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类高职院校体育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
高职院校艺术类运动项目发展及创新论文
高职院校艺术类运动项目的发展及创新摘要:当前,艺术类运动项目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领域中一门重要的技能课程,是运动训练专业的主修课程之一,也是公共体育课和校级任选课当中最欢迎的选项课之一。
本文在分析艺术类运动项目以体育舞蹈课程为例,在高职院校开设的原因、现状及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等方面做出阐述,并提出高职院校开设艺术类运动项目的创新与特点。
关键词:艺术类运动项目高职院校体育舞蹈前言艺术类运动项目是包含形体训练、体育舞蹈、健美操、啦啦操等由肢体展示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是体育与人类肢体艺术的叠加。
而体育舞蹈是艺术类运动项目中突出的代表之一。
国际上把国际标准交际舞称为体育舞蹈。
体育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以前,但在我国,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开展起来,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强劲,作为一种有效的健身手段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普及开来。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愈来愈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许多新鲜的健康的体育活动被引入高职院校,其中,体育舞蹈作为一种体育与美育兼修的课程尤为广大学生所喜爱。
该课程具有极强的时代感、文化感、动作感、节奏感,为适应新课改的发展理念,以及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舞蹈运动项目在高职院校逐步发展完善起来,充分反映和体现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实质,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搭建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一、艺术类运动项目在高职院校开设的原因及现状艺术类运动项目是当今学校体育教学中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一些传统的体育课内容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学生们迫切需要呼吸新鲜的时代气息,而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类运动项目在健身、健心、健美和娱乐等方面,其教学效果非常明显,满足学生“求新、求美、求乐”的心理需求,备受学生欢迎和喜爱,新兴的体育项目在校园悄然兴起,以极强的时代感、文化感、动作感、节奏感吸引成千上万青年学生的注意力,广大的学生们盼望着科学完善的体育艺术类课程体系在新课改中出现。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科归属的研究
通过 中 国知 网查 阅 了近 2 0 年 来相 关 文 献 9 0 0 余篇 , 并 阅读 了 自 1 9 9 9 年 以 来有 关专 业学 科 归 属 方 面 的 文献 资料 。
科性 质 , 是 一个亟待研 究与探索的课题 。 针 对 这 个 问题 展 开 了研 育 事 业 发 展 的 需 要 和 体 育 院 校 发 展 战 略 规 划 中关 于 专 业 设 置 的
究。
整 体 目标 , 实现 体育资源的优势 配置 , 以 顺 应 体 育 项 目在 国 内 良
好 发 展 趋 势 …。 2 0 0 1 年 天 津 体 育学 院首 次 在 体 育 院 校 设 置 艺 术 类
1 研 究对象与方法
1 . 1 研 究对 象 ( 系) 。 1 . 2 研 究方 法 1 . 2 . 1 文 献 资料 法
专业后 , 沈 阳体 育学 院 、 武汉体育学院、 北 京 体 育 大 学 都相 继 增 设
了 艺 术 类 专业 , 直到2 0 0 9 年全国1 3 所 体 育 院 校 都 增 设 了 艺 术 类 专
1 . 2 . 3 问卷 调 查法 目一 线 教 师发 放 问卷 共 计 5 0 份, 回收 4 2 份, 回收 率8 5 %, 其 中有 效 问 卷4 0 份, 有效率为8 0 %。 I . 2 . 4 逻 辑 思 维分 析 法
的体育院校 创新型艺术专 业。 截止到现在 , 体 育 院 校 办 艺 术 类 专 业 已经 有 十 年 的 经 验 , 体 育 院 校 的 艺 术 专 业 也 由原 来 的 舞 蹈 学 专
高职高专体育课程“分类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年1 月期间我国的体育类学术期刊和体育教育专著 , 对涉 及普通本科及 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 内容进行了收集整理 。
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果 与 分 析 结
