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合集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4 水循环和洋流 说课稿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4  水循环和洋流  说课稿

教学重点1.水循环的过程、能量转化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1.水循环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2.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2.3.1.2.通过绘制水循环的过程简图,洋流分布简图、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及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地球上的水”,让学生思考、理解本课卷首导语。

以情景问题的方式导入。

师地球因为有了水和水的运动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机盎然。

那么,地球上的水是如何运动的呢?推进新课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的循环运动,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水循环。

请大家结合屏幕上的问题,阅读教材P59图239“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生师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

所以说,水循环既是物质更是能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

请大家思考:在水循环的每个基本环节中,能量是如生在蒸发环节中,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消耗热能;在凝结降水环节中,水由气态转变为液态,释放潜热;由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的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进而转化为动能的过师水循环促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得到不断的更新,因此有人说: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师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以水资源开发利用后能获得补充、更新为条件的。

一旦水循环的开发强度超过地区水循环更新速度或者遭受严重的污染,那么就会面临水资源不足,甚至枯竭的严重局面。

所以对于特定的地区来说,水循环的数量是有限的,必须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只有在开发利用强度不超过地区水循环更新速度以及控制水污染的条件下,水资源才能不断获得更新,才能水循环的强度存在时空上的不平衡,这也就导致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也就产生了各地的学生阅读教材第60页,讨论后发言: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人工增雨师生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水循环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与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必须认识水循环的运动变化规律,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使其永续利用,不断更新。

【新步步高】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二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水循环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新步步高】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二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水循环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第二节 水的运动第1课时 水循环 学习目标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1.类型及主要环节2.原因⎩⎪⎨⎪⎧内因:水在常温和常压条件下的⑦ 外因:⑧ 和水的重力 3.意义⎩⎪⎨⎪⎧ 联系各圈层,进行⑨ 和能量的输送和转换促使自然界的发展演化,调节⑩ 和热量的地区 分布使水资源得以⑪ 并能持续利用基础达标练考查点 水循环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A .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 .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A.取水——保护水源地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读图,完成3~4题。

3.若图示为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则()A.丙表示海洋,丁表示陆地B.我国的冬季风属于环节①C.我国③最丰富的时候,也是我国沿海台风登陆频繁的时候D.在某一区域,若③越大,肯定是②越大引起的4.若图示为陆地内循环示意图,则()A.该种循环不可能出现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B.我国非季风区河流都只参与该种形式的水循环C.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引冰川积雪融水灌溉农田属于环节③D.所有流经热带沙漠地区的河流都属于环节③2010年年初的暴雪严寒天气导致新疆北部伊犁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50余万人受灾,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已达20 022万元。

据此完成5~6题。

5.新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A.陆地内循环B.海上内循环C.海陆间循环D.无法判断6.暴雪属于水循环中的哪一个环节()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方法技巧练方法图示法巧记水循环的类型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水循环过程,给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2)写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与气温的关系。 引导学生注意并讨论 1、2 月份断流的原因,这幅
图反映的是处于干旱地区的河流(大多为内流河)的水 源补给状况。处于干旱地区的河流,由于降水较少,水 源主要靠高山、高原上的冰雪、冰川融水来补给。而冰 川融水量的多少,与气温的高低有直接关系。气温升高, 山上的冰川融化,河流的流量就会增加,补充:冰雪补 给类型的河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 青藏高原。
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 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 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中不仅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还要通过练习 来加深巩固。
导入新课: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节中也讲过: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是因为地球有 生命之源——水,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 但不规则的圈层就是水圈。
另外补充东北地区河流的特点,画图演示,强调两 个汛期“春汛”和“夏汛”,是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的 特点。
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 当堂检测。
布置课后作用及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水圈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下一节
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规模海水的运动洋流及其分布规
律。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世界
环的概念以及按空间范围不同所划分的三种水循环类
型,重点阐明了全球水循环运动的过程和规律。
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材紧扣水是自然界最活跃
的因素这一特点,从两个方面加以阐明:水循环维持着
全球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实现热量传输、能量交换和物质流动,影响自然环境。
在对水资源的可更新性进行论述后,又从一定的时间和
有限的,而且水体还存在更新周期的限制,所以我们不 能说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只有保护好 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

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水循环

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的组成及特征(1)组成:由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的水体构成。

