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翻译赏析
《桃花源记》翻译赏析《桃花源记》翻译赏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出自文言文《桃花源记》,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年)。
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
3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
为,作为。
4缘:顺着、沿着。
5行:行走这里指划船。
6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7忽逢:忽然遇到。
逢,遇见。
8夹岸:两岸。
9杂:别的,其他的。
10鲜美:鲜艳美丽。
11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12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13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
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诧异,认为······是奇异的。
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14复:又,再。
15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桃花源记全文翻译(含赏析、注释)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
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作者介绍: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东晋诗人、辞赋家。
名潜,说晋世名渊明,字元亮,入刘宋后改名潜。
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
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陶征士诔)。
浔阳柴桑(今在江西九江西南)人。
晋代文学家。
以清新自然的诗文著称于世。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xíng),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qiān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jiàn)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jí)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字词解释:一、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便要还家)二、一词多义①之:忘路之远近(助词,的)渔人甚异之(代词,代渔人所看到的景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代词,这,代良田美池桑竹)具答之(代词,代村民)处处志之(代词,代沿途有特征的景物)闻之(代词,代这件事)②寻: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寻病终(时间名词,不久。
)③中:晋太元中(年间)中无杂树(中间)其中往来种作/村中闻有此人/此中人语云(里面)④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⑤闻:村中闻有此人(听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听到的事情)⑥舍:便舍船(舍弃)屋舍俨然(房舍)⑦作:其中往来种作(劳作)设酒杀鸡作食(做)⑧遂:遂于外人间隔(于是,就)遂迷后遂无问津者(终于)⑨其:欲穷其林(代词,这)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指桃花源)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代词,他们的)得其船(代词,他的)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代词,他,代渔人)三、古今异义:①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古);交通运输(今)。
文言文《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范文
文言文《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范文文言文《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1原文: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
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
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
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
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桃花源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桃花源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桃花源记》课文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桃花源记》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是我国文学第一位田园诗人。
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有名,有《陶渊明集》传世。
其诗文语言质朴、自然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二、故事背景本文大约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
其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无法改变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三、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描写、状物,也可抒情、议论、说明,通常的写法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或借叙事、写景、状物而自然而然地抒情言理。
《桃花源记》陶渊明(原文及详解)
桃花源记陶渊明〔魏晋〕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有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隐隐约约透着点光亮。
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
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
又向前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
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渔人都详细地作了回答。
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
《桃花源记》原文及译文鉴赏
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
夹岸:溪流两岸。
杂:别的,其他的。
芳草鲜美:花草鲜嫩美丽。
缤纷:繁多的样子。
甚:很,非常。
异之: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
复:继续。
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词类活用)欲:想要。
穷:穷尽,走到……的尽头。
林尽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尽:消失(词类活用)便:于是,就。
得:发现。
仿佛。
若:好像……似的。
舍:舍弃,丢弃。
才:副词,仅。
复:又,再。
俨然:(古今异义)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形容齐整;形容庄严。
之:这。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种作:指世代耕种劳作的人。
衣着:穿着打扮。
悉:全,都。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
乃大惊:于是很惊讶。
乃:于是,就。
大:很,非常。
从来:从……地方来。
具:详细地。
要:通“邀”,邀请。
义:男子的配偶。
邑人:同县的人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桃花源记》原文、书下注释、译文
桃花源记○1陶渊明晋太元○2中,武陵○3人捕鱼为业。
缘○4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5,落英○6缤纷○7,渔人甚异○8之,复前行,欲穷其林○9。
林尽水源○10,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11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12。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13。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14,○1选自《陶渊明集》卷六(中华书局1979年版)。
○2[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376-396)○3[武陵]郡名,今湖南常德一带。
○4[缘]沿着,顺着。
○5[鲜美]新鲜美好。
○6[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7[缤纷]繁多的样子。
○8[异]惊异,诧异。
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9[欲穷其林]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穷,尽。
○10[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11[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12[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才,仅仅、只。
○13[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14[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5。
阡陌交通○16,鸡犬相闻○17。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18如外人。
黄发垂髫○19,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20大惊,问所从来。
具○21答之。
便要○22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23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24邑人来此绝境○25,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6。
