的视频,观察蝉蜕皮的先后顺序㊂1内容回顾1.1通过预习,你了解了关于蝉的哪些知识?ʌ明确ɔ蝉的地穴建造过程㊁蝉产卵遇到的危险㊁蜕皮成长的过程1.2梳理内容:根据图示填写完成蝉一生成长的思维导图ʌ明确ɔ1.3观察记录:法布尔是怎样做到对蝉的一生有这么清晰的认识?资料补充1:法布尔出生于法国的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㊂他有一间实验室 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 荒石园 ㊂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 荒石园 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研究资料,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㊂资料补充2: 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㊂ 法布尔ʌ明确ɔ细心观察㊁刻苦钻研㊁严谨探究的科学精神;对生物的关注㊁热爱㊁专注的生命意识㊂ʌ设计意图ɔ检测学生预习文章的成果,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法布尔的生命意识和科学精神㊂2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师:鲁迅曾称‘昆虫记“是 讲昆虫故事 讲昆虫生活 的楷模,周作人称‘昆虫记“ 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㊂他们说的有没有道理呢?2.1初步感知师:比较下面两段描写蝉的文字,体会语言特点有何不同?ʌ对比ɔA 蝉的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㊂蝉由卵至若虫,经数次蜕皮,不经过蛹而变为成虫㊂ B 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㊂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 锄头 ,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㊂几分钟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㊂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以后就不再出现了㊂ʌ明确ɔA句的语言特点简洁㊁准确㊁平实;B句的语言特点生动形象㊁准确具体㊂2.2深入品析2.2.1范例演示,开拓思路师:自由朗读本文节选部分,从语言的简洁平实㊁生动形象两方面进行赏析㊂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短期内还不十分强壮㊂在它的柔弱的身体还没有精力和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好好地沐浴阳光和空气㊂只用前爪挂在已脱下的壳上,摇摆在微风中,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绿色的㊂直到变成棕色,才同平常的蝉一样强壮了㊂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占据了树枝,大概要到十二点半才扔下它的皮飞去㊂空壳挂在树枝上,有时可达一两个月之久㊂ʌ赏析角度ɔ(师生共同完成)1)形容词㊁动词妙用:强壮㊁柔弱㊁沐浴㊁挂,语言生动形象2)副词:大概㊁有时,语言客观准确3)拟人手法,将蝉人格化,充满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等等㊂2.2.2小组合作,自由赏析,深入体会师:请自选角度赏析句子㊁词语,再次熟悉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特点㊂1)准确严谨㊁客观真实2)生动有趣(修辞手法㊁妙用词语㊁细致描写㊁记叙㊁抒情 )(教师随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引导)2.3回顾总结文艺性说明文:在说明文中兼用文学的笔法,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多运用拟人㊁比喻㊁对比等文学笔法,除说明外还运用描写㊁抒情㊁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语言既准确严谨,又生动有趣,饱含情感,容易激发读者共鸣㊂ʌ设计意图ɔ通过三次阅读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掌握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特点㊂3练笔检测 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特点3.1观看猪齿鱼捕食的视频,细心观察㊂3.2运用本文所学方法进行片段写作猪齿鱼常用头部推动或翻滚海底岩块,来寻找岩块下方的甲壳类㊁贝类,然后用嘴咬住贝壳类,在石头上砸开获取食物㊂师:这是关于猪齿鱼捕食的说明文字,你可否借鉴本文的语言风格,用文艺性说明的语言介绍猪齿鱼的捕食过程㊂ʌ设计意图ɔ读写结合,通过小练笔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再次熟悉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小视频短小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㊂4作业4.1课后阅读‘昆虫记“,再次体会㊁学习文艺性说明语言的特点㊂4.2思考题1)有人说蝉对树木㊁农作物有害,应该彻底消灭,你如何看待?㊃002㊃DOI:10.19551/ki.issn1672-9129.2021.03.198基于大数据的虚拟化实验教学模型设计与研究王兰英(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㊀264000)摘要:在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特别是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㊂基于大数据的虚拟化实验教学模型实现实验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有效解决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㊁创造性㊁扩展了学习渠道,提升了教学质量㊂关键词:大数据;实验教学;虚拟仿真;教育领域中图分类号:G642.423;TP393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9129(2021)03-0201-01㊀㊀引言: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型的发展人才,是否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㊂传统教育中,由于受时间㊁空间㊁设备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实验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导致出现了 高分低能 , 眼高手低 的应试教育 高分生 ㊂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将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能力比较薄弱㊂因此,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㊁虚拟仿真技术,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是一个急需研究的问题㊂1㊀目前实验教学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学手段单一,内容比较抽象,借助ppt等演示文稿进行教学,老师与学生的交互少㊁教学形式死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㊁参与性较低㊂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只能是被动学习,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1]㊂(2)不能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精确掌握,更不能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辅导㊂学生能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但无法接触到实验仪器,更无法预知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就无法提高实验的效率和水平[2]㊂实验过程演示困难,实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对实验的每个过程进行详细演示,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㊂(3)教学资源较为单一,过于依赖书本教材进行授课,教学偏向于理论化㊂虽然有大量学习资源可以让学生针对自身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是如何利用大数据及时筛选资源是重中之重[3]㊂2㊀基于大数据的虚拟化实验教学模型设计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虚拟化实验教学模型,其主要功能:2.1交互式学习模块㊂交互式学习主要应用于贯通教学全流程,在教学整个过程中进行交互式设计,实现对学习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服务㊂对学习流程进行细化,确保流程之间的衔接性,助力教师教学活动的精准化设计与实施,从支持单个环节的教学优化走向支持教学业务流程的改进,大大提升教学的精准性和学习效益[4]㊂(1)自主学习阶段设计㊂自主学习阶段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㊁要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㊁学习资源,设定学习步骤,采用 打卡 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节奏㊂不仅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而且还设有监督提醒功能,更为有效地让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实现对学习过程的全面掌握[5]㊂(2)师生交互活动设计㊂针对自学阶段,学生可以向老师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掌握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遇到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提高课堂授课效率㊂同时,系统会记录每个同学在自学阶段的学习结果,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错误知识点,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积极与学生进行知识分享[6]㊂(3)协作学习活动设计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就任务分工㊁学习内容等方面进行交互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加深对任务的了解,对实验内容的掌握,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㊁提升了学习兴趣㊂2.2虚拟化实验平台模块㊂虚拟仿真实验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解决了实验仪器昂贵㊁精密实验易损坏等问题,虚拟仿真实验具有可操作性㊁可重复性,可实现远程预习演练,提高实验教学效果㊂虚拟仿真实验充分发挥网络开放性㊁灵活性等方面的优势,极大激发了学生能动作用,充分发挥了资源共享作用,解决了实操课考核困难等问题[7]㊂虚拟化实验平台采用VR仿真实验模式,实验原理采用3D动画进行演示,将知识点以更为形象㊁生动的方式进行展示,将逼真的三维模型㊁有趣的情景教学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㊁学习潜能㊂2.3个性化学习资源配置㊂大数据时代,学生拥有大量学习资源,但是不适用的资源等于无效资源㊂资源如需逐个挑选,势必会造成人力㊁物力的消耗,如何利用大数据及时筛选资源,为学习提供有效的资源是重中之重㊂这就需要对数据的收集,采用智能算法,挖掘出大数据背后的关联关系,实现资源的全智能化推送[8]㊂3㊀未来展望近年来,政府教育部对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未来人工智能更多创新技术必定被应用到教育领域㊂将人工智能㊁虚拟仿真等技术有机结合,更好服务于实验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㊂参考文献:[1]王斯莹.大数据时代开放教育交互式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9):37-39 [2]韩璐. 互联网+ 背景下虚拟仿真实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12): 101-103.[3]林巍.大数据环境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11):14-15 [4]姜强,赵蔚,李松,王朋娇.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研究 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学习的新常态[J].中国电化教育, 2016(2):25-32.[5]周峰利.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在教学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9):156-158.[6]岳峰丽,蔡玲,张昕,陈克.关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一些思考[J].实验教学,2012(22):149-150. [7]罗万丽,王蕊. 互联网+ 时代智慧课堂设计的原则及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8,(26):5-8.[8]魏斌,曾青松.基于雾计算与虚拟化技术的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18,(11):32-35.㊀㊀2)现在,蝉成了很多人饭桌上的美味佳肴,人们大量捕捉蝉,你如何看待?ʌ教学反思ɔ本课教学较为成功,整节课主要围绕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去探究,逐层领会,最后通过小练笔的检测,反馈出学生已基本掌握㊂特别是在自由鉴赏部分,学生积极踊跃,能够各抒己见,师生碰撞出知识的火花㊂欠缺之处是最后的小练笔时间紧张,还有一小部分同学没有完成练笔,没有很好的进行当堂反馈,原因主要是第一部分检测预习部分教学有些拖沓,今后需要掌握教学的节奏㊂参考文献:[1]王志国.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1(5):73-73.[2]徐莎.以方法促运用 让读写结合在说明文教学中有效展开[J].当代家庭教育,2020,000(006):P.38-38.㊃102㊃。
小学语文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
小学语文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1小学语文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更具体、更详细。
