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荀子》题解

合集下载

文言文《师说》《荀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师说》《荀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一)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师说》)(二)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

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立太学,设庠序,修六礼,明十教,所以导之也。

《诗》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

”王事具矣。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

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新高考《劝学》原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

新高考《劝学》原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

新高考《劝学》原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一、《劝学》(《荀子》)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理解性默写题1、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

“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是:。

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

3、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4、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5、《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6、《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荀子-劝学》与《颜氏家训-勉学篇》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荀子-劝学》与《颜氏家训-勉学篇》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荀子•劝学》与《颜氏家训•勉学篇》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材料二:夫学者是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

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

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

齐有宦者内参田鹏鸾,本蛮人也。

年十四五,初为阍寺,便知好学,怀袖握书,晓夕讽诵。

所居卑末,使役苦辛,时伺间隙,周章询请。

每至文林馆问书之外不暇他语及睹古人节义之事未尝不感激。

後被赏遇,位至侍中开府。

邺平之後,吾见徙入关。

吾儿思鲁尝谓吾曰:“朝无禄位,家无积财,当肆筋力,以申供养。

每被课笃,勤劳经史,未知为子可得安乎?”吾命之曰:“子当以养为心,父当以学为教。

使汝弃学徇财,丰吾衣食,食之安得甘?衣之安得暖?若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藜羹媪褐,我自欲之。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劝学荀子》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劝学荀子》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劝学荀子》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试题内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学不可以已已:停止B. 金就砺则利砺:磨砺C. 假舆马者假:借助D. 非能水也水:游水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顺流而东也B. 以为轮余与四人拥火以入C. 风雨兴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 蚓无爪牙之利不坠青云之志3.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学习要积累、专心的一组是()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③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④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⑤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A. ①②⑤B. ②③⑥ C. ③④⑥ D. ①③⑤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在学习上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把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向他人学习结合起来,这也是文章论述的中心。

B.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作者以设喻引出论断,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荀子》名词解释

《荀子》名词解释

《荀子》名词解释
《荀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

它主要以论述人性、政治、道德、教育等问题为主题,对于人的本性、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如何治理国家等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以下是一些《荀子》中常见的名词解释:
1. 性恶: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认为人的本性倾向于自私、贪婪和暴力。

他认为人的本性需要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进行约束和修正。

举例: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意思是人的本性恶劣,表现出善良的人往往是假装的。

2. 君子:在《荀子》中,君子是指道德高尚、修养完善、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君子具备礼仪、义理、智慧等美德,能够成为社会的楷模和榜样。

举例:荀子认为君子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关心社会公共利益,追求道德的完善。

3. 性命:荀子提出了性命观,认为人的性和命是相互依存的。

性指的是人的本性和天性,而命则指的是人的命运和境遇。

举例:荀子认为,人的性决定了人的命,但人通过修养和教育可以改变自己的
命运。

这些是《荀子》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解释,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继续提问。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90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90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90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云:“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这是说没有精诚专一的志向,就不会有明辨是非的智慧;不能专心致志,苦干一番,也不会有显著的功绩。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说:“这辈子没有虚度,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中国,无怨无悔。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心怀志向,投身祖国”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一)材料解读《荀子》名言说的是志向和事业的关系,黄旭华的话说明了志向和家国的关系,所以审题立意要兼顾“志向、事业、国家”。

再者要注意文体要求,要按照演讲稿的格式去写,取名复兴中学是为了让我们认识到个人和国家民族复兴的关系,还要注意自己青年学生的身份,要写到青年学生的志向和民族复兴的关系。

从材料的广度上,要联系古今中外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当今的例子;从材料的深度上,要把立意往深度内涵上去思考;从高度上,要上升到国家民族立意的高度,进行深化和升华。

再者作文要点题和扣题,要围绕所给的中心去写。

(二)立意参考(1)择心之所向,创祖国美好未来;(2)集涓滴之水,奔赴祖国星辰大海;(3)心怀远志铸大业;等等。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巨鹿之战中,面对数倍于己的秦军,项羽迎难而上,破釜沉舟,最终大败秦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

