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

合集下载

弹塑性力学第一章弹塑性力学绪论资料

弹塑性力学第一章弹塑性力学绪论资料
弹塑性力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部分。
1、弹塑性本构关系
本构关系是指材料内任意一点的应力-应变之间的关 系,是材料本身的物理特性所决定的。弹性本构关系 是广义胡克定律,而塑性本构关系远比弹性本构关系 复杂。在不同的加载条件下要服从不同的塑性本构关 系。塑性本构关系有增量理论和全量理论。
6
2.研究荷载作用下物体内任意一点的应力和变形 在荷载作用下,物体内会产生内力,因此通常
广泛地探讨了许多复杂的问题,出现了许多边缘分支:
各向异性和非均匀体的理论,非线性板壳理论和非线性
弹性力学,考虑温度影响的热弹性力学,研究固体同气
体和液体相互作用的气动弹性力学和水弹性理论以及粘
弹性理论等。磁弹性和微结构弹性理论也开始建立起来。
此外,还建立了弹性力学广义变分原理。这些新领域的
发展,丰富了弹性力学的内容,促进了有关工程技术的
弹塑性力学
1
第一章 绪 论
§1-1 弹塑性力学基本概念和主要任务 §1-2 弹塑性力学的发展史
§1-3 基本假设及试验资料 §1-4 简化模型
2
1.1 弹塑性力学基本概念和主要任务
一、弹性(塑性)变形,弹性(塑性)阶段
可变形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将发生变形。根据变形 的特点,固体在受力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可分为两个明 显不同的阶段:当外力小于某一极限值(通常称为弹 性极限荷载)时,在引起变形的外力卸除后,固体能 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 形,固体只产生弹性变形的阶段称为弹性阶段;外力 超过弹性极限荷载,这时再卸除荷载,固体将不能恢 复原状,其中有一部分不能消失的变形被保留下来, 这种保留下来的永久变形就称为塑性变形,这一阶段 称为塑性阶段。
10
在这个时期,弹性力学的一般理论也有很大的发展。

弹塑性本构模型理论课件

弹塑性本构模型理论课件


材料屈服强度影响规律
屈服强度定义
材料开始发生明显塑性变形的最小应力值,反映了材料抵抗塑性变 形的能力。
屈服强度对弹塑性行为的影响
屈服强度越大,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越强,进入塑性阶段所需 的应力水平越高,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越差。
屈服强度的影响因素
材料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温度、应变速率等都会影响屈服强度 的大小。
材料弹性模量影响规律
弹性模量定义
01
材料在弹性阶段内,应力与应变之比,反映了材料抵抗弹性变
形的能力。
弹性模量对弹塑性行为的影响
02
弹性模量越大,材料的刚度越大,相同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弹性
变形越小,进入塑性阶段所需的应力水平越高。
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
03
材料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温度等都会影响弹性模量的大小
弹性阶段
材料在受力初期表现出弹性行为,应 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卸载后无残余 变形。
屈服阶段
当应力达到屈服强度时,材料进入塑 性阶段,应力不再增加但应变继续增 加,卸载后有残余变形。
强化阶段
材料在塑性阶段表现出应变硬化特性 ,随着塑性应变的增加,屈服强度逐 渐提高。
理想弹塑性模型
无强化阶段的弹塑性模型,屈服后应 力保持恒定,应变无限增加。
通过实验测定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硬化模量等参 数,为模拟提供准确数据。
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金属材料的弹塑性行为模型,进行加载、 卸载等模拟过程。
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弹塑性本构模型在金属 材料行为模拟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例二:混凝土结构弹塑性损伤评估
损伤模型选择
针对混凝土结构的损伤特点,选择合适 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如塑性损伤模

弹塑性详解

弹塑性详解

弹塑性的未来发展
智能材料
未来弹塑性材料将与智能传感器和控制系统集成,实现自主监测和自适应调节,提高结构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高性能应用
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能源等领域,弹塑性材料将发挥更大作用,提高关键部件的抗冲击和耐疲劳能力。
仿生设计
从生物体的运动机理中吸取灵感,开发出更高效、协调的弹塑性机构,应用于机器人、生化假肢等领域。
制造工艺控制
弹塑性理论在冲压、挤压、锻造等成形加工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预测工件变形、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提高产品质量。
生物医学应用
医疗器械和义肢设计需要利用弹塑性分析,确保其能适应人体组织的变形特性,提高舒适度和功能性。
弹塑性的重要性
1
提高结构安全性
弹塑性能够增强材料和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能力,有效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风险,提高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弹塑性的影响因素
应力-应变关系
材料的弹塑性行为主要取决于其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包括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最大强度等关键参数。
材料成分与微观结构
材料的化学成分、晶粒大小、相组成等微观结构特征直接影响其宏观力学性能和弹塑性行为。
应力状态与几何形状
零件或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几何形状会导致局部应力集中,从而影响弹塑性响应和失效模式。
工程应用
20世纪中后期,弹塑性理论和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在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代进展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弹塑性分析方法不断创新,在复杂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工艺优化中展现强大的潜力。
弹塑性的基本原理
数学描述
弹塑性通过应变-应力关系的数学模型来描述材料在力学作用下的变形行为。这些模型结合了材料的弹性特性和塑性特性。

