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4课_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针对训练】
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在学习西 方问题上有何异同点? 相同: ①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②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③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不同: ①洋务派侧重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 抵抗派侧重于对外抵御列强侵略。 ②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等实践运动; 抵抗派实践较少。
早期维新思想(19C60S)
康有为
1、宣传方式:
《孔子改制考》:孔子是改革之 本主义的政治学 师是民权、平等的倡导者 ,借助于孔子的权威来宣 说同传统的儒家 传维新变法
2、思想主张:
思想相结合
否定君主专制,宣扬维新变法必要性、合理性; 向西方学习,立宪法,开国会,建立君主立宪制
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
救亡图存(君主立宪, 发展资本主义) 开明君主制,撤并机构 发展农工商,改革财政 设新式学堂,派遣学 生,废八股 征兵、练军
实质
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端 中国近代化深入制度层 面的首次尝试;自上而 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下资阶性质的改良运动
失败 标志: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失败的原因: (1)列强的破坏 (2)顽固派的阻挠 (3)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 (根本原因)阶级属性决定
要不要 祖宗之法不可变 变者天下 维新变法 宁亡国不可变法 之公理
意义:解放了思想,为中国文化的 要不要兴民 反对兴民权、 实行君民共 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权、实行君 设议院,实行 主的君主立
主立宪制 要不要提 倡西学,改 革教育制度 君主立宪 坚持科举取 土,反对西 学 宪政权
变法之本,在育人 才;人才之兴,在 开学校;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实践 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海军、学堂、派留学生;
结果 破产:甲午战争中国失败 性质 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完整版)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西用” 内忧 外患
曾国藩、 “师夷长 左宗棠等
技以自
器物层次, 迈出了中 付之实践。 国近代化
历程的第
一步
强”
【合作探究】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怎样评价林则徐、 魏源等人的“开眼看世界”?
(1)进步性:关注世界;思想启迪。 (2)局限性: ①局限于著书立说,尚未付诸实践; ②停留在军事技术层面上,未涉及到变革 封建制度。
材料二 洋务运动时期一些官员的言论 “无形之巧(中国的伦理道德)胜于有形之巧(西洋技艺)万倍也,何必见异思迁,
用夷变夏哉!”得不到群众的—响—应选(自中没国有近群代史众资基料础丛刊)《;洋务运动》 遭到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材料三 “下有老耄守旧之大臣,屡经严责而不怕;上有揽权猜忌之西后,一切 请命而不行;故皇上与康先生之所欲改革者,百分未得其一焉。” 【丛刊《戊 戌变法》(一) 】
课标要求: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
程中所起的作用
材料一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
彼之放炮鸦如片内战地争之的放失排枪败,,连使声林不则断徐。认我识放到一炮英后军,军须事辗上转的移先时进,。再放一炮,是技
——曾国藩《覆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三 日本败于三国,受迫通商,反以成维新之功;法败于普,为城下之盟,…… 此其痛创,过于中国今日也。然不及十年,法之盛强,转逾畴昔。然则败衂非国之大
患,患不能民自族强耳危。机…加…剧泰(西面各临国列(强指西瓜方分国的家威)胁,)磨牙吮血,伺于吾旁者固属有
人……及今早图,示万国以更新之端,作十年保太平之约,亡羊补牢,未为迟
“今欧、日之强,皆以开国会行根立本宪原之因故是。皇民上族翕资受本嘉主谟义,毅然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3)意义:
A.实践: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开展 B.理论: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了,但 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 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 想启蒙的作用,促进 人民的觉 醒。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 潮流。
<史论共享>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 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戊戌维新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 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 动,也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开阔了 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 治的热情;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 传播。这次变法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 想和民族精神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 它又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6、(2002上海)晚清有御史上奏称: “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日益猖 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 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 折针对的是 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 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 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 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 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 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 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 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 何术能负其责?” ——李鸿章 材料中的破屋子指的是什么?
