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存货涉及递延所得税问题的会计处理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递延所得税是一种会计处理,用于反映公司因认为在未来期间能够用现有账面价值抵销确认利润或亏损而产生的税负或税收抵免。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资产负债表方法和综合损益表方法。
基于资产负债表方法,公司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并且将其列在负债一侧。
基于综合损益表方法,公司同样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但是将其归入综合表示。
递延所得税会在两个情形下产生:一个是在一个期间内的确认损益时,另一个是计算出税前净利润时。
当公司确认损益时,为了将利润或亏损从税费表上的税率分离开来,它将应付税费和应交税费分别计算在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中。
这样,负债和资产的净额便反映了公司在未来期间可以用现有账面价值抵销确认利润或亏损的能力。
在计算出税前净利润时,公司可能会使用不同的会计方法来计算它。
某些会计方法可能会导致比其他方法更高的税收收入。
在这种情况下,递延所得税资产将减少,而递延所得税负债可能会增加,反之亦然。
递延所得税的重要性在于它有助于反映公司在未来期间可用的税收。
对于股东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股
东可以根据递延所得税的情况来估算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和潜在的股息。
另外,递延所得税也是一种重要的税务管理工具,可以让公司避免不必要的税收未来的税支付,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股东的利益。
总而言之,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对于公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有助于反映公司在未来期间可用的税收,并有助于公司合理地规划财务战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股东的利益。
此外,递延所得税也是一种重要的税务管理工具,可以让公司避免不必要的税收未来的税支付。
存货跌价准备及递延所得税资产抵销处理
() 4 3月 3 1日 , 认 股 票 价 格 变 动 收 益 5 确 0万 元 [ 1 (4—9 × )
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 0 0 000
贷 : 允价值变动损 益 公 500 000
参考 文献 :
[] 1 财政部 :企 业会计 准则 2 0 ) 经济科 学 出版 社 2 0 《 o6 , ) 0 6年
所得税资产余 额 ,应当是从 企业 集团角度应确认 的递延所得税资 产金额。现分别说 明不 同情 况下 合并 财务 报表中存 货跌 价准备及
相关递延所得 税资产的抵销处理 方法 。
3 1日乙 公 司 股 票 价格 为 每 股 1 。 4元 ( )2 3 1 1 月 1日, 认 股 票 价 格 变 动 损 失 4 元 ( 元 ×4 确 0万 1 0万
该存货 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该成员企业取得成本 的差额 。成员企业 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产生 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从而应确认相应
第一种情况 ,购买企业本期期末 内部购买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低于其取得成本 , 但高于销售企业销售成本
[ 1 B公 司是 A公司控股权 为 8 %的非全资子公司 。20 例 ] 0 07 年, A公 司的主营业 务收人 中有 4 0 0元 系向 B公 司销 售存货取 00 得 的销售收入 , 销售 毛利 率为 3 %。 0 B公 司在 当期全部未将该存货
表 8
借: 公允价值变动损 益
4 0 0 000 400 000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借: 本年利润 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2月 3 21 1日, 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到本年利润 : 4 0 0 000 4 00 000
企业所得税递延税款会计处理详解
企业所得税递延税款会计处理详解企业所得税递延税款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由于税法规定或会计准则的要求,需要将一部分税款在未来的会计期间内进行递延支付的情况。
递延税款的会计处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计提、冲减和披露等环节。
本文将详细解析企业所得税递延税款的会计处理方法。
首先,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根据税法规定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计提递延税款。
递延税款的计提是基于企业在当期发生的税前利润,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得出的。
计提递延税款的目的是为了在未来的会计期间内平摊税负,使企业的税务负担更加合理和均衡。
其次,在将递延税款计提后,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冲减处理。
递延税款的冲减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递延税款的冲减与递延收益相关;二是递延税款的冲减与递延亏损相关。
对于与递延收益相关的递延税款,企业需要根据实际发生的递延收益金额进行相应的冲减。
而对于与递延亏损相关的递延税款,企业需要根据实际发生的递延亏损金额进行相应的冲减。
递延税款的冲减处理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冲减应当与递延收益或递延亏损的发生相对应,不能随意冲减或错位冲减。