弹塑性本构关系简介

弹塑性本构关系简介

2) 势能原理的数学表达
应变能
总势能
Ve=Vε+VP =1/2∫VσijεijdV 外力势能
-∫VFbiuidV- ∫SσFsiuidS = min
2 虚力原理
1)虚力原理的表述
给定位移状态协调的充分必要条件为:对 一切自平衡的虚应力,恒有如下虚功方程成 立(矩阵)
∫V[ε]Tδ[σ]dV=∫Su([L]δ[σ])T [u ]0dS
收敛准则
1、位移模式必须包含单元的刚体位移
2、位移模式必须能包含单元的常应变
3、位移模式在单元内要连续、并使相邻单元间的位移必须协调
满足条件1、2的单元为完备单元
满足条件3的单元为协调单元 多项式位移模式阶次的选择——按照帕斯卡三角形选
几何各向同性:位移模式应与局部坐标系的方位无关
多项式应有偏惠的坐标方向,多项式项数等于单元边界结点的自由度总
变间关系为 octσoct
GKtt
oct 3K s oct oct Gs oct
并有
Gs G
1
a
oct
B c
m
KGss
εoct
oct
K G e s
s (c oct ) p
KG
其中G、K分别为初始切线剪切和体积模量,
B c
为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a、m、c和p为由试验
确定的常数。
POCT
弹性张量Dijkl
ij
Dijkl kl
( 2G 1 2
ij kl
2Giklj ) kl
i 1, j 2, k 1,l 2
12
D1212 12
( 2G 1 2
1212
2G1122 )12
11 1 12 0 22 1

第十七章-弹塑性分析详解

第十七章-弹塑性分析详解

b
s
max s
理想弹塑性模型
P
h
开始屈服
max
M W
M bh2
6
(+) Pl 4
b
s
max s
理想弹塑性模型
M e sW
P
h
(+) Pl 4
b
进入屈服
s
max
M W
M bh2
2e
6
max s s
理想弹塑性模型
M
2( h 2
e)b s

1 (h 22
e)
W'
sz
(h2 4
e2 )b s
2 3
b
s
e2
P
h
整截面屈服
(+) Pl 4
M e=0
h2 (
4 Mu
e2 )b s
h2 4
b
s
2 3
b
se2
b
s
s
理想弹塑性模型
Mu 6 1.5 Me 4
P
塑性铰 的形成
塑性铰(plastic hinge)的力学模型
Mu
Mu
与普通铰相比,塑性铰
是个概念或力学模型
s,进入屈服阶段,接着还有强化阶段,最后进入局部变
形阶段,然后破坏。
认为屈服就破坏,这是弹性设计的概念。按照 弹性设计的构件工作时只允许发生弹性变形。 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平衡:工程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弹塑性设计:充分利用材料的塑性变形,化有害 为有利。
塑性材料应力应变关系
column beam
joint
N2
P cos2 1 2 cos3
P
N3 1 2 cos3

弹塑性的概念

弹塑性的概念

弹塑性的概念
弹塑性是指材料在受力作用下,既具有弹性变形又具有塑性变形的特性。

弹性变形是指材料在受到外部力作用下,发生一定的形变,但当外力撤除后,材料能够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

弹性变形是可逆的,没有能量损失。

塑性变形是指材料在受到外部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且不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

塑性变形是不可逆的,会造成能量的损失。

弹塑性材料能够同时具备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性质。

在受到外部力作用下,材料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变形,当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材料进入塑性变形阶段。

一旦塑性变形发生,材料将会保留部分塑性形变,即使撤除外力,也不会完全恢复。

弹塑性材料通常在强度和延展性方面都有比较好的性能,能够承受一定的变形而不断裂或破坏。

13建筑结构大震下弹塑性分析

13建筑结构大震下弹塑性分析

荷载因子
1.3 1.25 1.2 1.15 1.1 1.05
1 0
试验数据 有限元解
1000
2000
3000
结构顶点位移(mm)
罕遇地震下结构性能的评估
• 弹塑性位移角控制 • 结构薄弱部位的判断 • 结构的抗倒塌验算 • 大震下结构抗震性能的整体评估 • 弹塑性分析结果的讨论
➢弹塑性分析目的、意义 ➢弹塑性分析方法 ➢弹塑性分析的具体实现
弹塑性分析目的、意义
➢ 三水准设防中的“大震不倒” ➢ 两阶段设计中的“第二阶段弹塑性变形验算” ➢ 强震下变形验算的基本问题:
计算薄弱层位移反应和变形能力;通过改善结 构均匀性和加强薄弱层使得层间位移角满足限 值要求。
弹塑性分析的规范规定
1。弹塑性层间位移、位移角的控制; 2。结构大震下的薄弱部位的判断; 3。结构抗倒塌验算; 4。结构大震下的整体变形能力,即最大变形; 5。结构大震下变形、反应力的突变分析; 6。局部变形分析; 7。静力推覆的最大承载力分析; 8。时程分析的各时刻结构变形、杆件塑性铰分析; 9。各时刻杆件塑性铰、剪力墙破坏点分布的分析; 10。结构关键部位、削弱部位的弹塑性反应分析。
4。弹塑性整体计算模型(如层模型、平面模型、三维 模型等)、迭代的求解方法,也是影响弹塑分析结果 的因素之一;
5。弹塑性分析参数的合理选择。
6。在弹塑性分析过程中不考虑构件剪切破坏;
7。弹塑性分析,应当考虑构件的塑性发展,即塑性铰 有可能还要延杆件方向延伸;
8。弹塑性动力分析的控制,按设防烈度的大震,取与 规范一致即可;
• 3。周期-最大层间位移曲线——基于等效单质点体系 综合统计出的结构周期顶点位移曲线。随着结构进入 弹塑性状态,结构的自振周期、顶点位移反应也发生 变化,竖向连接需求谱与能力谱曲线的交点,则该点 的层间位移值可以理解为抵抗设计烈度大震时的结构 弹塑性层间位移,也可以把该点的层间位移与规范限 值比较,比规范小则满足设计要求,反之则认为不满 足设计要求。