东汉末年,诸葛亮初出茅庐辅佐刘备时,面对曹操大军压境的危急形势,自知实力不足,毅然舍弃了新野地区,撤退到樊城。

正是这自知力不如人所做的退让,才成就了最后的三足鼎立之势。

面对困境,到底是选择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自古莫衷一是。

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请根据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写一篇文章。

荀子集释章节解析

荀子集释章节解析

荀子集释章节解析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著作《荀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本文将对《荀子》中的几个章节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荀子的思想。

1. 《劝学》这一章节以劝学为主题,表达了荀子对于教育的重要性的观点。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道德品格和智慧的关键,只有通过刻苦学习和修行,人们才能达到真正的成就。

2. 《性恶》荀子在这一章节中阐述了他的性恶观。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只有通过教育和道德的规范才能控制住人的恶劣倾向,使之变得善良和正义。

3. 《天论》这一章节主要讨论了天命和人事之间的关系。

荀子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天预定的,但是人的努力和智慧也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强调人应该尽职尽责,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4. 《性恶》在这一章节中,荀子进一步探讨了人性的恶。

他认为人的恶是无穷尽的,只有通过君主的治理和道德的教化,才能够使社会达到和谐的状态。

5. 《正名》这一章节主要论述了荀子对于政治权力和社会规范的看法。

他认为,君主应该以德治国,通过正名来树立权威和统治的合法性。

他强调人们应该遵循正确的道德标准,做到言行一致,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6. 《君道》在这一章节中,荀子论述了君主的道德职责和执政理念。

他认为君主应该以身作则,正直高尚,才能赢得人民的敬重和支持。

他强调君主要以仁爱之道来治理国家,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

通过对《荀子》的章节解析,我们可以了解荀子对于教育、人性、命运、政治以及社会秩序的思考和见解。

荀子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读者可以通过深入研究《荀子》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荀子的思想。

浙江省绍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绍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绍兴蕺山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期中调测高一语文(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采用闭卷考试。

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①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sǒng yǒng____________下“豁啷啷”地歌唱。

(铁凝《哦,香雪》)②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xiàxì_____________。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昌耀《峨日朵雪峰之侧》)③它那强烈的明灯/在chén xī____________中逐渐暗淡。

(雪莱《致云雀》)【答案】①.怂恿②.罅隙③.晨曦【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能力。

①怂恿,指鼓动别人去做(多指不好的事情)。

②罅隙,指缝隙、裂缝。

③晨曦,指黎明后的微光。

2.默写填空。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不可即的月亮,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2)《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

(3)《插秧歌》中,运用比喻,写出“插秧”忙碌紧张情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劝学》中,以行路为喻,论述积累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静女》中描写男子见不到约会女子而焦急不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虞美人》一词,通过永恒自然和沧桑人事的强烈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亡国之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解读-《荀子·劝学》知识点详解

教材解读-《荀子·劝学》知识点详解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判断句)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居托身,(这是)因为心思浮躁(不专一的缘故)。

(六)翻译下列句子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接近磨刀石(经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借以成为江海的(办法)。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因而精神和智慧自然获得,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五、整理出自本文的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日三省、锲而舍之、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课堂导学-课中讲解学案一、图表知全局1.朗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细读析文本2..本文题为“劝学”,其中,“劝”为何意?以此为题,有何作用?3.课文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它与文章其他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4.朗读第二段分析:本段运用了五组比喻句,这几组比喻句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5.朗读第三段思考:本段使用五个比喻句谈到了与学习紧密相关的哪几个方面的问题?6.朗读第四段思考:本段使用了十个比喻句,这十个句子,从意思上来看,可以分为几层?【相关链接】1.作者简介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

战国时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是继孔、孟之后的一位儒家大师,也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大的代表人物。

