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教学设计.doc

合集下载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0001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0001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捞铁牛的过程。

2、让学生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3、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说写话训练。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明确目标。

我们继续学习第17 课《捞铁牛》,大家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怀丙和尚捞铁牛的事。

)他是怎样捞铁牛的?这节课我们深入讨论学习。

二、新授1.学习第3 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xx 在捞铁牛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2)教师分句讲解,这段共有四句话,按顺序讲了四项准备工作:① 摸清铁牛沉在哪(下河摸牛);② 备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驶到铁牛沉没的地方(备船装沙);③ 并船搭好架子(并船搭架);④ 下水把铁牛拴住(船牛相拴)。

这四项工作都说明怀丙是针对铁牛笨重的特点,进行了细致周密的安排。

(在讲解的过程中每个句子与图相对照,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把四个过程连起来放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4)读课文,找出这段的连词,用先…•然后•…再•…又……,仿照课文说句子。

(5)集体读第3 自然段.过渡:准备工作做好了,怀丙和尚接下来又是怎么做的?和尚究竟是用什么办法把铁牛从泥沙中拔上来的呢?3.引导学生读4—6 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课文,回答上面的问题。

(2)教师和学生讨论(与图相对照):分三步:① 把船上的泥沙铲到河里,船浮起来了(铲沙浮船);② 水手们使劲划桨,用船把铁牛拖到岸边?(划船拖牛);③ 把水里的铁牛拖上岸(拉牛上岸)。

再用同样的办法把其余的铁牛捞上来。

(说明怀丙懂得利用水的浮力。

)(3)把捞铁牛的全过程放映一遍,让学生加深印象。

⑷把4、5、6自然段xx起来读。

4.放映准备工作及捞铁牛的全过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三、巩固练习1.学生看课件演示及板书说一说捞铁牛的过程。

(1)要求:看板书叙述怎样捞铁牛。

(2)学生评议叙述的情况。

小学语文《捞铁牛》教案(第二课时)

小学语文《捞铁牛》教案(第二课时)

小学语文《捞铁牛》教案(第二课时)教学难点:捞铁牛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教学过程:一.看课件《河中府铁牛》激趣引入1.刚才我们在课件中看到的铁牛,是宋朝时候河中府城外用来拴浮桥用的,一共有八只。

你知道吗在这些铁牛身上还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情呢?2.读课题,在预习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需要老师、同学们的帮助?(重要的,带有普遍性的话板书出来)二.学习第一部分1.请小声读课文第一部分,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

怀丙为是么要捞铁牛?自读、思考。

2.课堂反馈:(拴浮桥的八只大铁牛被洪水冲到河底的淤泥里。

)3.黄河两岸拴浮桥用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大水冲走,陷在河底的淤泥里。

这里的也能不能换成都?为什么?(不能,因为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浮桥,冲走了铁牛,这是两件事,如果用都就只讲铁牛被冲走一件事了。

)三.学习第二部分1.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叫水送回这个想法的?请读第二部分后回答。

2.抽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想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

)3.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冲回来。

这里的还可不可以换作要?为什么?(不能。

因为还常用于讲同样的情况,有表示现象继续的作用。

这句话前后讲的都是水,冲走铁牛的是水,把铁牛送回来也是水,用还就很自然,如果用要就没有这种继续的意思。

)3.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勇气和智慧。

四.学习第三部分1.每只铁牛都重达万斤,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怀丙为此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项?请默读第三段,用横线划出这四项准备工作,并把表示这4项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用△标出(检查落实)。

2.反馈:①四项准备工作是:潜水摸牛、备船装沙、并船搭架、粗绳拴牛。

② 表示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是:先、然后、再、又3.四项准备工作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不能。

因为潜水摸牛:摸清位置,便于打捞。

备船装沙:吃水深,缩短船与牛的位置,卸沙后,船才能在上浮的同时绷紧绳子,从而拔出铁牛。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捞铁牛》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捞铁牛》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捞铁牛》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宋、府、拴、笨、尚、潜、绳、绑、铲、拔、丙、程”等12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

2.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3.通过学习,激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对文中重点句的理解。

如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教学难点理解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原理。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图片。

2.搜集有关浮力生活小实验的资料,使用“手机”拍照,和同学共享。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1、导课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知道了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浮桥,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冲到河里去了。

正当人们想办法要捞起铁牛重修浮桥进,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

他究竟用什办法把八只铁牛捞回来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他究竟用什办法把八只铁牛捞回来的呢?3.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作业。