《弹塑性分析》课件

《弹塑性分析》课件
未来研究将更加关注多物理场耦合的弹塑性分析,如结构-流体-热等多物理场的相互作用 ,需要发展更为复杂和高效的数值方法。
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弹塑性分析
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出现,对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弹塑性分析将成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包括对超弹性、粘弹性、粘塑性等方面的研究。
人工智能在弹塑性分析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未来可以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弹塑性分 析中,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模型预测和优化等。
03
建立每个单元的平衡方程,通过求解这些方程得到整个系统的
近似解。
弹塑性分析的有限元模型
材料属性
考虑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等 参数。
初始条件
设定模型在分析开始时的状态,如初始应变 、初始应力等。
边界条件
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模型的边界条件,如固定 、自由、受压等。
载荷
根据实际情况施加适当的载荷,如集中力、 分布力等。
在建立弹塑性本构模型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 硬化或软化行为,以及温度、应变速率等对材 料力学行为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03弹塑性分析的有限元方法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
离散化
01
将连续的物理系统离散成有限个小的单元,每个单元具有特定
的形状和大小。
近似解
02
用数学模型描述每个单元的行为,并使用近似解代替精确解。
平衡方程
弹塑性分析
目 录
• 弹塑性分析概述 • 弹塑性本构模型 • 弹塑性分析的有限元方法 • 弹塑性分析的实例 • 弹塑性分析的展望与挑战
01
弹塑性分析概述
弹塑性材料的定义与特性
弹塑性材料
弹性
塑性
弹塑性材料的特性

钢结构设计中的弹塑性分析与实例研究

钢结构设计中的弹塑性分析与实例研究

钢结构设计中的弹塑性分析与实例研究一、弹塑性分析的概念和意义弹塑性是一种理论分析方法,基于材料的力学性质和物理特性,从宏观角度考虑材料的弹塑性行为,在设计结构时应用的强度设计方法。

弹塑性分析可以用于钢结构设计中,主要应用于研究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以及分析结构在承受荷载时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

在结构设计中,弹性分析只能适用于弹性阶段,无法考虑到结构在超过弹性阶段时的变形和破坏情况。

因此,在遇到变形较大或荷载较大的结构时,弹性分析方法往往不够准确,需要借助弹塑性分析方法。

弹塑性分析方法也可以用于结构安全评估和重构设计中。

二、钢结构设计中的弹塑性分析方法在进行钢结构设计中的弹塑性分析时,需要先确定结构和荷载的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并制定有效的力学模型。

钢结构的强度破坏比较复杂,因此一般采用能量法来进行分析。

能量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在结构的弹性和塑性阶段中,通过实现结构内部能量的平衡来分析结构的承载能力。

在进行弹塑性分析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材料的力学特性,包括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极限强度等。

2.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材料在超过屈服强度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3.结构的截面形状和截面面积。

4.材料破坏之前的变形能力和变形特点。

5.荷载在结构上的分布和作用方式,以及荷载的大小。

在进行弹塑性分析时,可以采用平衡法,即根据平衡条件来建立结构的方程,然后逐步增加荷载,计算结构的应力和应变。

如果结构发生变形或产生裂缝,则需要进一步考虑塑性形变的影响,再进行一次力学计算。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满足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为止。

三、钢结构设计中的弹塑性分析实例对于一座高层钢结构建筑,需要进行弹塑性分析来评估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该建筑的主体结构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顶部采用钢桁架悬挑式结构,所使用的钢材为Q345B,其屈服强度为345MPa,极限强度为470MPa。

首先,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弹性分析,并确定其基本弯曲挠度和初始静力系数。

弹塑性理论

弹塑性理论

4.1.2 弹塑性理论1)塑性含义[47~49]及与弹性的关联塑性是一种在某种给定载荷下,材料产生永久变形的材料特性,对大多的工程材料来说,当其应力低于比例极限时,应力一应变关系是线性的。

