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穴位贴膏疗程和时间
小儿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述要
小儿中药贴敷疗法
1、吴茱萸肉桂涌泉穴贴敷配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吴茱萸、肉桂颗粒剂食醋调匀 , 于每晚睡前敷于患儿双足涌泉穴 , 40 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 , 治疗 5 天 , 在改善咽痛、拒食、流涎、咳嗽、口渴、便秘等方面 , 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 治疗组总有效率 95%,。
2、止嗽膏:麻黄,杏仁,黄芩,细辛,白芥子,法半夏,白蚤休,薄荷脑等,制成软膏,外敷双肺腧,天突,膻中,双涌泉,双定喘治疗。
3、小儿鼻炎,取炒白芥子、甘遂、细辛、白芷、肉桂等,新鲜生姜汁调制,选用大椎,双肺腧、双心腧、双膈腧贴敷,清淡饮食。
4、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三黄屏风膏贴敷, 1 号方:黄芪、白术、防风、黄精、元胡、酒大黄; 2 号方:苍术、党参、茯苓、白术、山楂。
临用采用生姜汁调成饼状,1 号方敷于双肺腧、双膈腧、膻中8h,2 号方敷于神阙穴,贴敷12h,每 2 周贴 1 次,每次连贴 3 天,总疗程 2 个月,共 4 次。
5、王氏玉屏膏治疗儿科杂病,主要由黄芪、白术、白芥子、细辛、肉桂、甘遂〔1:1:::: 〕组成,研为细末,凡士林调成膏剂备用。
6、腹舒散敷脐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腹舒散由元胡、枳实、白术、麦芽、丹参按 2:2:1:1:1 研末 100 目组成,使用时白醋调成膏状贴敷神阙穴。
7、小儿急性扁桃体炎,釜底抽薪散涌泉穴贴敷,组成:吴茱萸、大黄、黄连、胆南星各 3 克,研末,醋调成糊状,睡前温开水洗脚,贴敷时间不低于8h,连用 5天。
8、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散穴位贴敷,组成干姜、吴茱萸、元胡、木香、黄连、莪术、炒白芍、枳实等分研末过80 目筛,温开水调成糊状,用麻油涂在神阙、天枢、中脘、关元、气海穴,贴敷5h,每日 1 次9、小儿湿热泻,加味葛根芩连汤贴敷,免煎颗粒葛根、黄芩各10 克,黄连、甘草各 6 克,呕吐严重者加半夏 6 克、竹茹 10 克,腹痛加白芍 10 克,木香 6 克,陈皮 6 克,小便少者加车前子、茯苓各 10 克,舌苔厚腻者加藿香、佩兰各 10 克,纳差者加焦三仙各 10 克,发热者加银花、连翘各 10 克,参加适量黄酒制成药饼,胶布贴敷神阙,双侧脾腧,每日 1 次,每次贴敷 4-6h ,连用3 天。
穴位贴敷诊疗操作规范
穴位贴敷诊疗操作规范穴位贴敷是一种外治方法,在夏季三伏天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
这种方法也被称为“三伏灸”、“三伏贴”。
它主要适用于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如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和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近年来,也有专家探索将其用于骨关节炎等疾病。
在施术前,需要准备好药物、选择相应的穴位、确定治疗体位和环境,并进行消毒。
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和生姜为基本处方,可以根据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
药材炮制要采用道地药材,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进行。
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
在施术时,可以采用贴法、敷法、填法和熨贴法等方法。
穴位贴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规范操作,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在进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前,需要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进行常规消毒。
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的脱敏胶布固定,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治未病”方法,可以扶助人体正气、增加免疫力、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抗病能力。
但需要至少3年以上的长期使用。
在贴敷期间,患者的管理非常重要。
如果疾病发作或者病情加重,患者应积极就医,并认真记录每次发作的时间、程度、治疗情况等。
临床医生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给予治疗和康复的咨询指导。
同时,在进行此疗法前,要向患者认真介绍适应病症和注意事项等,并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
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规定了办公室卫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及检查与考核,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办公室卫生的管理。
公共区域和个人区域都需要保持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
门窗、墙壁、卫生间、洗手池等都需要经常保持清洁,毛巾等卫生工具用后要及时清洁整理。
小儿穴位贴操作规范
小儿穴位贴操作规范
