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导论

合集下载

工业工程导论2010461524417676

工业工程导论2010461524417676

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ing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与物流工程系主要内容⏹基本概念⏹主生产计划计算方法⏹主生产计划的评价和维护主生产计划定义主生产计划MPS是以总生产计划、需求预测和客户订单为输入,安排将来各周期中提供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将上层生产计划转化为产品计划,它是一个详细的进度计划。

MPS是对最终项目的需求日期(计划时段)和数量的说明。

主生产计划可以用来回答下列问题:(1)生产什么?——计划对象(2)生产多少?——需求量(3)何时生产?——提前期主生产计划的作用主生产计划是计划系统中的关键环节。

它将总生产计划转换成特定产品的计划。

是MRP的主要输入,它驱动MRP及后续的能力需求计划和车间作业计划。

对主生产计划的管理是MRP成功运行的关键。

主生产计划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协调生产与市场,实现生产计划大纲中所表达的企业经营计划目标。

主生产计划在三个计划模块中起“龙头”模块作用,它决定了后续所有计划及制造行为的目标。

MPS计划对象主生产计划(MPS)的计划对象是把总生产计划中的产品进行具体化和系列化,通常称之为最终项目(end item)。

最终项目通常是独立需求件,但是由于销售环境不同,作为计划对象的最终项目其含义也不同。

主生产计划中的最终项目可以是产品、主要组件,也可以是产品结构中最高层次上的单个零件。

MPS在不同生产类型企业的应用•面向库存生产MAKE TO STOCK•面向订单生产MAKE TO ORDER•面向订单设计ENGINEERING TO ORDER•混合型HYBRID面向库存生产MAKE TO STOCK•应用十分普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预测准确性低,订单不稳定,交货期短,明显的季节性(淡旺季),生产弹性大,材料存货和成品存货以及车间库存偏大,是这种类型企业的特征。

•生产主要由MPS决定,MPS本身调整频率较高,保持MPS的稳定性意义重大•典型行业:饮料、日用消费品行业面向订单生产MAKE TO ORDER•应用较普遍,提高生产效率、平衡生产压力•采购周期长,制造周期较短•预测准确度相对较高,MPS在于平衡生产负荷•典型行业:手机及其配套产品,完全OEM企业APP和MPS的区别综合生产计划只对产品组进行划分,它不确定具体的物料项目。

工业工程导论

工业工程导论

工业工程导论:打造高效、可持续的生产流

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高效、可持续的生产流程。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工业工程导论应运而生。

工业工程导论,是对生产流程进行管理、优化、控制和改善的学科。

它涉及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包括物流、原材料采购、设备维护和资源利用。

为了打造高效、可持续的生产流程,工业工程导论倡导以下几点原则:
1.确定目标:明确生产目标,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和流程。

2.流程优化:通过优化流程、简化生产环节、减少浪费来提高效率。

3.设备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有效减少故障和停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4.物流管理:提高物料的输入和输出效率,降低库存水平,提高资金回收率。

5. 资源利用:尽可能地利用所有可用资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总之,工业工程导论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的有力工具。

只有掌握了工业工程导论的原理和实践,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中立于不败之地。

1 工业工程导论

1 工业工程导论

第一章工业工程导论1.1 工业工程的产生及发展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起源于美国,在国际上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影响相当广泛的综合性、交叉性、反映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学科,并且它的内涵与外延仍然在不断发展。

英文中的Industrial,不仅仅包含中文中所说的工业的含义,还包含产业的含义,即包含了工业领域外的交通、服务等多种产业部门的意思。

在工业工程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学者、学术团体对其所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其内涵大体相似。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AIIE,Americ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1954年提出后经修改的定义:“工业工程是研究由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综合系统的设计、改善和设置的工程技术,它应用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来确定、预测和评价由该系统可得到的结果。

”从该定义可以看出工业工程的特征:(1)工业工程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的综合、交叉型科学。

因而工业工程师是一种复合型人才。

(2)工业工程的工程属性很强,其工作原理是采用工程分析与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所以容易强调定量方法等技术手段。

(3)它追求由人、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生产要素所组成的综合系统的整体效益,无论系统的大小都反映出很强的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管理效益的特征。

因而有的学者称之为管理支持技术体系也不为过。

(4)现代工业工程不仅是一种工程技术而且还是一种哲理,特别强调发挥系统中人的作用。

这也是IE发展到今天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

因而在研究组织设计与重构、人员评价、激励手段等时往往采用工业工程的方法。

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是生产。

生产包括制造有形的实际产品,广意的还包括提供服务(即无形生产,如销售、运输、信息通信、医疗等)。

工业工程导论

工业工程导论

工业工程导论一、简介工业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优化工业系统的学科,其任务是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质量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工业工程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主要方法和应用领域。

