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夏赋第三十七段赏析【元代】汪克宽骈体文

合集下载

冬日可爱赋第十段赏析【清代】汪绂骈体文

冬日可爱赋第十段赏析【清代】汪绂骈体文

精美图片
作者简介
• 汪绂,[清](一六九二-一七五九)初名烜,字灿人,号双池,又号重生。徽 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博综儒经,以宋五子为归。著述颇富。晚年之闽中, 馆枫岭、浦城间。少时家贫,佣于江西景德镇为画碗之役。所绘山水、人物、 花鸟,精细适异聚工,惜无款识,人罕知之。对《六经》及天文、地理、乐律、 阵法等皆有研究,皆以宋五子之学为归。著有《易经诠义》十五卷,《尚书诠 义》十二卷,《诗经诠义》十五卷,《四书诠义》十五卷,《诗韵析》六卷, 《春秋集传》十六卷,《礼记章句》十卷,《或问》四卷,《参读礼志疑》二 卷,《乐经律吕通解》五卷,《乐经或问》三卷,《孝经章句》一卷。乾隆二 十四年卒。卒年六十八。
骈体文
冬日可爱赋 第十段
清代 汪绂
作品赏析
• 冬季,是四季之一,传统是以二十四节气“立冬”作为冬 季的开始,“立冬”意味着风雨、湿度、光照、气温等, 处于转折点上,开始从秋季向冬季气候过渡。冬,即“终 也、万物收藏也”,立冬后万物开始闭藏。“四立”划分 四季反映了气候、物候等多方面特征。现在划分四季常根 据气温变化划分,采用的是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 温”法,按候平均气温法划分的四季,日平均气温连续五 天等于或低于10摄氏度以下算是入冬。
• 汪绂家贫自学,在景德镇为烧窑者画碗。后至福建浦城,以教读为生,声名渐 著,浙闽赣三省之士皆知之。以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之 学为宗旨,涉猎极广,精深不足。于不同学派见解,比之为奸色淫声。有《双 池文集》,其余所撰不下三十种。
THANK YOU!
光天猗歟化日,頓忘慘裂之摧其慶,黃綿之密,既幸旴旦之相依,猶恐桑 榆之易入其恈恈,而僎憓之情,有不待相謀,而共識者,殆猶父母念人子
之心,偶依違焉,而憂虞見色。

夫子之墙赋第十二段赏析【元代】汪克宽骈体文

夫子之墙赋第十二段赏析【元代】汪克宽骈体文

THANK YOU!
彼州仇之何人,固无惑乎,不足以窥圣域之渺茫。主人 展然而笑曰:繄尼父之诲人,若太虚之时雨。
……………………………………………………… ………………………………………………………
夫子:孔门尊称孔子为夫子,后因以特指孔子。仞:七尺。 老师的围墙有几丈高,找不到大门走 进去。 比喻人的才德高不可攀。语出《论语.子张》:“子贡曰:‘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 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凡所未谕, 其类尤多,静言思之,莫究所以;岂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者欤?”
• 【注释】 • 叔孙武叔:鲁国大夫,名州仇,“武"是他的谥号。子服景伯:名何,
鲁国的大夫。官:通“馆",这里指房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汪克宽,(公元一三o一年至一三六九年)字德辅,(一作仲裕, 亦作德一)别号环谷,南乡桃墅(今属塔坊)人。生于元成宗大德 五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二年,年六十九岁。自幼资质聪颖,6岁时 即读书成诵,日记数百言,10岁读《四书》便能自定标点,体会书 中精义。(续疑年录据明史本传作生于元大德八年,卒于明洪武五 年,年岁同。此从补疑年录据元诗选小传)十岁,父授以双峰问答 之书,辄有悟。后问业于吴仲迁,学益笃。泰定三年,(公元一三 二六年)中乡试。会试以答策切直见黜。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 教授宣歙间。学者称环谷先生。洪武初,(公元一三六八年)徵修 元史。书成,将授官,以老疾辞归。克宽著有环谷集八卷,经礼补 逸九卷,(均《四库总目》)又有程朱易传义音考、诗集传音义会 通,并传于世。
作品赏析
•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 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 仞,不得其门而人,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 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 仲尼更强些。”子服景伯把这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就用围墙 作比喻吧,我家围墙只有齐肩高,从墙外可以看到里面房屋的美好。 我老师的围墙有几仞高,找不到大门走进去,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 雄美、房屋的富丽。能够找到大门的人或许太少了。所以叔孙武叔 先生那样说,不也是很自然的吗?”

吴山赋第二段赏析【元代】汪克宽骈体文

吴山赋第二段赏析【元代】汪克宽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吴山赋
第二段
元代 汪克宽
作品赏析
• 吴山,在今浙江杭州府城内,春秋为吴东南界,故名。吴山亦名胥山,其支麓所分为宝月山, 蛾眉山,宝山,浅山,竹园山,石佛山,金地山,宝莲山,清平山,瑞石山,狗儿山,武林山, 云居山,螺蛳山。因地立名不一,而总谓之吴山。
• 按《后汉书·郡国志》:桂阳郡浈阳有苲领山。〈注〉始兴郡记有吴山。 按《水经》:渐江水注钱塘,县东有定巳。〈疑作包〉诸山皆西临浙江,水流于两山之间。江 川急浚,兼涛水昼夜再来,来应时刻。常以月晦及望尤大。至二月八月最高,峨峨二丈有馀, 《吴越春秋》以为子胥、文种之神也。昔子胥死于吴而浮尸于江,吴人怜之,立祠于江上,名 曰胥山。《吴录》云:胥山在太湖边,去江不百里。故曰:江上。文种城于越,而伏剑于山阴。 越人哀之,葬于重山。文种既葬一年,子胥从海上负种,俱去游夫江海。故潮水之前扬波者, 伍子胥。后重水者,大夫种。是以枚乘曰:涛无记焉,然海水上潮,江水逆流,似神而非于是 处焉。秦始皇三十七年将游会稽,至钱塘临浙江。所不能渡故道,馀杭之西津也。 按《方舆胜览》:浙西路临安府吴山,在钱塘县南六里。上有伍子胥庙,名曰胥山。有井,泉 清而且甘。
作品赏析
• 按《杭州府志·山川考》:吴山,杭之镇山也。在城西南。春秋时为吴南界,故曰吴山。或曰 以伍子胥故,曰伍山,亦曰胥山,又曰越沼。吴时,即此山以祀泰伯伍员。俗讹伍为吴,则又 谓之吴山。云其山哨崿奇峰,澄波靓浦,周回环拱,扶舆清淑之气钟焉。立山而环眺,则官司 廨署,卫镇营堠,九陌三条,红雾蔚起,隐隐振振,漏尽犹喧。道院僧庐,朱楼画阁,参差掩 映,仙灵宅之升其巅,则恍惚凌虚,碧天倒匝,山川包络,界脉缕分,脊腋首尾,历历可数山 之顶。背西面东为城隍之庙,盖通浙城隍之大神也。先是永乐中,锦衣卫指挥纪纲有宠,使千 户往浙纵横不法,按察司使周新捕而治之,千户诉于纲,纲诬新以他恶。帝怒,逮新至陛前, 抗声陈其罪,且曰:按察按事与都察院同,陛下之明诏也。臣奉诏行法,奈何罪臣。帝命戮之, 大呼曰:臣生为直臣,死为直鬼。帝寻悟,深为悼惜,后数日,朝退见一人直立不去,曰:臣 周新也。上帝怜臣,命总司浙江城隍事。帝即以此封之。威灵赫然,奇迹不可胜纪。故凡浙官 之初莅任也,必先赴庙中斋宿。次日晨,礼神读誓,以洗其心。而旧例每月朔,县供香烛至期 三,台而下皆入庙谒神。拈香而拜,道士百馀人,皆习于虚静之教,孤清淡穆,事神惟虔,玉 磬琅璈,笙歌迭奏,步虚之声缥缈出于云霄之上。州人仰之若天际,然晓望初日透海而出,万 顷摇赤,层霞弄殷。久之乃升,则草树烘台殿朗矣。入夜,家家灯火繁若坠星,遥与隔城渔照 递相辉现,则又无夕。非上元也。至若匹练横空,堆银拥雪,排空鼓怒,势若雷奔,天下之奇 惟浙有之。而吴峰一望则尤胜他处,斯又枚叟之所,扼腕而谈,元虚之所,腐毫而赋者也。杭 州为全浙之都会,而吴山又为一州之钜观,岂虚也哉。