2.维新变法思想 (1)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 (2)代表人物及其活动与主张:
康有为
梁启超
严
复
位于东山区大塘街长兴里
2.维新变法思想 (1)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 (2)代表人物及其活动与主张: ★ A,康有为:
活动: 办万木草堂,撰《新学伪 经考》《孔子改制考》 特点:
必修3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2. (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3)戊戌变
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 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 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 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 思想是( )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3.(2013年重庆高考7题)清廷兵部左侍郎 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 ,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 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 ,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 ”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 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 书最有可能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资政新编》
材 料 四
一.地主阶级抵抗派
1.背景:清朝君臣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2.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3.活动:编译书籍,介绍西方
一.地主阶级抵抗派
代表人物及主张:
★ 林 则 徐 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 设立译馆,翻译外国书籍
《各国律例》
《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 统的世界地理志
一.地主阶级抵抗派
2. 右图人物被称为近代中国 “ 开眼看世 界的第一人”。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主
要依据是(
)
1 2 3 4 5 6
A.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翻 译“夷书”,开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 B.编成《海国图志》,提出“ 师夷长技 以制夷” C.编著《四洲志》,比较系统地介绍了 世界30多个国家的地理分布及历史变迁
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
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书籍。造成这一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进口日本图书
课件2: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实践效果 结果 作用
洋务运动的影响
1、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和工具 2、培养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3、刺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4、一定程度抵制外国经济扩张 5、在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失败原因: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
变革封建制度。列强的破坏,顽固派的阻挠。
一次资产阶级的改革运动 提倡新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中国是行不通的。
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
——学习器物
向
民 族 危 机 加 深
向西方学习 与
探索救亡道路 相结合
西 方 学 习 不 断 深
入
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
——制度模仿
试从背景、领导力量、内容、实践影响比较60—90年代与19世纪末的西学 东渐有何不同?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向世界学习
1840年(鸦片战争后)
器物(科技) 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后)
制度(经政) 20世纪初 (五四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学西方— 资本主义
学苏俄— 社会主义
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
材料二 魏源:“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 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 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①林则徐和魏源关注的焦点(共同点)是什么? ②魏源思想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③从“师夷”的内容和“救亡”途径上看,林则徐、魏 源的思想有何局限性?
3、林、魏的思想影响:
①林、魏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 ②为谋求民族独立自强,而学习西方成为中国近代 的思想主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代 表 作:《各国律例》《四洲志》 核心思想: 师夷长技(军事技术)
开眼看世界的先行者——魏源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 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 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其基本内容:悉夷、师夷、制夷三位 一体,即前提、手段、目的的有机结 合。新思想实质是强国御侮,维护清 政府统治地位。
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异同:
• 1、相同点:
• 民族危机、学习西方、未实践或失败
• 2、不同点:
• A、阶级属性不同: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 B、主张侧重点不同:科学技术;政治制度,但 体系不完整;维新理论 • C、目的不同:封建统治;救亡图存,资本主义
• 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 想给出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 学,子曰诗云也更要昌明,换几句话,便 是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 新,思想要旧。” 这一主流思想体现在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 B、张之洞的《劝学篇》 • 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 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新 思 想 的 萌 发
直接: 鸦战失败,西方船坚炮利刺激 原因: 主要: 鸦战后,清面临统治与民族危机 主观: 地主阶级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维护清封 建统治 林则徐:《各国律例》、《四洲志》 代表: 魏源:《海国图志》徐继畲《瀛环志略》 姚莹《康輶纪行》 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悉夷是前提,师夷是手段, 制夷是目的
维新变法(1898。6——1898。9) 失败原因: 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 顽固势力——力量强大
历 史 功 绩
①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②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③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 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突出)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康有为认为,历代封建 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 典,都是西汉末年刘歆等人 为了帮助王莽篡夺西汉的政 权而伪造的,是“伪经”。 因此是新莽一朝之学,只能 称之为“新学”。
——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 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该书指出孔子以前的历史 都无据可考,认为六经都是孔 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 舜禹的大业都是孔子假托先王 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 和主张的。康有为把孔子奉为 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
本”的认识上有什么新的主张?
