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一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年级一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年级一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摘要本文对一年级一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材进行了分析。

该单元的内容主要涵盖了数的认识、数的读写、比大小、数的排序等方面。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教授本单元的知识点,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针对性的研究指导。

主要内容分析数的认识本单元的教材从最基础的数的认识开始,教授学生如何认识并正确地读写数字。

通过直观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数字,并逐渐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教材中采用了丰富的练,帮助学生巩固数字的认识,提高其数字识别能力。

数的读写数的读写是数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本单元的教材对数的读写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教材中通过各种实际场景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字读写方法。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的练题,帮助学生熟练地读写数字。

比大小在数学研究中,比大小是一个基本的概念。

本单元的教材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引导学生掌握比大小的方法。

教材中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比较,如图片比较、实物比较等,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数的排序数的排序是对数字进行整理和排列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环节。

本单元的教材通过不同的排序方式,如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等,引导学生研究数的排序方法。

教材中提供了一些实践性的例题和练,帮助学生掌握数的排序技巧。

教学建议针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

2. 在教授数的读写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如拼图、卡片游戏等。

3. 在比大小和数的排序的教学中,可以使用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进行视觉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4.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通过相互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结论通过对一年级一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该教材内容丰富、有趣,并且紧密贴合学生的研究需求。

教师可以根据本文提出的教学建议,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研究效果的提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材分析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材分析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材分析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掌握1~5的数字认识、数数、写数、加减法运算等基本知识。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背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童趣,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字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数数、识数的基本能力,但对于1~5的数字认识、写数、加减法运算还需要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对数字的认识和运算能力较弱,需要教师个别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5的数字认识、数数、写数、加减法运算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的数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5的数字认识、数数、写数、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和写数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认识数字和加减法运算。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直观演示法:利用教具、实物等直观物品,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字和加减法运算。

4.分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实物、图片、PPT等。

2.学具:练习本、笔、小棒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1~5的数字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数字间的规律,自然引入1~5的数字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1~5的数字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是适用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教材。

该教材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内容涵盖了数的认识、数的比较、数的排序、数的组成与拆分、简单的加减法等基础数学知识。

二、教材结构该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个知识点和相关练习。

具体结构如下:1. 数的认识与数的比较:通过认识数字0-5,学习数字的大小比较。

2. 数的排序:学习数字的排序和整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3. 数的组成与拆分:学习数字的组成与拆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4. 简单的加法:学习简单的加法概念和运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5. 简单的减法:学习简单的减法概念和运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6. 综合练习:通过综合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材特点1. 清晰的知识结构:教材按照递进的方式组织知识点,从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

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学习数学知识。

2. 多样化的练习形式: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判断等多种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3. 强调实际应用:教材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和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4. 强调思维培养: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四、教学建议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掌握。

