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部编语文17.盼说课稿教案获奖2篇教学设计教师必备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盼》优质教案+说课稿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盼》优质教案+说课稿

16盼【教学目标】“袖、篷”等13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

2.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3.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1.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2.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袖、篷”等13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

2.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1.板书题目,直接导入。

(1)板书题目,齐读题目。

(2)引导:同学们,“盼”怎么理解?谁能用“盼”组词?你有没有特别盼望做什么事情?(学生交流)2.交流资料,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铁凝,当代作家。

代表作品主要有小说《玫瑰门》《青草垛》《哦,香雪》等。

本文选自铁凝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夜路》,出版于1980年11月。

书中共有12篇短篇小说,有几篇儿童小说,《盼》就是其中一篇。

3.过渡:文中的“我”特别盼望什么呢?铁凝是怎样写“盼”的心理的?【设计意图】谈话激趣,理解题目,初步感受“盼”带给人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板块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1.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1)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流利,不懂的生字词可以画标记,并思考“我”心心念念、盼望着什么。

(2)交流想法:读完课文,说说“我”特别盼望什么。

学生交流。

(板书:盼穿新雨衣)(3)认读生字。

引导:看下面的字词,说说自己是否会认、会读、会理解。

【课件出示】嘟囔痱子瞟一眼玛瑙腥味焖米饭窸窸窣窣①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②引导学生猜猜词语的意思。

【课件出示】斗篷情况袖子瓦蓝衣柜预报喧闹遮盖讲座酱油逗引嘴唇楼梯缩手疯狂叫嚷蹦跳③指名认读,互助正音。

④示范书写。

指导:“疯”“唇”是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竖撇要长一点儿。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7《盼》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7《盼》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7《盼》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盼》这篇课文,出自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

这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一个小姑娘渴望穿上新雨衣的故事,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孩子的童心童趣,以及母亲对女儿的关爱和理解。

本文语言平实,情感真挚,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有所了解。

然而,对于这篇课文中的细腻情感和深层含义,还需要我们引导他们去感悟和体会。

此外,学生对于母亲的爱和关怀,可能还缺乏深刻的理解,这是我们需要在教学中重点引导的地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学会欣赏和分析课文中的细腻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母亲对女儿的关爱和理解,学会珍惜和回报母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体会课文中的细腻情感,理解母亲的爱和关怀。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穿雨衣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感知人物形象。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腻情感,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4.教师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品词析句: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爱和关怀。

6.拓展延伸: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7.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爱的伟大和珍贵。

8.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穿雨衣的渴望•母爱的关怀•珍惜和回报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朗读、讨论、写作等方面进行。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7《盼》公开课优秀说课稿3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7《盼》公开课优秀说课稿3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7《盼》公开课优秀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盼》这篇课文,出自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小孩对雨天的期盼,以及对新雨衣的渴望。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理解。

但是,对于一些细腻的情感描绘,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生字词和新词汇的理解和运用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和新词汇。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雨天的喜爱和对新雨衣的渴望,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和新词汇。

2.教学难点:通过细节描写,感受人物的情感,理解作者对雨天的喜爱和对新雨衣的渴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和情感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雨天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和新词汇的读音和意义。

3.合作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和理解,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5.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雨天的喜爱和对新雨衣的渴望,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说课稿第1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盼》优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盼》一文。

我将今天说课的主题定为:立“中心意思”为宗,品童趣之心“盼”,将从三维视角解教材、立足素养设目标、以生为本说学程、梳理归纳理板书几个环节展开对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解读。

三维视角解教材单元视角: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告诉学生写文章要讲究立意,也就是要把文章的魂找到,即文章的中心。

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安排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等内容,单元中每一项内容的安排都指向习作能力的培养。

而精读课文的主要功能则是从阅读中学习写作的方法。

安排的两篇精读课文都是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但不同的是《夏天里的成长》是版块式的,前面植物与动物两个方面调换顺序也不影响表达,而《盼》一文是以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事与事之间不能调换顺序。

不同文章、不同题材的文章帮助学生体会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

文本视角:《盼》是当代作家铁凝的作品,铁凝擅长描写女性心理,揭示人的心灵世界。

盼就是一种心理活动,本文作者紧扣“盼”这一心理,详细叙述了“盼”的经过:“我”得到了一件新雨衣后,开始盼变天,下起了雨盼出门,没法出门,盼雨停,盼来雨天,快乐出门,呼应本单元“围绕中心意思,选取不同事例表达”的语文要素。

