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氮平临床疗效综述
米氮平治疗抑郁症及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探讨
![米氮平治疗抑郁症及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6b8b08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4.png)
米氮平治疗抑郁症及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探讨摘要:目的:探究米氮平治疗抑郁症及焦虑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患抑郁症及焦虑症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进行米氮平治疗。
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焦虑抑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焦虑抑郁评分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抑郁症及焦虑症患者,使用米氮平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米氮平;抑郁症;焦虑症;临床效果抑郁症在临床上又被称为抑郁障碍,主要是以显著并且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临床特征。
抑郁症患者会对世间的所有事情不感兴趣,甚至因为低沉的情绪导致厌恶世界,想要轻生[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有将近4亿人存在精神疾病,其中每20个人当中就有1~2个患有抑郁症,抑郁症带来的伤害极大,所以对此疾病要重视。
米氮平属于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五羟色安能抗抑郁药,其分子结构中没有与三环抗抑郁药胆碱能副作用相关的基本侧链,所以它的安全性较高。
患者使用后,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少,耐受度较好,其具有抗抑郁,抗焦虑的双重作用,因此值得深入研究[2]。
基于此,本次就对米氮平治疗抑郁症及焦虑症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抑郁症及焦虑症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名。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2:18,年龄分布为20~69岁,平均年龄为(29.51±2.66)岁。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分布为21~73岁,平均年龄为(27.21±3.54)岁。
组间患者资料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经临床确诊为抑郁症及焦虑症;(2)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入组前签订同意书。
(3)实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的患者;(2)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
米氮平治疗伴失眠的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米氮平治疗伴失眠的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5d95953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c.png)
失眠与抑郁症的关系
失眠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之一,长期失眠可能导致抑郁症状加重。
失眠与抑郁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改善失眠症状有助于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病情。
探讨米氮平治疗伴失眠的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和依据 。
02
伴失眠的抑郁症概述
抑郁症的定义与症状
抑郁症定义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 表现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疲 劳、睡眠障碍等症状。
研究目的与设计
研究目的
观察米氮平治疗伴失眠的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有效性 及安全性。
研究设计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对照组 ,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的症状变化及睡眠质量。
研究方法与过程
研究对象
选取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 且伴有失眠症状的患者, 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 。
治疗方法
疗效评价结果分析
抑郁症状改善
米氮平治疗伴失眠的抑郁症后,患者的HAMD评分显著降低,说 明抑郁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睡眠质量改善
米氮平治疗伴失眠的抑郁症后,患者的PSQI评分显著降低,说明 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生活质量和整体功能改善
米氮平治疗伴失眠的抑郁症后,患者的QOL和GAF评分均显著提高 ,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整体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原因分析
米氮平治疗伴失眠的抑郁症的不良反应可能与药物剂量、个体差异、合并用药 等多种因素有关。
预防措施建议
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米氮平,并严格按照用 药剂量和用药时间进行。同时,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安全性评价结论总结
安全性评价
总体来说,米氮平治疗伴失眠的抑郁 症的安全性是良好的,但少数患者可 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米氮平治疗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
![米氮平治疗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cfefcc8d15abe23482f4d8b.png)
