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我国铁路运输组织理论发展与创新(3)

合集下载

中国铁路发展概述

中国铁路发展概述

中国铁路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的大动脉、大众化交通工具。

在综合交通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没有铁路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中国幅员辽阔、内陆深广、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及工业布局不平衡,铁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占有的优势更加突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中国大量的长距离物资运输和中长途旅客运输主要由铁路承担,每年完成的旅客周转量约占全社会旅客周转量 1/3 多,完成货物周转量约占全社会货物周转量的 55%。

中国铁路管理体制及机构设置铁道部作为中国政府的一个部行使政领导和管理全国铁路的职能。

铁道部机关共设置 16 个机构,有办公厅(政治部办公室)、政策法规司、发展计划司、财务司、科学技术司、人事司(政治部组织部)、劳动和卫生司、建设管理司、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安全监察司、运输局(运输指挥中心)、公安局、政治部、宣传部、部纪委、监察局、全国铁路团委、直属机关党委。

铁道部部属企业有 20 个:哈尔滨、沈阳、北京、呼和浩特、郑州、济南、南昌、上海铁路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柳州、成都、昆明、兰州、乌鲁木齐铁路局,中铁行包快递有限责任公司、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铁道科学研究院、中铁建设开发中心、青藏铁路公司等。

铁道部部属事业单位有 16 个:运输指挥中心(运输局) 、资金清 算中心、统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多种经营发展中心(直属企业和 多种经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档案史志中心、机关服务中心、信息 技术中心、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中心、工程管理中心、铁道部党校、 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铁道出版社、 《人民铁道报》报社、专运处、 中国铁路文工团。

铁道部所属协学会、 协会 12个:中国铁道学会(含 中国蒸汽机车协会) 、中国铁道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地方铁路协会、 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 中国铁道财务会计学会、 中国铁路老战士协 会、中国铁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会、铁路青年志愿者协会、中 国铁路新闻工作者协会、 中国铁路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中国铁道 物资流通协会、中国火车头体育协会(铁总体工部) 。

铁路货运物流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创新

铁路货运物流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创新

铁路货运物流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创新在当今全球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铁路货运物流技术也正在逐步地实现多样化和智能化的创新。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铁路货运物流技术将有哪些发展方向和创新,更好地推进物流行业的发展呢?一、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化技术已经成为各个产业进行升级换代的重要手段。

铁路货运物流也不例外。

目前,智能化技术在铁路货运物流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物流信息处理系统、智能物流仓储系统、RFID技术、条形码技术等等。

但是,这些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往往还比较低效和不够完善。

未来,智能化技术将更加全面地渗透进物流中,实现物流自动化管理。

二、网购及快递风靡下的个性化服务目前,网购及快递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而,铁路货运物流将更加注重整个物流过程的个性化服务。

比如,通过物流信息的自动化处理,让物流服务可以更加贴心地满足客户特定的需求,并通过物流智能化技术来快速处理各种物流需求。

例如,无人机将会更加广泛地应用于铁路货车物流配送服务中,大大减轻物流配送人员的任务量。

三、安全性的提高安全性一直都是物流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铁路货运物流的进行过程中,各种安全隐患都可能会影响到客户及其货物的安全。

未来,通过实现数据共享、多维护系统和可视化管控等技术的应用,铁路货物物流的安全性将得到大大提升。

四、物流过程的优化铁路货运物流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一系列政策和部门管制的限制,物流过程愈加繁琐。

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化的物流平台将成为铁路货运物流的一大趋势。

通过构建全球性的铁路货运物流平台,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快速、便捷且经济的物流服务。

同时,铁路货运企业也将利用新技术不断优化物流过程、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更好地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总之,未来铁路货运物流技术的发展充满着机遇与挑战。

而铁路货运物流企业也需不断吸收前沿技术,不断开拓新的物流市场,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更高的发展高度。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1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1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介在我国,图书馆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影响最大、使用面最广的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

它是国家推荐统一使用的一部综合性的大型图书分类法,由于其类目全面,能够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目前我国95%以上的图书馆都采用这种分类法。

为使大家能够有效地利用图书馆,下面对《中国法》予以简要介绍。

《中图法》的基本类也称基本序列,是对图书所作的最概括、最基本的区分和排列,是分类表的总纲,在根本上决定其分类体系。

《中图法》首先将人类的知识分成“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部类。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进行社会实践的理论指南,作为一个基本部类列于首位,而将一些内容庞杂、无法按某一学科内容性质进行分类的图书概括为“综合性图书”,也作为一个基本部类置于最后,由此形成五大基本部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

基本大类是分类表中第一次划分的类,一切中小类目都是以基本大类发展分化而来的,它集中体现了分类法的思想和观点。

在基本目类中,由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这两个学科内容多、发展快,《中图法》在社会科学部类下展开为九大类,自然科学部类下展开为十大类,进一步形成了一个拥有二十二大类的分类表,每大类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并固定其先后次序。

大类下再按照图书的不同属性划分为若干基本类目,然后继续逐级划分为若干小类。

一般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大类,用字母加数字表示大类下类目的划分,这样层层类分,便形成了一个有条理、有系统、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逐步展开的类目表。

《中图法》约包含着五万个不同的类目,大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都记住,但如果能熟悉本专业的类目,对借阅图书是有益的。