问今是何世,乃○27不知有汉,○15[属]类。
○16[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
○17[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18[悉]全,都。
○19[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20[乃]于是,就。
○21[具]详细。
○22[要(yāo)]同“邀”,邀请。
○23[咸]全,都。
○24[妻子]妻子儿女。
○25[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文及赏析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文及赏析《桃花源诗并记》是陶渊明的晚年作品,无论是思想,还是艺术,都更趋成熟。
下面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
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
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
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景物)。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
《桃花源记》课文、字词翻译及全文翻译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7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字词翻译。
1、缘.溪行顺着、沿着。
2、夹岸..数百步两岸。
3、芳草鲜.美鲜嫩美丽。
4、落英..缤纷落花。
5、落英缤纷..繁多的样子。
6、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
(意动用法)7、复.前行又,再。
8、复前.行向前。
9、欲穷.其林走到……的尽头。
(形容词作动词)10、便.得一山于是,就。
11、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12、便舍.船舍弃,丢弃。
13、才.通人仅。
14、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15、土地平旷..平坦宽广。
16、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1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18、阡陌..交通田间小路。
19、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20、鸡犬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21、悉.如外人全,都。
22、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23、黄发..垂髫旧说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来指老人。
24、黄发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25、并.怡然自乐全,全都。
26、并怡然..自乐愉快、高兴的样子。
《桃花源记》陶渊明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
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
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
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
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
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
文言文《桃花源记》赏析
文言文《桃花源记》赏析文言文《桃花源记》赏析《桃花源记》是一篇虚构的用来寄托作者社会理想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文言文《桃花源记》赏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南北朝)【题解】《桃花源记》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自给自足、鸡犬之声相闻、老幼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的图景。
尽管这样的社会在当时根本不可能存在,但从中透露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的愿望。
全文叙述委婉曲折,层次分明,语言质朴自然,写景明丽如画,虽幻似真,虽虚似实,用艺术的手法展示了一幅古代东方“乌托邦”的图景。
【原文】晋太元中[1],武陵人捕鱼为业[2],缘溪行[3],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4],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5];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7],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8];黄发垂髫[9],髫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10],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1],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12],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13],处处志之[14]。
及郡下[15],诣太守说如此[16]。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17],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18]。
未果,寻病终[19]。
后遂无问津者[20]。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陶渊明集》【注释】[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376—396)。
这里年代是假托的。
[2]武陵:郡名。
郡治在今湖南省常德县。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对照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对照《桃花源记》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对照,欢迎大家参考!原文及注释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桃花源记》原文、翻译
《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桃花源记》原文、翻译《桃花源记》原文、翻译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桃花源记+注音+翻译
桃花源记晋: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与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晋:渊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
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
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
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
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桃花源记》原文与赏析1
《桃花源记》原文与赏析《桃花源记》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自给自足、鸡犬之声相闻、老幼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的图景,从中透露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
下面是《桃花源记》原文与赏析,和一起来看一下吧。
《桃花源记》:陶渊明(南北朝)晋太元中[1],武陵人捕鱼为业[2],缘溪行[3],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4],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5];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7],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8];黄发垂髫[9],髫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10],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1],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12],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13],处处志之[14]。
及郡下[15],诣太守说如此[16]。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17],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376396)。
这里年代是假托的。
[2]武陵:郡名。
郡治在今湖南省常德县。
[3]缘:沿着。
[4]夹岸:两岸。
[5]落英:落花。
[6]才通人:仅能供一个人通过。
[7]阡陌(qiān m千莫):田间小路。
南北叫阡,东西叫陌。
[8]外人:指桃花源外的人。
[9]黄发:指老人。
老年人发白转黄,故以代称。
垂髫(tio条):指儿童。
儿童垂发为饰。
[10]要:同邀,请。
[11]邑人:同乡人。
绝境:指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12]延:邀请。
[13]扶:沿着。
向路:旧路,指来时的路。
《桃花源记》陶渊明原文及翻译
《桃花源记》陶渊明原文及翻译《桃花源记》陶渊明原文及翻译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原文、译文及有关成语
八年级下册第九课《桃花源记》原文、译文及有关成语《桃花源记》原文和译文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
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
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
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
(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
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渔人的所见 所闻所历 看出桃 源是一个什么样的 地方呢?
