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2010
《 国际经济学》冯德连 第三版 每章案例参考答案(人大版)
国际经济学(第三版)案例参考答案冯德连主编绪论案例参考答案 (2)第一章案例参考答案 (2)第二章案例参考答案 (3)第三章案例参考答案 (4)第四章案例参考答案 (4)第五章案例参考答案 (4)第六章案例参考答案 (4)第七章案例参考答案 (5)第八章案例参考答案 (5)第九章案例参考答案 (5)第十章案例参考答案 (7)第十一章案例参考答案 (8)第十二章案例参考答案 (8)第十三章案例参考答案 (9)第十四章案例参考答案 (11)第十五章案例参考答案 (11)第十六章案例参考答案 (14)第十七章案例参考答案 (15)第十八章案例参考答案 (15)绪论案例参考答案1.答案:主要包括七大主题:贸易所得、贸易模式、贸易保护、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决定、国际间政策协调,以及国际资本市场。
该教材提出了其他作者没能系统论述的新观点: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分析方法;规模报酬递增与市场结构;政治学与贸易政策理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世界资本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国际要素流动。
2.答案: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历史表明政治力量可以超越技术进步的作用。
(参阅[美]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著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八版),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版,第18-19页)。
引力模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国间的贸易规模与两国的GDP 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
公式为:ij j i ij D Y Y a T ⨯⨯= ij T 是i 国与j 国间的国际贸易额,i Y 是i 国的GDP ,j Y 是j 国的GDP ,ij D 是两国间的距离。
第一章案例参考答案1.答案:(1)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决定贸易的规模经济收益主要流向发达国家。
(2)市场经济体制和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的发展,对谋求贸易利益的政策实施空间造成约束。
(3)技术上的差异使得欠发达国家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下端。
2.答案:上世纪50年代初,普雷维什(Prebisch )和辛格(Singe )的研究形成了著名的普雷维什-辛格假说,即初级产品相对于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存在持续下降的趋势,国际贸易产生的贸易所得的分配因此是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发达国家倾斜的,而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不利的地位。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课件英文官方第10版1第一章
•
1-9
Gains from Trade (cont.)
3. Trade benefits countries by allowing them to export goods made with relatively abundant resources and import goods made with relatively scarce resources. 4. When countries specialize, they may be more efficient due to larger-scale production. 5. Countries may also gain by trading current resources for future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borrowing and lending) and due to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1-8
Gains from Trade (cont.)
2. How could a country that is the m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t (least)
efficient producer of everything gain from trade?
•
Countries use finite resources to produce what they are most productive at (compared to their other production choices), then trade those products for goods and services that they want to consume. Countries can specialize in production, while consuming many goods and services through trade.
山西财经大学 2010级 国际经济学 重点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国际贸易政策研究、国际收支研究、外汇理论研究、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研究、跨国公司研究、经济发展研究、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开放经济的宏观调节研究、以及经济全球化研究。
国际经济学研究对象: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重商主义:早期,货币差额论,扩大进口,减少出口,甚至不出口。
晚期,贸易差额论,不应禁止货币流出,但坚持对外贸易顺差。
政策:1、反对早期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2、奖出限入政策;3、鼓励生产的发展。
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观点:1认为金银等贵金属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2国家财富增加依靠货币流入3货币流入依靠贸易顺差4政府应当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认为贸易是一场零和博弈)亚当斯密绝对利益学说:基本含义: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的低于另一经济体。
若各个经济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
从而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也得以提高。
(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正和博弈。
)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核心思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假设:1、2*2*1模型2、要素与产品市场完全竞争3、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4、劳动力同质5、劳动成本不变,无运输成本6、收入分配不受贸易影响。