现将《中图法》(第四版)专业设置相关的类目介绍如下:分类号R173A,B,C,D,R …….代表一级类目,A1,B1,C1,R1代表二级类目预防医学、卫生学,73代表三,四级类目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级类目)A1 马克思、恩格思著作(二级类目)A2 列宁著作(二级类目)A3 斯大林著作(二级类目)A4 毛泽东著作(二级类目)A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汇编(二级类目)A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生平和传记(二级类目)A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二级类目)B 哲学(一级类目)B0 哲学理论(二级类目)B1 世界哲学B2 中国哲学B3 亚洲哲学B4 非洲哲学B5 欧洲哲学B6 大洋洲哲学B7 美洲哲学B80 思维科学(总论)B81 逻辑学(论理学)B82 伦理学(道德哲学)C 社会科学总论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C1 社会科学现状、概况C2 机关、团体、会议C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C4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出版物C6 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C61 名词术语、辞典、百科全书(类书)C62 手册、名录、指南、一览表、年表C63 目录、样本、说明书(产品目录入此;图书目录入Z8)C64 表解、图解、图册、公式、数据、地图C65 条例、规程、标准C66 统计资料C67 参考资料C[7]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C8 统计学C91 社会学C911 社会发展和变迁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C913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C914 社会利益C915 社会调查和社会分析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C919 分科社会学C93 管理学C931 管理技术与方法C932 咨询学C933 领导学C934 决策学C935 管理计划和控制C936 管理组织学C939 应用管理学D 政治、法律D0 政治理论D1/3 共产主义运动、共产党D4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D5/7 世界各国政治D8 外交、国际关系D9(现改为DF)法律DF0 法的理论(法学)DF1 世界各国法律(总论)DF2 国家法、宪法DF3 行政法DF4 经济法、财政法DF5 民法DF6 刑法DF7诉讼法DF8 司法制度E 军事E0 军事理论E1 世界军事E2 中国军事E3/7 各国军事E8 战略、战役、战术E9 军事技术F 经济F0 政治经济学F0-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论)F01经济学基本问题F011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F012经济规律F014经济范畴F014.1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F014.2劳动、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F014.3商品生产与交换F014.31价格理论F014.32需求理论、供给理论F014.35经济效益F014.36经济机制F014.39资本和剩余价值F014.4国民收入与分配F014.5消费与积累F014.6社会再生产F014.9其他经济范畴F019.1均衡理论F019.2静态经济学、动态经济学F019.3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F019.4合理预期{F019.5}公共选择F019.6经济政策理论F015宏观经济学F016微观经济学F019其他经济理论F02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21原始社会F022奴隶社会F023封建社会F03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30生产关系、所有制F031商品生产与交换F031.1商品、商品生产[F031.2]货币F031.3价值、价值规律F031.4价格F031.5经济效益F031.6经济机制F032资本和剩余价值F032.1资本F032.2剩余价值及其分配F033雇佣劳动和工资F034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F035社会资本再生产F035.1社会生产、再生产F035.2部门间的关系F035.3社会总产品、国民生产总产值F035.4计划和市场F036国民收入和分配F036.1国民财富F036.3消费与积累F036.5生活方式F037经济循环F037.1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F037.2经济停滞、衰退与复苏F037.3景气预测F038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F038.1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F038.2垄断与竞争F038.3资本输出F038.4国家垄断资本F038.5经济军事化F038.6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经济掠夺F038.8“后工业社会”论F03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F04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41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F042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F043社会主义经济规律F044社会主义劳动F045商品生产与交换F046社会主义分配制度F047国民收入与分配F048社会主义再生产F049经济循环F05共产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6经济学分支科学F08各科经济学F09经济思想史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F11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关系F12中国经济F13/17各国经济F2 经济计划与管理F20国民经济管理F21经济计划F22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F23会计F239审计F24劳动经济F25物资经济F27企业经济F28基本建设经济F29城市与市政经济F3 农业经济F30农业经济理论F31世界农业经济F32中国农业经济F33/37各国农业经济F4 工业经济F40工业经济理论F41世界工业经济F42中国工业经济F43/47各国工业经济F49信息产业经济(总论)F5 交通运输经济F50交通运输经济理论F502运输业计划和管理体制F503运输业建设与发展F505运输价格、成本与利润F506运输企业组织与经营管理F51世界各国概况F53铁路运输经济F54陆路、公路运输经济F55水路运输经济F56航空运输经济F57城市交通运输经济F59旅游经济F590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F591世界旅游事业F592中国旅游事业F593/597各国旅游事业F6 邮电经济F60邮电经济理论F61邮政F62电信F63世界各国邮电事业F7 贸易经济F71国内贸易经济F72中国国内贸易经济F73世界各国国内贸易经济F74国际贸易F75各国对外贸易F76商品学F8 财政、金融F81财政、国家财政F82货币F83金融、银行F84保险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0 文化理论G1 世界各国文化事业概况G2 信息与知识传播G20信息与传播理论G21新闻学、新闻事业G22广播、电视事业G23出版事业G24群众文化事业G25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G26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G27档案学、档案事业G3 科学、科学研究G4 教育G5 世界各国教育事业G6 各级教育G7 各类教育G8 体育H 语言、文字H0 语言学H1 汉语H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H3 常用外国语H5 阿尔泰语系(突厥—蒙古—通古斯语系)I 文学I0 文学理论I1 世界文学I2 中国文学I24 小说I25 报告文学I26 散文I3/7 各国文学J 艺术J0 艺术理论J1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J2 绘画J3 雕塑J4 摄影艺术J5 工艺美术J[59] 建筑艺术J6 音乐J7 舞蹈K 历史、地理K0 史学理论K1 世界史K2 中国史K3 亚洲史K4 非洲史K5 欧洲史K6 大洋洲史K7 美洲史K81 传记N 自然科学总论N0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N1 自然科学现状、概况N2 自然科学机关、团体、会议N3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N4 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N5 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出版物N6 自然科学参考工具书N[7] 自然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N8 自然科学调查、考察N91 自然研究、自然历史N94 系统论(系统学、系统工程)K[99] 情报学、情报工作O 数理科学和化学O1 数学O3 力学O4 物理学O6 化学O7 晶体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P1 天文学P2 测绘学P3 地球物理学P4 气象学P5 地质学P9 自然地理学Q 生物科学Q1 普通生物学Q2 细胞学Q3 遗传学Q4 生理学Q5 生物化学Q6 生物物理学Q7 分子生物学Q81 生物工程Q[89] 环境生物学Q91 古生物学Q93 微生物学R 医药、卫生R1 预防医学、卫生学R2 中国医学R3 基础医学R4 临床医学R5 内科学R6 外科学R71 妇产科学R72 儿科学R73 肿瘤学R74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R75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R76 耳鼻咽喉科学R77 眼科学R78 口腔科学R79 外国民族医学R8 特种医学R9 药学S 农业科学S1 农业基础科学S2 农业工程S3 农学(农艺学)S4 植物保护S5 农作物S6 园艺S7 林业S8 畜牧、兽医、狩猎、蚕、蜂S9 水产、渔业T 工业技术TB 一般工业技术TD 矿业工程TE 石油、天然气工业TF 冶金工业TG 金属学、金属工艺TH 机械、仪表工业TJ 武器工业TK 动力工程TL 原子能技术TM 电工技术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TP1 自动化基础理论TP2 自动化技术及设备TP3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TP30 一般性问题TP31 计算机软件TP32 一般计算器和计算机TP33 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TP34 电子模拟计算机(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TP35 混合电子计算机TP36 微型计算机TP37 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计算机TP38 其他计算机TP39 计算机的应用TQ 化学工业TS 轻工业、手工业TU 建筑科学TV 水利工程U 交通运输U1 综合运输U2 铁路运输U4 公路运输U6 水路运输U[8] 航空运输V 航空、航天V1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V2 航空V4 航天(宇宙航行)V[7] 航空、航天医学X 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X1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X2 环境综合研究X3 环境保护管理X4 灾害及其防治X5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X7 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X8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Z 综合性图书Z1 丛书Z2 百科全书、类书Z3 辞典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Z5 年鉴、年刊Z6 期刊、连续性出版物Z8 图书目录、文摘、索引。

铁路运输的创新与改进

铁路运输的创新与改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绿色环保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绿色环保技术将进一步应用于铁路运输,降低能源消耗和 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环保技术将采用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和环保性能。
高铁技术的持续创新与改进
高铁技术将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提高高铁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 高铁技术将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计,提高高铁的运营速度和载客能力。
个性化服务
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 不同旅客的需求,如定制 化票价、特殊需求服务等 。
建立服务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服务反馈机制 ,及时收集和处理旅客的 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服 务质量。
降低运营成本
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降低运营成 本。
节能减排
推广节能减排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污染 物,既有利于环保也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
绿色环保技术
总结词
绿色环保技术是铁路运输创新的重要方 向之一,旨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实现 可持续发展。
VS
详细描述
绿色环保技术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包括使 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噪音和减少排放等方 面。例如,使用电力驱动的列车可以减少 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采用隔音墙、消音器等设备可以减少噪音 污染;采用新型材料和设计可以减少列车 的能耗和排放。
提高设备利用率
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和维护,提高设备和设施的利用率,降低闲置和浪费。
04
未来铁路运输的发展趋势
城际铁路的发展
01
城际铁路将连接城市群和中心城 市,缩短城市间旅行时间,促进 区域经济一体化。
02
城际铁路将采用高速列车和动车 组,提高运输效率和舒适度,满 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新工科背景下铁路货物运输组织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铁路货物运输组织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4年1University Education[摘要]铁路货物运输组织与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专业课程,是高等院校铁路运输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及其他相关专业学生的选修课。

