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角的度量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角的度量》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角的度量》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角的度量》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角的度量单位,能够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能进行角的加减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锐角、直角、钝角、周角的特点和分类。

2. 量角器:量角器的结构和用法,如何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3. 角的度量:角的度量单位,如何进行角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度量单位,量角器的使用,角的加减运算。

2. 教学难点:量角器的正确使用,角的加减运算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操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角的度量单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角的加减运算。

3. 演示与操作:教师演示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学生跟随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角的度量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练习与反馈:布置练习题,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错误进行纠正。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

2. 结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评价学生对角的度量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量角器:用于测量角的大小。

3.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

4. 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优秀3篇

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优秀3篇

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优秀3篇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优秀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优秀3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量角器,正确使用量角器,并能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角的度量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正确理解什么情况下读内圈或外圈的刻度。

教学工具:白板课件、白板内的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复习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回忆一下什么叫做角?生: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追问,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顶点)这两条射线就是这个角的什么?(边)(二)、白板出示两个角。

师:请同学们猜猜这两个角哪个角大?生:2比1大。

生:1比2大。

师:刚才同学们的猜测只是凭眼睛看,能不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呢?生:利用活动角比一比。

生:可以把两个角重合比一比。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下面我们就用两个角重合比一比。

(强调,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其中一条边也重合,观察,哪个角大?)生: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其中一条边也重合,2的另一条边在1的外部,所以,2比1的大。

师:2比1大多少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引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

(板书:角的度量)为了准确测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

而度量工具就是量角器,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

[设计意图:利用白板的功能,拖动1与2重合,一目了然比较出2大。

思起于疑,在导入环节,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2比1大多少呢?抛给学生,由于无法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个问题,一下激起了学生的疑问,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角的度量》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角的度量》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角的度量》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角的度量》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认识度、分、秒单位,学会用量角器量角,以及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和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实践、探究来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同时,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开始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角的大小,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量角器量角,认识度、分、秒单位,能正确地量出各种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用量角器量角,认识度、分、秒单位。

2.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角的度量方法。

2.直观演示法:利用教具、学具等进行实物演示,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空间观念。

3.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总结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三角板、课件等。

2.学具:量角器、三角板、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角的特点。

进而提出问题:“我们如何知道一个角有多大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的度量。

2.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三角板,引导学生观察并指出各个角的大小。

然后介绍度、分、秒单位,让学生认识这些单位,并知道1度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

《 角的度量》 教材解读

《 角的度量》 教材解读

《角的度量》教材解读基于整体聚焦本质识“器”量角——“四上《角的度量》”单元教学的思与行大家好,今天由我代表我们团队以“基于整体聚焦本质识“器”量角”为主题汇报《角的度量》单元教学的思与行,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就是“角的度量”。

我们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汇报:一、整体框架;二、单元解读;三、课例分析;四、活动感悟。

一、整体框架2022版的新课标将“图形与几何”领域由原来的4个分支整合为2个主题,即: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今天《角的度量》这个学习内容就属于图形的认识和测量。

图形的测量重点是确定图形的大小,分为三个维度:一维是线的度量,二维是面的度量,三维是体的度量。

三者之间不仅在结构上具有内在关联性,而且在要素构成上具有内在逻辑性:一维的长度是二维的面积的构成要素,一维的长度和二维的面积又是三维体积的构成要素;反过来,后者又是在前者基础上形成和拓展的,在学习上起到类推和迁移的作用。

无论是一维线的度量,还是二维三维面、体的度量,本质都是看“度量的对象自身包含了多少个度量单位”。

从行为上看,度量就是将一个待测量和一个标准量单位进行比较,“标准量”的个数就是度量的结果。

不管哪个维度,其本质就是单位数量的累加。

度量教学的关键是“数”出度量单位的个数。

三个维度从形式上不一样,但内涵是一样的,都具有正则性,有限可加性,运动不变性。

引导学生借助知识迁移,类比出角的度量单位,发现角的大小与度量单位之间的关联,以及角的度量的基本方法,自此,角的度量不再只是一个独立的知识模块,它与之前的其他的度量活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角的度量,只是度量世界的一次向外拓展,丰富了度量的内涵,并没有改变度量的本质。