2.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
(1)背景: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政治: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重,帝国主义侵略加深 文化: 早期维新思想发展,西学的不断传入
(2)代表: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3)主张:
主张:否定君主专 制,建立君主立宪制, 实行维新变法 思考:他怎样宣传阐 释维新变法思想? 康有为 (1858—1927)
“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 权。”“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 变官制。”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 者,天下之公理也……变则变, 梁启超 不变亦变……变则通,通则 (1873—1929) 久。” ——《变法通议》
改变封建专制制度,伸民权、设议院 宣传变法图存思想
材料三:比较近代前夕中西经济状况:
自给自足的
西方近代 工业经济
自然经济
中国
西方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民族危机加深。
鸦片战争失败,惊醒有识之士。
学技术1(器物):师夷长技以制夷
背景
——地主阶级抵抗派
A.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形势,愚昧无知、盲目自大,近代
课件14: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程标准: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 革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 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开眼看世界——开启西方学习之旅
“鸦片战争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西洋人坚船的迅 速,利炮的声势……在两年多时间里,中国调动了10多万军队, 先后有1名总督、2名提督、7名总兵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 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两千年来传统的 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阅读材料当时的清政府处于什么状态? 盲目自大、列强入侵、军事落后
林
人物
论著
意义
则
林则徐 《四洲志》 近代中国开眼看
徐
世界的第一任
魏
魏源 《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
源
制夷”
走近《海国图志》
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即款之后,是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夷
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 魏源《海国图志·议战》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制,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
技以制夷而作。
── 魏源《海国图志·原叙》
你如何理解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 含义: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以抵御外来侵略。 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 “师夷”是手段;“制夷”是目的。
《海国图志》问世以后,在中国知识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书中提出的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60-90年代)
太平天国运动
结合材料,分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提出的背景?
内忧
统治危机加深
外患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阻挠李鸿章“放手办理”的因素是什么?
顽固派的阻挠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 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 2、含义: 3、提出者:地主阶级洋务派 4、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5、根本目的:挽救清王朝的统治 6、实践: 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背景: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 ②洋务运动的展开;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
思想主张: 政治上——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经济上——发展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 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三、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派(19世纪60年代)的主张: (不断扩大“西用”的范畴)
(3)西方资本主义崛起——侵略扩张
中国古代华夷观:
“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 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 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 之乎内外,所以限也。”
清朝帝王的华夷观: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 夷货物以通有无。”
——1793年乾隆帝致英王的信
“究竟该国(英国)地方周围几许? ……又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新疆天山以南 地区)有无旱路可通?”
——1842年5月,道光帝问疆吏大臣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
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 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 倒在地。
——马噶尔尼
船坚炮利的直观刺激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 封闭导致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 挨打必须思变 思变才能崛起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 2、代表人物及主张:
“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 未有若斯之亟” 严复(1854—1921)启蒙思想第一人
历史必修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 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 举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 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 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 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 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 人深思,启蒙思想.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 年赴京会试,未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 《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 康有为,投其门下,后来,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 戌变法”。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包括影响后世深远 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少年 中国说》。
①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②二鸦后列强对华侵略的加剧
2.含义:中学: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纲常名教) 西学:西方文化(近代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 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 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来维 护清王朝统治。
3.代表人物:(地主阶级洋务派)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4.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5.实践:洋务运动 •创办近代工业(军用、民用)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做事极不容易。同治 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 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倘若 当时没有恭亲王等在京内主持,没有曾国藩、 李鸿章、左宗棠在京外推动,那么,英法联军 及太平天国以后的中国还要麻木不仁,好像鸦 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一样。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 者。”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八月十三日,乾隆皇帝接见英国使臣马戛尔尼