泮宫赋第三段赏析【元代】汪克宽骈体文

泮宫赋第三段赏析【元代】汪克宽骈体文
• 辟雍和泮宫都是中 国 古代的 官学, 历代都有咏诵 的 赋作。 纵观元代这些赋文, 显然带有强烈政治议 论化色彩, 在结构规模上, 大多以颂皇德、 兴教化起篇, 而后写辟雍的 外在形制、规模, 再叙写辟雍 内 的陈设、活动礼仪等, 在教化功能上, 则主要突显辟雍的德育教化功能。
作品赏析
• 泮宫指古代的学校。古代各府州县的学宫正门内大都建有“泮池”,养着红鲤鱼,隐喻鲤鱼跳过龙门,就能成龙。秦淮 夫子庙前自然也有泮池。过去夫子庙泮宫广场是个异常热闹的地方。
• 清代初期《画舫余谭》记载:起泮宫前,至棘院为止,值清明日,百戏俱陈。如解马、奇虫、透飞、梯打、筋斗、吐 火、吞刀、挂跟施腹、三棒鼓、十不闲、促狭相声、鼻吹口歌、陶真、撮弄。凡可视听者,翘首仰颈,围如墙。
• 泮宫指的是古代的国家高等学校。西周诸侯所设大学。与周天子辟雍类似,是国家最高学府,同时也是按时举行祭祀、 庆功等多种礼乐活动的场所。辟雍中央为高台建筑,四面环水(圆环),而诸侯泮宫等级逊于辟雍,仅有三面环水 (半圆环)。如郑玄所说:“泮之言半也,半水者,盖东西门以南通水,北无也。”《汉书·郊祀志》"周公相成王﹐ 王道大洽﹐制礼作乐﹐天子曰明堂辟雍﹐诸侯曰泮宫。"后泛指学宫。唐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辟雍所以行其礼﹐ 泮宫所以辨其教。"清钱泳《履园丛话·笑柄·两耳太聪》"族叔印川少府﹐少与前两广总督吴槐江先生﹐同入泮宫﹐最为 莫"
• 泮水和入泮:古代学校前有半圆形的池,名泮水;科举时代生员入学称入泮。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汪克宽,(公元一三o一年至一三六九年)字德辅,(一作仲裕, 亦作德一)别号环谷,南乡桃墅(今属塔坊)人。生于元成宗大德 五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二年,年六十九岁。自幼资质聪颖,6岁时 即读书成诵,日记数百言,10岁读《四书》便能自定标点,体会书 中精义。(续疑年录据明史本传作生于元大德八年,卒于明洪武五 年,年岁同。此从补疑年录据元诗选小传)十岁,父授以双峰问答 之书,辄有悟。后问业于吴仲迁,学益笃。泰定三年,(公元一三 二六年)中乡试。会试以答策切直见黜。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 教授宣歙间。学者称环谷先生。洪武初,(公元一三六八年)徵修 元史。书成,将授官,以老疾辞归。克宽著有环谷集八卷,经礼补 逸九卷,(均《四库总目》)又有程朱易传义音考、诗集传音义会 通,并传于世。

莎汀赋第九段赏析【明代】孙绪骈体文

莎汀赋第九段赏析【明代】孙绪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莎汀赋
第九段
明代 孙 绪
作品赏析
• 莎汀,水边或水中的平沙地。 南朝 梁 江淹 《灵丘竹赋》:“鬱春华於石岸,赩夏彩於沙汀。” 宋 陆游 《小舟》诗:“云气分山迭,沙汀蹙浪痕。” 清 沉树本 《浴象行》:“鼓声初歇人语寂,并立沙汀卸 羈绊。” 张资平 《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一:“八分满的月轮,跑出松林上面来了。她照在沿海岸线一 带沙汀上,和雪一样的白。”
• 即今湖北中部之漳河。源出湖北南漳县西南,东南流至当阳县东南与沮水合,注于长江。《山海经·中山经》: 荆山 “漳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睢”。《汉书·地理志》 南郡临沮县: “ 《禹贡》 南条荆山在东北,漳水所出,东至江 陵入阳水。”《水经·漳水》: “漳水出临沮县东荆山,东南过蓼亭,又东过章乡南,又南至枝江县北乌扶邑,入于 沮。”
• 章水。在今安徽亳州市南,东南流至涡阳县西北入涡。《水经·阴沟水注》: 沙水支津 “上承沙水于思善县,世谓之 漳水,故有漳头之名也。东北流径城父故城西,侧城东北流入于涡。俗又谓之欠水”。
• 在今安徽南陵繁昌县东。《方舆纪要》 卷28南陵县: 漳水 “出县西南六十里龙洞,平地有泉涌出,又淮水出吕山南 之石窦中,经县南五十里孔镇铺,西与潼水合流为澄清河”。
THANK YOU!
• 漳水有清漳水、浊漳水二源,均出山西省东南部,在河北省南部边境汇合后称漳河,其河道古今变迁大。 今漳河仅是南运河一支流,而古漳河初为黄河中、下游最大支流。《禹贡》: “覃怀底绩,至于衡漳。” 《职方考》: “冀州,其川漳。” 即此。《汉书·地理志》 信都国信都县: “故章河、故虖池皆在北, 东入海。” 而汉漳水在其南,所经之地有邺、邯郸、列人、斥章等,相当今河北临漳、邯郸、肥乡、曲 周等地。