评价:{从贸易实际出发}1国际贸易因比较利益而发生,具有互利性2假设条件过于苛刻3按该学说,不同国家间比较利益差异越大贸易发生的可能性越大,现实并非如此4按该学说,各国应实行自由主义贸易政策,但实际上各国都在贸易保护。
{从劳动价值论出发}1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的差异及交换比率的不同违背了劳动价值论2未从根本上解释贸易原因3隐含:越落后,按比较利益参加国际贸易,获利越大确定比较优势的方法:1相对生产成本2相对劳动生产率3机会成本比较优势: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时,该国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就具有比较优势。
国际经济学1-2章
(2)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eckscher-Ohlin Theorem)
在各国生产要素存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国将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 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推理过程: 假定中国和美国生产同种产品 的技术相同,生产布需要2单 位资本和5单位劳动。中国每 单位资本和劳动的价格分别为 6美元和1美元,而美国则分别 为3美元和4美元,结果中国每 单位布的成本为2x6+5x1=17 美元,而美国为2x3+5x4=26 美元。 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
三、比较利益理论——生产要素禀赋论
Eil Heckscher,1879-1952
Bertil Ohlin ,1899-1979
1、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丰裕度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是在生产一定产量的 某种产品时,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比例。假定使用资 本K和劳动力L两种要素生产X和Y两种产品,如果
(1)大卫李嘉图提出的相对技术差异论 将自由贸易的理论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使比较利益理论的解释范围大大扩展;
(2)相对技术差异论可以部分地解释当 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层次不同的国 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 (3)相对技术差异论假定机会成本不变, 并且假定只投入劳动一种生产要素,强调 只有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局限性。
国际分工充分发挥了美国在生产小麦上的相对优势,也充 分发挥了中国在生产布上的相对优势,相应地都避开了各 自的相对劣势。
2、相对技术差异论的图形说明 布 60 布 120
80 2:1
3:1
2:1
4/3:1
30
30 20
小麦 O 45 60 小麦
O
1015 20 30
3、相对技术差异论的特点和局限性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课程编码:C050610 开课单位:经济与政治学院开设学期:第五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选修总学时数:共54学时,其中讲授54学时,实验0学时周学时数:3适用专业:经济学本科编写时间:2013年12月先修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参考教材:李坤望主编《国际经济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本课程教学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国际经济学的整体体系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前导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后续课程经济管理类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4学时)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1.基本要求了解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第二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主要分析工具,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贸易利益1.基本要求(1)了解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2)掌握生产等可能边界、社会无差异曲线;(3)掌握封闭条件一般均衡的条件和均衡解、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了解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4)熟练掌握开放条件一般均衡的条件和均衡解和国际均衡价格;(5)掌握贸易利益的衡量和贸易利益的分解。
2.重点、难点重点: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开放条件一般均衡的条件和均衡解和国际均衡价格难点:封闭条件一般均衡的条件和均衡解、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开放条件一般均衡的条件和均衡解和国际均衡价格3.说明:重难点教学拟采用讲授、图示和讨论的方法4.重点考核内容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第三节国际贸易的起因国际贸易的起因1.基本要求掌握国际贸易的起因。
国际经济学(第10版)第五章
Carbaugh, Chap. 5
9
Types of non-tariff barriers
Comparing tariffs and quotas
Carbaugh, Chap. 5
10
conclu tariff, the increases of domestic demand can induce the increase in quantity of the import product, but can not influence the import price level. Under an import quota, the increases of domestic demand only can induce the increase of import price level, but cann’t influence the quantity of import product. So, during periods of growing demand, an import quota is a more restrictive trade barrier than an equivalent import tariff.
Carbaugh, Chap. 5 17
Voluntary export agreement typically applies only to the most important exporting nations. So the exporters of the nonrestrained suppliers may be stimulated. What will happen under this condition?
