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高考适应性语文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语文丨重庆市重庆巴蜀中学2025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丨重庆市重庆巴蜀中学2025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1.(3分)C 【解析】C原文“通过实施科学调度,年调水量持续攀升”“与此同时,南水北调工程不断扩大供水范围”。

据此可知,年调水量的持续攀升,与供水范围的扩大,是并行关系,不存在因果关系。

A原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就是从这里出发,跨越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一路北上,最终来到北京市颐和园团城湖。

中线工程与多条大河存在交叉,这时就需要用到渡槽或隧洞。

”信息转述正确。

B原文“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一些跨度大、流量大的位置,就使用了这样的U形渡槽”“沙河渡槽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长9075米,由跨越沙河的梁式渡槽、沙河和大浪河之间的箱基渡槽、跨越大浪河的梁式渡槽、大浪河到鲁山坡的箱基渡槽,以及鲁山坡的落地渡槽组成。

”信息的提取整合正确。

D原文“该工程实施后,将把南水北调工程和三峡工程连接起来,提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保证率。

同时,还将向汉江中下游补水,对提高汉江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改善汉江中下游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信息提取转述,关联词转述正确。

2.(3分)D 【解析】D选项对三则材料进行整体概括,从“首次”“世界之最”可以推断出其先进性,从“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总体布局”可以推断出其系统性。

A选项“渡槽输送水流跨越河流、溪谷、洼地和道路”,只能缩短南水北调的流程,不能“提高水流的输送速度”,表述错误。

B选项南水烧制瓷器的例子,可以证明南水解决了神垕镇缺水的问题,是单向的。

但使生产效益最大化的是各类生产要素在南北方的优化配置,是双向的。

例子和观点不匹配,表述错误。

C材料三第二段直接引用高立军的话可以表明引江补汉工程对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的重要性,但是提高工程供水效益的发挥是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中的一项,以偏概全,表述错误。

3.(3分)①过水桥②横截面③平行(一处1分,共3分)4.(4分)不能修改。

因为①100毫米是确数,0.1米左右是模糊数,如果把确数改为模糊数,就不能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提升的具体高度,不能符合“精准对位”的安装要求。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试卷(一)语文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试卷(一)语文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试卷(一)语文试题(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互联网、大数据和AI等技术的普遍应用,构筑了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短视频成为互联网用户日益依赖的内容产品,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也越发普遍。

如何更好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防止短视频沉迷,值得全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

短视频既有生活的记录和抓取,也有类似原创短剧的展示,还有各种知识的普及,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视频的长度又非常符合注意力法则,往往具有顺畅的用户体验。

此外,短视频平台还能根据算法,按用户偏好推送相应的内容。

对那些缺少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的用户尤其是青少年来说,短视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比如,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专注力受损;观看大量无意义的内容造成生活本身的空洞化;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现实感欠缺,等等。

针对短视频沉迷产生的负面影响,国家版权局积极推动短视频平台以及自媒体、公众号运营企业全面履行主体责任。

当前,一些短视频平台已经推出了青少年模式,对短视频的观看行为进行相对可行的管理。

监管部门还需拿出相应的办法,让防止短视频沉迷有规可依,让平台和创作者、发布者有所遵循。

此外,短视频的内容制作者也需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努力避免出现低俗无价值的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相互配合,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观,养成更强的自主、自觉意识,形成正常多样的爱好和积极合理的社交,培养对学习和工作的专注力,从而更加自信地拥抱正向、有更高文化含量的数字化时代。

(摘编自张颐武《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材料二:近年来,数字伦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所谓数字伦理,是指立足以人为本,在数字技术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方面应该遵循的要求和准则(如造福人类、可持续发展、共享科技红利等),涉及数字化时代人与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语文答案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语文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1.(3分)D 【解析】A项“摒弃了传统经济发展理念”无中生有,且“属于生产关系”错误,应“属于生产力”。

B项据材料一“近年来,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具备了……基础条件”可知,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选项变已然为未然。

C项曲解文意,据材料三“数字经济促进传统产业高效绿色转型升级,与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目标高度一致”可知,高质量发展并不等同于绿色发展。

2.(3分)A 【解析】A项由材料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形成高效能的生产力……作为引领产业升级和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可知正确。

B项“只要……就……”表述过于绝对。

C项“传统企业因同质化严重,在市场上不具备竞争力”于文无据。

D项“无限加大投入”的表述违背事理逻辑,因为任何一种经济模式都不可能一直不变。

3.(3分)A 【解析】材料二原文“新质生产力主要是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催生的”,A 项表述少了“主要”二字,扩大了范围。

4.(3分)B 【解析】由材料一可知,新质生产力不同于传统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B项属传统产业领域。

5.(6分)①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强创新链产业链国际合作。

②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③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一点2分,共6分)【解析】材料一提到“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要实现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转化,需结合材料扣紧三个关键词“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和“数字经济”,据此筛选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6.(3分)C 【解析】此时王二夫妇并不知道王二会被评议为劳动模范。

