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众化”的理论演进与文学实践-8页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文艺大众化”的理论演进与文学实践

“文艺大众化”的理论演进与文学实践
关键词 :文 艺大众化 ;理论 演进 ;文学 实践
“ 文 艺大 众化 ”是 2 0世纪 2 0 年 代 出现 于 中 国现代 文 学视 野 的一 个焦 点 语词 ,起 源 于 2 0 世 纪左 翼 文 学的 一个 口号 ,且 与后 期 的 中国 文学 产 生 了深 远 的 密 切联 系 。从 “ 五 四 ”文 学革命 到 当代商业 性质 浓厚 的大众 文化 ,“ 文艺 大众 化 ”是 纵 贯 2 0 世 纪 中 国文艺 发展 历程 并 占据 重 要地 位 的文艺 思潮 。深入探 讨它 的理 论演进 及其文 学实 践 ,对 研 究中 国现 当代文 学的发展 无疑 具有重 要的学 术价值 。


的讨论 以及相 应 的文学大 众化 的实践 ,带领 着文 艺的大 众 化 不 断走 向深 入 。“ 左联 ”之后 ,“ 大 众化 ”成为 了新文 学 的核 t h , 关键 词 ,成 为 了新 文学 发展 的一条 极为重 要 的内在 线索 。虽然 文艺大 众化在 此期 还没得 到完 全发 育,文 学实 践层面 还相 当薄弱 ,但左 翼关 于大众 化理 论所作 出的探 索 却不 可忽视 。在这 一场 由 中国共产党 直接 参与领 导 、被当 时革命 形势 所选择 的 、在 现代 中 国产 生 了巨大反 响 的文艺 大众 化运动 中 ,人 民大 众开始 真正 成为 了作家 普遍关 心的 对 象与文 学表现 的主体 。作 为文艺 大众化 倡导 的第一 个十 年 ,3 O 年 代 的大 众化 运 动 为后 来 文 艺大 众 化 的成 熟 奠定 了基础 ,为 4 0 年代的 《 讲 话 》提供 了实 践经 验 与理 论来 源 ,也是作 家与工 农群众 思想感情 融合 一体 的初 步尝试 。 1 9 4 2 年 毛泽 东发表 了 《 在 延 安 文 艺 座 谈 会 上 的讲

文学、语言与大众政治:代的文艺大众化运动考论

文学、语言与大众政治:代的文艺大众化运动考论
《文学、语言与大众政治:代的文艺大众化运动考论》这本书的目录结构为 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文艺大众化运动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全面视角。通过 对其目录的分析,我们可以洞察到作者对于文艺大众化运动的深入研究和细致考 量,以及对于文学、语言与大众政治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该书的目录分为几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都紧密围绕文艺大众化运动这一核 心主题展开。书的开篇部分可能是对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历史背景进行介绍,包括 其起源、发展和影响。这部分内容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宏观的历史框架,为后续 深入分析打下坚实基础。
接着,目录中的第二章或第三章可能会深入探讨文艺大众化运动与文学创作 的关联。作者可能会分析在这一运动中,文学作品如何更加贴近大众生活,语言 如何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了文学的艺术性和社会功能。
语言在文艺大众化运动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目录中可能会有专门的章 节讨论大众化语言的特点、形成机制以及其对大众政治的影响。这一部分可能会 涉及到方言、俚语等民间语言的运用,以及这些语言如何成为大众表达自我、参 与政治的工具。
内容摘要
本书对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得失进行了客观评价。作者认为,文艺大众化运动在推动中国现代文学 发展的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问题。例如,在某些历史时期,文艺大众化运动过于强调政治功能 和意识形态导向,忽视了文学的独立性和审美价值。因此,本书呼吁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在继 承文艺大众化运动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文学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推动文学与社会的和谐 发展。 《文学、语言与大众政治:代的文艺大众化运动考论》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文艺大众化运动历史 的著作。本书通过深入剖析文学、语言与大众政治之间的关系,为我们理解和评价中国现代文学 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文学、语言与大众政治:代的 文艺大众化运动考论

浅谈文学“大众化”问题的现代性境遇

浅谈文学“大众化”问题的现代性境遇

浅谈文学“大众化”问题的现代性境遇作者:吴宇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0期摘要:近些年来所开展的多次文学“大众化”活动,都没有达到从根本上获得受众群体的重视与培养,当前的大多数文学活动,由于受到商业和网络等媒体的接入,而使得受众群体的地位受到了明显的退到了次要的位置,但是,由于受众群体本身在接受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文学大众化的问题也逐渐被表面的繁荣现象所掩盖,文学发展本身所面临的危机却无法充分地体现出来,因此,如何有效的应对文学“大众化”问题的现代性境遇,就成为了促进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下面笔者就对这一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文学“大众化” ;现代性境遇作者简介:吴宇,男(1988.9.19-),学历:本科,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筹)鹿山学院。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1-0-01当前,文学发展由于受到社会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一度虚假繁荣的情况,而“大众化”也成了当下文学发展中一个十分常见的词语,针对文学“大众化”,学术界的观点却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这是文学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可以视为文学的新生,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文学的“大众化”和商业化事实上是一种表面繁荣的假象,只能够使文学向着更加庸俗和物质化方向发展,最终会造成文学的没落。

在过去多年的文学发展过程中,“大众化”的出现频率较高,在现代社会和经济环境下,如何正确的处理文学“大众化”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当代文学功利与审美的尴尬境地文学“大众化”的提出,其根本的目的在于想要利用文学的手段实现对人民大众的启蒙和教育,进而组织大众参与和完成社会的变革。