二、历史背景工业工程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当时工业革命带来了大规模生产,但也暴露出生产效率低下、浪费资源等问题。

为了优化生产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工业工程应运而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工程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系统性的学科,包括工艺改进、生产计划和调度、设备布局等方面。

三、主要方法1. 工作测量工作测量是工业工程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用于测量和分析工作的时间、动作和运动。

通过工作测量,可以确定工作岗位的标准时间,进而优化工作流程和资源分配。

2. 设备布局设备布局是指如何合理地布置设备、工作区域和人员,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合理的设备布局,可以减少物料和人员的移动距离,加快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3. 生产调度生产调度是指如何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和资源,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通过优化生产调度,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生产停顿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4.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工业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包括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保证等方面。

通过质量管理,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减少产品缺陷和退货率,提升企业的声誉和竞争力。

5.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如何有效地管理供应商、生产商和分销商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减少库存、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产品的流通速度和及时性。

四、应用领域工业工程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物流业、服务业等领域。

在制造业中,工业工程可以优化生产线的布局,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物流业中,工业工程可以帮助优化仓库的布局和物流调度,提高物流效率和准时性。

在服务业中,工业工程可以改善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五、总结工业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改善设备布局和调度,以及提高质量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质量。

工业工程导论完整论文(共5篇)

工业工程导论完整论文(共5篇)

工业工程导论完整论文(共5篇)第一篇:工业工程导论完整论文关于工业工程知识在中小企业应用的分析[摘要] 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柱石。

改革开放近30年来,尽管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但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融资难、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缺乏、企业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弱、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一些不容忽视和回避且亟待解决的老问题,同时又面临不断产生的新问题的压力。

本文从工业工程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工业工程的必要性,提出在中小企业应用工业工程的对策。

[关键词] 工业工程中小企业竞争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

但近几年来,众多的中小企业发展速度变慢,效益降低,亏损、破产的现象逐年增多。

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就要改变企业生命周期短、更替频繁、死亡率高、蜕变重生发展不多的局面,保持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成长。

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构建并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成为其首选。

而作为改善生产状况、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杠杆——工业工程,则是中小企业摆脱困境,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一、中小企业应用工业工程现状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 IE)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迄今已有一个多世纪。

泰勒和吉尔布雷斯是工业工程的开山鼻祖。

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于1955年首次正式提出工业工程定义。

其表述如下:“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工程技术,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1]这一定义被广泛应用,甚至有人沿用至今。

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后引入工业工程,并结合自己本国的经验,将工业工程定为:“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工业工程导论

工业工程导论
型流程程序图。物料型流程程序图以原材料、在 制品或产品为研究对象,主要标明生产或搬运过 程中材料或零部件被处理的步骤。人员型流程程 序图以人为研究对象,主要记录操作者在作业过 程中的操作流程。
表头部分包括:工作部别、工作名称、现行方法、 建议方法、最后统计等
流程程序图的绘制步骤如下: 1)在标题栏内注明标题、图号、研究者姓名、
▽表示受控制的储存。物料在某种授权下的存入 和发放。
“ECRS”四大原则: 1)取消(Eliminate)。
经过“完成了什么”、“是否必要”、“为什 么”等问题的提问,不能有满意答复的,皆属于 非必要的内容,需要取消。
2)合并(Combine)。 无法取消而又必须的,看能否进行合并,达到
省时简化的目的。
3)重排(Rearrange)。 取消合并之后,可根据“何人、何处、何时”
三个提问进行重排,使其能有最佳的顺序,除去 重复,办事有序。 4)简化(Simple)。
经过取消、合并、重排后的必要工作,就可以 考虑能否采用最简单的方法及设备,以节省人力 、时间及费用。
四、建立标准工作方法和贯彻新方法 改进方案经过试行完善后,就应当对新的工作方
个生产系统作为分析对象,分析的目的是改善整个 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工艺内容、工艺方法、工艺程 序和作业现场的空间布置。通过分析研究,设计经 济、合理、优化的方法、程序和空间配置。
工艺程序分析最主要的工作是绘制工艺程序图。绘制工 艺图时,以纵垂线表示工艺顺序,水平线表示材料的引 入,绘制原理如下:
绘制步骤: 1)在工艺程序图标题栏内写明诸如产品名、
和作业的实际流动路线进行分析,以达到改进现场 布置和移动路线,缩短搬运距离的目的。
线路图依照比例缩小尺寸绘制工厂的简图或车 间平面布置,将机器、工作台等的相互位置一一 绘制于图上,并将流程程序图上所有的动作,以 线条或符号进行表示。特别是材料与人员的流通 线路,要按照流程程序记录的次序和方向用直线 或虚线表示,各项动作发生的位置则用符号及数 字表示。流通的方向一般以箭头表示。