宣文阁赋节选【元代】汪克宽骈体文

宣文阁赋节选【元代】汪克宽骈体文
骈体文
宣文阁赋 节选
元代 汪克宽
第一段
• 皇帝九年,制作宣文阁于大明殿之西北。皇上万几之暇, 御阁阅经史,以左右儒臣为经筵官,日侍讲读,兹阁深列, 紫御杰出,青霄朝野。传诵瞻望,踊跃布衣。微臣欣幸睿 圣崇文致治之隆,旷古莫及,敢竭蚁忱,赞扬之私,拜手 稽首而献赋曰:
第二段 省略 第二段
• 鳌极立兮时雍,四海一兮书同。作神京于燕蓟,贯北辰乎 天中。懿圣皇之御极,焕离明以当空。复至元之盛治,绳 神武而丕隆。淳风沕穆,膏泽涵洪,文焰烜赫乎扶桑崦嵫 之域,仁声馺沓乎濮铅祝栗之封。旣而干符昭陈,神珍聿 锡,文德诞敷,皇图广辟。建杰阁乎中霄,屹大明之西北。 揭宣文之嘉名,示弘谟于万亿。
第三段—第五段 省略
作者简介
• 汪克宽,(公元一三o一年至一三六九年)字德辅,(一作仲裕,亦作德一) 别号环谷,南乡桃墅(今属塔坊)人。生于元成宗大德五年,卒于明太祖洪武 二年,年六十九岁。自幼资质聪颖,6岁时即读书成诵,日记数百言,10岁读 《四书》便能自定标点,体会书中精义。(续疑年录据明史本传作生于元大德 八年,卒于明洪武五年,年岁同。此从补疑年录据元诗选小传)十岁,父授以 双峰问答之书,辄有悟。后问业于吴仲迁,学益笃。泰定三年,(公元一三二 六年)中乡试。会试以答策切直见黜。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教授宣歙间。 学者称环谷先生。洪武初,(公元一三六八年)徵修元史。书成,将授官,以 老疾辞归。克宽著有环谷集八卷,经礼补逸九卷,(均《四库总目》)又有程 朱易传义音考、诗集传音义会通,并

夫子之墙赋节选【元代】汪克宽骈体文

夫子之墙赋节选【元代】汪克宽骈体文
骈体文
夫子之墙赋 节选
元代 汪克宽
第一段
• 敏学主人与博古先生游于尼山之麓,曲阜之墟。造孔林之 阙里,瞻玄圣之攸居。楩楠连云而荟鬰,桧栢叅天而扶疎。 跸亭嵯峩而倚空,杏坛甃甓而荒芜。列横序之层构,峙巨 殿之中岿。屹崇门之突兀,缭周垣之廽纡。主人喟然而叹 曰 :
第二段 省略 第二段
• 端木子所谓数仞之墙,其在兹乎。吾子衣蹁跹之逢掖,冠 崔嵬之章甫。涂抹丹铅,摹冩今古。行式渊骞,言称求路。 盍为我抽思逞辞,饬章绘句。铺张弘丽之规,缘餙高广之 度。极词人之炫耀,亟援笔而为赋。先生曰:嘻!夫子之 墙,岂今之所谓墙哉。粤自二龙绕室,五星降庭。萃大块 之清淑,会元气之晶英
THANK YOU!
第三段—第四段 省略
Hale Waihona Puke 者简介• 汪克宽,(公元一三o一年至一三六九年)字德辅,(一作仲裕,亦作德一) 别号环谷,南乡桃墅(今属塔坊)人。生于元成宗大德五年,卒于明太祖洪武 二年,年六十九岁。自幼资质聪颖,6岁时即读书成诵,日记数百言,10岁读 《四书》便能自定标点,体会书中精义。(续疑年录据明史本传作生于元大德 八年,卒于明洪武五年,年岁同。此从补疑年录据元诗选小传)十岁,父授以 双峰问答之书,辄有悟。后问业于吴仲迁,学益笃。泰定三年,(公元一三二 六年)中乡试。会试以答策切直见黜。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教授宣歙间。 学者称环谷先生。洪武初,(公元一三六八年)徵修元史。书成,将授官,以 老疾辞归。克宽著有环谷集八卷,经礼补逸九卷,(均《四库总目》)又有程 朱易传义音考、诗集传音义会通,并传于世。

九日赋节选【明代】俞允文骈体文

九日赋节选【明代】俞允文骈体文

第三段
• 或翔畋于广虚之野,或校猎于莽苍之郊。弥冈峦而掩格, 被川谷而横捎。莫不致竒获以耀武,聊割鲜而骋豪。及夫 兰闺少妇,榆关疲客,结离思之幽遐,念佳期之永隔。睇 来鴈而増欷,学裁鸳而掩泣。寒声壮兮凄心脾,夜被空兮 月入室。
第四段—第六段
பைடு நூலகம்
省略
作者简介
• 俞允文,字仲蔚,生于正德八年癸酉(1513)六月十七日,卒于万历七年己卯 (1579)八月四日。世为昆山人。父俞璋,举正德辛未(1511)进士,授嘉 兴府推官,复迁湖州、泉州二郡,所至以平恕称,擢南京大理寺评事,嘉靖三 年以疾卒于官。时允文12岁,与兄允升、弟允济同奉母还昆山。允文性至孝而 聪慧,年十五作《马鞍山赋》,人争称之,名动乡里。允文自幼喜好文艺,游 心古文辞,临摹法书,然不喜科举业;对《周易》有所探究,17岁奉母命,以 《易》学出试郡学。时吴郡别驾李浙见其文,誉之为“神龙天马”,荐于督学 章衮,遂补为郡庠弟子员。时朝廷有人建议,谓《春秋》、《礼记》二经传习 者乏人。遂令各地督学使者选择高才生员,以授二经。时允文在选,乃改读 《春秋》。而允文对科举文章已极厌烦,几次欲退学,因母命难违,只好暂留。 其时对诗古文及书法仍多倾心。当时苏州才艺之士聚集,对允文亦多影响。邑 中前辈吴中英,博学才高,喜嘉掖后进,见允文《晚山庭》诗云:“黄鹰独过 山庭暮,欲语不语颜色苦。岸高青草叫乱蛙,风急渔船暗灯火。”称赏不绝, 遂订忘年之交。
骈体文
九日赋 节选
明代 俞允文
第一段
• 肇九旻之令节,肃凄辰之始霜。悴百卉于緑林,敛万实于 白藏。于时律中无射,日躔在房。山榝凝丹,禽华吐黄。 感灵钟于丰岭,收帝借于神仓。惟日月之并应,数遘九而 皆阳。懿嘉名之宜久,故髙会而荐觞。或助术于彭祖,或 弥祸于长房。或羞实以效新,或餐服以致康。