2. 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数学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教师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反复训练,确保学生掌握牢固。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和情境,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重难点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有数一数和比多少两方面(de)内容.“数一数”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美丽(de)校园”情境图;二是从“美丽(de)校园”中抽取出来(de)10以内(de)、用集合圈呈现出来(de)人或物;三是配合此部分内容(de)练习题(练习一第1题、第2题).这部分内容(de)编排有如下特点:(1)借助“美丽(de)校园”情境图提供丰富(de)计数资源,并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 (2)丰富(de)计数资源为学生充分计数服务.“比多少”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猪兔一家(de)劳动”情景图;二是从“猪兔一家(de)劳动”中抽取出来(de)人或物数量(de)比较:三是配合此部分(de)练习题(练习一第3题、第4题).这部分内容(de)编排有如下特点:(1)使用“猪兔一家(de)劳动”情景图,生动形象,吸引小朋友(de)兴趣.(2)利用图片中(de)数量关系,使小朋友们生动具体(de)比较多少.教学重难点:1.通过活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培养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2.通过教学,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de)良好习惯.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中,了解学生数数(de)水平以及对数数(de)基本方法(de)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de)基本方法.2.在比较物品多少(de)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de)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de)基本方法(de)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de)比较方法.3.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4.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de)良好习惯.第二单元:位置教材分析:“位置”(de)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de)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de)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de)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de)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de)方式描述物体间(de)位置关系.本单元(de)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de)已有(de)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de)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de)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de)作用教室(de)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de)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de)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de)位置关系和变换(de)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de)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de)兴趣,发展学生(de)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de)空间方位观念.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de)相对性并描述物体(de)相对位置.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de)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de)相对性.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de)相对位置.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de)位置.第三单元:1—5(de)认识和加减法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de)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de)加法和减法.本单元(de)安排是:先教学1―――侨5(de)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de)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de)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de)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de)方法5以内数(de)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de)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de)乐趣打下扎实(de)基础.本单元(de)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教学重、难点: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de)组成计算(de)关系.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de)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4、数(de)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de)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也就是在分类(de)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de)比较和加减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de)个数和事物(de)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de)顺序和各数(de)组成.3、使学生认识符号“>” “<” “=”(de)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de)大小.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de)含义,会用自己理解(de)方法口算5以内(de)加减法.提倡算法多样化.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de)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de)事物并进行交流.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材分析:本单元(de)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我会拼图.立体图形(de)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de)引入―――知识(de)教学―――知识(de)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de)规律,在知识(de)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de)现实性和生活化.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de)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de)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de)数学知识描述所处(de)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de)应用性.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3、培养学生初步(de)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de)能力.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de)联系.5、在愉悦(de)氛围中激发学生(de)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第五单元:6—10(de)认识和加减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主要由“6、7(de)认识和加减法”、“8、9(de)认识和加减法”、“10(de)认识和有关10(de)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de)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de)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de)基础.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de)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de)地位.教学重、难点:认识数,学会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de)个数或事物(de)顺序和位置.2、使学生掌握6-10数顺序,会比较它们(de)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de)组成.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de)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de)大小.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de)加、减法.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de)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6、使学生用10以内(de)加减法解决生活中(de)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de)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de)乐趣.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de)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de)健康发展.第六单元:11—20各数(de)认识教学分析:本单元主要是先教学数11到20各数,然后教学1到20各数(de)读数(de)顺序及大小写数,最后出现10加几及相应(de)减法和十几加几、十几减几(de)口算题.小学一年级学生(de)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de)学习要通过大量(de)操作活动,使所学(de)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de)认知结构中.因此,本单元教材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数位,了解每个数位上(de)数所表示(de)意义.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de)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de)组成,掌握20以内数(de)顺序和大小.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到20各数.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de)减法.2、通过看图数数,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良好(de)观察习惯.通过摆小棒,培养学生(de)动手操作能力.3、在学习数字(de)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de)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de)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de)能力.第七单元:认识钟表教材分析:本单元认识钟表(de)内容有认识钟表、认识整时(钟表和电子表).本单元(de)编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提供了丰富(de)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de)素材,关注学生(de)经验和兴趣.第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第三、强调学生(de)数学活动,妈展学生(de)九感和符号感.第四,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de)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de)数描述现实世界中(de)简单现象,学会数学思考.第五,适时渗透思想教育.教学重、难点:1、认识钟表,区别钟表上(de)时针和分针.2、会看、会写整时、半时.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de)兴趣.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de)时刻,培养初步(de)观察、分析、推理(de)能力.2、通过拨表、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de)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de)乐趣,提高学习数学(de)兴趣,建立学好数学(de)信念.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de)精神.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de)良好习惯.第八单元:20以内(de)进位加法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de)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de)加法,即20以内(de)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de)问题.20以内(de)进位加法是20以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de)基础,这一部分学习(de)好坏对今后计算(de)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de)影响.因此,20以内(de)进位加法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de)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de)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de)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de)问题打下基础.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自己喜欢(de)口算方法并能够不明确熟练地算20以内(de)进位加法(de)口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de)进位加法,它是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de)基础.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de)问题.2、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真切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de)作用.3、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de)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de)兴趣,建立学好数学(de)信心.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材分析:本单元(de)复习包括本册所学(de)主要内容.共五部分:20以内(de)数,20以内(de)加法和10以内(de)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总复习(de)编排注意知识间(de)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de)认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de)能力.复习重点: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根据加减(de)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de)实际问题.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20以内数(de)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de)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de)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de)含义.2.熟练口算10以内(de)加减法,正确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de)进位加法.3、会辨认常见(de)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知道整时和半时.4.根据加减(de)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de)实际问题.。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解析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解析
2.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
3.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
4.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人学教育,并使学生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单元课时安排
2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学科第(一)单元教材简析
单元教材分析
教科书第4-5 页各集合圈中的人或物都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每个集合图的旁边都标上了相应的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认数和读数的情况、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学习习惯等,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但这里不是正式教学生认和读这些数。
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教材的主题图或情境图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材只抽取出其中一种或两种进行充分地去数、去比示。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中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地观察,比较,以更好地达成教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
“比多少”是学生学习认数、计算的准备性知识。教科书共安排了三个内容:一是主题图;二是做一做; 三是和此部分内容配合的练习题(练习一第3 题、第4 题)。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教学建议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如教学“数一数”时,教师出示情境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应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带看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事物的数量。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多篇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多篇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多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三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1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