儒家经典荀子天论题解

儒家经典荀子天论题解

•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 县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 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 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 怀钱挈壶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 不售也。
• 酤:通“沽”,买酒。下文为“卖酒”。 • 概:酒器。 • 县:后来写作“悬”。 • 迓:迎。 • 龁:咬。
荀 子 《 天 论 》
荀子《天论》-题解 • 本文从不同方面论述 了天与人的关系,有 力地批判了唯心主义 的“天命论”,发展 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思 想。是荀子唯物主义 思想的代表作。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

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 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祅怪不能 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 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 吉。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 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 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 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 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 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
• 蚀:亏缺。 • 党:通“傥” ,倘或,偶而。 • 见:通“现” ,显露,出现。 • 常:通 “尝” ,曾经。
• 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 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
• 雩: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
• 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 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
• 二、在括弧中写出相应的 今字或通假字:
• 1、倍( )道而妄行,则 天不能使之吉。

《荀子》修身篇中的原文和译文

《荀子》修身篇中的原文和译文

《荀子》修身篇中的原文和译文《荀子》修身篇原文与译文
《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之一,由战国时期的
思想家荀子所著。

本篇为《荀子》中关于个人修养的重要篇章,主
要论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和政治哲学。

原文
【题解】
修身:其义为修养个人的品德,是儒家倡导的根本修养之道。

【正文】
夫仁者,全而必善者也;贤者,行而必远者也。

故君子耻不修,而不耻不见用。

是以居必安,出必荣,车服仆从而容者,人之所贱也。

是故无德不欢,无能不饱,无功不荣,无过不饱。

是故国无九
年之储,不足待凶饥;家无三年之食,不足待宾客。

【译文】
真正具备仁德的人,全面而且必然善良;有才能的人,行为必然超群。

因此,君子以不修养为耻,不以不被任用为耻。

因此,君子所居住的地方一定平安,出行一定荣耀,乘坐的车马、服饰和随从都荣耀的人,是人们所轻视的。

因此,没有道德的人不快乐,没有能力的人不满足,没有功劳的人不荣耀,没有过错的人不满足。

因此,国家如果没有九年的粮食储备,就不能够应付灾荒;家庭如果没有三年的粮食储备,就不能够接待宾客。

以上为《荀子·修身》篇的简要原文与译文,展示了荀子关于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核心观点。

在当代,这些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荀子《劝学》原文译文及注释

荀子《劝学》原文译文及注释

荀子《劝学》原文译文及注释荀子《劝学》原文译文及解释《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劝学,就是鼓励学习。

其中,前一部分(第一段),是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论述的是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

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劝学》原文译文及解释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劝学荀子〔先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生通:性)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蜹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诸子百家荀子集解原文与解析

诸子百家荀子集解原文与解析

诸子百家荀子集解原文与解析荀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被归属于儒家学派中的法家。

荀子的著作《荀子》是中国古代法家经典之一,被誉为“法家之宗”。

本文将对《荀子》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原文解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荀子思想的核心观点和哲学思路。

一、《荀子》概述《荀子》是荀子的代表作,全书分为六篇:劝学篇、劝学篇中的儒者篇、劝学篇中的秦问篇、本性篇、性恶篇、性善篇。

全书通过对人性本性的阐述,提出了人性本恶、性善可学的观点,强调了道德修养对于个人与社会的重要影响,并对社会治理、政治权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二、劝学篇劝学篇是《荀子》的开篇之作,主要探讨的是人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荀子认为,无论天赋如何,只要肯努力学习,就能取得成就。

他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来进一步强调了学习重要性。

同时,荀子也指出,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还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才能检验知识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不断改进和实践,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品德。

三、劝学篇中的儒者篇劝学篇中的儒者篇主要是荀子对于当时儒家学派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他认为,儒家强调天命、仁爱,但却缺乏对个体力量的培养,缺乏对实践经验和科学知识的重视。

荀子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认为知识与行动必须紧密结合,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体现出其价值和意义。

