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一下数学 《摘石榴—比较大小(信息窗2)》教案1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aba273b84ae45c3b358cdd.png)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设计人:一年级数学教研组使用人:第一单元逛公园——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逛公园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5页,十几减9。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玩吗?有一些小朋友也喜欢到公园来玩,这帮小朋友们在谈话,大家能知道他们在谈论什么吗?(出示公园门口谈话的场面)看来大家非常的善于观察,通过他们的谈话,我们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把问题板书在黑板上:(1)我们班有几个男生?(2)还剩几个气球?二、探索交流,学习新知1、解决“我们班有几个男生?”这道题怎样列式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用减法15-9,那么你怎样计算呢?先想一想,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
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利用学具摆的,让学生一边说,一边到展台展示。
法1:从总数15中一个一个地减,减去9个,还剩6个,所以15-9=6法2:把15分成10和5,10-9=1,1+5=6 15 – 9 = 65 10学生一边摆学具一边说,在说的过程,老师帮助学生圈一圈,画一画。
法3:把9分成5和4,15-5=10,10-4=6。
15 – 9 = 6 5 4学生一边摆学具,一边说,这时老师可以在学具上从15里面先圈出5个,再从剩下的10个里面圈出4个,最后剩下6个。
法4:算减法想加法。
想:(6)+9=15,所以15-9=(6)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师小结:在计算这类题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爱好自由选择算法。
法2是先把较大的数破成10和几,先从10中减去减数,再加上后面几即为结果。
这叫“破十法”,人们一般情况下用破十法和算减法想加法。
《比较大小》(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比较大小》(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0ef58da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1.png)
教案:《比较大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判断物体的大小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比较大小,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比较物体大小的基本方法。
2.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判断物体的大小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苹果,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苹果大,哪个苹果小。
由此引出比较大小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出示大小不同的物体,如书本、铅笔、橡皮等,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大小关系。
(2)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直接观察、重叠比较、使用工具比较等。
(3)让学生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下需要比较物体的大小,如何进行比较。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比较物体的大小,如:比较组内成员的身高、书本的大小、铅笔的长度等。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如:比较两个书包的大小,选择合适的书包;比较衣服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尺码等。
4. 总结提升让学生谈谈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如何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总结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品,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与家长一起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下需要比较物体的大小,如何进行比较。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掌握了比较物体大小的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继续学习比较大小,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一年级下册《摘石榴—比较大小(信息窗2)》教学教学ppt课件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一年级下册《摘石榴—比较大小(信息窗2)》教学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425f6f79563c1ec4da715a.png)
40比20大,所以42比27大 。
小玉和小强谁摘的多?
谁大呢?
<
8>2,所以48>42
比较三人摘石榴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1.填一填,比一比。
32 > 23
10 > 89 0
2.圈出每组中较大的数。
27 31
54 45
76 79
3.
(1)十位上是3,个位上是9的数是(39)。 (2)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 3)的数 是( 53)。 (3)十位上是( 9),个位上是( )5 的 数是( )95。 答案不唯一。
4.按规律填数。
51 533550 Nhomakorabea83
53 43 23 13 3
5.排一排。
29 35 42 64 67 70
6.
小涛可能拍了多少下?画“√”;小 珍可能拍了多少下?画“△”。
△
√
7.想一想,填一填,说一说。
我读十位上 是6的数。
我发现第三 竖行个位上
都是3。
我还发现……
8.小游戏。
75 40
青岛版1下第3单元
摘石榴—比较大小 (信息窗2)
>< =
大于号,小于号; 开口跟着大数跑; 尖尖对着小数笑; 两边相等画等号。
小玉和小玲谁摘的多?