2、新授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为了捞铁牛,和尚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顶呢?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2.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板书:潜水摸牛3.其他三项准备工作是怎样的?能不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先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板书:大船装沙 并船搭架粗绳拴牛4.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5.和尚先让水手们干什么?铲沙(1)为什么要把船里的沙都铲到黄河里?(2)船里的泥沙慢慢减少,船身和拴住铁牛的绳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一点一点向上拔(3)这里为什么用“拔”?是什么力量把铁牛从淤泥里向上拔的?(4)水的浮力是怎样把铁牛向上拔的?6.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捞铁牛教学设计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学设计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学设计[《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重难点: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1、玻璃缸和水、装有石子的圆口瓶、木尺、棉线、铁块。

2、捞铁牛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演示1、导语激趣。

(略)2、操作:将玻璃盆装入大半盆水,盆内盛着有石子的一个圆口瓶,瓶口上架一木尺,木尺的两端系有棉线,线下吊一铁块,教师将圆瓶内石块逐一取出,让学生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盆底铁块不断上升)3、让学生指出此实验的操作与捞铁牛有什么相似之处?(都是利用水的浮力将水底物体托起)4、让学生指出操作器具各相当于捞铁牛时的哪些物体?通过上面的演示,学生初步掌握了捞铁牛的原理和方法。

二、学文1、自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讲读课文第二段(第三自然段)(1)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捞铁牛之前和尚指挥大家做了哪四项工作?读有关句子。

(师板书:找牛;装沙:搭架;拴牛)(2)四件事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3)课文在叙述时是怎样把这四件事有顺序地告诉我们的呢?(先然后再又)3、讲读课文第三段(第四自然段第六自然段)(1)分自然段读课文。

问:和尚是怎样把牛捞起来的?他做了哪几步工作?(2)揭示以下句子,注意带点的词不达意语,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铲到黄河里去。

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

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A、齐读句子,思考: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B、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前后两句的意思说一说。

(3)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后,和尚指挥大家怎么做呢?齐读第五自然段中的第二句话。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捞铁牛》优秀教案 第2课时(精品)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捞铁牛》优秀教案 第2课时(精品)

《捞铁牛》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2.会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3.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实验演示以及口头讲授,理解和尚怀丙捞铁牛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并且明白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

教学难点会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方法讲授法和演示法。

课前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准备挂图。

课时安排2课时。

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怀丙捞铁牛的故事,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现在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谁愿意讲给大家听?(请举手的同学或指名回答。

)二、新课学习(一)学习一、二自然段。

1.齐读。

2.结合上下文理解“河中府”“淤泥”“议论纷纷”等词语的意思。

3.概括段意:这段写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河底的淤泥里,一个和尚说他能把铁牛捞起来。

过渡:和尚将铁牛捞起来了吗?他在捞铁牛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课文第几自然段是写和尚捞铁牛做的准备工作?(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其余学生思考:这一自然段用几句话写和尚捞铁牛前做的准备工作?2.分组轮读四句话。

通过读,了解和尚做的四项准备工作。

师概括板书:①找“牛”②装沙③搭架④拴牛3.分组讨论:为什么要派人摸清铁牛沉在哪儿?为什么两船要装满沙子?为什么要将两船并排拴得紧紧,在两船之间搭架子呢?(为了保持船身的平衡,而且浮力也大)为什么要用两只大船、结实的木料搭架子和用很粗的绳子拴“牛”呢?(因为铁牛笨重,需要很大的力量。

)4.老师检查讨论的情况。

5.提问:和尚做的这四项准备工作出色吗?(做得很出色,考虑得很周到。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捞铁牛》的故事情节,掌握生字词。

1.2学习课文中的对话,体会人物心情。

1.3了解曹娥江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析,理解怀丙捞铁牛的过程和方法。

2.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怀丙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2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掌握生字词。

1.2理解怀丙捞铁牛的过程和方法。

2.教学难点2.1分析怀丙的性格特点。

2.2理解怀丙捞铁牛的寓意。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简要复述《捞铁牛》的故事情节。

1.2提问:怀丙是如何想到捞铁牛的?他的方法有哪些特别之处?2.课文解析2.1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理解词义。

2.2教师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问。

2.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

3.分析怀丙的性格特点3.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怀丙的性格特点,如聪明、勇敢、善良等。

3.2学生分享自己分析怀丙性格的过程和理由。

4.研讨怀丙捞铁牛的方法4.1教师提出问题:怀丙捞铁牛的方法有哪些特别之处?5.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5.1教师简要介绍曹娥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5.2学生分享自己对曹娥江的了解,交流学习心得。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7.作业布置7.1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题。

7.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理解了怀丙的性格特点和捞铁牛的方法。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仍需加强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曹娥江,了解当地历史文化。