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好处: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表达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作比拟作比拟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拟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拟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拟,使读者通过比拟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拟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拟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好处: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列数字(列数据)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好处: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假设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有时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明,也属分类别。
好处: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拟,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好处: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说明文的教学流淌浓浓的语文味
让说明文的教学流淌浓浓的语文味说明文是一种常见又实用的文体,它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说明文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传授知识,激发兴趣,训练思维,培养阅读能力的重任。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就编排了不少的说明文。
由于说明文往往缺少精彩的故事情节,缺少生动细致的描写,老师常常会觉得说明文是枯燥乏味的。
在说明文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只注重向学生传授文章中的科学知识,讲授一些说明方法。
这样一来,说明文的教学就成了科普课、科学课。
说明文教学的“语文味”就荡然无存了。
《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明确告诉了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遵循阅读的双向心理过程;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品味语言特色;要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学习;要重视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因而,要在说明文的教学中体现语文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教学。
一、品词赏句,领悟精妙文章是由一个个词语和一句句句子组成的。
个性鲜明的词语和句子承载着文章的精妙、言语的精彩。
说明文以给人科学知识为目的,所以它的语言就特别准确、简洁、通俗易懂。
在说明文的教学中,我们老师一定要引领学生从词语和句子入手,细细品读、感悟。
让学生在品词赏句中感受说明文语言准确、简洁、通俗易懂的特点,同时又在潜移默化中领悟遣词造句的方法。
1.在“删”、“增”、“换”中品词赏句在说明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删除、增加、调换一些词语或句子,然后引导学生跟课文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学生往往就能领悟到说明文遣词造句的精妙。
例如,在《鲸》一课的教学中,我在读课文时故意把“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虎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这两句话中的“主要”这个词给漏读。
学生察觉出与课文不同纷纷向我指出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主要”这个词语可不可以漏掉,为什么?通过比较,学生立即就明白“主要”这个词在这里是不能漏掉的。
如果没有“主要”这个词,就是说须鲸只吃虾和小鱼,虎鲸只吃大鱼和海兽,其他的食物他们是一概不吃的。
把握特征品味语言运用提升——说明文教学的三大维度
阅读·说文论道[摘要]说明文在统编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理解编者的意图,把准说明文的教学方向,使说明文教学凸显出浓浓的语文味。
在教学说明文时,教师可从文体要素、品析语言以及实践运用等方面,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特征、领悟说明的方式、体会说明文的价值。
这样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掌握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规律,提升说明文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说明文教学;文体特征;教学价值[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2)01-0027-03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说明文。
这些说明文为开阔学生眼界、了解事物的特点、掌握说明文的表达方式等提供了条件。
相较于记叙文,说明文的语言相对比较枯燥,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对说明文的特点感受不是很深刻,体会不到其应有的价值,导致教学质量普遍不高。
那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把握住说明文的特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凸显出说明文的教学价值呢?一、关注说明要素,掌握说明文特征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科学知识为根本任务,以阐明事理,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一种体裁。
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说明对象、把握说明内容、厘清说明顺序等,帮助学生把握说明文的主要特征,为学生深入阅读奠定基础。
(一)边读边画,提取信息了解说明内容,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这是说明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取相关信息,明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为接下来深入地学习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的《纸的发明》一文,教师可让学生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的关键语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边阅读课文边勾画出关键语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特点,麻纸出现的时间与地点,蔡伦的造纸术是怎样发明的等。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性文章的解读与教学设计思路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性文章的解读与教学设计思路一、2023版语文课标关于“说明性文章”的提法:阅读与鉴赏第五点: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尝试使用多种媒介阅读。