睡 眠质量与人体健 康具有 紧密联系 , 如果长期睡眠不好 , 将会对 身体健康造 成严重 负面影 响, 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 , 严重 时还会 对认 知功能造成一定 的影 响。长时间失眠困扰 , 人体的免疫能力会有所降低 , 导致多种慢性疾病 、抑 郁症 以及焦 虑症等疾病 , 同时还会因为精神活动效率 降低 , 而对个 人的生活质量 造成 印象概 念股 。米 氮平特异性 5 一 羟色胺 ( 简称 5 - H T) 、去甲肾上腺素 ( 简称 N E)的一种抗 抑郁药物 ,能增 强 N E 、5 - H T神经递质 的分泌 ,从 而达到抗 抑 郁 的 目的。同时,还 能抑制 5 - H T 3 、5 - H T 2受体 的作 用 ,缓解 失眠、焦虑的症 状。 米氮平可以通过对 H 1 受体产生直接的阻断作用 , 而发挥镇静 的作用 。 因此 。 , 米氮平 治疗 失眠症 的效果明显。 本次研究就够得 出, 治疗 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 约为 9 0 . 9 1 %远远高于对照组 的 7 5 . 7 6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 P S Q i评分均有所 降低 , 但治疗组应用米氮平 的效果更加突 出, 说明米 氮平用于失 眠症的治疗效果 确切 , 能有效 改善 患者 睡眠障碍 , 促使 睡眠质量的提高 , 这与陈静等研究人员的 试验成果 相类似 。这可能也与米氮平能够阻断 H1 受体 、5 - H T 2 受体 ,促进慢波 睡眠,进 而延长快 波睡眠潜伏时间 ,降低夜间觉醒的次数 ,增加睡眠的总时间 , 从 而提 高睡眠的总体 质量。治疗期间 , 两组患者均产生头 昏、 乏力 、嗜睡以及 口 千等 临床不良反应 , 但 是不 良反应症状较轻 , 不会对治疗造成影响。治疗组患者 的不 良反应 的发生率约为 1 5 . 1 5 %远远小于对照组的 2 7 . 2 7 %。 通过 以上数据说 明, 米 氮平 用于失眠症 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 而且药物不 良反应少且小 , 更适合应用 于失 眠症的治疗及 推广。 参 考 文 献 【 1 ] 唐 章龙, 唐健, 徐 英纳, 等. 米氮平治疗 失眠症 的临床效果观 察叨. 实用 全科 医 学, 2 0 1 1 , 5 ( 5 ) : 4 0 7 - 4 0 8 . 【 2 】 李琼芝, 江金香. 米氮平 与阿普唑仑治疗慢性 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比较 . 医药 导报, 2 0 1 1 , 2 5 ( 9 ) : 9 0 7 ・ 9 0 9 . 【 3 】 陈静, 刘万根, 母春华, 等. 米氮平治疗伴 抑郁症状失眠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J ] . 疑 难病杂志, 2 0 1 1 , 1 0 ( 5 ) : 3 3 3 — 3 3 4 .
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7e7d4b49e009581b6bd9ebdb.png)
912019,19(55):133-134.[5] 张亮. 对比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8):123-124.[6] 鲍晓丽.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单项抑郁症的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5):76.[7] 周朝雄.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单项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 当代医学,2018,24(22):152-153.[8] 邓向辉.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8):11-13.[9] 武扬,王雷宇.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单相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J].海峡药学,2017,29(10):134-135.[10] 赵路平.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比较[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1):78-80.编辑:牛春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王银华(辽宁省抚顺市第五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3)【摘要】 目的:观察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10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盐酸舍曲林治疗,观察组予米氮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抑郁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0%,高于对照组的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SDS 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较好,起效较快,患者可以耐受其不良反应,推荐应用。
【关键词】 米氮平;抑郁症;盐酸舍曲林doi: 10. 3969 / j. issn. 1672-0369. 2019. 16. 038中图分类号: R74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9)16-0091-02作者简介:王银华(1977.02),女,汉族,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药物应用。
米氮平在国内的临床试验综述
![米氮平在国内的临床试验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030db49be1e650e52ea9939.png)
#精神药理学#米氮平在国内的临床试验综述郭慧荣¹任玉明º=关键词> 米氮平;抑郁症;综述;临床试验中图分类号:R7491053,R74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06)07-0482-04米氮平(M irtazapi ne)与三环类抗抑郁药(TCA 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 A o-Is)、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 R Is)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R l)的药理作用不同,为NE能和特异性的5-HT能抗抑郁药(N aSSA)。
该药于1997年在中国上市后,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笔者检索了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 M,1997-2005),对国内已发表的58篇临床研究报告进行了综述。
1研究对象所报道的治疗患者共3620例,其中抑郁症3095例,包括双重抑郁72例、双相抑郁66例、老年抑郁231例、青少年抑郁症55例、脑卒中后抑郁197例、难治性抑郁146例等;焦虑障碍372例;抑郁焦虑共病181例;女性更年期情绪障碍44例;精神分裂症86例;海洛因脱毒7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142例等。
上述研究中的疾病诊断大多采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 D-3,占78%),少数采用CC M D-2-R、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或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 M-Ô)。
2研究方法有43篇文献采用对照研究(7411%),其余均为开放研究。
对照研究中,均为随机对照,不是采用双盲对照;有1篇为多中心随机对照。
对照药物包括阿米替林(8篇)、丙米嗪(3篇)、多塞平(1篇)、马普替林(1篇)、氯米帕明(6篇)、氟西汀(13篇)、帕罗西汀(4篇)、米安色林(1篇)、西酞普兰(1篇)、舍曲林(1篇)、文拉法辛(6篇)以及消化道动力促进药西沙必利(2篇)、抗胃酸药雷尼替丁(2篇)。