(完整版)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十版重点笔记
《国际经济学》(第10版)保罗·R·克鲁格曼重点笔记第三章劳动生产率与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1.机会成本:利用一定资源或时间生产一种商品时,而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机会。
2.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国之间的贸易能使两国都受益。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国际贸易模型。
他指出,国际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素。
该理论被称为李嘉图模型。
3.单一要素经济单位产品劳动投入(a L):生产率的倒数,用来表示劳动生产率。
生产可能性边界(PPF):一个国家的资源是有限的,它所能生产的产品也是有限的,因此就存在着产品替代的问题:多生产一种产品就意味着要牺牲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一个经济体的生产可能性边界(PPF)显示了其固定数量资源所能生产的商品的最大数量。
本国资源对产出的限制:a LC Q C + a LW Q W≤ L(斜率的绝对值等于横轴商品的机会成本)Q W = L/a LW– (a LC /a LW )Q C,k= - a LC /a LW =奶酪的机会成本相对价格与供给简化模型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奶酪和葡萄酒的供给是由劳动力的流向决定的,而劳动力总会流向工资比较高的部门。
单一要素模型中不存在利润,奶酪部门每小时的工资率等于一个工人在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P C/a LC,葡萄酒部门每小时的工资率等于P W/a LW。
当P C /P W > a LC /a LW时,奶酪部门的工资率就比较高,该国会专业化生产奶酪;当P C /P W < a LC /a LW时,葡萄酒部门的工资率就比较高,该国会专业化生产葡萄酒;当P C /P W = a LC /a LW 时,该国会生产奶酪和葡萄酒两种产品。
00140国际经济学2010年04 带答案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国际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01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指出重商主义理论存在重大缺陷的论著是( )A.《国富论》B.《帝国主义论》C.《对外贸易论》D.《国际经济学导论》2.反映消费者在既定的商品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下以不同的消费品组合来获取相同的满足程度或效用水平的曲线是( )A.需求曲线B.供应条件曲线C.无差异曲线D.预算线3.通过《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一文的发表,对规模经济条件下的差异产品贸易进行论证的经济学家是( )A.格鲁贝尔B.斯本司C.克鲁格曼D.琼罗宾逊4.从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角度看,国际贸易更有利于( )A.进口国消费者和进口国生产者B.进口国消费者和出口国生产者C.出口国消费者和进口国生产者D.出口国消费者和出口国生产者5.所谓贸易条件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商品的( )A.国际比价B.出口商品平均价格/进口商品平均价格C.进口商品平均价格/出口商品平均价格D.出口商品价格指数6.下列不属于...保护贸易学说的是( )A.幼稚工业理论B.夕阳工业理论C.“零和”理论D.资源禀赋理论7.选择最佳关税的长期目标是( )A.从外国垄断厂商那里抽取部分垄断租B.保护和发展本国工业C.阻止国外商品进口D.增加本国财政收入8.亚太经合组织的两大支柱是( )A.贸易投资自由化与政治合作B.贸易投资保护与政治合作C.贸易投资自由化与经济技术合作D.贸易投资保护与经济技术合作9.国际卡特尔订价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产品的需求弹性。
一般而言,产品需求弹性越大,则订价就保持( )A.适中水平B.越高水平C.越低水平D.不变10.发展中国家要保证进口替代战略的成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外贸易政策措施,这些政策不包括...( )A.出口补贴B.进口关税壁垒C.外汇管制D.高估本币币值11.世界贸易组织沿袭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传统,主张货物贸易的主要保护手段是( )A.非关税措施B.双边协议C.多边协议D.关税12.未经发行国允许、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只能用于发行国之间有双边结算关系的那些货币可称为( )A.外汇B.特别特款权C.共同基金D.记帐货币13.通常对由不同原因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进行调整时,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的时间长短并不相同,其中造成恢复平衡时间较长的原因是( )A.周期性不平衡B.结构性不平衡C.价格性不平衡D.收入性不平衡14.按照国际收支对“居民”的界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国居民的是( )A.丰田公司美国分公司B.美国驻日本使馆人员C.“美国在线”公司D.微软公司15.在一国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用于分析汇率变动以及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动对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失衡调节机理的理论称为( )A.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B.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C.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D.国际收支的乘数分析法16.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区域是( )A.东南亚B.拉丁美洲C.非洲D.中亚地区1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本职能是解决成员国的( )A.失业问题B.通货膨胀问题C.国际安全问题D.国际收支问题18.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于国际直接投资的是( )A.