其次,冲减应当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不能违反会计准则的规定。
最后,冲减应当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进行,不能在报表编制后进行冲减。
除了计提和冲减递延税款外,企业还需要在财务报表中披露递延税款的相关信息。
递延税款的披露是为了使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税务状况和税务风险,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
递延税款的披露内容主要包括递延税款的计提依据、递延税款的冲减依据、递延税款的金额和递延税款的未来支付时间等。
递延税款的会计处理是企业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确处理递延税款的会计处理,能够使企业的财务报表更加准确和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提高报表的可信度和可比性。
综上所述,企业所得税递延税款的会计处理涉及到计提、冲减和披露等多个环节。
存货跌价准备的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
存货跌价准备的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有合同价格约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的,应当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的金额,由此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不得相互抵消。
企业存货一般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库存商品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于不同类型的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会计准则上有严格的计算方法,这既是实务中的难点,也是各类考试常考的内容。
资产负债表日,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同时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本文结合案例,对各种情况下存货跌价准备的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做一分析。
案例:万兴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单位:万元)1.产成品、商品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2013年12月31日,万兴公司存货中包括:500件A产品、250件B产品。
500件A产品和250件B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均为150万元。
其中,500件A产品签订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每件合同价格(不含增值税)为180万元,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预期为145万元;250件B产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每件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预期为145万元。
销售每件A产品、B产品预期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税金(不含增值税)均为10万元。
解答:产成品、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A产品和B产品应分别进行期末计价,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A产品成本总额=500×150=75000(万元),A产品应以合同价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A产品可变现净值=500×(180-10)=85000(万元),A产品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不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项目抵销的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
乙公司( 子公 司 ) 借: 库存商品 1 0 0 00 0 0 贷: 银行存款 1 0 0 0 0 0 0
甲、 乙企业 集团( 抵销分录 ) () : 1 借 营业收入 贷: 营业成本 存货 () : 2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 所得税费用 1 0 0 0 0 0 0 8 00 0 0 0 2 00 0 0 0 5 0 00 0 5 0 0 0 0
的价 格 对 外 出 售 了 6 %, 2 1 0 至 0 0年 1 2月 3 1日 , 仍有 4 %未 0
甲公 司拥 有 乙公 司 8 %有 表 决权 的 股份 , 够 决定 乙 公 司 实现 对外 销售 。 乙公 司 适用 的所 得税 率 均 为 2 % , 税 采 0 能 甲、 5 所得
够的 应纳 税所 得 额用 以抵 扣该 可 抵扣 暂 时性 差异 。 ( )0 9 发 生可 抵扣 暂 时性 差异 一 20 年
1
对 外 出售 , 末 形成 存 货 。2 1 期 0 0年 8月 , 乙企 业 以 7 00 0元 5 0
表
甲公司 ( 母公 司 ) ( 】 : 行存款 1借 银 () : 2 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库存商 品 1 0 0 00 0 0 8 0 0 0 0 0 8 00 0 0 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1 0 0 00 0 0
.
址 . . 止 . t . . 址 ; 工 址 ‘
. . 屯. 屯 . . 屯. 也 . 屯 . l 址 轧 工 ‘ 工 1 工 工 ‘L.