2.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乡故事,传承传统文化。

捞铁牛教学设计

捞铁牛教学设计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默读、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懂怀丙捞铁牛的办法,从而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2.培养学生有条理复述课文的能力。

3.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重难点1.知道怀丙是怎样叫水把铁牛“送回来”的?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白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三分一、设置悬念,激趣导入1.故事导入,设置悬念。

师:同学们,早上大家连着上了三节课,这会肯定有点疲劳了,来我们比比哪位孩子精神最饱满,坐得最端正。

同学们配合得真好,老师谢谢你们。

那老师奖励大家一个《捞铁牛》的故事,喜欢听吗?请你们看大屏幕。

(师板书课题)2.开动脑筋思考并交流:科技发达的今天,如何捞铁牛?师:故事讲到这儿,孩子们想想,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将铁牛捞出来吗?3.以“出色”为切入点,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真聪明,张老师很喜欢你们,这节课就由张老师带大家一起学习,好吗?(上课)同学们刚才想的这些方法都是运用了现代的工具,但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没有这样的现代化设备,打捞技术也比较落后。

人们面对这种情况,摇了摇头,叹了叹气,都毫无办法。

就在这时,来了一位和尚他对大家说(课件出示句子)他想出了什么办法呢?(板书)这个人是谁呢?齐读最后一段。

(课件出示)解释“出色”。

二、整体感知,明“出色”1.回顾课文,交流:课文从哪几方面可以看出怀丙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工程家?师:同学们想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三、细读课文,品“出色”(一)品:设想“出色”1.出示怀丙的话,生齐读,思考:从他的话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师:同学们真是会思考的孩子。

让我们再来一齐读一读怀丙和尚的话,看看从他的话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指导感情朗读。

(谦虚和自信的语气)过渡:多神奇呀,水真能把铁牛送回来吗?下面我们来看看怀丙捞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二)品:准备工作之“出色”1.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本段有几句话,并标上序号。

(三年级语文教案)《捞铁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三年级语文教案)《捞铁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捞铁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学习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运用学到的方法读懂课文。

3、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弄清怀丙和尚做了哪些工作才把铁牛捞上来。

2、理解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道理。

3、学习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运用学到的方法读懂课文。

教学准备实验器具、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科学吗?爱科学吗?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科学的奥秘吧。

老师做有关“水的浮力”的演示,质疑:怀丙和尚说他用什么办法能把大铁牛捞上来?怀丙和尚是怎样“叫水”把大铁牛“送回来”的?●二、学习第二部分1、(出示投影)让生自由读文,思考: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潜水摸牛→备船装沙→拴船搭架→拴牛绑架)2、指导朗读,注意:动词要读重音,把这些准备工作突出出来。

●三、学习第三部分这一部分同学们合作学习,要求认真读书,思考:(出示投影题)(1)怀丙和尚把准备工作做好后,是用什么力量捞起铁牛?(2)根据课后思考·练习3的提示,想想带点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能不能用什么关联词把它们连起来?1、学生自由学习、讨论。

教师巡视。

2、师生交流。

(1)怀丙和尚用什么力量捞起铁牛?(水的浮力)读出关键语句:“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师做“捞铁牛”的演示:(2)交流:课后思考·练习3中的语句。

(出示投影)①学生读这段话。

②带点词语:泥沙减少→船身上浮→绳子越绷越紧→把铁牛向上拔(因为泥沙减少,所以船身向上浮;因为船身向上浮,所以绳子越绷越紧;因为绳子越绷越紧,所以铁牛被向上拔。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捞铁牛》这一课的学习中,探讨了浮力原理和智慧解决问题的方法。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发现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当学生能将新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时,他们对学习内容更容易产生共鸣,这也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浮力原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智慧解决问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浮力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浮力原理和智慧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浮力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浮力实验。这个操作将演示浮力原理的基本应用。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类似智慧解决问题的例子,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年级语文教案)《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年级语文教案)《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本文讲的是宋朝时发生的故事。

有一次,黄河发大水了,河两岸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

洪水退了,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了铁牛,从而说明他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学情分析
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怀丙是怎样叫水把铁牛“送回来”的,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初步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科学道理。

(2)能简要地复述捞铁牛的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重点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及捞铁牛的过程。

(2)继续深入理解“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这个句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运用自然界自身的规律捞铁牛的,体会他的出色,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2)学习怀丙和尚认真分析、深入研究、运用自然界自身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对文中重点句的理解,如:“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教具准备
做“捞铁牛”实验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指名说说故事,其实也是在训练学生的口头概括能力。