当前,中国社会所处的特殊境遇,促使文学自身必须要不断地追求与现代社会的一致性,才能够顺利地完成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所赋予文学的重任,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也无法实现其现代性的诉求。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与左翼文艺大众化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与左翼文艺大众化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与左翼文艺大众化◎江守义内容提要 左翼文艺大众化的出发点并非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但文艺大众化和民本思想在三个方面有相通之处:其一,民本思想“君为政本”的宗旨和文艺大众化的革命目的让二者都带有强烈的政治属性;其二,民本之“民”懵懂无知,缺乏主动性,大众化之“大众”本来带有西方的民主色彩,但知识分子的引路人姿态使大众成为被动的跟随者;其三,民本思想主张“政在养民”,养民离不开“养心”和“化民”,大众化运动主要是在“化大众”,“化大众”和“化民”类似,都需要“养心”。

关键词 左翼 文艺大众化 民本思想〔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06-0096-09 古代民本思想作为一种统治策略,有其政治属性,民本思想倡导者的士大夫立场,决定了其很难与老百姓融为一体。

文艺大众化是左翼文艺界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的结果,其出发点并非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但它并不“排斥或否认”古代民本思想。

①本文结合左翼文艺大众化的政治属性、“大众”的底层属性和“化大众”的引领属性,探讨它和古代民本思想的相通之处。

一、“君为政本”与文艺大众化的政治属性中国古代关于民本思想的表述很多,主要体现在儒家和法家的思想上。

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谈论民本思想的出发点都是为君主的统治服务。

“所谓的‘民本思想’实际上是一种系统论证、全面规范君主制度的思想,它既没有弃置‘君本’而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也没有脱离君权而展开独立的政治实践”,“民本”实际上为“君本”服务,“‘君为政本’与‘民为国本’是同一个思想体系的两种存在形式或表达方式”。

②换言之,民本思想不仅是一种学术思想,更是一种政治理念,其宗旨是“君为政本”。

就儒家思想而言,《尚书·五子之歌》所说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可谓是对民本思想的最早概括,“民惟邦本”可谓民本思想最核心的理念,它是当时“敬天—保民—修德”这一政治逻辑的自有之意。

文艺大众化:从现代到后现代

文艺大众化:从现代到后现代

文艺大众化:从现代到后现代作者:王小平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06期〔摘要〕“文艺大众化”问题,走过了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历程。

在启蒙时代(现代),文艺大众化是少数知识精英“化大众”的口号,体现的是精英阶层高雅的审美趣味,具有脱离群众的倾向。

后现代,由于经济、文化、政治的原因,“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它颠覆了启蒙时代的文艺大众化的精英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文艺大众化的转变。

当然,后现代的“大众化”并不完全等于文艺的大众化,它是资本刺激消费欲望、实现增值的策略。

〔关键词〕文艺大众化;文艺的平民化;通俗化;世俗化〔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8)06-0184-“文艺大众化理论”虽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20世纪30年代末“左联”提出的,但实际上它是与整个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进程相连,贯穿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学发展史,且尚未得到真正解决的一个重大的文艺理论和实践问题,正如国内有学者在上世纪90年代就指出:“从中国的情况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大众化始终是一个有力的主题,它和另一个——文艺的民族化一起,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化史的主题二重奏。

”[1]今天,无论是国外的后现代文化,还是国内的新时期文化都呈现出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型,“高雅文化”向“通俗文化”转型的趋势,文学艺术由少数艺术家自娱自乐的“象牙塔”走向了为绝大多数底层人服务的方向。

因此,深入研究“文艺大众化”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历史嬗变,从学理层面考量文艺大众化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和缺陷,对于端正当前大众文化和文艺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启蒙时代的“文艺大众化”这里的启蒙时代是指中国被迫卷入全球现代化浪潮的时代,具体指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一段历史,这个时代又分为两段,前一阶段民族战争、民族独立、反帝反封建成为文化的主旋律,“救亡、启蒙”成为时代文化的二重奏。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80年代是它的后半部分,反映阶级斗争、控诉政治迫害和文化专制成为时代的文化图景。

心得体会:当下文艺创作的大众化取向(最新)

心得体会:当下文艺创作的大众化取向(最新)

心得体会:当下文艺创作的大众化取向(最新)作为一种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形态,大众文艺是由官方和民间共同创造且被公众所认可和接受,旨在使普通民众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式。

无论是通俗诗、普通小说、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美术作品,这些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介加以传播和表现的文艺样式,无疑都属于大众文艺。

大众文艺从根本上说是在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它一方面与共时态的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相互区别,另一方面也同传统自然农业经济社会里的各种民间文艺、通俗文艺有着很大原则差异,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是大众文艺最主要的基本特征。

对大众文艺的认识偏差,既有可能降低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也不可避免地引发当下文化发展上的诸多问题。

唯物史观反复告诫我们,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发展的主体,创造并享受包括大众文艺在内的一切优秀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众文艺的孕育和演进是新时代我国先进文化发展的逻辑起点和重要标志。

片面强调“曲高”,对大众文艺存在误读和不公一直以来,大众文艺是一个聚讼纷纭的历史性话题,也是亟待整合认知的时代课题。

改革开放为我国大众文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大众文艺丰富多彩、亮点纷呈,呈现出日益多元化、多样化、多维化的状貌与格局。