—止 . “
表 4 不 同会计模式 下存 货金额的 比较 项目 2X 0 9年 1月 1日存货金额
税基础之 间产生暂 时性 差异的 , 区分应 纳税暂 时性 差异与可抵扣暂 时性 差异 , 别确认为递延 所得税 资产 与递延所得税 负债 , 应 分 同时调整 合并利润表 中的所得税 费用。
企业所得税递延税款会计处理详解
企业所得税递延税款会计处理详解企业所得税递延税款是指企业因税法规定而产生的税务相关责任,但在当前会计期间内暂时不需要实际支付的一部分税款。
为了准确处理企业所得税递延税款,企业需要了解递延税款的核算方法和会计处理。
本文将详细讲解企业所得税递延税款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递延税款的确认和计量企业所得税递延税款的确认和计量是以记账凭证为依据,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操作。
递延税款通常分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在当前会计期间,企业由于税收政策变化或者利润分配方式等原因,所需缴纳的额外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在当前会计期间,企业由于税收政策变化或者利润分配方式等原因,可以获得的减免所得税的权益。
二、递延税款的会计处理递延税款的会计处理包括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借记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贷记。
具体操作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在资产负债表中,将递延所得税负债列示在长期负债下。
递延所得税资产则列示在长期资产下。
同时,在负债方和资产方都增加相应的科目,用于记录递延所得税的金额。
2. 在利润表中,将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两个科目列示在利润表中的税前利润一项下。
其中,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是负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是正数。
两者的绝对值相等,可以抵消彼此。
3. 在税收相关凭证中,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会计凭证以借记形式记账,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凭证以贷记形式记账。
三、递延税款的变动会计处理递延税款的变动通常由如下原因引起:税法规定变更、利润分配政策变动、税率变更等。
对于递延税款的变动,企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1. 税法规定变更:如果发生税法规定变更,导致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发生变动,企业需要重新计量递延税款,并将变动数额计入当期利润中。
2. 利润分配政策变动: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发生变动,导致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发生变动,企业需要重新计量递延税款,并将变动数额计入当期利润中。
存货跌价准备的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
存货跌价准备的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在会计核算中,存货跌价准备是一项非现金性的费用,用于反映企业库存商品和在产品在账面上的价值下降所引起的损失。
而递延所得税是指为了遵守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将企业未来减少税负的权益,在目前时间暂时转移到其他科目下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
那么,存货跌价准备的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式是怎样的呢?一、存货跌价准备的界定与计算方法存货跌价准备的界定通常是指由于存货价值的下降而产生的预计损失。
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应当根据存货的实际情况和市场价格等因素,合理评估存货的净实izable value(实际可实现价值),并据此计算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1.按组别跌价计提法按组别跌价计提法是将存货划分为多个组别,根据不同组别的特征和风险程度,分别计算跌价准备。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价值差异较大的企业。
计算步骤如下:(1)将存货划分为若干组别,如按产品种类、价值范围等进行划分;(2)对每个组别进行价值评估,评估结果即为该组别的净实izable value;(3)净实izable value与账面价值之差即为该组别的跌价准备金额;(4)对所有组别的跌价准备金额求和,即为存货跌价准备总额。
2.整体跌价计提法整体跌价计提法是将所有存货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跌价准备计提。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价值差异较小的企业。
计算步骤如下:(1)对所有存货进行价值评估,评估结果即为存货的净实izable value;(2)存货净实izable value与存货的账面价值之差即为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方式存货跌价准备的递延所得税是指将存货跌价准备的税前金额与税后金额之间的差额,暂时转移到递延所得税科目下,以反映企业未来可以减少税负的权益。
存货跌价准备的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设立与冲销企业应当根据存货跌价准备的税前金额和税后金额之间的差额,将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暂时设立在资产负债表上。
做账实操-递延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
做账实操-递延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1、企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2、企业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负债3、季度预缴时计提缴纳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4、在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补缴的所得税所得税汇算清缴在会计年报审计后完成的: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所得税汇算清缴在会计年报审计前完成的: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5、汇算清缴时发现多预缴的所得税所得税汇算清缴在会计年报审计后完成的:借:其他应收款-多预缴所得税贷:所得税费用收到退税款时: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收款-多预缴所得税如果是抵减以后期间应纳所得税款的: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其他应收款-多预缴所得税所得税汇算清缴在会计年报审计前完成的:借:其他应收款-多预缴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收到退税款时: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收款-多预缴所得税如果是抵减以后期间应纳所得税款的: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其他应收款-多预缴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是什么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而是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之和,即为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借贷方向在会计实务中,所得税费用指的是“所得税费用”会计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
