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探索更小的微粒
八下物理课件 探索更小的微粒 宇宙探秘(课件)
问题3:原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呢 电子的发现 1.经历: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 列的研究,1897年,他确认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 子,该粒子质量比氢离子小得多,它是构成各种物质 的共有成分,后来人们把这种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 的粒子叫做电子。 2.意义:汤姆生发现电子是物理学史上的重要事件。由于电子 的发现,人们认识到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本身 也具有结构。此后,原子物理飞跃发展,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 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问题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较好地描述了 ___宇__宙__天__体__的真实情况,掀起了天文学界的革命,使人们的 思想挣脱了教会的束缚,从此,__自__然__科__学___从教会的束缚下 解脱出来。
问题2: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经历了观察自然现 象→_建__立__模__型__(_理__论__)_→解释__自__然__现__象___→修改发展理论的 循环过程,从中可以看出人类探究自然、追求真理的强烈愿 望,正是这种愿望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材引入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由带 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 构成,且正负电荷数量相等;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 受原子核吸引,绕核做高速运 动.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乒乓球, 那么原子核只有针尖般大小.
古希腊 原子论
提出者:德谟克利特。 主要观点: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 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虚 空的性质是空旷,原子得以在其间活动。
科学家探索微观粒子的进展
质中卢 子打瑟 是出福 带了用 正质 电子粒 的子 粒从 子氮
原 子 核
α
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 中子不带电,和质子一样。
7.3探索更小的微粒(考点解读)(原卷版)
7.3探索更小的微粒(考点解读)(原卷版)知识导航知识点讲解1、原子的核式模型(1)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粒子——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子核吸引,绕核做高速运动。
若把原子核看成是一个小球,则原子核的半径约为10-15m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乒乓球,那么原子核只有针尖般大小。
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摩擦起电(1)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2)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因此原子呈电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质也呈电中性。
(3)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4)两个不同物质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就会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就会因为有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由此可知,摩擦起电并不是产生了电荷,而只是将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3、科学家探索微观粒子的进展(1)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的。
(2)后来人们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3)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又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微粒构成的,一系列高能物理实验证实了这一说法的合理性。
(4)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从氮原子核中打出了质子。
考点1 原子的核式模型【典例1-1】最先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物理学家是()A.汤姆孙B.奥斯特C.卢瑟福D.法拉第【典例1-2】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不可分)的。
在此基础上,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其中原子核相当于太阳,带电,它是由质子和组成。
【变式1-1】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A.牛顿B.伽利略C.汤姆孙D.卢瑟福【变式1-2】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粒子——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
2019-2020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包含答案)——7.3探索更小的微粒提高训练
7.3探索更小的微粒1.如图所示,是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展厅的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由实验现象可以推断,原子内大部分体积是空的,大部分质量和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原子核上.下列关于原子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带负电、体积很小B.原子核带正电、体积很小C.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不带电D.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不带电2.首先打破“原子不可再分”的科学家是A.汤姆生B.卢瑟福C.牛顿D.奥斯特3.原子中不带电的是A.中子B.核子C.电子D.质子4.二十世纪初科学家先后提出了如图(a)、(b)、(c)所示的三种原子模型,依照提出时间的顺序正确的排列为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5.下列事例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A.炒菜时加盐使菜变咸B.水中有很多细菌在活动C.室内喷清新剂,香气四溢D.墙角堆煤久了,墙壁上有擦不掉的黑色痕迹6.如图所示,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质子和电子组成的B.原子核是最小的微粒,不能再分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7.原子中不带电的微粒是()A.原子核B.质子C.中子D.电子8.下列粒子中,空间尺度最小的是()A.夸克B.分子C.质子D.原子核9.关于微观粒子的发现与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是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的B.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盖尔曼提出的C.中子是由查德威克发现的D.夸克是比中子、质子更小的微粒,是由英国物理学汤姆生提出的10.如图所示,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