7.(3分)B 【解析】王二讲到肥猪饿死的时候,“心里很激动,脸上变红了,嘴唇直打哆嗦”,可见这个比喻是要突出肥猪饿死时的瘦弱,王二对此十分伤心。

8.(5分)①标题为“‘状元’搬妻”,从题目上看,会与传统状元故事产生联系,引发读者的好奇。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语文-答案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语文-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1.(3分)C 【解析】原文“与中世纪气候异常期中长期存在的拉尼娜现象以及北大西洋涛动正相位条件不同,在小冰河期中占优势的正是与之相反的模式..,即厄尔尼诺现象以及北大西洋涛动负相位条件”,在气候异常期中长期存在....的是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只是在小冰河期占优势。

二者模式相反而不是特征相反。

2.(3分)D 【解析】A项,原文:它(太阳黑子数)与小冰河期的关系,尚存争议,仍正在研究之中。

这说明太阳黑子数减少与小冰河期未必存在必然关联。

B项,“冰和雪对阳光反射的增加,又会放大气候变化,使降温加剧”错。

从原文“冰和雪对阳光反射的增加,又会使降温加剧。

这种现象被称为冰反照率反馈,是放大气候变化的几种反馈之一”可见,“放大气候变化”既非“反射增加”的结果,也非“使降温加剧”的前提。

C项,“温暖的气候增加冰川的融化”错。

原文“中世纪气候异常期的温暖气候可能会增加冰川的融化,从而减缓环流。

”3.(3分)D 【解析】材料一小冰河期成因的观点:小冰河的成因有可能与太阳辐射、火山活动、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深海环流减缓、厄尔尼诺和北大西洋涛动负相位条件有关。

原文“其他气候现象也可能会对小冰河期的温度地理模式以及降水量产生影响。

……即厄尔尼诺现象以及北大西洋涛动负相位条件。

”D项所述强厄尔尼诺事件及随后中国出现的极端气候状况都与此相符合。

A项,“黑子数量明显减少”“但全球平均温度在徐徐上升”与原文“太阳黑子数量极小值通常与气温极小值出现的时期相一致”相违背。

B项,汤加火山单独一次爆发与原文“几次快速连续的大规模火山喷发所造成的剧烈降温。

”“在13世纪和1450年左右曾发生过多次火山爆发。

”不符合。

C项,只能证明疾病传播使人口减少,不能直接支撑小冰河期的成因。

4.(3分)D 【解析】高棉政权并不是蒙古人直接削弱的,同时,“蒙古人南移”与“北半球大部分时间气温偏冷”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

5.(6分)①加强气候监测,关注季风等气候变化;②注意城市布局,要有城市中心;③加强诸如水利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语文及答案

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语文及答案

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语文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中世纪气候异常期结束后的几个世纪中,曾出现过一次复杂的降温过程,在总的降温趋势中,个别区域又出现了几次更为显著的寒冷时期。

这段时期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在史学及科学文献中被称为小冰河期。

为了确定小冰河期的成因,气候科学家分析了包括太阳辐射和火山活动在内的诸多外部因素。

从几十年到几个世纪不等的时间尺度来看,太阳变异度主要取决于太阳黑子。

其间有几次太阳黑子极少期,就发生在小冰河期。

太阳黑子数量极小值通常与气温极小值出现的时期相一致,但它是否会引发降温,或者如何引发降温,尤其是其与小冰河期的关系,这些问题尚存争议,仍正在研究之中。

火山爆发通常会带来短暂的降温,但火山活动本身如何能导致小冰河期长达数百年的降温呢?这一现象或许可以通过气候反馈来解释:几次快速连续的大规模火山喷发所造成的剧烈降温,足以触发海冰增长。

反过来,冰和雪对阳光反射的增加,又会使降温加剧。

这种现象被称为冰反照率反馈,是放大气候变化的几种反馈之一。

从火山活跃度增加的时间来看,似乎可以印证火山活动推动小冰河期形成的观点:冰川最大值出现在1600 年左右,由此可以推断降温应在14世纪时开始。

尽管火山活动对降温程度的影响难以重建,但有证据显示,在13世纪和1450年左右曾发生过多次火山爆发。

由此可见,火山爆发确实助长了小冰河期的降温。

随着温度降低,气体在海洋中的溶解度增加,原则上可以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但这还不足以完全解释所观测到的小冰河期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减少。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流行病暴发引发人口急剧下降,从而导致耕地荒废,退还为林地,而树木的生长降低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引发气温下降。