对此我们不妨简要做一下回顾和盘点:40年来书店里最畅销的书籍是世界名著、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以及我国港台武侠言情小说和现代都市言情纪实;荧屏上播出频率最高的国产电视剧除了四大名著的改编版外,还有《上海滩》《渴望》《编辑部的故事》《亮剑》《潜伏》《倚天屠龙记》等,电影院里上座率最高的国产影片是《少林寺》《集结号》《让子弹飞》《非诚勿扰》《天下无贼》《人在囧途之泰囧》《战狼》《流浪地球》等,这些不同题材、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口碑之作的接踵问世,充分反映出多元化文化市场对大众文艺的有效引领,充分体现出作家艺术家对大众文化心理的准确把握。

现代文学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现代文学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手法和表达方式产生了影响
和思想内容产生了影响
和接受产生了影响
现代文学与大众文化的互动模式在当代社会中的变化
02
现代文学与大众文化的
互动模式在当代社会中
01
的变化
现代文学与大众文化的
互动模式在当代社会中
的变化
03
现代文学与大众文化的 互动模式在当代社会中
的变化 04
现代文学与大众文化的 互动模式在当代社会中 的变化
大众文化在现代 社会中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对个 体和社会产生深 远的影响。
01
0 2
03
04
大众文化的特点
添加标题
通俗易懂:大众文化以通俗易 懂的语言和形式表达,易于大 众接受和理解。
80
添加标题
商业性:大众文化具有商业性, 以市场为导向,追求经济效益, 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添加标题
娱乐性:大众文化具有娱乐性, 能够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使 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得到放松 和愉悦。
追求文化价值
项标题
传播方式:大众文 化通过大众传媒传 播,精英文化通过
小众传媒传播
大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
添加标题
大众文化是当代社会的主流文 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 力。
80
添加标题
大众文化具有商业性和娱乐性, 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娱 乐需求,同时也能够推动经济 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添加标题
多样化
项标题
现代文学与大众文 化的融合,促进了 文化创新和传播的
国际化
现代文学与大众文化关系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添加标题
现代文学与大众文化的融合, 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 传播。

“文艺大众化”中的文学问题———对于一个理论命题的重新考察

“文艺大众化”中的文学问题———对于一个理论命题的重新考察

“文艺大众化”中的文学问题———对于一个理论命题的重新考察◎宋剑华内容提要 几十年来,学界一直都将“文艺大众化”中的“文学”概念与“艺术”概念视为一种平行关系,并用大众化的“艺术”标准要求小众化的“文学”也走“大众化”的道路,进而混淆了这两种艺术形式在审美方式上存在的巨大差别。

“艺术大众化”本身就是一种大众娱乐方式的历史传承,而“文学”却是一种知识分子的“小众化”艺术;若要使“文学”实现“大众化”的人文理想,就必须借助其他艺术形式进行二次转化。

因此,将“文学大众化”与“艺术大众化”等同视之,且人为地用“文艺”二字模糊或消泯“文学”和“艺术”的严格界限,只能使“文艺大众化”问题流于一种纠缠不清的理论空谈。

关键词 文艺 大众化 文学问题 重新思考〔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03-0052-09 “文艺大众化”是20世纪中国文学论争的重要命题,但现有的论争却陷入不知所云的理论茫然。

究其根本,则是我们对于“文艺大众化”这一概念在思想认识上存有误区。

从“左联”到现在,“文艺大众化”负载着传播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神圣使命,这不仅完全符合中国现代革命发展的自身逻辑,同时也是由文艺自身“寓教于乐”功能所决定的。

本文无意介入“文艺大众化”是否逸出了文艺范畴的学界之争,只探讨文学能否也像艺术那样“大众化”。

长期以来,研究者在讨论“文艺大众化”时,往往都是把文学作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主体;由于不加思辨地将“文学”与“艺术”强行捆绑在一起,进而混淆了“文学”与“艺术”之间的本质区别。

研究者几乎都跨越了“文学”与“艺术”之间的“雅俗”界限,并试图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不分彼此的平行关系,坚信小众化的“文学”也能像大众化的“艺术”一样,最终成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

既然人们习惯用“文艺大众化”去概括“文学大众化”,为什么不直接使用“文学大众化”这一概念呢?这正是需要我们思考的一个理论命题。

延安时期文艺大众化的探索及意义

延安时期文艺大众化的探索及意义
2 0 1 7年 第 2期
第 1 9卷 ( 总第 1 0 2期 )
淮 南 师 范 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 U A I N A N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nY
N o.2 , 20 1 7
Ge n e r a l No .1 02 ,Vo 1 . 1 9
一 一

【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1 2 — 1 4
【 作者简介】 乐程 ( 1 9 6 3 一 ) , 女, 安徽师范大学副编审 。周红月 ( 1 9 9 3 一) , 女, 安徽 师范大学历史 与社会学 院硕 士研究生 。
① 张婧 : 《 延 安 时期 文 艺 大 众 化 实践 及 启 示 研 究 》, 延安 : 延 安 大 学 出版 社 , 2 0 1 5年 , 第 6页 。 ② 上海 鲁迅 纪念馆 编 : 《 周 文研 究论 文 集》 , 上海 : 上 海社 会 科 学 院 出版 社 , 2 0 1 3年 , 第 2 5 9页 。 ③ 陈正 文 : 《 延 安 时 期 对 知 识 青 年 的教 育 及 其 启 示 》, 陕西 省延 安精神 研 究会 编 : 《 延 安 精 神 与 中 国 共 产 党 9 0年 》, 北京: 中央 文献 出版社 , 2 0 1 2年 , 第 4 5 7页 。
延安 时期文艺大 众化 的探索及 意义
乐 程 , 周红月
( 1 . 安徽 师 范 大学 政 治学 院 ; 2 . 安徽 师 范大 学 历 史与社会 学院 , 安徽 芜湖 2 4 1 0 0 0 )
『 摘
要1 延 安 时期 的文 艺 大众化 是 延安 时期抗 战 文化 的 重要 组 成部 分 , 延 安 时期 的文 艺 大众 化在