一、操作目的
用于小儿感冒、咳嗽、小儿腹泻、厌食、虫积等症状。
二、评估要点
评估患儿皮肤有无破损,有无过敏,有无红肿。
三、物品准备
治疗盘、弯盘、棉签、酒精、神阙贴数个、医用垃圾桶。
四、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
2、核对患儿床号、姓名、住院号、腕带,评估患儿,向家长解释取得配合。
3、洗手,带口罩。
4、备齐用物携至患儿床边,再次核对。
5、选择合适的穴位治疗部位,用 75%酒精棉球擦拭皮肤,待干。
6、将穴位贴敷贴于穴位处,指导保留 8-10 小时。
7、再次核对,整理床单位,询问患儿及家长需要。
8、处理用物。
9、洗手,取口罩。
10、记录。
11、操作时间:完成时间限 5 分钟以内。
五、指导要点
1、告知患儿家属穴位治疗的目的及部位。
2、告知患儿家属如皮肤出现红痒,及时告知。
六、注意事项
1、皮肤过敏者、皮肤破损部位慎用。
2、如出现皮肤红痒,可缩短使用时间或暂停使用,并用外用软膏对症处理。
3、初次使用或 2 岁以下的婴幼儿可酌情减少敷贴时间,4-6 小时/次,每天交替更换治疗部位。
慈济堂小儿帖敷
小儿穴位帖敷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源于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思想,具体方法源自《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因其副作用少、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老少咸宜等优点,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但儿童在贴敷时要注意宜忌。
适应病症:小儿支气管哮喘;小儿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小儿肾病综合征缓解期、遗尿、肾虚者。
禁忌人群: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对贴敷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瘢痕体质者;发热、咳黄浓痰、咯血患者;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
慎用人群:2岁以下婴幼儿,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
如错过头伏者也可在中伏开始贴敷,第三次贴敷顺延10天。
贴敷时间:2岁以上儿童贴药时间为0.5~2小时,年长儿2~4小时。
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
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儿能够耐受为度,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贴敷的疗程一般为3~5年。
贴敷后的皮肤反应与处理1、正常皮肤反应及其处理局部皮肤潮红、灼热、轻度刺痛,或出现小水疱,极少数可以出现大水疱。
患者敷药处皮肤多数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沉着。
贴敷部位如果出现小的水疱,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
或者给予湿润烧伤膏外涂以减轻不适感。
大的水疱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
破溃的水疱应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2、不良皮肤反应及处理方法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严重红肿、大水疱、溃烂、疼痛,皮肤过敏,低热。
贴药后局部皮肤红肿,可外涂皮宝霜、皮康霜等减缓刺激;皮肤局部水疱或溃烂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搽烫伤软膏、万花油、红霉素软膏等。
中药穴位贴敷用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
中药穴位贴敷用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目的探討中药穴位贴敷用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诊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55例。
两组患儿均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1年内反复感染次数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儿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2007年12月修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年龄在0~2岁的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或下呼吸道感染3次;3~5岁的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6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6~12岁的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5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4-5]。
患儿表现为流涕、鼻塞、咽痛、咳嗽、耳痛、喘息和/或持续至少2~3 d或更长的呼吸急促。
有的可有呕吐、腹泻等。
不同的年龄表现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每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在7 d以上,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足5次可加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反之则不能,确定的次数需连续观察1年。