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 育锻 练意识 的 目的。 传统 的教学模式
要实现上述要求是有困难 的。 为了推进高职高专体育教学
改革 , 实行体育 “ 分类式 ” 教学 是顺应 时代 的需 要 , 是解决
上述问题 的关键 。
1 学生对体 育教 改的看法及收获( 、 见表 1 )
表 1 学生对体育教 改的看法及收获 对男女分班 上体 育课 的看法 满意 3 % 9 课 程设置能否满 足 学生需要 满足 2 % 4 学生对上体育课 的喜欢程度 喜欢 3 % 3 学生对上体育课 的收获情况 很大 1% 9 学生对开保健课 的必要性的认识 有必要 l % 5
1 研 究 目的 、
为了适应 2 世纪我 国高 等教 育的发展和高素质人才 1 培养对 高校体 育教 学提 出的新要求 , 彻落实国务院颁布 贯 的《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和教 育部下发的《 国普通高等学 全 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 精神 , 提倡学校教育树立 “ 健康 第一 、 以人为本” 的原则 , 促进我 院乃至 高职 高专 院校体育 教学工作 的进一步科学化 、 规范化 、 度化 , 制 根据 高职高专 院校 的实际情况和有关法规文件 , 认真分析 当前 高职高专 体育教育 中存在 的问题 和差距 , 进一步探讨高职 高专 体育
本 次调查采用 访问调查 法 、 问卷调查 法 、 文献资料法
等, 具体 作法如下 : 访 问调查法 。 对我省部分普通高等学院和职业技术学 院的体育工作者进行专访 , 研究我省高职体育课程实施现 状, 查阅了部分学校实施 的《 育教学大纲》 体 等相关 资料 。
高职院校体育类选修课教学的可行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 :G 72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 编号 :17 -4 9 2 1 )008 -2 625 0 ( 00 1-11 0
随着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 , 选 修课 的地位 和作 用越 来 越受 到 各 个 学校 的重视 , 选修课的课程建设得到迅速发展 ,体育教学内容也 得 以全 面提升 。选 修课是 根据 专业需 要 和人 才培 养 要求而设 计 的可供 学生 自己选择 修 习的课程 ,是 高 职院校课 程建设结 构 的重 要组成 部分 。 目前 高职 院 校体育教学内容如何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 , 适应新 形势下阳光体育的开展 ,已成为人们探索 、研究的 问题。本文拟通过对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发动学 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需求进行可行性探索,提出体 育类教学要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 ,必须改变传统的 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在体育类教学中开展选修课 教学,很好地为人们把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全新的 视角 和多元 的切入点 。
任 淑 慧
(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 镇江 22 0 ) 103
摘 要 :体育类教 学要顺应素质教 育的发展 ,必须改变传统 的教 学模 式和教学 内容。在体育类教 学 中开
展 选修课教 学,其具体做 法为 :了解资 源特点 ;认真 选材 、备课 ;科学组织 ,合理安排 ;师生齐抓共管。
、
了解体 育设施 是开展 选修 课教 学的前 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巧妇难 为无 米 之 炊 ” ,选 修 课 教 师 就 像 战 场 上 的指挥 者 ,要 想在教学 上有 突破 ,前提 就是要充 分 了解本 校体育设 施 、教 师专业 水平 、教学 对象 的 需求状况 和基本情 况 。 1 .了解 高职 院校 特点 ,确定课 程 教学重 点 高职 高专教育 的 目的是 让学 生掌握基 础 知识和 专业 技能 ,培 养 “ 艺 双 馨 、 和谐 发 展 ” 的多 元 技 化 的社会人才 。 目前 大多数 高职 院校开 展 的体 育项 目为 “ 大球 一 小 球 ” 三 ,女 生 课 则 较 多 的为 健 美 操 ,教 学 内容 已让多数 的学 生产 生了审视 疲劳 。在 重视培养学生高等技术应用能力的基础上 ,注重对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探微
发展很 不均衡 。据了解 一部分高职院校体育设施 严重不 足, 体育教学难 以进行 。 调查 中认 为体育课是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 内容 的占 7.5 7 0 %。学校将成为健康体 育的基础阶段 , 要使学生不 仅在学校学 习期 间 , 而且在 任何 环境下 都能 独立 自主地 进行体育锻炼 , 为终身体育获得丰 富的能力储备 , 以适应
内 容
学 时
体 课是 康教 育 健 育 的 项 要内 一 重 容 内 容 说 不 能 足 基 不 技 体 素 同 不 同 满 本 能 能 能 质 意 满 满 教 教 教 足 足 学 学 学 清 意
百 3 分 2
.