中国古代文学的大众化问题的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的大众化问题的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的大众化问题的论文中国古代文学的大众化问题鲁迅先生曾在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中指出文艺本应该并非只有少数的优秀者才能鉴赏,倘若说,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①。

这句话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和传播也是适用的。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个部分,深刻而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其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当前国学热虽然持续升温,但是古代文学受众范围比较有限,多数时候还是被束之高阁,这是影响其繁荣发展及文化建设功能发挥的最大绊脚石。

近年来有些学者开始关注古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问题及学术普及工作,这些只是古代文学大众化问题上的一部分,对整个古代文学的大众化问题关注者甚少,存在缺失。

因此,大众化问题应该是古代文学教研的出发点和目的地所在。

古代文学虽然离我们时代久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远,但并不意味着它就应该是枯燥无味、曲高和寡的。

很多时候,只要用心挖掘、品味,它就像一座古墓,充满了玄机和珍宝。

研究成果就是其中的玄机和珍宝,它不是每个普通大众都能挖掘到的,但研究者能挖掘到。

因此,本文所谈的古代文学的大众化,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学者,而是进行学术普及工作,使古代文化在大众文化中占一席之地,雅俗共赏。

这并不是要降低标准,一味迎合大众低俗需求,而是通过古代文学的研究、传承、传播使大众文化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提高大众文化品味。

一、表面的热火朝天与深层曲高和寡的落差当前国学热持续升温,古代文学呈现出了繁荣的一面: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国学启蒙课程,很多大学设立了国学班或国学研究院,北大、清华、复旦、人大等高校也曾纷纷开办国学班,全国几乎所有高等学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众多大学语文课本中古代文学内容几乎都占绝对优势;古代文学教研和科研文章日增、研究角度、方法日益翻新,几乎到了四海无良田的境地②;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古代文学研究的当下问题,如俞香顺在(中国荷花审美文化研究)中提到从文学与文化角度研究中国花卉也体现了古典文学研究的开放意识和当代意识,其研究的原动力或者说是归宿点都是为了提升当前博兴的花卉热内涵,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品位,从习焉不察的花卉中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从而增强爱国信念和民族自信心③。

抗战时期中共的文化“大众化”思想及其实践

抗战时期中共的文化“大众化”思想及其实践

抗战时期中共的文化“大众化”思想及其实践摘要:抗战时期,中共的“大众化”思想实现了一个从“文艺大众化”到“文化大众化”的演进。

从整个文化的高度和全局来思考“大众化”问题,将其与民族化和民主化的宗旨有机联系起来认知,并最终上升到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高度来强调,是此期文化大众化思想的突出特点。

关键词:抗战时期;文化大众化;文艺大众化以往学界关于中共大众化思想的研究多侧重于五四时期的平民教育和左联时期的文艺大众化讨论,而对于新启蒙运动时期以及抗战时期中共文化大众化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及有关实践则关注不够,因此本文试图对后一阶段的有关思想活动做一集中探讨。

一、从文艺“大众化”到文化“大众化”早期共产党人倡导平民教育,积极创办各种劳动补习学校,传授文化知识,且宣传启发群众的革命觉悟,可以说揭开了其文化大众化实践的序幕。

大革命失败后,随着革命遭到挫折转入低潮,当时一些国统区的进步知识分子和青年作家深感文艺落后于形势,欲从文化上重整旗鼓,为迎接新的革命高潮做准备,于是兴起一场“革命文学”运动,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由于文学具有独有的政治和教育功能,在政治文化动员的过程中自然处在了首当其冲的地位,文艺大众化问题因此被明确提出,并随即构成整个“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

“左联”成立后,曾就文艺大众化问题展开过三次大规模讨论。

此期“大众化”所关注的主要是文学和艺术的形式与内容、普及与提高、语言文字的通俗等。

提倡大众化的目的也主要是基于阶级性冲动,即站在普罗大众的立场上,为实现其利益而提倡大众化,而没有也不可能将大众化问题上升到与民族化和民主化相关联的思想高度来加以认知与考虑。

笔者以为,“文艺大众化”转化为“文化大众化”,换言之,超越单纯的文艺角度,而从整个文化的高度和全局来思考“大众化”问题,这一转换大约发生在“一二九”运动前后,它与日本侵华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与中共党人民族文化的整体意识空前强化有关。

老舍战争期间的文艺大众化讨论

老舍战争期间的文艺大众化讨论

老舍战争期间的文艺大众化讨论文艺大众化问题是中国现代文学遭遇的经典问题,这个问题发轫于“五四”,在“左联”、抗战、1950-1970年代三个时间段,形成了理论争鸣和创作实践的三个高潮。

老舍虽然躲过了1930年代的文艺大众化论争,但是强烈的使命意识、庶民意识、实验意识使得他无法规避并深深卷入了抗战和新中国时期的大众化话语场。

本文试通过老舍抗战时期的文体实践和思考,探讨他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艺大众化话语场中面临的思与行的悖论。