三友堂赋第十五段赏析【元代】汪克宽骈体文

三友堂赋第十五段赏析【元代】汪克宽骈体文
• 后来,松、竹、梅被世人合称为“岁寒三友”,一方面取其玉洁冰清、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 一方面也将其视作常青不老、旺盛生命力的象征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汪克宽,(公元一三o一年至一三六九年)字德辅,(一作仲裕, 亦作德一)别号环谷,南乡桃墅(今属塔坊)人。生于元成宗大德 五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二年,年六十九岁。自幼资质聪颖,6岁时 即读书成诵,日记数百言,10岁读《四书》便能自定标点,体会书 中精义。(续疑年录据明史本传作生于元大德八年,卒于明洪武五 年,年岁同。此从补疑年录据元诗选小传)十岁,父授以双峰问答 之书,辄有悟。后问业于吴仲迁,学益笃。泰定三年,(公元一三 二六年)中乡试。会试以答策切直见黜。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 教授宣歙间。学者称环谷先生。洪武初,(公元一三六八年)徵修 元史。书成,将授官,以老疾辞归。克宽著有环谷集八卷,经礼补 逸九卷,(均《四库总目》)又有程朱易传义音考、诗集传音义会 通,并传于世。
• 文人的庭院园林,源于山水意识。宋代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 居者。」文人的庭院园林就是要将山水移植到身边,可行,可望,可游,可居。 水石设置是文人庭院园林布局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李果的《墨庄记》云:「轩前嘉木苍郁,多迭石为小 山,绝壁下为清池……其境若与书卷相融洽」。然而,在文人眼中,水石并非水石,而是大山大河, 「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有限的景物,寄寓无限的情思。陈与义咏赵虚中中宅怪石: 「君家苍石三峰样,磅礴乾坤气象横。」白居易为新凿小池作诗:「帘下开小池,盈盈水方积。中底铺 白沙,四隅青石。勿言不深广,但取幽人适。泛滟微雨朝,泓澄明月夕。岂无大江水?波浪连天白。未 知床席间,方丈深盈尺。」他们两人一个从数尺小石中看到磅礴的乾坤气象,一个从方丈池水中体悟到 大江波浪滔天的壮阔情景。 文人的园林庭院不仅搬自然之境,更抒自我情志。「石令人古,水令人远」。一叶芭蕉,几支修竹,无 不渗透士人情怀。而一柱一槛、一草一木,也无不流溢出氤氲的文人气息,渗透着雅的情韵。 文震亨的《长物志》论文人室庐之门,主张「用木为格,以湘妃竹横斜钉之」。竹扉的素净轻盈使文人 室庐平添一股潇散意味。「菜圃渐疏花漠漠,竹扉斜掩雨纷纷」。「野馆萧条晚,恁轩对竹扉」。如果 是朱红大门,必是俗不可耐。

九夏赋节选【元代】汪克宽骈体文

九夏赋节选【元代】汪克宽骈体文
骈体文
九夏赋 节选
元代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 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裓夏、骜夏。注曰:金奏 击金以为奏乐之节,金谓钟及镈先击钟,次击鼓,以奏九 夏。夏大也,乐之大。歌有九杜,子春云裓,读为陔王出 入奏王夏,尸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四方宾来奏纳 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齐夏,族人侍奏族夏,宾醉 而出奏陔夏公出入奏骜夏。
第二段 省略 第二段
• 礼外传曰:朝聘燕享之礼,或受之于庙,或延之于寝。及祭祀在庙, 皆以乐纳宾。夫人助祭,出入奏齐夏。周公制礼而乐章大者,有九 谓之九夏。笙师掌舂牍,应雅以教裓。乐注曰:以此三器筑地,为 之行节,按郑康成曰:肆夏,诗也。叔孙穆子与文王鹿鸣,俱称三 夏,则九夏皆诗篇名,颂之族类也。左传杜预注曰:肆夏乐曲名, 周礼九夏,其二肆夏,一名繁,其三昭夏,一名遏。其四纳夏,一 名渠葢。击钟而奏此三夏也。鲁语又曰:肆夏繁遏渠,吕叔玉曰: 肆夏繁遏渠,皆周颂也,肆夏时迈也,繁遏执竞也,渠思文也。其 说互异,要之九夏,皆乐歌之名,而不可考矣。
THANK YOU!
第三段—第五段 省略
作者简介
• 汪克宽,(公元一三o一年至一三六九年)字德辅,(一作仲裕,亦作德一) 别号环谷,南乡桃墅(今属塔坊)人。生于元成宗大德五年,卒于明太祖洪武 二年,年六十九岁。自幼资质聪颖,6岁时即读书成诵,日记数百言,10岁读 《四书》便能自定标点,体会书中精义。(续疑年录据明史本传作生于元大德 八年,卒于明洪武五年,年岁同。此从补疑年录据元诗选小传)十岁,父授以 双峰问答之书,辄有悟。后问业于吴仲迁,学益笃。泰定三年,(公元一三二 六年)中乡试。会试以答策切直见黜。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教授宣歙间。 学者称环谷先生。洪武初,(公元一三六八年)徵修元史。书成,将授官,以 老疾辞归。克宽著有环谷集八卷,经礼补逸九卷,(均《四库总目》)又有程 朱易传义音考、诗集传音义会通,并传于世。