工业工程导论 74页

工业工程导论 74页

There is always a better way!
有这样一幅连环漫画,画中有两只背对背被绑在一起的小狗,它俩 的前方各有一根骨头,两只狗都急着向前去啃骨头,却因背道而驰的 拉力,寸步难移,谁也吃不着骨头。几番挣扎,两只狗终于想出了一 个妙法;两只狗先一齐转向一方,把一边的骨头咬住,然后再转向另 一方啃另一边的骨头,这样一来,两只狗各有骨头可啃了。漫画的下 方写着: “There is always a better way” 。
在企业的某一个职能部门应用单 项IE 技术,如应用生产计划技术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实现制造过 程低成本高效进行;应用各种质 量管理技术实现对产品质量和工 作质量的控制,全面提高企业的 前国内企业中应用工业工程主要有两种方 式:
➢ 局部应用IE ➢ 整体应用IE
成立了IE 部门,制订、规划、协 调和招待公司的IE发展计划,推进 企业管理进步。主要工作职责是负 责整个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 改进、提高,为决策起参谋作用。 这种方式有利于整个系统的管理水 平的提高,能够取得很好的管理效 益,如烟台变压器厂、科龙集团。
IE教育的发展
目前,全国已有机械部、航空部、电子部、国家技 术监督局、中科院等十几个部委和北京、上海、辽宁、 湖北、河北、安徽等十几个省市的IE学会,并有清华大 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 学等175所大学设立IE专业和全国自学考试万余名IE 学员。可以说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工业工程在中国是发 展迅速的,究其原因在于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工业
IE
工程 产学研相结合

发展 企业系统性地应用工业工程

案例分析
PDCA 管理法在海尔的运用 BMW 物流的“秘密武器”

工业工程导论

工业工程导论

.
什么地方执行? 为什么 有无其他更合适的位置和布局
.
什么时候做此事? 为什么 有无其他更合适的时间与顺序
.
由谁来做?
为什么 有无其他更合适的人
.
做什么?
为什么 可否简化作业的内容
.
如何做?
为什么 有无其他更合适的方法
、原则 ()分析法定义:
取消()、合并()、调整顺序()、简化()。 取消():“完成了什么?是否必要?为什么?” 合并(): 如果工作或动作不能取消,则考虑能否可与其他工作合 并。 重排(): 对工作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列。 简化(); 指工作内容和步骤的简化,亦指动作的简化,能量的节 ()分析法 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寻找工序流程的改善方向,构思 新的工作方法,以取代现行的工作方法。运用四原则,即取消、 合并、重组和简化的原则,可以帮助人们找到更好的效能和更 佳的工序方法。
• 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决定国家发展的速度是增强工资和改善人民生活的 基本条件,可以缓和通货膨胀,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保持国际贸易 平衡,对就业和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 生产率管理含义:生产系统的产出量和投入量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规划、 整治、指挥、控制和协调。
• 生产率的种类:按照要素种类、要素的苏亮、测定方式分类方法。 • 生产率的测定 • 影响生产率的因素 • 提高生产率的途径
具体操作
取消所有多余的步骤或动作(包括身体、四肢、手和眼的动作); 减少工 作中的不规则性,比如将工具存放地点固定,形成习惯性机械动作等; 尽量取消或减少手的使用,如抓握、搬运等; 取消笨拙的或不自然、不 流畅的动作; 尽量减少一切肌肉力量的使用; 减少对惯性、动量的克服; 杜绝一观危险动作和隐患; 除必要的休息外,取消工作中的一切人员和 设备的闲置时间。

