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十二 生物与环境 五年中考荟萃

合集下载

中考生物---生物与环境专题知识点汇总

中考生物---生物与环境专题知识点汇总

中考生物---生物与环境专题知识点汇总1.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

(2)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2.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物部分:生产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3)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

如:草→兔→狼(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箭头指向捕食者。

) 数食物链时,要从起始端数起,每条食物链要数到底,不能漏数。

(2)食物网: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计算食物链几条(从植物开始算有几个分支,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相加。

)找出最长或最短的一条食物链并写出来(注意箭头方向)4.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生物富集现象: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高)的生物数量越少,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越靠近前端(营养级低)的生物数量越多,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少。

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1)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2023年中考一轮复习:专题三生物与环境复习课件(共26张ppt)

2023年中考一轮复习:专题三生物与环境复习课件(共26张ppt)
形式。
【点拨】生物的适应是相对 的,不是绝对的,
如:绿色的蝗虫在草地是适应的,但在黄土
地上就不适应了。
(2)影响:生物 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
环境。
3.钦州茅尾海的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
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
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C )(2分)
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C 2.被喻为“绿色水库”称号的生态系统是( )(2分)
A.农田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思路点拨】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繁多,分层次分布,接 受阳光照射较多,是光合作用最强的生态系统,所以称为 “绿色水库”。选 C。
C 3.下列生物中,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 )(2分)
二、考点透析
考点 2: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
3.组成: 生产者
动物
分解者
阳光、空气和水等
1.在一个朽木的空洞中,底部有积水常存,洞中生物 有细菌、原生动物、苔藓、蚊子和蜘蛛。这一朽木洞可
D 构成一个( )(2分)
A.食物链 B.食物网 C.生物圈 D.生态系统
【思路点拨】在题中所描述的朽木洞这个区域内,存在 空气、水分等非生物成分;而洞中的细菌属于分解者,原 生动物、蚊子、蜘蛛属于消费者,苔藓植物属于生产者,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选 D。
体内DDT农药积累最多的 生物是__丙_。
二、考点透析
考点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 的 (的明所1生)_占_态比__系在例__统一__具般和有情_一况__定下__的,__自生_是我态相调系对节统稳能中定力各的。种,数生量这物说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__限__度__的______,当外 界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遭到了__破__坏____。

专题03 生物与环境-2024年中考生物模拟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专题03 生物与环境-2024年中考生物模拟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专题03 生物与环境【跨学科】1.(2024·益阳·一模)某同学动手制作了小型生态瓶,瓶内放置的材料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瓶是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B.该生态瓶中水草属于生产者,小鱼属于消费者C.该生态瓶中的食物链为:阳光→水草→小鱼D.该生态瓶的自动调节能力弱,不能永久维持自身的稳定性【答案】C【解析】A、该生态瓶本身就是一个小环境,里面有生物,是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B、该生态瓶中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小鱼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消费者,不符合题意;C、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应有非生物阳光,符合题意;D、该生态瓶中生物种类少,自动调节能力弱,不符合题意。

【情境试题】2.(2024·青龙·一模)角蝉(下图)又称“刺虫”,这些昆虫深谙模仿艺术。

它头上的那顶“高冠”,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树枝的一部分,这一现象说明……()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具有变异的特点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答案】C【解析】拟态指的是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另一种成功物种相似的外表,以欺瞒捕猎者远离物种,或者是引诱猎物靠近物种,有的动物形态和环境相似,如枯叶蝶的身体极像一片树叶,体色与环境一致,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能生存下来。

结合分析可知,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兰花螳螂能完美模拟花瓣的形态,这是一种拟态,是兰花螳螂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所以这一现象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考向一:生物的特征1.(2024·湖南长沙·一模)古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体现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答案】C【解析】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是指各种生物都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得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如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绿色植物为食、绿色植物可以利用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A不符合题意。

中考生物+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课件

中考生物+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课件
根据分析结果,得出实验的结 论,并解释结论的科学性和合 理性。
评估实验效果
对实验的效果进行评估,分析 实验的优缺点和改进方向。
撰写实验报告
按照规范格式撰写实验报告, 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 结论等部分,以便总结和交流