一1937年末到1939年下半年是老舍从事通俗文艺创作的高产期。

应和着战争的“大势”,老舍在这一时期全面放弃了在新文学领地上的探索精进之路,把全副注意力集中到两件事情上:一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建设,二是战时通俗文艺的建设。

战时通俗文艺,就是应和了抗战宣传的需要,以通俗化、大众化为旨归的文艺创作。

抗战前期,写宣教性的通俗文艺,是为了配合前方抗战刻不容缓的急务,是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甚至也是很长一段时期作家们趋之若鹜的时髦。

老舍在这一时期写了不少的京剧、鼓词、歌词、故事、相声。

老舍写通俗文艺,既出于类乎本能的报国冲动,也根源于自幼养成的民间情结,这都是无可厚非,大可称道的。

然而,抗战初起时段的兴奋、热烈、冲动过去之后,老舍尖锐地感受到“制作通俗文艺的苦痛”1。

由于老舍的市民出身,通俗文艺对于老舍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从幼年就经历的戏曲曲艺的熏陶使老舍在投入以通俗文艺服务于抗战的创作潮流时比一般作家更为自觉和果决,但也使老舍在投身于中的时候更为清醒地意识到通俗文艺这一艺术形式某些天然的缺陷,尤其是它与新文学事业的质的冲突,因而产生出更大的痛苦。

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冲突由来已久。

蒋祖怡曾赋予通俗文学以“人民文学”的概念,总结其性质为:“是口语的创作”,“是集体创作的”,“是勇于接受新的东西的”,“是新鲜的、活泼的、粗俗的、但却是浑朴的”。

认为,“因为是无名氏集体创作的,所以个人主义的文学史中没有他们的位置”,“因为是粗俗的,所以形式主义的文学家批评家鄙视了它。

在文学大众化的道路上执着探索——延安文协初期的文学大众化实践论析

在文学大众化的道路上执着探索——延安文协初期的文学大众化实践论析

第37卷第3期临沂大学学报2015年06月Vol.37No.3JOURNAL OF LINYI UNIVERSITY Jun.2015在文学大众化的道路上执着探索———延安“文协”初期的文学大众化实践论析张根柱(临沂大学文学院,山东临沂276005)摘要:延安“文协”初期对文学大众化的探索主要采取两种形式:新瓶装新酒和旧瓶装新酒,前者积极利用现代文学新形式来表现新内容;后者充分挖掘旧形式来表现新内容。

从文学大众化的实际效果看,旧瓶装新酒要好于新瓶装新酒。

关键词:延安“文协”;文学大众化;新瓶装新酒;旧瓶装新酒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6051(2015)03-0093-06DOI:10.13950/ki.jlu.2015.03.020在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文学的大众化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国现代作家。

从“五四”时期新文学先驱们提出的“平民文学”到“左联”时期革命作家倡导的“普洛文学”,尽管中国现代作家付出种种努力,但新文学始终没有走出知识分子的圈子。

这种状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地区有了较大的改变,其中延安初期“文协”的文学大众化探索在文学如何走进大众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文学大众化的外部环境延安“文协”成立于1937年11月14日,是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的简称。

由于“文协”成立、成长于延安这一大的外部环境,也是开展文学大众化的平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延安“文协”的成立条件即是“文协”推进文艺大众化的外部条件。

延安“文协”的成立与延安文艺运动的兴起与以下几个因素息息相关。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由于处于战时非常时期,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高度一体化,这使得延安文艺运动的兴起、发展有了必要的政权基础。

第二,“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大批文艺人才纷纷聚集延安,延安文艺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有了充足的人才基础。

第三,中国共产党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在党内主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人张闻天的主持下,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支持、鼓励发展文艺运动的新政策,延安文艺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有了外部的政策基础。

大众文化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分析[权威资料]

大众文化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分析[权威资料]

大众文化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分析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人们逐渐对我国当代文学事业的发展重视起来。

众所周知,大众文化是当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表现形式,同时大众文化也是一种较为具体的商业文化,所以在进行大众文化宣传和大众文化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相应商业守则,但是此时往往会导致相关文化作品坐着物化状况产生。

实力强劲大众传媒会与对应文化作品创作者二者之间形成主引导和被引导模式,应该了解到,大众传媒是主引导者,而文化艺术则是被引导对象,此种状况产生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艺术内在具体艺术规律造成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正视当代文学大众化现状。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当代文学发展趋势,将大众化对当代文学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希望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大众文化;当代文学;影响分析受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影响,生产逐步代替创造,模仿手段和复制策略等相继代替了想象和灵感,之前传统艺术的主要目的已不在是单纯表达内心情感倾诉,同时也不会起到宣泄审美情绪与宣泄审美冲动,并在此基础上也不会展现文学本身生命与文学本身活力,依靠文学获取相对利润已成为当前一种需要。

文化行业领域中策划概念逐渐被当代艺术家所异化,我们所谓的策划就是要摸清行业市场需要和对应消费者心理,也要考虑到社会主义市场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综合上述各点才能正确实施后续文化生产。

一.大众化文化对艺术产生异化影响探究(1)大众文化得以生存的主要基础就是其能够有力依托现下市场规律和基础市场商业原则,这就会致使艺术逐渐沦为人们赚钱工具和赚钱手段,其同时也不会服从审美需求和文学创造本性且不会迎合逛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具体要求,在产生异化性的基础上也会走向平庸和媚俗。