二、整体解读说明文单元作为五年级上学期的习作单元,主要围绕“说明性文章”来进行阅读和表达,有两篇精读课文《太阳》和《松鼠》,两篇习作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习作《介绍一种事物》。
整个单元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先“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J然后在习作中运用:“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统编版教材提到了说明性文章的好处: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获得知识,如对太阳“远、大、热”等特点的了解,对松鼠的漂亮、乖巧和驯良的感受。
那到底什么是说明性文章呢?教师只有搞清楚了概念,对说明性文章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
但统编版教材并未进行界定,只在开篇导语写道: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
这是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区别说明文和议论文时提到的。
“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议论文却以‘说服他人'为成功。
"夏丐尊在《文章作法》中有类似的说明:“说明文的目的是在使人有所知,议论文不但要使人有所知,还要有所信」说明文既不同于议论文,也不同于记叙文。
“说明文和科学的记事文有什么区别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象的范围不同。
科学的记事文虽也是以记述事物的状态、性质、效用为主;但以特殊的范围为限,是比较具体的;说明文以普遍的范围为对象,是比较抽象的。
”(夏丐尊)关于什么是说明文,夏丐尊作了相对准确的概括:解说事物,剖释事理,阐明意象;以便使人得到关于事物、事理或意象的知识的文字,称为说明文。
以上是对“说明文”概念的界定,但是教材中一直采用“说明性文章”的说法,包括《语文课程标准》也采用这种说法。
小学语文说明方法指导
小学语文说明方法指导说明文的教学不仅仅要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所了解,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学习,明白课文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说明介绍的,懂得如何阅读这类文章,为写作这类文章打下基础。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说明方法指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小学语文说明方法指导说明文的教学不仅仅要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所了解,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学习,明白课文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说明介绍的,懂得如何阅读这类文章,为写作这类文章打下基础。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说明方法指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比较品评,感知文体特点说明文教学如何“识文辨体”,特级教师姜茗芳老师在执教《太阳》一课所用得“比较法”则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课始,姜老师就出示巴金的《海上日出》片断,教师满怀深情地朗诵了这段优美的文字后,让学生畅谈感受。
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感受文字的优美,同学们沉浸在文章优美的“画面”中。
如此品味,实则在学生心中树立了一面镜子。
接着,姜老师话锋一转:“那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太阳》,它的语言又会给我们什么感觉呢?大家走进课文好好地念一念,感受一下。
”学生兴致盎然地自由朗读了课文之后不约而同地有了这样的感受:整篇文章感觉硬梆梆的,很单调。
于是,姜老师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感知《海上日出》是篇写景散文,而《太阳》是一篇说明文,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姜老师开课即选了巴金的《海上日出》这样的美文让学生感受,通过与《太阳》的一番比较,引领学生发现两者在体式和风格上的明显差异。
我在教学《太阳》时,也采取了姜老师的方法,通过两篇不同文体的阅读,没有说教,也没有灌输,不经意的安排中,学生通过比较明白了:什么是科学家,什么是文学家;什么是科学小品文,什么叫真正的文学散文。
二、探究感悟,了解说明方法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特点,了解文章的基本方法。
”说明文的教学不仅仅要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所了解,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学习,明白课文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说明介绍的,懂得如何阅读这类文章,为写作这类文章打下基础。
有目的地阅读——探索有效阅读教学策略
有目的地阅读是帮助学生习得快速阅读的有效方式。
教者要在这一目标的统领下,以显性的阅读实践活动牵引出丰富的隐性价值,从阅读的“本初”目的出发,合理地制订教学目标,以“统整”眼光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遵循智力活动阶段形成理论所揭示的进程,有步骤地为学生搭建阅读策略习得的支架。
一、了解分析教材,明确阅读教学目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安排了阅读策略单元,整个单元的课文体系完整而有特点,都是站在学生“有目的阅读”的角度编排的。
体现了教材编排的统整性、序列性、迁移性和实用性,由单元导语、课前阅读提示、课后习题和交流平台组成。
如果说单元导语是“定方向”,那么交流平台就是“给方法”,课前的阅读提示和课后习题则是“设任务”“教方法”。
整个单元教学目标明确,训练主线清晰。
教师只有仔细阅读单元导语和交流平台,才能做到“心中有方向”;只有认真分析课前阅读提示和课后习题,才能做到“训练有侧重”。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三篇课文分别属于叙事性散文、科普性说明文、非连续性文本等不同体裁,目的是提示学生各种体裁的文章都可以带着目的去阅读。
它们文体不同,在教学中承担的任务也不同:《竹节人》因文本内容的丰富,设置了三个阅读目的。
让学生知道即使同一篇文本,读者的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地方也不尽相同。
据阅读目的快速阅读的方法,《宇宙生命之谜》一文可以通过批注的方式带领学生亲访阅读思维过程,学习并根据阅读目的快速阅读的方法;《故宫博物院》是由四个材料(非连续性文本)组成,可以让学生借助丰富的多文本,将学习的阅读策略进行迁移和运用。
文本内容编排由单文本向多文本过渡,阅读能力从语言的理解和建构向生活的实际应用逐步升级,训练步骤也尊崇了“由扶到放”的原则——从“教策略”到“迁移练习”再到“自主实践”,体现了教材编排的统整性、序列性、迁移性和实用性。