购买外国政府债券B.购买外国企业债券C.向外国企业提供商业贷款D.在国外开设合资企业19.国际生产综合论的基础假设是()A.企业具有内部化倾向B.市场不完全性C.企业具有所有权优势D.企业具有区位优势20.劳动力在各国间的流动使劳动力移出国的( )A.劳动力需求方受损,而供给方获利B.劳动力需求方受损,供给方亦受损C.劳动力需求方获利,而供给方受损D.劳动力需求方获利,供给方亦获利21.货币贬值通过货币余额效应、收入再分配效应和货币幻觉效应对吸收产生影响,结果是( )A.三者都使国内吸收上升B.三者都使国内吸收下降C.货币余额效应、货币幻觉效应使国内吸收下降,收入再分配效应使国内吸收上升D.货币余额效应使国内吸收下降,货币幻觉效应和收入再分配效应使国内吸收上升22.根据国际收支的收入调整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若边际消费倾向c=0.6,边际储蓄倾向s=0.2,边际进口倾向m=0.2,则私人投资和政府支出各增加1美元,贸易收支共增加( )A.-l美元B.-0.5美元C.0.5美元D.1美元23.假设美元对欧元的汇率是$=C1.25,美国的年利息率是6.0%, 欧元的年利息率是8.0%,若不存在套利机会,则欧元对美元的一年期远期汇率为( )A.0.7548 B.0.7852C.0.8234 D.0.835924.假设同样一本工具书在法国是5法朗,在中国是6元人民币,则根据“一市一价定律”,法国法朗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为( )A.1∶1.2 B.1.2∶1C.1∶l D.无法计算25.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当一国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时,将导致( )A.本国利率下降,本币贬值B.本国利率上升,本币贬值C.本国利率下降,本币升值D.本国利率上升,本币升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国际经济学(第10版)第二章
Trade theory want to solute:
①basis for trade—why do nations export and import certain products? ②terms of trade—at what relative price are products exchanged in world market? ③gains from international trade—what are the gains from trade for the producer and consumer?
12
Looseness in Smith’s theory
How to trade with each other if a nation is more efficient than its trading partner in the production of all goods? Smith can not answer this question, and this is a deadly flaw of his theory. Ricardo answer this question and point that even this both countries also can benefit from trade.
Carbaugh, Chap. 2 3
2.1.1 Mercantilism
Period:1500-1800 Central question: how to promote its own interests Position: favorable trade balance—a surplus of export over import Method: tariffs, quotas, other commercial policies
国际经济学1-2015
二、国际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1 微观部分 局部均衡分析工具:供求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工具: 几何图形分析: 消费者理论:生产可能性边界、无差异曲线、相对 价格线; • 厂商理论:埃奇沃思盒型图、等产量线、等成本线 等 • 数理分析: • 生产函数、成本函数等
• • • • •
2 宏观部分 几何图形分析: IS-LM-BP模型、AS-AD模型等 数理分析: 国民收入决定函数、货币供求函数等
2015-6-21
25
CUEB-国际经济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三节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 斯密(1723-1790) 一、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评及其主要观点 1.财富的最终形式是实际资源(商品与劳务) 2.增加财富依靠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3.国际贸易能够扩大并深化分工,提高专业化程度与实际收入 4.互利贸易的基础是绝对优势 5.应当鼓励互利互惠的自由贸易(减少干预,自由放任) 6.国家利益不是相互对立,而是相互促进的
22.79
9.1
•1980年来中国FDI年流入量
• 部分国家金融开放度
• 三、国际经济交往与一国的经济活动 • 微观层面: 居民 消费 厂商 生产 • 宏观层面: 对外贸易、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汇率等指标变动与宏观经济波动
• • •
•
• •
•
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方法论研究和考察国际经 济关系的成因、模式及其福利效应与影响,以及开 放经济宏观经济问题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 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一般理论在国际经济范围的延 伸和应用 二、国际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交易的障碍。国际经济活动与国内经济活动最明显 的区别是:国内经济活动在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中 进行,产品、生产要素的流动没有限制,而国际经 济活动却受到国界限制,生产要素乃至产品都难以 实现完全自由流动。 独立的经济实体。(经济政策、独立的货币等)
国际经济学(学生---2010级经济学)
第一章绪论1、国际经济学含义。
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2、简述绝对优势论的基本观点,并对其简要评价。
3、比较优势的含义。
4、试述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5、判断题(1)绝对利益论认为对外贸易的利益集中的表现在各国能够实现互通有无。
()(2)在相对利益论的理论分析中,每个国家都拥有一种最擅长生产的产品是该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