在几年至几百年的时间尺度上内部气候动向也影响着气候变化。

例如,深海环流的减缓为小冰河期降温提供了另一种解释。

重庆市巴蜀中学高考适应性语文试卷解析版

重庆市巴蜀中学高考适应性语文试卷解析版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1.0 分)
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 一般来说,①______。不过,实际情况却并非完全如此。某些企业的衰落,并不是 自身经营水平低所致,而是由于其所立足的产业已步入衰退期。任何一个产业都会 由成长阶段走向成热或衰退阶段。②______,以耐用消费品行业为例,商品的普及、 需求的饱和、新技术革命和同行竞争等都可能导致其市场趋向成熟或衰退。尽管企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孤独失意、走投无路的现实处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2)《曹刿论战》中,阐述“逐齐师”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1.0 分)
第 2 页,共 21 页
业可以借助种种努力延长其产品的生命周期,然而,③______,根本出路还是在于 开拓新的经营领域,调整现有经营结构,通过经营的多样化摆脱市场和产业的衰退 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7. 阅读下面关于“米兰达警告”的文段,使用“即使……也……”的句式,合理推断 该警告中含有的两条主要信息。 美国法律要求警察在审问前清楚告知犯罪嫌疑人;“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你不保 持沉默,那么你所说的一切都将作为呈堂证供。你有权在受审时请律师在一旁咨询, 如果你付不起律师费,法庭会为你免费提供律师。”
3. 在传统书信中,面对不同的境况有不同的表达,以下几项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
第 1 页,共 21 页
A. 祝贺对方得女:今闻尊夫妇喜得千金,弄瓦之庆,明珠入拿,遥以致贺 B. 祝贺对方六十大寿:欣逢花甲大庆,敬奉薄礼,恭祝福寿延年,贵体安康 C. 表示吊唁:远道闻讣,不胜悲痛,未能亲至舍间,谨此驰函吊唁,务请节哀 D. 请教对方:附拙作一篇,恳请斧正,祈不吝赐教为盼

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语文试题及答案

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语文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你的身体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睡觉?有两大主要因素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②第一个因素,是你大脑深处的24小时生物钟发射出的信号。

生物钟会制造出循环的昼夜节律,让你在夜晚和白天的常规时段感到疲倦或清醒。

但它也控制着其他的节奏模式,包括你偏好的饮食时间、你的心情和情绪、核心体温、代谢率,以及多种激素的释放。

很显然,在比赛中打破奥运会纪录的可能性与一天中的时间段有关,这并非巧合。

破纪录的可能性会在人类昼夜节律的自然高峰(下午的早些时候)达到最大极限。

即使是出生和死亡的时间也证实了昼夜节律的存在,因为维持生命的关键代谢、心血管、体温和激素水平等波动过程,都是由昼夜节律这个生物起搏器所控制的。

③1938年,芝加哥大学的纳塞尼尔·克莱德曼教授与他的研究助理布鲁斯·理查森共同进行了一项较为极端的科学研究。

他们去到肯塔基州的猛犸洞里,这是地球上极深的洞穴之一——事实上,由于过于深邃,它的最深处完全无法探测到阳光渗透。

他们一共在黑暗中度过了32天。

除了积攒了浓密的面部须发外,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了两大突破性的发现。

第一个发现是,人类会在阻绝外界阳光的情况下,形成自己的 “内源性”昼夜节律,也就是体内自我生成的节奏。

克莱德曼和理查森都没有随机地醒来和入睡,而是表现出了一种可预测的、重复性的模式,即有较长时间的清醒状态(约 15 个小时),并伴随有大约9个小时的睡眠。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八)语文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八)语文试题(解析版)
B.戏曲艺术家们在呈现环境方面,除了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以外,还需借助特有道具加以配合,以取得“以一当十”的效果。
C.戏曲舞台上的实物并非真实物体,而要经过一定的艺术变形,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超越其本身的功能,成为具有假定性的象征物。
D.书法艺术以用笔为基础,它除了强调由“韵”“势”构成的虚实关系外,更强调用结构上的布白及其疏密关系去构筑虚实意境。
D.“书法艺术……强调由‘韵’‘势’构成的虚实关系”错误,由原文“用笔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韵’与‘势’,其自身的‘虚实’关系不大容易看得出来”可知,说书法用笔强调虚实关系不合文义。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一般不借助实物布景”错误。由原文“一般不用直观的、生活化的实物布景”可知,选项扩大了范围。
由原文“演员在唱、做、念、打中,既表现人物的行动和内心世界,又间接地把人物所处的外部环境交代出来”可知,演员通过唱、做、念、打等程式手法和舞蹈行动,逼真地表现出人物的行动和内心世界,又间接地交代人物所处的外部环境,以高度的艺术真实反映生活真实,从而产生“真境逼而神境生”的效果。
由原文“京剧舞台上一般不用直观的、生活化的实物布景”“在舞台实践中,戏曲艺术家们往往要利用一些特有的道具来进行艺术表现。常用的有銮仪器仗、文房四宝、马鞭、船桨、水旗、一桌二椅等。这些道具、布景不单是表现生活环境,其首要任务是作为舞蹈的工具,帮助演员完成动作”可知,京剧舞台上一般不用直观的、生活化的实物布景,仅用少量的道具,如銮仪器仗、一桌二椅等,由此留出空虚来让演员充分表现剧情,这正体现了“实景清而空景现”的观点。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满纸荒唐言’实际是作者谦虚之辞”错误。由原文“《红楼梦》所叙述的不是实事而是虚事”可知,“满纸荒唐言”强调的是作品的虚构性质。