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

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对于他们数学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的分析 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

就数的认识来看,新生二十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可以正数倒数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准备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在幼儿园中大部分学生学习过十以内的加减法,同时在一些家长在家中也进行过辅导,另一方面,数数和十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学生在生活中有机会使用,因此这方面的准备比较好。

1/ 62.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这和学生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有关。

3.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数感——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

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例如对于“你的小组中有几个小朋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第*个小朋友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解答没有问题,都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是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

4.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普遍学生关注的范围比较小,角度单一。

建议和措施 1.一年级学生的计算学习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透,同时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维的训练。

2.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引言作为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老师,我们需要仔细分析教材,了解每一个单元的内容和目标,以便能够更好地教授学生。

本文将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进行详细的教材分析,并讨论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材概述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数字的认识:从0到9的认识与书写。

2.自然数的基本概念:学习什么是自然数,了解自然数的顺序。

3.数字的比较:通过比较大小的活动,学习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4.数字的排列顺序:练习数字的排列顺序并进行综合练习。

5.数字之间的加法:学习简单的数字相加。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能够正确认识并书写从0到9的数字。

2.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并能够按顺序排列自然数。

3.能够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比较数字并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4.能够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给定的数字。

5.能够简单地进行数字之间的加法运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数字的认识和书写:一些学生可能在认识和书写某些数字上遇到困难。

2.数字比较:理解和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进行数字之间的比较可能需要一些巩固练习。

3.数字的排列顺序:将数字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可能需要一些训练和练习。

为了解决这些重点和难点,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方法和策略1.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使用数字的图像、音频和视频资料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字的概念和顺序。

2.游戏和活动:通过游戏和活动,如数字比较赛跑、数字排列游戏等,帮助学生巩固数字的认识和顺序,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和解决数字认识、比较和排列等问题,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互动性。

4.多种练习形式:为了巩固所学内容,我们将进行书面练习、口头练习和实际操作练习等多种形式的练习。

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在不同场景下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5.反馈和评估: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找出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数字1-5,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以及通过实际操作初步建立数的概念。

这一单元是整个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兴趣至关重要。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到数学知识,对于数字的理解和认识基本上是零。

他们对数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实践活动来吸引他们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数字1-5的认识和书写。

2.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并能用数字进行简单的排序。

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字1-5的认识和书写,数字的大小顺序。

2.教学难点:数字的大小顺序的理解和应用,数的概念的建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字。

2.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数字知识。

3.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数字歌曲,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新课导入: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5,讲解数字的书写方法。