排除标准:①患有原发性免疫功能缺陷病;②合并有心血管、肝、肾、脑和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③患慢性疾病,如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结核病、肾病等;④患有胃食管反流症;⑤对本组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及患儿或家属不能配合等。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家长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给予降温、化痰止咳及抗感染等相关治疗。
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
中药组成:柴胡0.5 g,黄芪1.0 g,杏仁0.3 g,黄芩0.8 g,用姜汁现用现调。
贴敷部位:双侧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和膏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穴位贴敷治百病-儿科
小儿腹泻(一)敷脐方[组成]车前子、丁香各1克,肉挂2克。
(车前子一袋【分15次用】丁香一袋【分3次使用】肉桂2带【分3次使用】)[制法]上药各研细末、和匀备用。
[用法]用时取2克置脐中,然后以加热之纸膏药盖贴于上。
每隔2天换药1次。
[功用]温中止泻。
[主治]1小儿腹泻(脾虚型),[疗效]一般1次即可获效。
无不良反应。
[附记]引自《中药贴敷疗法》。
(二)贴剂膏[组成]朱砂、樟脑、松香、明矾各等份。
[制法]上药各研细末,和匀备用。
[用法]成人取黄豆大2粒,小儿减半,填于脐中心,外用胶布或膏药封贴,1次不愈者,可在24小时后更换1次。
[功用]温散止痛,因肠止泻。
[主治]1肠炎与婴幼儿腹泻(单纯消化不良)。
[疗效]1治疗肠炎30例,痊愈28例,无效2例。
用治轻型幼、婴儿腹泻30例,痊愈37例,无效3例。
贴后一般2—12小时见效。
[附记]引自1g 75年《赤脚医生杂志》(5)。
(三)止泻敷脐方[组成]吴茱萸、肉桂、黄连、木香各3克,苍术5克。
(吴茱萸1袋、肉桂1袋、木香2袋苍术1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与适量葱白捣烂如泥状,摊成药饼状备用。
[用法]上药分2次敷于神阴穴上,外用伤湿止痛膏覆盖固定。
24小时换药1次。
同时配用西药止泻4味药(复方新诺明,多酶片,复方地芬诺脂,次硝酸铋),按体重给药。
[功用]温中燥湿,消炎理气。
[主治]小儿肠炎。
[疗效]治疗65例,全部有效。
[附记]引自l 991年《陕西中医》(8)。
加减:脾胃虚寒考去黄连,加小茴香、赤石脂各5克;湿热下注者去肉桂、吴茱萸,加秦皮5克。
(四)复方五倍散[组成]五倍子9克,生姜、吴茱萸各6克,白胡椒7粒。
葱白1段。
(五倍子2袋,生姜、吴茱萸各两袋,??)[制法]上药姜葱捣烂,余药研细末,食酷20一25毫升加热至50一60℃与上药搅拌成稀糊状备用。
[用法]脐部先用凡士林涂檫1遍,再趁热(不烫)敷脐部(约6厘米×6厘米,厚0.3-0.5厘米),外盖塑料纸,纱布,绷带包扎。
中药穴位贴敷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
中药穴位贴敷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5-12-01T15:26:43.710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8月作者:王维宁谷晓玲王钐钐[导读]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在某些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法。
王维宁谷晓玲王钐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摘要】总结270例小儿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中药穴位贴敷进行辅助治疗,通过在操作前进行评估与告知,操作中注意观察患儿皮肤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健康宣教,临床效果满意。
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关键词】穴位敷帖;儿童;肺炎;应用【中图分类号】R24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025-02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在某些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法。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向下蔓延所致,症状以咳嗽、痰壅、发热、气急等为主;小儿肺开窍于鼻,外和皮毛,易受内外之邪侵袭而致宣素失司,以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多见。
中药穴位敷贴应用于肺炎患儿,主要是通过穴位、皮肤,进入经络、直达病处,起到疏通气血,祛邪却病的作用。
目前各医院儿科对本病均以西药治疗,我们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穴位敷贴进行辅助治疗,起到了有效地辅助治疗作用。
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住院的小儿肺炎患者270例,平均年龄(2.84±1.94)岁,诊断标准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1]的诊断标准。