二、讲授新课
(一)了解捞铁牛的困难,为体会怀丙的出色做铺垫。

1、教师导读:为什么捞铁牛?请同学们读文,找一找。

2018年《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资料

2018年《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资料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重难点: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1、玻璃缸和水、装有石子的圆口瓶、木尺、棉线、铁块。

2、捞铁牛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演示1、导语激趣。

(略)2、操作:将玻璃盆装入大半盆水,盆内盛着有石子的一个圆口瓶,瓶口上架一木尺,木尺的两端系有棉线,线下吊一铁块,教师将圆瓶内石块逐一取出,让学生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盆底铁块不断上升)3、让学生指出此实验的操作与捞铁牛有什么相似之处?(都是利用水的浮力将水底物体托起)4、让学生指出操作器具各相当于捞铁牛时的哪些物体?通过上面的演示,学生初步掌握了捞铁牛的原理和方法。

二、学文1、自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讲读课文第二段(第三自然段)(1)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捞铁牛之前和尚指挥大家做了哪四项工作?读有关句子。

(师板书:找“牛”;装沙:搭架;拴牛)(2)四件事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3)课文在叙述时是怎样把这四件事有顺序地告诉我们的呢?(先……然后……再……又……)3、讲读课文第三段(第四自然段——第六自然段)(1)分自然段读课文。

问:和尚是怎样把“牛”捞起来的?他做了哪几步工作?(2)揭示以下句子,注意带点的词不达意语,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铲到黄河里去。

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

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A、齐读句子,思考: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B、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前后两句的意思说一说。

(3)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后,和尚指挥大家怎么做呢?齐读第五自然段中的第二句话。

捞铁牛(二课时)

捞铁牛(二课时)

《捞铁牛》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宋朝、议论纷纷、和尚、船舱、沉没、绳子”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捞铁牛》,板书课题。

“捞”:东西掉到哪里用“捞”这个词呢?2、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

(谁捞的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怎么捞的?结果怎样?)二、自学生字新词1、音形难点:潜、陷、尚、论(多音字)2、组词语宋()拴()陷()论()送()栓()滔()轮()绳()绑()铲()拖()蝇()梆()产()施()3、理解词义宋朝:朝代名。

由赵匡胤建立。

河中府:地方的名字。

因这个地方位于黄河中游而得名。

淤泥:河流、湖泊、池塘等沉积的泥沙。

浮桥:在并排的船上铺上木板造成的桥。

本课浮桥的不同点是两头各拴在四只大铁牛上。

议论纷纷:许多人在议论,各说各的看法。

议论,对人和事物发表看法。

纷纷,言论多而杂乱。

熟悉:知道得清楚。

水性:水的性能,也指游泳的本领。

本课指了解这段河的深浅和水流速度,并且游泳本领又很高。

潜水:隐藏在水面以下活动。

水手:在船上负责舱面工作的普通船员。

浮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

即向上浮动的力量。

工程家:能够独立完成某一工程的设计以及指导施工的专门人才。

本课指怀丙和尚是机械和水利工程的专家。

和尚:出家到寺庙里修行的男教徒。

三、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层次,整体感知课文1、小声自读课文。

2、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第一自然段:铁牛陷入淤泥。

第二自然段:一个和尚主动提出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

第三自然段:和尚做了准备工作。

第四自然段:请水手铲泥沙到河里拔起铁牛。

第五自然段:水手们划船把铁牛拖上岸边。

第六自然段:和尚用同样方法捞起其余的铁牛。

第七自然段:和尚名叫怀丙。

四、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3、思考课后习题: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捞铁牛》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咖啡拉花的基本概念和步骤;2.掌握捞铁牛的基本拉花技巧;3.提高学生的咖啡拉花技术和艺术修养水平。

二、教学内容1.咖啡拉花概述;2.咖啡拉花工具和材料;3.捞铁牛的拉花技巧;4.捞铁牛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方法1.讲授式教学;2.示范教学;3.逐步指导学生操作。

四、教学程序第一步:咖啡拉花概述1.介绍咖啡拉花的概念和历史背景;2.介绍常见的拉花图案和名称;3.引导学生了解咖啡拉花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

第二步:咖啡拉花工具和材料1.介绍捞铁牛的工具和材料,包括:奶泡壶、拉花笔、咖啡壶、牛奶等;2.示范展示捞铁牛的工具和材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三步:捞铁牛的拉花技巧1.介绍捞铁牛的拉花基本步骤:先倒奶泡,再画图案;2.详细讲解和示范捞铁牛的拉花技巧,比如倒奶泡的姿势、拉花笔的使用方法等。