该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在年末的时候,需将所得税费用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所得税费用余额为零。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处理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处理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公司因暂时性差异而产生的未实现减税效益,其计算方法是将公司的账面价值与税法价值进行比较,如果账面价值小于税法价值,则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在财务报表中需要进行合理的会计处理。
其会计处理方法如下:
1. 初次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当在其产生的年度确认,并计入当期损益表,同时应当将其计入资产负债表的非流动资产中。
2. 资产减值:在每个会计期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资产减值测试。
如果资产减值测试结果表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预期未来减税所得,则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3. 摊销: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当按照其预期减税所得的年限进行摊销。
如果预期减税所得的年限无法确定,则应当按照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摊销。
摊销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表。
4. 转移:如果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预期未来减税所得,则应当转移至递延所得税负债中。
转移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表。
总之,递延所得税资产是一种重要的财务资产,在会计处理上需要遵循财务会计准则的规定,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
- 1 -。
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1000*25%=250,现在少交了 25万,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功劳。 会计是一门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论你是
税务局还是银行,任何涉及到资金决策的部门都至少要懂得些会计知 识。而我们作为专业人员不仅仅是把会计当作“敲门砖”也就是说,不 仅仅是获得了资格或者能力就结束了,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具体到 我们的工作中也是会不断发展的,我们学到的东西不可能会一直有用, 对于已经舍弃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来替换它,这就是专业能力 的保持。因此,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上立足 的。话又说回来,会计实操经验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到的,坚持一天 学一点,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你可以针对自己的习惯 来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后希望同 学们都能够大量的储备知识和拥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首先要明白,损益表中“所得税费用”是企业自己根据利润计算出来的 税费,而资产负债表里面的“应交税费”,这个是给税务局的税费,两者 不一样。他们之间就差了一个纳税差异。通过会计分录来看一下:
1、按照企业的利润计算的实际应该缴纳的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2、由于纳税差异的存在产生了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影响 的所得税费用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3、递延所得税负债影响的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上面三个分录合起来,就是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下面举个例子说明。 假设企业 2007年利润是 1000万,其中计提坏账 100万,那么企业计 算的“所得税费用”就是:1000*25%=250万。分录分别是: 计提坏账:
递延所得税会计账务处理、附工作底稿及附注模板
递延所得税会计账务处理、附工作底稿及附注模板一、递延所得税的理论对于没学过递延所得税理论的同学,学起来可能有点吃力,因为当年学递延所得税的时候,反反复复花了好多时间。
懂理论的同学,可以直接跳到第二个标题。
不过也没关系,即使理论看的云里雾里,把后面的关于递延所得税那几种情况记住,就足以应对实务。
讲递延所得税之前,先讲几个概念: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1、账面价值:就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数。
2、计税基础:计税基础,可以理解为税法口径的资产负债表中各个科目的账面价值。
而企业对外报出的报表,是会计口径的报表。
学财务管理的时候,还会接触到管理口径的报表。
那么,税法口径的账面价值怎么确定呢?换个说法,计税基础怎么确定呢?一般来说,资产的计税基础就是购买时的付出的对价,也就是历史成本。
但在会计中,有些资产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比如金融资产,这时候, 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就不一样了。
绝大多数情况,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是一样的,只要把不一样的地方记住就可以了。
下面会讲到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不一样的地方。
3、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资产的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就会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资产的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可以这么理解:资产会消耗掉,然后进入损益,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说明会计口径消耗得快,税法口径消耗得慢,税法口径会把多消耗的那部分纳税调增。
调增的这部分,以后年度还是可以抵扣的,所以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负债的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可以这么理解:比如预计负债,税法规定,负债真正发生的时候才能确认,预计负债只是预提,税法不认,计税基础是0,那么账面价值就会大于计税基础。
企业确认预计负债,对应的损益科目是营业外支出,影响利润了,在计算所得税的时候调增,在真正发生的时候才可以抵扣,所以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4、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就会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案例分析:存货的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
合并会计报表与存货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主要涉及两个⽅⾯:⼀是内部销售存货中未实现的利润,⼆是存货跌价准备。
本⽂将对以上两个⽅⾯分两种情况进⾏探讨:⼀是初次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的合并抵销处理,⼆是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合并抵销处理。