工业工程导论

工业工程导论

供供供供供
供供供供 供供供
供供供供
供供供供供供供
供供供供
供供供 供供供
供供供供
供供供 供供供
供供供供
现代经营工程
❖ 工程经济:企业投资的可行性、评价其合理性与经济性, 提供决策支持;
❖ 工业设计:通过产品的审美设计和人与产品的界面设计, 来完成工业产品的功能使用性、造型美观性、人机系统性 和商业经济性的有机结合。
收效甚佳
IE的萌芽: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
❖ 零件的互换性——标准化 (E.Whitney)
❖ 劳动专业化分工——专业化 (A.Smith)
❖ 时间研究
(W.Babbage)
❖ 组织化、通讯联系和情报资料的管理原则(H.V.Poor)
经典IE的建立:20世纪初
❖ F.W.Taylor:《科学管理原理》,内容涉及制造工艺过程、劳动组 织、专业化分工、标准化、工作方法、作业测定、工资激励制度 与职能组织等。他还首创了生产现场的时间研究方法。(1911)
❖ 企业战略管理:通过现状综合诊断。外部环境与变化分析、 内部功能分析,确定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目标。
工业工程中的系统分析方法与技术
❖ 量化分析方法:应用建模、预测、优化、仿真、评价技 术对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目的是选择 最优或满意的系统方案,具体技术有:运筹学、系统工 程、统计学等;
❖ 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硬件与软件基础、数据库原理、 网络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等。
❖ 日本:从60年代引入IE研究,70年代推出JIT,TPM
– JIT:Just In Time,准时制生产,美国90年代将其总结为精益 生产 (Lean Production)
– PT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日本汉字为全员生产保全。

精品课件-工业工程导论-第1章 工业工程概述

精品课件-工业工程导论-第1章 工业工程概述

(2) 吉尔布雷思夫妇
经济与管理学院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① 弗兰克•吉尔布雷思(Frank B.Gilbreth,1868~1924)被公认为动作研究 之父 。
② 莉莲•吉尔布雷思( Lillian M.Gilbreth,1878~1972),是美国第一个 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妇女,被称为管理学的第一夫人。
顾客
工业工程管理技术
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产品创新、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管理、工作研究、 质量管理、成本控制、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优化与改善……
二、工业工程发展的历史进程
经济与管理学院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美国质量管理权威朱兰博士说:美国值得向全世界夸耀的东西就是 工业工程,美国之所以打胜第一次世界大战,又有打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力 量, 就是因为美国有工业工程。
4 创新期:20世纪70年代末——现今
经济与管理学院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1)美国:有100多所大学开设有IE系或IE学院,为七大工程学科之一(机械工程、 电机与电气工程、化学工程、建筑与建材工程、计算机、航天工程和工业工程);
成就: A. 动作研究 (动作分解—动素) B. 动作影片分析 C. 疲劳研究 D. 工作环境研究
120块/小时
350块/小时
经济与管理学院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3)泰勒的同时代人 ① 1913年,Henry Ford发明流水装配线; ② 1914年,Harry Gantt从事作业进度规划研究(甘特图)和按技能高低与工时付 酬的计件工资制的研究,; ③ 1917年,F. W. Harris研究应用经济批量控制库存量的理论;

《工业工程导论》课件

《工业工程导论》课件
设备维护与管理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 设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质量控制
运用统计过程控制、质量检测等方法,确保 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工厂布局与物流规划
合理规划工厂布局,优化物料流动路径,降 低运输成本。
工业工程在物流业中的应用
配送路线优化
通过分析配送需求和交通状况 ,制定最优配送路线,降低运
03
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质量管理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客户
满意度、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的组织的管理体系。它是一套完整的、相互关联 的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组织的质量管理活动。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
详细描述
人机协同强调人与机器的协作,通过人机交互、智能控制等技术,提高生产过程 中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人工智能则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模拟人 类的智能行为,实现自主决策和优化控制。
THANKS
感谢观看
工业工程的学科体系
基础理论
包括运筹学、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等基础理论。
方法与工具
包括工作研究、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控制与可 靠性等。
应用领域
涉及制造业、物流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如生 产流程优化、物流配送规划、服务效率提升等。
02
生产系统设计与优化
生产系统概述
1 2 3
生产系统定义
生产系统是指将输入的原材料、零部件等经过一 系列的加工、组装等过程,转换为输出的产品或 服务的整体系统。
详细描述
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概念,旨在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和 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智能制造则强调 制造过程中的智能化和自主化,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 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工业工程导论

工业工程导论
第一章 2_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4 条) 5_ 工业工程定义(完整版) 8_ 工业工程内容体系 19_ 现代工业工程发展的显著特征(7 条) ----
第二章 24_ 人机系统的效能 28_ 现代组织理论的主要特点 30_ 柔性战略 32_ 系统设计的五个阶段 ----
第三章 36_ 工业工程的思想与原则 40_ 系统设计方法 41_ 创造性技术和方法 ----
第四章 50_ 作业测定的主要方法 51_ 标准时间的构操作分析作业题(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改善效果) 78_ 动素的分类 80_ 动作经济原则 ----
第六章 89_ 测时方法及其选择原则 作业题、三种评比方法计算(评比系数) 学习曲线的计算 ----
第十章 195_ 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变革及其特点 ----
第十一章 202_ 第二节、第三节 ----
第七章 工作抽样 120_ 剔除异常值、观测次数是否足够 136_ 137_ 预订时间标准及模特法 ----
第八章 146_ 生产率管理 作业 162_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核心 作业(绩效考评)(德、勤、能、绩) ----
第九章 170_ 灵捷制造 173_ 并行工程 177_ 第三节 183_ 供应链管理 ----