在新时代发展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根据行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文章结合教师实际教学经验,从激发学生兴趣、贴合工程实际、发现当前问题、探索前沿发展等方面入手,探讨本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教改要点,为铁路运输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铁路货物运输;课程内容;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4)02-0070-04[收稿时间]2023-08-03[基金项目]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教改项目(1340011825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02471)。

[作者简介]米希伟(1990—),男,山西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安全与智能化、铁路货运与物流。

铁路货物运输组织与技术是一门涉及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物理、生物、化学的多学科交叉专业课,包含较多概念性、规范性、流程性和技术性内容,与铁路行车组织、铁路线路与站场、铁路客运组织等课程共同构成铁路运输专业核心课程群[1]。

近年来,随着铁路系统内部的深化改革、铁路类高校的转型、新技术的发展、考研热和转行热现象的升温,铁路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已不仅限于具备传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学科交叉、创造性思维等特质。

与此同时,铁路专业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也已不满足于传统的专业知识,更希望接触一些最新的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的内容。

再加上铁路货运整体向铁路物流转型,铁路货物运输组织与技术课程原有的教学目标已不适应当前铁路人才的培养。

此外,随着“宽口径、厚基础”等教学理念的普及,许多高校都对课程改革进行了深入探索,并重新构建和设置了专业课程群和课程教学时长[2]。

在此背景下,各高校铁路货物运输组织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学时普遍有所减少,从之前的百余学时减少到现在的32~64学时,同时现场实习时间也有所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宽口径课程。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1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1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介在我国,图书馆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影响最大、使用面最广的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

它是国家推荐统一使用的一部综合性的大型图书分类法,由于其类目全面,能够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目前我国95%以上的图书馆都采用这种分类法。

为使大家能够有效地利用图书馆,下面对《中国法》予以简要介绍。

《中图法》的基本类也称基本序列,是对图书所作的最概括、最基本的区分和排列,是分类表的总纲,在根本上决定其分类体系。

《中图法》首先将人类的知识分成“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部类。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进行社会实践的理论指南,作为一个基本部类列于首位,而将一些内容庞杂、无法按某一学科内容性质进行分类的图书概括为“综合性图书”,也作为一个基本部类置于最后,由此形成五大基本部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

基本大类是分类表中第一次划分的类,一切中小类目都是以基本大类发展分化而来的,它集中体现了分类法的思想和观点。

在基本目类中,由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这两个学科内容多、发展快,《中图法》在社会科学部类下展开为九大类,自然科学部类下展开为十大类,进一步形成了一个拥有二十二大类的分类表,每大类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并固定其先后次序。

大类下再按照图书的不同属性划分为若干基本类目,然后继续逐级划分为若干小类。

一般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大类,用字母加数字表示大类下类目的划分,这样层层类分,便形成了一个有条理、有系统、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逐步展开的类目表。

《中图法》约包含着五万个不同的类目,大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都记住,但如果能熟悉本专业的类目,对借阅图书是有益的。