体 设 满 教 育 施 足 学、 健 需 身 要
教 模 学 式
3 5.2 1.8 6.6 2.9 76 7.5 l.5 1O 07 69 36 86 .5 70 17 1.2
%)
一 学 年
6 7 0~ 0
一 学 年 半
8 9 0~ 0
二 学 年
l0~10 2 3
调查结 果表明 , 满足教学 、 身活动 需要 的 占 3 . 能 健 2
关键 词 : 育 ; 程 现 状 ; 查 ; 体 课 调 高职 院 校 ; 革 改 中 图 分 类 号 :6 2 G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随着科技 、 经济 的快 速发展 , 对教育 改革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学校体育作 为教 育改 革 的重要组 成部 分 , 如何 适应 2 世纪教育发展 的需要 , l 成为 目前体 育课程教学 改 革亟待解决的 问题 。近几年 国内各高 等院校在探讨体 育 教学 目标 、 体育 教学 思想的基础上对体育课 程设置 、 程 课 内容 、 教学模式 、 教学评价等方 面进行 了全 面的探索 和改 革, 与普通 高校相 比 , 我省高职 院校体育课 程建设相对 比 较薄弱 。为 了扭转这 种状 况 , 目前 我省 高职 院校体 育 对 课程的现状进行 了调查研 究 , 以求 改革 、 展的对 策 , 发 为 促进高职 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 可靠依据 。 1研 究对 象 与 方 法 1 1研 究 对 象 。 . 以黑龙江省部分高职 院校 的体育 教育工作者及部 分 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
花样跳绳在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花样跳绳在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花样跳绳是一项在传统的跳绳基础上将多种运动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新兴、时尚的体育运动。
高职高专院校要想开展这项运动,则需要对当前的体育教学进行深化改革,促使花样跳绳体育项目的引进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文章主要对花样跳绳在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意义进行分析,并对其具体实施提出一定的建议。
标签:花样跳绳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实践在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教学当中引入花样跳绳项目,一方面是对我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传承,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其身体协调能力,实现强健体魄的目的。
从花样跳绳的价值角度出发,其在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意义与具体实施策略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花样跳绳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意义1.符合阳光体育运动精神花样跳绳体育学生极具娱乐性、健身性、竞技性以及观赏性,在当前体育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在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课程中引入花样跳绳运动项目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尤其是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召开,促进了大学生运动形式与运动项目的灵活度,对于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而花样跳绳运动项目的引入则完全符合阳光体育运动的精神,极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与剑圣积极性,进而帮助大学生树立终生体育的意识,起到强健体魄的作用。
2.传承传统中华文化花样跳绳既是一项体育运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淀。
在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中引入花样跳绳项目,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其一,在体育教学中花样跳绳的技能与训练手段得到了保护,并且在新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扬与创新,使花样跳绳项目重新焕发活力;其二,花样跳绳与体育教学相融合,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花样跳绳项目对技术要求很高,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需要非常强大的团队合作能力才能够完成。
比如,花样跳绳项目有许多的集体动作,而这些动作除了对个人运动技术有很高要求外,更需要队员之间进行有效的配合。
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再审视_马鸿韬_李敏_吴梦晗
开设体育艺术类专业的院 院校类别
校示例
招生专业名称
体育类
北京体育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15 所体育专业院校全部 设有体育艺术类专业)
表演专业( 体育表演艺术方向) 舞蹈表演专业 舞蹈编导( 体育舞蹈) 播音与主持艺术( 体育方向)
综合舞蹈 舞蹈表演( 体育表演)
2005
学院
学院 3. 表演专业(武术表演方向)
成都体育
1. 舞蹈学专业
艺术系
2003
学院
2. 舞蹈表演专业
1. 舞蹈学专业
河北体育
艺术系 2. 舞蹈表演专业
2005
学院
3.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1. 表演专业 西安体育 体育 2. 舞蹈学专业
2007 学院 艺术系 3. 音乐学专业
4.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本刊由投稿吧提供
● 体育教育学
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再审视
马鸿韬1 ,李 敏1,2 ,吴梦晗1
(1.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北京 100084; 2.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摘 要: 我国体育艺术类专业建设的总体布局是决定我国体育艺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采用文献资料 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的主要困 惑、发展策略与路径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 步,但还存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材体系等问题;面临“体育艺术类专业与其它艺术类专业的本质区别” “体育艺术类专业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等协同开展”“体育艺术类专业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中 的定位”等困惑;提出增设“体育艺术学”学科构想、全面强化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材体 系建设、师资队伍培养、人才培养体系等切实可行策略与建议,为全国体育院系的专业建设提供理论和实 践参考,为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科定位提供决策建议。 