其余对照治疗有心理教育(2篇)、利培酮(1篇)、碳酸锂(1篇)、苯二氮艹卓类(1篇)。
米氮平与多虑平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米氮平与多虑平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f5dc9cb2f5335a8103d220c2.png)
米氮平与多虑平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比目的米氮平作为新型抗抑郁药,对抑郁症疗效肯定,比多虑平副反应低,更为安全可靠。
方法对80例住院和门诊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进行相关量表测定,主要采用HAMD、TESS 等量表,并对照分析,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疗效比较:米氮平组显效率为95%,多虑平组为92.5%,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比较:米氮平组不良反应9例(22.5%),多虑平组不良反应26例(65%),有显著性差异(P <0.01)。
结论米氮平与多虑平对抑郁症均有显著确切疗效,并且疗效相当,但在不良反应方面,多虑平副作用明显突出,而米氮平副反应则更轻,用药依从性更好,更适合抑郁症治疗。
标签:米氮平;多虑平;抑郁症;临床疗效;对比抑郁症具有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残的特点,对国家和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1],同时,抑郁障碍也是导致非自然死亡和持续性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2]。
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给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不良后果,并且在个别地区,患者求治率低,如有的地区仅有 5.9%求助过医疗机构,2.2%求助过精神心理专业机构[3]。
目前抗抑郁药物中三环类抗抑郁剂仍占有相当比例,但其不良反应如抗胆碱能、抗α1肾上腺素、抗组胺作用突出,有的患者存在用药依从性低,而在抑郁症的药物治疗过程中,药物的起效速度、抗抑郁和抑郁伴随症状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是临床医师最关注的3个问题[4],在过去10余年里,双相障碍的治疗取得一些积极进展,但总的状况依然不尽如人意[5],米氮平作为第一个去甲肾上腺素能与特异性5-羟色胺能的新型抗抑郁剂,具有起效快、抗抑郁作用强、药物相互作用少等临床特点[6]。
它不抑制NE的再摄取,而是拮抗中枢突触前α2肾上腺素能自身受体或异体受体,这两种受体被激活后,分别抑制NE和5-HT的释放,终作用是增强NE能和5-HT能神经传递,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56209d84a7302768f99396f.png)
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目的临床分析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64例,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马普替林治疗,研究组给予米氯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0%,研究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抑郁症患者,采取米氯平进行药物治疗,具有安全性高,耐受良好,药物副作用较小,运用范围较广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标签:米氯平;抑郁症;治疗效果按照国际卫生组织的研究,世界上约有3亿左右的抑郁症人群。
21世纪,抑郁症可能成为人们主要疾病杀手,作为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二大致残率较高的疾病。
在抑郁症患者中,大约有17%左右患者存在自杀心理,在所有疾病中,抑郁症自杀率最高。
所以,如何迅速有效的寻找合适药物,保证患者依从性高,且药物副作用较低,是抑郁症治疗的重点研究项目。
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64例,其中32例患者实施米氯平治疗,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64例,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
研究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30.1±10.4)岁,病程4~20 a,平均病程(13.8±8.1)a,其中6例有家族史。
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32.4±11.2)岁,病程3~19 a,平均病程(13.2±8.3)a,其中有7例家族史。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所有病例必须停用所有其他抗抑郁、抗精神药物,并进入一周药物清洗期,再进行药物治疗。
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报告
![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bc3289b852458fb770b56e9.png)
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报告目的:研究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采取开放性临床研究,选取笔者所在科住院和门诊脑卒中后抑郁患者30例,用米氮平对脑卒中后抑郁进行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和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并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果:用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一周即起效。
8周治疗结束时有效率93.3%,显效率80.0%。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起效快、依从性高、安全性高。
标签:米氮平;脑卒中后抑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老年人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
笔者为观察米氮平对PSD的疗效,进行本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笔者所在科住院和门诊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45-76岁,平均(62.2±6.5)岁。
脑梗死20例(66.7%),脑溢血10例(33.3%)。
入选标准: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提出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且无明显失语及意识障碍的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抑郁症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1项评分≥18分;无药物过敏;无严重自杀行为及不合作者;无精神障碍史和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