现将《中图法》(第四版)专业设置相关的类目介绍如下:分类号R173A,B,C,D,R …….代表一级类目,A1,B1,C1,R1代表二级类目预防医学、卫生学,73代表三,四级类目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级类目)A1 马克思、恩格思著作(二级类目)A2 列宁著作(二级类目)A3 斯大林著作(二级类目)A4 毛泽东著作(二级类目)A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汇编(二级类目)A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生平和传记(二级类目)A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二级类目)B 哲学(一级类目)B0 哲学理论(二级类目)B1 世界哲学B2 中国哲学B3 亚洲哲学B4 非洲哲学B5 欧洲哲学B6 大洋洲哲学B7 美洲哲学B80 思维科学(总论)B81 逻辑学(论理学)B82 伦理学(道德哲学)C 社会科学总论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C1 社会科学现状、概况C2 机关、团体、会议C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C4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出版物C6 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C61 名词术语、辞典、百科全书(类书)C62 手册、名录、指南、一览表、年表C63 目录、样本、说明书(产品目录入此;图书目录入Z8)C64 表解、图解、图册、公式、数据、地图C65 条例、规程、标准C66 统计资料C67 参考资料C[7]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C8 统计学C91 社会学C911 社会发展和变迁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C913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C914 社会利益C915 社会调查和社会分析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C919 分科社会学C93 管理学C931 管理技术与方法C932 咨询学C933 领导学C934 决策学C935 管理计划和控制C936 管理组织学C939 应用管理学D 政治、法律D0 政治理论D1/3 共产主义运动、共产党D4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D5/7 世界各国政治D8 外交、国际关系D9(现改为DF)法律DF0 法的理论(法学)DF1 世界各国法律(总论)DF2 国家法、宪法DF3 行政法DF4 经济法、财政法DF5 民法DF6 刑法DF7诉讼法DF8 司法制度E 军事E0 军事理论E1 世界军事E2 中国军事E3/7 各国军事E8 战略、战役、战术E9 军事技术F 经济F0 政治经济学F0-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论)F01经济学基本问题F011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F012经济规律F014经济范畴F014.1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F014.2劳动、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F014.3商品生产与交换F014.31价格理论F014.32需求理论、供给理论F014.35经济效益F014.36经济机制F014.39资本和剩余价值F014.4国民收入与分配F014.5消费与积累F014.6社会再生产F014.9其他经济范畴F019.1均衡理论F019.2静态经济学、动态经济学F019.3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F019.4合理预期{F019.5}公共选择F019.6经济政策理论F015宏观经济学F016微观经济学F019其他经济理论F02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21原始社会F022奴隶社会F023封建社会F03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30生产关系、所有制F031商品生产与交换F031.1商品、商品生产[F031.2]货币F031.3价值、价值规律F031.4价格F031.5经济效益F031.6经济机制F032资本和剩余价值F032.1资本F032.2剩余价值及其分配F033雇佣劳动和工资F034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F035社会资本再生产F035.1社会生产、再生产F035.2部门间的关系F035.3社会总产品、国民生产总产值F035.4计划和市场F036国民收入和分配F036.1国民财富F036.3消费与积累F036.5生活方式F037经济循环F037.1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F037.2经济停滞、衰退与复苏F037.3景气预测F038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F038.1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F038.2垄断与竞争F038.3资本输出F038.4国家垄断资本F038.5经济军事化F038.6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经济掠夺F038.8“后工业社会”论F03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F04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41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F042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F043社会主义经济规律F044社会主义劳动F045商品生产与交换F046社会主义分配制度F047国民收入与分配F048社会主义再生产F049经济循环F05共产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6经济学分支科学F08各科经济学F09经济思想史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F11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关系F12中国经济F13/17各国经济F2 经济计划与管理F20国民经济管理F21经济计划F22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F23会计F239审计F24劳动经济F25物资经济F27企业经济F28基本建设经济F29城市与市政经济F3 农业经济F30农业经济理论F31世界农业经济F32中国农业经济F33/37各国农业经济F4 工业经济F40工业经济理论F41世界工业经济F42中国工业经济F43/47各国工业经济F49信息产业经济(总论)F5 交通运输经济F50交通运输经济理论F502运输业计划和管理体制F503运输业建设与发展F505运输价格、成本与利润F506运输企业组织与经营管理F51世界各国概况F53铁路运输经济F54陆路、公路运输经济F55水路运输经济F56航空运输经济F57城市交通运输经济F59旅游经济F590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F591世界旅游事业F592中国旅游事业F593/597各国旅游事业F6 邮电经济F60邮电经济理论F61邮政F62电信F63世界各国邮电事业F7 贸易经济F71国内贸易经济F72中国国内贸易经济F73世界各国国内贸易经济F74国际贸易F75各国对外贸易F76商品学F8 财政、金融F81财政、国家财政F82货币F83金融、银行F84保险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0 文化理论G1 世界各国文化事业概况G2 信息与知识传播G20信息与传播理论G21新闻学、新闻事业G22广播、电视事业G23出版事业G24群众文化事业G25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G26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G27档案学、档案事业G3 科学、科学研究G4 教育G5 世界各国教育事业G6 各级教育G7 各类教育G8 体育H 语言、文字H0 语言学H1 汉语H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H3 常用外国语H5 阿尔泰语系(突厥—蒙古—通古斯语系)I 文学I0 文学理论I1 世界文学I2 中国文学I24 小说I25 报告文学I26 散文I3/7 各国文学J 艺术J0 艺术理论J1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J2 绘画J3 雕塑J4 摄影艺术J5 工艺美术J[59] 建筑艺术J6 音乐J7 舞蹈K 历史、地理K0 史学理论K1 世界史K2 中国史K3 亚洲史K4 非洲史K5 欧洲史K6 大洋洲史K7 美洲史K81 传记N 自然科学总论N0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N1 自然科学现状、概况N2 自然科学机关、团体、会议N3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N4 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N5 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出版物N6 自然科学参考工具书N[7] 自然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N8 自然科学调查、考察N91 自然研究、自然历史N94 系统论(系统学、系统工程)K[99] 情报学、情报工作O 数理科学和化学O1 数学O3 力学O4 物理学O6 化学O7 晶体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P1 天文学P2 测绘学P3 地球物理学P4 气象学P5 地质学P9 自然地理学Q 生物科学Q1 普通生物学Q2 细胞学Q3 遗传学Q4 生理学Q5 生物化学Q6 生物物理学Q7 分子生物学Q81 生物工程Q[89] 环境生物学Q91 古生物学Q93 微生物学R 医药、卫生R1 预防医学、卫生学R2 中国医学R3 基础医学R4 临床医学R5 内科学R6 外科学R71 妇产科学R72 儿科学R73 肿瘤学R74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R75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R76 耳鼻咽喉科学R77 眼科学R78 口腔科学R79 外国民族医学R8 特种医学R9 药学S 农业科学S1 农业基础科学S2 农业工程S3 农学(农艺学)S4 植物保护S5 农作物S6 园艺S7 林业S8 畜牧、兽医、狩猎、蚕、蜂S9 水产、渔业T 工业技术TB 一般工业技术TD 矿业工程TE 石油、天然气工业TF 冶金工业TG 金属学、金属工艺TH 机械、仪表工业TJ 武器工业TK 动力工程TL 原子能技术TM 电工技术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TP1 自动化基础理论TP2 自动化技术及设备TP3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TP30 一般性问题TP31 计算机软件TP32 一般计算器和计算机TP33 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TP34 电子模拟计算机(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TP35 混合电子计算机TP36 微型计算机TP37 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计算机TP38 其他计算机TP39 计算机的应用TQ 化学工业TS 轻工业、手工业TU 建筑科学TV 水利工程U 交通运输U1 综合运输U2 铁路运输U4 公路运输U6 水路运输U[8] 航空运输V 航空、航天V1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V2 航空V4 航天(宇宙航行)V[7] 航空、航天医学X 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X1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X2 环境综合研究X3 环境保护管理X4 灾害及其防治X5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X7 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X8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Z 综合性图书Z1 丛书Z2 百科全书、类书Z3 辞典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Z5 年鉴、年刊Z6 期刊、连续性出版物Z8 图书目录、文摘、索引。

铁道概论第八章铁路运输组织PPT课件

铁道概论第八章铁路运输组织PPT课件

铁路运输组织的定义与任务
01
定义:铁路运输组织是指对铁路运输生产过程进行计划、 组织、指挥和协调,确保运输生产顺利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的总称。
02
任务
03
制定运输计划,合理安排运输能力
04
组织日常运输生产,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正点
05
优化运输组织流程,提高运输效率
06
协调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提供便捷高效的运输服务
行车工作的基本原则
行车工作的主要内容
包括列车到达、出发、通过的技术作 业;车列及车辆的技术作业;调车作 业等。
行车工作必须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 挥、逐级负责的原则。
车站的客运工作组织
客运工作的基本概念
客运工作是指旅客运输过程中各项服务工作的总称,是铁路运输 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运工作的基本原则
客运工作必须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全面提高服务 质量。
客运工作的主要内容
包括售票、行包运输、候车服务、旅客乘降组织等。
车站的货运工作组织
货运工作的基本概念
01
货运工作是指货物运输过程中各项服务工作的总称,是铁路运
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运工作的基本原则
02
货运工作必须坚持安全、迅速、准确、便利的原则,为货主提
供优质服务。
货运工作的主要内容
03
包括受理和承运货物、保管和装卸货物、货物的到达交付以及
意义
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任务
制定和执行行车安全规章制度,加强行车人员培训和管理, 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行车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
制度
包括《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行车组织规则》等,规定了行车安全的基 本要求和操作规范。

以创新引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以创新引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以创新引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摘要:随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交通运输管理模式步入一个战略发展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强国、交通强国、数字社会。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与交通运输领域深度融合,超级铁路、自动驾驶、新能源车船、无人机(车、船)等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成为各国竞相角逐的热点,交通出行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并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本文就以创新引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展开探讨。

关键词:创新;交通运输;高质量引言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加快培育发展的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的协同并举。

可以说,新旧动能转换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程度。

1要建设创新的行业,继续当好先行交通运输是一个有着崇尚创新、勇于创新光荣传统的行业。

回顾交通运输改革开放40年的生动实践,从提出“有河大家走船,有路大家走车”“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到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从交通运输科技“跟踪为主”,到特大桥隧、离岸深水港、大型机场工程建设技术的世界领先,一批运输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正是抓住了创新这个增强发展动力的核心。

创新决胜未来,在新时代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建设交通强国,必须要坚持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推进交通运输创新发展,继续当好经济社会发展、增加民生福祉、行业现代化建设的先行。

2推动基础设施数字化、生产组织自动化交通运输部坚持以智慧交通为行业发展主攻方向,聚焦基础设施、生产组织、运输服务和决策监管等领域,推动实现交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促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技术在项目规划、设计、建造、运维各阶段应用,建立高精度、全要素的三维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设备、标志标线等的数字化与动态跟踪。

2022咨询师继续教育以建设交通强国为统领 加快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参考答案

2022咨询师继续教育以建设交通强国为统领 加快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参考答案

2022咨询师继续教育《以建设交通强国为统领加快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考试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型共8道题】1.铁路客运周转量市场份额经历了近30年的持续下滑后,在高铁发展带动下实现触底反弹,()年达到41.6%。