()(3)“两优择其重,两劣取其轻”是比较利益论所主张的各国以比较成本进行国际分工安排的一项原则。
()(4)比较利益论在其分析过程中尽管使用了单一要素法,但它考虑到了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贸易利益所产生的影响。
()(5)斯密是提出自由贸易思想的第一位经济学家,因此绝对利益论的提出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建立的一个标志。
()6、选择(1)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2)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技术水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价格的差异(3)“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是对比较利益理论的高度概括,这一理论是由经济学家()提出的。
A、亚当·斯密B、赫克歇尔和俄林C、大卫·李嘉图D、大卫·休谟7、本国生产单位黄油的劳动投入为1/5,生产单位布的劳动投入为1;外国生产单位黄油的劳动投入为1,生产单位布的劳动投入为1/3。
(1)本国在哪一商品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外国在哪一商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为什么?(2)假如本国用5单位黄油换取外国3单位布,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得益分别是多少?为什么?第三章国际交换价格的确定1、本国有1200单位劳动,可生产两种产品:食物与衣服,生产单位食物的劳动投入为3,生产单位衣服的劳动投入为2。
国际经济学2-比较优势理论
假设两国各有5个单位的劳动力
T 100 T China 50
U.S.A
0
50
S
0
100
S
封闭条件下的生产情况
T 100 China 60 A T U.S.A
50
30 A 0 40 100 S
0
20
50
S
各自生产:总产量 90T 、 60S
专业化生产:100T、 100S
通过贸易实现的利益
T 100 65 60
2.1 引言
贸易基础(basis for trade) 贸易所得(gains from trade)
贸易模式(patterns of trade)
2.2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时代为 14世纪末到18世纪,这一时期正是资本主义经济 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伴随着航运水平的提高以及地理大发现的形成,西欧国 家纷纷对外寻求对外扩张。
美 国
印 度 合 计
10
40 50
120
120 240
12
3 -
10
20 30
100
50 150
10
2.5 -
判断并说明理由
一个国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是否一定具有相对优势?
国际贸易的原因:劳动生产率差别→生产成本差别→商品价格的差别→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目的:交换是人类的天性。分工可以产生效率,而分工促进效率提高受限 于市场的扩大 理论的政策建议:通过自由放任(laissez-faire),所有国家都可以通过自由贸易获利
2.3B 绝对优势的分析
单个工人的小时产量 U.SA China
大豆
布匹
20
10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10版)学习辅导书-第1~8章【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说明:本章无课后习题。
第2章世界贸易概览一、概念题1.发展中国家答:发展中国家是指与发达国家相对的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国家,又称“欠发达国家”或“落后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评价标准主要是这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相对比较低,通常是指第三世界国家,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130多个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
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有广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还有许多战略要地,无论从经济、贸易上,还是从军事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2.引力模型答:引力模型是用来表示两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量与两经济体的GDP和距离以及其他因素的关系。
丁伯根和波伊赫能的引力模型基本表达式为:T ij=A×Y i a×Y j b/D ij c其中,T ij是i国与j国的贸易额,A为常量,Y i是i国的国内生产总值,Y j是j国的国内生产总值,D ij是两国的距离。
a、b、c三个参数是用来拟合实际的经济数据。
引力模型方程式表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国间的贸易规模与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
3.国内生产总值答: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领土范围内,本国(地区)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是用来度量一国境内的生产量的指标。
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以及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概念不同,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
4.服务外包答: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出口贫困增长和H-O理论、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出口贫困增长和H-O 理论、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目录【案例3-1】案例名称:20亿双鞋通过深圳口岸走向全球 (1)【案例4-1】案例名称:中韩大蒜对手机贸易大战 (3)【案例3-1】案例名称:20亿双鞋通过深圳口岸走向全球知识点:出口贫困增长案例内容:2010年1-8月,深圳口岸鞋出口快速增长,但贸易保护措施持续增多将阻滞出口步伐。