只要比一比 42和27谁 打就可以了
。
42在27的 后面,42大
。
0
10
20
30
40
50
27
42
我先比较十 位上的数。
42
2 7 42 > 27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丰收了信息窗2摘石榴__比较大小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丰收了信息窗2摘石榴__比较大小教案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ff99320975f46526d3e14c.png)
信息窗2 摘石榴——比较大小教学目标:1、在能读写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读写规则进行概括。
2、在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经历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的过程中,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的方法。
教学准备:情境图教学过程:一、旧知复习,新授铺垫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2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小朋友们表现非常好,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果园摘石榴了,大家想不想去呢,我们要准备好了,比赛看谁摘得多!(展示课件情境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看看这几个小朋友摘了多少个石榴呢,我们来当小裁判看谁摘的多?应该怎样比较呢,先比较谁和谁呢?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小玉和小玲谁摘的多?小雨和小强谁摘的多?(板书问题)我们先来比较小玉和小玲,看谁摘的多呢?小玉 42个小玲 27个小组交流想办法,应该如何比较42和27,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方法一:数数的时候,42在27的后面,所以42>27.方法二:先比较十位,再比较个位,40比20大,所以42>27.小玉比小强摘的多,我们的小裁判还真公平呢,再来帮小玉和小强比较一下吧!小玉 42个小强 48个同桌合作交流,汇报结果。
方法一:数数的时候,48在42的后面,所以48>42.方法二:先比较十位,再比较个位,40和40一样大,个位上8比2大,所以48>42.小强比小玉摘的多。
最后我们要找出摘得最多是谁呢?是小强。
四、当堂达标:自主练习第1、2题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作业布置:1、必做题:自主练习3、4题。
2、选做题:自主练习6、8题。
板书设计:比较大小。
新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摘石榴教案
![新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摘石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63d37df46527d3240ce09d.png)
窗2:摘石榴主备人:于晓霞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了解数位和数位顺序,理解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握数的组成。
2、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3、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会区分单双数。
4、进一步掌握估算方法,感受数的大小关系,发展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复习数的组成,数位及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估算。
教学难点:感悟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回顾之前,我们学习并研究了100以内的数,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课前要引导概括)数数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估计(根据两个数的大小关系,估计数的多少)这些学过的内容,你是不是还记得呢?今天让我们来复习一下吧。
二、数数先从数数开始吧,让我们按要求数一数。
按要求数数从34起,1个1个地数到43;从50起,1个1个地数到100;从42起,2个2个地数到48;从35起,5个5个地数到55;从90起,倒着1个1个地数到79。
板书:34→43、50→100、42→48、35→60、90→792.生活中离不开数数,我们一起来看! 书 p100 第1题这个书架上一共有多少本书?请你数一数。
汇报,一共都少本?你是怎样数的?5本5本地数,10本10本地数。
1本1本的数?3.填数小朋友们都会按顺序数数了,真不错!下面让我们按顺序填数吧。
拿出练习纸,完成第一题填数。
【尝试】你能自己想一想,填一填吗?89 □□ 92 93 □□□38 3615 19核对。
三、数的组成(计数单位、数位等)复习100以内我们认识的数,下面请出两位老朋友。
首先请出的这位是?计数器(借助复习计数单位、数位及数位顺序等)①课件演示: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在个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多少?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多少?在百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多少?个、十、百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的计数单位。
《比较大小》(导学案)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比较大小》(导学案)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9aa93d7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8.png)
比较大小(导学案)一、知识目标1.能够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2.能够灵活运用大小比较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通过游戏、绘画等形式加深对大小比较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
2.能够正确理解大小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灵活运用比较大小的策略。
2.如何通过游戏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1. 教学方式1.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与方法。
2.实践:通过实例让学生亲身感受大小比较的过程。
3.活动:通过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手段1.演示:通过比较物品的大小,让学生直观了解比较大小的过程。
2.游戏:设计大小比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3.绘画:让学生通过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大小比较的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可通过比较物品的大小,引导学生对比较大小的概念进行初步理解。
2. 授课(30分钟)1.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与方法。
–通过演示,让学生直观了解比较大小的过程。
2.实践:–让学生进行物品大小比较的实践,加深对比较大小的理解与记忆。
3.活动:–设计大小比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大小比较。
–让学生通过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大小比较的理解。
3. 总结(5分钟)教师可通过总结,检查学生对比较大小概念与方法的掌握程度。
4. 作业(15分钟)教师可布置完成相应数学作业,巩固学生对比较大小的理解与掌握。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比较大小的概念与方法有了初步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进行了多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了对比较大小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但也需要注意,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个别化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三、信息窗2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共11张PPT)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三、信息窗2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共1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0f52dfade80d4d8d05a4f98.png)
34○ 56
89○ 78 52○ 26
十位上的数不相同,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十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小玉和小强谁摘的多?
只要比一比42和48的大小就可以了。 42 < 48
十位上的数相同,都是4,就比较个位。 2比8小,所以42比48小。
•11、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6、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之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2021年10月22日星期五2021/10/222021/10/222021/10/22 •17、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2021年10月 2021/10/222021/10/222021/10/2210/22/2021 •18、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2021/10/222021/10/22October 22, 2021 •19、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0/222021/10/222021/10/222021/10/22
29
35
42
64
67
70
4.
信息窗2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青岛版一 年级下 册
新课导入
你能提出什 么问题?