需要提醒的是,隐藏在“阅读策略”这一显性线索背后还有文本中暗藏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诸多隐性价值,如描写玩竹节人时生动的场面描写、简易物质也能给人带来快乐和满足的价值引导、科学探索兴趣的激发、我国古代建筑之美等。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不同文体教学的基本策略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不同文体教学的基本策略王小毅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有不同的教法,这是文本教学的基本常识。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是众多教师都习惯用一种套路去教所有的课文,既违背了文本体式的内在规定性,又违背了文体学习的内在规律,使教学高耗而低效。
笔者以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倡导这样一种基本的思维方法:依据学段的不同要求,遵照文体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本文试着粗浅地谈淡第三学段不同文体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叙事性作品的教学策略叙事性作品,顾名思义就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一种文学作品。
叙事者,讲故事也。
叙事就是用语言尤其是书面语言表现一件或者一系列真实或者虚构的事件。
我以为,那些故事性强的文学作品就是叙事性作品。
一般地说,这类作品由“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构成,或叙事写人,或叙事抒情,或叙事寓理。
这类课文怎么教呢?《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与内容”中,对叙事性作品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因此,叙事作品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一是阅读文本内容,概括事件梗概,理解表达顺序;二是获得情感体验,简单描述最打动你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你的爱与恨、崇敬、向往、同情的感受;三是学习表达方法,明白为什么是这样表达,而不是那样表达。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中安排的叙事作品主要有童话、散文、小说、戏剧、叙事文言文等。
即使都属于叙事作品,也要在教学中体现其个性。
(一)童话教学策略。
所谓童话,是指按照内心的欲望或者幻想的逻辑,用散文写出来的故事,在现实生活的逻辑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童话文本的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1.整体把握。
小学说明文教学教研总结
一、前言说明文作为一种常见的文体,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特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说明文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说明文教学质量,我们学校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说明文教学教研活动。
现将本次教研活动总结如下:二、教研活动内容1. 说明文教学理论研讨在教研活动中,我们首先对说明文教学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说明文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2)以培养学生的说明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为目标;(3)注重说明文与其他文体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 说明文教学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开展说明文教学,我们选取了多篇优秀的说明文教学案例进行研讨。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较为有效:(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说明文教学策略研究在教研活动中,我们针对说明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出了以下教学策略:(1)加强说明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如说明文的特点、结构、表达方式等;(2)注重说明文阅读技巧的培养,如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段落大意等;(3)引导学生进行说明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说明文教学评价研究为了更好地评价说明文教学效果,我们开展了说明文教学评价研究。
通过以下几种评价方式,对说明文教学进行综合评价:(1)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找出不足,明确努力方向;(2)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3)家长评价:通过家长会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三、教研活动成果1. 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说明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教学技能得到了提高。
新课标对说明文的教学提出了以下要求:“阅读科技作品,
新课标对说明文的教学提出了以下要求:“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具体内涵,一般说来,有这样几个要点:注重观察、讲究实证、求真务实、敢于创新。
例如《统筹方法》、《奇妙的克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坐看牵牛织女星》、科普类科学作品由于是对原创性科学作品的嫁接和移植,是为了向大众传达科学知识和科学资讯,所以在表述时也必须遵循科学思维的用语规范。
说明文教学,要注意提高学生阅读科技文章的兴趣,间接培养科学精神(好奇、探索、求真、严谨……)。
优秀的科普文章,对于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科技爱好,历来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之所以说“间接”培养科学精神,是因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素养的训练,还是要靠理科来完成;语文课上阅读科技文章,只能通过语言文字本身的逻辑性,来感受作者思维的科学性。
例如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结合“研讨与练习”一第3小题,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活动:“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根据作者的描述,请同学们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
画好后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再请同学到黑板上来画,并给同学们解说你为什么这样画。
设计意图: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实际上这个问题却把学生给难住了,能画正确的寥寥无几。
但也不能因为学生画不上来,就否定了这个设计。
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遭遇错误,目的是让学生自己体会到文本语言的运用之妙——“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一句文字洗练,且“肩”字传神,出神入化。