(2)特征:连续但不规则。

2.水体空间分布⎩⎪⎨⎪⎧海洋水:储量最多,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8%大气水:分布最广陆地水:储量较少,但类型多样。

主要包括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3.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源相互补给。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3.意义(1)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判断1.外流区只发生海陆间循环。

( × )2.海陆间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是双向的。

( √ )3.海陆间循环的水量最大。

( × )4.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地区的河流丰水期均为夏季,原因相同。

( × )探究点水循环中国科学院表示,我国将争取在2020年前后,发射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

作为国际上首个对全球陆地、海洋和大气水循环要素进行综合观测的地球科学卫星,它对深化理解水循环有重要作用。

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

1.图中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有什么不同?可划分为哪些类型?答案海洋和陆地之间的为海陆间循环;在陆地上的为陆地内循环;在海洋上的为海上内循环。

2.由图分析水循环联系了地球的哪四大圈层?答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3.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什么?答案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4.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

答案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人类能够干预水循环的蒸发、蒸腾、降水、径流和下渗等环节。

其中对地表径流环节的影响最直接,也最广泛。

如下表:1.水循环类型及特点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②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B.水汽输送C.地表径流D.蒸发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图中哪个环节施加影响()A.①B.②C.③D.④答案 1.B 2.D解析第1题,图中水循环的环节中,①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径流。

中图版必修1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水的运动教学设计

中图版必修1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水的运动教学设计

中图版必修1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水的运动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材分析:地球上的水在各自然要素中表现为最活跃,在自然界的分布也最为广泛,水循环既是物质流,又是能量流,通过水循环各环节使各种水体处在不断循环和交换更新中,将四大圈层紧密联系起来,也是联系各种水体的纽带,维持着物质和能量的动态平衡。

本节介绍水循环的概念、类型及水循环意义,水循环运动规律是阐明地理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转化的重要理论。

学情分析:通过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学习,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有了初步认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因此可以自主学习掌握水循环概念、各环节甚至可以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合作探究水循环的意义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运用图2-2-3分析水循环的过程,说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并能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2、能运用水循环原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地理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读图分析、绘图、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形成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水循环运动过程,认识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2、树立保护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

教学重点: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水循环的意义。

教学难点:水循环各环节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干预。

教学方法:多媒体件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绘图法、比较法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情景导入新课:李白在诗歌《将进酒》中写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水奔流到海真的不复回了吗?由此引入新课。

让学生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课件展示让学生回答问题:1.水循环将哪几个圈层联系起来?2.水循环可划分为哪几个类型?3.水循环的环节有哪些?教师分别展示图片,在白板上绘图阅读教材P47内容完成:读“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图,完成下题:(1)类型:A为循环,B为循环,C为循环。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循环和洋流》教案设计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循环和洋流》教案设计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一、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标准解读本条和下一条“标准”关注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水。

本条“标准”旨在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般将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

“标准”并不要求对水循环作这样的划分或出现三种循环的概念,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是指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的转变;环节是指实现水的循环运动的途径,主要包括降水、蒸发(蒸腾)、径流、水汽输送等。

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它的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从本条和下一条“标准”综合来看,本条“标准”虽然将视野扩大到水圈,但落脚点放在陆地上。

因此,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循环各环节的联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给予适当的关注。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条“标准”关注水圈中的海洋水。

海洋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也是大气最重要的水汽来源和热量来源。

关于海洋水,传统高中地理课程要求的内容较多,如海水的温度、盐度以及各种形式的运动等。

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1)第3章 第1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1)第3章 第1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2019/10/14
互动探究区
第一节
答案 (1)雨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地下水 (2)①曲线 全年流量不稳定,径流量变化很大,说明没有受 到水库的调节作用 (3)东北 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
(4)A C (5)径流量越大,地下水补给越少 径流量越大,河水水位 越高,地下水位与其差距越小。
2019/10/14
2019/10/14
互动探究区
第一节
迁移应用 2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
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的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
实际的是
()
2019/10/14
互动探究区
第一节
A.a 增加 B.b 增加 C.c 减少 D.d 减少 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采用“可呼吸 地面”之后,下渗环节 b 增加,地表径流环节 a 减少,地 下径流环节 c 增加,地面蒸发环节 d 增加。 答案 B
思维活动 1.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请根据“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关系”,分析这种说法是否科学。 答案 陆地各水体之间存在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井水是地下 水的一种,它与河流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所以“井水 不犯河水”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概念: ⑩自然界的水 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 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互动探究区
第一节
迁移应用 1 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湖、出湖径
流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
时段是
()
A.①②
2019/10/14
B.②③
C.①③