A.2016B.2018C.2019D.2020正确答案:[C]2.《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指出,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万公里左右(不含国际陆路通道境外段、空中及海上航路、邮路里程)。

A.70B.60C.50D.45正确答案:[A]3.推进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形成以铁路、水运为主的大宗货物和集装箱()运输格局。

A.超长距离B.长距离C.短距离D.中长距离正确答案:[D]4.加快()陆海新通道建设,高效衔接“一带一路”,提升内联外通水平,助力陆海双向开放。

A.北部B.中部C.西部D.东部正确答案:[C]5.依法落实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严守()控制线,严格实施生态环境修复、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

A.“四条”B.“三条”C.“五条”D.“六条”正确答案:[B]6.未来我国将突破、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建立时速()公里及以上高速铁路技术标准等成套关键技术体系。

A.500B.600C.400D.700正确答案:[C]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A.2018B.2019C.2021D.2020正确答案:[B]8.我们要按照“无缝化”衔接要求,建设以()物流基地为中心的货运枢纽,完善货运枢纽集疏运体系、城市配送体系以及多式联运、换装转运体系。

A.公路B.铁路C.水路D.陆路正确答案:[B]1.交通强国建设的战略意义包括()。

A.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领域B.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C.是新时代做好交通工作的总抓手D.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后发领域E.着眼全局、面向未来正确答案:[ABC]2.近年来,中国电力及内燃机车等附加值高产品在铁路整车出口中所占比重保持在60%左右,出口方式上也逐步突破单纯的货物贸易出口方式,向()等全方位输出升级。

中国铁物发展历程

中国铁物发展历程

中国铁物发展历程中国铁物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开创时期:中华民国成立前后,中国铁物的发展较为有限。

当时的中国铁路主要由外国资本经营,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1920年代至1940年代,中国开始筹建自己的铁路网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2. 建设时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重视铁路建设。

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国铁物迅速发展,铁路里程大幅增加,铁路运输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一时期中国还积极引进了苏联的铁路技术和经验。

3. 改革时期:1978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以来,铁路改革也随之展开。

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国铁路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措施,包括分解解放军铁道部队和建立铁道部企业体制。

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创新和实践经验的铁路企业家,为中国铁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 现代化时期:21世纪以来,中国铁路开始朝着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2007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标志着铁路管理体制发生重要变革。

随后,中国大力推进高速铁路建设,建设了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网络。

中国铁路还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提升了铁路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5. 国际合作时期:近年来,中国铁物逐渐走向国际舞台。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铁路合作和项目建设,特别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铁路互联互通。

同时,中国铁路也在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方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提升了自身在世界铁路领域的影响力。

以上是中国铁物发展的一些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变革和发展。

中国铁物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中,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在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

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

2023-11-08•高速铁路运输概述•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高速铁路运输的运营管理•高速铁路运输的优化与发展趋势•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目录01高速铁路运输概述定义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既有线路、建设新的高速线路或既有线提速等方式,达到或超过200km/h运行速度的铁路。

特点高速铁路具有高速度、高密度、高安全性和高舒适度等特点,同时具有较高的建设和维护成本。

高速铁路的定义与特点高速铁路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高速铁路网,其中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规模最大。

发展历程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网已覆盖大部分大城市,并形成了“八纵八横”的主干线网络。

同时,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在积极推进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

现状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高速铁路运输的优势高速铁路能够实现快速、准时、大容量的客运服务,适合现代都市圈的交通需求。

高效性舒适性经济性环保性高速铁路采用动车组列车,具有较好的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提高了旅客的出行体验。

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能够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高速铁路采用电力牵引,具有较低的排放和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02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03缺点设备运用相对固定,不能灵活调整,对客流变化适应性较差。

单一大交路模式01交路规划列车在固定线路上往返运行,不进行中间折返作业。

02优点运营管理简单,调度指挥及乘务组织作业简化,设备运用效率高。

列车在两条线路之间往返运行,线路之间设置折返站。

交路规划优点缺点适应客流变化,能够灵活调整运力,提高设备利用率。

调度指挥及乘务组织作业相对复杂,需要加强与普速铁路的协调。

03大小交路套跑模式0201区域化列车运行交路模式交路规划列车在多个区域之间往返运行,每个区域有相应的折返站。

优点适应大规模客流和复杂运输需求,能够提供多样化的运输服务。

缺点需要加强区域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对调度指挥和设备管理要求较高。

列车在城市群之间运行,连接主要城市和重要节点,设置相应的折返站。

交通运输组织学

交通运输组织学

交通运输组织学交通运输组织学是一门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的科学,关注的是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方面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

它涉及交通运输系统的各种资源、技术、设施、流程、组织和管理等方面,旨在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本文将对交通运输组织学的概念、发展历程、理论体系、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探讨。

一、交通运输组织学的概念交通运输组织学是交通运输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如何合理地配置和组织交通运输资源,以达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它重点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的各项组织管理活动,包括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运交通、空运交通、城市交通、现代物流等领域。

交通运输组织学是一个广泛的学科,牵涉到很多领域的知识,其中包括交通工程、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物流管理等。

二、交通运输组织学的发展历程交通运输组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运输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运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组织与管理。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交通运输管理开始采用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这标志着交通运输组织学开始有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60年代,交通运输组织学的研究重点由单一运输方式向多式联运、物流管理等方面拓展,这也带动了物流领域的发展。

8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交通运输组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计算机模拟、信息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到了21世纪,随着交通运输主要技术和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的转变,交通运输组织学开始了一次全面的管理创新,关注的焦点也更加注重可持续性,以保证交通运输工作更加安全、高效、环保、便利、舒适、经济等方面的要求。

三、交通运输组织学的理论体系交通运输组织学的研究涉及很多理论体系,其中最主要的理论体系包括:1、运输系统理论:运输系统理论是交通运输组织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研究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交通运输系统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我国铁路运输业发展战略论文

我国铁路运输业发展战略论文

我国铁路运输业发展战略论文摘要: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铁路运输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

我国的铁路建设虽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发展曲折、物质和技术基础薄弱,铁路运输行业更是成了近年来国企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那么,如何结合自己的发展战略,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和路情的发展道路,这是一个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十分重大的时代课题。

关键词:铁路;运输业;发展根据《2022年中国铁路运输市场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运输企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迅猛。

铁路交通运输虽然运量逐年增长,但市场份额却逐年下降,铁路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尤其是在交通运输部门中,铁路运输的发展呈现滞后状态。

这种状况与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部门,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的地位不相适应,有些地区的线路甚至无法支撑运输需求的巨大压力,铁路运输发展滞后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明显存在。

一、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现状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已有127年的历史。

与计算机、通讯、生物等高新技术行业相比,它是个传统行业。

进入21世纪,世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正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转变。

世界发达国家铁路在较高的起点上,以全新的方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的升级,使铁路这个传统行业展现出了全新的面貌。

而中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建设起步并不晚,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还存在很多问题。

改革开放以前,国家铁路实行政企合一的计划管理体制。

这种管理体制,与国家宏观计划经济的整体基础相适应,也与铁路当时自身经营的环境与条件相适应。

当时我国经济技术落后,资金资源严重短缺,不可能优先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度要求较高的航空和公路运输,适合中国国情、运价低廉的铁路运输因而长期处于垄断优势地位,没有面临生存竞争方面的任何挑战。