【高三试卷】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高三试卷】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①日本茶道源于中国,但却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衍生出了抹茶道和煎茶道两种。

抹茶道源自中国唐宋年间盛行的点茶法,所采用的茶叶形式是末茶,可以将茶叶和汁液一起饮用,充分体会茶的口感。

而煎茶道则源自中国明朝“崇简去繁”的泡茶法。

抹茶道在日本经历了几代茶道大师的改良,已经成为日本茶道的主流和日本的文化国粹。

窗明几净的茶室,萦绕鼻端的花香和熏香,以及精工细作的美食,古朴典雅的茶具,充满仪式感的进茶过程······日本茶道文化用丰富的形式支撑着同一个精神,那就是“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

②茶道四谛中的“和”,代表的是和谐、和悦,它是支配整个茶道过程的精神。

和谐注重的是形式,而和悦则注重内在的情感。

在茶事过程中,触觉、味觉、视觉和听觉都有自己“和”的标准:一只好的茶碗不管外形如何,必须要有良好的手感,让客人在饮茶时不至于感到太凉、太重或者太轻,这种体验是人与物之间的“和”;而茶室之中的香气也不宜太过强烈、刺鼻,要轻柔散漫地弥漫在室内,这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和”;经过白色窗纸的过滤,投进茶室中的光线要轻柔,诱人冥想,这是光感与茶之间的“和”;当风从茶室外的老树上吹过,沙沙作响的树叶声和煮水的咕噜声和悦地交汇在一起,这是听觉上的“和”。

和谐的环境之美和参与者的人格之美交汇,在茶室之中奏响“和”的乐声,令人沉醉。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语文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语文试题(解析版)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材料二结尾说“在《红醋栗入门》中,诗人说:‘生活的秘诀原本就是/在平凡的场合去接触,物在风物中。’”,可见“物在风物中”,指物存在于平凡的生活场景中,需要我们去接触;
材料二还有“‘风物’的特征就是关系。在‘风物”中,物不是孤立的,而是始终处于物与物、物与人的互动中”,可见在“风物”中,物不是孤立的,而是始终处于物与物、物与人的互动中;
材料二最后说“臧棣并未追求表现‘纯粹的物’,而他笔下的物却自有一种迷人的主体性。这种关系的出现与诗人的天性有关,也与中国诗传统中的‘物权’有关。在中国诗歌的天人关系中,对自然物权的尊重是一个值得珍视的传统,臧棣的这些植物诗表明,他仍然是这个传统的一员”,可见“物在风物中”体现出物的主体性和中国诗歌尊重自然物权、平等待物的传统。
作为诗歌的植物学,臧棣在诗集中展现了细节的发现力。诗歌植物学无法用科学的语言去定位植物的科属特征,而是用想象力去发现甚至发明植物新鲜的细节美。这种细节在臧棣的诗中比比皆是。比如《青蒿简史》中,“在这些菊科植物身上,绝对的清香/从来就没被地方性迷惑过”。像这样的细节发现与发明弥漫在诗集中,成为诗歌植物学的氤氲底色。在更深层的意义上,这种细节的想象力发现,更多指向一种生命和植物的生成性关系——此时此刻,植物向生命闪现它之所是!这是一种即时的观看,也包含着一种臧棣称之为灵视的“看”,一种集洞见、见识、直觉、异想、视野于一体的观看。正是观看,才能从惯性的生存中开辟出另一个鲜活的植物学世界。
5.①物存在于平凡的生活场景中,需要我们去接触;②在“风物”中,物不是孤立的,而是始终处于物与物、物与人的互动中;③“物在风物中”体现出物的主体性和中国诗歌尊重自然物权、平等待物的传统。
【解析】
【1题详解】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四)语文答案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四)语文答案

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语文参考答案1.(3分)D【解析】A.“最早可以追溯到《史记》”于文无据。

B.到盛唐蔚然成风,不是初唐。

C.原文是“游侠的形象从表面上看似乎带有道家的出世风格”,选项缺少“似乎”。

2.(3分)D【解析】A.“按结客少年行,言少年结任使之客。

为游乐之场,终而无成。

孤作此曲也”才是郭茂倩的观点,所以选项中的“狂放、轻生重义、慷慨以立功名”等都属于对象弄错。

B.推断不成立,通过两首诗的表述,无法得出“无酒不侠已成为盛唐时尚”这个结论。

C.“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种,而诗人们的诗风只是盛唐气象的一个折射面。

3.(3分)B【解析】材料一中的引用,每处都各有其用,不能笼统说它证明了什么。

4.(4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天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处事应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止息。