1.2方法所有患者给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清洗1周后,服用米氮平,起始剂量15 mg/d,2周后加至30 mg/d,最大45 mg/d,晚上一次顿服或分两次口服,疗程8周。
睡眠障碍者可合并小剂量苯二氮卓类药物(不超过一周)。
1.3观察指标采用汉密尔顿量表(HAMD) 评定疗效及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
于治疗前及治疗1、2、3、4、6、8周末各评定一次,同时测量体质量及血压。
米氮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
![米氮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011ed8d011ca300a7c3900c.png)
米氮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目的分析米氮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精神心理科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患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00例作为实验研究對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降压治疗并进行心理疏导,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米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治疗有效率,临床治疗后采用HAMD及HAMA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
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患者收缩压为(131.7±37.7)mmHg,对照组患者收缩压为(141.2±24.3)mmHg,实验组患者舒张压为(81.1±16.5)mmHg,对照组患者舒张压为(88.2±23.5)mmH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实验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4%,实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AMD及HAMA总分降低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米氮平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过程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米氮平;原发性高血压;焦虑抑郁高血压患者在医院进行就诊的过程中,常伴有焦虑抑郁等临床症状,其中以心血管患者最为明显。
我国综合医院中抑郁焦虑症状的诊断识别尤为棘手,患者自身躯体症状同焦虑抑郁症状互相重合,甚至自身躯体症状对焦虑抑郁症有所掩盖,使得临床治疗过程中医生很难分辨[1]。
患者焦虑抑郁已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公共问题,患者自身焦虑抑郁不但给高血压临床治疗带来不必要麻烦,更是给患者家属平添烦恼,因此,必须将焦虑抑郁症同临床疾病共同诊治才能够取得更满意效果[2]。
本文针对我院收治100名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在降压药物基础上增加米氮平,分析米氮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70例米氮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分析
![70例米氮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dcfdd502020740bf1e9bd6.png)
70例米氮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分析目的分析采取米氮平对广泛性焦虑症开展治疗可以取得的临床效果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近来3年接收的14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A组采取米氮平方案开展治疗,B组采取马普替林方案开展治疗,比较AB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100%,B组总有效率为9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另外,A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小于B组,经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使用米氮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不仅药效快,临床疗效良好,同时治疗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很低,值得各大医院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标签:米氮平;广泛性焦虑症;不良反应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快,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不断增加,由此造成广泛性焦虑症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
虽然治疗该疾病的药品很多,但是有些药物会致使患者在用药后产生很严重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疗效与依从性造成极大的影响[1]。
我院使用米氮平对7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现对其进行分析,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前往我院进行治疗的14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70例,男50例,女20例;年龄18岁~52岁,;病程6个月~2年;汉密顿焦虑量表的评分230~237分。
B组70例,男55例,女15例;年龄19岁~50岁;病程4个月~2年;汉密顿焦虑量表的评分229~238分。
140例患者均确诊患上广泛性焦虑症,同时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后发现身体状况没有异常,AB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A组患者主要采取米氮平进行治疗,医生每天给患者使用剂量范围在15mg~45mg的米氮平,选择口服的方式,2次/d。
B组患者主要采取马普替林进行治疗;医生每天给患者使用剂量范围在15mg~45mg之间的马普替林,选择口服的方式,2次/d。
米氮平对伴抑郁障碍的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米氮平对伴抑郁障碍的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3c517cafc4ffe473268ab81.png)
米氮平对伴抑郁障碍的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目的:探讨米氮平对伴抑郁障碍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照组仅给予脑梗死相关药物及康复护理措施,研究组加入米氮平改善其心理抑郁状态。