进入新时期之后,国家经济运行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铁路运输行业随之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运能短缺上。

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情况分析及货改实践问题

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情况分析及货改实践问题

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情况分析及货改实践问题【摘要】一直以来,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沿用的都是组织型模式。

在这种单一的模式下,列车运行图成为了列车运行组织的基本文件,列车运行调度指挥则成为了列车运行组织的核心,但这种方式导致车辆运输受调度指挥人员能力水平和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货物送达时间不能确定,协调工作量大,管理成本高。

因此,对现有铁路货运组织模式进行改革,提高铁路货运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是现阶段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情况分析;货改【引言】铁路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还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发挥出来重要作用和意义。

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运输市场的竞争强度激烈,公路、水路、民航等相继发展,也对铁路运输造成了一定的市场冲击,其运力难以长期性的满足社会需求,导致铁路货运发展遇到瓶颈。

本文以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应用现状入手,结合铁路货运组织模式改革的可行性和实际改革内容等展开阐述,针对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情况分析及货改实践的线路思考进行探讨。

一、我国铁路货运组织存在的问题1.铁路货物运输时间与效率之间的问题现阶段,我国铁路货物运输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整体发展概况上,仍然存在铁路路网开发规模小、铁路运输技术装备不够完善、客车与货车共线等现状,这也是影响我国铁路货物运输事业发展的根本因素。

由于我国还尚未制定较为完善的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及相关法规,导致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在市场需求方面急剧上涨,相关的货物运输状况十分紧张。

尽管随着铁路路网的建设与完善,铁路货物发货商的发货难等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还是存在运输速度慢、货车运输不按时间点、运输时间较长、货物交付时间无法确定的弊端,铁路货物运输时间与效率之间的问题成为了影响铁路货物运输业在运输市场占有份额的主因。

2.铁路货物运输需求与供给之间的问题在我国社会经济市场的迅速发展的环境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对各行各业的生产、运输等服务要求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在铁路货物运输方面,高标准和高要求主要体现在铁路货物运输数量以及质量上。

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现状

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现状

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现状一、背景介绍铁路作为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从中国铁路建设始于20世纪初以来,铁路运输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国铁路运输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上最为庞大的铁路网之一。

二、历史发展1. 早期铁路建设在20世纪初期,中国开始了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修建。

此后,我国陆续修建了多条干线和支线,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铁路网。

2. 铁路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了对铁路行业进行全面改革。

1994年,中国铁道部正式成立,并开始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

此后,中国高速铁路等新型技术不断涌现,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3. 现代化铁路建设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中国高速铁路、智能化铁路、磁悬浮列车等一系列新型技术的应用,让中国铁路运输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三、现状分析1. 铁路网络规模截至2020年底,我国铁路总里程已经超过1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里程超过3.5万公里,占据了全球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两倍以上。

2. 运输能力提升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设备的不断更新,我国铁路运输的运输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目前,我国高速动车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小时以上,货运列车最大载重量也已经达到了1.2万吨以上。

3. 安全保障体系在安全保障方面,中国铁路行业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并且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截至2020年底,我国铁路行业已经连续十年实现“零重大安全事故”的目标。

4. 环境保护措施在环境保护方面,中国铁路行业也在不断加强环保措施。

目前,我国铁路行业已经实现了电气化、减少煤炭使用等一系列环保措施,有效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四、未来展望1. 高速铁路网络建设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大高速铁路网络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和运输能力。

2. 智能化铁路建设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将进一步推进智能化铁路建设。

火车运输的技术改革与创新

火车运输的技术改革与创新

火车运输的技术改革与创新作为我国交通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运输一直以来承担着巨大的运输任务,它的改革与进步也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火车运输行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与改革。

一、新型高速列车的推广应用高速列车是火车运输的重要标志和代表。

中国铁路网上线了一系列的新型高速列车,其时速更高、运输量更大、更适应现代化的市场需求。

其中的最高速度超过了400公里/小时。

这种新型高速列车标志着我国铁路新时代的到来,带动铁道交通的快速发展。

随着高铁的不断推广,降低了人们的出行时间和交通费用,大大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二、智能化铁路技术应用推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改造成为了铁路技术创新的方向之一。

目前,通讯技术、控制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已成功地应用到了现代铁路交通的各个层面中。

例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铁运营管理系统,能够对列车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智能化系统的数据分析处理,为运营决策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撑。

该系统的实施不仅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率,更为出行者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便利,提高了高速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高效节能铁路技术的推广绿色环保也是当今社会的共同追求。

为在环保方面保持一贯的领先,铁路运输也在不断更新技术与设备,推广高效节能技术。

货车进步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减少了空气阻力,优化了车体机械结构和动力系统,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和车辆的能耗。

同时,推广了新型轨道材料和工程技术,加强对铁路线路的维修和保养,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护环境的同时也为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智能化安全系统的应用推广安全技术是铁路技术研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智能化安全系统的应用中,监测铁路交通的运行安全情况已成为智能化安全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例如,车载空气监测仪能够对行进途中的列车运行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监测有关铁路交通运行安全的各项指标,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与可靠性。

铁路运输业发展史

铁路运输业发展史

铁路运输业发展史中国的铁路运输业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1891年,京张铁路通车,这是中国第一条铁路。

接着,天津至南洋铁路、江南铁路、河南铁路、浙江铁路等陆续开通。

20世纪初,随着中国各地铁路的兴建和发展,我国的铁路运输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一项。

20世纪初,铁路运输技术和设施相对较为落后,运力也有限。

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辛亥革命后,各方力量开始将铁路运输视为建设现代国家的重要力量。

国内外的资本大量涌入铁路等交通运输行业,促进了各地铁路的扩建和升级。

此外,也增进了国内外各地的联系和贸易。

到1927年,我国的铁路里程达到了十三万余公里,其中铁路纵深已经贯穿了我国各个角落。

这时,铁路的技术和设备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升,铁路各项运营指标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铁路运输业开始迎来了较为繁荣的时期。

随着铁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涌现出了一批在技术、管理、经营等方面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这些人才不仅带领铁路事业在发展中不断进步,而且也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比如,民族工业运动的早期领袖之一曾希圣、刘晋韬等人,在文化大革命后重回铁路运输业并付出了生命代价。

他们的精神值得铭记,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又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阶段。

在经历了初期的发展缓慢和发展瓶颈后,我国的铁路运输业日渐壮大。

铁路投资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推进,以客运为主、货运为辅的铁路运输结构也逐步优化。

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水平大幅提高,这也为我国更高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铁路运输事业中,铁路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毫无疑问,铁路运输业将继续成为创造更加美好、繁荣的中国的重要力量。

中国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研究

中国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研究

中国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研究包维民;闫海峰;张强锋;李微【摘要】通过对内涵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将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概括描述为在一定的运营管理体制、一定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一定的路网功能结构条件下,高速铁路所承担列车的组织方法,并按此对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进行了分类.本文以中国2012年4月以前所开通的高速铁路为例,对中国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进行了分析,将其归纳为四种类型;并与国外典型国家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进行了对比.结合国外经验以及中国的国情路情,提出了与中国高速铁路相适合的运输组织模式——不同性质(不同速度、不同停站、本线和跨线、旅客和货物)列车共线运行的运输组织模式.【期刊名称】《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年(卷),期】2016(014)003【总页数】6页(P13-18)【关键词】中国;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共线运行【作者】包维民;闫海峰;张强锋;李微【作者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峨眉分校,峨眉614202;昆明铁路局,昆明车站,昆明6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2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客运快速化成为了我国铁路发展的主要方向。