工业工程导论复习题答案

工业工程导论复习题答案

工业工程导论复习题答案1. 工业工程的定义是什么?答:工业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学科,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生产和服务系统进行设计、改进和实施,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障质量、确保安全。

2. 工业工程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哪些?答:工业工程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生产系统设计、工作研究与人体工程学、质量控制与管理、运筹学与系统分析、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规划等。

3. 工业工程在现代制造业中的作用是什么?答:工业工程在现代制造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等方面。

4. 工业工程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答:工业工程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流程分析、动作研究、时间研究、工作抽样、预测与决策分析、统计过程控制等。

5. 什么是精益生产?答: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最小化浪费、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的生产管理方法。

它强调通过持续改进、消除非增值活动、优化生产流程来实现成本降低和质量提升。

6. 工业工程中的人体工程学主要研究什么?答:人体工程学主要研究人与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设计工作场所、工具和设备,使之适应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工作安全。

7.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答: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产品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最终销售的整个流程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以确保产品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8. 工业工程在服务行业中的应用有哪些?答:工业工程在服务行业中的应用包括服务流程优化、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改进、服务成本控制等,通过运用工业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9. 什么是企业资源规划(ERP)?答:企业资源规划(ERP)是一种集成的信息系统,它将企业的各个业务流程(如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和流程自动化,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工业工程导论(精)

工业工程导论(精)
-工业工程是一门工程学 -工业工程的研究对象是生产系统或生产经营系统的人、材料、设 备的设计、改善和运用等问题 -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是综合运用运筹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是系统科学在工业中的应用。 -工业工程的目的是通过规划、预测、评价整体系统的效果,合理 设计和改善系统,以使其能以较少的输入得到相对较多的输出。 -工业工程与管理的区别:产生于管理科学,二者相互交差相互依 存,但二者又不可混同。
工业工程导论
工业工程的定义 美国大百科全书:工业工程是对一个组织中的人、物料 和设备的使用及其费用作详细的分析研究,目的是使组 织能够提高生产率、利润和效率。
工业工程导论
工业工程的定义
英国IE定义:IE是将基础科学、工业知识和一些方法,在工业企 业与其他领域中的应用技术。为了提高生产率,为了研究某项政策 对其他政策的经济有效性,要对工具的准备建立适当的程序。为了 达到上述目标,必须经常将成果和成本结合起来考虑,因此,IE是 经营技术部门的活动,应注意处理下列有关的问题:决定产品、设 计产品、标准化、成本分析、生产方式、生产管理、设备选择和配 置、运输管理、工具设计、设备管理、动作和时间研究,奖励及合 理化建议和人际关系等。
工业工程导论
工业工程的制造业中的应用
2)设施规划与设计:对系统(工厂、医院、学校、商店 等)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包括选址、平面布置、物流 分析、物料搬运方法与设备选择等,使个生产要素和各 子系统(设计、生产制造、供应、后勤保障、销售等部 门)按照IE 要求得到合理的配置,组成有效地集成系统。 涉及SE、OR、 工作研究、成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工 效学、工程经济学、计算机模拟等知识。
工业工程导论
工业工程的发展
摇篮期:从产业革命到 19 世纪末,怀特提出了“互换性 原理”,劳动分工 奠基期(科学管理时代):泰勒等人 成熟期(工业工程、运筹学) :数学方法的引入(统计学、 运筹学) 革新期(工业与系统工程) ;系统论、价值工程

工业工程导论

工业工程导论

工业工程的概念:工业工程是对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

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鉴定、预测和评价。

任务:如何将人、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要素进行有效、合理的组合与配置,并不断改善,实现更有效的运行,为管理活动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与保证,其目的是达到系统效益与生产率的实现与提高。

研究对象:由人、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生产要素所构成的各种生产及经营管理系统,且不局限于工业生产领域。