03
生物与环境问题解决
生态问题的识别与分析
总结词
生态问题的识别与分析是解决生态问题的第一步,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 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影响。
解题思路
详细解析题目,提炼解题技巧和方法 。
中考备考策略与建议
01
02
03
知识体系构建
指导考生如何构建生物与 环境知识体系,形成完整 的知识框架。
模拟考试与反馈
进行模拟考试,提供详细 的答案解析和反馈,帮助 学生查漏补缺。
答题技巧训练
针对不同题型,提供有效 的答题技巧和策略,提高 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04
生物与环境中考备考
中考命题趋势与考点分析
考点梳理
分析近年中考生物与环境相关的 考点,总结高频考点和重点。
命题趋势
预测未来中考生物与环境命题的 方向和趋势,为备考提供指导。
中考典型例题解析与解题技巧
例题选择
易错点分析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中考生物与环境题 目。
指出学生常见错误,提供正确答案解 析。
生态问题的实践应用
总结词
实践应用是将解决策略转化为具体行动 的过程,需要注重实际效果和可持续性 。
VS
详细描述
在实践应用阶段,需要选择合适的实施主 体和方式,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计划, 加强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实施方 案,确保解决策略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还需要注重生态问题的预防和预警 ,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促进生态系 统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2024年中考人教版生物复习课件

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2024年中考人教版生物复习课件
2.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B.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C.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D.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提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常见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由于相互争夺食物、配偶、巢穴等,会发生竞争关系;但是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合作关系如蜜蜂、蚂蚁、狒狒、猕猴等。
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
知识建构
概念3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3.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1.1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3.1.2生态因素能够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3.1.3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3.1.4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3.1.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传递3.1.6生物圈是包含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最大生态系统
5.(2022·南充)胡杨是生长在沙漠中唯一的乔木树种,其细胞透水性较强,能吸收很多的盐分,并能通过茎叶排泄盐分,故能生长在高度盐渍化的土壤上,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以上材料体现了 ( )
A.水分 B.阳光 C.空气 D.温度
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并结合诗句分析来解答。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题干中农谚的主要意思是惊蛰时节雷鸣下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因此说明此时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
【答案】D

中考生物知识点过关专题《生物与环境》

中考生物知识点过关专题《生物与环境》

专题二生物与环境知识梳理: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生物在环境的同时,也着环境。

1.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⑴种间关系⑵种内关系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3.生态系统的组成⑴概念:在内,所有与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绿色植物生物部分:动物⑶组成::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⒋认识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人在其中起重要的支配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草原生态系统⑴类型: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肾”)农田生态系统、、、、、、⑵各个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环境因素素:生物生存环境中的非生物部分(、、空气、土壤、温度等):指影响一种生物生活的同种生物或其他种类的生物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的⒌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⑴食物链①概念: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所形成的联系就叫做食物链。

②特点:A.食物链通常是由开始的。

B.位于食物链中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

C.位于食物链中其他环节(除第一、第二环节外)的生物则大多是。

D.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

③书写注意点:通常由开始,箭头指向。

④食物链第一环节生物量最多,最后一个环节生物数量最少。

⑤可以运用食物链的知识,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

⑵食物网:生态系统中,各条食物链相互交叉连接,形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⑶生态系统中的和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能量。

6.有害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富集)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也能够沿着食物链积累。

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7.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恢复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首先是的相对稳定。

三、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⒏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

包括、和。

⒐生物圈的保护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2025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专题三生物与环境

2025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专题三生物与环境
自动调节 能力增强。昔日的“沙进人退”变成了如今的“绿进沙退”。 国际社会纷纷点赞:“世界沙漠化防治看中国!” (4)开放性设问 旅行中,感受到我国幅员辽阔、环境多种多样。这充分 体现了我国是某一种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请你写一条保护该多样性 的宣传语: 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美丽家园 (限20个字以内)。
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影响 适应 影响
一、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温度
生产者
竞争
分解者
食物网
3.能量流动
4.物质循环
光合