⼀、内部销售存货中未实现利润的财税处理 会计规定:《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的第九个问题中规定:“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抵消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导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账⾯价值与其在所属纳税主体的计税基础之间产⽣暂时性差异的,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调整合并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
新《中华⼈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 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企业之间不得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 差异分析:新税法要求母⼦公司之间内部交易形成的内部销售利润需要征税,不得合并纳税。
⽽会计从集团公司⾓度看,存货内部交易是把存货从⼀个地⽅搬运到另⼀个地⽅,若未对外销售,集团公司整体不会出现增值,在期末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抵消内部未实现销售损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合并报表中没有售出的存货形成的内部销售利润属于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需要对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相关账务处理: (⼀)初次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1、抵销内部销售收⼊: 借:营业收⼊(内部售价) 贷:营业成本 2 、抵销内部销售存货中未实现的利润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内部购⼊存货的成本×⽑利率) 3、递延所得税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 (⼆)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下⼀年是对新个别报表进⾏业务合并,所以对上期未实现的收益余额还要进⾏抵销,抵销时相对简单,只将上期已做过的分录再做⼀遍,但所对⽤项⽬略有不同,即将利润表上损益类项⽬⽤“未分配利润-年初”替代,资产负债上项⽬不变。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成本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本期实现对外销售的部分抵消处理 借:营业收⼊(本期销售企业内部销售收⼊) 贷:营业成本 期末结存未实现利润的抵消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期末结存内部购⼊存货的成本×⽑利率) 本期抵消已实现销售部分的递延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存货跌价准备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新会计准则允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中华⼈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未经核定的准备⾦⽀出不得扣除。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与报表编制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与报表编制递延所得税是一种会计概念,用于反映企业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上报告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实际纳税额之间的差异。
在会计处理和报表编制过程中,递延所得税需要得到准确的计算和合理的安排,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探讨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与报表编制的相关内容。
一、递延所得税的定义与分类递延所得税是企业在会计报表中所发生的临时性差异与未实现的税收抵免之间的收益或费用。
临时性差异是指由于税法和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而导致的在会计报表上的暂时性差异,这些差异将来可能会发生归还或缴纳所得税的调整。
递延所得税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两类: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将来在确认会计利润和纳税利润时所需要支付的额外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主要原因包括:预计会计报表中的费用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但根据税法规定不允许在当前年度抵免;预计会计报表中的收益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但根据税法规定允许在当前年度抵免。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将来可以用于抵免未来纳税利润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通常是由预计会计报表中的税收损失和减免能力的余额产生的。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原因包括:预计会计报表中的费用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并允许根据税法规定在当前年度抵免;预计会计报表中的收益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并允许根据税法规定在当前年度抵免。
二、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准确计算:企业应根据适用的税法规定和会计准则,准确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金额。
在计算过程中,应考虑未来年度的税率变化和递延所得税的时效性。
2.合理安排:企业应根据预计的未来可实现的税收抵免情况,合理安排递延所得税的资产和负债。
这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业务模式、盈利能力以及未来的经济环境等因素。
3.及时调整:企业应根据企业经营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递延所得税的资产和负债,确保其反映当前的经济状况和业务表现。
三、递延所得税的报表编制递延所得税在财务报表中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
递延所得税费用会计处理
递延所得税费用会计处理
递延所得税费用是指由于企业在税法和会计准则上的规定存在差异所致的税收收入或支出的差额,这种差额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会得到补偿或扣除,因此需要进行递延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
递延所得税费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企业报表期间应纳税额比实际所得税额少所形成的未来可以抵扣的税收收入,这一部分的递延所得税费用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递延所得税资产 = (报表期末的税收收入 - 实际纳税额)×税率
递延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涉及到两个重要的会计科目,即递延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
这里我们以递延所得税资产为例进行说明。
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其会计处理步骤如下:
1. 首先需要计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数额,按照上述公式进行计算。