船坚炮利的直观刺激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标点击: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开眼看世界”: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
于是,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3、目的: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它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4、实践:掀起一场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进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三、维新变法思想:1、背景:(1)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2)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
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
(3)思想主张:①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②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③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随堂简练随堂练习达标过关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鸦片战争爆发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萌发,所起的作用是()A.启蒙了资产阶级思想 B.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启迪了知识界的思想解放 D.掀起了学习西方技术的新高潮2.林则徐被称为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A.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B.看到了鸦片的危害 C.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 D.领导了禁烟运动3.《海国图志》一书的核心思想是()A.师夷长技以自强 B.师夷长技以制夷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发展资本主义4.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在政治上的主张是()A.振兴工商业 B.兴办学校C.实行君主立宪 D.推翻清朝统治5.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是()A.挽救危亡的清王朝 B.举办近代工业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创办新式学堂6.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方不能及。
原创7: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论战的焦点
要不要 维新变法
封建顽固派
维新派
祖宗之法不可 变者天下之公
变;宁亡国不 可变法
理
要不要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制
反对兴民权、 设议院,实行 君主立宪
实行君民共主的 君主立宪政权
要不要提倡西 学,改革教育 制度
坚反对持西科学举取土,变人在才法开;之 学人本 校, ;才在 学之育 校兴,
林则徐
魏源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 制之;善师四夷者,能 制四夷。”“夷之长技 三:一战舰,二火器, 三养兵练兵之法。”
代表作:《海国图志》最详实的地理专著 核心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3.影响:(1)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重新认
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2)涌现出一批新 式兵器专家。
二、 “中体西用”
⑵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 代表人物: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思想观点: 三世说
进化论
据乱世 君主专
生平世
太平世
君主立宪 民主共
康有为
制
和
《变法通议》
抨击专制制度和顽
批判君权
固派
民主君仆、主权在民
宣传申民权、设议
动摇君权论的基础 严 复
院、 变法图存 梁启超
严复(1854-1921)
崇尚自由是西方富 强的深层原因,自 由是 最基本的价 值,西方所说的民 主是捍卫自由的一 种手段
之立,在变科举
(3)维新思想的实践: 戊戌变法
思考探究:维新变法思想的性质、目的、失败原因 性质: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目的: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失败原因: 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 顽固势力——力量强大 结论: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行不通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早期维新派 ——制度层面 康、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
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国人已经出兵,鸦片战争 马上就要开始,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了这样一个奏折: 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 复起,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敌,即乡勇平民竟足以致其死 命。况夷人异言异服,眼鼻毛发皆与华人迥殊,吾民齐心 协力,歼除非种,断不至于误杀。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 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 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 况逆船朝南暮北,惟水师始能尾追,岸兵能顷刻移动否? ——林则徐赴伊犁谪戍途中致友人的信函
应该全面学习西方
郑观应
王韬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振工 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
崇尚西学、仿效西法,渐知以商力浚利源,与西商 并驾齐驱而潜夺其权。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发展商业;兴办学校;改革教育;立宪法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代表作 主张 影响 《新学伪经考 痛斥古文经典; 康为有 》 思想界之大飓 变法维新; 《孔子改制考 风 否定君主专制 》 梁启超 《变法通议》
姓名
抨击专制; 宣扬民权; 设议院; 变法图存;
民主君仆; 主权在民;
严复
康有为隐以改 复原教之路得自命, 欲删定六经而先作 《伪经考》。…… 其貌似则孔也,其 心则夷也。 ——《叶吏部与刘先 端黄郁文两生书》
看历程,析特点
主题明确—爱国、抵御外辱 内容渐进—从器物到制度 学习契机—民族危机 精英引领—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1、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 2、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 自然科学知识; 3、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
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打破了中国人的闭关自守
和骄傲自满: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 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 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19世纪后半叶
维护封建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时间
代表 人物 面临 环境
主张
学习 层次
中国19世纪40—90年代向西方学习
19世纪40 19世纪60— 19世纪 19世纪90
年代
90年代 60—90年代 年代
抨击“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论调 思想界之一大飓风 火山大喷火
撰写: 《新学伪经考》——动摇封建统治者恪守的祖训、 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变革的先师,托 古改制。
◆康有为维新思想特点及原因
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 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 理。
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敢也不 能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康有为借助 古代文化形式来表达新思想。
有 为
《孔子改制考》
否定封建专制, 主张实行君主 立宪制
把西方资产阶级 政治学说与中国 传统儒家思想相 结合
梁 《变法通议》 启 超
抨击封建专制, 阐述变法图 伸民权、设议 存的道理 院、变法图存
严 复
翻译《天演论》
国家属于人民
以西方进化 论作为变法 维新的理论 武器
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的继承者。”这种意见是否有道理?