《水循环》-PPT人教版ppt

《水循环》-PPT人教版ppt













《水循环》-PPT人教版【精品课件】
·
《水循环》-PPT人教版【精品课件】
15
·
·

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在城市看海……”每到汛 堂


新 知

期,城市内涝就会成为公众聚焦的热点。“海绵城市”的治水方式, 提
·


作 能把水患威胁转化为发展契机。这样的“治水”方式,能把“城市看 养


重 难
_蒸__发__(_蒸__腾__)__ , 或 沿 地 面 流 动 形 成 _地__表__径__流_ , 或 渗 入 地 下 形 成


核 心
地__下__径__流__。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返回海洋。

层 作






首 页
《水循环》-PPT人教版【精品课件】
·
《水循环》-PPT人教版【精品课件】


重 难
热__量__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核 心 素
(4)影响着全球的气__候__和生__态 __,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
层 作

深 影响。




首 页
《水循环》-PPT人教版【精品课件】
·
《水循环》-PPT人教版【精品课件】
11
·
·



当习堂探达新标·

水循环示意图

水循环示意图

水循环示意图水循环的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有兴趣的同学继续看下去1.定义定义1:水循环是指水由地球不同的地方透过吸收太阳带来的能量转变存在的模式到地球另一些地方,例如:地面的水份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汽。

而水在地球的存在模式包括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而地球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中、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

水会透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表底下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至另一个地方。

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

定义2 :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

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定义3 :水循环是指大自然的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

2.主要作用水是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也是生命代谢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又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海洋、湖泊、沼泽、河流、冰川、雪山,以及大气、生物体、土壤和地层。

水的总量约为1.4×1013 m3,其中96.5%在海洋中,约覆盖地球总面积的70%。

陆地上、大气和生物体中的水只占很少一部分。

水循环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① 水是所有营养物质的介质,营养物质的循环和水循化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② 水对物质是很好的溶剂,在生态系统中起着能量传递和利用的作用;③ 水是地质变化的动因之一,一个地方矿质元素的流失,而另一个地方矿质元素的沉积往往要通过水循环来完成。

2.4水循环和洋流

2.4水循环和洋流
19°
21° 23° 21° 19° A B 23° 19° 21° 23° C D 23° 21° 19°
A 南半球
B 北半球
寒流
寒流
C 北半球
D 南半球
暖流
暖流
风海流
犹 如 吹 皱 一 池 湖 水
盛行风
洋流
全球风带

北太平洋暖流 北赤道暖流
印 度

南赤道暖流
洋 洋
西 风 漂 流
拉布拉多寒流

加那利寒流
西
本格拉寒流

西 风 漂 流
( 二 ) 洋 流 的 分 布
4、洋流分布规律 (1)中低纬度海区: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顺时针 南半球逆时针 大洋东岸寒流 大洋西岸暖流
60°
(2) (1)
30°
(2)中高纬度海区: 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逆时针 大洋东岸暖流 大洋西岸寒流
(3)30°S~60°S: 西风漂流(寒流) (4)北印度洋:

30°
(1) (3)
60°
冬逆夏顺
next
北印度洋海区
东北季风
冬 季
逆时针方向
北印度洋海区
夏 季
西南季风
顺时针方向
back
学法指导
图解三大洋洋流系统的组成
例题分析
1.在下列海洋等温线图中,表示南半球大洋东岸洋流分布的是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目前比较容易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 利用的淡水资源 浅层地下水 人类目前真正有效 利用的淡水资源
水资源是有限的…… 合理利用;保护水源
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者水 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因此水资 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020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考试说明+知识梳理+真题再现+模拟测试)5水循环的过程及其意义

2020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考试说明+知识梳理+真题再现+模拟测试)5水循环的过程及其意义

2020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考试说明+知识梳理+真题再现+模拟测试)第五讲水循环【考试说明】水循环1.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知识梳理】一、水循环的类型与环节读“水循环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

(1)在图中直线上添加箭头,完成水循环过程。

(2)主要环节:①⑧蒸发,②④降水,③水汽输送,⑤地表径流,⑥地下径流,⑦下渗,⑨蒸腾。

(3)其中表示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有①③④⑤⑥⑦,海上内循环的环节有①②,陆地内循环的环节有④⑧⑨。