扯掉玻璃板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因为重力的作用才进入下面的瓶子里B.空气和二氧化氮只会在下面的瓶子里混合C.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D.一段时间后两种气体会在两个瓶子内均匀混合在一起11.如图所示,在硅板表面覆盖陶瓷薄层,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硅板中的硅分子能穿透陶瓷薄层从而形成单层硅分子薄膜.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层,这说明(1)______、(2)______.12.原子是由________和电子组成的.13.电子的发现说明_____是可分的,其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核带____电(填“正”或“负”),是由____和中子构成,它们又都是由被称为____的更小微粒构成的(除第二空外,其余均填粒子的名称).14.观察“从粒子到宇宙”中的五幅图,将下列表述填写完整.图甲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这是______现象;图乙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会粘在一起,这个现象证实了分子间存在______;图丙是发现______的汤姆生;图丁为______建立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图戊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细丝张开,是因为细丝与手摩擦后带上______种电荷而相互排斥.15.常见物质一般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也有进一步的结构,它是由中心的_________________和核外的电子构成的.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16.原子是由电子和_________构成的;蛇是高度近视眼,对周围事物是看不清楚的,但它靠不断吐舌头(蛇信子)获取周围空气中的气味来确定物,这说明气体分子_________。
7.3探索更小的微粒(原卷版+解析)
专项七从粒子到宇宙3探索更小的微粒【知识梳理】1.探索更小的微粒(1)历程: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汤姆生发现了______,进一步认识到原子是由______和______构成的,原子对外______电性;(2)更小微粒:原子核是由______和______构成的,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______电.______和______又是由夸克构成的.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建立:______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类似于______的结构模型;(2)模型:原子是由带______电荷的______和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且______数量相等;原子核位于原子的______,______受到原子核的吸引绕核高速运动.【易混淆点】一、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二、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提出者:卢瑟福2.观点:①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且正负电荷数量相等;②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受原子核吸引,绕核做高速运动;③原子核很小,电子更小。
3.类似:行星绕日的太阳系结构。
三、原子核的构成1.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被称为核子。
2.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微粒构成。
3.带电性:①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带电数量相等;②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4.物质的微观结构:知识点一:更小的微粒【探究重点】1.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可再分)的;2.原子构成:(1)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与带负电的电子构成;(2)原子核带的正电荷=电子带的负电荷;所以,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构成的物体也呈电中性。
(3)原子核对电子有束缚能力,不同物质的原子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
3.摩擦起电的本质:(1)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2)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典例分析】1.2020年注定不平凡,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全民佩戴口罩可以阻挡搭载冠状病毒的飞沫。
二、静电现象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信息快递 原子核还能分吗?
1911年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是 20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之一, 在放射性核原子结构等方面,都作
出了重要的贡献)做了著名的α粒
子散射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想证实 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实验结 果却成了否定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有 力证据.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 打出一种粒子,经测定荷质比知道 它是氢原子核,叫做质子。在此基 础上,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 模型.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请你了解】 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行星模型)
1.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2.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 负电,绕核高速运动。
3.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 核里。原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为 10-15_10-14m。
信息快递 原子核还能分吗?
人们又发现绝大多数原子 核的质量跟质子质量之比都 大于核的电荷跟质子电荷之 比,据此卢瑟福猜想原子核 内还存在另一种质量跟质子 差不多、不带电的粒子,称 为中子。这一猜想被他的学 生查德威克用实验证实。
互吸引,则小球(D )
•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 C一定不带电 D可能不带电
7.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警示: “严禁用塑料桶运汽油”。这是因为在运 输过程中汽油会不断与筒壁摩擦,使塑料 桶带 __电___ ,造成火灾。
课后作业
• 课本P30:1,3题 • 预习下节内容
2. 如果能需要什么条件? 成大型的粒子加速器.