关键词: 体育艺术类专业;专业建设;学科建设; 体育艺术学; 教材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812. 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 - 3612(2015)07 - 0091 - 07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思路浅析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思路浅析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1摘要本文对部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体育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路,从而为构建更加符合高职院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一、引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基本还是以技能教育为主,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指出了体育课程设置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确立更加科学与合理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理念。
二、体育课程现状分析(一)体育课程设置体系不够完善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是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过于统一,过多的考虑学生的同一性、共通性,学生的差别性、个性以及学生专业的差异则很少考虑,教学管理模式缺少创造性。
其次,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同中小学的有着太大的相似性,这就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不能取得应有效果。
(二)体育课程设置缺乏职业特点高职院校现行的体育教学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没有体现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围绕培养广大学生“健康第一”的理念来设置体育课程体系,进而为学生就业服务的本质;更没有将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技术性、实用性、应用性等综合职业能力特征相结合。
(三)教学评价存在不足现行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评价太过于注重运动成绩,只是注重最后的结果,而轻视运动的整个过程,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缺乏更深层次的综合评定与考察,从而不能反映出体育科技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理念和思想。
三、体育课程设置改革思路(一)指导思想要明确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看能否对学生的身心起到的改善作用,从而逐步达到改善健康状况,提高健康理念,最终养成终身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生活方式。
也就是要树立“健康第一”这个指导思想。
创建“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工作方案
创建“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工作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对于多元化、特色化的需求日益凸显。
体育和艺术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审美情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校决定创建以“体育、艺术”为特色的学校,并为此制定以下详细的工作方案。
一、目标设定本校将立足学生个体发展,以“健康第一,艺术养心”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构建一所体育和艺术特色鲜明的学校。
通过五年的努力,我们希望达到以下目标:建立健全体育和艺术课程体系,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接触到高质量的体育和艺术课程。
培养一支具有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体育、艺术教师队伍。
建设完善的体育和艺术设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平台。
定期举办高水平的体育和艺术活动,展示学生的风采和成果。
加强与国内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课程设置本校将开设丰富多样的体育和艺术课程,包括但不限于:体育课程:足球、篮球、排球、游泳、田径等。
艺术课程:音乐、舞蹈、美术、戏剧、书法等。
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特点,设计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确保学生在各个阶段都能接受到合适的教育。
三、师资培养招聘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创新精神的体育、艺术教师。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探索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四、设施建设建设标准化、专业化的体育场馆,如足球场、篮球场、游泳池等。
配备先进的艺术教学设备,如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等。
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浓厚的体育和艺术氛围。
五、活动组织定期举办体育比赛和艺术节,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新精神。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校外比赛和演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体育周、艺术周等,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六、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内外具有体育、艺术特色的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教师互访、学生交流等活动。
体育高等院校应用型体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论性和实 践性在越来越多 的领域将结合 , 体育教师不局 限于理论专业知识的教学 , 而 需 要 在 其 中穿 插 入 其 他 学 科 的知 识 , 使
体 育 教 学 内容 更 为 丰 满 和 充 实 。体 育 教 师
适应大环境的突变[ 3 ] 。对于一个存在于体育 院校 的艺术类专业 ,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 教 育 资源 ,来 确 定 艺 术 专 业 的 课 程 设 置 ,