赏以春夏赋第四段赏析【北宋】欧阳修骈体文

赏以春夏赋第四段赏析【北宋】欧阳修骈体文
• 《詩•大雅》綱紀四方。《傳》理之爲紀。《疏》紀者,別理絲數。又《書•洪範》五紀:一曰歲,二曰月 ,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曆數。《疏》五紀者,五事,爲天之經紀也。又《書•畢命》旣歷三紀。《傳 》十二年曰紀。又《詩•秦風》有紀有堂。《傳》紀,基也。《疏》山基也。○按《六書》略音起。又《 禮•月令》月窮于紀。《註》紀,會也。又《穀梁傳•莊二十二年》災紀也。《註》紀,治理也。又《周語 》數之紀也。《註》數起於一,終於十。十則更,故曰紀。
作品赏析
• 柳宗元《断刑论》:集中批判“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的谬说,强调赏罚要及时, 提高执法效率.他认为,施行赏罚是用来惩戒和劝勉人们的,奖赏迅速及时,才有劝 勉的作用,惩罚迅速及时,才有惩戒的作用,如果附会天意,一定要在春夏行赏而在 秋冬行刑,那不过是欺人之谈.柳宗元说:"夫圣人之为赏罚者非也,所以惩劝者也. 赏务速而后有功,罚务速而后有惩.必曰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而谓之至理者,伪也. 使秋冬为善者,必侯春夏而后赏,则为善者必怠;春夏为不善者,必俟秋冬而后罚, 则为不善者必懈.为善者怠,为不善者懈,是驱天下之人而入于罪也.驱天下之人于 入罪,又缓而慢之,以滋其懈怠,此刑之所以不措也."在柳宗元看来,使做好事的人 及时地得到奖赏,使做坏事的人及时地受到惩罚,就能驱使人们去做好事而避免 犯罪,这是统治者施行赏罚时所必须注意的.为什么统治阶级极力宣扬天命神权 思想呢柳宗元揭露说:"力不足者取乎神","且古之所以言天者,盖以愚祟蚩蚩者 耳."他认为那些无道的统治者,因为力量虚弱,需要乞灵于鬼神来帮助他维护统治, 所以,所谓"天"和"神",只不过是他们愚弄人民群众的工具.应该说,这种揭露和批 判是相当深刻的。
将出令以无僣,必顺时而后轨。显庸制爵,爰占 星鸟之中;茂德建官,当俟薰风之始。

清代汪由敦骈体文赋集赏析

清代汪由敦骈体文赋集赏析

THANK YOU!
图片欣赏
圣主临雍礼成赋节选
• 圣天子学由天纵治本,素王元灵,互宅道妙,渊藏庚符, 耀于太乙。珠焰动于文昌,卿云晨露之祥。已接心源于玉 册,凤翥鸾翔之额先。褒圣徳于宸章,释奠时行,重一王 之典礼,大昕早至,临万仞之宫墙。
• 。。。。。。。。。。。。。。。。。。。。。。。。。 。。。。。。。。。。。。。。。。。。。。。。。。。
图片欣赏
圣射赋节选
• 侯届长嬴,日躔东井。甘雨时旸,火行昼永。朝霞鬱起而 绛霄,阳乌腾出而曜景。羽卫宵严,清跸称警。皇帝体天 经于夏清,诣璇宫而晨省。已乃弭盖于紫苑之门,驻辇于 清凉之境。斯时也,王公侍列,虎旅景从,肃肃习习,师 师顒顒。方严威而俨恪,匪顾盼而称雄。天子抚令序而申 助阳之义,临羣辟而观游艺之工。
图片欣赏
哨鹿赋节选
• 哨鹿盖索伦旧俗,惟精于猎者能之。圣祖仁皇帝妙解其术, 嵗以白露之候,晨兴亲举,髙年弗倦,众蒙古王公从猎者, 惊传以为神。我皇上行围之次择地数往,且御制赋述之。 虽未曾覩其事者,读焉不啻身歴,而熟究也。非夫尽物之 性,察物之情,而文足以逹难显之隠者,孰能与于斯。
• 。。。。。。。。。。。。。。。。。。。。。。。。。 。。。。。。。。。。。。。。。。。。。。。。。。。
骈体文
汪由敦骈体文赋集赏析
清代 汪由敦
作品赏析
• 汪由敦现存辞赋10篇,包括:《平定金川赋》、《秋塞大 猎赋》、《哨鹿赋》、《后哨鹿赋》、《冰嬉赋》、《夜 亮木赋》、《神树赋、《日月合壁五星联珠赋》、《圣主 临雍礼成赋》、《圣射赋》。
• 汪由敦学问渊深,文辞雅正,兼工书法。著有《松泉集》。
平定金川赋节选
• 。。。。。。。。。。。。。。。。。。。。。。。。。 。。。。。。。。。。。。。。。。。。。。。。。。。

九招节选九体赋【元代】揭傒斯文骈体文

九招节选九体赋【元代】揭傒斯文骈体文

劳而神病蘅薇蔼其树芳兮山嶛防而窈深泉潺湲而转石兮交灵禽之好音桂巃嵸而蔽天兮虎长啸 而龙吟仙之归不归兮何缭绕而滞淫【阙】 衣彤霞之襜襜兮布列星以为冠佩长劒之陆离兮驷 八鸾之安安海若惙而怛妖兮防罔窜而莫干仙既有此 灵徳兮曷不归悯乎下人【阙】 昔留侯之纯懿兮佐炎汉而兴刘惟戒覆以保终兮托赤松而逺 游既载此神裔兮世承烈而绍休帝屡降夫嘉泽兮恩汪濊而下流忍独弃此明君兮不余顾而少留仙其归兮毋使 余忧
作者简介
• 揭傒( xī )斯( 1274 年 6 月 10 日 —1344 年 8 月 19 日),元朝著名文 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 杜市镇大屋场)江右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 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 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 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 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 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 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 四杰”。
作品正文
• 九招一首为故嗣汉三十八代天师张留公作 维真人之夀命兮敝天地而弗终宁厌浊丑秽兮溘上征乎太空云缤缤而鳞萃兮先鸾羽之溶溶神君纷而下 迎兮儵阴阳而景从上下莫知所极兮四方曷其所穷仙其归兮无使予之忡北斗偃蹇以酌元气兮四时相推其迭 序石有时而泐兮金有时而失固合纯一之至真兮岂形器之能度夫人有此美质兮曽至死而莫悟仙其归兮导余 夫归处观世俗之淫巧兮曰雕朴而琢淳枭獍呀而狂噬兮谓虎狼之至仁怅投足之无所兮谁独与予乎密亲虽忠 信之足凭兮又岂人之能信 愿髙举而逺引兮逝安【阙】 兮余沦志而合 神岂余身之足畏兮窃独哀此【阙】 雷霆兮草 木何由而发生旱魃熇而夏见兮吾【阙】 雨不得获兮冬炎燠而郁蒸虹霓朝而东陟【阙】 心怲怲而烦乱兮仙翺翔乎太清仙不归兮孰【阙】 里兮【阙】 鸟纵横而蔽野兮日崩腾而出师 鬼啾啾而昼嘷【阙】 狐狸嵗浩荡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莫兮民忧愁而曷夷仙不归兮孰保顺而抵嚱仙超遥乎