高能粒子 高能物理学中常加用速的能器量单位:电子伏 (eV)
四.科学家发现微观粒子的进程道尔顿 (原子)( Nhomakorabea 克 )
初中数学教材目录(苏教版)
七年级上第一章我们与数学同行1.1生活数学1.2活动思考第二章有理数2.1 比0小的数2.2 数轴2.3 绝对值与相反数2。
4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2.5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2.6 有理数的乘方2.7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三章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3.1 字母表示数3。
2 代数式3。
3 代数式的值3.4 合并同类项3。
5 去括号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4。
1 从问题到方程4。
2 解一元一次方程4.3 用方程解决问题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5。
1 丰富的图形世界5.2 图形的变化5。
3 展开与折叠5。
4 从三个方向看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
1 线段射线直线6.2 角6.3 余角补角对顶角6。
4 平行6。
5 垂直七年级下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7。
1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7.2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7。
3 图形的平移7。
4 认识三角形7。
5 三角形的内角和第八章幂的运算8.1 同底数幂的乘法8.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8。
3 同底数幂的除法第九章从面积到乘法公式9.1 单项式乘单项式9。
2 单项式乘多项式9。
3 多项式乘多项式9。
4 乘法公式9。
5 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的再认识-----—因式分解(一)9。
6 乘法公式的再认识——--—-因式分解(二)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10。
1 二元一次方程10。
2 二元一次方程组10.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0。
4 用方程组解决问题第十一章图形的全等11.1 全等图形11。
2 全等三角形1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十二章数据在我们身边12。
1 普查与抽样调查12.2 统计图的选用12。
3 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第十三章感受概率13。
1 确定与不确定13。
2 可能性八年级上第一章轴对称图形1。
1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1.2 轴对称的性质1.3 设计轴对称图案1。
4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1。
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1.6 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第二章勾股定理与平方根2。
1 勾股定理2。
2 神秘的数组2.3 平方根2。
703探索更小的微粒
7.3《探索更小的微粒》学案一、预习目标1.知道分子不是微观粒子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知道原子还可以由更小的质子和中子组成.3. 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二、导学流程问题一:既然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能否再分呢?分析:从摩擦起电的原因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原子核组成的,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问题二:那么,电子和原子核是怎样分布的?原子核是否可以再分了呢?活动一:探究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学生阅读课本P31图7-17和图7-18或者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原子核的结构.(1)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了________,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________. (2)人们知道了原子核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3)原子是不显电性的,而组成原子的电子是带________电的,所以原子核肯定带正电;而中子是呈中性的不带电,所以质子肯定的是带________电的.总结: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分子是由不显电性的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2.再读课本P31图7-17和图7-18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①在1897年,汤姆逊首先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核的________________,他认为电子像蛋糕中的枣子一样是镶嵌在原子核内部的.②,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________________,提出了电子是围绕原子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结论]:1)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转.2)原子核带正电的电量和电子带负电的电量相等.3)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4)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一样.问题三:那么质子、中子能不能再分下去呢?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问题四:那么夸克可不可以再分呢?分析:如果想找到更小的微粒,假如你是科学家,你会怎么做?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进程中,人们不断发明探测工具,由放大镜到显微镜再到加速器,这些工具拓展了人们的视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还会继续深入下去.活动二:阅读课本P33“生活物理社会”,了解加速器在生产、生活以及探索微观世界奥秘中的重要应用.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3《探索更小微粒》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分子不是微观粒子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2.过程与方法知道模型法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感知丰富的微观世界,体会人类在揭示微观世界奥秘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知道这种探索还要继续进行下去.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子及原子的结构教学难点:原子行星模型的理解三、教学资源塑料尺、毛皮、纸屑、塑料绳四、教学设计自主空间师:由上节课可知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那么分子是不是最小的呢?可不可以再分呢?师生共同观察课本P30图7-9、7-10、7-11得出结论分子是可以再分的.师:比如水分子H2O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石墨、金钢石、富勒烯都是碳原子组成的.现在我们知道了分子是可以再分的,它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是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呢?就让我们来进一步探索吧!大家请看,我这边有一根塑料尺,这里还有一些纸屑,现在当我用塑料尺靠近纸屑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师:你能不能凭借讲台上的仪器使这根塑料尺能吸引纸屑呢?学生结合小学自然课上的知识尝试完成实验.师:大家看到什么现象?师:我们可以看到摩擦后物体与物体之间有了某种作用,这种作用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师:下面请大家利用带来的塑料绳做这样一个实验:用一只手抓住绳的一端,用另一只干燥的手自上而下的摩擦几次塑料绳.实验前大家猜猜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师:从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出什么?(摩擦可以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电)[提问]1)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与此类似呢?2)既然原子是不显电性的,为什么摩擦能起电呢?