全文站在儿童的视角,语言细腻、生动,充满童趣,展现了小主人公蕾蕾丰富的心里和情感变化,塑造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形象。

学情视角:部编版教材关于这一语文要素的梯度安排(如图),在五年级下册出现“中心思想”这一概念,说明在六年级学生内心,已有这样的概念。

同时,这也是本单元的第2篇精读课文,通过第一篇精读课文《夏天里的成长》的学习,学生已初步领悟“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7《盼》名师精品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7《盼》名师精品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7《盼》名师精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盼》这篇课文,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渴望拥有一辆自行车的故事,通过描述他内心的期盼、努力和失望,展现了儿童的纯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篇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于叙事性的文章有一定的把握。

但是,对于情感的表达和深层次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自行车这个话题可能有一定的共鸣,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期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期盼。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情境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自行车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自行车的美好时光,激发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情感。

3.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分享自己的感悟。

4.品悟课文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感受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5.表达自己的愿望:让学生以写作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期盼和愿望。

6.总结拓展: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7《盼》说课稿2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7《盼》说课稿2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7《盼》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盼》这篇课文,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姑娘渴望拥有一双新雨靴的故事,通过这个小故事,展示了小姑娘的天真可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课文语言朴实,情节生动,富有感染力,适合六年级的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这样的故事性课文,他们能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可以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然而,对于一些深层次的情感和价值观的把握,可能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提高阅读理解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小姑娘的天真可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的把握,以及如何将这种情感和价值观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合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雨靴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雨靴的联想和体验,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自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和分析。

5.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强调课文中的价值观。

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盼》说课稿2

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盼》说课稿2

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盼》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盼》是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文章,通过讲述一个孩子渴望拥有一双新雨鞋的故事,揭示了儿童天真可爱的性格和美好的愿望。

课文语言朴实,情节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本文旨在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叙事性的文章有较高的兴趣。

然而,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和情感体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体会文章所传达的美好愿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情感态度,增强对亲情的感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主人公的渴望和期待,体会文章所传达的美好愿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感受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分享自己的感受。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传达的美好愿望。

5.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亲情的感悟。

6.课堂小结:总结课文内容,强调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美好愿望。

7.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撰写心得体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17《盼》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共39张PPT)

17《盼》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共39张PPT)
环节三、写作特点归纳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通过对天气和环境的描写,烘托出“我”在下雨前、下雨时不同心情。)2.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相结合。3.语言浅显精练,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情节有趣。
环节四、畅谈收获,课下练笔1.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个急切盼望下雨,一心想穿上新雨衣的孩子。课文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了好几个事例来写。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写法,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3.课下,请同学们从下面的意思中选一个,并以此为中心写一段话。
2.齐读第17自然段。说说作者描写了雨停之后的景象。3.下雨了,为什么“我”的心像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而且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体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活动?(激动、兴奋)
4.文章结尾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体现了“我”欢快自豪的心情。)5.你从“妈妈一歪头冲我笑了笑,帮我系好扣,戴上帽子”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6.面对外边正在下着的雨,“我”为什么会有担心?“我”在担心什么?
六、说教பைடு நூலகம்过程 (共2课时)
第一课时板块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盼》。看到这个“盼”字大家都想到了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盼”的经历,盼生日、盼节日、盼望一次旅行、盼望快快长大……
(学生通过谈论自己“盼”的经历,能回忆起当时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为全文的学习奠定感情基调。) 课文中的故事和雨衣有关,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是谁在盼,盼什么,愿望实现了吗?
板块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1.自由读1~3自然段,思考:(1)妈妈送给“我”一件雨衣,“我”是怎么做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2)“我”穿上雨衣,被妈妈看到后,她有什么反应?体现了什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7 盼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7 盼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7 盼教案设计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17课《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把握声调、语调、重音、情绪,把课文读得很美。

2.学习心理描写,感受小主人公微妙的心理变化。

3.体验向往的滋味,懂得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1.欣赏人物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表情描写、景物描写,感受主角情绪的变化。

2、感受“盼”带来的美好,懂得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一】课前学习活动设计1.下发自主学习的任务单,引导学生预习课文基础知识,整体感知文章,提出问题,进行整理。