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心理抑郁、运动功能、生活能力、依从性变化情况及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抑郁总发生率仅为50.00%,显著优于对照组抑郁总发生率93.33%;研究组依从性、运动功能、生活能力、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米氮平可显著改善脑梗死伴抑郁障碍患者心理抑郁情况,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患者获得满意预后,保障其生活质量,利于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标签:米氮平; 脑梗死; 抑郁障碍中图分类号R749.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4)31-0049-03脑梗死疾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其特点为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1]。
有研究证明,脑梗死可导致部分患者脑部损害,使其产生抑郁相关症状,甚至将影响其心理状态,导致患者无法积极配合治疗,提示抑郁情绪是影响脑梗死患者预后及康复效果的关键因素[2]。
本文将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12日-2014年6月2日前来就诊的60例脑梗死伴抑郁障碍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米氮平对伴抑郁障碍的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0例脑梗死伴抑郁障碍患者中,男27例,女33例,平均年龄(61.55±3.42)岁,本次研究距脑卒中疾病发生间隔时间1~4个月,平均(2.03±0.11)个月。
按照抽签方式将60例脑梗死伴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间隔时间、例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米氮平治疗女性抑郁症疗效观察
![米氮平治疗女性抑郁症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1d1e948cc22bcd127ff0c07.png)
米氮平治疗女性抑郁症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女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0例女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
研究组口服米氮平治疗,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
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
研究组治疗抑郁症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94.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治疗1周末HAMD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其他时段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与帕罗西汀相比,米氮平起效更快,依从性更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氮平帕罗西汀抑郁症疗效观察由于女性生理及身体状况的特殊性,女性抑郁症患者的用药选择应更为谨慎。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都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为探讨米氮平治疗女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与帕罗西汀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选取 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女性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有严重的躯体疾病及脑器质性疾病,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药物过敏,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总分≥18分[1] 。
共入组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研究组年龄19岁-52岁,平均(39.0±2.5)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3.7年。
对照组年龄20岁-54岁,平均(40.7±2.7)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4.7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研究组采用米氮平治疗,起始量15mg/日,1周后加至30mg/日,每晚顿服;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起始量20mg/日,1周后加至20mg -40mg/日,每晚顿服。
米氮平的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米氮平的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1d9f36ad1711cc7930b71658.png)
米氮平的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发表时间:2017-11-10T15:59:27.05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下第16期作者:何家露[导读] 分析米氮平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浙江绍兴312000)【摘要】目的:分析米氮平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2015年2月~2017年1月,医院使用米氮平119例,回顾性分析。
同时2017年1月~5月,采用开发性观察方法,以强迫症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不良反应症状评估,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72%,出现时间在用药第1-8周,在第2-6周达到高峰。
剂量、浓度、Y-BOCS减分率、体重增加值在不同时间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分值在不同时间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第2周,服用剂量、浓度与体重增加值存在相关性(r=0.456、0.510),第2周浓度与体重增加值存在相关性(r=0.435、0.530),第2周、第4周、第6周、第8周血药浓度与-BOCS减分率、TESS评分评分无相关性(P>0.05)。
结论:米氮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血药浓度、用药剂量与体重增加有关,但在安全范围内与症状评分、疗效无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米氮平;不良反应;临床应用米氮平是一种常用的抗精神药物,与其他抗精神类药物一样,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同时疗效的影响较多,需重视合理用药管理。