2. 将递延所得税资产计入资产负债表中,归为流动资产或非流动资产,具体应按照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归类。
递延所得税费用 = (报表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 - 报表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报表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 - 报表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以上便是递延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流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算和会计处理方法是相对的,并且会受到企业业务和税收政策的影响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完成递延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时,需要对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和判断,以避免出现错误和漏洞。
母子公司逆流交易存货未实现损益产生递延所得税的处理
母子公司逆流交易存货未实现损益产生递
延所得税的处理
本文介绍了母子公司逆流交易中存货未实现损益产生递延所得税的处理方法。
以A公司持有B公司70%的股份为例,
B公司向A公司销售商品1200万元,成本800万元,年末A
公司购进该商品本期40%未实现对外销售。
根据《企业会计
准则第33号应用指南——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子公司向
母公司出售资产所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当按照母公司对该子公司的分配比例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之间分配抵销。
具体来说,A公司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1200-800)×40%=160万元,其中属于B公司少数股东的未实现内部销
售损益为160×30%=48万元。
因此,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
借:少数股东权益48
贷:少数股东损益48
此外,逆流存货交易还会产生所得税影响,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40
贷:所得税费用40
最后,还需要抵销内部交易存货发生的递延所得税对少数股东权益的影响,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
借:少数股东损益12
贷:少数股东权益12。
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处理
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处理现代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企业的税收优势,而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处理是税收优势的关键部分,因此相关会计处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对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处理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来提高企业税收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处理的概念递延所得税资产又称“潜在所得税资产”,是企业临时会计差额计算后形成的税收抵免资产,它是企业在当期纳税时可以抵扣未来税收的资产。
它的特点是,当前期的税务费用一般比实际税收多,可在未来几年用作税收减免。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处理的原则1. 会计信息应与税务信息一致:企业税法处理时,企业会计处理也要与税法一致,以确保税务信息与会计信息的一致性。
2.额应计入入当期:当差额产生时,应计入当期的临时会计差额,在当期扣除,而不应将其转换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3.量标准符合税务要求:企业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数额时,要求符合税务的要求,以保证其税务效力。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处理的实施1.量递延所得税资产:首先,企业要对当期和未来税收差额进行细分,确定可以形成递延税收优惠的部分,以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数额。
2.立递延所得税资产:其次,企业要建立递延所得税资产,将确定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计入账面,形成企业递延税收贷款的基础。
3.施税收优惠:最后,企业在申报税收时,可以基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减少税负,以获得税收优势。
四、总结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处理是一种重要的企业财务处理方式,它不仅有助于减轻企业的税负,还可以帮助企业争取税收优惠,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但是,企业在实施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处理时,需要遵循相关原则,以保证税务信息与会计信息的一致性,为企业节税节税提供坚实的支持。
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处理
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处理最近有好多企业在店铺提问的就是关于递延所得税是如何处理的,这个企业的会计是会进⾏做账的,这个是具有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关键是还可以抵扣企业的亏损的,下⾯就由店铺⼩编给⼤家讲解⼀下有关递延所得税的处理⽅法的。
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处理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务处理⼀、本科⽬核算企业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本科⽬应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进⾏明细核算。
根据税法规定可⽤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的所得税资产,也在本科⽬核算。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资产负债表⽇,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贷记“所得税费⽤——递延所得税费⽤”科⽬。
资产负债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于其账⾯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借记本科⽬,贷记“所得税费⽤——递延所得税费⽤”等科⽬;资产负债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于其账⾯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的⼊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于购买⽇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贷记“商誉”等科⽬。
与直接计⼊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
(⼆)资产负债表⽇,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法获得⾜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中应减记的⾦额,借记“所得税费⽤——递延所得税费⽤”、“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贷记本科⽬。