2 方法2.1敷贴的制备2.1.1穴位贴膜采用天津盛瑞康医用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穴位贴膜,大小为7×7cm。
一侧边缘有便于揭取的粘附条,胶布中央部位为直径是3.5×3.5cm 的环状储药池。
储药池周边为带透气孔的医用橡皮膏。
储药池下方的圆形橡皮膏区域无透气细孔,以防止药膏向外渗透。
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治疗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儿科的治疗与护理中应用穴位贴敷疗法的成效。
方法:以我院中医儿科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所接诊的14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71例患儿接受基础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71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穴位贴敷疗法的治疗与护理,回顾性分析穴位贴敷疗法的成效。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儿科中的治疗及护理中,穴位贴敷疗法具有无创伤、操作方便及所选穴位精简的特性,患儿的接受度高,可以有效提高治疗与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穴位贴敷疗法;中医儿科;护理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需要将中药研磨成粉末状,继而调制为丸状或膏状,贴敷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
随着中医的发展,近些年来穴位贴敷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较为简单方便,通常对于针灸治疗的适应症而言,穴位贴敷疗法均可适用。
在中医儿科的临床治疗中,肺炎喘嗽、外感发热、肠系膜淋巴结炎、腹泻均可以应用穴位贴敷疗法加以治疗,且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1]。
廖康荣[2]在研究中指出,通过对百日咳患儿施以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临床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治疗效果良好。
本文将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中医儿科接受治疗与护理的14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穴位贴敷疗法的成效,现作如下的论述。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中医儿科所接诊的142例患儿均在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接受治疗与护理,患儿的疾病包括肺炎喘嗽、腹泻、肠系膜淋巴结炎、外感发热。
观察组患儿中,男性43例,女性28例,年龄5个月-11岁,平均(5.6±2.6)岁,对照组患儿中,男性40例,女性31例,年龄6个月-11岁,平均(5.6±2.4)岁。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儿接受基础治疗与常规护理,由主治医师按照患儿的病情给予针对性治疗,采用中医与西医联合治疗的方法,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四点,一是监测患儿的病情和生命体征,给予针对性护理;二是与患儿耐心沟通,建立良好关系,消除不良情绪,便于后续的治疗与护理均可以顺利进行;三是做好饮食护理,叮嘱患儿家长按照食谱准备食物,饮食应清淡且有营养;四是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护理,避免患儿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出现皮肤感染、创伤、肺大泡、心肌损害等并发症。
穴位贴敷贴产品适应症贴敷穴位
穴位贴敷贴产品适应症贴敷穴位[A型咽炎贴]适应症:急慢性咽炎,发烧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咽干、咽痒症状缓解和辅助治疗。
贴敷穴位:天突穴、大椎穴、廉泉穴。
贴敷时间:成人8-12小时,儿童4小时,或遵医嘱对医用胶布过敏者慎用。
取穴方法:天突穴:仰靠坐位取穴,位于颈部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廉泉穴:在颈部正中线与喉结正上方横皱纹交叉处,手指压迫时可感觉到舌根。
[B型鼻炎贴]适应症: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发烧感冒引起的鼻部不适的症状缓解和辅助治疗。
贴敷穴位:迎香穴、大椎穴、印堂。
贴敷时间:成人8-12小时,儿童4小时,可睡前贴起床揭,或遵医嘱对医用胶布过敏者慎用取穴方法:迎香穴: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印堂穴:仰靠坐位取穴,在面额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C型腹泻贴]适应症:肠炎、腹痛、腹泻的症状缓解和辅助治疗贴敷穴位:神阙穴、天枢穴。
贴敷时间: 成人8-12小时,儿童4小时,或遵医嘱对医用胶布过敏者慎用。
取穴方法: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
天枢穴:仰卧取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两侧2寸处,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D型祛痛贴]适应症:颈肩腰腿痛、软组织损伤、扭挫伤、腰肌劳损消炎、消肿、止痛的治疗。
主要用于下肢。
贴敷穴位:直接贴敷于痛点及相关穴位。
贴敷时间: 成人8-12小时,儿童4小时,或遵医嘱对医用胶布过敏者慎用。