四、劝学篇中的秦问篇劝学篇中的秦问篇是荀子对于秦国的政治现象进行剖析与研究。

他指出,秦国的统治者采用了非常严厉的法制手段来实行集权统治,但这种严厉统治却无法根本解决社会问题。

荀子通过分析秦国反社会和反道德现象,提出了“道义立国”的思想观点。

他认为,只有在道义之上建立起良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才能使国家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五、本性篇本性篇是荀子对于人性本质的探讨与思考。

荀子认为,人性本质存在恶的一面,人们天生自私自利,追求自身的利益。

然而,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人类具备理性,能够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来约束自己的本性。

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文言文阅读理解

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文言文阅读理解

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文言文阅读理解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劝学》)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明亮。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省:反省。

D.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有三处提到了“君子”,而其意义各不相同。

按照顺序,它们分别指“有学问的人”“品格高尚的人”和“统治者”。

B.第二段论证学习的重要意义,强调人的知识能力和道德修养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在后天不断地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C.第三段形象论证了摆正学、思关系,学习效果才能显著,得出结论:君子超越常人,后天的学习在获取知识和培养品德方面作用巨大。

《劝学》lsh

《劝学》lsh

【七】、翻译分析第二段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①故:所以 ②受绳:经墨线量过 ③则:就 ④金: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⑤就:动词,靠近、接近 ⑥砺:磨刀石 ⑦利:锋利
译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 金属制成的刀剑靠近(放在) 文 磨刀石(磨过)就锋利,
【七】、翻译分析第二段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①跬: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 “步” ②无以:固定句式,没有用来„的(办法) ③骐骥:骏马 ④十驾:马拉车一天走的路叫“一驾”


所以不积累每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 外;不积聚细小河流,就无法形成江海。 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 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 功在累——通假字
1 2
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 则知明而 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
“輮”通“煣”,使……弯曲。 “有”通“又”,“暴”通 “曝”。
3
4
“知”通“智”(zhì ),智慧。
“生”通“性”,资质,禀赋。
【十一】、积累——词类活用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使‥‥弯曲(动词的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 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尝:曾经 须臾:片刻 所学:“所”字结构,学习的…… (收获) 之: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博:广博,宽广
译 文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比不上片刻的学习 的收获;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比不上 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七】、翻译分析第三段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七】、翻译分析第四段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 也。
①六跪:跪,蟹脚;蟹实际上是八条腿。一说,海 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 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 ②而:表并列,和 ③螯:á o,蟹钳。 ④躁:浮躁,不专心

荀子《正名》篇新解

荀子《正名》篇新解

荀子《正名》篇新解《正名》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的一篇论述名实关系的文章。

本文主要讨论了名与实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名实相辅相成的原则,并倡导了以实为基础、以名为辅助的治国之道。

整篇文章以对正名的解释开头,荀子认为“名者,实之宾也”,即名是实的附属物。

他认为,名是事物的外在标签,而实则是事物的本质。

名实之间的关系如同车与马的关系,马是车走动的本质,而车则是马的交通工具。

荀子认为,如果只有车而没有马,车就无法前进;同样地,如果只有名而没有实,名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荀子进一步强调了名实关系的互相制约,他提出了“事与名争”的观点。

他认为,实际的事物是有自己的存在和性质的,这些存在和性质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们的命名所左右。

如果人们对某一事物进行了错误的命名,那么命名就失去了对事物的准确描述的功能。

只有正确理解了事物的本质和实际情况,才能正确地命名,并达到“正名”的目的。

荀子还在《正名》中谈到了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社会的治理需要依靠名和实相结合的原则。

实是治理的基础,名则是实现治理的手段。

他指出,只有依靠实际的政策和措施,才能真正解决社会问题。

而名则是对这些实际措施的宣传和传播,利用名号的力量,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荀子的《正名》一文,强调了名实关系的重要性,提出了以实为基础、以名为辅助的治国理念。