这个句子不仅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赵州桥拱洞的数量、大小和位置关系,而且赵州桥的美也被自然而然地凸显了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性教学法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严春玲
[内容摘要]:说明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必须引起重视。
但说明文教学与其他文体教学相比比较平淡无味,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笔者以为综合运用活动性教学法(“自学、互学”活动,“复述”活动,“观察”活动,“绘图”活动,“实验”活动,“比较”活动)进行说明文阅读教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或事理进行介绍或解说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
说明文教学与其他文体教学相比,确实比较平淡无味,不易引起学生兴趣。
而它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又必须引起重视。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和情感呢?我想,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活动性教学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在“自学、互学”活动中学习说明文。
对说明文的教学,教师可以以几篇课文为例,教给学生一个学习说明文的基本模式。
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说明文时分以下几步,从以下几方面去“自学、互学”:1、弄清说明对象。
2、弄清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
3、弄清说明方法。
4、弄清说明顺序。
5、分析说明语言的风格特征和准确性。
让学生掌握这一模式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放手“发动群众”,让他们用它去自学、互学。
经过实践,他们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进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在“复述”活动中学习说明文。
复述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
它熔记忆、思维、理解、表达于一炉,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
对说明文的复述,一般最好先采用概括性复述,然后再采用再现性复述。
概括性复述是为了弄清文路,也就是说明顺序与主要内容。
再现性复述主要是为了弄清作者是怎样多方面准确地介绍知识的。
如《向沙漠进军》一文,先弄清文路:为何要向沙漠进军----怎样向沙漠进军----向沙漠进军的成就与前景。
然后据此对课文进行再现性复述:因为沙漠对人类危害严重(有例为证:地中海附近和我国陕西榆林地区的情况),所以要进军。
怎样进军,就是针对沙漠对人类危害的方式----游击战和阵地战(讲清游击战和阵地战的特征和危害)采用相应的守势(怎样植树种草抵御)和攻势(用水改造沙漠)。
人类向沙漠进军有什么成就(不少沙漠得到了控制与改造,有的已成为绿洲)和前景(可以利用沙漠地区风力大和日光强来发电等)。
通过复述,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坚持这种活动性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思维、理解和表达能力,还可以为写作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
三、在“观察”活动中学习说明文。
说明文有事理说明和事物说明两类。
如果学事物说明文时能让学生亲自去耳闻目睹,进行实地考察,效果就大不一样。
如学《看云识天气》一文,我们就可选定一个云多且云变化多端的适当日子走出课堂,让学生对照课文的介绍去观察辨别天空的云。
他们对课文介绍的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积雨云等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后扔掉课文都能去“看云识天气”了。
再如教《苏州园林》、《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等课文,就近的有条件的就可以带学生实地游览、参观。
此外,还可以利用教学挂图、录像等让学生观看,对照学习课文。
总之,在“观察”
中学习说明文,学生兴趣异常高涨,收到了“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
四、在“绘图”活动中学习说明文。
这种活动性教学法既适用于事物说明文,也适用于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如《核舟记》的教学,我们要求学生在自学课文的同时根据课文的介绍画出核舟的形状及构成(包括篷、窗、栏杆、对联位置)以及人物布局及其神态、姿势、饰物等。
这样,既提高了兴趣,调动了情感,帮助理解了课文及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又领受了古代艺术家雕刻艺术之精湛。
整理说明文,如《食物从何处来》,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课文介绍画一画食物链,就可以加深对自养和异养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在“绘图”活动中学习说明文,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绘画与审美能力。
五、在“实验”活动中学习说明文。
学习事理说明文时,学生对有些课文中介绍的有些知识不易一下子理解,而又想研究一番,我们可以通过做实验来让学生理解。
如对《食物从何处来》中光合作用的理解,《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物质基础----花青素在不同酸咸中反应而呈现不同色彩的理解,《死海不死》中关于浮力的原因----咸度高的理解,都可以通过做实验来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做实验对培养了学生求知的品质。
六、在“比较”活动中学习说明文。
比较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对说明文的比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说明顺序的比较。
如《大自然的语言》中对于决定于物候观象来临的因素是以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为序;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以空间为序,而在介绍十幅浮雕时又采用了时空结合的顺序。
②说明语言的比较。
如《看云识天气》中语言是生动形象的;而《中国石拱桥》中既有生动说明又有平实说明。
③不同文体的比较。
如《中国石拱桥》是用于介绍事物的说明文;《北京立交桥》又是用于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记叙文。
在“比较”中学习说明文,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然,运用活动性教学法教说明文形式应多种多样,我们在教学中可灵活地运用、综合地运用。
笔者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六种方式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以其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