师:1897年,汤姆生借助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知道原子中含有电子,后来人们经实验研究还发现原来原子是由原子核与电子组成的.师:原子核能不能再分呢?这个问题也是卢瑟福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卢瑟福对原子内部结构早就建立了一个模型,他认为原子核是由粒子组成的,可是如何知道里面的具体情况呢?卢瑟福就想用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原子核的方法,把粒子轰出来.谁来说说看他是怎么做的?他通过这种方法发现了什么粒子?师:假如当时他认为原子核是像实心球一样的,可能质子就不会是他发现的了.师:原子核里面还会不会有其他粒子呢?师:如果有是怎么被发现的呢?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师: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知道了原子是由原子核、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中子组成的曾经就有人想象原子核均匀分布在原子球中,而电子就像西瓜籽一样嵌在球体的某些固定位置.你会怎样想象它们在原子内分布呢?师:关于原子的内部情况在历史上也争论了较长时间,但经过实验证明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也叫核式模型)比较符合实际.课本图7-14师:质子、中子能不能再分下去呢?如果能,它们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师:谁来说一说夸克的设想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我们知道了当时为了检验盖尔曼所提出的设想,科学家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为了使粒子获得巨额的能量,人们采取的办法就是将粒子的运动速度加至极快,于是人们便不断的改进加速器.可见加速器是我们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质子、中子都是由夸克组成的.那么夸克可不可以再分呢?师:如果想找到更小的微粒,假如你是科学家,你会怎么做?师: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进程中,人们不断发明探测工具,由放大镜到显微镜再到加速器,这些工具拓展了人们的视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还会继续深入下去.五、教学反思7.3《探索更小的微粒》巩固案一、填空题1.1879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首先发现了,从而揭开了人们对内部的认识.2.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组成的,若一个原子的直径是10-10米,我国科学家制造的纳米碳纤维管的直径是33纳米,相当于个原子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长度(1纳米=10-9米)3.平常所说的“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依靠摩擦,使,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电,并且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同时带上了电荷.二、选择题4.通常情况下,原子是呈中性的,这是因为()A 原子核不带电B 中子不带电C 组成原子的所有微粒不带电D 原子内的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5.毛皮与塑料尺摩擦,由于毛皮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所以结果是()A 塑料尺得到电子带负电B 塑料尺失去电子带正电C 毛皮得到电子带负电D 毛皮失去电子带负电6.通常情况下的原子和组成它的微粒当中,不显电性的是()A 整个原子、原子核B 整个原子、质子C 整个原子、中子D 质子、中子7.如图所示氢原子的模型示意图正确的是( )8.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C.质子的个数一定等于中子的个数D.质子的个数一定不等于中子的个数9.下列粒子:夸克、原子、质子、原子核,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进行正确排列是( ) A.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B.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C.原子、质子、原子核、夸克D.质子、夸克、原子、原子核三、计算题10.1cm3水里含有3.35×1022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多少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下册双语目录(中英文对照)
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Chapter 6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tter6.1 物体的质量The mass of the object6.2 测量物体的质量Measurement of the mass of an object6.3 物质的密度The density of matter6.4 密度知识的应用The application of density6.5 物质的物理属性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ubstances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Chapter 7 From Particles to the Universe7.1 走进分子世界Step Into the molecular world7.2 静电现象Static electricity7.3 探索更小的微粒Explore smaller particles7.4 宇宙探秘Cosmic Exploration第八章力Chapter 8 Force8.1 力弹力Force and elastic force8.2 重力力的示意图Gravity and A diagram of the force8.3 摩擦力Friction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The action of force is mutual第九章力与运动Chapter 9 force and movement9.1 二力平衡Two-force balance9.2 牛顿第一定律Newton's first law9.3 力与运动的关系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ce and movement 第十章压强和浮力Chapter 10 Pressure and Buoyance10.1 压强Intensity of Pressure10.2 液体的压强Pressure of the liquid10.3 气体的压强Pressure of the gas10.4 浮力Buoyancy10.5 物体的浮与沉Floating And Sinking Of Objects。
八年级物理下册《探索更小的微粒》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将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展示一个透明的玻璃瓶,里面装有无色无味的液体,然后向学生提问:“这个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学生们可能会给出各种答案,这时我会点燃一根火柴,并将其放入瓶中,火柴熄灭。这个现象会让学生感到惊讶,我会借此机会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这个瓶子里装的是一种特殊的气体,它可以扑灭火焰。今天我们将要探索这种气体以及构成它的微小粒子——分子和原子。”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原子、分子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培养学生理解物质微观结构的能力,能运用原子、分子观点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学会使用显微镜等实验器材,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能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数据分析。
4.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方法,培养他们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问题导向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针对原子、分子的概念、性质和作用等方面,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章节教学的重要策略。我将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合理划分学习小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小组合作中,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观点,共同完成实验、讨论和探究任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例如,一组探讨分子的性质与应用,另一组研究原子的结构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每个小组需要完成一份讨论报告,并与其他小组分享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确保讨论的有效性。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苏科版物理八下7.3探索更小的微粒同步练习