(填序号)(4)人类活动对⑤(填序号)环节影响最大,主要表现:改变时间分配规律——修建水库;改变空间分布规律——跨流域调水。

【真题再现】(2008)读图6,完成1~2题。

1.该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最大的年份是A.1970年B.1980年C.1990年D.2000年2.2000年较1990年水位变化减小,其原因最有可能是流域内A.年降水量增大B.上游围湖造田C.植被覆盖增加D.水土流失加剧3.(2008)下列对图7的分析,正确的是①a—d环节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圈层②b环节直接为陆地降水输送大量水汽③c环节对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有重要意义④d环节水量受地表植被条件影响不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10)图6为“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依次是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D.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5.水循环A.使全球水资源空间分布趋于平衡B.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使地球表面总体趋于起伏不平D.促进全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2011)图5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6.对河湖水资源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是A.②一①一②B.⑨一⑤一⑥一⑨C.②一③一⑤一⑥D.④一⑤一⑦一⑧(2013)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导致严重内涝。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材分析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材分析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材分析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材分析一、地理教材科标要求和教学目标分析(一)课标要求(二)课标解读(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本条标准要求进行科学观念教育,受初中阶段地理知识量的局限,依据学生学习实际状况很难抽象的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因此要求教师运用示意图结合实例,分析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课程标准要求的重点是结合实例,将本堂课的内容结合实例,分析地球表层的水循环,这就为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理论知识。

本节知识从义务教育阶段了解现象的层面,上升为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

本节的知识内容覆盖了地理学习、地理问题探讨、地理实验等活动,其在数量上能够达到培养学生技能,掌握地理科学方法的要求。

本节的内容要素质量上有助于激活学生所存储的已有知识,并能将相关知识迁移到具体情景中,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地理技能,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地理方法运用的步骤、要领。

(2)用计算机设计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水循环或洋流的运动的动画。

本条标准涉及“活动建议”,根据学校设备条件、师生实际水平状况,选择不同形式的途径进行模拟水循环的过程,是改进教学方式的好方式。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现代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直观的动画或者图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并结合生活的例子分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三)教学目标表述1.知识与技能(1)能够利用所给资料,陈述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2)说出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及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海南省高中地理合格性考试试卷习题《地球上的水》

海南省高中地理合格性考试试卷习题《地球上的水》

三、地球上的水课程标准具体要求说明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绘制并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关注水循环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运用图像资料,归纳海水温度分布和变化规律,并说明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关注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不必深究盐度、洋流成因。

运用图像资料,说明海水盐度空间分布规律,解释盐度高低不同的原因,并说明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明海水的主要运动方式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说明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选择题。

1.地球上淡水储量最大的水体是()A.河流水B.冰川C.湖泊水D.地下淡水下图中①-⑨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读图完成2-4题。

2.下列与图中③环节相吻合的是()A.黄河入海流B.沙尘暴C.台风登陆D.伏旱3.城市地面大面积硬化,水循环的部分环节会发生改变。

其中可能发生的是()A.⑤增加B.⑦减少C.⑧增加D.⑨减少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其对应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A.蒸发、地表径流B.水汽输送、地表径流C.蒸发、地下径流D.地表径流、水汽输送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读下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6.在水资源社会循环的各个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A.取水-保护水源地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D.排水-只防止当地受污染下沉式道路绿化带是指将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和中间的隔离绿化带设计成低于道路表面50-300 mm,能有效将道路上的灰尘和雨水收集进道路两边的绿化带。

下图为武汉市某区为打造“海绵城市”而建造的下沉式道路绿化带的照片。

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1.水循环类型及地理意义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发生领域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 上空之间
海上内循环
海洋与海洋上 空之间
示意图
特点
最重要的类型, 使陆地水得到补 补给陆地水 充,水资源得以 的水量很小 再生
携带水量最大 的水循环,是 海陆间循环的 近十倍
典例 地理意义
未登陆的台
长江流域的 塔里木河流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学会绘制水循环示意图。2.运用水循环 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3.理解水循环的地 理意义。
一、水循环 1.概念: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 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 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2.类型及主要环节。
答案:(1)A↑ ←―C ― D↑ (2)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3)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4)E
4.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②
D.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 解析:第3题,①属于社会循环,且能为城市提供地表水, 最可能为跨流域调水。②属于自然循环,也能为城市提供 地表水,应为地表径流。③属于社会循环,可以把城市地 表水提供给用户,应为管道输水。⑦属于社会循环,可
答案:1.C 2.A
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下图为某城 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⑦分别表示( )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 B.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 D.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

