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新闻论著试题2

合集下载

试题5答案

试题5答案

马列新闻论著试题5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马恩论述的交往的社会作用:首先,交往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种(凝聚力),它本身是一个民族或一个部落的独立存在的(粘合剂)。

这种现象特别在人类早期的活动中更为明显。

第二,(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交流,缩短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增强了社会的活力。

平日孤立状态下需要几十、几百年才能充分表现出来的社会矛盾,由于交往打破了孤立状态而往往很快暴露出来,从而使人们产生一种(改革的需要)。

最后,交往一旦展开,就会冲破阻力,最终发展为(世界交往),使各个民族的交往日趋(同步化)。

”2.列宁明确提出的衡量“党性”的标准,即(党的纲领)、(党章)和(党的策略原则)。

3.列宁所说的党报的党性原则应表现在三个方面:(1)在观念上,应把党报视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2)在组织上,党报与其他写作事业和著作家个人,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3)在实际作用上,(党的中央机关报)应当成为全党思想的中心;(4)党的报刊必须进行(反“左”反右)两方面的斗争。

4.列宁关于苏维埃报刊任务的几个基本观念:(1)报刊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2)(公开报道);(3)树立(榜样)和在报刊上开辟(“黑榜”);(4)免费(分配报纸);(5)机关报刊登(广告)。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马克思论新闻时效现代市场经济的运动中“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冲动,直接刺激着新闻传播不断地以快速的时效克服空间带来的障碍(1分),以致马克思经常用语“报刊的闪电”、“电讯立刻闪电般地传遍整个大不列颠”来形容新闻传播的速度(1分)。

他对报纸的特点也从时效方面做了规定:“报纸的一般性质——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时问题的热情关心”(1分)。

由于环境、历史条件的差异,各地在世界交往中的位置有轻重之分,对新闻时效的要求也不同(1分)。

越是处在信息交流的中心,时效要求越高(1分)。

马列新闻论著试题3

马列新闻论著试题3

马列新闻论著试题3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马、恩很早就意识到任何适宜的()对于形成世界市场的巨大影响。

马克思把交往革命看作是现代生产发展的(),他们如此重视“社会革命”,也在于现代交往媒介所具有的强大的(“”)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即时地还原()的功能。

2.知识税是许多关于新闻出版税种的统称,包括()、()、()、()等等;()是另一种形式的从经济上()的制度。

3.毛泽东认为党宣传成功的三个方面:首先在于共产党代表了()。

其次,鉴于党和人民利益的一致,党没有必要隐瞒自己的观点,惧怕任何严峻的事实,党的宣传内容是()。

第三,党的宣传内容是(),使群众得到了或看到了实际的收效。

4.在1994年1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

江泽民认为新时期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要发挥它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的作用,提出了“四以”方针,即“()()()()”。

5.就欧洲经历的出版政策而言,它大体经历了()、()、()这样三种政策。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政治家办报
2.“一般的公正”——客观报道的原则
3.主旋律
4.交往的物的形态
5.江泽民眼中的“新闻自由”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刘少奇关于改造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系统思考?
2.报纸就如何进行批评?
3.毛泽东对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的看法?
4.马克思认为交往异化的表现及性质?
5.交往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形态是怎样的?
四、论述题(30分)
请论述一下毛泽东的舆论观。

马列新闻论著试题2

马列新闻论著试题2

马列新闻论著试题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如何看待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交往问题,马、恩认为,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征服,从()的角度看,客观上是一种付出很大()的()。

2.列宁谈到他在出版自由方面的理想:“我们要创办自由的报刊而且我们一定会创办起来,所谓的自由报刊,是指它不仅摆脱了(),而且摆脱了(),摆脱了(),甚至也摆脱了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的()。