海关统计显示,2010年前8个月,经深圳口岸鞋出口20.1亿双,比去年同期增长43.9%。
价值45.2亿美元,增长38.5%。
据了解,2010以来,除3月份外,经深圳口岸鞋各月出口均保持同比增长势头,且单月出口规模均保持在2亿双以上。
其中,5月份出口2.9亿双,达到年内峰值,随后呈小幅回落态势。
8月份出口2.5亿双,同比增长19.4%,环比下降10.7%,增速较7月份放缓13.1个百分点。
1至8月,经深圳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鞋17亿双,增长49.4%,高出总体增幅5.5个百分点,占同期深圳口岸鞋出口总量的84.6%。
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1.3亿双,增长30.3%。
当前我国鞋业出口面临多方面因素制约,形势严峻。
具体表现在:行业面临低价接单与成本上涨两大压力。
当前欧美等主要市场尚未恢复,许多企业为了争夺订单而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不少企业为了维持运作、保住份额,不得不低价接单。
今年以来,在生产成本不断提升的经营环境下,如鞋制造业的主要生产原料皮革、橡胶等涨幅明显,企业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经深圳口岸进口的牛皮革及马皮革均价同比大幅上涨41.6%,天然橡胶进口均价同比也大涨62.3%。
但同期深圳口岸鞋出口均价却不升反降,仅为每双2.2美元,同比快速下跌4.3%。
贸易保护措施继续增多抬高出口门槛。
如近期西班牙政府针对进口鞋出台政策条例,将进口鞋的相关款型、材质等与海关目录中相同或相近产品进行对比,如这批鞋子报关报价低于海关目录上的价格,将扣押货物,相关鞋商按目录价格补交关税、增值税和相应罚款后,才能拿回货物。
国际经济学第10版第4章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
会成本递增的问题; ②伴随贸易,国家1消费的Y更多(由于进口)
X更少(由于出口),X的边际效用就越高于 Y的边际效用。
C 国家2的提供曲线的推导和形状(省略)
4.4 均衡相对商品价格与贸易的一般均 衡分析
两个国家提供曲线的交点确定了两国在开 展贸易时的贸易均衡相对价格。
C图显示了在P3时,国家2对X的供给和需 求均衡,没有进口。
这也决定了B图中国家2对于X的进口需求曲 线上的A"点。
C图还显示了当价格为P2时,国家2对X的 需求超过自身的供给的数量,这也正是国 家2在P2时想要进口的数量。
在P2,国家2对商品X的需求数量等于国家 1的供给数量。
在B图中表现为供给和需求的交点。
7.70
15.82 17.14
9.34
年度
名义价格 实际价格
1986
1990
1998
2000
2005
2007 2008
14.17 4.69
22.99 6.51
13.07 2.90
28.24 5.73
53.40 9.16
71.10 11.13
97.00 14.28
4.3 提供曲线
A 提供曲线的起源和定义 提供曲线(offer curve), 有时也称相互需
求曲线由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和埃 奇沃思(Ysidro Edgeworth)于20世纪初 提出。 它表示:一国为了进口所需要的某一数量 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 它包含了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因素。
也可以认为,它反映了一国在不同的相对 价格水平下愿意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量。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课程简介:国际经济学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各国之间商品、服务的交换和国际间资本、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和影响,以及各种国际交易活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问题。
在内容体系上,国际经济学包括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即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
国际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延续和应用。
国际经济学探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运用微、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些分析工具和模型。
任课教师简介:欧阳有旺:男,研究生学历,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南昌大学文化资源与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校级教学名师,硕士生导师,注册会计师。
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
讲授课程为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
近年来,主持完成省级以上课题15项,其中,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经济社会重大招标课题2项、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部;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指导本科生参加2013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省赛初赛第一名和复赛一等奖并顺利进入国赛复赛。
涂侃:男,讲师,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9年---至今:在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讲国际投资、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等课程。
彭继增:1967年出生,男,汉族,江西泰和人,经济学博士,国际贸易学教授,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和世界经济硕士生导师。
江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国际贸易学会理事,江西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理事。
1987.09-1991.07 兰州商学院贸易经济学专业;1999.09-2001.07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金融学专;2005.09-2008.07 西南财经大学流通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博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国际金融理论的演变