2、通过智学平台推送“名家范读”音频,指导学生进行跟读训练。

【二】教学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现在正值一年中天气最闷热的时候,但是,越是这样闷热的天气,越预示着一场大雨就要来临了。

(配乐)当那热烈的、急促的、清凉的雨滴下起来的时候,压抑了一节课的你们,一定会迫不及待地到外面去感受雨的气息。

这时,你们有两个选择。

(课件出示两件雨衣,一件是老旧的斗篷式,一件是颜色亮丽的袖筒式。

)你们会选择哪件呢?(提问学生)学生活动:自由发言。

是啊,能穿上这么漂亮的雨衣到雨中走一走,该是多么的幸福啊!女作家铁凝小时候,也有这么一件雨衣,可是她却有一点小烦恼,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盼》,去了解一位同龄人的内心世界。

二、检查预习纠正指导1、通过中迪智学平台“创客教材”展示、检查学生跟着“名家范读”学朗读的音频。

2、检查重点字词的识记情况。

斗篷(dǒu peng) 玛瑙(mǎnǎo)痱子(fèi)嚷(rǎng)嘟囔(dū nang)蒜薹(suàn tái)瞟(piǎo)腥味(xīng wèi)窸窸窣窣(xīxīsūsū)三、整体感知----盼中有故事1、出示“盼”字的汉字发展过程,讲解“盼”字本义——睁大眼睛看,板书课题——盼(篆书)。

(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过渡:诗经有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六年级上册17课盼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六年级上册17课盼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演示教学方法:PPT演示、实物展 示、互动游戏等
作业布置与反馈:针对本课知识点 布置作业,及时批改和反馈
学生实践与讨论环节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盼》后的感受和体会。 讨论内容:探讨文章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实践成果: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年级上册17课《盼》 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课程背景与目标 0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04 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05 教学资源与工具准备
06 教学评价与反思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课程背景与目标
第二章
课程背景介绍
课程名称:六年级 上册17课《盼》
导入内容: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故事情节或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课文。
导入时间:控制在3-5分钟内,不宜过长。
导入目的: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的教学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知识讲解与演示环节
讲解知识点:课文内容、生字词、 重点句子的含义等
课堂互动:提问、小组讨论、角色 扮演等

教学内容:回 顾本课的教学 内容,思考是 否符合教学目

教学方法:总 结本课的教学 方法,分析其 优缺点,并提
出改进意见
师生互动:评 估师生互动的 效果,思考如 何提高课堂互
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主动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盼》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盼》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盼》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盼》是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孩子渴望拥有一双新鞋的故事。

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以及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文章的主题和情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可能理解有困难,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4.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作者情感的体会,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2.难点: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以及对作者情感的共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中的世界,感受作者的情感;通过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互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课文重点词语和句式的讲解资料。

4.阅读和写作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3.操练(15分钟)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运用。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阅读练习,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体会作者情感。

5.拓展(10分钟)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的运用。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推荐2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推荐2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推荐2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如何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不同事例把它清晰地表达出来。

2.体会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景物等来描写“盼”的心理活动,并能够找到几处写得最生动的地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学习作者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体会文章如何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不同事例并把它清晰地表达出来。

2.体会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景物等来描写“盼”的心理活动,并能够找到几处写得最生动的地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一、解字说“盼”,揭题梳理事例1.课件出示(右图),猜猜这是个什么字?揭示课题——睁着美丽的大眼睛,黑白分明,盼也。

(板书:盼)2. “盼”是这篇文章的课题,也是这篇文章表达的心愿。

我们的课文的主人公蕾蕾,她盼的是什么呢?(预设:盼下雨)3.作者是通过哪些事例来表达“盼下雨”的?学生默读课文并找到这些事例。

二、理思路,寻找“盼”过渡:每一个“盼”的背后都有一个愿望,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作者在盼什么吗1.你还记得那究竟是一件怎样特殊的雨衣吗(相机评价:透过你的读,我看到了它的美(板画);想干什么干什么,难怪令你魂牵梦绕。

过渡:这是一件普通的雨衣,却引出了一段曲折、有趣的故事,浏览文章围绕着“盼”写了哪几件事(教师相机板书:盼变天、盼出门、盼雨停)引导思索:仔细揣摩文章中心和三个事例,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写法:善于读书的同学总是能发现文本背后的秘密。