3.“一般的公正”也被恩格斯运用到报刊论战中,即意味着一种()。

“一般的公正”是报刊的一种形式上的(),就具体的报道而言,便是客观报道。

客观报道的方式适应人们接受信息时的()。

除了报刊的社会性促使形成一般的公平原则外,()和()对这一原则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没有私利的无产阶级来说,()、()的报道和判断情况,就是基本的品格。

4.恩格斯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党报工作原则:党内()的原则、党的领导机构对党的报刊实行()的原则、党内()的原则。

5.就欧洲经历的出版政策而言,它大体经历了()、()、()这样三种政策。

二、名词解释(每空5分,共25分)
1.毛泽东的“宣传”概念
2.新闻出版政策
3.政治家办报
4.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交往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形态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世界交往背景下媒体的作用是什么?
2.马恩是怎样论述的交往的社会作用的?
3.如何理解《火星报》的组织作用?
4.关于书报检查的非法、非人性的本质,马、恩是怎样分析的?
5.江泽民“五个根底”的内容是什么?
四、论述(30分)
请论述毛泽东的宣传观。

马列文论试题3套

马列文论试题3套

试卷~一一、填空题。

(1)“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这种把美本质人的本质、劳动的本质联系起来的立论方式体现马克思主义美学特有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人类学)的理论角度。

(2)“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审美对象的确立问题的一段论述,在下文中他又从一些相对的方面论述了审美主体的建构的问题,结论是“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以上两段论述相互照应集中体现了马克思的审美主客体双向建构的思想,即“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也为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主体。

(3)“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同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即所谓“相适应”原理并不矛盾。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适应原理的不平衡理论的基础和前提,不平衡理论是相话应原理的复杂性的表现和引申。

接下来马克思举例以希腊人或莎士比亚同现代人相比,提出不平衡的历史比较:后来,恩格斯又举例以挪威的两种生产和欧洲各国相比,提出不平衡的国别比较。

这两种比较无论那一种都不是直接比较,即都不是同一时期同一国家或地区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是比较。

(4)马克思(人名)敏锐地指出,济金根覆灭并不是由于他狡诈,而是因为他作为骑士和作为垂死阶级的代表起来反对现存制度。

或者说得确切些,反对现存制度的新形式,即济金根企图以反对的贵族民族制度来取代当时实行的封建_ 等级制度。

而这种历史倒退是行不通的。

基于同样的判断,恩格斯(人名)在同样的信中指出这就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马克思新闻学考题目

马克思新闻学考题目

自由报刊是人民精神的洞察一切的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体现,是把个人同国家和世界联结起来的有声的纽带,是使物质斗争升华为精神斗争,并且把斗争的粗糙物质形式观念化的一种获得体现的文化。

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

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马克思运用理性武器,从笔调、倾向、功能和才能四个方面,揭露新法令的虚伪和反动,进而对普鲁士的整个书报检查制度进行了无情的剖析和鞭挞。

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条件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学形成发展的意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学的奠基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走上报刊工作岗位,提出新闻思想的时候,正是德国“新时期降生和过渡的时代”,封建经济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勃兴,专制制度的腐朽和资产阶级反抗活动的加剧,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经济、政治条件和社会文化基础。

《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形成,而第一国际的成立,又标志着他们的新闻思想由民主报刊思想、工人报刊思想而进入无产阶级党报思想新阶段。

经过长时间的新闻实践,列宁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最合格的继承人。

他一生经历两个时代,经历了沙皇制度的黑暗和社会主义。

19世纪中期以后,废除了农奴制的沙皇俄国在原先落后的经济政治基础上,资产阶级生产力有了较快的发展,俄国工人阶级在经济、政治双重压迫下,罢工斗争此起彼伏。

在工人运动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转变为马克思主义立场。

列宁提出党报工作的党性原则、党报是经济建设的工具等观点。

后来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深化,苏联的经济实力在为加强、政治体制也有新闻发展,斯大林发展了列宁的新闻思想,建立起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新闻传播体制和经营管理体制。