2015年2月~2017年1月,医院使用米氮平119例,回顾性分析,分析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采用开放性研究分析其疗效、浓度、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
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2015年2月~2017年1月,医院使用米氮平119例,其中男70例、女49例,年龄19~79岁,平均(46.3±10.3)岁。
疾病类型:强迫症31例、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20例、卒中后抑郁34例、原发性抑郁症34例。
米氮平的临床疗效总结
![米氮平的临床疗效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3de093bb8f67c1cfbd6b80d.png)
曲唑酮 5-HT2
+
-
-
阻断剂
选择性
抗抑郁药: 第三代
分类
举例
作用机理
疗效 副作用 过量毒性
SNRI
万拉法新
NA/5-HT
+
+
-
再摄取
抑制剂
NaSSA 米氮平
NA/5-HT
+
-
-
a2 - 阻滞剂
作用更广
米氮平
NA cell body
a2-autoreceptor
a1-adrenoreceptor
Thase 1999
抗抑郁药的睡眠疗效
TCAs MAOIs SSRIs SNRIs 奈法唑酮
米氮平
REM 时间
REM 潜伏期
睡眠 质量
or
Thase 1998
睡眠疗效:米氮平 vs. SSRIs
(HAMD-17 Factor VI; LOCF)
HAMD-17 Factor VI: change from baseline
80
70
60
50
40 Logrank-Test:
30
p=0.0014
20
10
0
0
1
2
3
4
5
6
Data on Organon
米氮平 与 SSRIs – 荟萃分析
生存分析(Stassen , ITT group) Time to 50% sustained response on HAMD-17/MADRS
8 weeks
1 Wheatley et al, 1998 2 Benkert et al, 2000 3 Schatzberg et al., ECNP 2000 4 Leinonen et al, 1999 5 Kennedy et al, ACNP 2001
新型抗抑郁药米氮平临床疗效评价
![新型抗抑郁药米氮平临床疗效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896eca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1.png)
新型抗抑郁药米氮平临床疗效评价
汪卫华;王焕林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年(卷),期】2002(29)1
【摘要】本文介绍新型抗抑郁药米氮平的药理学机制。
【总页数】4页(P25-28)
【关键词】抗抑郁药;米氮平;抑郁症;药理学;药效;药物副作用
【作者】汪卫华;王焕林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一○二医院精神一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1.43
【相关文献】
1.抗抑郁药米氮平对吉西他滨治疗胰腺癌模型的辅助作用 [J], 贾林;尚鸳鸳
2.新型去甲肾上腺素能与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米氮平 [J], 赵靖平
3.抗抑郁药米氮平的六大优点 [J], 魏开敏
4.抗抑郁药米氮平的抗过敏作用及对临床选药的指导意义 [J], 贺建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bd2659f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5.png)
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姚兴军【摘要】目的探讨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牡丹江神经精神病医院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米氮平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治疗,均治疗6周,观察记录治疗结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痊愈8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1例,有效率94.1%,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4例,有效率76.5%,两组总有效率85.3%.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起效快,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0(008)029【总页数】2页(P260-261)【关键词】米氮平;抑郁症;疗效【作者】姚兴军【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神经精神病医院,157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1据WHO统计,抑郁症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国国民生活质量的第二大疾病。
治疗抑郁症患者最大改善其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我国医护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
米氮平(商品名:瑞美隆)是近年来在国内临床上应用逐渐增多的一种抗抑郁药物[1]。
现就牡丹江神经精神病医院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期间收治精神抑郁症患者34例,采用米氮平和阿米替林对比治疗抑郁症进行了疗效分析,差异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期间牡丹江神经精神病医院收治精神抑郁症患者34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其中男20例,女14例。
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7岁。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7例,观察组给予米氮平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治疗。
两组在性别、年龄、发病原因、病程、病情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①双相快速循环情感障碍者;②妊娠期妇女;③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或脑器质性病变者;④有严重自杀企图者。
1.3 方法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停用其它抗抑郁剂,于1周后接受治疗。
米氮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体会
![米氮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0d9596ef242336c1fb95e0b.png)
米氮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米氮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