另外,大多数材料在其应力低于屈服点时,表现为弹性行为,也就是说,当移走载荷时,其应变也完全消失。

由于屈服点和比例极限相差很小,因此在有限元程序中,假定它们相同。

在应力一应变的曲线中,低于屈服点的叫作弹性部分,超过屈服点的叫作塑性部分,也叫作应变强化部分。

塑性分析中考虑了塑性区域的材料特性。

当材料中的应力超过屈服点时,塑性被激活。

塑性应变的大小可能是加载速度快慢的函数,如果塑性应变的大小与时间有关,这种塑性叫作率无关性塑性,相反,与应变率有关的塑性叫作率相关塑性。

大多的材料都有某种程度上的率相关性,但在大多数静力分析所经历的应变率范围,两者的应力-应变曲线差别不大,所以在一般的分析中,常规认为是与率无关的。

塑性材料的数据一般以拉伸的应力—应变曲线形式给出。

材料数据可能是工程应力(PA0)与工程应变(),也可能是真实应力(P/A)与真实应变nLll( )0。

大应变的塑性分析一般采用真实的应力、应变数据,而小应变分析一般采用工程的应力、应变数据。

2)塑性准则(1)屈服准则对单向受拉试件,可以通过简单的比较轴向应力与材料的屈服应力来决定是否有塑性变形发生,然而,对于一般的应力状态,是否到达屈服点并不是明显的。

屈服准则是一个可以用来与单轴测试的屈服应力相比较的应力状态的标量表示。

因此,知道了应力状态和屈服准则,程序就能确定是否有塑性应变产生。

屈服准则的值有时候也叫作等效应力,一个通用的屈服准则是Von Mises 屈服则,当等效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应力时,将会发生塑性变形。

可以在主应力空间中画出 Mises 屈服准则,见图 4.5。

图 4.5 Mises 屈服准则在 3-D 中,屈服面是一个以1 2 3为轴的圆柱面,在2-D中,屈服面是一个椭圆,在屈服面内部的任何应力状态,都是弹性的,屈服面外部的任何应力状态都会引起屈服。

弹塑性力学基础

弹塑性力学基础

温加工
冷加工 在不产生回复和 再结晶温度以下
改善产品组织性能
降低金属变形抗力 改善金属塑性 提高强度
冷加工-退火 表面光洁,尺寸精确, 组织性能良好
加热温度 变形终了温度 变形程度 冷却速度
冷变形及热变形
冷变形
变形温度低于回复温度时,金属在 变形过程中只有加工硬化而无回复与再 结晶现象,变形后的金属只具有加工硬 化组织,这种变形称为冷变形。
继续提高变形速度,塑性又开始 下降:随变形速度↑,变形抗力
升高,达到相应于更小变形程度 下的断裂抗力之值。 第二次上升:热效应起作用,温度↑ ,变形抗力下降。
第二次下降:热效应极大,把金属加热到出现液相或大大降
低其晶间物质的强度。
4.变形程度 变形程度对塑性的影响,是同加工硬化及加工过程中伴 随着塑性变形的发展而产生的裂纹倾向联系在一起的。 在热变形过程中,变形程度与变形温度-速度条件是相 互联系着的,当加工硬化与裂纹胚芽的修复速度大于发生速
4、具有纤维组织的金属,各个方向上的机械性能 不相同。顺纤维方向的机械性能比横纤维方向的好。金 属的变形程度越大,纤维组织就越明显,机械性能的方 向性也就越显著。
使纤维分布与零件的轮廓相符合而不被切断; 使零件所受的最大拉应力与纤维方向一致,最大 切应力与纤维方向垂直。
实例:
当采用棒料直接经切削加工制造螺钉时,螺钉头部与杆部 的纤维被切断,不能连贯起来,受力时产生的切应力顺着纤维 方向,故螺钉的承载能力较弱(如图a示 )。 当采用同样棒料经局部镦粗方法制造螺钉时(如图b示),纤 维不被切断且连贯性好,纤维方向也较为有利,故螺钉质量较 好。
3)金属表面形成吸附润滑层,塑性↑
提高金属塑性的主要途径
提高塑性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化学成分、改善组织结构,提高材料的成分和组 织的均匀性; (2)采用合适的变形温度—速度制度;

静力弹塑性分析与动力弹塑性分析的优缺点

静力弹塑性分析与动力弹塑性分析的优缺点

静力弹塑性分析与动力弹塑性分析的优缺点一、静力弹塑性分析
(1)、优点:
1.计算方便快捷;
2.水平加载模式对分析结果影响显著;
3.分析结果稳定。

(2)、缺点:
1.存在大量自由度的简化假定;
2.不能完全反应结构的动力特性;
3.不能反应结构高阶振型的影响。

二、动力弹塑性分析
(1)、优点:
1.全面考虑结构的材料、几何属性;
2.能给出结构构件屈服的时刻和顺序,从而判明结构的屈服机制;
3.可以迅速判别结构薄弱构件。

(2)、缺点:
1.地震波选择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
2.直接积分法计算开销较大;
3.材料本构、计算参数等选取对专业素养、经验等要求较高。