20世纪初,中国已经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上不能自主,经济凋敞。

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了毛泽东的新闻思想。

毛泽东说:“完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准备在一切必要条件具备的时候把它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上去,这是中国共产党光荣而伟大的任务”。

《马列文论选读》模拟题(二)

《马列文论选读》模拟题(二)

四川自考00567《马列文论选读》全真模拟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认为,美感是一种特殊的(A)A.精神感觉B.感性认识C.思想情操D.理性认知2.《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发表于( A )A.1905年B.1910年C.1917年D.1924年3.“他的全部观.....恰恰表现了我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这句话出自( B )A.《列·尼·托尔斯泰》B.《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C.《列·尼·托尔斯泰和现代工人运动》D.《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4.“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其含义是( C)A.任何人都是典型B.任何具有鲜明个性的人都是典型C.艺术典型应当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D.凡是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形象,都具有代表性5.恩格斯所说的“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首先强调的是(D)A.理想和现实的冲突B.目的和手段的冲突C.善与恶的冲突D.两种真实的冲突6.马克思批评拉萨尔“席勒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是指其剧本中的人物( B )A.没有表达时代的声音B.写得太抽象、概念化C.时代精神表现得十分突出D.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见解7.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历史悲剧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内容应当( D)A.同历史完全一样B.不加虚构C.是真正革命阶级的悲剧D.符合历史的本质真实8.马克思和恩格斯文艺理论基础的哲学出发点是(B)A.真正的人B.从事实际活动的人C.有意识的人D.想象或设想的人9.一般现实主义和充分现实主义的区别在于(D)A.是否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B.是否敢于直面现实社会C.是否有明确地倾向性D.是否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0.谁拥护民族主义,谁就是民族主义的( B)A.敌人B.市侩C.朋友D.刽子手11.列宁说无产阶级文学事业应当成为“全体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这一说法的含义是(C)A.完全抹杀了文学事业的特殊性B.把文艺看成了无足轻重的小零件C.意在比喻无产阶级文学同整个革命事业的关系D.导致了文艺刻板一律的公式化12.毛泽东指出,解决文艺问题的方法应该是(D)A.政治参与B.行政干预C.武力战争D.文艺批评13.“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马列新闻论著试题9

马列新闻论著试题9

马列新闻论著试题9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马克思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

概括为三点:第一,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的();第二,公社的媒体真正承担起()的职责;第三,工人运动中宗派意识对()的影响。

2.影响列宁思想的两个参照系:()和()。

3.列宁的“(),()”的原则,本身就是党性的体现。

党性要求遵循()、()和(),它首先遵循了党章的组织要求,是在保证党行动一致的前提下进行思想斗争。

4.罗莎·卢森堡是德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德国()和共产国际的创始人之一。

她与列宁的论战是()上的重要事件,反映了西欧马克思主义党的领袖与俄国马克思主义党的领袖之间在不同文化传统背景下对同一问题看法的差异。

8.斯大林党报思想的几个主要观点:创办全国性的起()的报纸,党报有(),报刊是(“”),“精神导线”,()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高于形式上的民主”,鼓励(),关于苏联的出版自由强调的是“一个阶级的自由”。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交往异化
2.新闻业的“反映论”
3.典型报道
4.邓小平的党报思想和宣传理论
5.“政治家办报”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卢森堡在和列宁的论战中阐述的观点有哪些?
2.刘少奇新闻观对当代新闻事业的启示。

3.斯大林等人对《共青团真理报》的批评
4.刘少奇关于党的新闻工作三次谈话的背景和意义
5.马克思是怎样看待不同背景下报刊和“人民”的关系的。

四、论述题:(30分)
请论述邓小平改革开放以来的宣传思想。

马列新闻论著试题10

马列新闻论著试题10

马列新闻论著试题10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影响列宁的两个参照系:()和()。

2.世界交往背景下媒体的作用:媒体成为(),媒体成为(),媒体成为()和()必要条件,媒体成为人民参与()和()的中介。

3.马、恩认为涉及新闻出版的立法或者作为审判依据的案例、习惯,需要具备以下的基本特征:1.这种法律不是()的,2.这种法律必须与()相区别,3.法律规定应该是()而不是含糊,4.司法权独立于()。