苏科版物理八下7.3探索更小的微粒同步练习考点一.原子的核式模型1.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以氢原子为例,下图中的四个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A.B.C.D.2.图中与原子结构模型最为接近的是()A.西红柿B.西瓜C.面包D.太阳系3.如图所示,最先发现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的物理学家是()A.汤姆生B.盖尔曼C.卢瑟福D.劳伦斯4.下列各种说法错误的是()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也有内部结构B.质子和中子仍然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D.原子核的质量基本上等于原子的质量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B.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C.原子的核式模型是由汤姆生提出的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考点二.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6.在探索比原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
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A.卢瑟福B.汤姆生C.托勒玫D.哥白尼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是汤姆生发现的,电子的发现说明了分子是可分的B.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的存在,证明中子是带负电的粒子C.盖尔曼提出了夸克的设想,并且建立了原子的行星模型D.卢瑟福发现了质子的存在,质子是带正电的粒子8.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粒子:,从而说明(选填“分子”或“原子”)是可分的。
9.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1909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核式结构模型。
10.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粒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和组成。
考点三.摩擦起电的实质1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分开,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因为橡胶棒在摩擦时()A.失去电子B.失去质子C.得到电子D.得到质子12.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的原因是摩擦过程中玻璃棒()A.失去电子B.失去质子C.失去中子D.得到电子13.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正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B.梳子得到了一些正电荷C.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D.摩擦创造了电荷14.用毛皮摩擦硬橡胶棒,硬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由于()A.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强B.硬橡胶棒的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C.摩擦过程中创造了负电荷D.硬橡胶棒上有了多余的电子15.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分开,那么结果则是()A.丝绸和玻璃棒都带正电B.丝绸带负电,玻璃棒带等量正电C.丝绸不带电,玻璃棒带正电D.丝绸和玻璃棒都带负电苏科版7.3探索更小的微粒参考答案一.原子的核式模型(共5小题)1.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初中物理苏教版教材目录(苏教版)
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17.1信息与信息传播
17.2电磁波及其传播
17.3现代通信走进信息时代
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8.1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18.2核能
18.3太阳能
18.4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
11.5机械效率
2.1物质的三态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11.6机械效率
2.2温度的测量
7.1走进分子世界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
2.3汽化和液化
7.2探索更小的微粒
12.1动能势能机械能
2.4熔化和凝固7.3来自宙探秘12.2内能热量
2.5升华和凝华
12.3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2.6水循环
第八章 力
第十三章?电路初探
第三章?光现象
8.1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3.1光的色彩
8.2重力
13.2电路链接的基本方式
3.2颜色
8.3摩擦力
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3.3人眼看不见的光
8.4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3.4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
3.4光的直线传播
第九章压强和浮力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
3.5平面镜
9.1压强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全一册
第一章?声现象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1.1声音是什么
6.1物体的质量
11.1杠杆
1.2声音的特征
6.2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11.2滑轮
1.3令人厌烦的声音
6.3物质的密度
11.3功
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6.4物质的比热容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一课一测(含答案)——7.3探索更小的微粒提高训练
7.3探索更小的微粒1.下列粒子中,空间尺度最小的是()A.夸克B.分子C.质子D.原子核2.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B.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的C.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D.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息地运动,宇宙正以地球为中心向外膨胀3.关于微观粒子的发现与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是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的B.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盖尔曼提出的C.中子是由查德威克发现的D.夸克是比中子、质子更小的微粒,是由英国物理学汤姆生提出的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阿基米德最早总结出有关浮力大小的原理C.汤姆生发现电子,从而揭示原子是可以再分的D.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由托里拆利完成的5.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扫地时灰尘漫天飞舞属于分子扩散现象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C.原子是自然界的最小微粒,不可再分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结果D.摩檫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而是电子在物体间发生转移7.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斥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A.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8.下面的现象与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则轻小物体一定带负电B.摩擦起电创造出正、负电荷C.固体很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没有间隙D.腌制鸭蛋,盐分子能进入蛋中,说明盐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9.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B.杨絮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C.电子、原子核、原子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D.“地心说”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10.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探索更小的微粒教案