写文章要紧扣中心选择事件来写,作者以雨衣为线索,贯穿整个过程,三个不同时间的不同事例可不是随随便便选取的,只有选择最能表现中心的事例,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要紧扣中心,用心取材。

过渡:在这一个个期盼中,“我”这个小小女孩内心情感又会有怎样的波澜起伏呢找到“我”心理变化的句子画下来。

三、找心理,感受“盼”1.你能把你的心情通过朗读读出来吗预设1:【PPT出示:每天在放学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的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无气预报总是晴呢】(指导朗读,相机评价:我听出了……/天和云彩有关系吗)预设2:【PPT出示: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上最美的事呢。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7《盼》课堂教学说课稿1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7《盼》课堂教学说课稿1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7《盼》课堂教学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盼》这篇课文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小姑娘盼望穿上一双新雨衣的故事,通过小姑娘的心理描写,展示了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篇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体验。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叙事性的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对于这篇课文中的细腻情感描写,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阅读理解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理解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小姑娘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同理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来理解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情境教学法。

问题驱动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情境教学法则能够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同时,我还将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等,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自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3.讲解:针对学生关注度较高的课文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4.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7 盼 (说课稿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7  盼 (说课稿 )

撑习作要素之长蒿寻表达之新路径——《盼》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将“以撑习作要素之长蒿寻表达之新路径”为主题,对《盼》这篇课文进行说课。

我会从“立足文本解教材”、“勾连旧知明学情”“学为中心定目标”“四大板块展流程”四个方面来具体展开。

一、立足文本解教材1.文本地位:《盼》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第五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课文围绕汉“盼”这一中心意思,选取了多件事例,写出了我想穿上新雨衣的急切心情。

从单元编排看,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单元每一项的内容的安排目标都指向习作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写作表达的意义。

单元首篇课文《夏天里的成长》是通过不同方面来表达中心意思的,而《盼》作为第二篇例文,另取角度,通过不同的事例,来表达盼这个中心意思,为本单元的习作又提供了一条语言表达的新路径,为后续的习作例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的跟进学习都做好了铺垫。

2.文本特色:陈先云主编认为,习作单元应该让语文教学关注表达。

该课文的语言具有生活化、儿童化的特点,让我们看到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

在表达盼的过程中,围绕盼,通过具体事例,将我的几个表现写得相当清楚,又借助心理、动作、语言和环境这些细致的描写,把盼的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写具体了。

二、勾连旧知明学情我认为学情可以从“纵向承接”和“把握现实”这两个角度来看。

1.纵向承接:新课标强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了解学情是展开学习的基础。

因此,基于“围绕一个意思把文章写清楚”这个习作要素和“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这一习作目标,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学生已有的基础。

请看,在三下第三单元学生已经初步学习,在四下第6单元学生有了进一步的体验,随之而来的是习作能力也是逐步提升。

而本单元要求不仅要把文章写清楚,还要在写清楚的基础上写具体,由此可见是从段到篇的提炼。

2.把握现实:由此可见,对于围绕一个意思,按一定顺序写一段话,学生是有一定的基础的,但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选取不同的示例,把中心意思表达的更详细更具体,也就是习作中讲到的选材和主材的能力,这样的习作策略,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所欠缺的。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优秀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本课节选自铁凝的短篇小说《盼》。

在本课设计中,应该着重从事例描写和心理描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体会“我”盼望下雨的心情。

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朗读和感悟的水平。

教学过程中,设置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把握段落大意,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和感悟文中“我”兴奋——盼望——急迫——担心——喜悦的心理变化过程。

在写作方面学习作者跌宕起伏的叙事方法,以及淋漓尽致的心理描写,指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提炼观点,善于从生活细节入手描写人物。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课文原声朗读,多媒体课件。

2.小说《盼》原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查找生字词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对比引入,激发兴趣1.激趣:同学们,你们是喜欢下雨还是讨厌下雨?能说一说为什么吗?2.对比: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主人公对于下雨是喜欢呢还是讨厌呢?为什么本课的题目叫“盼”呢?(不要求学生回答,只是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以便阅读更有兴趣。

)3.导入:下面同学们就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看看主人公对下雨是怎样的态度。

设计意图:有对比才有发现,通过设置对比情境,让学生去发现文章的韵味。

二、突破字词,扫清障碍1.挑选本课生字词,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2.教师检查学生读音情况,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