文化艺术本性和文化艺术旨趣以及相关文化艺术功能等都会产生本质性变化,之前的文学艺术形式是较为张扬和自由的,现在却变成了千篇一律模式和消遣娱乐模式,这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文化异化和艺术异化和文学异化等。

浅析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众化的发展

浅析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众化的发展

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中国的文化大众化思想,源于五四时期的“平民文学”运动,历经20世纪30年代的文化大讨论,终于在40年代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经过几代领导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我们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体系,文化大众化思想更加成熟。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众化的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其文化的大众化思想也是以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大众化思想为理论源头,经过五十多年的继承和发展,时代又赋予了它更加丰富的意义和内涵。

我们的文化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大众的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众化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

1979年10月,他的《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艺术实践“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通常简称为“二为”方向。

世纪之交,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更加新的突破。

江泽民曾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健康向上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文明。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众化必须遵循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强调文化大众化,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多层次,并不是文化低档次的代名词,文化大众化不能以社会需求、收视率高低为借口向市场推销那些格调不高的文化垃圾。

大众文艺

大众文艺
因为这些作品反映的内容、表达的话语超出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思考的范围。那些议论、思索使他们负担沉 重,纯文学那种淡化情节,含蓄的象征,淡淡的哀愁,又使他们感到茫然无解,淡而无味,无法引起心理上的共 鸣。大众文艺之所以在亚文化层扎根生长,受到普通民众的喜爱,主要是大众文艺的娱乐性本质在起作用。人们 读大众文艺作品,欣赏大众文艺的各种综合艺术,目的既不是为了寻求深刻的道理,也不是为了实现精神上的超 越。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引起精神上的愉悦,并通过这种娱乐得到休息。这种要求既不俗也不低下,完全正常。对 于普通的劳动阶层,在繁忙、紧张、疲惫的劳动之余,在大众文艺中轻松、娱乐一下,有利于恢复身心精力,平 衡生活差误,调节自我节奏。
区别在于,作为亚文化层人群主体的劳动人民,代代、辈辈重复性的劳动生活和机械性的工作,限制了一部 分人的思考范围,他们思考的对象主要是如何使劳动为自己更多地获取生活资源。亚文化层的人们阅读的目的是 调节生活、消遣娱乐,同时也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培养接受既定事实的智慧和防患意识。而由专业作家创作的, 反映社会历史深度和高度的高精深的作品,亚文化层人群是难以消费的。
载道性
传承道德,教化人性,是大众文艺非常突出的一个特征,也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美好善良的品性。
大众文艺的主要消费者——劳动人民纯朴善良,他们的生存条件简陋,生活环境艰苦,绝大多数的劳动群众 没有接受教育的条件,他们的道德养成主要靠一代代人的道德践行予以传承。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从良向善, 希望把自己的道德经验和感受完整地传给后人,在没有条件接受教育的情况下,文艺自然而然地承载了这样一个 任务。大众文艺的道德承载性产生于劳动人民的道德期待,“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增强了大众文艺传承道德的 责任感,长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使大众文艺的道德教化有了依据的标准。一般来说,大众的道德观念与 主流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合一性,这主要是中国儒家的道德学说长期教化的结果,也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典章制 度规约的结果。很多道德思想已经深入到普通民众的内心深处,从而形成了共同的民族道德观念,精华部分成为 中华民族的美德,如爱国、爱家、尊老、爱幼、忠诚、善良、勤劳、勇敢、节俭、礼仪等等。但同时,劳动人民 也有反叛封建秩序和传统道德的思想意识,有宣扬自己正义情感体验和弘扬劳动人民道德理想的愿望,这是劳动 人民特有的道德要求,而且,普通百姓期待大众文艺体现这一道德要求时必须更鲜明、更强烈。所以,绝大部分 大众文艺都具有道德劝诫功能和特征,要么是赞颂、褒扬好人的善德懿行,要么是抨击、鞭挞坏人的丑行劣迹, 既有忠臣、良将、贞妇贞女,亦有不为传统道德束缚,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的侠客义士、追求美好情感的纯情男 女。凡此种种,既反映了传统道德的主要精神,也表达着劳动人民的道德要求。总之,大众文艺体现的爱憎非常 分明,让人不用进行深度思考和辨别就能分出善恶忠奸。

文学作品大众化过程

文学作品大众化过程

文学作品大众化过程文学作品大众化过程大众文化研究对市民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关注使得其研究领域日益宽阔。

传统意义上的高雅文化,如文学艺术,在当下文化环境中必然面临大众化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经典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通过大银幕走进更广泛的人群的日常生活。

20XX年,美国作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再次被华纳兄弟搬上大银幕。

电影取得了票房成功并于20XX年斩获第86届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与最佳服装设计奖。

评论界对此片褒贬不一。

本文以法国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家热奈特的叙事理论为基础,研究这部电影在改编过程中对原作叙事结构的保留与突破,作家匠心独具的叙事话语是使这部小说成为经典的重要元素之一,电影对小说叙事特征的保留和突破是高雅艺术大众化过程中的必然。

一、叙事者的保留结构主义叙事学是一个庞大的理论流派,在当今文学批评界依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研究中方兴未艾。

作为提倡研究文本由表层到深层的代表人物,热奈特在其著作《叙事话语》和《新叙事话语》中提出了一整套叙事理论。

他界定了一系列进行叙事话语分析的范畴,方法细致灵活,富于操作。

热奈特将叙事者分为三类,即自叙述(autodiegetic)、异叙述(heteradiegetic)和同叙述(homodiegetic)。

[1]由于身处其中却又置身事外,第三类叙事者在客观上使叙事的可信度提高。

电影改编过程中保留了小说原作中的叙事手法,通过尼克和一位医生在1923年的交谈,讲述了发生在1922年的故事。

尼克是一个典型的同叙述角色,他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故事的参与者,见证了一切重要事件,但并非主角。