现代工业工程发展的显著特征:(1)工业工程的研究对象与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到整体生产系统,并日益注重用系统观点和系统工程方法来处理问题(2)广泛采用计算机强化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3)突出重视生产率和质量的研究(4)努力实现不断改善与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综合创新这一现代工业工程的本质功能(5)重视人本原则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6)注意形成面向问题的适宜的工业工程工作模式工业工程理论有哪些?人-机系统理论、制造工程理论、组织理论、经济学及成本理论、数量化及优化理论等人-机系统的效能及其实现条件:人-机配合、工作场所设计、优化工作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三个主要内容:(1)强调以经济增长为基础(2)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经济的承载能力相协调(3)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他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形成了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和有机整体。

)工业工程方法论是什么?所谓工业工程方法论,是运用工业工程方法研究与解决工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系统问题时所应遵循的工作程序、逻辑步骤、基本方法及方法体系。

它是贯穿于各种、各类专门的工业工程方法或技术中的主线。

工业工程的四个工作阶段:系统诊断与分析、系统规划与设计、系统实施与运行、系统评价与改善五个逻辑步骤:按照问题说明、目标探索、方案综合、分析权衡、评价抉择工业工程有哪些基本方法?系统分析及系统优化、仿真、评价技术、系统设计方法、创造性技术、系统图标法以及计算机系统支持技术等方法研究的定义:方法研究是指对现有的或拟议的工作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录和严格的考查,作为开发和应用更容易、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以及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

工业工程导论

工业工程导论

第一章测试题一.填空题1:工业工程是对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 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

答案人员。

物料。

设备。

能源。

信息2: 工业工程综合利用了__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 和________ 。

答案数学。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确定。

预测。

评价3: 工业工程的目标就是通过不断的改进和_____________ ,使系统投入的要素得到有效___________ _,降低 _______ ,保障 _________ 和________ ,提高_______ ,获得最佳综合效益。

答案优化设计。

利用。

成本。

质量。

安全。

生产率4: 工业工程的基本职能是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

答案规划。

设计。

实施。

评价。

创新是工业工程的重要原则,称之为原则。

答案工作简化。

专门化。

标准化6:IE 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作为其宗旨。

欲追求最佳的整体效益,必须树立成本和效率意识。

答案降低成本。

提高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7:IE 追求合理性、就必须树立和意识,使工作方法不断地改进与完善。

答案问题。

改革8: 人类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同时使用了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两种技术。

答案专业工程技术。

工业工程9:IE 工程师的基本信念是“潜力总是有的”、“ ________________ ”和“改善永无止境”。

答案凡事总有一个更好的办法10:IE 是________ 和________ 两者有机结合的原理和技术。

答案技术。

管理二.名词解释1: 规划:答案规划是确定一个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应采取的特定行动和预备性活动。

工业工程导论

工业工程导论

3.工业工程特点: 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综合性应用知识体系;注 重人的因素是区别其他工程学科的特点之一;重点面向微观管理;系 统化技术。 目的是使组织能够提高生产率利润率和效率。 IE的突出特点是着眼于追求最佳整体效益。 4.IE意识: 成本和效率意识、问题和改革意识、三化意识(工作简化、专门 化和标准化)、全局和整体意识、以人为中心的意识。 6.工业工程的基本特征: IE的核心和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IE是技术和管理的有机结合,实现生产要素最优配置与组合的有效 手段 IE是综合性的应用技术,是系统化技术 IE十分注重人的因素
7.工业工程的目标: 工业工程的目标就是设计一个生产系统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使 它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具有特定质量水平的某种或几种产品,并且这种 生产必须是在保证工人和最终用户的健康和安全条件下进行 8.工业工程学科的性质: 工业工程是一门工程学科,IE要学习大量的工程技术和数学方面 的课程。但它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学科,它不仅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 术,还包括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没,它是一门技术和管理 有机地结合的边缘科学。
• 一、程序分析的主要工具 • 图表技术:即利用各种流程图来记录现状。 • 提问技术:利用“5W1H”提问技术来分析现状、 找出问题 • 工作改进的原则:利用“ECRS”四大原则(取 消、合并、重排、简化)来寻求改善方案
1、程序分析的流程图符号
表示操作(一道工序)
表示搬运 表示检查(质量、数量) 表示工序间的等待或暂存
生产计划与控制 -生产系统的维护与改进
-质量管理与检验
方法研究 -程序分析 -操作分析 -动作分析 -作业测定 -时间研究 -工作抽样 预定时间标准
基础工业工程总体结构
• • • • • • • • • • • • • 一、工业工程概论 第一章 工业工程概论 第二章 生产率 二、方法研究 第三章 方法研究概论 第四章 程序分析 第五章 操作分析 第六章 动作分析 三、作业测定 第七章 作业测定 第八章 时间研究 第九章 工作抽样 第十章 预定时间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工业工程导论1.1 工业工程的产生及发展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起源于美国,在国际上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影响相当广泛的综合性、交叉性、反映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学科,并且它的内涵与外延仍然在不断发展。