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

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

第一节水循环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1.绘制并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分类: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判断1.外流河只参与海陆间循环,不参与陆地内循环。

( × )2.水循环中参与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

( √ )3.人类活动最容易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

( √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2.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3.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判断1.江河水与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长。

( × )2.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是水循环促进海陆物质迁移的具体体现。

( √ )3.水循环可以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 √ )探究点水循环中国科学院表示,我国将争取在2020年前后,发射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

作为国际上首个对全球陆地、海洋和大气水循环要素进行综合观测的地球科学卫星,它对深入了解水循环有着重要作用。

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

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什么?答案太阳辐射能和地球重力能。

2.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某些环节,试把下表补充完整。

人类活动影响环节跨流域调水降水植树造林蒸腾、______、地表径流兴修水利工程______、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修梯田及平整土地下渗、地表径流答案地表径流人工降雨下渗蒸发3.水资源是通过水循环不断更新和再生的,是否可以说地球上的水资源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答案不可以。

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的状态,从这一角度讲,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但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

水循环原理的运用——以白洋淀为例

水循环原理的运用——以白洋淀为例
借助水循环过程,我们一般从水量的“收”与“支”的角度分析地表水量 的多少及变化成因,并解决实际问题。(如湿地成因、旱涝状况、水域面 积变化、盐度变化等问题。)
本课完。 Thank You.
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白洋淀 “十年九涝”的自然原因。(8分)
赵王新河
输入河流多;输出河流少
地理位置→华北平原、温带季风气候
【材料一】2017年4月1日,我国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该城区地处北京、天津腹地, 区位优势明显,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白洋淀 被誉为“华北之肾”。 湿地从南、西、北三向接纳9条入湖河流, 出泄河流为赵王新河。1958年以前,白洋 淀 “十年九涝”。下图为白洋淀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白洋淀“十年九涝”的 自然原因。 (8分) ①位于我国北方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量集 中,且多暴雨; (水汽输送;降水) 收多 ②上游支流众多,汇水面积较大;(地表径流-流入)收多 ③下游泄洪通道单一;(地表径流-流出)支少 ④地处平原地区,地势低洼,水流速度慢,泄洪 能力较弱等。(地表径流-流出) 支少
2. 从人类活动的角度,说明白洋淀湿地面 积减少的原因。(6分) 人工调水更合理(2分)。 原因: ①赵王新河流出的径流量占水资源消耗的比 重较小,对湿地水体影响不大。(2分) ②拦截赵王新河,会导致区域水体更新速度 减慢,影响水质及生态环境。(2分)
赵王新河
课堂总结
课堂小结
一个流域、一个水体或任何一个空间,在一定时间内,收入的水量等 于支出水量与该段时间内蓄水变量的代数和。系统的蓄水量变化= 系统中 输入的水(I)-输出的水(O)。(水平衡原理)
赵王新河
【材料二】为了治理洪水1958年后,上游陆续建成134座大中小型水库。 随着经济的发展,白洋淀流域人口激增,工农业发展较快,大量开采地下 水,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白洋淀面积缩小,几度面临干涸困境。

高中地理_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3.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1. 熟练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能够研究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2. 通过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学会阐释水循环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3. 享受学习的快乐;养成节约水资源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①陆地水的相互关系,②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难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读图绘图、案例分析、启发式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案和探究案(见附件)。

2.课前培训:培训小组长,带领组员积极探究学案的问题。

组内的疑难问题做好反馈。

展示同学,参加完讨论后,迅速展示。

点评同学,提前做好点评准备。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PPT设计目的一、导入与学习目标解读导入:前天,是3月22日,是个重大节日——世界水日。

其宣传主体是“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今天,我们就研究与水有关的课题——《自然界的水循环》。

老师解读:要求同学们看左侧的学习目标,并解读。

【导入】选取刚刚发生的地理新闻作为导入,及普及地理信息,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让“节水”“水循环”贯穿始终。