弹塑性力学(

弹塑性力学(
1 2 3
23
三向应力状态( Three—Dimensional State of Stress): 三个主应力都不为零的应力状态。
2 3
1 x
x x
x
zx
xz
二向应力状态(Plane State of Stress): 一个主应力为零的应力状态。
单向应力状态(Unidirectional State of Stress): 一个主应力不为零的应力状态。
n=cos(N,z) SDOAB=nS 26
1、斜截面上的应力 z
Fx 0
px S x lS yx mS zx nS 0
C pz
px l x m yx n zx
N
py l xy m y n zy
yx xy
x
pz l xz m yz n z
y
弹塑性力学 前言
❖弹塑性力学的定义 ❖弹塑性力学中的简化假设 ❖弹塑性力学的研究方法 ❖弹塑性力学的主要内容
1
弹塑性力学的定义
❖ 弹塑性力学的定义:弹塑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重 要分支,是研究弹性体和弹塑性体在载荷作用下应力 分布规律和变形规律的一门学科。
❖ 任务:
❖ 根据实验观察结果寻求弹塑性状态下的变形规律,建立本构关系及 有关基本理论。
②全应力:p ΔA0 ΔA
O
全应力分解为:
x
z
垂直于截面的应力称为“正应力”:
pcosa
位于截面内的应力称为“切应力”: O
psina
DF M
DA
y
n
M ap
y
x 19
应力状态
➢ 一点的应力状态: 过一点有无数的截面,这一点的各个截面上应力情况的集合,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原理和计算实例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原理和计算实例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原理和计算实例一、本文概述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分析方法,用于评估结构在静力作用下的弹塑性行为。

该方法结合了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和有限元分析技术,能够有效地预测结构在静力加载过程中的变形、应力分布以及破坏模式。

本文将对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进行详细介绍,并通过计算实例来展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概念、分析流程和方法,掌握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技巧,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二、弹塑性理论基础弹塑性分析是结构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同时发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情况。

在弹塑性分析中,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不再是线性的,而是呈现出非线性特性。

当材料受到的应力超过其弹性极限时,材料将发生塑性变形,这种变形在卸载后不能完全恢复,从而导致结构的永久变形。

弹塑性分析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塑性力学、塑性理论和弹塑性本构关系。

塑性力学主要研究塑性变形的产生、发展和终止的规律,它涉及到塑性流动、塑性硬化和塑性屈服等概念。

塑性理论则通过引入屈服函数、硬化法则和流动法则等,描述了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

弹塑性本构关系则综合考虑了材料的弹性和塑性变形行为,建立了应力、应变和应变率之间的关系。

在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中,通常需要先确定材料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然后结合结构的边界条件和受力情况,建立结构的弹塑性平衡方程。

通过求解这个平衡方程,可以得到结构在静力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和应力分布。

弹塑性分析在结构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评估结构的承载能力、变形性能和抗震性能等方面。

通过弹塑性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结构在极端荷载作用下的响应,为结构设计和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即为弹塑性理论基础的主要内容,它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结构在弹塑性阶段行为的理论框架和工具。

在接下来的计算实例中,我们将具体展示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进行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弹塑性

弹塑性

1 一点的应力状态?通过一点P 的各个面上应力状况的集合。

2 一点应变状态?代表一点P 的领域内线段与线段间夹角的改变。

3 应力张量?应力张量的不变量?应力球张量?体积应力?平均应力?应力偏张量?偏应力第二不变量J2的物理意义?单向应力状态?纯剪应力状态的应力张量?给出应力分量,计算第一,第二不变量。

应力张量ij σ代表了物体中某一确定点的3个相互垂直微面上的应力矢量。

⎥⎥⎥⎦⎤⎢⎢⎢⎣⎡=333231232221131211σσσσσσσσσσij =⎥⎥⎥⎦⎤⎢⎢⎢⎣⎡m m m σσσ+ijS不变量kkJ σσσσ=++=3322111()ki ik kk ii J 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211113313333322322222112112ij J σσσσσσσσσσ==3332312322211312113应力球张量ij m δσ 体积应力z y x σσσ++=Θ 平均应力()33221131σσσσ++=m 应力偏张量ij m ij ij S δσσ-=偏应力张量第二不变量J2的大小可用来判断物体所处的弹塑性状态。

单向应力状态指有两个主应力等于零。

纯剪应力张量ij σ(0=ii σ)4 应变张量?应变张量的不变量?应变球张量?体积应变?平均应变?应变偏张量?应变张量⎥⎥⎥⎥⎥⎥⎦⎤⎢⎢⎢⎢⎢⎢⎣⎡=z zy zx yz yyxxz xy x ij εγγγεγγγεε212121212121不变量3213322111εεεεεε++=++=I 2312232121133332222112εεεεεεεεε+++---=I ij I ε=3 体积应变z y x v V V V εεεε++=-=平均应变()z y x m εεεε++=31应变球张量ij m δε 偏张量ij kk ij ij ij ij e δεεεδε31-=-= 5 体积改变定理?形状改变定理?体积 m m K εσ3= 形状 '2ij ij G S ε= 式中 ij m ij ij S δσσ-=ij m ij ij δεεε-='6 弹性本构关系和塑性本构关系的各自主要特点? 弹性本构方程所描述的物理关系是物体的客观规律,应与坐标系的选取无关,即本构方程本质上应具有坐标不变性。