晚霞赋并序节选【清代】凌廷堪骈体文

晚霞赋并序节选【清代】凌廷堪骈体文

第三段
• 夫立言之体,有常为文之塗,不一纪载,则雅应典核,辞 赋则无嫌恢诡譬之豕。薇羊苦各有所宜,夏葛冬裘反之均 失。故虚为主客之作,岁月若与,史册相符,则何异于张 霸之伪撰,尚书王肃之私定家语。
第四段
• 凡所以故为纰缪者,盖明其非事实也,是以宣尼而友,柳 下不害,庄生之寓言,子产而臣郑。昭终乖史迁之传。信 彼误蹲,鸱为羊認,彭蜞作蟹者,殆未可援此以自谢矣。 乾隆己亥,羁旅真州,索居无俚,偶师希逸,子山遗意为 晚霞之赋,借江淹沈约缀构成篇,盖以昭明冠,时二子皆 前卒故也。其辞曰:
THANK YOU!
清代骈体文
晚霞赋并序
节选
清代 凌廷堪
第一段
• 惜谢希逸之赋月也,应刘既逝,犹有仲宣庾子之赋枯树也。 东阳出守,尚逢元子。皆假托古人以畅其旨,设为往復以 骋其才。是亦长卿之亡,是子虚平子之憑,虚非有也。
第二段 省略 第二段
• 岂可指其疏舛以为诟病,或者遂谓文人之瑰辞,但以藻麗 为工,不以考证为主。与搏洽之儒,章六段
省略
作者简介
• 凌廷堪(1755~1809)字仲子,一字次仲,祖籍安徽歙县。祖母 为板浦许氏,祖父死后,其父凌昌来板浦外祖许世贞家经营盐业。 凌出生在板浦,少赋异禀,读书一目十行,年幼家贫,凌廷堪弱冠 之年方才开始读书。稍长,工诗及骈散文,兼为长短句。仰慕其同 乡江永、戴震学术,于是究心于经史。乾隆五十四年(1790)应江 南乡试中举,次年中进士,例授知县,自请改为教职,入选宁国府 学教授。之后因其母丧到徽州,曾一度主讲敬亭、紫阳二书院,后 因阮元聘请,为其子常生之师。晚年下肢瘫痪,毕力著述十余年。 青年时曾习学经商不成,便发愤读书,常与板浦的一些有名青年学 者登山观海,切文唱诗,如《云台二十四景》、《登谢禄山观海》 等。

九逰其二夏第三段赏析【明代】张时彻九体赋骈体文

九逰其二夏第三段赏析【明代】张时彻九体赋骈体文

THANK YOU!
九体赋 骈体文
九逰其二夏 第三段
明代 张时彻
作品赏析
• 夏季是一年的第二个季节,是四季之一。在大多数地区夏季是气候炎热、有可 能缺水的季节,此外,由于夏季时北半球大部分学生都放暑假,因此也是相当 旺盛的旅游季节。在北温带,气象意义上的夏季为5月21日(小满)~8月22日 (处暑);在南温带,气象意义上的夏季为11月21日(北半球的小雪)~次年 2月18日(北半球的雨水)。5月夏天的北方天气依旧十分冷,北方的冷空气与 南方的西南季风相遇,在南海地区形成低压槽,也就是广州一带雨季的开始, 6月,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华南地区,长江流域进入梅雨季,而到7月,副热带 高气压随着时间而推移而到达中国长江流域附近,长江流域一带出现伏旱天气。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张时彻(1500—1577),字维静,号东沙,又号九一,。明代鄞县布政张家潭村(今属古林镇)人。 • 曾为明代福建参政,官至兵部尚书。时彻生于明孝宗弘治十七年,少时师事张邦奇。明正德十五年(1520)
中举,嘉靖二年(1523)中进士。 • 历官南曹郎,以按察副使督江西学政,简汰甚严。适圣庙火灾,嫉者乘机劾他虐诸生所致,被罢职。 • 十二年复出,历任临清兵备副使、福建右参政、云南按察使、山东右布政使、四川巡抚。 • 二十六年,因镇压少数民族起义,升任兵部右侍郎。时四川饥荒,赈济有加。旋遭忌,解职返家。两年
何天门之窈窱兮,久俟命而不吾通。九关晔其流電兮, 霹雳振而飞龙。肆阳乌之酷烈兮,赫蕴隆之蟲蟲。
……………………………………………………… ………………………………………………………
嘉靖十八年(1539年)九月,江以达为张时彻《芝园集》作序。序署“皇明嘉靖十有八年秋九月 十日”。另有邹守益《刻芝园集序》,署“皇明嘉靖二十有二年(1543)岁次甲辰冬十月朔”。 张时彻,嘉靖癸未(1523)进士,历官南兵部主事、礼部郎中、南刑部侍郎、南兵部尚书。有 《芝园定集》、《别集》、《外集》。《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尚书诗学殖富有,工力深重, 乐府古诗,标举兴会,时多创获。七言今体,尘坌芜秽,若出两手。杨用修评其诗云:‘顷得纵 观全集,自四言以至六言,冲澹秾粹,沉郁雄壮,匠意铸词,色具体备。七言之什,自郐无讥。’ 用修可谓能言矣。”《明诗综》卷四四:“江于顺云:唯静立格汉魏,取材六朝,而音节变调出 入开宝之间,情属景生,神在象外。”