有一定道理, 相同点: 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都要维护清朝统治
首要目的有所不同: 林、魏是为了抵抗外来侵略 洋务派首先要镇压太平天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吴学俊【考纲课标解读】1.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2.维新思想。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找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考点概括梳理】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1)鸦片战争前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鸦片战争中国战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代表人物及阶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6.评价:(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代表人物及阶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评价:(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维新变法思想1.背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代表人物及阶级:(1)早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世纪90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评价:(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重点难点突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
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
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次后底盛强与我异。
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材料二 1682—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采纳西欧模式,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
1697—1698年,他率团往德、荷、英考察,学习其政府管理模式和军事技术,大量招募外国专家为俄国服务,对军事、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其中,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戏剧性一幕。
在当时的俄国,大多数贵族饱食终日,往往懒洋洋地拖着长袍,留着被视为“上帝赐予的装饰品”的大胡须,无所事事。
彼得下令:除神职人员外,一律禁止留须,他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还在宴会上亲自剪短贵族的旧式长袍,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
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力克塞在内的一些人的反对,几经犹豫后,彼得将儿子处死,“在整个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个人影响……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件新的文化强加于俄罗斯,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未来的性质……由于他的努力,俄国显然摆脱了孤立的状态……此后,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
—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
【考点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
”持上述观点的应是A.顽固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洋务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2.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輶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民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网罗。
”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①甲午海战②《马关条约》的签订③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④百日维新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里的“柳”最有可能是指A.使用机器生产 B.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4.为环渤海湾地区近代工业发展作出一定贡献的人物是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5.与封建科举制下的官学相比,洋务运动中新式学堂的特点在于A.以培养近代实用型人才为主 B.毕业生不在清政府做官C.不再讲授“四书五经” D.大量传授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6.鲁迅曾经这样描写近代中国某一政治派别:“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云诗云”也更要昌明……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
本领要新,思想要旧。
下列企业,属于该政治派别创办的是A.上海的发昌机器厂 B.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C.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D.天津机器制造局7.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时说:“它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
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唯一一个国家。
”该著作的作者是A.姚莹 B.徐继畲 C.郑观应 D.严复8.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
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9.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A.龚自珍 B.洪仁玕 C.李鸿章 D.严复10.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辩,其核心是A.根本目的之争 B.治国方略之争 C.新旧道德之争 D.政治体制之争11.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对当时中国国内的“立宪”“专制”之争产生了很大影响,立宪派和主张君主专制的人对战争结局抱有不同期望。
立宪派普遍希望A.日败俄胜 B.日俄俱败 C.日胜俄败 D.日俄休战二、非选择题12.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阅读材料材料一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
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材料二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
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据车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2)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高考真题再现】1.(09年广东文基卷)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
”这位思想家主张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等有效信息限定词。
这些信息告诉考生要得到民权自由,为什么必定革命?革命不成功,民权自由“不可得”。
A、C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排除。
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正确选项为B项。
2.(09年浙江文综)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是在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獒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空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答案:C。
解析: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把自己的变法理论和儒家思想相结合,题干中的孔子换上了西装,就是这层意思。
因此应选择C。
3.(09年北京文综)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的思想的是()A.“自强直属,在于练兵” 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