3.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如数字排序游戏。

4.巩固练习:让学生通过数字卡片游戏,巩固对数字1-5的认识和记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字的大小顺序和数的概念。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直观地展示数字1-5的大小顺序,以及数字的书写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和课后作业来进行。

重点关注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书写,数字的大小顺序的理解和应用,以及数的概念的建立。

九. 说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以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

一年级一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年级一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年级一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简介本文档对一年级一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材进行了分析。

该单元主要涉及基础数学概念和技能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教材内容概述第一单元的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数字的认识:介绍了数字的基本概念,从0到9的认识和书写,以及数字的顺序排列。

2. 数字的比较:通过比较大小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

3. 数字的组成:介绍了数字的组成方式,包括个位、十位和百位的概念。

4. 数字的加法:引入了简单的加法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实际例子进行了讲解和练。

5. 数字的减法:引入了简单的减法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实际例子进行了讲解和练。

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本单元的教师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数字的认识和书写: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书写从0到9的数字,熟悉数字的顺序排列。

- 数字的大小比较:通过比较大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 数字的加减法: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他们进行简单加减运算的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数字的组成和加减法的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图片等具体示例,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组成方式,并通过简单的练加深他们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方法和活动安排为了有效教授本单元的内容,建议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活动安排:1. 游戏和趣味活动:通过数字游戏和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2. 实物和图片示例:使用实物和图片示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组成方式和加减法的概念,加深他们的记忆和理解。

3. 小组合作研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 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

教学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程度,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 日常表现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研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问题解答能力和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估他们对本单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包括四个方面: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以及渗透思品教育。

通过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数感,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引导学生组织好小组研究,初步感知合作研究的快乐及要求。

本单元共2课时,包括数一数和比多少两个部分。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使学生会用它们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单元共2课时,包括上、下、前、后和左右两个部分。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包括五个方面:认、读、写5以内各数,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以及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本单元共10课时,包括1-5的认识及书写、比大小、第几、4的分与合以及5的分与合五个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的分类基础,以及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包括学生正确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到20各数,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良好的观察惯,并通过摆小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研究数字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包括会读、会写11――20各数,掌握这数的组成、顺序及大小,认识十位与个位,熟练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认识数位,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准备课(一)教材内容◇数一数◇比多少(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1.数一数。

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并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数数的资源非常丰富。

安排一个校园场景,有非常丰富的数数资源,包括数量在1-10的各种事物,每个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

在教材中我们给出人物数量是20,以便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

·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

·对数数方法进行指导。

·组织学生数一数身边的事物。

◇给出了1~10十个数字,了解学生认数字情况·数字什么时候出示可以灵活把握。

◇把握好教学要求。

·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地学会数数的方法。

·对1~10十个数字,只是了解不是正式教学。

不要求学生全部认识1~10各数。

◇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 “比多少”通过一一对应比较两组事物的多少,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

◇由童话故事引出学习内容。

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童话故事,以此为背景引出学习内容。

◇提供了丰富的比较素材。

如“一张石桌”“三个苹果”“四根萝卜”“四个小凳”“两条跳出水面张望的小鱼”等等,教材提出“图中还可以比什么?”提示老师可以利用这些东西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充分地感知“同样多”“多”“少”的含义,掌握比较的方法。

·比较的两种事物,尽量能够建立起合理的对应关系。

◇练习中安排了不同形式的习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材分析

第1单元:准备课
❖初步认识数字1~10
第1单元:准备课
❖ 由童话故事引出学习 内容。
❖ 提供了丰富的比多少 的素材。
❖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 或少时,可以用一 一对应的方法。
第1单元:准备课
❖ 练习中安排了不同形式 的习题。
第2单元:位置 单元目标:
• 1. 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感受 它们的相对性。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加、减法含义 ❖ 结合情景突出加减法的含义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5的加减法
❖ 呈现不同思维 水平的算法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0的认识和加减法
1、结合具体情境,知道“0”的含义。 2、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第4单元: 认识图形(一)
重点:理解“0”的两种含义,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难点:理解“0”的两种含义,正确书写 0。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5的认识
基 数写比 序组
的 顺