食物链(网) 呼吸作用
周而复始
5.调节能力
自动
限度
二、碳循环
(1)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 二氧化碳 的形式存在。 (2)碳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通过生产者的[①] 光合 作用,将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转变成 有机物 储存在植物体内。 (3)碳的传递:各级消费者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以 绿色植物 为食,使
提升了低洼盐碱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4.(2024达州)达州市宣汉县巴山大峡谷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森林覆 盖率达到80%以上,是观景和避暑胜地。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该生态系统 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图1为该景区内部分生物间的关系图, 图2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体内有机物的相对含量,请根据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A.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鸟类与害虫有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B.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会沿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渐增多 C.若该食物网中小龙虾过度繁殖,短时间内害虫和青蛙数量会减少 D.该农田生态系统中有机物主要来源是作为生产者的水稻
12.(2024临沂改编)在问天实验舱的实验柜中,正在开展太空实验的“太 空鱼缸”,是一个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的空间密闭水生生态系 统,对该探究项目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斑马鱼在“太空鱼缸”中出现背腹颠倒游泳、转圈等异常现象,说明 环境影响生物 B.影响斑马鱼生活的生物因素只有金鱼藻 C.金鱼藻为斑马鱼生活提供氧气,斑马鱼为金鱼藻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 D.该太空密闭水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相对较弱

专题03生物与环境(讲练)(解析版)-2024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

专题03生物与环境(讲练)(解析版)-2024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

专题03 生物与环境新课标要求考点考向命题预测运用系统与整体的思维方式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认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形成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确立生态文明观念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考查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食物网、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富集现象、自动调节能力等✧考查形式多样,涉及生态系统的模式图、食物网简图、碳循环图解、生物部分相互之间关系图、生物数量(有毒物质富集)柱形图或饼形图、能量金字塔等✧一般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方式单独考查。

生态系统及相关社会热点也是必考内容➢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生态安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保障生态安全内容导航第一部分考情分析:知要求、明考向、巧预测 (1)第二部分知识建构:构建专题整体知识网络 (2)第三部分考点突破:析真题、记核心、明方向 (2)考点一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3考点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8)真题研析4大考向探寻2大考向探寻核心提炼4大重点提炼2大重点提炼命题预测新情境、跨学科、跨领域考点一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考向0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2023•连云港)《礼记•月令》:“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

”描写的是立夏节气。

影响上述生物活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温度B.水分C.空气D.土壤【答案】A【解析】立夏季节,温度升高,影响各种动植物的活动和生长,所以影响上述生物活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故选:A。

2.(2023•常州)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使用了10只鼠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对本方案的修改,正确的是()A.纸盒上面全都用纸板盖住B.纸盒底部都铺细湿土C.将纸盒放在寒冷的环境中D.10只鼠妇太多了,改成2只【答案】A【解析】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

2025届广东中考生物总复习考点突破课件:主题三+生物与环境课题二+生态系统

2025届广东中考生物总复习考点突破课件:主题三+生物与环境课题二+生态系统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课题二 生态系统
课题二 生态系统
课标解读
内容要求
考查年份/分值
概念3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
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 解者与非生物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
课题二 生态系统
考点清单
与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相比,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A ) A.生物的种类多,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 B.生物的种类少,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 C.生物的种类少,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强 D.生物的种类多,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弱
课题二 生态系统
考点清单
课题二 生态系统
中考特训
C.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 甲→ 乙→ 丁
D.若丁被大量捕杀,短期内乙的数量会迅速下降
第8题图
课题二 生态系统
中考特训
[解析] A.图中丙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属于生产者,甲乙丁属 于消费者,A错误。B.根据生物富集的特点,丁的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 B错误。C.图中丙的相对数量最多,属于生产者,甲次之属于初级消费 者,乙再次之,属于次级消费者,丁属于第三级消费者,能量流动的方 向是丙→ 甲→ 乙→ 丁,C正确。D.若丁被大量捕杀,短期内乙的数量 会迅速上升,D错误。故选C。
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非生物环境和分解者。
课题二 生态系统
考点清单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图中一共有3条食物链
B.虫与鸟存在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C.图中食物链为:绿色植物→ 虫→ 鸟