我所认识的弹塑性力学

我所认识的弹塑性力学

PART THREE
添对金属材料 进行塑性变形,以制造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金 属制品。
添加 标题
结构分析:通过弹塑性力学理论,对建筑、桥 梁等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模拟和分析,优化结 构设计,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添加 标题
生物医学:利用弹塑性力学原理,研究人体软 组织的力学性质和行为,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 供依据。
意义:是弹塑性力学中的核心 内容,是联系力学实验与工程
实际的重要桥梁
建立方法:基于实验数据和理 论分析,通过求解物理方程得

屈服准则:描述材料在受力过程中何时进入塑性状态的 准则,常用的有米塞斯屈服准则和库伦-米塞斯屈服准则。
流动法则:描述塑性变形过程中,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有塑性流动法则和全塑性流动法则。
强化阶段:材料在屈 服后,随着应力的增 加,应变也会增加, 但此时应力增加的速 度要比塑性阶段慢。
弹性和塑性变形的定义 弹塑性变形的物理过程和特点 弹塑性变形的分类和表现形式 弹塑性变形的影响因素和规律
PART TWO
定义:应力与 应变之间的关 系,描述了材 料在受力时发 生的形变和抵 抗形变的能力。
弹塑性力学的基本 概念对于理解和应 用其理论至关重要 。
弹性:材料在受到外 力作用后发生形变, 当外力去除后能够恢 复原来的形状和尺寸。
塑性:材料在受到外力 作用后发生形变,当外 力去除后不能完全恢复 原来的形状和尺寸。
屈服点:材料在受到外 力作用后开始发生屈服 (即应力不再增加而应 变继续增加)的应力值 。
弹性阶段:应 力与应变成正 比,材料发生 弹性形变,卸 载后形变消失。
塑性阶段:应 力与应变不成 正比,材料发 生塑性形变, 卸载后形变部
分保留。

木材的弹塑性和变形机制

木材的弹塑性和变形机制
03
04
采用抗变形材料:采用抗变形材料,如金属、塑料等,替代木材,避免因木材变形引起的问题。
05
温度:温度变化会导致木材的变形,温度越高,变形越大
湿度:湿度变化也会导致木材的变形,湿度越大,变形越大
光照:光照也会影响木材的变形,光照越强,变形越大
风速:风速也会影响木材的变形,风速越大,变形越大
木材种类:不同种类的木材,其变形程度也不同
木材的弹塑性:木材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会发生形变,但形变不会立即消失,具有一定的弹塑性。
添加标题
木材的变形机制:木材的变形主要是由于细胞壁的变形和细胞腔的变形引起的。
添加标题
木材的变形过程:木材在受到外力作用下,首先会发生细胞壁的变形,然后细胞腔也会发生变形,最后整个木材就会发生形变。
添加标题
木材的变形恢复:当外力消失后,木材的形变会逐渐恢复,但恢复程度取决于木材的弹塑性和变形程度。
定期清洁:使用吸尘器或抹布清除灰尘和污渍
添加标题
避免阳光直射:阳光直射会导致木材开裂和褪色
添加标题
保持湿度:使用加湿器或湿布保持木材的湿度
添加标题
定期打蜡:使用专用的木材蜡进行打蜡,保持木材的光泽和保护层
添加标题
避免高温:避免将高温物品直接放在木材上,以免造成损坏
添加标题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木材的连接处和螺丝,确保其牢固和稳定。
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外力消失后能恢复原状
木材种类:不同种类的木材具有不同的弹塑性
木材湿度:湿度对木材的弹塑性有显著影响
木材温度:温度对木材的弹塑性也有影响
木材的化学成分:木材的化学成分也会影响其弹塑性
弹塑性与木材的纤维结构、密度、含水率等因素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什么是塑性 (1)路径相关性 (1)率相关性 (1)工程应力、应变与真实应力、应变 (1)什么是激活塑性 (2)塑性理论介绍 (2)屈服准则 (2)流动准则 (3)强化准则 (3)塑性选项 (5)怎样使用塑性 (6)ANSYS输入 (7)输出量 (7)程序使用中的一些基本原则 (8)加强收敛性的方法 (8)查看结果 (9)塑性分析实例(GUI方法) (9)塑性分析实例(命令流方法) (14)弹塑性分析在这一册中,我们将详细地介绍由于塑性变性引起的非线性问题--弹塑性分析,我们的介绍人为以下几个方面:∙什么是塑性∙塑性理论简介∙ANSYS程序中所用的性选项∙怎样使用塑性∙塑性分析练习题什么是塑性塑性是一种在某种给定载荷下,材料产生永久变形的材料特性,对大多的工程材料来说,当其应力低于比例极限时,应力一应变关系是线性的。