7.3 探索更小的微粒知识梳理:一、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是可分的二、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者:卢瑟福观点: 1.原子是由原子核与电子构成的;2.原子核位于中心,电子绕核告诉运动;3.原子核很小,电子更小类似:行星绕日的太阳系结构三、原子核的结构观点:原子核有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与中子由夸克构成。
四、带电性1、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带电数量相等;2、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课堂例题]例1 物体带电是怎么回事?分析原子中存在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而且原子核所带正电的电荷跟原子中所有电子所带负电的电荷是相等的,原子处于不带电的中性状态。
当中性的原子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时,就显示出带正电,相应的物体就带上正电。
反之,当中性原子获得多余的电子时,就显示出带负电,相应的物体就带上负电。
点拨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这样的中性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就能使物体带上电。
例2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分析原来,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点拨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要想带电,它们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要不同。
如两个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就不能使物体带电,因为它们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相同。
例3 电子、质子和中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分析(1)它们的相同之处是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它们的不同之处是:①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②质子、中子的质量差不多,电子的质量很小,因而原子的质量几乎多集中在原子核上。
例4 某同学拿着橡胶笔杆在头发上摩擦几下,然后用笔杆靠近吊在细线上的泡沫塑料小球,小球被吸引过来,但一接触就分开了。
请对该同学的这个小实验作出解释。
分析橡胶笔杆跟头发摩擦而带电。
当带电的笔杆靠近不带电的泡沫塑料球时,由于相互吸引而接触,两者接触时,泡沫塑料球与笔杆带上了相同的电荷互相排斥,所以两者又分开。
初中物理教材目录(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一章声现象1.1 声音是什么1.2乐音的特征1。
3 噪声及其控制1。
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第二章物态变化2.1 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2。
2 汽化和液化2。
3 熔化和凝固2.4 升华和凝华2.5 水循环第三章光现象3。
1光的色彩颜色3.2 人眼看不见的光3.3 光的直线传播3.4 平面镜3.5 光的反射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4.1光的折射4。
2透镜4。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
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4。
5望远镜与显微镜第五章物体的运动5。
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5。
2 速度5。
3直线运动5.4运动的相对性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6.1 物体的质量6。
2 测量物体的质量6。
3 物质的密度6。
4 密度知识的应用6.5 物质的物理属性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7。
1 走进分子世界7。
2静电现象7。
3 探索更小的微粒7.4 宇宙探密第八章力8。
1 力弹力8.2 重力力的示意图8.3 摩擦力8。
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九章力与运动9.1 二力平衡9。
2 牛顿第一定律9。
3 力与运动的关系第十章压强与浮力10.1 压强10.2 液体的压强10.3 气体的压强10。
4 浮力10.5 物体的浮与沉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与功11。
1 杠杆11.2 滑轮11。
3 功11.4 功率11.5 机械效率第十二章机械能与内能12。
1 动能势能机械能12。
2 内能热传递12。
3 物质的比热容12.4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第十三章简单电路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13.2 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13。
3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13。
4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第十四章欧姆定律14。
1 电阻14。
2 变阻器14。
3 欧姆定律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电功与电热15。
1 电能表与电功15.2 电功率15。
3 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15。
4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第十六章电磁转换16。
初中物理课本目录苏科版
第一章 声现象 1.1 声音是什么 1.2 乐音的特征 1.3 噪声及其控制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第二章 物态变化 2.1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2.2 汽化和液化 2.3 熔化和凝固 2.4 升华和凝华 2.5 水循环 第三章 光现象 3.1 光的色彩 颜色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 3.3 光的直线传播 3.4 平面镜 3.5 光的反射 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4.1 光的折射 4.2 透镜 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九章 力与运动 9.1 二力平衡 9.2 牛顿第一定律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 第十章 压强与浮力 10.1 压强 10.2 液体的压强 10.3 气体的压强 10.4 浮力 10.5 物体的浮与沉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与功 11.1 杠杆 11.2 滑轮 11.3 功 11.4 功率 11.5 机械效率 第十二章 机械能与内能 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12.2 内能 热传递 12.3 物质的比热容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既然原子核也是可分的,那么,质子 和中子能不能再分呢?
质子、中子等也有内部结构
微观世界的尺度
问题: 质子和中子还能分吗?
1964年盖尔曼提出夸克的设想, 认为夸克是比强子更深层次的粒子。 这是一种理论上假设的构成强子的 组成粒子,盖尔曼因此获得了196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四、夸克设想的提出:
1919年,卢 中子的发现 瑟福用粒子轰 击氮核,得到 了质子,进而 J.Chadwick(查 猜想原子核内 存在不带电的 德威克),英国 物理学家(1891~ 中子,这一猜 1974),1935年因 想,在1932年, 被他的学生英 发现了中子获得 国物理学家查 诺贝尔奖.中子 德威克用实验 的发现被认为是 证实,并得到 原子核物理的诞 公认. 生.