维。因此必须强化学生 的创新精神培养: 第一 ,使 学生 树 立 创 新 意 识 ,使 其 充 分 意
识 到 创 新 是 民族 生 存 的 前 提 条 件 , 为 个 人
发 展 指 引 方 向 。第 二 , 学 校 充 分 重 视创 新 教 育 ,面 对 困难 和 挫 折 不 屈 不 挠 , 坚 持 知 难 。第 三 ,强 调 创 新 价 值 观 的 教 育 , 尤 其
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 和 学 习热 情 ,并 能 取 得 充 分 的 教 学 实 践 艺 术 成 果 。但 也 同 时 也存 在 着 许 多缺 陷 , 无 法 得 到 理 想 的 实 践 结 果 ,操 作 程 序 不 能 实现 规 范化 和系 统化 ,未 建成 实 习基地 。
体育高 等院校 应用型体育艺术人 才培 养模 式的创新研究
◆文 / 凌 颖 潘兰芳 ( 玉林师范学院体育系 广西 玉林 5 3 7 0 0 0 )
摘 要 :高校体 育 的教 学实质上 也就是 教会 学生如何 让去实。所以,高校体 育运 动 在 应 用 型人 才培 养 中起 到有 着 引 导 和 转
1 . 2 、应用型人才培养 的基本要求 应 用 型 人 才 培 养 的 根 本 目 标 就 是 就 业 ,其 针 对 的就 是 市 场 需 求 ,根 据 学 校 所
高职体育教学大纲
高职体育教学大纲一、导言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身心健康。
本大纲旨在规范高职体育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提供统一的教学指导,确保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二、课程设置高职体育教学按学期开设,全年共分为两个学期。
每个学期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项目:1. 全民健身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内容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2. 体育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
内容包括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等项目。
3. 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旨在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选择相应的体育项目进行深入学习。
内容包括羽毛球、游泳、健美操等。
三、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耐力、力量、速度、柔韧性等方面的提升。
2. 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战术意识,提高比赛水平。
4.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文化素养。
5.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心理调节能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四、教学内容1. 健康知识与生活习惯包括身体安全、营养健康、运动损伤防护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体育技能训练分别针对各个体育项目进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基本功和技术水平。
3. 体育比赛与竞技精神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 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通过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形式,提升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了解。
五、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
2. 分组训练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比赛训练法通过组织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积极性,提高比赛技能和战术水平。
4. 体验式教学法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教学评估1. 日常考核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训练成绩进行考核,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技术水平。
我国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类专业的办学特征分析
本文采用文献 资料法 、 访谈法 、 问卷调查法 、 比较 研究法进
行研究 。
2 结果 与分 析
2 1 体 育 艺 术 类 专 业 的 界 定 .
高度重视 和大力 支持 下 ,4所 体 育学 院都 增设 了体 育 艺术 类 1 专业 , 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 的结合 成为持续发展 的现 实。 使 由于在我 国艺术专业一 直归 属 于艺术 院校 以及综 合 师范
调查对象 : 海体育 学院 、 上 武汉 体育 学 院 、 京体 育大 学 、 北
引 言
进入知识经济 的 2 1世 纪 , 随着 我 国文化 教育 事业 和文化
广州体育学院 、 安体育学 院 、 西 成都 体育 学院 的艺术 类专 业现
行教学计划 , 包括 专业设置 、 课程计划 、 专业培养方 向等方 面。
te a su d rrd a f p r nt uen a y1 e r i hn I rv a e h r o n s fh p r — a —m jr g nt c igo tl y m nn n t h r n ega u t o o s s tt ed 0 y as nC ia.t e e l t ot mig es o s r t e S t I i sh s c ot t t a i a hn noo iiga d s - oni e g e
caatr ts d niigteso s —a —m jr grn i o e co pi igteso r dsil ess m。 hrceii ,ietyn pr sc f h t t r ao n u nn m d ,acm lhn pr a i pi yt i g s h t t c n e Ke r s so s olgsso s r~ma r g caat iiso eu ao ywod : p r l e :pr —at t c e t ji ;h rc r t f d ct n on e sc i
高职高专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高职高专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基于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国家及教育部分逐渐加强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重视。
与此同时,国家对高职高专体育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在开展体育实践教学当中,逐渐改变以往注重传授学生理论知识为目标的教学,而是要向培养全能型的体育人才转变。
基于此情况下,高职高专院校要逐渐提升对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加强对体育专业的教学思考,努力提升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成果,为社会以及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