[E型止咳贴]适应症: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及发作引起的咳嗽、咳痰、哮喘等症状的缓解和治疗,或用于三伏三九贴敷治疗贴敷穴位:天突、膻中、肺俞、膏肓、定喘穴、大椎贴敷时间:成人8-12小时,儿童4小时,每次分选2-3 个穴位贴敷,或遵医嘱对医用胶布过敏者慎用。
取穴方法:天突穴:仰靠坐位取穴,位于颈部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膻中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肺俞穴:俯卧位取穴,先找到第七颈椎(颈部前屈时项部最高骨性突起),再向下数至第三胸椎棘突下方,旁开1.5寸为背俞穴。
穴位贴敷操作规范
穴位贴敷操作规范穴位贴敷就是将药物进行研磨、熬制,以膏药的方式在相关穴位进行贴敷,从而达到疾病治疗目的,该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因操作方便、不入口、绿色无副作用、效果精良而被广大患者认可。
穴位贴敷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一些小儿常见病。
一般用的比较多的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又称“三伏灸”。
一、适应病症主要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
如,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
二、操作规范1)贴法:先将贴敷部位用医用酒精或碘伏消毒,然后取大小适中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脱敏胶布固定。
2)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涂搽于穴位上,外覆医用防渗水敷料贴,再以医用胶布固定。
3)填法:将药膏或药粉填于脐中。
外覆纱布,然后用医用胶布固定。
4)熨贴法:将熨贴剂加热,趁热外敷于穴位。
或先将熨贴剂贴敷穴位上,再用艾火或其他热源在药物上温熨。
3、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4、贴敷时间①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童应根据年龄及承受时间的不同,确定贴敷时间。
②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
若感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的,可自行取下。
5、疗程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
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6、贴敷部位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二、贴敷前准备要了解是否存在过敏史,要采用不会引起过敏的药物进行治疗,还要对贴敷部位进行清洁,保证贴敷效果。
其次,在进行首次治疗时,需要将本次治疗所用的药物时间以及在贴敷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认真的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浅谈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护理治疗小儿慢性咳嗽
浅谈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护理治疗小儿慢性咳嗽摘要:儿童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持续4周以上,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效,且胸部影像学检查正常的疾病。
中医对小儿慢咳的认识典籍中有关小儿慢性咳嗽的记载较为鲜见,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于“久咳”“久嗽”“顽咳”等范畴。
长期口服西药患儿家属难以接受,传统汤剂、颗粒剂等,小儿依从性又较差,难以长期稳定给药观察,从而影响疗效。
我院儿科门诊积极研发新剂型,中医穴位贴敷治疗配合护理治疗,从而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护理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小儿慢性咳嗽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咳嗽为其最主要症状,病程≥4周,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还易引起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直接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1]。
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众多,包括呼吸道感染、感染后咳嗽、上呼吸道高反应性、咳嗽变异性哮喘、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异物吸入、药物诱发性咳嗽、心因性咳嗽、先天性呼吸道疾病等[2]。
目前,西医临床予镇咳、祛痰、平喘等对症治疗,虽然具有一定临床效果,加之患儿依从性差,病情易反复发作,远期效果并不理想。
近年来,父母倾向于选择非药物疗法,中药穴位贴敷为中医非药物疗法之一,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下我将进行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护理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应用及理解。