数 序字小 数成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数的顺序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5的写法 ➢ 重视书写、分散
难点。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左右
教学目标:1.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2.判断左、右位置关系。3.能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4.发展空间观念,发展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正确用“左右”描述位置关系。 难点:建立“左右”的标准,掌握判断左右的方法。
第2位置
先认识“上下”“前后”,再认识“左右”。
第2位置
❖ 将数学运用于生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及进度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及进度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及进度表一、教材分析1.1 教材简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门制定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编写的,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小学一年级学生。

教材内容涵盖了数字、运算、几何、量的认识、数据分析等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旨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材结构本册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具体内容包括:- 单元一:认识数字0~10- 单元二:认识数字11~20- 单元三: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四:认识货币- 单元五:认识时间- 单元六:3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七:认识长度和面积- 单元八:综合练习与复习1.3 教学目标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认识并正确书写0~20的数字。

- 掌握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 认识货币,了解基本的货币单位。

- 认识时间,能够正确读写时间和进行时间推算。

- 掌握3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 认识长度和面积,能够进行简单的测量和计算。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进度表2.1 第一周- 教学内容:单元一:认识数字0~10- 教学目标:掌握数字0~10的读写,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和排序。

2.2 第二周- 教学内容:单元二:认识数字11~20- 教学目标:掌握数字11~20的读写,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和排序。

2.3 第三周- 教学内容:单元三: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掌握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题解答。

2.4 第四周- 教学内容:单元四:认识货币- 教学目标:认识货币,了解基本的货币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2.5 第五周- 教学内容:单元五:认识时间- 教学目标:认识时间,能够正确读写时间和进行时间推算。

2.6 第六周- 教学内容:单元六:3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掌握3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题解答。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解析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解析
单元教学目标
l.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 各数,会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 10 各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 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 以内的加减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学科第(五)单元教材简析
单各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解决问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本单元中学生所学习的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对今后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单元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本单元的教学主要借助提作和观察来进行,在教学中应商度重视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人观察和学具拼视,以此丰富学生关于6~10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表象,让他们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6~10的数概念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所应注意的是: 要加强操作和观察的目的性,做到紧扣目的设计活动; 在操作和观察的基础上要注意及时抽象与提升,帮助学生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使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也充满 “数学味”。如,在学生观察“8 和9”主题图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讨论“花、树、字的大小相同吗? 形状相同吗?颜色相同吗?为什么都可以用“8”来表示”逐步帮助学生做到“完全舍事物或现象的质的内容,而仅仅着眼于它们的量性特征”,从而深人理解数概念。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 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分析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分析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分析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一、单元教材分析这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本单元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书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读、写10以内各数,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10各数;在具体情境中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结合具体实例,认识“=”、“>”、“<”的含义并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

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理解1—10个数的意义和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2.难点是写1—10各数。

四、单元课时安排:10课时第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一、单元教材分析分类和比较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在今后的认数与计算、认识图形、简单的统计等学习活动中,经常会用到分类的思想和方法。

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具备了初步的比较意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比较长短、高矮、粗细、厚薄等打下了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按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二、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整体解读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整体解读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整体解读
本文旨在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进行全面解读,主
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内容概述
本单元主要包括数的认识和数的比较两个部分,其中数的认识
部分主要涉及数的概念、数的表示和数的读法;数的比较部分主要
涉及大小比较和顺序比较。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研究本单元,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读、写、比较和排列1~5以内的整数,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数的概念和数的读写,教学难点是大小比较和顺序比较。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数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探究式教学、操作性教学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
本单元的教学资源可以从教师自己整理、学校提供的教具和网络资源中获取。

评估方法可以采用小测验、作品展示、口头答辩等形式,以检验学生的研究效果和能力。

总之,本单元内容简单、实用,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重要的启蒙作用,期望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单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材分