4.为了从理论上武装党,列宁在创办《火星报》的同时,还创办了公开出版的党的杂志《曙光》。

他认为,报纸和杂志的分工就在于:“杂志主要是(),报纸主要是()。


5.从()分析报刊的活动和报道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方面论述十分丰富。

他们生活的19世纪中后叶,欧美工业发达国家的(),正处于从()向()的转变过程中,一方面许多报刊仍存在党派属性,另一方面商业性报刊逐渐替代政党报刊而占据大众媒介的主导地位。

这种情形决定了他们不得不经常在()和()的交织中考察具体报刊的党派倾向。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交往的物的形态
2.新闻业的“反映论”
3.卢森堡的《论俄国革命》
4.典型报道
5.“争论专刊”制度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刘少奇较为集中的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论述有哪几次?
2.邓小平改革开放以来的党报思想的内容?
3.简述江泽民对新闻宣传工作的看法。

4.江泽民是如何看待党的新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
5.简述毛泽东党报联系群众的思想。

四、论述题:(30分)
试论述江泽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习题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习题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答案: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新闻传播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

2. 党性原则答案:党性原则是指新闻传播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为党的事业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

3. 人民性原则答案:人民性原则是指新闻传播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4. 真实性原则答案:真实性原则是指新闻传播工作必须坚持真实报道,反映客观事实,反对虚假报道和捏造事实。

5. 教育性原则答案:教育性原则是指新闻传播工作必须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通过新闻报道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

二、填空题1.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党性原则、人民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战斗性原则2.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学说3.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历史渊源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新闻思想、启蒙运动时期的新闻思想、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新闻思想4.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揭示社会矛盾和问题、监督社会公共事务5.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实践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立场、坚持实事求是三、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核心内容不包括()。

A. 党性原则B. 人民性原则C. 真实性原则D. 娱乐性原则答案:D2.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理论基础不包括()。

记者证考试题_《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部分

记者证考试题_《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部分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部分(一)单选题1.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A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具有时代意义、与时俱进的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适用于党报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专业主义是水火不容的D.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学习领导人的语录2.1842 年马克思所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最能体现以下哪一项?( D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实践的紧密结合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进步的、发展的科学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比较晦涩难懂、不容易理解D.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论述充满生动而智慧的阐释3.下列哪句话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理念?( B )A.报纸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B.报纸要处理好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关系,在党的监督下开展工作C.报纸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D.报纸的新闻报道处在一种有机的运动过程之中4.“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是哪一位领导人提出的?( C )A.邓小平B.江泽民C.胡锦涛D.习近平5.毛泽东对《解放日报》改版的思路是什么?( D )A.走基层B.贴近生活C.联系群众D.改文风6.下列新闻实践活动和所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对应的是哪一项?( D )A.《人民日报》刊发习近平出访俄罗斯的新闻——舆论引导B.《新京报》发布社论“救援志愿者,别盲目去灾区”——党性原则C.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媒体要成为思想团结的中心D.新华社推广官方微博“新华视点”——尊重新闻传播规律7.2009 年10 月9 日,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胡锦涛正式提出以下哪项重要论述?( B )A.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B.遵循新闻从业基本准则C.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D.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8.下列选项中,第一个使用“党性”概念,并对党报的党性原则作出系统理论阐述的是哪一位?( A )A.列宁B.马克思C.恩格斯D.毛泽东9.既贯穿于毛泽东整个的新闻宣传思想之中,又成为指导党报宣传工作的基本路线的观点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B )A.全党办报B.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C.为人民服务D.党性原则10.“新闻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马列文论选读 真题 答案