【目标解读】让学生明确目标,有效学习。

【反馈表述】老师点拨即突出核心,又能有针对性的解答学生疑难。

二、(1)探究学习智慧共享师:各小组,结合自学情况,合作探究。

展示、点评的同学做好准备。

开始。

(约10分钟)(2)反馈表述学生讨论、展示结束后,有疑问的学生马上到相应的问题展区,听取点评同学的分析解答。

若仍有疑难或者生成新问题,可反馈到“疑难反馈”栏内。

(约5分钟)【探究共享】学生分工合作探究自己和自己小组存在的问题,并总结解决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展示到黑板上供其他小组分享,共同提高。

【点拨提升】 利用图3.2和黄河图,让学生了解水体,并知道水体的补给关系。

【点拨提升】 提高学生认识的全面性。

高一地理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 )A.长江B.副热带高气压带C.我国的夏季风D.我国的冬季风【答案】C【解析】读水循环图,图中①环节是水汽输送,将水汽从海洋输送到陆地上,形成降水。

长江是地表径流,是图中⑤的功能,A错。

副热带高气压带是下沉气流,不会有降雨,B错。

我国的夏季风将海洋水汽输送到陆地上,C对。

我国的冬季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D错。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A.①B.④C.⑤D.⑥【答案】C【解析】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图中的各环节,①是水汽输送,A错。

④是降水,B错。

⑤是地表径流,C对。

⑥是地下径流,D错。

【考点】水循环的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填写图中水循环的环节名称。

①②③⑤⑥(2)三种水循环类型共同具有的环节名称是和。

(3)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的是循环。

(4)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太阳辐射、风力) 。

(5)人类可以通过改造(环节名称)来改变水循环的空间分布。

【答案】(1)水汽输送降水水汽蒸发地表径流地下径流(2)蒸发降水(3)海陆间(4)太阳辐射(5)地表径流【解析】(1)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水循环的各环节名称。

①水汽输送、②降水、③水汽蒸发、⑤地表径流、⑥地下径流。

(2)三种水循环指的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洋内循环,共同环节是蒸发和降水。

(3)海陆间大循环,可以使陆地水资源得到补充。

(4)水循环的动力是通过太阳辐射,形成水汽蒸发,输送,所以动力是太阳辐射。

(5)人类通过修水库,河道等措施,改变地表径流,进而改变空间分布。

【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3.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1.课标解读: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说明说循环的地理意义。

同时给出活动建议:用计算机设计水循环动画。

分析这条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水循环的过程与水循环的意义,而要掌握这两方面的内容,又要以水循环的示意图为基础。

从行为动词的要求来看,对水循环示意图的要求不仅是要能读的懂,而且要能画会用。

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

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分两大版块:①:介绍了自然界的各种水体,从水的形态水的空间分布简单介绍自然界的水,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因此只在教学过程中一笔带过。

②:通过水循环的示意图,详细介绍了各种水循环,并且以海陆间循环为主。

一活动的形式说明了人类对水循环的干预,最后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说明了水循环的意义。

3.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储备来看,从中学的物理化学课堂以及生活常识可以清楚的理解水的三种形态的变化。

但是对于水循环这个概念并没有接触过,所以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课本内容结构顺序作了一点调整,先由常见的自然想象入手,最后得出水循环的概念,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来看,高一的学生在分析地理问题的时候很难从整体入手,既不能综合分析四大圈层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最后学习水循环意义的学习中,应该主动引导学生用地理的眼光去分析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式。

1 / 7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能举例说出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②归纳水循环的过程与环节和对地理环境的意义,③举出实例分析人类对水循环的意向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一过程,培养动手和知识的迁移能力②用所学的水循环能够解释生活中与之相关的自然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增强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形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②理解水的动态平衡,进而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考,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与变化之中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水的运动
第1课时水循环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课标解读:
本条和下一条“标准”关注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水。

本条“标准”旨在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般将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

“标准”并不要求对水循环作这样的划分或出现三种循环的概念,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是指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的转变;环节是指实现水的循环运动的途径,主要包括降水、蒸发(蒸腾)、径流、水汽输送等。

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它的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从本条和下一条“标准”综合来看,本条“标准”虽然将视野扩大到水圈,但落脚点放在陆地上。

因此,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循环各环节的联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给予适当的关注。

◆教学目标
1.通过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理解并掌握三类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特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于水的运动地理现象,形成宏观的水循环过程的概念。

2.通过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能够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树立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水循环的概念、过程、类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特点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板书板画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手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