比如,“甩”读shuǎi,不读suǎi;“唇”读chún,不读cún。

3.结合课文,引导学生说出“窸窸窣窣”“嘟囔”“瞟”“不声不响”“逗引”“玛瑙”等词语的含义。

引导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会应用。

预设:窸窸窣窣: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嘟囔:指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瞟:“目”与“票”联合起来表示“目光轻快地扫过”。

本义:扫人一眼。

不声不响:没有一点儿声响。

形容做事谨慎,不张扬。

逗引:指用言语、行动逗弄对方借以取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说课稿1000字本文是一篇六年级上册语文《盼》一课的说课稿,主要包括该课的基本信息、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内容。

一、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盼》2.适用对象:六年级学生3.本课时长:1 节课,约 40 分钟4.教学地点:课堂5.教学内容:文言文阅读6.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品质。

7.教学重点:文言文阅读8.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二、教材分析《盼》这篇文章选自《诗经》,全文共三篇。

第一篇主要描述了一个贫苦人家的儿子,借助神明的力量得到镳以及家境的改善,充分展示了盼望和祈求的力量。

第二篇主要描述的是一个维京人的女儿,在挑选配偶时对自己的衣裳表示了强烈的愿望。

第三篇表述了不懈的努力与奋斗,借鉴旁人的成功故事,从而得到自己的成功。

这篇文章在课堂上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以及道德素养。

通过读这篇文章,学生可以深刻体会盼望和努力的重要性,在处理事情时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可以增加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盼望和祈求的含义及其在文学中的表现形式;2.理解文中描述人物通过盼望和努力取得成功的内涵;3.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1.运用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深刻体会盼望与努力的重要性;2.采用读古文辞表达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和文化积淀。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具有自信心、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认真思考问题的精神;2.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和道德素质。

四、教学过程1.引入(5 分钟)(1)老师播放一段短片,让学生感触盼望会带来什么样的力量;(2)通过上述引入,老师与学生讨论盼望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讲解文本(10 分钟)(1)老师依次阐述各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形式和内涵,引导学生了解文本;(2)学生一起读原文并注明记忆点;(3)学生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记录自己对课文的思考和提问。

《盼》 说课稿

《盼》 说课稿

《盼》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盼》。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盼》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科学精神”,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

《盼》这篇课文以“盼”为线索,围绕“盼下雨穿新雨衣”这一中心事件,描写了一个孩子从开始盼下雨,到盼外出,再到盼雨停,最后如愿穿上新雨衣的心理变化过程,展现了儿童天真可爱、充满童趣的特点。

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生动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将孩子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感同身受。

二、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但是,对于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含蓄的表达,学生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深入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会写“袖、篷”等 13 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 18 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盼的心理。

3、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盼的心理。

2、体会文章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感受作者的童真童趣。

五、说教法与学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深入理解课文。

2、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我”盼的心情。

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六年级上册部编语文17.盼说课稿教案获奖2篇教学设计教师必备

六年级上册部编语文17.盼说课稿教案获奖2篇教学设计教师必备

新部编六年级语文说课必备教案《盼》2篇第十七课:盼执教年级:六年级教学目标:1、针对课文标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初识标题的作用。

2、由“盼”字引出对“我”的情感变化过程的分析,从而了解人物描写的作用。

3、分析作者选择叙述视角的原因,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由“盼”字引出“我”的情感变化过程,从而了解人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分析作者选择叙述视角的原因,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生活中的美。

教学路径:核心问题: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情感倾向和价值追求?主问题1:标题“盼”在文中的作用?下位问题1:整篇课文中,是谁在“盼”?下位问题2:“我”“盼”的内容是哪些?下位问题3:能否围绕标题概述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呢?主问题2:作者主要使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来表现“我”的情感变化?下位问题1:“我”看到了什么引发了“我”的“盼”呢?下位问题2:在“盼”的过程中,“我”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主问题3:作者为什么会选择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视角呢?下位问题1:“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下位问题2:叙述视角能否换成“妈妈”,为什么?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题入文,掌握大意:1、今天我们要学习中国当代作家铁凝早期创作的一篇小说。