合作探究 小玉和小玲谁摘的多? 只要比一比42和27谁大就可以了。
27 42
摘石榴——比较大小
![摘石榴——比较大小](https://img.taocdn.com/s3/m/7bc1d91f2af90242a995e507.png)
摘石榴——比较大小一、旧知复习,新授铺垫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对100以内的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几个小练习,好吗?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家学得可真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下面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果园摘石榴了,大家想不想去呢?那我们可要比一比,看谁摘得多!(展示课件情境图)师:瞧,这三位同学来得比我们早,他们已经摘了这么多石榴了。
那你们评价一下,他们三个是什么样的孩子呢?老师希望咱们每一位同学都来当一位爱劳动的好孩子。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看看这几个小朋友分别摘了多少个石榴呢?(生答)那我们来当小裁判看谁摘的多,好不好?大家想比较谁和谁呢?(板书)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小玉和小玲谁摘的多?小玉和小强谁摘的多?(板书问题)我们先来比较小玉和小玲,看谁摘的多呢?问谁摘的多,只要我们比一比42和27谁大就可以了。
那应该如何比较42和27呢?方法一:教师展示软尺:数数的时候,42在27的后面,所以42>27.方法二:先比较十位(那个位上的数还用比较吗)40比20大,所以42>27.小玉比小玲摘的多,我们的小裁判还真公平呢,那小玲和小强谁摘的多呢?生答。
3、最后,我们再来比较一下小玉和小强谁摘的多。
老师领着学生说:小玉42个,小强48个,仔细观察,这两个数在比较大小时和前面的这两组数有什么不同?这两个数该如何比较大小呢,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同桌合作交流,汇报结果。
方法一:数数的时候,48在42的后面,所以48>42.方法二: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个位上8比2大,所以48>42.小强比小玉摘的多。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更好、更简捷呢?4、课件比较100和99的大小。
5、比较三人摘石榴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小强摘的比小玲多得多,你还发现什么?(小玉摘的比小强少一些,小强摘的最多,小玲摘的最少)对应练习(课件)6、巩固练习:课件:小练习,总结比较方法(课件)四、巩固练习:自主练习第3题,课件展示,学生口答。
信息窗二(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二(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2970b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d.png)
信息窗二(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1.理解大小关系。
2.能够比较两个百以内数的大小。
3.能够将数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
2. 教学重点1.比较两个百以内数的大小。
2.数的排列顺序。
3. 教学难点1.理解大小关系的概念。
2.运用多种方法比较大小。
4. 教学方法1.认知导入法:通过和学生简单的互动交流,让学生理解大小关系的概念。
2.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数字、实物进行演示比较大小关系。
3.自主学习发现法:利用小组讨论或自主完成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加深认识。
5. 教学过程5.1. 导入(10分钟)1.老师给出带有数字的卡片,让学生自由排列,并且将数字排列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两种方式都尝试一下。
2.在排列时,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数字大小的概念,渐进地让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5.2. 讲解(10分钟)1.老师以举例的方式说明百以内数字大小的比较方式。
2.老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数字大小,让学生在比较过程中理解大小关系的概念。
5.3. 实践(20分钟)1.老师将100以内的数字进行混合,让学生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
2.在排列过程中,老师鼓励学生思考自己的方法,加深对数字大小关系理解。
5.4. 培养(20分钟)1.按照学生的所在小组和难度情况,老师进行不同的习题设计,让学生在小组内根据自己理解的方法比较大小关系,并进行排列。
2.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技巧完成练习,加深对数字大小关系的理解。
5.5. 总结(10分钟)1.评价学生的表现和提出改进建议。
2.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表现,努力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6. 教学评价1.评价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等。
2.评价方式:–课堂表现;–练习成果;–作业完成情况。
7. 教学反思1.整合教学资源,多角度展示百以内数字大小比较的方式。
2.引导学生思考、自主发现,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数字大小关系的概念和比较方法。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数的大小比较二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数的大小比较二](https://img.taocdn.com/s3/m/c5de220f9b6648d7c1c7467c.png)
(2)47中的“4”在( )位上,表示( )个( )。84中的“4”在( )上,表示( )个( )。
7.写出下面各数。
三十五写作:( )四十一写作:( )
八十写作:( )九十九写作:( )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十位上数字不同的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学具准备:小木棒,计数器。
4数的大小比较(二)
项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内容
1.在○里填上“>”“<”或“=”。
48○84 58○48 69○70 80○60 54○49
2.思考:十位上是5的最大的两位数是( ),十位上是5的最小的两位数是( )。
3.在果园里摘石榴,小玉摘了42个。小强摘了48个。小玉和小强谁摘的多?