天府赋第六段赏析【元代】汪克宽骈体文

天府赋第六段赏析【元代】汪克宽骈体文
• 天府是春官系统的守藏官。春官是国家祭祀系统,祭祀什么呢?商代崇拜鬼神,而周代“敬鬼神而远之”,他们崇拜 祖先。祭祀祖先,就要有祖庙,天府就是春官系统中掌管祖庙的官。祭祀中除了祖先要祭拜,还要以物为证,所以 “玉镇大宝器”(内含历史档案)藏之;还要以民为大、以食为天,所以祖庙要将“民数谷数”、“万民之数”、 “贤能之书”藏之;法律要有尊严,要由祖先见证以示威严与公平,所以也需将“邦之大盟约”、“计狱弊讼”之簿 藏之;百官的业绩也要由祖宗检验,并告慰祖先,所以“官府乡州都鄙之治中”(”治中”乃行政业绩管理档案)藏 之,等等。可见,天府所管理的档案实在是不少,且比较重要。
• 天府“系周代官名,属春官,掌祖庙的守护保管。凡民众的登记册、邦国的盟书、狱讼的簿籍,都送天府保存。后世 泛指皇家仓库,引申为国家选纳贤才俊髦的机构。类似于现代的国家档案馆。《天府赋》是为颂扬这种国家机构而作 的。
• 元朝建立后曾一度长期废除科举考试制度,这使广大文人士子失去了晋身之阶,隐逸山林,浪迹江湖,或流连青楼妓 馆,寄身勾栏瓦舍,成为他们别无选择的普遍命运。他们还是渴望参加科举考试,期盼进入仕途,通过参与政治来实 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元惠宗至元六年(1340年)诏复行科举,使沉抑下僚的文人士子终于看到了一线重生的希望, 他们对朝廷恢复科举考试充满了感激,认为这是皇帝圣明的体现。
THANK YOU!
• 《周礼·秋官·大司寇》:“大司寇之职,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凡邦之大盟约,其盟书,而登 之于天府。”
• 《周礼·秋官·小司寇》:“岁终,则令群士计狱弊讼,登中于天府。”“中”是档案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档案名词。 《周礼·地官·乡大夫》:“乡老及乡大夫群吏,献贤能之书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史贰之。”《周礼·秋 官·司民》:“司民,掌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献其数于王,王拜而受之,登于天府。” 郑玄注: “天府,主祖庙之藏者。”《周礼·司勋》:“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大常,祭于大烝,司勋诏之。大功,司勋藏其贰。”郑 玄:“贰,犹副也。功书藏于天府,又副于此者,以其主赏。”

大哀赋第三十九段赏析【明代】夏完淳骈体文

大哀赋第三十九段赏析【明代】夏完淳骈体文

THANK YOU!
• 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下江南,夏完淳年十五,随父、师在松江起义抗清。 失败后,夏允彝投水自殉。乃追随陈子龙与太湖义军联系,参谋义军领袖吴易 军事,继续从事抗清复明活动。不就,太湖义军被包围消灭。完淳泅水脱险。 复明意志坚定不移。因痛心国事,作《大哀赋》,文采宏逸,情词哀惋,见者 无不感叹惊佩。
Hale Waihona Puke 学 骈体文大哀赋第三十九段
明代 夏完淳
作品赏析
•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随 后清兵入关,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此时淮河以南名义上仍属明 朝。 同年福王朱由崧监国南京,之后称帝,改元弘光。随后清军快速南下, 围攻扬州,扬州城池破。不久南京陷落,弘光帝被俘。弘光元年(1645年)闰 六月,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隆武帝在 大臣黄道周的主持下发动了短暂的北伐,同时还采取联寇抗清政策,但随着郑 芝龙降清,局势恶化,隆武帝被俘后绝食而亡,清军迅速占领东南大部。
降将云帆北渡,贤王宝马东征。方鸿雁集其安宅,鸑鷟 奏其升平,列九宾而告庙,开八门而受宁。
……………………………………………………… ………………………………………………………
顺治二年(1645年)秋,夏完淳与父夏允彝联络吴淞、太湖一带明军起义抗清,兵败苏州,蔽身 于昆山县北曹溪。次年,他参加南明鲁王属下的吴易军队,为军事参谋,转战江浙,兵败后只身 逃往民间。此赋即两次兵败后所作。夏完淳是明末最值得称道的辞赋大家。《大哀赋》指斥统治 者的腐朽,惓念故国的沦亡,描写了“竿木群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锐”的战争 经历,抒发了“既有志于免胄,岂无心于丧元”的抗清抱负,表达了“乾坤重照,日月双悬”的 复国志向,慷慨悲歌,凄楚激昂,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

九怀序文第五段赏析【清代】毛奇龄九体赋骈体文

九怀序文第五段赏析【清代】毛奇龄九体赋骈体文

九体赋 骈体文
九怀 序文 第五段
清代 毛奇龄
作品赏析
• 《九怀词》乃清人毛奇龄仿汉大夫王褒《九怀》而作也, 文分九章,包括《水仙五郎》、《沙虫王》、《下童》、 《江使君》、《苧萝小姑》、《张十一郎官》、《北嶺将 军》、《萧相公》、《荷仙》。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 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 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人。以 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
• 与毛先舒、毛际可齐名,时称“浙中三毛,文中三豪”。扬州八怪 之首金农及陈撰均为其徒弟,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 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 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 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 余卷。
THANK YOU!
一小海唱祠,伍大夫也。大夫不良死,而尸于江哀之江也者。 海之小者也,虽其词不传,不知何如然,亦神言矣。今萧俗祠 神,尚有伍大夫,而舜帝与娥不与焉。
……………………………………………………… ……………………………挥师南下,毛奇龄曾参与南明鲁王政权的抵抗运动。然而发觉南明 福王鲁王两个政权,都没有出息,于是削发为僧。后来还俗,却遭到曾降李自成又降满清的地方 官绅迫害,化名潜逃,历顺治、康熙两朝之际,足迹遍及苏皖鲁豫赣诸省,飘泊近十二年,才客 居上海,被浙闽大员联名举荐,应博学鸿儒特科。他因而时来运转,在清康熙十七年(1678)九月 抵达北京。这年他五十六岁,在先前流亡期间,早已文名远播,于是受到清廷汉大臣争相礼遇。 内阁首辅李霨、三辅冯溥,都对他青睐,而他入住内阁学士兼经筵讲官李天馥家,却一直称冯溥 为师,可知他得以折节事清的人事秘密。