另外,大多数材料在其应力低于屈服点时,表现为弹性行为,也就是说,当移走载荷时,其应变也完全消失。

由于屈服点和比例极限相差很小,因此在ANSYS程序中,假定它们相同。

在应力一应变的曲线中,低于屈服点的叫作弹性部分,超过屈服点的叫作塑性部分,也叫作应变强化部分。

塑性分析中考虑了塑性区域的材料特性。

路径相关性:即然塑性是不可恢复的,那么这种问题的就与加载历史有关,这类非线性问题叫作与路径相关的或非保守的非线性。

路径相关性是指对一种给定的边界条件,可能有多个正确的解—内部的应力,应变分布—存在,为了得到真正正确的结果,我们必须按照系统真正经历的加载过程加载。

率相关性:塑性应变的大小可能是加载速度快慢的函数,如果塑性应变的大小与时间有关,这种塑性叫作率无关性塑性,相反,与应变率有关的性叫作率相关的塑性。

大多的材料都有某种程度上的率相关性,但在大多数静力分析所经历的应变率范围,两者的应力-应变曲线差别不大,所以在一般的分析中,我们变为是与率无关的。

工程应力,应变与真实的应力、应变:塑性材料的数据一般以拉伸的应力—应变曲线形式给出。

材料数据可能是工程应力(PA)与工程应变(∆ll),也可能是真实应力(P/A )与真实应变(nL l l ()0)。

大应变的塑性分析一般采用真实的应力,应变数据而小应变分析一般采用工程的应力、应变数据。

什么时候激活塑性:当材料中的应力超过屈服点时,塑性被激活(也就是说,有塑性应变发生)。

而屈服应力本身可能是下列某个参数的函数。

∙ 温度 ∙ 应变率∙ 以前的应变历史 ∙ 侧限压力 ∙ 其它参数塑性理论介绍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依次介绍塑性的三个主要方面:∙ 屈服准则 ∙ 流动准则 ∙ 强化准则 屈服准则:对单向受拉试件,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比较轴向应力与材料的屈服应力来决定是否有塑性变形发生,然而,对于一般的应力状态,是否到达屈服点并不是明显的。

屈服准则是一个可以用来与单轴测试的屈服应力相比较的应力状态的标量表示。

因此,知道了应力状态和屈服准则,程序就能确定是否有塑性应变产生。

屈服准则的值有时候也叫作等效应力,一个通用的屈服准则是Von Mises 屈服准则,当等效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应力时,将会发生塑性变形。

可以在主应力空间中画出Mises 屈服准则,见 图3-1。

在3-D 中,屈服面是一个以123σσσ==为轴的圆柱面,在2-D 中,屈服面是一个椭圆,在屈服面内部的任何应力状态,都是弹性的,屈服面外部的任何应力状态都会引起屈服。

注意:静水压应力状态(123σσσ==)不会导致屈服:屈服与静水压应力无关,而只与偏差应力有关,因此,1180σ=,230σσ==的应力状态比123180σσσ==的应力状态接近屈 服。

Mises 屈服准则是一种除了土壤和脆性材料外典型使用的屈服准则,在土壤和脆性材料中,屈服应力是与静水压应力(侧限压力)有关的,侧限压力越高,发生屈服所需要的剪应力越大。

流动准则:流动准则描述了发生屈服时,塑性应变的方向,也就是说,流动准则定义了单个塑性应变分量(xpl ε,ypl ε等)随着屈服是怎样发展的。

一般来说,流动方程是塑性应变在垂直于屈服面的方向发展的屈服准则中推导出来的。

这种流动准则叫作相关流动准则,如果不用其它的流动准 则(从其它不同的函数推导出来)。

则叫作不相关的流动准则。

强化准则:强化准则描述了初始屈服准则随着塑性应变的增加是怎样发展的。

一般来说,屈服面的变化是以前应变历史的函数,在ANSYS 程序中,使用了两种强化准则。

等向强化是指屈服面以材料中所作塑性功的大小为基础在尺寸上扩张。

对M ises 屈服准则来说,屈服面在所有方向均匀扩张。

见图3-2。

图3-2 等向强化时的屈服面变化图由于等向强化,在受压方向的屈服应力等于受拉过程中所达到的最高应力。

随动强化假定屈服面的大小保持不变而仅在屈服的方向上移 动,当某个方向的屈服应力升高时,其相反方向的屈服应力应该降低。

见图3-3。

图3-3 随动强化时的屈服面变化图在随动强化中,由于拉伸方向屈服应力的增加导致压缩方向屈服应力的降低,所以在对应的两个屈服应力之间总存一个2yσ的差值,初始各向同性的材料在屈服后将不再是向同性的。

塑性选项ANSYS程序提供了多种塑性材料选项,在此主要介绍四种典型的材料选项可以通过激活一个数据表来选择这些选项。

∙经典双线性随动强化BKIN∙双线性等向强化BISO∙多线性随动强化MKIN∙多线性等向强化MISO经典的双线性随动强化(BKIN)使用一个双线性来表示应力应变曲线,所以有两个斜率,弹性斜率和塑性斜率,由于随动强化的Vonmises 屈服准则被使用,所以包含有鲍辛格效应,此选项适用于遵守Von Mises 屈服准则,初始为各向同性材料的小应变问题,这包括大多数的金属。

σ和切向斜率T E,可以定义高达六条不同温度下的曲需要输入的常数是屈服应力y线。

注意:∙使用MP命令来定义弹性模量∙弹性模量也可以是与温度相关的∙切向斜率Et不可以是负数,也不能大于弹性模量在使用经典的双线性随动强化时,可以分下面三步来定义材料特性。