尼克是盖茨比的邻居和朋友,是黛茜的表兄,是汤姆的大学同学,也是黛茜好友乔丹的男友。

这种特殊身份使得他成为盖茨比与黛茜重逢的牵线人,成为盖茨比与汤姆矛盾冲突的现场见证人。

[2]电影采用倒叙手法,在尼克的讲述与过去之间转换,向观众展现了故事中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如盖茨比与黛茜的重逢,盖茨比与汤姆的正面冲突,盖茨比的葬礼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大众化”的理论演进与文学实践“文艺大众化”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于中国现代文学视野的一个焦点语词,起源于20世纪左翼文学的一个口号,且与后期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密切联系。

从“五四”文学革命到当代商业性质浓厚的大众文化,“文艺大众化”是纵贯20世纪中国文艺发展历程并占据重要地位的文艺思潮。

深入探讨它的理论演进及其文学实践,对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一、“文艺大众化”的理论演进文艺大众化问题,实质上就是文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即文艺为什么人、如何为的问题。

文艺大众化理论在左翼文学、延安文艺以及抗战文学等不同历史阶段所具有的大众化内涵与侧重点均有不同,理论也由初步探索走向逐步成熟。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差异性和共同性都比较显著,差异性主要体现为不同历史阶段中的阶段性,共同性则旨归于它们共同体现了新文学的一大特性――大众性。

文艺大众化的萌芽与发展实际上贯穿了整个现代文学以及当代文学,人们围绕着“大众化”这一主题展开了多次讨论,进而取得了理论上的重大建树和创作上的可观进步。

本文希望通过对这段文学史的回顾,为文艺大众化的实践历史勾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

早在20年代初期,在晚清的民族危机中文艺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文艺界开始兴小说、倡白话,力图从精神层面进行国民改造以实现民族救亡,大众化成为了必然的走向。

晚清梁启超等推动的“文变”成为文艺变革的先声,也为文艺走近普通民众打开了一扇大门。

新文化运动尤其是随后的“五四”运动让更多有识之士认识到思想变革的重要意义。

五四运动中的知识分子希冀通过文学的变革为社会变革开出一副良药,随即中国现代文学拉开帷幕,其启蒙民众的价值取向与对大众问题的关注从一开始就暗含着大众化的道路选择。

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这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典范之作,是对“左联”以来大众化问题研讨的深化与提升,进一步夯实了文艺大众化的理论基础。

至此,中国的文艺大众化思想才真正形成了其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讲话》对文艺大众化进行了充分的理论阐释,毛泽东从现实的角度出发,阐明了革命文艺发展的路线方针以及理论基础,系统地论述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文艺批评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文艺的内容与形式,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立场及方式等问题,确定了当时全国文艺工作者应遵循的正确方向。

二、“文艺大众化”的文学实践在“文艺大众化”理论的指导下,不同时期的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文艺实践,他们深入生活,密切了解民众的生活状况,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创作出了大量的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在文艺大众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我们仅从延安时期文艺和新时期文学实践中便可窥见一斑。

首先,延安文艺是对文艺大众化理论践行的集大成,这里既有对“左联”以来大众化理论的创造性继承,也有在新的语境下顺应历史的拓展。

《讲话》发表后,在延安文艺工作者中引起极大的反响,文艺大众化成为一种共识,文艺工作者以自己的创作主动投入到民族解放的斗争中。

此期的文艺大众化的实践使文艺作品发生显而易见的变革。

一是思想内容发生了变化,民族化的文艺形式承载了旨在促进民族解放的新思想、新内容。

二是文学服务的对象彻底转变,不再困顿于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才子佳人的姻缘天合或出于逗乐的插科打浑的樊篱,而是以民间形式为宣传的一种有效手段,顺应群众的审美习惯与趣味,旨于创作为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如《白毛女》、《兄妹开荒》、《逼上梁山》、《王贵与李香香》、《小二黑结婚》等等。

此期文艺工作和政治斗争已经紧紧捆绑在一起,甚至成为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

其次,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文艺大众化”实践丰富多彩。

“进入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中,大众文化悄然兴起,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认可,并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迅猛发展。

当下社会,中国文化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而“大众文化”则逐渐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3]大众文化与文艺大众化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可以肯定的是,延安时期的“文艺大众化”可以为当代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发展与繁荣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而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繁荣,反过来为“文艺大众化”思想的普及与推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社会条件。

”[4]正因如此,才有了当下“文艺大众化”实践的丰富多彩。

(一)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创作方法虽仍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地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方法。

新写实小说抓住了当今中国人普遍的社会情绪和人民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由明显的忧国忧民的传统母题转向了对中国现阶段人们的普遍生存状态和民族心理特征的关注。

新写实小说植根于平民立场,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在作品中融入芸芸众生的生活感受和体验,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大众本位价值取向和民间意识。

以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方方的《风景》、池莉的《烦恼人生》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严守平民本位和“底层写作”,以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书写普通人的生命体验、生存状态和命运,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与愿望。

作家们将目光凝聚在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身上,反映农民的苦难与挣扎,市民的烦恼与焦虑,以貌似无情却有情的“零度写作” 、通俗化的语言叙事还原生存本相的民间叙事。