他认为,只有理解名实的相互关系,才能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

他也强调了实用主义的思想,认为治理需要注重实际效果,而非单纯追求虚名。

这一观点对今天的社会治理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正名》一文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成为了后来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也引起了后人对名实关系的深入研究和解读,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名》是一篇思想深刻、内容丰富的文章。

它通过对名实关系的解释和论述,探讨了社会治理的原则和方法。

荀子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荀子《正名》篇新解

荀子《正名》篇新解

荀子《正名》篇新解荀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以“性恶论”、“天人合一”、“正名观念”为主要特征。

其中,正名观念是荀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正名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只有正名才能使人们遵守规矩,才能使社会有序稳定。

荀子在《正名》一文中提到,“名实相副,事理相应,此之谓天之纪。

”他认为,名字和实际情况要相符合,做事情要符合事理,这就是天道的纪律。

荀子强调了言语的力量,他认为言语具有引导人行为的作用,因此必须保持言语的准确性和判断力。

荀子认为,正名是社会中最基本的规矩,而非常人所理解的雅称美名。

他说:“名者,物之所以称也;实者,物之所以贵也。

”也就是说,名就是给东西取的名字,实就是东西本身的价值。

正名不是一个人说一个算,而是需要遵守共同的规则,比如立法和道德规范等,这些规则是社会赋予的。

荀子在《正名》中提到了“术语”的概念。

他说:“人以语言相通,故有山川之名、器用之名、谷澗之名、文章之名、官爵之名、奉承之名、毁誉之名,皆以语言相传也。

”他认为这些称呼和表达能够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但是,如果这些术语被滥用或者被错误使用,就会导致许多问题和混乱,这也是荀子所反对的。

荀子在《正名》中提到了“罔上”、“过实”、“假语”等负面的例子,来说明了不正名的危害和后果。

他说:“官爵非其所当居,谓之罔上;言行过短以自奉,谓之过实;托颜色以干谒,谓之假语。

”这些行为都是不正名的典型表现,将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和不稳定。

荀子认为,正名是治理社会的重要手段。

他说:“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事成则功就。

”只有正名,才能引导人们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稳定的社会形态。

因此,荀子强调良好的道德规范、法律法规、教育等手段来促进人们的行为符合正名原则。

总之,荀子《正名》一文是他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强调了正名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价值,提出了“名实相符,事理相应”的理念,指出了不正名的危害和后果。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以其深厚的道德和伦理传统,将正名观念推崇至极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
《荀子》题解
主讲:张萍 2014.12.10
古代汉语
孙 卿 。 战 国 后 期 赵 国 人 。 为 避 汉 宣 帝 刘 询 的 名 讳 , 改 称 名 况 , 字 卿 , 姓 荀 氏 。 汉 朝 人 荀 子 ( 约 前 313前 年 ) , 238
古代汉语
游历
政治 考察 稷下学宫
三为祭酒
《荀子· 大略》
古代汉语
实行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荀子· 儒效》
古代汉语
劝学篇 baby版
兰陵令
古代汉语
荀子思想
政治上
纳法入儒
法治补充礼治;天下统一,中央 集权,“天下为一,诸侯为臣”
哲学上
客观世界是物质的、可知的 “以人事制约天命”、人定胜天
古代汉语
荀子思想
认识论
实践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
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
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伦理观
人之性恶也,其善者伪也
古代汉语
政治伦理
明而行无过矣。
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古代汉语
定向
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
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
《荀子· 大略》
古代汉语
专一
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
《荀子· 大略》
君子结于一也。
《荀子· 劝学》
古代汉语
持恒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 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劝学》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
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无日不在是。
自然观
古代汉语
逻辑思想 认识论
以民间文学说唱歌谣的形式 宣传为君治国之道
《荀子》32篇及内容
古代汉语
《荀子》文章特色 巧譬博喻 多用排比
理精语隽
浑厚朴实
倞 荀 子 注
1983年
梁 启 雄
清 王 先 谦
古代汉语
荀子为学经验 博学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