2024年中考科学抢分秘籍(新统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解析版)

2024年中考科学抢分秘籍(新统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解析版)

通关0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考点预测概率预测题型预测生物能适应其生存环境☆选择题、填空题生物与环境☆☆☆选择题、填空题传染病及预防☆☆选择题、填空题人体免疫☆☆☆选择题、填空题(可先根据下列要点回答,若有疑问,可查阅中考科学(生物部分)知识点随身记)1、通过生活实例来判定生命现象,通过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强化生物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

2、掌握传染病的特点、流行环节和预防措施。

3、了解人体免疫的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并掌握计划免疫的意义。

4、明确健康及其条件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人体的危害,知晓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害,并能够养成健康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题型一生物能适应其生存环境[例题1](2023•拱墅区校级二模)按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分类最合理的是()A.依据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将其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B .依据是否针对特定的病原体,免疫可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二类C .依据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区分,绿色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二类D .依据受精过程是否在体内进行,将动物的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二类【解答】解:A 、动物行为是指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根据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A 正确。

B 、依据是否针对特定的病原体,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二类,B 错误;C 、依据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区分,绿色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二类,C 错误;D 、依据受精过程是否在体内进行,将动物的生殖分为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依据生殖过程是否存在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将动物的生殖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D 错误。

故选:A。

[练习1](2024•宁波模拟)在“扦插柳枝”的实践活动中,小明了解到“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共同作用对柳枝生根的促进效果优于两者单独的作用”,为验证此观点,下列实验组合合理的是()A .②③④⑤B .①③④⑤C .③④⑤D .②③⑤(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生物七年级人教版

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生物七年级人教版

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生物七年级人教版一、引言生物七年级人教版教材是初中生物课程的重要学习材料,它系统地介绍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掌握好这一阶段的知识,不仅能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人教版生物七年级教材内容概述1.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教材从细胞这个生命的基本单位入手,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教材介绍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使学生能够认识生物体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3.生物体的遗传与变异:基因、DNA、染色体、生殖细胞遗传与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教材详细讲述了基因、DNA、染色体等基本概念,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和遗传规律。

4.生物与环境: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生物适应性教材阐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生态因素、生态系统和生物适应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5.生物的生长与发育:胚胎发育、生长规律、青春期发育教材介绍了生物体的生长与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生长规律和青春期发育,帮助学生了解生长发育的规律。

6.生物的分类与进化:分类系统、生物进化论教材讲解了生物的分类系统和生物进化论,使学生能够运用分类知识,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7.实验与探究:基本实验方法、实验设计、实验评价教材强调实验与探究的重要性,介绍了基本实验方法、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如何高效学习人教版生物七年级教材1.制定学习计划,确保系统学习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学生应根据教材内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系统学习。

2.抓住重点难点,深入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抓住重点难点,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等方式,深入理解知识点。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应用能力教材强调实验与探究的重要性,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积极参加实验,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应用能力。

2024年中考生物5年中考3年复习资料(全国通用版):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2024年中考生物5年中考3年复习资料(全国通用版):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返回目录

例1 “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惊蛰节气前后气温转暖,雨水增多,杏花开放,惊雷惊醒了蛰伏于泥土中冬眠的昆虫。这说明
识 清
( A)

A.环境影响生物
B.环境适应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
解析 惊蛰节气前后气温转暖,雨水增多,杏花开放,冬眠的昆虫也开始苏醒,这说明环境影响生物,A正确。
2.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可能发生剧烈的变化,而生物原有的性状不一定能适应变化后的新环境,这体现了适应的相 对性。
四、生物影响环境
生物的一些生命活动对环境也有一定影响。如:牛、羊适度地啃食牧草有助于牧草的更新,它们排出的粪便又成为牧草的肥
料。如果过度放牧,草地植被就会遭到破坏,久而久之会导致草原荒漠化。
三、生态系统的类型
1.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前者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
多种类型,后者可以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2.人工生态系统主要有农田、人工林、人工草场、鱼塘和城市等。共同特点:比较脆弱,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容易退化。
3.在自然条件下,某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尤其是温度和降水量,决定了该地区的生态系统的类型。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生活在一起,因争夺 资源、空间等发生斗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相互依存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狼捕食野兔;蛇捕食老鼠 羊和兔子争食青草;杂草和小麦争夺阳光等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人与消化道内的多种微生物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 菟丝子寄生在豆科等植物上;蛔虫与人;噬菌体(
返回目录
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类型
概念