马列文论选读 真题 答案

马列文论选读真题马列文论是指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著作,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马列文论时,我们往往需要进行选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重要思想和理论。

在这里,我们给出一些曾经出现在马列文论考试中的真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准备考试。

下面是部分题目和答案的示例:题目1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谈谈商品的价值是如何形成的?答案1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价值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

劳动时间越长、劳动强度越大,商品的价值就越高。

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实际使用效用,而价值则是指商品的交换比例。

通过劳动创造的价值,体现了人们在社会生产中所消耗的劳动力。

题目2列宁主义中的“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意思?请简要论述。

答案2在列宁主义中,“无产阶级专政”是指无产阶级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控制和领导的一种政权形式。

它是无产阶级利用国家力量对资产阶级进行专政的一种方式。

列宁认为,在无产阶级革命成功后,仍然存在着各种阶级和阶级矛盾,无产阶级必须依靠自己的政权来保卫和巩固自己的利益。

无产阶级专政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最终消灭阶级差异。

题目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请简要介绍。

答案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推动的,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

马克思主义从物质生活的实践出发,辩证地看待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

•阶级斗争理论: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变革靠无产阶级的自觉行动,通过革命推翻旧的统治阶级建立新的统治阶级。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它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对资本主义进行改造的过程。

以上只是马列文论的一小部分题目和答案,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准备考试时提供一些帮助。

马列原著复习题及答案

马列原著复习题及答案

马列原著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第一部著作是: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哲学的贫困》D. 《德意志意识形态》答案:A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A. 政治制度B. 经济基础C. 文化形态D. 社会结构答案:B3.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认为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不包括:A. 垄断的形成B. 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融合C.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联盟D. 瓜分世界的资本输出答案:C二、填空题4.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_________”。

答案:工人阶级没有祖国5.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认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是随着_________的发展而产生的。

答案:私有制三、简答题6. 简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创造了价值,但工人所获得的工资只相当于其劳动力的价值,而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超出其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即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是资本家获得利润的来源。

7. 列宁是如何论述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的?答案: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论述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经济基础包括资本输出、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导致垄断组织的形成,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融合形成金融资本,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而进行的瓜分世界。

四、论述题8. 论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一原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人们在实践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制度的变革,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列原著复习题及答案

马列原著复习题及答案

马列原著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发表的哪部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D. 《反杜林论》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形而上学D. 机械唯物主义答案:B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哪个基本矛盾?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资本积累与资本消耗的矛盾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哪些?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法学答案:ABC2.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 消灭私有制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BC三、判断题1.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答案:正确2.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它强调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条件下,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才能自由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被社会分工所限制。

人的全面发展还包括精神和道德的发展,以及社会关系的和谐。

2. 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反过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五、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练习题(一)单选题1.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A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具有时代意义、与时俱进的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适用于党报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专业主义是水火不容的D.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学习领导人的语录2.1842 年马克思所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最能体现以下哪一项?( D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实践的紧密结合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进步的、发展的科学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比较晦涩难懂、不容易理解D.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论述充满生动而智慧的阐释3.下列哪句话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理念?( B )A.报纸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B.报纸要处理好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关系,在党的监督下开展工作C.报纸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D.报纸的新闻报道处在一种有机的运动过程之中4.“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是哪一位领导人提出的?( B )A.邓小平B.江泽民C.胡锦涛D.习近平5.毛泽东对《解放日报》改版的思路是什么?( B )A.走基层B.贴近生活C.联系群众D.改文风6.下列新闻实践活动和所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对应的是哪一项?( D )A.《人民日报》刊发习近平出访俄罗斯的新闻——舆论引导B.《新京报》发布社论“救援志愿者,别盲目去灾区”——党性原则C.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媒体要成为思想团结的中心D.新华社推广官方微博“新华视点”——尊重新闻传播规律7.2009 年 10 月 9 日,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胡锦涛正式提出以下哪项重要论述?( B )A.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B.遵循新闻从业基本准则C.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D.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8.下列选项中,第一个使用“党性”概念,并对党报的党性原则作出系统理论阐述的是哪一位?( A )A.列宁B.马克思C.恩格斯D.毛泽东9.既贯穿于毛泽东整个的新闻宣传思想之中,又成为指导党报宣传工作的基本路线的观点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B ) A.全党办报 B.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C.为人民服务D.党性原则10.“新闻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2020年马列主义考试题目及答案

