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人口开始负增长——历史性拐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前沿资讯
重构中国儿童照顾政策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则第一次提出了“幼有所育”这一崭新的民生政策目标,儿童照顾问题已经成为新时代民生发展的重点。
结合西方国家经验和我国的实践,在重构儿童照顾政策体系时,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新认识儿童照顾政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为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早期照顾和教育服务是西方国家社会政策由“社会救助”转向“社会投资”的主要举措之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成为社会的常态,年轻劳动人口减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负面影响只能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平衡“投资儿童”是有效应对未来“人口负债”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其次,建构普惠性儿童照顾政策,明确其普惠定位和主责部门。
近年来,西方国家的福利改革大都围绕着“照顾”展开讨论,照顾政策介于覆盖面最广的社会保险和覆盖面最窄的社会救助之间,旨在为有照顾需要的个人和家庭提供一定的经济、服务或假期支持。
基于西方国家经验,我们认为我国的儿童照顾政策体系应该定位为普惠性政策,即基于儿童的照顾需要,为所有有儿童照顾需要的家庭和儿童提供支持。
短期来看,可以借鉴《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统筹方式,由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牵头,协调和推动教育、民政、卫计委等部门形成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再次,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重构儿童照顾政策体系。
我国的儿童照顾政策体系建构应该合理使用现金、服务和假期三种政策手段。
具体说来,一是完善假期制度;二是通过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的形式分担家庭和非营利性托幼服务机构的儿童照顾成本;三是构建和发展0_6岁儿童托幼服务体系;四是承认“照顾”和“教育”在0_6岁儿童的成长中是不可分割的,在发展学前教育的基础上,促进3岁以下儿童照顾服务和学前教育的融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岳经纶、范昕,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_________丿
/------------------------------------------------------------------------------------------------------\ 2018年:中国人口开始负增长一历史性拐点2016年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后,2017年出生不但没有如预期那样多出生343万人,反而减少63万人(减少3.5%);2018年不但没有如预期一样多出生79万人,全国活产数反而少了250万人(减少14.2%)…抽样调查显示2015年、2016年的生育率只有1.05、1.24, 2018年的出生数只是2016年的83%,根据育龄妇女结构推算,2018年的生育率只有1.05左右(低于1.1是大概率,甚至可能跌破1.0),远低于官方2012年预测的4.4、2015年预测的2.1。
采纳2015年的抽样调查的年龄结构(官方)和联合国预测的中国死亡模式(与官方预期寿命一致),2018年的生育率为1.05,那么出生1031万人,死亡1158万人,负增长127万人。
由于官方的总人口存在上亿水分,采纳缩水后的人口结构死亡模式,2018年的生育率为1.05,那么出生941万人,死亡971万,负增长30万人。
清朝中期的1790年,中国人口突破3亿,出生超过1000万人,也就是说2018年的出生人数是清朝中期以来最少的。
2018年生育率只有1.05左右,只出生940至1030万人,只是1949年的一半,也就是说2018年的出生人数是清朝中期以来最少的。
间接数据也佐证了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低的实际情况。
中国所有人都可以生一个孩子,一孩次生育率与生育政策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社会发展水平、养育环境相关,是生育环境的晴雨表。
一孩次生育率是与总和生育率平行变化,二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95。
2015年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的一孩次生育率分别为0.60、0.65、0.60、0.63,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18、1.20、1.24、1.24。
中国2015年的一孩次生育率只有0.56,说明生育环境极为恶劣,即便停止计划生育,总和生育率也只能达到1.1,那么在全面二孩政策下,2018的总生育率推测为1.05左右也是合理的。
来源:21世纪金融圈公众号,易富贤、苏剑,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2019.01中国民政・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