三年模拟中考科学 专题32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

三年模拟中考科学 专题32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

专题三十二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1.(2015·山东济宁)近几年,由于我市大力推广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前几年近乎销声匿迹的雉鸡、喜鹊等多种鸟类又重返家园。

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 )A.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B.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D.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环境好转鸟儿回归,体现了环境对生物有重要的影响。

答案 B2.(2013·山东聊城)鲤鱼适于生活在淡水中,影响鲤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 A.水、空气和其他鲤鱼等B.水、温度和水草等C.水、温度、阳光、水中的氧气D.水、温度、阳光、其他食肉鱼类解析影响鲤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温度、水中的氧气,阳光影响水中水草产生氧气,因此属于间接影响鲤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答案 C3.(2014·福建泉州)苹果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香蕉不宜在寒冷地区栽种,说明影响这些植物分布的因素主要是( )A.温度B.水分C.光照D.空气解析南北方温度不同,香蕉是热带水果,在温度高的南方生长良好,而苹果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故选A。

答案 A4.(2015·广东中山模拟)北极熊的毛色是白的,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依赖环境解析北极熊毛色是白色,是一种保护色,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有利于吸水。

这些现象都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答案 A5.(2015·浙江温州)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

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无机环境解析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答案 C6.(2013·四川成都)下列各项中,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沙漠及沙漠中的所有生物B.竹林中的全部竹子C.竹林中全部的熊猫和它的食物D.农田中全部的白菜和菜青虫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

【五年中考】2019届中考科学:专题32-生物与环境(含解析)

【五年中考】2019届中考科学:专题32-生物与环境(含解析)

【五年中考】2019届中考科学:专题32-生物与环境(含解析)一、选择题1.(2018·江苏宜兴)尼泊尔8.1级地震波及西藏,日喀则吉隆县、聂拉木县等邻近地区震感强烈,出现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滚石等灾害情况,许多动、植物被掩埋死亡,边境小镇樟木交通、通讯全部中断,一度成为“孤岛”。

这一事实说明( )A.生物具有多样性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的多害性解析环境的改变导致了许多动、植物的死亡,这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

答案 C2.(2018·山东聊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说明田间杂草与农作物之间在获取养分、阳光等方面存在( )A.捕食关系B.共生关系C.寄生关系D.竞争关系解析田间杂草和农作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表现在对养分、阳光、生存空间等方面的竞争。

答案 D3.(2018·江苏连云港)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生产者最为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有可无C.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D.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解析分解者和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减少或缺失将打破生态平衡,甚至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答案 B4.★(2018·济宁中考)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

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无机环境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以及一些营腐生生活的动物,能够将动物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转变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在生态系统中称为分解者。

答案 C5.(2018·山东聊城)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沿着下列哪条食物链正常流动( )A.草→食草昆虫→青蛙→蛇B.草→食虫鸟→鼠→青蛙C.草→兔→食草昆虫→猫头鹰D.狐→兔→蜘蛛→草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随食物链由初级向次级消费流动的。