一生一世界
一竹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 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 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 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一生一世界
一竹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
已经 他的,渔人的
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晋谒,拜见 立即,马上 找到 指渔人去过桃花源这件事 打算
一生一世界
jì bīn fēn 刘子骥 ( ) 落英缤纷 ( ) · · ·
一竹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再读课文,读准节奏
一生一世界
一竹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 / 1.晋太元中 ,武陵人捕鱼为业 . / / / 2.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 有良田美池桑竹 / / . 其中往来种作 / ,鸡犬相闻 / 之属, 阡陌交通 , / / ,并怡然自乐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 / ,黄发垂髫 / / / 3.便要还家 ,设酒 杀鸡 作食.村中 闻有此人 / / 咸来 问讯.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 / ,率 妻子邑人 / / /来此绝境,不复 /出焉,遂与外人 /间隔.问 今 / / /魏晋. 是何世, 乃 不知有汉, 无论 / / 4. 太守 即遣人随其往,寻 向所至, 遂迷,不复得路.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一生一世界 一竹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一千五百年前 在垄亩田园间 一丛幽菊在淡淡的绽开 一介野夫荷锄戴月独还 一千五百年后 在熙熙市朝里 遇见他,神清天地宽 在喧闹车马中 遇见他,心远地自偏 提起笔,他就在眼前 合上书,他就在脑海 抬起看,他在庐山观瞻 迈步前,他在东篱望远 一世的烦燥 被他恬淡的情怀,冲散 一生的寻觅 被他归去的情操,化解 啊!谢谢你,陶渊明 我在飞鸟与还的夕照中 把你景仰 我在秋菊淡淡的东篱前 把你欣羡 我笑意盈盈,却无一言
指见到的景象 穷尽,走到尽头
一生一世界
一竹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 生。(一次,渔人划着船)沿着小溪往前 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
花林,溪水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
树木,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 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渔人又向 前划去,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一生一世界
榨。当时作者已隐居16 年之久,对农民的苦难 深有感触。
一生一世界 一竹
他虽 “心远地自偏”,但 “猛志固常在”,仍旧关 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 改年号为 “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 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 • • • • • •
总结课文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发 现 和平安宁 渔 探 访 怡然自得 人 桃花源 行 离 开 安居乐业 踪 再 访 民风淳朴 为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线 索
一生一世界 一竹
探究阅读,明其寓意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便去拜见太守,把进出桃花源的情况作了禀报。太
守立即派人随同渔人前往,渔人他们寻找先前所做
的标记,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通向桃花源
的路了。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 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没有实现, 不久就病死了。从此以后,就不再有探访桃花源的 人了。
一生一世界 一竹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曲折、隐蔽、幽深)
一生一世界 一竹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 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环境优美宁静)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一生一世界 一竹
(生活安乐幸福)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从这里 于是,就 更不必说 又 邀请 他们的 告诉 说 对,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给 同“俱”,详细 惊叹 居住 告辞,告别 离开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 人道也。”
说 一生一世界 一竹
(桃花源中人)见了渔人,竟然大吃一惊,问他从 哪里来,渔人详尽地作了回答。人们就把渔人邀请到 自己家里,备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村中人听说来 了这么一个客人,都赶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 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 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从这里出去, 于是就与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 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 朝了。这个渔人一一地为桃花源中人详细地介绍自己 所听到的事,他们听了都很惊叹。其余的人又各自邀 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 人逗留了几天,告辞回去了。这里的人告诉他说: “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面的人说啊。”
谢 谢 你 , 陶 渊 明!
一生一世界
一竹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一)文学常识
1.本文作者是( 陶渊明 ), ( 晋 )代田园诗人、散文家, 他名( 潜 ),字( 元亮 ), 自号( 五柳先生 )。 2.“记”是古代一种文体。
一生一世界 一竹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
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
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
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
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产生的。
一生一世界 一竹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民风淳朴)
一生一世界 一竹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
晋。
“不足为外人道也。”
(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 一生一世界 一竹 与世隔绝)
一竹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 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舍弃 开阔敞亮的样子 仅 空阔,宽阔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这 类 田间小路 整齐的样子 交错相通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全,都 往来的人 耕种劳作的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以外的人 小孩 一齐,都 快乐的样子 老人
一生一世界 一竹
自主学习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组内交流,将产生的问题汇总, 在全班提出寻求帮助。
3、小组展示
一生一世界 一竹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自主学习
一生一世界
一竹
自读课文,填上动词,理清课文的结构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一(1段) 二(2、3段) (发展) 三(4、5段) 桃源未果 (结局、尾声)
桃花林。(开端) 桃花源
桃源,
一生一世界
一竹
研读课文,把握特点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1、通假字
便要还家 2、古今异义
二、文言词汇
(要,通“邀”,邀请)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交错相通 今:交通运输
一生一世界 一竹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妻子和儿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与世隔绝之地 今:毫无出路的境地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不用说,更不用说 今:关联词,表示 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 5 ) . 不足 为外人道也 。 古:不值得 今:不够,不充分
(6).诣太守,说如此。
古:像这样
一生一世界 今:这样 一竹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一生一世界
璧山区八塘中学校 Bishan Batang Middle School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 作为 · 沿着,顺着 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 · · 的 溪水的两岸 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 · 繁多的样子 · · · 捕鱼 · 落花 新鲜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