• • • • • 休谟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马歇尔-勒纳条件、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等理论 蒙代尔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货币主义兴起 开放经济动态模型 借助储蓄和投资理论中所使用的跨时分析方法, 对开放经济动态变化过程的分析国际金融理论的 核心是外部均衡,并且理论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 要求,随着研究目标和可选的研究方法的演变, 国际金融理论在不断向前推进。
• 绝对利益说的其他有关叙述 • 斯密的绝对利益说批判了重商主义关于财富的 定义。 • 认为社会财富应该以商品劳务的生产来衡量, 而不是单纯的贵金属的保有数量;政府应鼓励 经济自由主义,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 斯密从货币流的调整机制出发认为,贸易的顺 差与逆差事实上存在自动调节机制,会导致贸 易自动向平衡的方向发展。贸易的利益是双方 的,这样才能使贸易得到正常发展。 • 国际贸易也是一国解决生产剩余、消除过剩的 方法之一,来解决生产能力和消费偏好之间的 矛盾。
第二节 提供曲线
• 一、提供曲线的含义
• 提供曲线图是较为复杂的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方 法。 • 提供曲线的基础是:供求相等决定价格。 • 提供曲线的本质是:相互需求曲线,是对应某一 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的集合,两国提 供曲线的交汇点所确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的 均衡交换价格(交换比率)。 • 经济含义:在福利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反映进出 口组合的情况。
• 二、绝对优势
• 贸易前
• 贸易后
• 三、比较优势
• 贸易前
• 贸易后
• 四、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图示
• 生产可能性曲线 • 对于A国而言,其生产可能性边界由下述三个表达 式决定:
• 假设 ,即A国在X生 产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 Y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因 而,图中A国的生产可能性 边界要比B国更平坦些。
国际经济学
绪 论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国际经济理论的演变 本书的内容安排与学习方法
第一节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 一、研究对象
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 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国际经济关系的 科学。
• 二、主要内容
• 国际贸易理论---实物面的研究 • 国际金融理论---货币面的研究
• 二、由贸易三角形推导提供曲线
• A国提供曲线的推导与形状
P2 Y C1 E0 C2 Y E2 P1
D1
D2
E1 E2
P0 P1 P2 X TI1 O
E1 P0
O
X
• B国提供曲线的推导与形状
P0′ Y P1′ P2′
E1′
E2′
E0′
X
• 三、由贸易无差异曲线推导提供曲线
• A国贸易无差异曲线的推导
• 两国交换比例与两国获利
X:Y 1:1.5 A国获利 0 B国获利 0.5单位Y
1:1.6
1:1.7 1:1.8
0.1单位Y
0.2单位Y 0.3单位Y
0.4单位Y
0.3单位Y 0.2单位Y
1:1.9
1:2.0
0.4单位Y
0.5单位Y
0.1单位Y
0
• A国用X产品交换Y产品,国内交换比率为1X:1.5Y • B国用Y产品交换X产品,国内交换比率为2Y:1X • A、B国进行国际贸易条件: • A国在国际市场 上能用1X换≥1.5; • B国在国际市场 上能用≤2Y换来1X • 价格区域为 1:1.5—1:2.0
第三节 内容安排与学习方法
• 一、内容安排
• 国际贸易基础、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要素国际 流动 •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相结合 理论与政策相结合 吸收与评价相结合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在国际经济分析中,社会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确 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
从规范分析的角度看,社会无差异曲线可以用 来衡量整个社会的福利
第二节 封闭与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 一、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 条件:生产均衡 消费均衡 市场出清 • 一般均衡: Y
• 二、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 条件:生产达到均衡 消费达到均衡 贸易达到均衡 • 成本递增 条件下一般 均衡:
第三节 国际贸易利益的衡量与分解
• 一、贸易利益的衡量
• 国际贸易是一种 互利行为,参与贸 易的各国都能从中 获利,一国从中所 获利益的多寡取决 于该国的贸易条件
• 二、贸易利益的分解
• 贸易利益可分解为消费利益和生产利益 • 消费利益:得自交换的利益 • 生产利益:得自专业化的利益
• 三、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
• 从原点射出的射线代表着X产品与Y产品的价格比 率。 • 这条射线离哪个国家的国内价格比率线越近,则 该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益便越小。 • 射线离哪国的国内价格线越远,则该国加入国际 贸易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 确切比率从图中难以确定。
二、相互需求方程的解释
• 相互需求理论提出者:英国经济学家约翰· 穆勒 • 理论内容:现实的国际贸易条件是使得双方出口 的总收入恰好应该能够支付双方的总进口时形成 的价格。