中考生物总复习之生物与环境

中考生物总复习之生物与环境

该食物链正确地表示了生产者苜蓿与消费者野兔、鹰它们之间的关系,
B正确。C.起始点不是生产者;细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
C错误。D.细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D错误。故选B。
板块三 生物与环境
中考特训
6.[2024·宜宾] 下图为“稻虾共作”农田 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鸟类与害虫有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B.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会沿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渐增多 C.若该食物网中小龙虾过度繁殖,害虫和青蛙数量会减少 D.该农田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来源主要是作为生产者的水稻
板块三 生物与环境
中考特训
[解析] A.该题中的食物链有:①水稻→ 害虫→ 小龙虾;②水稻→ 害虫→ 青蛙→ 蛇;③水稻→ 害虫→ 鸟类→ 蛇;④水稻→ 鸟类→ 蛇,共4条食 物链。鸟类与害虫有箭头连接,表示有捕食关系;鸟类与害虫还有共同的 食物,因此也有竞争关系,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能量储存在有机物 中,会沿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渐减少,B错误。C.若食物网中小龙虾过度 繁殖,害虫会因大量的天敌而减少,但害虫减少以后,以害虫为食的青蛙 的数量也会减少,C正确。D.水稻作为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 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 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D正确。 故选B。
板块三 生物与环境
中考特训
[解析] A.生物生活的环境不仅指生存地点,还包括影响生物生存和繁殖 的各种因素,A错误。B.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 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 水、空气、土壤等,B错误。C.生物受环境的影响,如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 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C正确。D.同种生物的个 体之间由于相互争夺食物、配偶、巢穴等,因此会发生竞争关系;但是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合作关系,如蜜蜂、蚂蚁、狒狒、猕猴等。因 此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互助关系。因此同种生物 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说法错误,D错误。故选C。

中考生物生态环境知识点回顾2023

中考生物生态环境知识点回顾2023

中考生物生态环境知识点回顾2023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体在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中所存在的各种因素和条件,这些因素和条件对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态环境知识是中考生物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将回顾一些中考生物生态环境知识点。

一、生态环境的组成生态环境由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组成。

生物因子包括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非生物因子包括气候、土壤、水体和地理等。

生态环境中的各种因子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二、生态平衡的维持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之间和生物体与环境之间达到的相对稳定状态。

生态平衡的维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选择:适应环境条件的个体能够生存和繁殖,逐渐适应环境的优势基因得以保存,从而维持种群的适应性。

2. 竞争与合作:个体之间进行资源的竞争,促使种群中较弱的个体被淘汰,从而达到种群数量的合理分布。

3. 捕食与被捕食:捕食者能够控制被捕食者数量,保持生态平衡。

4. 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体和生物体所处的环境共同组成的。

根据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的特点和数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森林、湿地、草原等天然形成的生态系统。

2. 人工生态系统:人为创造和管理的生态系统,如农田、园林等。

3. 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改变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后,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多样性: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

2. 迁移:个体的迁移可以增加不同地区生物种群之间的交流,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抗干扰能力: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五、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了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美丽中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2024年中考生物5年中考3年复习资料(全国通用版):生物的多样性

2024年中考生物5年中考3年复习资料(全国通用版):生物的多样性

主题二生物的多样性五年中考考点1生物的特征及分类1.(2022湖南衡阳,1,1分)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在这里生活和繁衍。

请找出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A B C D解析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选A。

2.(2022四川德阳,22,3分)含羞草受到人手指的触碰后,叶子会合拢。

这一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C)A.生活需要营养B.能生长繁殖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具有遗传变异的特征解析含羞草受到人手指的触碰后,叶子会合拢,这一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C。

3.(2022山东聊城,1,2分)下列诗词中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C)选项诗词生物特征A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能繁殖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生长发育D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排出体内的废物解析“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求偶行为,A正确。

“红杏出墙”是受光照刺激引起的,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B正确。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蛙鸣是一种求偶现象,属于繁殖行为,C错误。

“芳林新叶催陈叶”指的是新叶长出老叶脱落,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的特征,D正确。

4.(2021江苏苏州,32,2分)1930年,我国植物分类学奠基人胡先骕先生发现并用双名法命名了一种长有秤砣状果实的树:Sinojackia rehderian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双名法的创立者是林奈B.生物的学名用斜体英文来表示C.Sinojackia是种名,rehderiana是属名D.“属”是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解析林奈是瑞典自然学者,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他提出了双名法,A 正确。

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字,B错误。

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因此Sinojackia是属名,rehderiana是种名,C错误。

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重点内容核心背记

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重点内容核心背记

专题三生物与环境考点一认识生物一、生物的基本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都有一定的寿命。

二、调查:普查(人口普查)、抽样调查1、调查的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准备调查所需的工具、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