随着高速铁路逐步通车运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运输能力强大的高速铁路网,极大的方便了旅客的出行,大大的提高了铁路客运服务的质量。

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而且初步形成的高速铁路网与既有铁路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

因此,在不同地区开通运营的高速铁路,都具有自身的运输组织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运输组织模式。

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是制定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方案的基础和前提,它决定着高速铁路上所运行列车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高速铁路能否有效的发挥其作用。

对于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的研究由来已久,但以往的研究多是针对某一条高速铁路,或某个局部区域进行的,而本文立足于从整体的角度,对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的内涵和共性进行归纳总结。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铁道概论》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铁道概论》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5分)关于交通运输业的产品,说法正确的是()。

A.运输业的产品不能储存、调拨和积累B.运输业的产品可以储存C.运输业的产品可以积累D.运输业的产品可以调拨2【单选题】(5分)下列不是公路运输特点的是()。

A.安全程度高B.对环境污染小C.投资少D.运输能力大3【单选题】(5分)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最大的特点是速度快,并具有一定的机动性的是()。

A.航空运输B.铁路运输C.公路运输D.水路运输4【单选题】(5分)下列不是管道运输特点的是()。

A.运输能力大B.占用土地少C.效率低D.基本不受气候影响5【单选题】(5分)在运输长、大、重件货物时,更具有突出优势的是()。

A.水路运输B.航空运输C.公路运输D.铁路运输6【单选题】(5分)被称为“铁路的故乡”是()。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7【单选题】(5分)被称为“世界铁路之父”的是()。

A.特里维西克B.瓦特C.詹天佑D.史蒂芬森8【单选题】(5分)美国铁路修通的年份是()。

A.1853年B.1825年C.1830年D.1835年9【单选题】(5分)德国铁路修通的年份是()。

A.1835年B.1853年C.1830年D.1825年10【单选题】(5分)印度铁路修通的年份是()。

A.1835年B.1825年C.1830年D.1853年11【单选题】(5分)到目前为止,铁路营业里程最长的国家是()。

A.美国B.印度C.俄罗斯D.中国12【单选题】(5分)中国第一条皇家铁路是()。

A.吴淞铁路B.京张铁路C.西苑铁路D.唐胥铁路13【单选题】(5分)中国第一条自办的铁路是()。

A.西苑铁路B.京张铁路C.吴淞铁路D.唐胥铁路14【单选题】(5分)中国的第一条高速铁路跟国外的高速铁路相差有()。

A.40多年B.60多年C.80多年D.50多年15【单选题】(5分)旧社会,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修建了铁路()。

A.2.1万公里B.1.1万公里C.3.1万公里D.5.17万公里16【单选题】(5分)新中国成立以后,用了30年时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了()。

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理论中若干问题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理论中若干问题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理论中若干问题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网络不断发展壮大,客运专线逐渐成为我国铁路客运主力,已成为公路与航空客运的有力竞争者,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和舒适度,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客运专线不仅仅是一条铁路,更是由多种因素综合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对于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理论的深入研究,涉及到交通运输、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和理论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理论中的若干问题,包括:1.客运专线运输模式的选择问题。

客运专线是一种新兴的铁路运输模式,其运输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客运专线的运营效益,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2.客运专线的票务管理问题。