标签:高职高专;体育专业;实践教学;调查研究随着高专高职院校体育实践教学不断深入与发展,高职高专院校开始坚持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坚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进行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但是,在实际的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当中,仍然存在诸多影响高职高专体育专业教学开展的问题。
因此,高职高专院校要结合当前体育教学现状,针对当前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关应对策略合理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而推进高职高专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
与此同时,高职高专院校要始终坚持为社会与国家的需要培养体育人才,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寻求一条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人才培养策略,进而全面推进体育教育的发展。
一、高职高专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一)实践教学重视不足,尚未明确育人理念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高职高专院校在开展体育实践教学时,主要坚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育人模式。
近些年来,国家对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的重视不断提升,并对高职高专体育实践教学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
基于此情况下,高职高专院校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当中,需要逐渐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
但是,相对于目前高职高专体育教学而言,高职高专院校并未对其进行实质性的专业改良,其实践教学仍然停留在理论教学的补充。
部分体育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足,不能够正确把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片面地认为体育实践教学只是检验理论知识的一种方式,无需将过多的精力放在此环节。
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前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有必要对高职院校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一种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培养模式。
通过研究不断优化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更好地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将围绕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改进现有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促进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意义体育专业在高职院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对于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学方式单一、实践环节不足、就业对口率低等。
对于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改进思路和方法,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具有积极的意义。
2. 正文2.1 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一、传统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
在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学生大多数时间花在课堂上听讲和实践操作,缺乏足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机会。
二、课程设置相对单一。
在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相对单一,主要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大类。
缺乏与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新课程和新领域的培养。
三、实践环节不足。
尽管体育专业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目前的实践环节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实践机会较少,导致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四、教学手段和技术设备有待提升。
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教学手段和技术设备相对滞后,无法满足现代教学需求。
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和技术设备,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进和完善。
需加强实践教学、丰富课程设置、提升教学手段和技术设备,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艺术类体育类设置标准
艺术类体育类设置标准
艺术类和体育类设置标准因地区和具体项目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置标准:
1. 艺术类:艺术类课程设置标准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目标:艺术类课程应该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同时也要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课程内容:艺术类课程内容应该涵盖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和表现能力。
教师资格:艺术类课程的教师需要具备相关的艺术背景和教育经验,能够
有效地指导和评估学生的表现。
设施和设备:艺术类课程需要配备适当的设施和设备,以满足学生的学习
需求。
例如,音乐室、舞蹈室、画室等。
2. 体育类:体育类课程设置标准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目标:体育类课程应该旨在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健康生
活方式,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课程内容:体育类课程内容应该涵盖各种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游泳、田径等,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能。
教师资格:体育类课程的教师需要具备相关的体育背景和教育经验,能够
有效地指导和评估学生的表现。