中医对小儿慢咳的认识典籍中有关小儿慢性咳嗽的记载较为鲜见,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于“久咳”“久嗽”“顽咳”等范畴[3]。
《景岳全书·小儿则》云:“盖小儿之病,非外感风寒,则内伤饮食”,提纲挈领地将其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
《医学正传》咳嗽篇云:“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
西医对小儿慢咳的认识,将慢性咳嗽分为特异性咳嗽和非特异性咳嗽。
特异性咳嗽是指某些诊断明确的疾病症状之一,如哮喘、百日咳等;非特异性咳嗽指以咳嗽为主要表现、X线胸片未见异常的慢性咳嗽。
小儿慢性咳嗽即为非特异性咳嗽,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
小儿“穴位敷贴”的注意事项
小儿“穴位敷贴”的注意事项作者:暂无来源:《健康博览》 2012年第8期浙江杭州大敏我孩子体弱多病,尤其每到冬季容易哮喘反复发作,听说在夏季可以通过贴膏药的方法治疗,请问这是一种什么方法。
A浙江省中医院于伟穴位敷贴,又称冬病夏治,也叫三伏贴和贴膏药。
所谓的“冬病”就是指冬天易于发生的一类疾病,比如感冒、咳嗽、鼻炎、哮喘、冻伤等,这些病每到冬天就容易发生,一到夏天基本能够缓解。
夏天阳气最盛,相助于人体,这一类易于因寒发生的疾病,就可以自然缓解。
利用这一原理,采用特定的温热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以激发体内的阳气,从而达到强壮身体、预防疾病的这一目的。
穴贴是一种比较公认的提高免疫力的外治方法之一。
穴位敷贴的时间一般都选在三伏天前后的一段时间,各地也会有一些中医院或相关医疗单位开设这一治疗项目。
穴位敷贴的治疗时间主要是选在孩子无病期间,如果遇到小孩子发烧或咽红肿痛,贴敷时间可向后顺延。
浙江省中医院穴位敷贴一个疗程,共需要就诊4次,之间间隔时间大约是5~10天,这段时间主要是让皮肤休息一下。
每次就诊,医院都会根据来诊时孩子的皮肤情况及家长要求,预约下一次穴贴的时间。
孩子每次贴敷需要多长时间根据皮肤及贴敷的经历会有所不同,医生会为孩子制订个体化方案。
贴膏药所采用的药物,都是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的药物,故贴敷后,局部皮肤可能出现发红、脱皮,重者出现发泡,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其中皮肤发热、脱皮是不需要处理的。
如果水泡不大,也不建议做特殊处理,它会自然吸收的。
如果水泡较大,不建议挑破,可以局部涂一些红霉素软膏,让其自愈,也可以考虑到医院进行处理。
贴敷的当天,一定要限制孩子的活动量,活动后易于出汗,出汗容易导致膏药脱落。
孩子大幅度运动也可以改变胶布的粘着程度,同样可以引起膏药脱落。
回到家里,不要把空调打得太低,防止孩子受凉,影响治疗效果。
另外,贴膏药当天,不建议进食生冷,或油腻、辛辣等刺激性类食物。
穴贴当天,不要游泳,局部皮肤也不要洗浴,如果需要,用湿毛巾擦拭一下就可以了。
穴位贴敷的注意事项及禁忌
穴位贴敷的注意事项及禁忌
穴位贴敷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人体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的经皮吸收,刺激局部经络穴位,激发全身经气,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贴敷穴位引起局部发泡,甚至化脓,中医称为“天灸”、“自灸”或者“发泡疗法”。
近年来,随着“冬病夏治”观念的广泛传播,因其副作用少、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老少咸宜等优点,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注意事项:
1.贴敷时间:小儿:0.5-2小时,成人2-4小时。
2.敷药前应洗澡,衣着宜凉爽,避免过多出汗;治疗期间如有不适需及时咨询医生,贴敷时感到局部灼热痛痒难忍或起泡时,可以随时揭去药膏。
如出现痒、热、微痛等感觉或皮肤有色素沉着,此为正常反应,不必过多担心。
3.贴敷期间,饮食要清淡,避免烟酒、海味、少食辛辣刺激食品、冰冻食品、豆类及豆制品、粘滞性食物及温热易发食物(如羊肉、狗肉、鸡肉、鱼、黄鳝、螃蟹、虾等)。
4.贴敷当天避免贪凉,不要过度吹电风扇和在过冷的空调房中停留,否则,体内阴寒发不出去,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5.三伏贴的疗程:一般为每年农历的“三伏贴”时期,每10天贴敷一次,3-4次为一疗程,一年一个疗程,连续贴敷三年效果更好。
禁忌症:
1孕妇,多数外贴药物对孕期妇女可能不安全。
2对药物过敏者不宜贴敷;对橡皮膏过敏者应提前告诉医生,换用其他方式固定。
3严重皮肤病,如皮肤长疱、疖、牛皮癣以及皮肤有破损。
4瘢痕体质患者。
5疾病发作期的患者,如急性咽喉炎、发烧、黄疸、咯血、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患者、慢性咳喘病的急性发作期等。
6热性疾病、阴虚火旺者以及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不能采用。
穴位敷贴干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专家共识