(1分)游侠渴望积极入世,追求建功立业,一往无前,豪迈英勇,其昂扬奋发的精神斗志和刚强劲健的精神内核契合了这一君子人格。

(1分)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1分)游侠温良泛爱,乐善好施,为人谦逊,不居功自傲的品质契合了这一君子人格。

(1分)5.(6分)①游侠诗在盛唐达到高峰的原因:经济的繁荣、政治的稳定、政府制度上的鼓励以及建功立业的社会氛围。

②游侠精神体现的文化人格:昂扬奋发的精神斗志、刚强劲键的精神内核、狂放不羁的个性以及对独立人格和自由的热烈追求。

③游侠人格表现的审美特征:气势磅礴,风格浑厚。

(一点2分,共6分)6.(3分)B【解析】“不想说出来惹得章校长伤心”原文无据。

7.(3分)D【解析】“隐忍”及“象征”对题目的解读不当。

8.(4分)①用“像天女散花,飘飘而下”与惨案场景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惨案的描写越是浪漫,越使人感受到战乱年代人命如草芥;②“好看极了”“神仙也没见过的今古奇观啊……”带有反语意味,寄寓作者对惨案的巨大悲痛之情。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答案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答案

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参考答案1.(3分)B 【解析】A项,材料一第三段主要论证“‘闲笔’能调节叙述节奏,‘舒气杀势’,从而使情节摇曳多姿,富于情趣”。

论证时以战争为例,但并不仅限于战争描写。

C项,根据材料二“所谓画龙点睛,鳞爪都具,而不点睛,真是使人痒杀”可知,毛宗岗在评点《水浒传》时也有立足读者接受心理角度。

D项,“余波演漾”是余韵悠然的情节所产生的审美效果。

2.(3分)C 【解析】根据原文“因历史演义小说一般采用编年体叙事,容易使叙事因平铺直叙而流于呆板单调”可知,并非所有的历史演义小说均采用编年体叙事。

另,“容易使”并不意味着“一定会”。

3.(3分)A 【解析】材料一第二段的观点是:“‘闲笔’具有延宕故事情节,延长读者审美感受时值的审美功效。

”A项中强调的“耐仄路”“耐慢火”与第二段的“延宕情节”“延长审美感受时值”“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值”“急事缓出”等说法吻合,所以选A项。

B项对应的是“闲笔”收束煞尾的审美功能。

C项对应的是“闲笔”调节叙事节奏的审美功能。

D项对应的是“闲笔”铺垫伏案的审美功能。

4.(6分)①间隔是指属于同一故事链的各个事件之间相互衔接的距离,制造间隔就是指延宕或中断故事情节的进程;②制造间隔能改变叙事节奏,使“急事缓出”,调动读者的审美期待心理,增强悬念;③制造间隔能使作品产生陌生化效果,增加审美感受的难度和时值,从而增强小说的吸引力。

(一点2分,共6分)5.(3分)C 【解析】“大家都心存民族必然复兴的信念”过于牵强,战士们的情况于文无法推断;学生们去流亡属于被迫,前途茫茫;就连“我”这样的文人也是心存迷茫,只求“各尽其力,民族必能于复兴的信念中”。

6.(3分)C 【解析】“火影与血光”“空袭警报”“银色铁鹰”“远处起了火”等不属于细节描写。

7.(4分)①林觉民在《与妻书》侧重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愧疚和希望。

作者解释了自己“率性就死不顾汝”的原因,并希望其能培养好两个孩子继承自己的遗志。

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3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语文试卷

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3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语文试卷

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代以前,长期的农业社会使中国产生、继承和发展了许多节日。

尽管有些节日现在我们看来是无谓、可笑乃至可厌的,但在被创造乃至被继承的当时,有它的主客观原因和相应条件;有些是有一定现实意义和作用的,如端午雄黄酒、六月六晒衣物及年终掸尘等;有些却只是满足生活、心理的需求,如新年的家人团聚、亲友来往以及追傩、钉桃符等。

后者往往带着幻想和迷信的色彩。

这是由于当时人们能力还很有限,认识事物的知识较少,为了满足需要,不能不借助巫术、宗教和一些传统仪式。

这就必然会使这种民间文化带有一些消极的因素。

它标志着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处于原始的或近原始的阶段。

但是,民间文化具有一种自然调节、改进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实际活动能力和心理智能也不断变化。

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包括节日活动在内)中的不合理的、过时的部分,往往不自觉地或半自觉地加以改动,使之合理化,或比较合理化,使之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