于是,新的学习不再外在于学生的经验,而是有机融入学生原有的思维框架与认知背景,让已有的经验整合、融通,获得新的生长。

2022版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有3个方面,第一点就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数学的眼光主要表现:抽象能力(包括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与创新意识。

角的度量与角的运算

角的度量与角的运算

角的度量与角的运算角的度量与角的运算角是几何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用来描述两条射线(或线段)之间的夹角。

角的度量和角的运算是几何学中的基本知识,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对于解决各种几何问题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角的度量和角的运算内容,并提供相关的例子和说明。

1. 角的度量角的度量是指通过某种方式来确定角的大小的过程。

常见的角度度量单位有度、弧度和百分度。

1.1 度度是最常见的角度度量单位,用符号°表示。

一个完整的圆周被分成360个等分,每个等分就是一个度。

例如,直角的度数为90°,一个锐角的度数小于90°,一个钝角的度数大于90°。

1.2 弧度弧度是另一种常见的角度度量单位,用符号rad表示。

一个圆周的长度等于2π弧度。

通过角度转换为弧度的公式可得:弧度 = 度数× π / 180。

例如,30°对应的弧度为30 × π / 180 = π / 6。

1.3 百分度百分度是角度度量的另一种方法,用百分号“%”表示。

一个直角等于100%,一个正角等于50%。

例如,60°对应的百分度为60%。

2. 角的运算角的运算涉及到角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1 角的加法两个角的和等于将这两个角放在一起形成的新角的度数。

例如,60°+ 30° = 90°,即两个直角相加等于一个平角。

2.2 角的减法两个角的差等于将一个角减去另一个角后得到的新角的度数。

例如,120° - 60° = 60°,即一个钝角减去一个锐角等于一个直角。

2.3 角的乘法两个角的乘积等于将这两个角的度数相乘后得到的新角的度数。

例如,30° × 2 = 60°,即一个锐角乘以2等于一个平角。

2.4 角的除法一个角除以另一个角等于将这两个角的度数相除后得到的新角的度数。

例如,90° ÷ 3 = 30°,即一个直角除以3等于一个锐角。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教材分析本单元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主要的教学内容有: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用量角器量角、角的分类、画角等。

其中,有关线段、角的初步认识等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研究过,但当时的研究是初步的,属于直观认识。

本单元则是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对这些内容加以拓展和提高,加深对图形本质特征和图形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注重对操作步骤的整理与归纳,使学生感受操作技能研究的特点,体会程序性知识研究的过程和意义。

一、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本册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概念比较多,且比较抽象,在生活中不易找到原型。

在编排时,考虑到学生的研究特点,教材尽可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学生有所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

如直线、射线,由学生初步认识的线段引出,说明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进一步指出直线没是端点,是无限长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使学生较好地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并且还借助手电筒、激光光束等体会射线,直观感受射线向一端无限延伸的特点。

二、采用适当方式,让学生体会概念和图形的本质特征一些数学概念和图形的本质特征,比较抽象,不易直接让学生领会。

教材通过让学生履历概念形成的过程,从不同的角度体验等体式格局,来领悟体味。

如角的度量道理学生不一定能清晰地理解。

但关于量的大小,通过前面的研究,学生知道能够用相应的单位进行测量,如要知道线段长短能够用长度单位度量、要了解一个面的面积能够用面积单位来量化。

相应的角的度量也应该用角的单位来度量。

为此教材让学生通过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履历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用一个合适的角作为度量单位的过程,由此引出角的单位,并呈现了这个单位的产生过程:把一个圆平分为360份,其中的1份就是角的单位(即1°角),在此基础上,申明正是根据这一道理制作了测量角的大小的工具——量角器,使学生体味到:量角器实质上是角的单位的集合,量角的过程就是要知道角包含多少个角的单位的过程。

新人教版《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角的度量》教学设计新人教版《角的度量》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角的度量教材第26~28页二、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并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3、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认识内刻度线、外刻度线、0刻度线和中心点。

知道角的计数单位“度”及相关知识。

2、掌握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四、教具准备:量角器、三角板。

五、过程:(一)导入教师:昨天我们根据角的边张开的大小认识了几种角,你们还记得吗?学生说后,请他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即: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大家会比较角的大小吗?教师出示两个大小相近的角,问同学:∠a和∠b谁大谁小呢?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a和∠b究竟谁大呢?那大多少呢?大一点?这一点又代表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相信学过这节课后,你就能解答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设计意图:通过以问题的形式引出量角器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究中学习。