英文中的Industrial,不仅仅包含中文中所说的工业的含义,还包含产业的含义,即包含了工业领域外的交通、服务等多种产业部门的意思。

在工业工程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学者、学术团体对其所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其内涵大体相似。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AIIE,Americ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1954年提出后经修改的定义:“工业工程是研究由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综合系统的设计、改善和设置的工程技术,它应用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来确定、预测和评价由该系统可得到的结果。

”从该定义可以看出工业工程的特征:(1)工业工程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的综合、交叉型科学。

因而工业工程师是一种复合型人才。

(2)工业工程的工程属性很强,其工作原理是采用工程分析与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所以容易强调定量方法等技术手段。

(3)它追求由人、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生产要素所组成的综合系统的整体效益,无论系统的大小都反映出很强的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管理效益的特征。

因而有的学者称之为管理支持技术体系也不为过。

(4)现代工业工程不仅是一种工程技术而且还是一种哲理,特别强调发挥系统中人的作用。

这也是IE发展到今天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

因而在研究组织设计与重构、人员评价、激励手段等时往往采用工业工程的方法。

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是生产。

生产包括制造有形的实际产品,广意的还包括提供服务(即无形生产,如销售、运输、信息通信、医疗等)。

通过生产,创造财富,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推动社会进步。

生产实际是一种转化活动,通过生产过程将各种生产要素(人员、设备设施、材料、方法工艺、信息环境)转化为经济财富(产品、服务)。

而生产率(Productivity)是衡量这种转换功能的重要指标,较少的资源投入得到更多的产出,意味着生产率的提高。

任何企业都将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不断追求更高的生产率和利润为目标。

工业工程就是在致力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率、降低成本、改善质量的实践性应用性的一门学科。

国际工业工程学会主席Allen Soyster先生在2005年国际工业工程年会上提出了一个最新的简明扼要的定义:工业工程就是设计与改善系统(Industrial engineering concerns designing and improving systems.)。

工业工程的发展过程任何一门科学能被人们所接受并成为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强有力的工具,必然存在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和动因。

工业工程发展的动因在于三个方面,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成果的支持作用和社会环境(或说经济形态),确切地说是商品经济所提供的社会发展环境。

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与管理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多样化。

这客观上要求必需存在着分析、设计、改善这些系统和管理的技术体系,因而本世纪初在生产力开始快速发展时,才产生工业工程。

而科学技术成果如运筹学、统计学、系统工程、计算机工程及信息技术都为工业工程技术体系提供支持和手段。

商品经济提供了企业竞争的社会环境,谁做得更好,谁就生存、成功,否则消亡。

这样客观需要提供竞争的武器。

因而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像印度、泰国、马来西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都不约而同地采用工业工程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且收效甚佳。

也可说工业工程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根据上述分析就很容易理解工业工程发展的历史原因和过程。

工业工程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应从本世纪初算起,起源于美国。

泰勒(Taylor)和吉尔布雷斯(Gilbreth)等一批学者应视为IE的创始人。

从那时起至现在工业工程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至二次大战结束40年代中期可称为奠基期。

这个时期由于福特生产线的产生,生产系统从小规模的作坊式企业走上了较大规模生产的工厂制。

由于电动机的产生与广泛应用,人们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原始积累结束将要快速起步阶段。

恰恰此时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客观上需求工厂效率提高,因而工业工程得以诞生和发展。

从1895年起,泰勒先后发表了《计件工资制》、《工厂管理》和《科学管理原理》等论著,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管理思想,主要是以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为主的工作研究理论。

在本世纪初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科学管理既被管理者接受与采用,又被工人阶级视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而反对。

这样在当时形势下人们提议将“科学管理”更名为“工业工程”。

从这时起工业工程作为一门纯技术型工程学科发展与壮大到今天。

然而,科学管理并未由此而偏废。

到本世纪30年代产生了行为科学,使科学管理与之相结合补充又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众多的现代管理理论。

因而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体系与现代工业工程都起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今天已形成了完全不同的两大学科体系,但又紧密相联,只不过功能不尽相同而已。

第二阶段,从4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为发展期。

这个时期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特别是由战后经济建设的恢复需求,生产系统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大量流水生产、成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的三种典型的生产系统。