例如本来是一种攘灾法术的放纸鸢活动,逐渐成为一种大人儿童都喜欢的文娱活动。

又如,本来是江滨人民驱除瘟神等的宗教行事--送瘟船,后来却被联系到楚国忠臣的沉江故事,使它具有历史的和伦理的意义。

这种事实,不仅说明了民族文化的进步性,也增强了文化进化论的可靠性。

民间节日,作为一种文化事象,有一个颇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它的复合性。

例如端午节,它既有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又有饮雄黄酒、挂艾蒿蒲剑、贴钟馗图,小孩带香囊等活动。

2024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4月适应性月考卷(八)语文及答案

2024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4月适应性月考卷(八)语文及答案

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人们普遍认为宇宙是生成的,逐渐演化成为现在所呈现的形状。

古代的神话传说也反映出类似的思想萌芽。

中华民族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最著名的当属“盘古开天地”传说。

三国时期徐整编撰的《三五历纪》一书中有记载: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如此一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与基督教文明的创世纪传说相比,盘古开天地传说的神创论色彩比较淡:导致天地开辟的因素是自然本身所蕴含的阴气和阳气,甚至盘古本身也有一个诞生成长的过程;宇宙的现状是宇宙长期演变的结果,这种演变是按照一定的速度进行的。

到了西汉,事情有了转机。

《淮南子·天文训》指出宇宙初始是一团混沌不分的气,这团气产生了时间和空间,这导致阴阳二气的分离。

阳气轻清,飞扬上升而为天;阴气重浊,凝结聚滞而成地。

阴阳二气的推移运动,造成四季往复,万物衍生。

显然,在《淮南子》的作者看来,阴阳二气性质上的差异是宇宙生成演化的根本动力。

至此,中国古代的宇宙演化理论进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阶段——理论的繁荣阶段。

在汉代的宇宙演化理论中,东汉张衡的学说值得一提。

他在《灵宪》一文中提出“天成于外,地定于内。

天体于阳,故圆以动;地体于阴,故平以静。

”在这里,张衡描绘的宇宙演化的最后格局与《淮南子》中天在上、地在下的天地关系截然不同。

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语文答案

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语文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语文参考答案1.(3分)A 【解析】A 项,“盘古开天地”是有关宇宙生成演化的传说,而“女娲补天”这并不意味着两者关系密切,且“宇宙的产生主要是大自然内部因素的结果”是盘古开天地传说的观点,而非作者的观点。

B 项《淮南子》中“天上地下”的天地关系与盖天说观点一致,而张衡描绘的“天成于外,地定于内”的天地格局则与浑天说关系密切。

C 项前后并无因果关系,且据材料一末段及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一文可知,浑天说在浑盖之争中占上风。

3.(3分)C 则是有关宇宙结构的例子,2.(3分)D 【解析】A 项,材料二说“在古代社会,神话传说最容易与天文学发生联系”,【解析】据材料二可知,浑天说认为“天像一个圆球,在外,天包着地,天大而地小”。

A 项描述的是宇宙生成过程,属于宇宙演化思想。

B 项记载的是宣夜说的观点,认为天没有质地。

D 项记载的是盖天说的观点,其主张天地是两个中央凸起的平行平面,天在上,地在下。

C 项出自《难盖天八事》一文,是杨雄从观测依据的角度对盖天说所作的批驳。

故正确项为C 。

4.(3分)B 【解析】根据原文“汉代宇宙演化理论全面繁荣的景象,到张衡这里戛然而止”的说法,及图中的水平线可知,在张衡之后,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演化理论步入了停滞期而非缓慢期。

5.(6分)①西汉时期,《淮南子》指出,阴阳二气性质上的差异是宇宙生成演化的根本动力;②东汉时期,张衡立足于阴阳二气的性质差异构建出“天成于外,地定于内”的宇宙格局;③南宋时期,朱熹从阴阳二气的运行角度出发构建出合理的宇宙演化模型;④盖天家们主张阳气轻清,上浮为天,他们以此为理论预设构建了天上地下的宇宙结构模式。

(一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6.(3分)C 【解析】“作者对其存在也心有怀疑”理解错误,原文说“有些人武断地否认瘴毒的存在”作者视其为“武断”足见作者对质疑其存在是表示反对的,内心并无怀疑。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语文-答案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语文-答案

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语文参考答案1.(3分)D 【解析】A项,“救国新民”是五四新文化的内容特征,对象弄错。

B项,原文“新闻的客观真实性要求决定了新闻叙述者在叙事中着力规避自我,不发表评论,以营造客观记录事件的假象,营造新闻的客观真实感”,要求叙述者不发表评论的主体是“新闻的客观真实性”而不是“新闻叙事”;目的是营造假象,也不是“客观记录事件”。