九悯节选九体赋【清代】李雯骈体文

九悯节选九体赋【清代】李雯骈体文

• 李雯(1607—1647),字舒章,江南青浦(今上海)人。 少与陈子龙、宋征舆齐名,合称“云间三子”。明崇祯十 五年(1642)举人。清军入关时,李雯正在京城,因而被 清朝政府羁留,并被推荐授官为内阁中书舍人,充顺天乡 试同考官。顺治三年(1646)南归葬父,第二年在返京途 中染病,后不治而亡。著有《蓼斋集》四十七卷、《蓼斋 后集》五卷。
九悯其二右君不行
• 君不行兮夷犹绝,我望于中洲。腾封豕兮天门,雉神龙兮 九丘。雷冯冯兮天不许,践妖梦兮忽终古。车班班兮黄金, 为疏斋兮不谓我仁。猛虎狺狺其择肉兮,顾猎人而不蹲。 一徃兮一復,代谢兮何速。 • ………………………………………………………………… ………………………………………………………………… ………………………………………………………………… • 右君不行
骈体文 九体赋
九悯 节选
清代 李雯
作品赏析
• 《九悯》见于《蓼斋集》后集第一卷,在流传过程 中只剩两章,一为《灵甫》,一为君不行。其以九 名篇,亦用骚体,模拟《九歌》,颇具九歌的情调。
九悯其一右灵甫
• 秋风兮女萝,身无襦兮奈何。怀灵甫兮无归,坯苏壤兮城 之阿。褰蓬麻兮置余袂,不可以衣兮心怳悴。塜壘壘兮谁 旌,自骨莹兮纵横。灵之旅兮不余故,托非土兮将焉步。 • ………………………………………………………………… ………………………………………………………………… • 右灵甫
THANK YO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汪克宽,(公元一三o一年至一三六九年)字德辅,(一作仲裕, 亦作德一)别号环谷,南乡桃墅(今属塔坊)人。生于元成宗大德 五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二年,年六十九岁。自幼资质聪颖,6岁时 即读书成诵,日记数百言,10岁读《四书》便能自定标点,体会书 中精义。(续疑年录据明史本传作生于元大德八年,卒于明洪武五 年,年岁同。此从补疑年录据元诗选小传)十岁,父授以双峰问答 之书,辄有悟。后问业于吴仲迁,学益笃。泰定三年,(公元一三 二六年)中乡试。会试以答策切直见黜。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 教授宣歙间。学者称环谷先生。洪武初,(公元一三六八年)徵修 元史。书成,将授官,以老疾辞归。克宽著有环谷集八卷,经礼补 逸九卷,(均《四库总目》)又有程朱易传义音考、诗集传音义会 通,并传于世。
• 《周礼·大司乐》云:“大祭祀宿县,遂以声展之,王出入则令奏《王夏》,尸出入则令奏《肆夏》,牲 出入则令奏《昭夏》。”孙诒让注云:“此令奏并谓令乐官奏钟鼓,以为出入之节。”《大司乐》又云: “大射,王出入,令奏《王夏》。”这些于“出入”之时所奏“夏”乐,自然都是用以控制行步之节的。 根据《左传》、《国语》及《周礼》等文献的记载,“九夏”应分别在不同的场合演奏。鲁穆叔不敢与 闻“《肆夏》之三”,称“三夏”为天子享元侯之乐,说明“九夏”的演奏都有具体的礼制规定。
• “九夏”之一的《肆夏》,更见于《左传》与《国语》的记载。《左传·襄公四年》记载鲁穆叔聘于晋, 晋侯享之,即献享金奏“《肆夏》之三”:“穆叔如晋,报知武子之聘也。晋侯享之,金奏《肆夏》之 三,不拜。”《国语·鲁语下》同记此事,亦称“金奏《肆夏》”:“夫先乐金奏《肆夏》:《樊》、 《遏》、《渠》,天子所以享元侯也。
• 《周礼·钟师》云:“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郑玄注:“金奏击金以为奏乐之节。 金谓钟及鎛。以钟鼓者,先击钟,次击鼓。”是奏“九夏”,以钟鼓为最主要的两种乐器。
作品赏析
• 《肆夏》是“九夏”中的重要一篇,其演奏场合及演奏对象十分复杂,主要功能是在各种礼仪活动中用 于控制行礼者的出、入之行节。同时,它还可以献享给宾客,并具有调和礼仪气氛的作用。《陔夏》之 “陔”,为警戒之义。《陔夏》的演奏,主要用于宴饮活动结束时控制宾客的行步之节,防止宾客因酒 醉而失礼。
• 晋人杜预《左传》注即以《周礼》之《肆夏》及紧接其后的《昭夏》、《纳夏》以当“三夏”:“《周 礼》以钟鼓奏‘九夏’。其二曰《肆夏》,一名《樊》;三曰《韶夏》,一名《遏》;四曰《纳夏》, 一名《渠》。盖击钟而奏此三‘夏’曲。”
• 郑玄《周礼》注即云:“九夏皆《诗》篇名,《颂》之族类也。此歌之大者,载在乐章。乐崩亦从而亡, 是以《颂》不能具。”是郑玄以为“九夏”皆为《颂》类诗篇。
• “九夏”,于先秦文献中仅此一见。除此而外,其他先秦文献中还有不少述及上引“九夏”所 涉之单篇乐章者。例如,“九夏”之一的《裓夏》,即在《仪礼》一书中屡见。《仪礼》记载 乡饮酒、乡射、燕及大射等礼事活动结束时,宾客下堂出门,均需奏《陔》乐。郑玄《仪 礼·乡饮酒礼》“宾出奏《陔》”注云:“《陔》,《陔夏》也。”又郑玄《周礼·钟师》注引杜 子春云:“裓读为陔鼓之陔。”是《周礼》之《裓夏》,即《仪礼》一书中屡出之《陔》,同 时也可称为《陔夏》。此外,《骜夏》一篇,也另见于《仪礼》。《大射》云:“公入, 《骜》。”郑玄即以《周礼》之《骜夏》注此《骜》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HANK YOU!
侯庸肆以暨骜兮,亦康娯而愉乐。思圣德之博大兮,宣 郁阏于穹愕。惜简编之煨烬兮,纷纪注之参错。
………………………………………………………
………………………………………………………
《周礼·春官·钟师》:“钟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 《纳夏》、《章夏》、《齐夏》、《族夏》、《裓夏》、《驁夏》。” 郑玄 注:“九夏皆诗篇名, 颂之族类也。此歌之大者,载在乐章,乐崩亦从而亡。”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九夏乐章》: “九夏皆门庭之乐也。《周礼·大司乐》:‘王出入则令奏《王夏》;尸出入则令奏《肆夏》;牲 出入则令奏《昭夏》。’出入,谓出门入门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祀九宫贵神乐章》: “金奏九夏,圭陈八薌。” 晋 陶潜 《荣木》诗序:“日月推迁,已復九夏。” 唐 太宗 《赋得夏 首启节》:“北闕三春晚,南荣九夏初。”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九夏则神耗气索, 力难支体。”
国学 骈体文
九夏赋
第三十七段
元代 汪克宽
作品赏析
• “九夏”是是周代九大乐歌之统称,周代的重要乐章, “九夏”,见于《周礼》一书。《春 官·钟师》云:“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 夏》、《章夏》、《齐夏》、《族夏》、《祴夏》、《骜夏》。”郑玄注:“夏,大也。乐之 大歌有九。”据郑注,则所谓“九夏”,当即九大乐歌之统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