1、定义弹性模量2、激活双线性随动强化选项3、使用数据表来定义非线性特性双线性等向强化(BIS0),也是使用双线性来表示应力-应变曲线,在此选项中,等向强化的Von Mises 屈服准则被使用,这个选项一般用于初始各向同性材料的大应变问题。

需要输入的常数与BKIN选项相同。

多线性随动强化(MKIN)使用多线性来表示应力-应变曲线,模拟随动强化效应,这个选项使用Von Mises 屈服准则,对使用双线性选项(BKIN)不能足够表示应力-应变曲线的小应变分析是有用的。

需要的输入包括最多五个应力-应变数据点(用数据表输入),可以定义五条不同温度下的曲线。

在使用多线性随动强化时,可以使用与BKIN相同的步骤来定义材料特性,所不同的是在数据表中输入的常数不同,下面是一个用命令流定义多线性随动强化的标准输入。

MPTEMP,,10,70MPDATA,EX,3,,30ES,25ESTB,MK2N,3TBTEMP,,STRA2NTBDA TA,,0.01,0.05,0.1TBTEMP,10TBDA TA,,30000,37000,38000TBTEMP,70TBDA TA,,225000,31000,33000多线性等向强化(MISO)使用多线性来表示使用Von Mises屈服准则的等向强化的应力-应变曲线,它适用于比例加载的情况和大应变分析。

需要输入最多100个应力-应变曲线,最多可以定义20条不同温度下的曲线。

其材料特性的定义步骤如下:1、定义弹性模量2、定义MISO数据表3、为输入的应力-应变数据指定温度值4、 输入应力-应变数据5、 画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与MKIN 数据表不同的是,MISO 的数据表对不同的温度可以有不同的应变值,因此,每条温度曲线有它自己的输入表。

怎 样 使 用 塑 性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介绍在程序中怎样使用塑性,重点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 可 用 的ANSYS 输 入 ∙ ANSYS 输 出 量∙ 使 用 塑 性 的 一 些 原 则 ∙ 加 强 收 敛 性 的 方 法 ∙ 查 看 塑 性 分 析 的 结 果 ANSYS 输 入:当使用T B 命令选择塑性选项和输入所需常数时,应该考虑到:∙ 常数应该是塑性选项所期望的形式, 例如,我们总是需要应力和总的应变,而不是应力与塑性应变。

∙ 如果还在进行大应变分析,应力-应变曲线数据应该是真实应力-真实应 变。

对双线性选项(BK I N ,BISO ),输入常数yσ和TE可以按下述方法来决定,如果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应力yσ,通常以产生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作为屈服应力,而TE可以通过在分析中所预期的应变范围内来拟合实验曲线得到。

其它有用的载荷步选项:∙ 使用的子步数(使用的时间步长),既然塑性是一种与路径相关的非线性,因此需要使用许多载荷增量来加载 ∙ 激活自动时间步长∙ 如果在分析所经历的应变范围内,应力-应变曲线是光滑的,使用预测器选项,这能够极大的降低塑性分析中的总体迭代数。

输出量在塑性分析中,对每个节点都可以输出下列量: EPPL -塑性应变分量xpl ε,ypl ε等等EPEQ -累加的等效塑性应变SEPL -根据输入的应力-应变曲线估算出的对于EPEQ 的等效应 力 HPRES -静水压应力 PSV -塑性状态变量PLWK -单位体积内累加的塑性功上面所列节点的塑性输出量实际上是离节点最近的那个积分点的值。

如果一个单元的所有积分点都是弹性的(EPEQ =0),那么节点的弹性应变和应力从积分点外插得到,如果任一积分点是塑性的(EPEQ>0),那么节点的弹性应变和应力实际上是积分点的值,这是程序的缺省情况,但可 以人为的改变它。

程序使用中的一些基本原则:下面的这些原则应该有助于可执行一个精确的塑性分析1、 所需要的塑性材料常数必须能够足以描述所经历的应力或应变范围内的材料特性。

2、 缓慢加载,应该保证在一个时间步内,最大的塑性应变增量小于5%,一 般 来说,如果Fy 是系统刚开始屈服时的载荷,那么在塑性范围内的载荷增量应近似为: ∙ 0.05*Fy - 对用面力或集中力加载的情况 ∙ Fy - 对用位移加载的情况3、 当模拟类似梁或壳的几何体时,必须有足够的网格密度,为了能够足够的模拟弯曲反应,在厚度方向必须至少有二个单元。

4、除非那个区域的单元足够大,应该避免应力奇异,由于建模而导致的应力奇异有:∙单点加载或单点约束∙凹角∙模型之间采用单点连接∙单点耦合或接触条件5、如果模型的大部分区域都保持在弹性区内,那么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来降低计算时间:∙在弹性区内仅仅使用线性材料特性(不使用TB 命令)∙在线性部分使用子结构加强收敛性的方法:如果不收敛是由于数值计算导致的,可以采用下述方法来加强问题的收敛性:1、使用小的时间步长2、如果自适应下降因子是关闭的,打开它,相反,如果它是打开的,且割线刚度正在被连续地使用,那么关闭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