2、注意事项:如实记录(不以个人好恶取舍)、不破坏环境、注意安全。

3、归类方法:按照形态结构(动物、植物)、按照生活环境(水生、陆生)考点二了解生物圈一、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1、非生物因素光:向光性、开花、趋光性、避光性温度:叶子形状、动物生长发育速度、呼吸作用、冬眠、洄游、迁徙水: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消化、排泄空气:呼吸、光合作用土壤:酸碱性2、生物因素(与生物关系)种内:合作、斗争;种间:捕食、竞争、共生、寄生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适应:睡莲根系发达、鱼体流线型、黄鼬释放臭气避害影响:植物蒸腾作用(水循环)、蚯蚓疏松土壤、大树底下好乘凉二、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统一的整体。

(森林、海洋、草原、城市、农田、小溪、生态鱼缸、校园......)1、生态系统的组成2、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举例:小麦蝗虫青蛙蛇鹰注意事项:起点必须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箭头指向是能量流动的方向)食物链里不能出现分解者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4、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范围:水平面向上、向下10千米)考点三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2、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赤潮(海洋)和水华(淡水)、有毒物质的富集(贡、镉)、酸雨(“空中死神”)、生物入侵、雾霾、温室效应二、探究酸雨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方案、结果分析、实验结论三、保护环境1、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三北防护林”(西北、华北、东北)2、保护环境的主要措施:退耕还林、污染物的排放处理、生态城市、物种入侵检测、控制人口增长和结构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十二生物与环境A组2015年全国中考题组一、选择题1.(2015·江苏宜兴)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波及西藏,日喀则吉隆县、聂拉木县等邻近地区震感强烈,出现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滚石等灾害情况,许多动、植物被掩埋死亡,边境小镇樟木交通、通讯全部中断,一度成为“孤岛”。

这一事实说明() A.生物具有多样性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的多害性解析环境的改变导致了许多动、植物的死亡,这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

答案 C2.(2015·山东聊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说明田间杂草与农作物之间在获取养分、阳光等方面存在() A.捕食关系B.共生关系C.寄生关系D.竞争关系解析田间杂草和农作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表现在对养分、阳光、生存空间等方面的竞争。

答案 D3.(2015·江苏连云港)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生产者最为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有可无C.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D.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解析分解者和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减少或缺失将打破生态平衡,甚至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答案 B4.★(2015·济宁中考)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

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无机环境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以及一些营腐生生活的动物,能够将动物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转变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在生态系统中称为分解者。

答案 C5.(2015·山东聊城)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沿着下列哪条食物链正常流动() A.草→食草昆虫→青蛙→蛇B.草→食虫鸟→鼠→青蛙C.草→兔→食草昆虫→猫头鹰D.狐→兔→蜘蛛→草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随食物链由初级向次级消费流动的。

B、C、D所示的食物链均不正确,故这三条食物链中的能量均不能正常流动。

答案 A6.(2015·江苏宜兴)右图表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B.食物网中共有7条食物链C.鹰数量的增加会引起兔数量的减少D.蛇与鹰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解析图中所示的食物链有:草→鼠→鹰、草→鼠→蛇→鹰、草→兔→鹰,共3条。

故B错。

答案 B7.(2015·山东潍坊)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能表示各类生物呼吸作用的有()A.①④⑦B.①②④C.②③④D.⑤⑥⑦解析图示中的①、④、⑦分别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答案 A8.(2015·山东泰安)诗歌词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知识。

下列诗句能体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解析分解者致使“落红”,分解后产生无机物,参与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答案 C9.(2015·安徽桐城)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B.生态系统只包含图中生物C.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D.青蛙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图示中共有4条食物链,青蛙是消费者。

答案 A10.(2015·安徽桐城)修建青藏铁路时,设计了一些可让动物穿过的“通道”,下图就是其中的一个。

这样做()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②能保障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自由迁徙和繁衍③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④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此措施可以保障藏羚羊的自由迁徙和繁殖,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 D11.(2015·山东临沂)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解析丰富动植物资源应立足于国内资源的保护,而不应大力引进外来物种,否则可能带来生态问题甚至是灾难。