设施和设备:体育类课程需要配备适当的设施和设备,以满足学生的学习
需求。
例如,体育馆、游泳池、健身房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设置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学校和教育部门而有所不同。
因此,建议学校或教育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要求的设置标准。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课堂的创新研究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课堂的创新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览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意义 (4)3. 研究目的与问题 (5)二、文献综述 (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7)2. 研究趋势分析 (8)3. 研究空白与创新点 (9)三、“五育并举”视域下的教育理念与目标 (10)1. “五育并举”的内涵解读 (12)2. 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的培养目标 (13)3. 体育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的融合 (14)四、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课堂的创新策略 (16)1. 教学内容创新 (18)融入“五育”元素的教学内容设计 (19)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20)2. 教学方法创新 (21)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学方法改革 (23)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实施 (24)3. 教学评价创新 (25)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26)个性化教学评价的实施路径 (28)五、创新实践案例分析 (29)1. 优质课堂典型案例展示 (30)2. 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 (31)3. 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与反思 (32)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33)1. 面临的挑战 (34)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35)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 (36)社会认知与支持度不足 (38)2. 应对策略 (39)加强教师培训与引进 (40)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41)提高社会认知度与支持度 (42)七、结论与展望 (43)1. 研究结论 (44)2. 研究贡献 (45)3. 研究展望 (46)一、内容概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全面发展的重视,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在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五育并举”成为了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五育并举”对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课堂进行创新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五育并举”的理论内涵及其在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艺术类高职院校体育课“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应用探讨
作者: 黄正军
作者机构: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04
出版物刊名: 当代职业教育
页码: 75-76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9期
主题词: 高职院校 体育课 三位一体
摘要:“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是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在推进学生素质育化课程改革过程中,首先由两课及史论教研室的教师和专家经过研讨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由网络教学、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三大部分组成,目地是建设“以生为主”的素质育化课程体系,通过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目前这一模式已经在两课及史论教学中趋于成熟,并将全面推广至公共基础部的所有课程,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体育课的改革势在必行。
《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高专)体育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不可替代性。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高职高专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53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是国家对高职高专院校在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高职高专院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和对体育课程建设与评价的主要依据。
一、课程性质第一条体育课程是高职高专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达到增强体质(体能)、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促进体育素养与健全人格养成,提高职业准备水平为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高职高专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第二条体育课程是寓体育知识技能学习掌握与运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教育、职业综合素质养成教育于体育学习活动之中的教育过程,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第三条基本目标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至少熟练掌握一项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战术;全面发展体能素质;养成自觉参与锻炼的行为习惯,提高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合作态度。
第四条发展目标发展目标是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及高职高专的专业特性制定的。