同时统计学的广泛应用和运筹学的产生为工业工程解决越来越大的管理与生产系统规划、设计、改造、创新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市场竞争的焦点以资本、实力竞争为主,工业工程从早期应用工作研究解决现场效率提高发展到企业整体的设计、改善,包括工厂设计、物料搬运、人机工程、生产计划、贮存控制、质量控制等。

在这一时期工业工程已不仅仅是欧美工业发达国家的“专利”,而且已被成功引入亚太地区。

最典型和最成功的是日本人。

他们在战后经济恢复期从美国的管理思维和技术手段中成功地将工业工程引入日本各行各业,并进行日本式消化和改造,开创出丰田生产方式(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全面质量管理(TQC,Total Quality Control)等。

而台湾、韩国、香港、新加坡更是加大工业工程的开发与应用力度,在高等教育、培训、企业应用等方面都是走在国际前列,开创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飞速发展现实。

从这个时期起到现在,形成了现代工业工程学科体系。

第三阶段,从本世纪70年代末到今天,可称为创新期。

这个时期是社会生产力最为活跃的时期。

国际市场的形成,竞争由于是全面性供大于求的竞争,竞争焦点在于价格、质量、品种、交货期、售后服务等全方位的竞争,使企业的生存对管理的依赖性空前的强。

企业也不仅仅是大型化,而是更加注重多样化、柔性化,生产力发展速度在世界各国很不平衡。

然而,信息时代的到来已是由于计算机、系统工程、通讯技术、高技术的发展,使工业工程所面临的问题既前所未有的复杂又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手段。

因而,当今是工业工程学科最富有创造力的时代。

全面应用于生产、服务、行政、文体、卫生、教育的各种产业之中。

甚至有的韩国学者将其译为“产业工程”。

值得说明的是,尽管工业工程是一门工程学科,但它与机械、电子、化工等这些工程性学科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

它不是研究如何设计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而是研究怎样将这些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有效利用企业的材料、能源、人力、环境等现在资源的工程技术。

可以说它的技术特征最突出表现为着眼于系统性、整体性和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

由于它注重人的因素,所以IE的开发与应用必须充分考虑与民族、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

日本丰田公司生产调查部部长中山清孝先生说,“丰田生产方式就是工业工程在日本企业管理中的成功应用。

”工业工程发展历史重要人物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发展工作研究(Work Study)、方法研究及工作测量(Method study and work measurement)。

泰勒出生在费城,宾夕法尼亚州,生长于富裕的家庭,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哈佛大学,但因眼疾听从医生的劝告而退学。

泰勒年轻时曾游学法国、德国及意大利,他在1883年夜间部史蒂芬斯学院(Stevens Institute)拿到机械工程学士学位(M.E. Degree)。

1878年到1889年他曾受雇于密德瓦钢铁公司(The Midvale Steel Company),他从基层的工人做起,升到职员、机械工、组长、绘图主任,获得学位后晋升到总工程师,那时他年仅37岁。

1898年后,他当顾问工程师,他最重要的工作是1898 年到1901年服务于伯利恒钢铁公司(The Bethlehem Steel Company)的那段时间。

除了顾问的工作外,泰勒发展了各种新的制造程序,并且获得上百件专利。

工作研究的目的是要确保个人的时间和才能以及每一部机器的操作时间均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提高生产率(Productivity)及获利能力(Profitability),并维持雇用人员有高的薪酬及获得高的工作满意度(Satisfaction)。

泰勒著名的论文有:“A Piece Rate System”(1895),“Shop Management”(1903),“On the Art of Cutting Metals”(1906),之后他汇集经验及思考于1911年出版了一本书叫“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说明科学管理的四原则:(1)将每一个人的工作、每一单元均以科学方法加以分析,取代以往尝试错误所得的经验法则。

(2)选择最适当的作业员,而且要训练作业员以经过研究的方法来改善。

(3)使管理员与作业员之间,发展出合作的精神。

(4)在管理者和作业员之间,将工作责任公平的划分出来,使各方均能尽其所长。

科学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 要倡导精神革命,劳资双方利益一致。

实施科学管理的结果是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高效率是雇员和雇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

因此,泰勒认为只有用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才是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泰勒积极倡导科学管理,因此被公认为是“科学管理之父”、“工业工程之父”、“时间研究之父”。

甘特(Henry Laurence Gantt, 1861-1919):他与泰勒一同工作于密德瓦钢铁公司,与泰勒有相同的共识,他发展了著名的甘特图(Gantt Chart),用棒条图图形来控制工作流程及进度,对于进行中或已完成的工作一目了然,甚至于到今天这个技术仍然被广受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