四、本科⽬期末借⽅余额,反映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账务处理⼀、本科⽬核算企业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的所得税负债。
⼆、本科⽬可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项⽬进⾏明细核算。
三、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主要账务处理:(⼀)资产负债表⽇,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借记“所得税费⽤——递延所得税费⽤”科⽬,贷记本科⽬。
资产负债表⽇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于其账⾯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借记“所得税费⽤——递延所得税费⽤”科⽬,贷记本科⽬;资产负债表⽇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于其账⾯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与分析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与分析递延所得税是指在会计报表中,由于税法规定与会计准则规定之间的差异产生的实际缴纳税额与会计核算利润之间的差额。
递延所得税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会计课题,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递延所得税的基本概念、会计处理方法以及分析其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影响。
一、递延所得税的基本概念递延所得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税法规定和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
税法往往要求企业在特定情况下确认收入或费用,而会计准则则可能有不同的确认时间或计量方法。
这种差异导致了企业财务报表上的临时差异和永久差异。
临时差异是指由于税法规定和会计准则的差异,在未来会计期间内可预见会消除的差异。
例如,税法规定某笔收入可以在下一会计期间确认,但会计准则要求在当前会计期间确认,导致了临时性的差异。
永久差异是指由于税法和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在未来会计期间内不会消除的差异。
例如,税收抵扣准则要求某项费用在税收方面不可抵扣,但会计准则认为该费用属于可抵扣范围,导致了永久性的差异。
二、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计量和披露。
1.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当企业的累计临时差异为净负值时,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用于抵扣未来企业实际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方法为净负值乘以预计的适用税率。
2.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当企业的累计临时差异为净正值时,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用于预计未来会计期间内的实际所得税支付。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方法为净正值乘以预计的适用税率。
3. 披露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应明确披露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计提和冲销情况,以及适用的税率和未使用的税收抵扣亏损情况等信息。
三、递延所得税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影响递延所得税对企业的财务指标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递延所得税的存在使得企业的税前利润与税后利润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净利润、每股收益和股东权益等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存货涉及递延所得税问题的会计处理
作者:吴慧萍
来源:《商业会计》2013年第06期
摘要:本文主要对存货期末计提跌价准备,存货对外出售,以及对于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因内部交易形成的存货,在编制和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涉及递延所得税问题的合并抵销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递延所得税存货
一、存货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涉及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期末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来计量。
即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大于存货的成本,存货按成本计量,当存货取得时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应按照可变现净值进行计量,而对其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之间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在存货的持有期间内,在对存货计提了跌价准备以后,因所计提的跌价准备在计提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此时,存货的计税基础大于账面价值,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这个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例1:A公司2011年和2012年税前会计利润均为1 000万元,在2011年12月1日购入一批存货,成本为300万元,2011年12月31日该批存货可变现净值为200万元,2012年1月20日,A公司将上述存货对外出售,售价为200万元,增值税为34万元,A公司收到款项存入银行,A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2011年12月31日,A公司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200万元,其成本为300万元,说明该批存货已经发生了减值,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处理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1 00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 000 000
该批存货的账面价值是200万元,按照所得税法的规定,持有存货的期间内,在对存货计提了减值准备以后,因所计提的减值准备在计提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只有在实际发生时才允许扣除,所以其计税基础是300万元,存货的计税基础大于账面价值100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元,2011年12月31日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0×25%=25(万元)。
2011年应交所得税=(1 000+100)×25%=275(万元)
2012年1月20日,该存货对外出售,A公司收到款项存入银行,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2 34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 000
同时结转其销售成本和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处理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2 000 000
存货跌价准备 1 000 000
贷:库存商品 3 000 000