第四步:捞铁牛的实践操作1.给每位学生发放咖啡杯和咖啡壶,并分配材料和奶泡壶等工具;2.按照步骤和技巧示范,逐步指导学生进行操作;3.鼓励学生自己尝试尽可能多的拉花图案和组合。

第五步:总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步骤;2.评价优秀的学生,并提供进一步提升咖啡拉花技术的建议。

五、教学效果评价1.学生的实际拉花效果;2.学生对咖啡拉花的理解和运用;3.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步骤实施建议1.保证教学活动环境整洁卫生;2.按照教学步骤逐一教授;3.配合讲解与演示,并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解答;4.鼓励学生勤加练习和创新,提高咖啡拉花技术水平。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捞铁牛》是语文出版社2011课标版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学习科学,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为主题,该课讲述了我国宋朝出色的科学家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将陷在黄河淤泥中的八只大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

文中的怀丙和尚通过缜密的思考、有条不紊的工作,解决了难题,充分体现了怀丙的智慧,表现出他出色的科学素养。

课文第3至6自然段对怀丙捞铁牛的过程叙述得逻辑关系严密,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极好的教材。

因此,我在教授本课时把读写结合有机融入到语文教学中,着眼于在课文阅读中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学情分析: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进行了简单的写作练习、并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距离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记述一件事情时,将事情的经过写完整、写具体这一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要求老师还需要在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中下大力气进行培养。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借助关键词与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复述怀丙捞铁牛过程。

2.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情的过程表达清楚的方法。

3.学习从关键语句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借助关键词与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复述怀丙捞铁牛过程。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情的过程表达清楚的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磁性黑板贴、微课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1.复习字词。

2.用关键词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复习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为本课学习做好铺垫,学习借助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概括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探究交流、明晰全文(一)出示句子,体会怀丙的胸有成竹?反馈质疑日记。

(二)默读全文、明确怀丙捞铁牛准备工作的段落。

【设计意图:默读全文,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熟知程度,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
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1、玻璃缸和水、装有石子的圆口瓶、木尺、棉线、铁块。

2、捞铁牛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演示
1、导语激趣。

(略)
2、操作:将玻璃盆装入大半盆水,盆内盛着有石子的一个圆口瓶,瓶口上架一木尺,木尺的两端系有棉线,线下吊一铁块,教师将圆瓶内石块逐一取出,让学生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盆底铁块不断上升)
3、让学生指出此实验的操作与捞铁牛有什么相似之处?(都是利用水的浮力将水底物体托起)
4、让学生指出操作器具各相当于捞铁牛时的哪些物体?
通过上面的演示,学生初步掌握了捞铁牛的原理和方法。

二、学文
1、自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讲读课文第二段(第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捞铁牛之前和尚指挥大家做了哪四项工作?读有关句子。

(师板书:找牛;装沙:搭架;拴牛)
(2)四件事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3)课文在叙述时是怎样把这四件事有顺序地告诉我们的呢?(先然后再又)
3、讲读课文第三段(第四自然段第六自然段)
(1)分自然段读课文。

问:和尚是怎样把牛捞起来的?他做了哪几步工作?
(2)揭示以下句子,注意带点的词不达意语,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铲到黄河里去。

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

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A、齐读句子,思考: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
B、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前后两句的意思说一说。

(3)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后,和尚指挥大家怎么做呢?齐读第五自然段中的第二句话。

(4)齐读第六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谁能说说这样的办法是怎样的办法?由学生独立复述捞铁牛的过程。

4、课件展示捞铁牛的过程。

5、讲读课文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用
画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及地点的词语。

(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用自已的话说说捞铁牛的原因。

谁能说说捞铁牛有什么困难?和尚对这件事怎么看?你对和尚说的这句话有些什么想法?
通过上面课文的学习,你是怎样理解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是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句话的?
6、讲读课文第四段(第七自然段)
(1)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问:这段写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2)你从哪些地方觉得怀丙和尚是出色的工程家?
三、悟道
通过学习,不仅激发学生敬慕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和渊博知识,,而且还要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有科学的积极性。

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怀丙和尚将八只大铁牛捞起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2、捞铁牛利用了水的哪一有利因素?
3、学习了本文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真观察自然课中的一次小实验,按照先然后再又这样的顺序练习写一段短文,注意写清实验的过程。

3、回忆自已亲自做过的一次小制作活动,注意想想制作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制作的过程是怎样的,制作后自已有哪些收获,然后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冲走
找牛
准备捞牛
装沙

铁牛
搭架

拴牛
出色的工程家捞牛经过
铲沙拔牛划浆拖牛送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