2020年马列主义考试题目及答案

2020年马列主义考试题目及答案马列主义考试题目及答案(共计100题)一、单项选择题(40题)1、马克思一生中最重要的两大理论发现是(C)。

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2、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B)。

A.黑格尔B.圣西门C.费尔巴哈D.李嘉图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D)。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4、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B)。

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5、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B)。

A.阶级斗争发展史B.生产劳动发展史C.宗教信仰变迁史D.政治制度演变史6、马克思主义认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C)。

A.社会的政治制度B.社会的经济制度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社会道德的发展水平7、美国跨越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日耳曼人没有经过奴隶社会而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由前资本主义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这些历史事实说明(D)。

A.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理论是错误的B.社会形态更替没有任何规律可以遵循C.它们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D.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既具统一性,又有多样性8、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C)。

A.剩余价值理论B.科学社会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C)。

A.永恒不变的B.可随主观意志而任意改变的C.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D.随着个性的改变而改变的10、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试题1-2

马克思试题1-2

单项选择题1. 真理是:A 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B.客观事物及其规律C.人们有用的观点或理论D.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2. 辨别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的关键是看它:A.是不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B.是不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是不是具有绝对性D.是不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3. 下列是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是: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B.真理是自然规律C.真理是社会规律D.真理是正确认识4.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5. “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 主观唯心主义B. 客观唯心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D. 机械唯物主义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C.客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7.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8.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9.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10.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这说明真理具有:A. 不确定性B.主观性C.相对性D.绝对性11. 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是:A.真理具有一元性B.有用即真理C.谎言说一百遍就成为真理D.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的界限12.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A.真理不能继续发展B.真理的无条件性C.真理的运用不受条件限制D.真理不需要检验?13. 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A.真理的内容没有确定性B.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固定的界限C.真理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的反映D.没有确定的检验真理的标准14. 真理的内容是:A.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B.以某些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以全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D.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15.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A.是否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或同意B.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相一致C.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D.是否能够激励人和影响人16.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A.诡辩论的观点B.经验论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旧唯物主义的观点17.1633 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生监禁。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练习题


四、《新闻法规》练习题 (单选)

16.根据相关规定,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终审判决, 如有不同意见,媒体正确的做法是( )。 A.可以公开报道不同的意见 B.可以公开报道但需客观全面反映各方意见 C.不能公开报道,但可在内部提出或登内参反映 D.不能报道
答案:C 说明:宣传


40.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关于媒体实习记者的 采访,正确的是。( ) A.不得单独从事新闻采访,必须在持有新闻记 者证的记者的带领和指导下 B.不得单独从事新闻采访,必须在办公行政人 员的介绍和带领下并持媒体的介绍信 C.可以单独从事新闻采访,但必须持该媒体为 当次采访专门开具的介绍信 D.可以单独从事新闻采访,但必须持该媒体 出具的该实习记者的身份证明 答案:A
四、《新闻法规》练习题 (单选)



7.大学女同学甲和乙是同宿舍好友,后甲参加某 选秀节目,引发舆论关注。乙未经甲同意将甲数 张生活照片刊登在乙的新浪博客中,其中有几张 甲的照片敞胸露背显得不雅,丙媒体在刊发甲的 相关新闻报道时未经甲乙同意,使用了其中数张 照片,注明“照片来自乙博客”。丙报道刊出后 ,引发了一些网民对甲的贬损评价。下列哪一选 项是正确的?( ) A.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B.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答案:A