2012年应交所得税=(1 000-100)×25%=225(万元)
二、合并财务报表中因内部交易购入存货涉及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将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内部购入的存货,一方将该笔业务作为购货处理,存货的价值上升,而另一方作为销售处理,实现了销售收入,但是从合并企业这个范围来看,该批存货并没有价值的上升,也没有销售收入的实现,所以,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首先,应抵销该笔存货的交易中未实现的部分损益。
然后,计算该笔存货的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且与它的历史成本进行比较,如果个别报表中已经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此时应该全部或者部分进行抵销;相应的因为个别报表中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导致存货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一,已经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部分,也应一并进行抵销。
例2:A公司拥有B公司70%的股权,对B公司能够进行控制。
2012年8月,A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B公司,此商品价格为6 000 000元(不含增值税),其成本为4 000 000元。
至2012年12月31日,B公司将该批商品作为存货并没有对外出售。
A公司和B公司所得税税率均为25%。
假定企业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来抵扣暂时性差异。
对于内部销售商品交易未实现的部分损益,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进行抵销,会计处理为:
借:营业收入 6 000 000
贷:营业成本 4 000 000
存货 2 000 000
进行上述抵销后,在个别公司(B公司)中,此项存货的计税基础为6 000 000元,但在合并财务报表角度,存货项目账面价值为4 000 000元,存货的计税基础大于账面价值,形成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该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6 000 000-4 000 000)×25%=500 000(元),会计处理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0 000
贷:所得税费用 500 000
例3:承例2,假设2012年12月31日,B公司将这批商品已经对外出售了50%,则意味着,A公司和B公司之间的这笔内部交易损益已经有一半得到了实现,这时,A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对未实现的另一半交易损益(6 000 000÷2=3 000 000)进行抵销处理,会计处理为:
借:营业收入 3 000 000
贷:营业成本 2 000 000
存货 1 000 000
进行上述抵销后,在个别公司(B公司)中,此项存货的计税基础为3 000 000元,但从合并财务报表角度,期末存货项目账面价值为2 000 000元,存货的计税基础大于账面价值形成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该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 000 000-2 000 000)×25%=250 000(元),会计处理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0 000
贷:所得税费用 250 000
三、连续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因内部交易购入存货涉及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在连续年度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因企业内部购入存货,在进行合并抵销处理中,应该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上年度企业内部购入的存货并没有完全对外出售,会形成未实现内部利润,个别企业期末存货如果计提了减值准备会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应该抵销这些因素对本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
其次,计算本年末企业期末结存存货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计算年末结存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得出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的账面价值,并且分别与其取得成本和原始成本进行比较,确定其计税基础。
最后,抵销个别报表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补提或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及其相应确认或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例4:A公司拥有B公司60%的股份, B公司被A公司控制。
2011年6月,A公司向B 公司销售一批商品,该批商品成本为800万元,售价为1 000万元,至2011年12月31日,B 公司的上述商品没有对外出售,直到2012年6月B公司才将上述商品对外销售80%。
假设A 公司和B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
假定企业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来抵扣暂时性差异。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企业存货交易损益未实现的部分应进行以下抵销处理:
借:营业收入 10 000 000
贷:营业成本 8 000 000
存货 2 000 000
此时,期末存货在其个别公司(B公司)的计税基础为10 000 000元,但是其账面价值为8 000 000元,计税基础大于账面价值形成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 000-800)×25%=50(万元)。
应进行以下抵销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0 000
贷:所得税费用 500 000
2012年12月31日,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首先,对上年度合并抵销的未实现内部利润对本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进行抵销;会计处理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0 00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500 000
然后,计算本年末企业期末结存存货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和年末结存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得出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的账面价值,并且分别与其取得成本和原始成本进行比较,确定其计税基础;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 000-800)×40%×25%=20(万元)。
最后,抵销个别报表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补提或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及其相应确认或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所得税费用 300 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00 000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2009 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