1. 教材简述
本教材为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涵盖数的认识、数的排列、数的比较等基础数学知识。

2. 教材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认识并掌握数字1-5。

- 学会将数字进行排列和排序。

- 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字比较。

- 了解并应用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 教学方法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本单元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 图片示范: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示范数字的认识和排序。

- 互动游戏: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对数字的认知。

- 实际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数字的排列和比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教材特点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 简洁明了:通过简单的语言和清晰的图片展示,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 注重趣味性:通过有趣的互动游戏和实际应用案例,增加学生的研究兴趣。

- 渐进式教学: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5. 教学建议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本单元的内容,以下是一些建议:- 使用多媒体教具:结合多媒体教具,如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呈现教材中的图片和互动游戏。

- 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概念。

- 巩固练:在每个知识点结束后,设置一些巩固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为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材的简要分析,希望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所帮助。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教材分析本文将对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材进行分析,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

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如下:1.能够掌握数学基本术语和基本符号,并在实际问题解决中运用。

2.能够理解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概念,初步掌握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方法,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3.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让学生在操作中逐步通过比较、推理、总结等方法掌握简单的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小学数学基本概念和小学数学四则运算。

小学数学基本概念小学数学基本概念包括:数的概念、数的分类、数的表示、比的概念、形式与位置、图形与图形的认识等。

教学建议:1.采取游戏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认数,学习数的大小和表示。

2.引导学生通过数的对比,进行大小的比较,掌握比的概念。

3.学生通过手工操作做出简单的图形来加强形状和位置的认识。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主要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教学建议:1.采用游戏形式或故事情节来进行加减运算,吸引学习兴趣。

2.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乘除运算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3.通过口算和实际操作,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学生对于小学数学基本概念的掌握。

2.学生对于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掌握。

3.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游戏和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和方法。

教学方法1.知识导入:通过游戏、图片、视频等形式把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起来,让他们主动去了解和学习知识。

2.讲解解释:在知识导入后,逐步深入讲解并举例说明。

3.练习训练:通过口算和实际操作练习,强化学生的练习和记忆能力。

4.评价反馈:及时分析和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及时认识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二、单元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三、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1、数一数…………………1课时
2、比多少…………………1课时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单元重、难点:
1、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三、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1、上、下、前、后…………………1课时
2、左右………………………………1课时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
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单元重、难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

也就是在分
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三、单元课时安排:约10课时
1、1-5的认识及书写…………………1课时
2、比大小………………………………1课时
3、第几…………………………………1课时
4、4的分与合…………………………1课时
5、5的分与合…………………………1课时
6、认识加法……………………………1课时
7、1-5的加法计算……………………1课时
8、认识减法及计算……………………1课时
9、0的认识……………………………1课时
10、0的加减法………………………1课时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
步建立空间观念。

二、单元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三、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1、认识立体图形………………1课时
2、图形的拼组…………………1课时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
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
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
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二、单元重、难点:
1、会读、会写6-10各数,掌握这些数的组成、顺序及大小。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
大小。

3、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4、在活动中建立起6-10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表象,让学生全面感受
数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单元课时安排:约21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4课时
5、整理和复习2课时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到20各数。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通过看图数数,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良好的观察习惯。

5、通过摆小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6、在学习数字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7、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
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单元重、难点:
1、会读、会写11――20各数,掌握这数的组成、顺序及大小。

2、认识十位与个位。

3、熟练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认识数位,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三、单元课时安排:约 4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

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和半时的时刻。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单元重、难点:
1、认识钟表,区别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
2、会看、会写整时、半时。

3、认识半时。

三、单元课时安排:约 2课时
1、认识整时………………1课时
2、练习课…………………1课时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它是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用数学的能力)
3、通过数学学习,全球电信吏学生初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真切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
好数学的信心。

二、单元重、难点:
1、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不明确熟练地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

三、单元课时安排:约11课时
1、9加几………………………………3课时
2、8、7、6、加几……………………4课时
3、5、
4、3、2 加几…………………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