分析与解答:
求小玉和小强谁摘的多,就是比较42和48的大小。
要比较42和48的大小,先看十位,十位上的数字相同,都是( ),再比较个位上的数字,8比2大,所以48比42( )。
4.两位数大小比较,十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字,个位上的数字大的数就( )。
5.在○里填上“>”“<”或“=”。
100○10 46○64 55○52 88○90 65○66
6.填空。
4数的大小比较(二)
1.< > < > >
2.59 50
3.4大
4.大
5.> < > < <
6.(1)28 30 (2)十4十个4一
7.35 41 80 99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2《比较》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2《比较》教案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7f0010f705cc1754270998.png)
比拟课题:信息窗2帮妈妈放衣服,比拟〔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会比拟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等。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比拟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比拟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难点:会比拟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等。
关键:经历比拟的过程,与生活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挂图、有关学具。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前节课我们学习了帮妈妈整理衣物,〔分类〕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帮妈妈做事,也就是把整理好的衣服放好。
〔即比拟〕板书课题。
二、新课:〔一〕出示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思考:1.图中左边是什么?〔挂衣橱和放衣柜〕2.右边的是什么?〔摆放瓷马、花瓶、琉璃球等的博古架。
〕师引导学生说观察衣橱、衣柜和博古架中都有什么?以引出比照拟问题的讨论。
〔二〕经历比拟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比拟事物。
1.对厚薄的比拟。
〔1〕怎么知道妈妈的衣服多?学生讨论:数一数;摆放的厚薄;结合实际生活经历等。
〔2〕指名说,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对长、短的比拟。
引导学生用“谁比谁〞的形式表达比拟的结果。
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长,比爸爸的衣服短。
指名说说听,大家评议。
师问:谁的衣服长?谁的衣服短?学生答复,大家评价。
师强调:爸爸的衣服长,小明的衣服短。
对轻、重的比拟。
学生讨论答复,师巡视。
指名说一说,大家评价。
还可以怎么比拟轻重?结合生活可以掂一掂,亲身感受。
对高、矮的比拟。
以花瓶为例,使学生学会比拟高矮问题。
〔三〕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思考提问题,教师一局部解答,另一局部告诉学生放到问题口袋里,等以后学习。
三、作业设置:回家用掂一掂的方法,任选两样物品〔或几种〕,亲身感受轻与重。
第 2课时课题:自主练习〔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会比拟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等。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比拟的简单数学问题。
3.复习与稳固有关比拟物品的指示,使学生能准确、熟练的进展练习。
大石榴数学教案
![大石榴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8ff44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7.png)
大石榴数学教案教案标题:大石榴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大石榴数学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和数的大小比较。
2.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3. 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4. 分数的认识和运算。
5. 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教具或图片展示大石榴的形状和颜色,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大石榴的重量吗?如果一个大石榴重1千克,那么两个大石榴的重量是多少?”教学主体:1. 数的认识和数的大小比较:- 通过实物、图片和数字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数字的概念和大小关系。
- 利用游戏或活动,让学生进行数字排序和大小比较的练习。
2.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 利用教具或图片,进行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操作练习。
3. 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概念。
- 利用教具或图片,进行乘法和除法的实际操作练习。
4. 分数的认识和运算:- 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利用教具或图片,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练习。
5. 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及其性质。
- 利用教具或图片,进行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性质探究。
总结活动: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来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2. 提问:“你们觉得大石榴数学教案对你们有帮助吗?你们对数学有了新的认识吗?”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购物计算、时间管理等。
2. 提供一些额外的数学题目,供学生自愿完成,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2.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成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石榴—比较大小(信息窗2)》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能读写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读写规则进行概括。
2、在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经历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的过程中,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的方法。
教学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2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表现非常好,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果园摘石榴了,大家想不想去呢,我们要准备好了,比赛看谁摘得多!(展示课件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看看这几个小朋友摘了多少个石榴呢,我们来当小裁判看谁摘的多?应该怎样比较呢,先比较谁和谁呢?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小玉和小玲谁摘的多?
小雨和小强谁摘的多?(板书问题)
我们先来比较小玉和小玲,看谁摘的多呢?
小玉42个小玲27个
小组交流想办法,应该如何比较42和27,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方法一:数数的时候,42在27的后面,所以42>27。
方法二:先比较十位,再比较个位,40比20大,所以42>27。
小玉比小强摘的多,我们的小裁判还真公平呢!再来帮小玉和小强比较一下吧!
小玉 42个小强 48个
同桌合作交流,汇报结果。
方法一:数数的时候,48在42的后面,所以48>42。
方法二:先比较十位,再比较个位,40和40一样大,个位上8比2大,所以48>42。
小强比小玉摘的多。
最后我们要找出摘得最多是谁呢?是小强。
四、课堂达标。
自主练习第1、2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六、作业布置。
1、必做题:自主练习3、4题。
2、选做题:自主练习6、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