汤姆生
建立物理模型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物理 模型是在一些事实基础上,经过想像、类比等 论证提出的。它是否正确,需要实验的检验。
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在汤姆生的原子 模型中,原子是一个 球体;正电核均匀分 布在整个球内,而电 子都象西瓜籽那样镶 嵌在原子里面.
这个模型是 否正确呢?
正电荷 电子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行星模型)
质子和中子再分吗? 2. 如果能需要什么条件?
应该可以再分, 需要提高粒子的运动速 度,即建成大型的粒子 加速器.
道尔顿
汤姆逊
(原子)
(电子)
卢瑟福 (质子)
(盖 夸尔 克曼 )
(查 中德 子威 )克
单质 分子
中子 夸克 大分子 原子 核外电子
化 合 物
电子的发现 汤姆生:发现电子的伟大人物
19世纪末,电学兴起,这提供 了破坏原子的方法。在低压气体下放 电,原子被分为带电的两部分。1897 年,美国的汤姆生在研究该两部分电 荷时,发现其一带负电(称为电子), 而另一个较重的部分则带正电。
电子存在的这一事实说明原子不再 是不可分割的.
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十九世纪末,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并知道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由 于电子是带负电的,而原子又是中 性的,因此推断出原子中还有带正 电的物质.那么这两种物质是怎样 构成原子的呢?
氧气分子
硫分子
金 刚 石
金 刚 石 分 子 结 构
石 墨 分 子 结 构
20个碳原子
足 球 烯
蛋白质分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什么是原子
• 原子一词来自希腊文,意思是“不可分割的。”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物理学家德谟克里特提出这 一概念,并把它当作物质的最小单元,但是差不 多同时代的亚里士多德等人却反对这种物质的原 子观,他们认为物质是连续的,这种观点在中世 纪占优势,但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实验技术的发展, 物质的原子观在16世纪之后又为人们所接受,著 名学者伽利略、笛卡儿、牛顿等人都支持这种观 点。从近代物理观点看,原子只不过是物质结构 的一个层次,这个层次介于分子和原子核之间。
原子核的组成
通过研究证明中子的质量和质子的质量基本相同,但 是不带电.是中性粒子.在对各种原子核进行的实验中, 发现质子和中子是组成原子核的两种基本粒子.
质子 原子核 中子
原子的结构
质子(正电) 原子核 原子 中子(不带电) 电子(负电) 质子数 电子数
•氢原子核(H)最简单,它就是一个质子,核外 有一个电子绕着它转; •氦原子核(He)是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的, 核外有2个电子绕着它转; •锂原子核(Li)是由3个质子和4个中子组成的, 核外有3个电子分两层绕着它转。
原子核如此的小,是不是就不能再分?
问题: 原子核还能分吗?
人类认识原子核的结构和它的变化 规律,是从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打出一种粒子,经测定荷 质比知道它是氢原子核,叫做质子。以后又从氟、钠等原子核中 打出质子,从而断定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人们又发现绝大多数原子核的质量跟质子质量之比都大于核 的电荷跟质子电荷之比,据此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内还存在另一种 质量跟质子差不多、不带电的粒子,称为中子。这一猜想被他的 学生查德威克用实验证实。
想一想: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分子 能不能再分呢?
2.我国古代有这么一段话“一尺之 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它表达了什么意思呢?
分子由原子组成
1. 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构成化合物
2. 相同原子组成的分子构成单质
化合物
单质
(1)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 为化合物分子
水分子
氯化钠(食盐)
(2)相同原子组构成的分子称为单质分子
原子核
质子 夸克
1.请同学们将下列物质按照从小到大 顺序排列:
(1)一杯水 (2)电子 (3)小水滴 (4)氢原子 (5)水分子 (6)原子核 (7)质子 (8)夸克
顺序:
(8)夸克 < (2)电子 < (7)质子 < (6)原子核 < (4)氢原子< (5)水分子 < (3)小水滴 < (1)一杯水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卢瑟福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 的核,叫做原子核.带正 电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 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 里. 核外电子带负电,在核外 空间绕着核高速运动旋 转.
原子的核式结构 根据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内部是十分“空 旷”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体育场 原子
原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