王安忆、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等作家用写实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生活原貌,“零度写作”的态度使作家在作品中真实的再现了大众生活的常态,真正的做到了忠于现实,忠于生活。

新写实小说作家总能敏锐地发现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的烦恼与忧虑,并真实地表现普通市民在平凡琐碎的庸常生活中所经历的精神上的忧虑、挣扎,而这种挣扎多来自于身边的日常琐事,如恋爱、家庭、工作。

池莉的《烦恼人生》讲述了武汉市普通工人印家厚一天的生活与工作经历,每天的忙碌生活后又是一个毫无改变的第二天。

印家厚平凡的日常经历中所体现的生存困境也是大众的,家庭矛盾中窘迫的居住环境、孩子的教育问题、拥挤的交通、不如意的工作等等,这种生活状态是中国普通市民一生的缩影。

新写实小说作家从平民的立场出发,关注并描写普通农民、市民的生存状态,揭示了农村与城市普通大众的生存坏境、生存困境与身处困境中的心路历程。

新写实小说是“文艺大众化”在后现代语境下的,一次令人瞩目、影响广泛的尝试。

(二)反腐小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官场腐败问题层出不穷,腐败现象也日益猖獗,反腐小说在大众的呼唤下应运而生。

这类小说以批判官场腐败现象和邪恶势力为主要内容,揭露了官场腐败的源头及恶果,塑造了一批腐败官僚群像与反腐英雄群像,歌颂反腐干部和反腐群众与腐败势力展开的英勇斗争。

反腐小说兴盛的原因在于,迎合了人民大众的心理诉求与实际需要。

此外,反腐小说多以一个或多个反腐败案件为基础推动情节发展,贯之以激烈的人物冲突,情节牵人心魂,场面惊心动魄,叙事引人入胜,符合一般读者的阅读趣味。

反腐小说与时政高度一致,既符合政治需要又满足了大众的心理和审美诉求,加之与影视作品的互动,拥有了众多的读者大众,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文学。

官场反腐小说以抨击官场腐败为主要内容,注重对官场生活及腐败现象的细致刻画,在揭露官场腐败的现实中反思、探析现代官场体制及反腐斗争,力图为人民群众还原被贪官污吏所掩盖矫饰的罪恶真相,最终目的是打击官场腐败,为人民表情达意、喊出人民群众的心声。

代表作家作品主要有王跃文的《国画》、阎真的《沧浪之水》、张平的《抉择》、陆天明的《大雪无痕》、周梅森的《至高利益》、张宏森的《大法官》等。

《大雪无痕》中的周密如若勤恳为民,原本前途不可限量,但他为了职位向副省长行贿,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三)网络小说网络小说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是当代的流行文学,同时又是生命力旺盛的大众化文学。

它的出现及其迅猛发展不仅带来文学创作群体的扩展,而且带来文学题材与内容的极大丰富,更是将文学的大众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网络文学作家大多来自民间,故事的平民化语言和情节也更符合大众欣赏趣味,因此吸引了大批读者群体。

网络小说的题材极为丰富,涵盖了言情、玄幻、武侠、历史、军事、灵异、科幻等多种类型。

势不可挡的网络文学在这几年间也缔造了宁财神、今何在、安妮宝贝、韩寒、郭敬明、唐七公子、明晓溪等网络知名作家。

宁财神的《武林外传》彻底颠覆了传统武侠剧模式,每一集讲述的都是生活中的平凡琐事,在这些看似无关痛痒的故事中,却体现了人的自省与成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爱情与友情,有嬉笑也有辛酸,有玩乐也有沉重。

在《武林外传》中,江湖不是遍布腥风血雨、刀光剑影的场所,只是普通人生活的平凡世界;侠客们也不再是执着于国仇家恨不念儿女情长的光辉形象,他们都是需要一日三餐、养家糊口的小人物,也有棘手的感情问题亟待解决,甚至会遇到一些令人尴尬的麻烦事。

从他的作品中,读者能够找出似曾相似的活动场景,可以感受到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的酸甜苦辣、离合悲欢。

因此受到普通民众的喜爱。

网络是一个具有平等性、虚拟性、包容性和相对自由性的大众文化空间,其存在给予了平民大众最为宽泛的话语空间,开启了大众性的话语权,平民百姓也拥有了可以随心创作的便捷平台,可以传达出真正的民间和大众的声音。

网络文学也带来了便捷的阅读途径与多样性的阅读选择,同时便于读者与作者建立迅捷的互动沟通。

网络文学的这些优势极大地调动了读者阅读与购买的积极性,满足了大众对于阅读日益广泛的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市场效益。

总而言之,网络文学让文学贴近大众,让大众了解文学,让文学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丰富了大众精神世界。

随着网络文学的日渐成熟,精益求精的网络文学作品将给文学大众化带来全新的生命活力。

延安时期与当下作为两个不同时期的文艺大众化实践,尽管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不同,但是中心主旨却是异途同归,即文学要源于大众生活,表现大众生活,要极大限度地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提升民众的文化修养和欣赏水平。

在文学创作中,如何处理好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衡量文学的价值,以什么样的尺度和标准来对文学的大众化作出评价,如何判断其大众化的深层的运作机理等等,都是值得深入探索的关键性问题。

文学大众化是通过让文学贴近大众生活从而走近大众的精神世界,最终的目的是引导并提升大众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同时这一要旨正是中国文艺与中国文学必须始终坚守的根本立场。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2、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