穴位敷贴干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专家共识李敏;胡锦丽;丁丹丹【摘要】《穴位敷贴干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专家共识》为201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和儿科专家指导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按专家共识制订规范,通过文献检索、评价及分析、专家问卷调查、专家论证会、方法学评价和临床一致性评价,最终形成本专家共识意见.本共识提出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术语和定义、诊断依据及适用期、体质辨识、干预方法、禁忌症和调护等,供中医临床诊疗及中医治未病使用.【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年(卷),期】2019(026)009【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穴位敷贴;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中医治未病【作者】李敏;胡锦丽;丁丹丹【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2.956;R245.9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
本病病因复杂,具有反复感染、迁延难愈的特点,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且尚无有效疫苗和特效药物防治,不仅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本病的防治已成为当前儿科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穴位敷贴干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中华中医药学会为项目负责部门,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和儿科专家指导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
本《共识》编写目的在于规范穴位敷贴疗法干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则、选药、选穴等关键要领,为临床医师提供中医儿科治未病标准化处理的策略与方法,促进中医儿科临床诊疗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本《共识》简明实用,可操作性强,符合医疗法规和法律要求,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和可参照性,可作为临床实践、操作规范和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2021三九贴时间表
2021三九贴时间表“三九”即为二十四节气“冬至”后的三个九天,在节令上为“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夜晚。
“三九敷贴”指在每年三九天用中药特定的穴位,已达到祛除和预防呼吸道疾病的一种中医表现形式外治疗法。
冬季用药物敷贴穴位不仅能巩固夏日“冬病夏治”敷贴的效果,还能加以控制疾病的发作,达到冬夏皆治,使患者获得当更理想的疗效。
2021年三九主要包括贴的贴敷时间主要分了八个阶段,首贴、一九、二九、三九及加强贴。
首贴:12月12日至21日一九:12月22日至30日二九:12月31日至2021年1月8日三九:2021年1月9日至17日加强贴:2021年1月18日至28日三九贴采用特制中药药膏贴敷纤角、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共3次,每次2-3小时。
另外常用的方法是三九天内连续益气贴10-15贴。
每日1次每次3小时。
一定记得:小朋友贴药每次10分钟,成年人每次贴药30分钟即可,不可擅自延长贴药时间,以免损伤皮肤。
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忌食海鲜;注意保暖。
患者可以在传统三九日的前后数日来接受天灸贴药。
由于大多数绝大部分人平时忙于基层工作,抽不出时间来按传统三九贴天灸的标准时间前来医院进行贴蜡,这也不要急。
只要在冬季的时间贴药5次左右,同样能够满足提高免疫力,调理五脏虚弱的需要有。
而并不需要拘泥于标准时间。
2021年三九贴的贴敷时间分了五个阶段,首贴、一九、二九、三九及加强贴。
首贴:12月11日至20日一九:12月21日至29日二九:12月30日至2021年1月7日三九:2021年1月8日至16日加强贴:2021年1月17日至26日在农历的一九、二九、三九中各选择一天,采用特制中药药膏贴敷保健品穴位中医师表示,传统中医有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说法,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三天进行治疗,以便达到冬病夏治,无相而三九天为冬至后的第三个三界,在节气上属大寒,为六个月中最冷的日子,在这时候进行诊治,能强身,扶正祛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穴位贴膏疗程和时间
小儿穴位贴膏疗程和时间,每十天贴一次,连续3次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连续三年,也就是三个疗程,例如,今年的头伏是7月13日,二伏是7月23日,三伏是8月12日,每两次贴敷之间需隔7 — 10天,今年的二伏有20天所以可以加贴1次。
除了注意小儿穴位贴膏疗程和时间之外,在贴膏时候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如下:
小儿穴位敷帖一般在饭后1 — 2小时为宜,不宜过饥、过饱,贴膏后局部会有麻木,温热,痒,针刺等感觉,这些都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如果感觉特别痛、痒,可以提前揭膏药,但不要抓挠,贴膏后皮肤出现小水泡,也是贴膏后的正常反应,不要搔抓,穿棉质的衣服,保持皮肤干燥,如果水泡很大,超过膏药的面积,请医师处理,贴敷后皮肤无异常反应,并不影响疗效,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贴膏期间忌食生冷刺激,肥甘厚腻或易上火食物,如冷饮、海产品、牛羊肉、荔枝和煎炸食物,贴敷期间不要对着电扇、空调直吹,同时尽量减少运动,避免出汗。
小结:
了解了小儿穴位贴膏疗程和时间,家长能够正确的掌握,减少贴膏药带来的不良反应。
急诊科:武晓莉
2013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