请大家一起齐读标题。

——学生齐读标题。

2、当同学们第一次看到这篇课文的标题时,脑海里产生了哪些疑问呢?——学生提出问题。

3、当同学们阅读完这篇课文之后,哪些疑问得到解答了呢?——学生回答问题。

4、请同学们把以上的答案串起来,能否围绕标题概述出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呢?——学生概述。

5、由此,我们是否能够感受到标题“盼”的作用呢?——作为文章线索,贯穿全文。

二、再读课文,分析情感:1、请同学们仔细看看“盼”的造字结构,虽然“盼”字在文中是“希望”“想望”的意思,但它的本义是:眼睛黑白分明,有了“看”的意思之后,才引申为“希望”、“想望”。

由此可见,一个人为什么会产生“希望”,往往是他先看到了些什么?所以,接下来请同学们再默读一下课文,“我”看到了什么引发了“我”的“盼”呢?请用括号圈划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部编六年级语文说课必备教案《盼》2篇
第十七课:盼
执教年级:六年级
教学目标:
1、针对课文标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初识标题的作用。

2、由“盼”字引出对“我”的情感变化过程的分析,从而了解人物描写的作用。

3、分析作者选择叙述视角的原因,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
由“盼”字引出“我”的情感变化过程,从而了解人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分析作者选择叙述视角的原因,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生活中的美。

教学路径:
核心问题: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情感倾向和价值追求?
主问题1:标题“盼”在文中的作用?
下位问题1:整篇课文中,是谁在“盼”?
下位问题2:“我”“盼”的内容是哪些?
下位问题3:能否围绕标题概述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呢?
主问题2:作者主要使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来表现“我”的情感变化?
下位问题1:“我”看到了什么引发了“我”的“盼”呢?
下位问题2:在“盼”的过程中,“我”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主问题3:作者为什么会选择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视角呢?
下位问题1:“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下位问题2:叙述视角能否换成“妈妈”,为什么?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读题入文,掌握大意: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中国当代作家铁凝早期创作的一篇小说。

请大家一起齐读标题。

——学生齐读标题。

2、当同学们第一次看到这篇课文的标题时,脑海里产生了哪些疑问呢?
——学生提出问题。

3、当同学们阅读完这篇课文之后,哪些疑问得到解答了呢?
——学生回答问题。

4、请同学们把以上的答案串起来,能否围绕标题概述出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呢?
——学生概述。

5、由此,我们是否能够感受到标题“盼”的作用呢?
——作为文章线索,贯穿全文。

二、
再读课文,分析情感:
1、请同学们仔细看看“盼”的造字结构,虽然“盼”字在文中是“希望”“想望”的意思,但它的本义是:眼睛黑白分明,有了“看”的意思之后,才引申为“希望”、“想望”。

由此可见,一个人为什么会产生“希望”,往往是他先看到了些什么?所以,接下来请同学们再默读一下课文,“我”看到了什么引发了“我”的“盼”呢?请用括号圈划出来。

——学生圈划,交流。

2、在整个“盼”的过程中,我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分析,交流。

3、作者主要使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来表现“我”的情感变化?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三、分析视角,把握主旨:
1、分析完“我”“盼”的内容和情感变化过程之后,我们再来关注下本文的“叙述视角”——“我”。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学生分析:“我”是一个天真活泼、热爱生活的小女孩。

2、叙述视角能否换成“妈妈”,为什么?
——学生讨论,分析:不能,“我”以“小女孩”为叙述视角,更真实,更容易让读者感受到孩子纯真、细腻的情感。

3、作者以第一人称“我”——一个“小女孩”为叙述视角来写这篇
小说,想要表达怎样的写作目的呢?
——我们要关注孩子们的纯真、细腻的情感,要像文中的“我”那样用心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生活中的乐趣。

四、回顾路径,布置作业:
1、请同学来回顾一下我们今天的学习路径。

——学生回顾。

2、想一想你最近最“盼”的事情,借鉴本文使用人物描写刻画情感的写作方法,写下你自己的《盼》。

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17.《盼》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盼》这是现代作家铁凝的作品。

文章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选取了多件事例写出了作者想穿上新雨衣的急切心情。

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具有明显的生活化、儿童画特点,选取了得到雨衣、盼望下雨、妈妈不允许穿雨衣、终于穿上雨衣等几个事例,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

这篇课文入选教材,编排意图是让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会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袖、筒、篷、缩”等14个生字,理解新词语。