第四章 要素禀赋、特定要素 与国际贸易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标准模型 H-O定理与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要素禀赋理论的经验检验与补充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 • 第二节 李嘉图模型 • 第三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验证与评价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
• 一、“差异出贸易”是阐述国际贸易发生 原因的基本思路之一。
国际贸易
价格差异
成本差异
• 二、绝对优势论
• 1776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了他 的不朽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即《国富论》),提出了后人称为绝对利益学说的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 • 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含义为:在某一种类商品的 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 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 济体,若各个经济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 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 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 分工的好处。
• 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 由于两国的消费者偏好完全相同,所以A、B两 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形状相同。在封闭条件下, 两国的相对价格由各自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社会 无差异曲线相切决定。 • 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反映了比较优势所在。同 时,也证实了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完 全是由劳动生产率的差异造成的,因此国际贸易 完全因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起。
• 三、特征
• 研究独立经济实体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 • 国际交易不同于国内交易 • 国际经济与国内经济的运行机制不同
• 四、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国际经济学与世界经济学的区别于联系 • 国际经济学是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的理论基 础和先修课程
五、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企业 国民经济 开放经济
家庭
家政学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第二节 国际经济理论的演变
•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 • • • • • 亚当· 斯密 《国富论》绝对优势理论 大卫· 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原理》比较优势理论 赫克歇尔和俄林 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标准模型 克鲁格曼 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具有替补性共 同丰富和完善了国际贸易理论
•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接受 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 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 通过对两国贸易前后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 分析,可发现两国都从自由贸易中获得好处,总 体效益增加,并有一定的分配比例。
本章重点
•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 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 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 国际贸易利益 • 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第三章 相互需求、提供曲线 与国际贸易
• 第一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 • 第二节 提供曲线 • 第三节 提供曲线与国际贸易 的一 般均衡
第一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
一、相互需求方程式的提出及基本内容
• 简单的数字说明 两个国家、两种商品、单一要素
国家 X商品 Y商品
A B
1 1
1.5 2
图中数字表明单位劳动可以生产的X产品与Y产品的 数量。 可以看出:A国比较优势在于生产X产品,而B国比 较优势在于生产Y产品。
Y P2
OCA
PE P1 OCB
0
X1 XE X3
X
• 二、米德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
Y
UA EA PA C Y2 Y1 OCA OCB E
PA=PB=PW
X2
O Y3
X1
X3 EB UB
X
PB
• 三、对提供曲线的评价
• 三个条件: 1、国际贸易价格总是在提供曲线的交点上, 而该点需要满足国际收支平衡,即参与贸易 国家的进出口价值相等。 2、同时要求各国商品需求平衡,即一国生产 的商品恰恰是另一国需要的,相互需求的数 量正好相等。 3、生产必须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即最大生 产量)和实现最大的福利水平。
• 提供了价格的自动恢复机制分析 当一国的供给(出口)大于另一国的需 求时,出口国的出口商品价格会下降,而另 一国的出口价格便会相对上升,进口再次平 衡,最终会恢复均衡; 当一国的供给小于另一国的需求,则价 格上升,使得出口增加,而贸易对手国的出 口价格则相对下降,最终再次恢复平衡。
•
提供曲线的基础:一般均衡论 提供曲线的理论核心是建立在边际效用 理论基础上的,本质上解释的是价格决定而 非价值决定。 贸易条件的决定与进出口数量的决定有 着互为因果的现象。 在提供曲线的理论中存在着理论的假设 与实际不符或过于严格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