C项,原文“慢速叙述的文字,往往蕴含着有意味的情境或深度内容”,不能说节奏的快慢受情境深度的影响。

2.(3分)C 【解析】A项,不能说“文以明道”是中国文学观发展到“最终”的一种结果。

B项,前后不具有因果关系。

D项,原文说“在持续跟进突发事件报道的过程中,新闻叙事节奏并非固定的,而是具有动态生成的特征”。

3.(3分)D 【解析】A项,“互为补充”“整合”等语属无中生有。

B项,受众“被动地接受新闻媒体的价值渗透”是有条件的,即“当受众将新闻报道中的‘故事’与原事件画上等号时”。

C项,框限、重构是讲语言与事件冲突时需要采用的手段。

4.(4分)①从新闻主题看,为了旅客健康,列车临时停靠,使旅客救治及时,病情好转,该新闻事件传递了生命至上的价值导向,正确引导舆论,体现出叙述者选材上的主观意图。

②从语言表述看,新闻叙述者虽未直接发表评论,但字里行间渗透了强烈的主体意识,如“随即”“请求”“立即”“第一时间”等词,均表现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肯定与认可,以宣扬主流价值观,体现出叙述者的主观价值倾向。

(每点2分)5.(6分)①材料一和材料二围绕新闻叙事的主观性、倾向性展开论述,重在内容。

②材料三围绕新闻叙事的节奏安排展开论述,重在形式。

③三则材料相互补充,互为表里。

(每点2分)6.(3分)B 【解析】A项,程元吉把游击队当作亲人而非是他真正的亲人;“盼望之情”错误,得知游击队在坚持斗争,程元吉是欣喜和感激之情。

C项,程元吉心如刀绞并不是担心革命队伍对自己失望,而是担心因为任务失败而导致更多的同志和革命群众不能被解救而牺牲。

高三语文: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届高三年级下学期5月适应性月考卷(十)试题和答案

高三语文: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届高三年级下学期5月适应性月考卷(十)试题和答案

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与传统生产力形成鲜明对比,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形成高科技的生产力。

科技创新深刻重塑生产力基本要素,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生产力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态演进。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在载人航天、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具备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形成高效能的生产力。

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持续迭代升级是生产力跃迁的重要支撑。

作为引领产业升级和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效能更高,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价值高端、前景广阔等特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

以新供给与新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为落脚点,形成高质量的生产力。

供需有效匹配是社会大生产良性循环的重要标志。

当前,我国大部分领域“有没有”的问题基本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日益凸显,客观上要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新平衡。

(摘编自刘咏《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发展重点》)材料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把握战略机遇,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动力。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5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5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5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 小题,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许多人家的中堂里,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大牌位。

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

亲是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家族的本源。

君师是政教的本源。

人情不能忘本,所以供奉着这些。

荀子称这些为礼的三本。

儒家所称道的礼,包括政治制度、宗教仪式、社会风俗习惯等等。

儒家有拿礼来包罗万象的野心,他们认为礼是治乱的根本,即礼治主义。

怎样叫做礼治呢? 儒家说初有人的时候,各人有各人的欲望,各人都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没有界限,没有分际,大家就争起来了。