12.某媒体刊发了本媒体记者张某采写的对某公民不利的报 道。某公民欲状告该媒体。公民可以起诉?( ) A.只能是媒体 B.可以是媒体或记者张某 C.只能是记者张某 D.必须是媒体和记者张某 答案:B 说明:1993年《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规 定:“因新闻报道或其它作品发生的名誉权纠纷,应根据 原告的起诉确定被告。只诉作者的,列作者为被告;只诉 新闻出版单位的,列新闻出版单位为被告;对作者和新闻 出版单位都提起诉讼的,将作者和新闻出版单位均列为被 告,但作者与新闻出版单位为隶属关系,作品系作者履行 职务所形成的,只列单位为被告。”

马列文论试题及答案初中

马列文论试题及答案初中

马列文论试题及答案初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是()A. 一种纯粹的个人创作B. 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C. 脱离社会生活的独立存在D. 完全由作者主观意识决定答案:B2. 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提出,无产阶级文学应当()A. 为艺术而艺术B. 为政治服务C. 反映个人情感D. 追求形式上的完美答案:B3.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核心是()A. 形式主义批评B. 社会历史批评C. 心理分析批评D. 语言结构批评答案:B4.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文学艺术的首要任务是()A. 娱乐大众B. 教育人民C. 表达个人情感D. 反映社会现实答案:D5. 列宁在《怎么办?》中强调,无产阶级文学应该()A. 脱离现实B. 反映现实C. 追求唯美D. 忽视群众答案:B6.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的源泉是()A. 个人想象B. 社会生活C. 自然现象D. 宗教信仰答案:B7.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特点之一是()A. 重视艺术形式B. 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C. 忽视艺术的审美价值D. 只关注艺术的技巧答案:B8. 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指出,无产阶级文学应该()A. 脱离群众B. 接近群众C. 忽视群众D. 利用群众答案:B9.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的创作应该()A. 完全自由B. 受社会制约C. 只凭个人兴趣D. 完全由市场决定答案:B10. 列宁在《怎么办?》中提出,无产阶级文学应该()A. 忽视社会问题B. 反映社会问题C. 只关注个人生活D. 只追求艺术形式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________。

答案:一部分2. 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提出,无产阶级文学应该为________服务。

答案:政治3.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核心是________批评。

答案:社会历史4.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文学艺术的首要任务是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列新闻论著试题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如何看待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交往问题,马、恩认为,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征服,从()的角度看,客观上是一种付出很大()的()。

2.列宁谈到他在出版自由方面的理想:“我们要创办自由的报刊而且我们一定会创办起来,所谓的自由报刊,是指它不仅摆脱了(),而且摆脱了(),摆脱了(),甚至也摆脱了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的()。


3.“一般的公正”也被恩格斯运用到报刊论战中,即意味着一种()。

“一般的公正”是报刊的一种形式上的(),就具体的报道而言,便是客观报道。

客观报道的方式适应人们接受信息时的()。

除了报刊的社会性促使形成一般的公平原则外,()和()对这一原则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没有私利的无产阶级来说,()、()的报道和判断情况,就是基本的品格。

4.恩格斯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党报工作原则:党内()的原则、党的领导机构对党的报刊实行()的原则、党内()的原则。

5.就欧洲经历的出版政策而言,它大体经历了()、()、()这样三种政策。

二、名词解释(每空5分,共25分)
1.毛泽东的“宣传”概念
2.“福祸论”
3.政治家办报
4.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交往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形态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世界交往背景下媒体的作用:
2.马恩是怎样论述的交往的社会作用的?
3.如何理解《火星报》的组织作用?
4.关于书报检查的非法、非人性的本质,马、恩是怎样分析的?
5.江泽民“五个根底”
四、论述(30分)
请论述毛泽东的宣传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