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知识素养、体育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育观赏能力,形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与提高终身体育的能力。
结合今后从事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利用体育的手段,掌握发展职业体能的方法,了解常见职业性疾病的成因与预防与体育康复的方法,促进良好职业综合素养的形成。
三、课程设置与结构第五条各普通高职高专院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列入课表的必修课教学时数不得少于108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评奖评优的必要条件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
从表3 可知 . 四所 院校对人才培养 的就业 岗位均能 紧密结合培 养 目标 和开 设的课程来进行 。
2 高职 院校目标 的建构 课程 体系的建构离不开人才培养 目 标. 本研究通过对体育艺术专 业 人才培养 目标 的建构 人手 . 指 出人才 培养 目标要 正确定 位 . 提 出了 目标的构建可以从知识 目 标、 能力 目 标、 素质 目 标进行建构 , 以上三大 目标确定 后 , 为整个课程体 系提供 了很好 的导 向 2 . 2 体 育艺术专业课程体 系构建遵循 四大原则 课 程体系的建构必 须遵 循一定 的原 则 . 有规则不 成方圆 . 在某 一 时期建构 的课程体系 , 不 是永久不变 的 . 它需要稳定 . 也需要创新 . 它 需 要科 学 , 也需要 思想. 因此 . 体育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遵循 四大原 则为“ 够用 、 必需 ” 原则 、 科学性 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 全面性 和个体 差 异性相结合原则 、 稳定性 和创新性 相结合 的原则 2 . 3 体 育艺术专业课程结构 的建构 人才培养 目标 的建 构可以从知识 目标 、 能力 目 标、 素质 目 标进 行 建构 , 同理 , 经访 谈 , 体育 艺术专业课程结 构的建构可 以从知识 层面课 程、 能力层 面课程 、 素质层 面课程进行建构 知识层面突出学生本专业 的基础知识 , 能力层 面突出培养学生 的体育艺术 的技术 、 技能 与实践 水平 : 素质层 面注重 培养学生爱 岗敬业 、 培养身 心全面健 康发展 的 2 l 世 纪 的 有 用 人 才 2 . 4 体育艺术专业课 程建构的主要 内容 体育艺术专业课程建构的主要 内容是复杂多样 的 . 本研 究提出的 内容主要有 : 体育艺术专业课程体现工学结合 、 构 建( 下转第 1 9 3页 )
育艺 术专 业课程 体系的构建
1 体 育类高职 院校体 育专业课程设置 的现状分析
表 3 全国四所体育高职院校体 育艺术专业学生就业 岗位情况分析 1 . 1 全 国四所 体育高职院校体 育艺 术专业 培养 目标 现状分析 本研究主要 以广东 体育职业技 术学院 、 湖南 体育职业学 院 、 山西 院校名称 就业岗位 体 育职业学院 、 天津体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共四所体育高职院校作为 广东体 育职业技 术 学 院 体育舞蹈教练 、 团操健 身教练、 私人健身教练 研 究对象 , 对各院校的专业培养 目标进行 分析如下表 : 表1 全 国四所体 育高职 院校体 育艺术专业培养 目标分析
一
需 求和要 求 , 为下一步有建构科学 的课程体 系提供很好 的参考依据。
表 2 全 国四所体育高职院校体育艺术专业核心课程开设情况分析
广 东体 育 职 业技术学院 体育舞蹈 、 健美操 、 健身教练 、 体 能训练 湖南 体 育 职 运动解剖学 、 体育保健学 、 表演基础理论 、 体育美学 、 视唱练耳 、 业学院 芭蕾形体 、 摩登舞( 五项 ) 、 拉丁舞 ( 五项 ) 、 爵士舞 、 现代舞 、 舞台 化妆 、 艺 术鉴赏 山 西 体育 职 业学院 运动生理学 、 运动医学 、 运动训练学 、 运动竞 赛学
S c i e n c e& Te c hn o l o g y Vi s i o n
科 技 视 界
科技・ 探索・ 争鸣
体育类高职院校体育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
司徒 字 亮 ( 湖北 工业大 学 高等职 业教 育研 究 中心 , 湖北 武 汉 4 3 0 0 6 8 )
【 摘 要】 本研究以全 国四所开设 了体 育艺术专业的高职 院校为研 究对象, 对体育类 高职 院校体 育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 了分析 ,
、
培养德 、 智、 体、 美、 劳全 面发 展 , 掌 握本专业基 本理论 与技 能 , 湖 南体 育 职 能在各健身俱乐部 、 体育舞蹈培训基地 、 各类学校 、 影视文化 公 业 学院 司和体育艺术培训 中心等相关单位 , 从 事体育舞蹈编排 、 教学 、 训练和表演相关工作 的高素质 、 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提 出 了高 职 院校 体 育 艺 术 专 业 课 程 体 系 的构 建 应从 人 才 培 养 目标 的 建构 、 课 程 体 系建 构 的 原 则 、 课 程 结构 的 建 构 、 课 程 建 构 的 主 要 内容 、 社会
服务课程的 开发等层面 为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 关键词 】 体 育艺术 ; 课程设置 ; 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 体育艺术科学在社会各领域 占据 日 益重 要 的地位 . 国 内体育 的审美 艺术价值越来 越受到人们 的重视 , 社会上 些机构 . 如健身俱乐部 、 社 区体育场所 、 演艺机构 、 才艺培训 中心 , 甚 至企业事业单位都急需大批 的高素质技能型体育艺术人才 , 这种 市场 需求就导致 了体育艺术 职业 岗位 的产生 . 从而引发 了高职 高专 院校对 体 育艺术 职业技能人才 培养的需求 , 为 了满足市场需 求 . 满足高 职高 专 院校的需求 . 促进就业 的要求 . 体育 艺术相关 的人 才培养专业 应运 而生 但是 . 目前体育艺术专业开办才短短几年 的历史 , 作为一个历时 较 短的专业 尚处 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从近几年体育艺术专业的 发展可 以看 出 .目前体育艺术专业课程设置跟不上社会发展 的需 要 . 课程 问题逐 渐成 为制约专业发 展的突出问题 。 本研 究 旨在对国四所体育高职院校体育艺 术专业 培养 目标 、 专业
院校名称 培养 目 标
培养德 、 智、 体、 美协 调发展 , 具有 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 意识 , 具 广 东体 育 职 备体育艺 术专业相关的基本 理论 , 基础知识 . 面 向广东省健 身 业技术学院 俱乐 部 、 社 区体 育场所 、 演 艺机构 、 体 育及演 艺表演 和活动 组 织、 项 目推广及 俱乐 部运 营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各类健身俱乐部 、 体育舞蹈培训基地 、 各类院校 、 广播电视 湖南体育职业 学院 集 团、 影视文化公 司、 文化艺术馆和体育艺术培训中心 、 从 事 体 育舞 蹈 的 编排 、 教学 、 训 练 与表 演 等 相关 工 作 。
山西体育职业 学院 体育健 身俱乐部
天津 体育学 院职业 中小 学艺术体育师资 技术学 院 舞蹈表演人员 、 群众体育管理
天 津 体 育学 教育学 、 形体与舞蹈 、 解剖学 、 体育舞蹈 、 形体训练 、 舞蹈实践课
学院 课( 有氧健身操 、 健身健美操 、 竞技健 美操 、 艺术体操 等) 、 社会 健身指导员教程 、 运动健身处方与运动营养学等
核 心课程开设情况现状 、 学生就业 岗位 现状分析 . 提出 了高职 院校体 院 职 业技 术 ( 古典芭蕾 、 中国民间舞 、 中 国古典舞 、 现 代舞 ) 、 健身 艺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