答案 D12.(2015·四川乐山)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B.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指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C.生物圈中的生物就是指各种大型动物和绿色开花植物D.生物圈的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密切联系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水圈、岩石圈上部、大气圈下部)。

答案 A二、非选择题13.(2015·浙江衢州)小江到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公园内瀑飞潭碧、林茂树古,因此荣获“浙江省最美生态景观”荣誉。

(1)钱江源森林公园可看作一个________。

A.种群B.群落C.生物圈D.生态系统(2)景区内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主要与植物的哪些生理作用有关?________(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保护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妥的是________。

A.在林区野炊、烧烤B.矿泉水瓶带离林地C.捕杀珍禽异兽解析(1)公园内有多种生物,这些生物生存在特定环境(公园)内,因此公园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光合作用可以调节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

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

(3)野炊、烧烤、捕杀动物都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答案(1)D(2)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3)AC14.(2015·浙江温州)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构成了多姿多彩的生物界。

(1)生物种类具有多样性,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金鱼、蚯蚓、蝴蝶三种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

(2)生物的生殖方式具有多样性,水稻通过开花、传粉、受精形成受精卵来繁殖下一代,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生殖。

(3)目前,针对“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观点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取决于物种的多少,物种较多的生态系统容易保持相对稳定。

观点二:物种多样性只有在一定限度内才能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超越该限度后,物种的增加反而会削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下列是科学家通过研究获得的部分证据,其中支持观点一的有________。

(可多选)A.在模拟的干旱环境中,某些物种少的群落稳定性比物种多的更高B.物种少的岛屿比物种多的岛屿更容易受到外来物种的入侵而遭到破坏C.自然界存在着稳定的简单生态系统,也存在着不稳定的复杂生态系统D.物种少的寒带生态系统比物种丰富的热带生态系统受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更大E.为防治害虫而大量使用农药,结果害虫及其天敌被灭绝,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解析(1)蚯蚓和蝴蝶分别属于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昆虫类)。

(2)开花结果属于生物的有性生殖。

(3)生态系统的构成成分越单一,稳定性越差,农药的大量使用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答案(1)金鱼(2)有性(3)BDE15.(2015·山东临沂)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C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

从图中可看出,细菌、真菌对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是作为________参与物质循环的。

(2)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

如果大肆捕杀鹰之后,兔群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

因此人们应尊重生态规律,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_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

(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较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解析(1)图示中的A代表CO2,C代表水和无机盐,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图中所示的食物链为:草→兔→鹰,大量捕鹰后会导致兔的数量增加,兔数量的增加,加剧兔之间的生存斗争,导致兔的数量下降,最终维持在一定数量,达到动态平衡。

(3)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差,因此稳定性较森林生态系统差。

答案(1)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分解者(2)草→兔→鹰先增多,后减少生态平衡(3)(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少,构成的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差)16.(2015·浙江宁波)如图所示为人工改造后的某地溪流,原来湍急的流水变得平缓,蜿蜒不平的河道变得平坦,自然河岸被垂直的混凝土堤坝所替代。

结果飞溅的水花大大减少,石缝和泥洞大量消失,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削减。

(1)从溪流生态系统的组成看,水中的溶解氧属于________成分。

按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特征分,溪流中的鱼类属于________。

(2)人工改造后的溪流,水体自净能力大大下降。

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及生态平衡的知识分析,其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水中溶解氧属于非生物成分,鱼类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2)人工改造后的溪流生物多样性下降,导致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降低,因此生态系统稳定性变差。

答案(1)非生物消费者(2)溪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导致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自动调节能力减弱17.(2015·浙江嘉兴)作为鱼米之乡的嘉兴,农田是一种常见的人工生态系统,农田中除了水稻外,还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水分和空间的杂草。

蝗虫、二化螟等各种害虫均以水稻、杂草为食,而青蛙是田园的忠实卫士。

(1)根据上述信息,请写出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里的“生产、消费、分解”的对象都是指________(选填“有机物”、“无机物”或“能量”) (3)农田一旦疏于管理,很快就会变得杂草丛生,虫害肆虐,原来的稳定状态就会被破坏,请分析说明农田生态系统为什么容易被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