(二)探究新知1、认识量角器教师:为了使测量更准确,描述更清楚,就产生了标准的测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板书:量角器)出示一个量角器。

教师边说边演示: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板书:度1°提问:你知道一个周角是多少度吗?(360度)一个平角是多少度呢?(180度)介绍:度量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它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

2、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理解度量单位,并能够运用角的度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角的大小可以用度数来表示,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并能够进行角的加减运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直线、线段和射线的概念,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角的度量,他们可能是初次接触,因此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角的度量概念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够进行角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进行角的加减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小组合作法和问答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实物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量角器、角模型、卡片等。

2.教学环境:教室里摆放好学生桌椅,讲台上有教学用的教具和课件。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角的度量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猎人用角来计算森林里的动物数量的故事。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角的模型和量角器,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和度量单位。

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观察和感知角的大小可以用度数来表示。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量角器量一量给定的角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出给定图形中的角的大小,并进行角的加减运算。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角的度量》1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角的度量》1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角的度量》一、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第5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角的度量单位、量角器的使用以及角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方法,为后续学习三角形、四边形等平面图形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角的度量单位,学会使用量角器,能正确测量和计算角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角的度量单位、量角器的使用、角的计算方法。

难点:量角器的使用及正确测量角的大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角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角的大小,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探究新知(1)角的度量单位引导学生观察钟表,发现钟表上每个小时的刻度之间的夹角是相等的。

介绍角度的度量单位——度(°),1度等于钟表上每个小时刻度之间的夹角。

(2)量角器的使用教师展示量角器,并讲解其使用方法。

然后让学生分组合作,尝试使用量角器测量不同大小的角。

(3)角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完整的圆周角是360°,因此可以通过计算圆周角的几分之几来得到一个角的大小。

例如,一个直角是圆周角的1/4,所以直角等于90°。

3.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测量角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总结提高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角的度量单位、量角器的使用和角的计算方法。

同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角的存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设计一些与角的度量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正确使用量角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量角器,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量角器,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难点: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角的定义,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认识量角器展示量角器,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的形状、结构,了解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

(2)学习量角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尝试使用量角器量角,总结出正确的量角方法。

(3)巩固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操作量角器,测量给定角的大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量角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量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测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正确使用量角器。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量角器的认识部分,讲解不够详细,导致部分学生在后续操作中出现错误。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量角器各部分名称和功能的讲解,确保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量角器。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进步。

总之,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

本章通过引入量角器,让学生学会用度量工具来测量角的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角的概念、度量单位、度量工具以及角的度量方法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图形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以及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的操作技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学会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能够准确地读取度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角的概念的理解,特别是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的操作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小组合作法、引导发现法等,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角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角的特点,引出角的概念。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认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通过实际操作,展示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角的度量方法。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量角器测量不同大小的角,并记录度数。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不当的地方。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角的度量方法的掌握程度。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使用量角器,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度量角的大小?让学生发挥创造力,提出不同的度量方法。

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

四年级上数学说课角的度量_人教版新课标

四年级上数学说课角的度量_人教版新课标

四年级上数学说课-角的度量人教版新课标一、说教材《角的度量》这节课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64-65页的内容这节课是属于空间与图形测量中的一部分,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

教材把这部分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

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条件。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课标与教材的要求,我在这节课中设定如下三个教学目标:1、让学生直观认识量角器,掌握角的度量方法,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2、通过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3、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分享学习成功的乐趣。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掌握度量角的方法。

难点是怎样读量角器内、外圈的度数。

为了便于学生操作学习,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圆形纸片;一些角(含几个特殊角);量角器以及几张长短不一的纸条。

二、说教法、学法“数学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索研究过程中,要突出实践,以“做”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并在参与的全过程中发展思维、体验乐趣,培养能力”基于以上观念,本课时教学主要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用直观(教、学具)让学生充分感知、操作,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认识角、探究并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从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有效降低难点。

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从学生原有知识入手,用自主探索,同伴交流等方式来掌握测量角的方法。

2、用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容易达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各种角的表象,从而加快学生对度量角的操作技能的形成。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理解度、分、秒的概念,并能进行角的简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提高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知识,对角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在角的度量方面还没有系统的知识,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角的度量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理解度、分、秒的概念,并能进行角的简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角的度量方法,度、分、秒的概念。