于是渐渐就定出礼来,大家按着贵贱的等级,长幼的次序,各人得着自己该得的一份儿,各人也做着自己该做的一份儿。

这种礼,建立起社会的秩序,可以说是政治制度。

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

这个天是上帝,管生杀,管赏罚。

在地上的代表,便是天子。

天子祭天,和子孙祭祖先一样。

地生万物是个事实。

人都靠着地里长的活着,地里长的不够了,便闹饥荒:地的力量自然也引起了信仰。

天子诸侯祭社稷,祭山川,都是这个来由。

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

按儒家说,这些信仰都是“报本返始”的意思,庆幸生命的延续,追念本源,感恩怀德。

但是这里面怕不单是怀德,还有畏威的成分。

这种礼,大部分可以说是宗教仪式。

日常生活都需要秩序和规矩。

居丧、婚姻、宴会等大事,各有一套程序,不能随便马虎过去,这样是表示郑重,也便是表示敬意和诚心。

至于对人、事君、事父母、待兄弟姊妹、待子女,以及夫妇、朋友之间,也都自有一番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下面是一封邀请函的主要内容,画横线的四个句子表达得简明得体的一项是( ) 邀请函
第 1 页,共 20 页
尊敬的 XXX 教授: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交流研究成果,兹定于 2018 年 3 月 4 日在本 院学术交流中心会议室举办 XX 市第九届教育发展与研究理论报告会。①诚挚地邀 请您出席会议并发表您的一得之见。②如有其他如住宿、行程方面的问题,您可于 2 月 10 日前垂询我院。③请您务必拨冗出席,不胜感谢! ④特此邀请,恭候您的尊驾光临! XX 市教科院 2018 年 1 月 10 日
我们知道,人的脊髓内部有大量的神经纤维。人的躯体感觉和运动指令都要经过 脊髓连接大脑和躯体,越是靠近大脑的脊髓就越汇集了从躯体各处汇集而来的神经 元。如何将原本不属于一个人的脊髓重新连接在一起,并且使得其中众多的神经元 都能连接正确,关系到颈部以下身体的感觉和运动等功能能否正常完成。即使能够 实现脊髓间神经元的连接并且能使其正常的发挥功能,成功地让病人经历了“换头 术”后存活下来,移植的脑组织还会受到严重的免疫排斥。头部的其他组织很多都 需要和血液接触,由于移植后的人体血液是和身体的原主人一样的,头部势必会受 到免疫排斥。为解决这一问题可能需要对患者进行免疫抑制,这将给患者带来高昂 的费用,并且对健康也有一定损害。同时,人的脑细胞终究会衰老并死亡,许多神 经疾病,比如帕金森病和阿尔兹海默症都是由于脑细胞的死亡导致的。在一定数量 的脑细胞死亡后,达到全脑功能不可逆终止时,就会进入脑死亡状态,这时无论身 体如何强健,人都无法存活了。
可以让旅游者逐步适应高远气候、渐进式地游览西藏,因此素有“进藏第一站”之 称。
C. 大多数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对象是普通群众,群众利益因为临时工的不当执法
而受损,问责结果却是行政执法机关毫发未伤、临时工被开除,群众焉能服气?
D. 该市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宣传一个“神童少年”,能够让利益链条上的每一个
人受益,虽然当事人明知自己的成绩是假的,但为了此后出现的利益恐怕也难以开 口说出真相。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1.0 分)
第 2 页,共 20 页
6. 模仿示例,根据以下汉字的字形推断成语,并说明理由。 示例:扰(半推半就,理由:“推”字的一半加“就”字的一半组成“扰”字) 炭______,理由:______ 闹______,理由:______ 泵______,理由:______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作者借客人之口以想象的方式表达希望与世长存的幻想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 (2)(劝学》中,作者以蚯蚓为例,论证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而与这个 例于子形成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头部移植面临的医学问题,每条不超过 20 字。 头部移植是一种外科手术,近日进行的手术是在两具人类遗体之间进行的,以此
验证能否把神经、血管、肌肉和骨骼正确连接。下一步的实验则是将两个已经脑死 亡的患者进行头颅互换,最后才会进行活人间的换头手术。真正的“换头”需要解 决的医学问题还有很多。
高考适应性语文试卷
题号







得分
总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9.0 分)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许多年前,在听老人讲布朗族的种茶历史和茶文化时,南康先生不动声色,到现 在他才明白,那时候老祖宗就已经建立了一套可持续发展的古茶林生态系统,留给 了我们一笔宝贵的财富。 ②戏剧票友们妆容精致,身段扮相有模有样,一旦粉墨登场,一招一式都丝毫不逊 于专业演员,为观众带来精彩纷呈的戏曲盛宴。 ③有些人在贪污腐败后一逃了之,以为自此可以高枕无忧。事实上,贪官们出逃在 外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美好,他们中的很多人过得期期艾艾,惶惶不可终日。 ④冬至这天,南下的冷空气与北上的暖湿气流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邂逅,我市迎来一 场铺天盖地、洋洋洒洒的大雪。 ⑤互联网时代,客户的一举一动都会转化为数字信息,成为商家挖掘商机的大数据 宝库,相对于线下零售的盲人瞎马,线上电商简直就是明察秋毫。 ⑥中国无人机强势崛起让美国如鲠在喉,于是美国到处扬言要制定军用无人机销售、 转让和使用方面的规则,使之与其他武器一样受到所谓国际法的制约。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1.0 分)
5. 阅读下面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秋兴(其七) 昆明池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②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注】①昆明池:汉武帝在长安仿昆明滇池而建,以习水战。唐玄宗为攻打南诏, 曾在昆明池演习水兵。②关塞:指作者此时所在的夔州山川。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______ A.本诗开篇,借汉武帝练习水战时旌旗蔽天的宏大场面,颂扬昔日长安的盛况, 表达诗人无限追忆。 B.颔联由回忆转向现在,描写月夜下、秋风中的昆明池畔,只剩下石像依旧伫立, 与首联虚实结合,感慨昔日盛况不再。 C.颈联咏昆明池的秋色美景,菰入黑云满池飘动,荷花经过露冷霜冻,花瓣坠落, 露出莲蓬,乐景哀情,点出秋兴主题。 D.诗歌尾联,作者以漂泊江湖的渔翁自比,在表情达意上与他在《旅夜书怀》中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有异曲同工之妙。 E.本诗有着清丽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前三联写今非昔比的昆明池,尾联言己落 江湖,情与景完美交融。 (2)本诗尾联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加以分析。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①④⑥
D. ②⑤⑥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马福来说,国家冲浪队在成立后,他曾带队到法国参加世界冲浪锦标赛,目的
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场有 47 个国家参赛的锦标赛中,中国选手的整体排名 是第 39 位。
B. 林芝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其海拔相对较低、生态佳、含氧量相对高等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