客运专线的高效运营离不开良好的票务管理,如何建立合理的售票系统和优化售票策略是客运专线票务管理的关键问题。

3.客运专线的运输能力与安全问题。

客运专线具有高速、大容量等特点,但将其运用于实际运输中则需要考虑其运输能力和安全性等问题,如何保障客运专线的高效运行和安全可靠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将针对以上问题展开探讨,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和解决方案。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理论的相关文献资料为主要依据,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相关专业人士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在此基础上,分析客运专线运输模式的选择、票务管理、运输能力和安全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将对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1.丰富和完善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理论,为客运专线的高效运营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提高客运专线的运营效益,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3.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科学决策和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于推动客运专线的健康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车运行组织
调度集中 公交化开行方案 严格的“天窗”维修
京津城际铁路上午6:00-11:00列车运行线布局
京津城际铁路运输组织的创新
车站运营管理
无缝换乘的客流组织 实行北京站对北京南站业务实行垂直管理 的“大站管大站”模式 市场化管理模式
北京南站各种交通设施分布示意图
京津城际铁路运输组织的创新
班列化的列车运行组织
建立班列化运输组织平台,按照旅客列车组织模式,在主要装车站和卸车地间进行 循环运输,按照固定车底、固定装车站、固定卸车站、固定运行线、固定机车交路, 即“五固定”的原则,分煤种定向组织运输。
客货分线运输
客货分线运输
我国铁路提速工程已经为客运高速和货运快捷、重载做好了充分的技术 准备。为了适应增长的客货运输需求,克服客货列车速差过大造成能力扣 除严重的弊端,充分利用线路能力,我国铁路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将是大势 所趋。 广深铁路第4线投入运营,意味着我国铁路有了客货分线运输的新模式, 是我国既有线提速过程中客货分线运输的有益探索。 随着客运专线的建设与发展,我国铁路主要干线上传统客货混线运行的 运输组织模式将被客货分线运行取代,运能与运量之间的矛盾将逐步得到 有效缓解,为全面提升客货运输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实施铁路大客户战略
目前,一半以上的货流由煤炭、电力、冶金、钢铁等大型企业提供,上述企业属 于铁路运输的大客户的主要成分。 铁道部自2006年开始推行大客户策略以来,大客户的数量不断增长,有效的大 客户管理,应是大客户规模的选择是适度的。协调点在于大客户规模数量的“度”。 适度的确定大客户规模数量,是当前铁路大客户战略成败的关键。 推行货运大客户策略,推行路企直通运输,是为了改变长期以来,人为分割完 整的铁路运输作业过程的状况。
“路企直通”战略
实施路企直通是一项全新的运输组织模式,是对运输组织的改革。实 施过程中,对线路、信联闭设备和作业条件进行了改造,同时对传统的 货源组织、调度指挥、行车组织、技术作业,以及专用线管理和安全管 理等进行了全面改革与创新: 设备改造 作业流程再造
“路企直通”战略
实施路企直通后,通过对作业流程的再造,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多工种、多 项目的平行作业,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作业结合部(例如:商检、列检、交接 场交接等),减少了非生产等待时间,运输效率得到了快速提升,推进了铁 路运输的精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2008年全路基本具备条件的260家企业, 2008 260 年底前将全部实现路企直通运输。 路企直通运输不仅带来铁路内部运输效率的提高,而且有利于进一步为企 业提供充足运能和优质服务。企业可减少机车和相关设备购置及其维护成本, 有利于企业精简人员,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搞好主业生产。均衡的直达运输 还可大大降低企业库存,加快资金周转。
“大客户”战略
2005年初,明确提出了实施铁路大客户战略,先从煤矿、电厂、港口等大型企业 试点,对符合大客户运输条件的客户实施协议运输,与其签订年度运量,首先选择 了9家铁路年运量在100万吨以上的大型重点企业作为全路试点,在试点成功的基础 上,2005年11月,大客户推广发展到100家,其中煤炭企业70家、冶金企业20家、 石油化工企业4家、磷矿企业1家、化肥企业2家、粮食企业2家和港口1家,涉及全 路18个铁路局。2006年,铁路大客户战略继续深入推进,100家大客户企业全年完 成运量74724万吨,占国家铁路总运量的30.6%。国家重点煤矿、电厂、钢厂、港口 运输需求得到了有效保证。大客户运输服务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到2006年底, 100家大客户基本实现了运费集中结算操作,实现了对大客户的年运量、月计划、 日装车、运费结算、运输服务等的统一管理,为大客户提供手续简便、计划优先、 运力倾斜的优质服务。2007年底大客户发展到200家,运量占全路货物运量的50% 以上。2008年,全路货运大客户将达到300家,运量占全路货运总量的60%以上, 运输付费占全路货物运费收入的70%以上;铁路对大客户的装车计划兑现率达到 95%以上。
大秦线重载运输的发展
大秦铁路运输系统
大秦线重载运输的发展
1988年,大秦铁线一期工程完成; 1992年,大秦线二期工程完成; 2002年,大秦线全年完成煤炭运量达10,340万t,达到了年运量1亿吨的目 标; 2004年,12月12日,大秦线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首次试验成功 2004年,年运量突破1.5亿吨; 2005年,年运量完成2亿吨的目标; 2006年3月28日,大秦线2万吨重载列车正式开行 2006年12月24日18时,大秦线提前7天实现了全年运量2.5亿吨的目标。 2007年,大秦线实现了全年运量3亿吨的目标。
货物运输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路企直通”战略
“路企直通”战略
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路网能力,实现路 企资源共享,铁路采取路企调度合署办公、作业流程再造、短平快技术改 造、建立联挂考核协调机制等措施,在 “三厂”(电厂、钢厂、石化及炼 油厂)、“两矿”(煤矿、金属及非金属矿)、“一港”(主要港口)、 “一路”(合资及地方铁路)间实施了“路企直通”战略。 “路企直通”战略的实施深化了运输组织改革,实现了路企资源共享, 通过技术设备改造,在运输组织方面优化和简化运输环节,实现了运输生 产流程再造、结合部的无缝衔接、运输过程全程追踪和贯通,以及货流和 列流的对接。
大秦线重载运输系统的特点
运行系统的特点
沿线车站分布少,站间距离大。线路自然条件较差,所经地带大多为山 区,沿线隧道多且地形复杂,牵引供电系统、电力配电系统各被控站均采用 综合自动化系统,可实现与调度所的通信。
பைடு நூலகம்
采用集疏运一体化的运输组织模式
将集疏运三过程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从整体作业效率最大化、整 体社会效益最大化出发,统一技术作业过程、统一编制集、疏、运计 划,统一组织实施的组织模式。
“大客户”战略
实施大客户战略,旨在更有效地确保重点物资运输,培育货物运输市场、 引导货源集中化,推进货运代理的发展,优化铁路货运组织,提高铁路货 运服务质量,发展铁路与运输大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实施大客户战 略从货物发送的源头,实现了发货人集中,装车计划的集中。改变了以往 一个发货人在多个地点申请货运计划的局面,是通过引导运输需求,实现 了货流源头的集约化。 实施大客户战略对重点行业中的重点企业纳入大客户运输,对其年运量、 月计划、日装车、运输付费和信息服务实行统一管理,实现了全过程的组 织服务、均衡运输和运力保障。实施大客户战略,有利于将分散的货源有 效集中,结合战略装车点的建设,加大装卸设备的更新改造,适应整列装 车,形成规模效应,实现运力的优化配置,实现运输资源的集约化经营, 更好地为大客户提供运力保障,不断提高铁路运输效率。
货物运输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大秦线重载运输
大秦线重载运输的发展
大秦线西起山西大同,东至河北秦皇岛,全长653公里。这 是一条流动的黑色动脉,是“三西”(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西 部等煤炭主产区)地区,尤其是晋煤外运的主通道,煤炭运量 占到全国铁路煤运总量的近七分之一。
起迄点 韩家岭(不含)—柳村南 营业里程 653km 级别 国家 I 级 正线数目 双线 闭塞方式 自动闭塞 牵引类型 电力牵引
大秦线重载运输系统的特点
集运系统的特点
装车站点布局分散,有100多个装车点,煤炭吸引区最远延 伸到300公里以上。
大秦线重载运输系统的特点
大 秦 线 货 源 吸 引 区
大秦线重载运输系统的特点
疏运系统的特点
用户对煤炭的需求十分旺盛;煤炭流向比较分散,但流 量集中 。
大秦线重载运输系统的特点
大 秦 线 煤 炭 去 向
采用集疏运一体化的运输组织模式
货流组织基地化
目前,在大秦线煤炭吸引区,已建成有整列装车能力的1万吨以上装车基地58个, 其中2万吨基地10个,形成了规模化战略装车基地网络,基地装运量已占大秦线发送 量的80%以上。
装车组织菜单化
结合各装车点存煤、煤种等情况,共同确定菜单。压缩车辆在港停留时间,及时送 重取空,提高港口作业效率。
“路企直通”战略
“路企直通”战略合作博弈的三阶段论
阶段一:主动与客户结盟阶段
主动与客户结盟阶段的定位十分明确,即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确定铁路 的核心客户;二是确定现阶段应该舍弃的部分。 针对应该舍弃的部分,铁路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规定,如关闭小站,减 少慢车开行等,从而使铁路的运能的空间有了一定程度上的释放。 主动与客户结盟是为了着眼于运输链的薄弱环节,目前较一致的看法有 以下三个方面,共同寻找双方的嵌入点;一是客户的需求转移问题;二是 业务模式不完善问题;三是产品不成熟或存在缺陷问题。
大秦线重载运输的发展
2004年12月12日,大秦线首次进行了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的试验,并取得 圆满成功。这标志着中国铁路重载运输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2006年3月28日,大秦线2万吨重载列车正式开行,刷新了我国重载运输纪 录。全长2600多米、由 204辆车辆组成、重2万吨的煤炭由5台韶山4型电力机 车从湖东站二场发车,运行10多个小时后,直达650多公里外的秦皇岛港口。
铁路城际旅客运输的发展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正式运营,从北京到天津只需30分钟,到滨海新区 也不过50分钟,北京人吃海鲜、购物将更快捷,天津人吃烤鸭、逛皇城根儿也更加 方便。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开通,将给两座城市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人们的消 费方式、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
京津城际铁路运输组织的创新
“路企直通”战略合作博弈的三阶段论
阶段二:不被动为客户服务阶段
铁路部门对客户的服务要从被动到不被动,是铁路部门一个大范围、大 环境、大政策之下的战略课题,国家应该制定中国铁路迈向不被动为客户 服务阶段的计划、目标,当前的策略有三点: 首先,中国铁路通过10~20年的快速发展期,快速提升运能; 其次,政府从政策层面上,为铁路的快速发展创造适当的空间; 第三,国家为政策运价补偿,并返回铁路基本建设资金。 不被动为客户服务,是铁路部门的一个理想和长远目标,要实现不被 动为客户服务,前提是铁路运能的快速、大幅度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