2.难点:角的度量操作,度、分、秒的换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实践操作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2.学具:量角器、练习本。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角,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角的大小是如何度量的吗?”让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角的度量方法,讲解度、分、秒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初步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大小,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角度不同的角,让学生进行度量,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各自的测量方法。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度、分、秒表示一个角的大小?让学生进行换算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1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1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1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度量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角的度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2. 角的度量方法3. 角的分类4. 角的性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度量方法,角的分类。

2. 教学难点:角的度量方法,角的性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认识角。

b.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找出其中的角。

2. 新课a. 讲解角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角的含义。

b. 讲解角的度量方法,让学生掌握度量角的方法。

c. 讲解角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角。

d. 讲解角的性质,让学生了解角的特点。

3. 实践操作a. 让学生分组进行角的度量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b.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角的度量方法。

4. 巩固练习a. 设计一些角的度量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b. 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错误。

5. 小结a.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b. 提醒学生注意角的度量方法和角的性质。

6. 作业布置a. 布置一些角的度量题目,让学生回家完成。

b. 布置一些角的性质题目,让学生回家思考。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角的度量方法和角的性质。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实践活动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角的度量方法和角的性质的理解程度。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过程紧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角的度量》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角的度量》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角的度量》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实践活动,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初步建立角的观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测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2.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三、教学难点1. 直角、锐角、钝角的特征及区别。

2. 用三角板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各种角,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角的名称。

-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角?这些角有什么特点?2. 探究新知- 让学生用三角板测量课本上各种角的度数,并记录下来。

-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这些角的度数特点,总结出直角、锐角、钝角的定义。

-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用三角板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方法。

3. 实践活动- 分组进行角的测量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 让学生举例说明直角、锐角、钝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巩固练习- 出示一些角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它们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并说明判断依据。

- 让学生用三角板测量一些角的度数,并判断它们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

5. 总结延伸-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认识和体会,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想知道关于角的哪些知识?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用三角板测量家中各种角的度数,并判断它们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

2.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直角、锐角、钝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角的度量2. 直角、锐角、钝角的定义3. 用三角板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方法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测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角的度量单位,掌握角度的测量方法,并能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角的度量单位2. 量角器的使用方法3. 角的度量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度量单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角的度量练习。

2. 教学难点:量角器的正确使用,角的度量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角,如墙角、桌角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角的名称。

然后提出问题:这些角的大小一样吗?如何测量角的大小?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角的度量。

2. 新课导入(1)角的度量单位a. 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等。

b. 引导学生思考:长度可以用刻度尺测量,那么角的大小如何测量呢?c. 介绍角的度量单位——度,用符号“°”表示。

d. 解释1度角的含义: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2)量角器的使用方法a. 展示量角器,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量角器的组成部分。

b. 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将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使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然后读取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即为角的度数。

c. 演示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跟随演示操作。

d. 学生分组练习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教师巡视指导。

(3)角的度量练习a. 出示一些角的图形,让学生独立测量并说出角的度数。

b.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点评,强调量角器的正确使用和角的度数的读取方法。

c. 学生分组进行角的度量竞赛,提高学生的测量速度和准确性。

3. 总结与拓展a.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角的度量单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等。

b. 提问:如何测量一个较大的角?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可以将量角器的一部分与角的边重合,然后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计算出角的度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缘身在此山中。
(1)
(2) (3)
许巷中心小学
张平
80
80Biblioteka 外圈刻度80内圈刻度
中心点 零刻度线
80
10°
10°
80
80
10°
80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做 : 1°
80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做 : 1°
读一读:
80
50°
读一读:
80
130°
读一读:
读一读:
边量边思考:
1.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
(1)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2)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2.用量角器时要注意些什么?
读角的时候,要分清是读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
拓展延伸:你能量出这个角的大小吗?
综合实践:
一个30度的角,在放大镜下,角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吗?
滑梯的角度应该是 :40°~ 56°
19° (1)
77° 48° (2)
(3)
风筝比赛
风筝比赛是用同样长的线比谁的风筝放得高 . 把风筝线放到地上,然后量 一量谁的风筝线与地面的夹角大,夹角大的风筝飞得就高 。
用于学习的椅子,靠背向后倾斜8度
沙发的靠背一般向后倾斜11度左右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