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是通过许多具体事例来写“盼”的。

3.找出心理描写的地方,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知道课文是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的写法。

说教法学法本课的教学我准备采用创设情境法、朗读感悟法、、自主感悟合作交流法。

二、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激发兴趣
1.介绍朋友: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个新朋友,她叫蕾蕾。

2.蕾蕾得到一件好东西——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

大家知道雨衣是下雨天穿的。

可是蕾蕾一直想穿上它。

于是,她就盼呀盼呀。

(板书:16.盼)
3.她盼到了吗,穿上新雨衣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你想认识这位每天盼下雨的孩子吗?你想知道她盼望的事情实现了吗?请你们快速地默读课文。

(二)学生反馈交流。

三、提出问题,互释疑点,保留问题文章语言富于儿童化和生活化,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

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互解决一部分。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反馈交流,部分问题存疑。

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疑问点。

四、学习“我得到了新雨衣”
1.我怎么得到了新雨衣,喜欢吗?
2.指名读,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后说说蕾蕾得到雨衣后什么心情。

3.抓住重点词,亲切地朗读这句话。

4.小结:我们的故事就要从这里展开,蕾蕾的新雨衣确实很漂亮,如果你们都到了这么美的一件雨衣,是不是也想穿上它,是不是也想让老天快点下雨。

五、教学第三自然段
1.读一遍这段课文,画出中心句。

(我开始盼着变天。


2.从这一段你读出了什么?(蕾蕾不管白天还是黑天,都观察天空。

因为她看到白天天上是瓦蓝的,夜晚是满天星斗。

)(雨衣好看,但没机会穿。

)(埋怨老天总是晴天)
六、教学4—17自然段,体会“盼”(一)抓重点句子,体会蕾蕾的心情。

1.路旁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嘻嘻地笑”是蕾蕾心里认为的,和埋怨老天的时候心情不同。

这一次,她的心情十分高兴,因为要变天了。


2.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雨点打在头上,那就可以穿新雨衣了,这才是最美的事情。


3.蕾蕾看见下雨了,兴奋地跑进了楼门。

她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没有,因为蕾蕾找了好几个借口,都被妈妈否定了。


4.场景表演。

老师当妈妈的角色,指名同学当蕾蕾的角色,表演对话一部分。

(学生评价谈体会,说说蕾蕾的心情。


5.我只好打开电视,不声不响地听英语讲座。

(尽管我很不情愿,可是没办法。

因为蕾蕾找不出一个十分合理的理由。


6.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
出去。

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

(“鼓点”好吸引人,把雨点比喻成鼓点说明雨点对我的吸引力之大,我在急切地“盼”)7.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看着看着雨后的景色,蕾蕾又想起了穿雨衣的事情。

她太“盼”了。


七、课堂小结,做好过度
1.蕾蕾拥有了那么好看的一件雨衣,所以她一直想穿上它,到大街上去享受雨中的美景。

好不容易下雨了,可妈妈又不让出去。

蕾蕾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雨点往地上落,不知不觉,她又想象起雨点落在雨衣上的情景。

2.她的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呀?他就这样一直盼着,盼到什么时候才能盼到呀。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生字新词(1)正确读出下面词语斗篷浸湿喧闹厚墩墩满满当当逗引腥味理直气壮筒缩疯甩酱唇蹦
2.看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蕾蕾穿上雨衣后什么表情,什么动作,她的心情怎样。

二、学习最后18—21自然段 1.课文哪里描写了图上内容,找出来读一读。

2.从这一段文字中你读懂了什么?
三、讨论探究
(一)这篇课文的中心是什么?(提示: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汇报这篇课文围绕“”选取了多件事例,使我们看见了一个的儿童
形象。

)(二)课文选取了哪些事例?(学生自由说,班内指名汇报,师生点评)
(二)(三)你看出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1.语言浅显易懂,很具生活化和儿童化。

2.心理刻画生动逼真)
四、学以致用
1.请同学们以下面一句话为中心,写两件事例。

(1)爸爸读书十分专心。

(2)叔叔开车的技术真高!
3.交流,评点,提出意见和建议。

4.教师小结: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事例来写,还要注意重点突出。

五、布置作业假如你有一件新衣服,你很想穿上它到外面去走一走,可是妈妈却不同意,你会怎样想,把你的心理活动写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