方法对41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采用米氮平治疗,30~45mg/d,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项)评定疗效,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果41例患者治愈12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10例和无效4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米氮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氮平;广泛性焦虑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广泛性焦虑症是最常见的焦虑障碍之一,呈慢性病程,易复发,治愈率低,常共患其它焦虑障碍和抑郁发作,为致残性疾患[1]。
在我国,普通人群中广泛性焦虑症的发病率约为2%~4.7%,而某些特定人群发病率可高达10%以上;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调查广泛性焦虑症的患病率为5.7%[2]。
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我们采用米氮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1例患者均来自我院,男18例,女23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5.2±8.5)岁,病程31.2±13.4岁。
病程4~62月,平均病程(21.6±6.7)月。
1.2病例选择入组标准:①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广泛性焦虑诊断标准[3];②年龄18~56岁;③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总分≥14分;④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脑电图等均正常;⑤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对米氮平过敏者;②存在严重器质性疾病、自杀倾向、精神分裂症或抑郁症者;③入组前2周内使用过其他抗焦虑药物者;④有酒精、药物依赖史;⑤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1.3方法1.3.1治疗方法患者给予口服米氮平片(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101),开始剂量为15mg/d,晚饭后服用,根据病情,1周内可酌情加至30~45mg/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
• 米氮平与三环类的对照疗效 • 米氮平与SSRI的对照疗效 • 对睡眠的疗效
米氮平与三环类的对照研究
阿米替林 氯丙咪嗪 曲唑酮 ± 安慰剂
试验数 5
1
2
患者类型 疗程 疗效
门诊及 住院
6 周+ 延伸期
M A
住院 6周 M C
门诊及 住院 6周
M T M T
多虑平
1 门诊及 住院 6周
# 56
Wheatley et al., 1998
米氮平与西酞普兰比较
基于MADRS的疗效
MADRS: 基线后减分
0
-5
-10
*
-15
米氮平 (n=136) 平均剂量: 35.9 mg
西酞普兰 (n=133) 平均剂量: 36.6 mg
-20
-25 012345678
* p < 0.05
周数
Leinonen et al., 1999
• 与各种SSRI相比,米氮平疗效更好、起效更快
抑郁症与睡眠
抑郁症的睡眠障碍
• 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 • 80% 以上抑郁症患者有失眠 • 抑郁症的睡眠结构障碍表现为:
– REM 潜伏期缩短 – REM 时相延长 – 睡眠效率较低 – 第 3 和第 4期 (慢波) 睡眠较少
Thase 1999
抗抑郁药对睡眠的作用
• 不同类别的抗抑郁药对睡眠的作用完全不同 • SSRI刺激 5-HT2 受体,因此引起失眠和睡眠
障碍 • 较早缓解失眠能增加遵嘱性和依从性 • 持续失眠可损害昼间表现
Thase 1999
抗抑郁药对睡眠的作用
TCAs MAOIs SSRIs SNRIs 尼法唑酮 米氮平
REM时相 REM潜伏期 睡眠效率
米氮平与万拉法新对睡眠改善的对照疗效
(HAMD-17 因子 VI; LOCF)
0
米氮平(n=78)
万拉法新(n=79)
-1
HAMD:基线后变化
-2
*
-3
*
*
*
*
-4
012345678
* p < 0.05
周数
Data on file N.V. Organon
米氮平治疗数周对睡眠的影响
50
*
40
30
Data on file NV Organon
米氮平与SSRI比较 - 汇总数据
第1周后 基于HAMD-17 的 50 %有效者
HAMD 总分
0
-1
抑郁情绪(=0) 焦虑/躯体化
迟滞
睡眠障碍 Bech抑郁因子分
50
*
-2
40
30
-3
20
*
*
*
10 *
-4
0
-5 -6
*
* p 0.05
SSRIs (n=474) 米氮平(n=483)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比较
基于HAMD-17的疗效
HAMD:基线后减分
0
-2
-4
-6
-8
*
-10
-12
-14 01
* p < 0.05
234 周数
米氮平 (n=127) 平均剂量: 32.7 mg 帕罗西汀 (n=123) 平均剂量: 22.9 mg
56
Benkert et al 2000
米氮平与舍曲林比较
HAMD 总分: 基线后减分
HAMD: 基线后减分
0
-2
-4
-6
*
-8
-10
-12
-14
0
4
* p < 0.05
*
7 日数
米氮平 (n=171) 舍曲林 (n=168)
平均剂量: 米氮平 38 mg 舍曲林 93 mg
*
*
10
14
Kjernisted, CINP 2002
米氮平与 SSRI比较
结论
or
-
-
米氮平与SSRI对睡眠改善的对照疗效
(HAMD-17 因子 VI; LOCF)
HAMD-17 因子 VI:基线后变化
0
-0.5*
-2.5
基线 1 2 3
周数
* p 0.05
米氮平(n=187) 氟西汀 /帕罗西汀 (n=186)
**
46
Data on file, NV Organon
40
20
10
*
*
0
-10
-20
基线后变化
* 与基线相比p < 0.05
Schittecatte, 2002
对睡眠的作用
结论
• 失眠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 • 5-HT2 阻断对睡眠的改善,在主观感受和脑电图
上均能得到反映 • 米氮平能阻断 5-HT2 ,通过提升第3、4期、 REM
潜伏期和睡眠效率,显著改善总体睡眠结构
Data on file N.V. Organon
米氮平与氟西汀比较
基于HAMD-17的疗效
HAMD-17: 基线后减分
0
-2
-4
-6
-8
-10
-12
-14
* *
-16
01234
* p < 0.05 # p = 0.054
周数
米氮平 (n=60) 平均剂量: 39.8 mg 氟西汀 (n=63) 平均剂量: 23.8 mg
米氮平与 SSRI比较 - 汇总数据
基于 HAMD-17总分 7 或 MADRS 总分 12 的缓解者(ITT-LOCF)
米氮平(n=619)
SSRIs (n=607)
缓解率[%]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第1周
*
第2周
*
第4周
第6周
* p 0.05 (考虑因子治疗的单侧方差分析)
M D
米氮平与 SSRI比较 - 汇总数据
基于HAMD-17 或 MADRS总分的 50%有效率 (ITT-LOCF)
米氮平(n=619)
SSRIs (n=607)
有效率 [%]
70
60
50
40
30
20
*
10
0
第1周
*
第2周
*
第4周
第6周
* p 0.05 (考虑因子治疗的单侧方差分析)
Data on file NV Organ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