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外因关系原理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合集下载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上升,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再加上高校毕业生不愿意从事技术生产等相关工作,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屡见不鲜。

其中,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首先对就业难的原因进行深度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对策分析一、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一)传统文化因素。

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女性思想已经不像以前一样,她们已经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真正的男女平等的时代已经到来。

因此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高校学习,传统的思想观念已经被打破。

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认为进入大学是为了认识更多有钱有权的人,她们将此作为自己的目标,不在乎学习多少知识和技能。

基于这样的原因,她们毕业后不愿意从事比较辛劳的工作,对工作也没有太大的热情,一些好的工作机会逐渐流失,她们自身所拥有的学历优势也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

(二)用人单位的理性排斥行为。

一个问题的成因除了内部因素之外也不能忽略外部因素的重要性。

比如,用人单位在选择职工的过程中对女性的其实和偏见是非常严重的。

一方面,从国家的相关法律条文可以看出各种保护女性职工的要求,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企业对女性职工的不公平待遇。

另一方面,大多数女性都即将组成家庭或者已经有家庭,这就使得他们的重心倾向于家庭而非工作,这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三)女生就业生理的限制因素。

女性自身的生理情况造就了就业难的问题。

女性不比男性有体力和精力,在压力承受能力上也是存在区别的。

所以,这就使得女性自身在选择工作时有一定的衡量标准,工作的可选范围比较小。

但是男性在选择职业时可选范围非常广,再加上大多数男性倾向于理工科,就业时也自然与所学专业相关,在部分需要肌肉力量的工作中,在承受艰苦的劳动和环境中也更加有优势。

女性在选择职业时,一方面要考虑自己的体力和精力,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将来的家庭重担,因此,她们大多数不愿意参与艰苦的工作,更不愿意去往外地,一些出差或者外派等任务都不能胜任,进一步限制了女性就业。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归因分析及对策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归因分析及对策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个畅通的信息网络对作好思想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三、心理学方法的运用对工作的启示随着国家和社会各界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日益重视,国家政策给予了辅导员工作更多的外部动力,但要避免辅导员“缺乏动力不愿干,缺乏能力不会干、缺乏精力不能干”的情况,光有方法的运用显然是不够的。

只有“有心”才是班主任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心理保证,“心”即心思,有心,则指班主任要对自己对工作有充分的认识,要花心思。

(一)对自身素质提高要“有心”由于辅导员肩负的责任及与学生接触最为直接最为频繁的实际,注定了对于辅导员的高素质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需是多面手,自身的人格魅力,专业特长、对国家政策的把握,心理学常识,教育及其他法律常识已经是辅导员工作中不能缺乏的素质。

因此,自己的不足之处是需要不断用心补充的。

一个有品德、有能力的辅导员所焕发的教育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有时候一些问题可能不需借助什么特殊方法,仅仅因为学生对于辅导员的敬重与信任就容易地解决了。

(二)对自己的工作效果要“有心”除了自身素质的提高,要做好工作,辅导员还要“多想、多做、多验证”,可以概括为“三勤六意识”,即“嘴勤”,要经常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言教,要不惜口舌;“腿勤”,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情况,深入到学生内心中去。

“脑子勤”,工作要多考虑,要时刻保持对工作的警惕性,绝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所谓班级管理无小事,必须细中求精、脚踏实地。

六意识即树立公平意识以热爱学生、树立服务意识以帮助学生、树立表率意识以影响学生、树立民主意识以信任学生、树立欣赏意识以理解学生、树立激励意识以引导学生。

高校辅导员工作要以系、年级或班级管理建设为工作的起点,多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心理学方法。

在育人的工作中,能真正作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有思想、有作为的高校辅导员。

(责任编辑:宁沈生)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归因分析及对策黄菊香(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江苏南京210097)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在我国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的大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抬高就业门槛、设置性别限制提供了条件,女大学生就业就显得难上加难。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摘要据调查,女大学生的就业率一般比男大学生就业率低大约8%,女大学生就业难已然成为整个社会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其原因涉及传统的性别歧视观念、我国客观的严峻就业形势、我国法律法规的缺陷以及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针对这些原因,笔者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能够对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提供帮助。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进入2010年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屡次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作为一个特殊而庞大的就业群体,女大学占大学生总量的48%。

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大学生就业难中一个焦点问题。

所谓的“女大学生就业难”,不是说女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是指与同班或同届的男生相比,女生择业时间相对较长、工作单位相对较差。

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从初次就业率来看,女大学生低于男大学生;从实际就业率来看,女大学生低于男大学生;从就业满意度来看,女大学生低于男大学生。

我们不禁深思:为何女大学生们会成为一个日渐边缘化的就业人群?为何在原本就业难的社会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会面临雪上加霜的境地?如何打破“性别门槛”等隐形不平等待遇?究其原因,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第一,传统性别歧视观点的延续。

虽然已经进入21世纪,但是由于受到我国传统的封建思想影响由来已久,“男尊女卑”,“惟小人与女人难养也”,“女子无才便是德”等错误认识观念仍然存在,并且还会延续较长时间。

传统性别歧视观点虽然存在于无形的思想领域,但是它对现实的女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第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缺陷。

在保障女性就业的法律条款中,我国的《宪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都有明确规定。

虽然法律规定了男女平等的就业权,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原则性较强,对性别歧视的内涵和范围界定不清,缺乏操作性及具体的法律责任规定,严重损害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

在实际的求职中,用人单位无视法律法规的约束,或明或暗地限制女大学生的就业,而女大学生也无法运用法律法规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系部:经济管理系班级:会计104班姓名:殷梓萌学号:C16101335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虽然我国一直强调男女平等就业,许多用人单位对已招收的男女大学生也是平等支付工资,但在录用和晋升时却有明显的性别歧视现象。

据《北京女大学生就业供求状况调查》,在被调查的75家企业中有42家用人单位明确表示愿意招收男生,只有3家愿招女生,男女都愿招的企业26家。

那么,人才市场为何会出现“好女难嫁”的现象呢?一、导致女大学生择业难的原因:1、传统文化偏见的影响。

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传统性别偏见与歧视,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是根本原因。

尽管法律中明确规定男女平等,但数千年“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历史文化已作为一种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大部分人的头脑中。

社会对女性的期待更多的是贤惠温淑、端庄持重、遵守传统、相夫教子。

社会对男女两性不同的行为期待不仅影响到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职业选择,同时也会影响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

2、用人单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

经济学假定人都是理性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资源条件下追逐个人效用最大化。

对用人单位而言,即利用可获得的生产要素组合追逐利润最大化。

总之,用人单位要全面衡量使用某种劳动力的“性价比”。

由于生理因素、婚姻因素,以及生育保险费用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等等,使得“女牌”劳动力的“性价比”低于“男牌”劳动力,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近几年高校扩招的影响。

从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使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据有关统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达到212万,2004年是250万,4年增加了140万。

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社会上的人才需求增长则是缓慢的或与往年持平。

整体就业呈现供大于求的形式,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因素。

4、女大学生自身特点。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教育文档资料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教育文档资料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1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综合性的大课题,既牵涉到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又受到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和政府就业政策导向的影响;既受到社会文化观念的制约,又同青年自身素质及价值理念紧密相关。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通过对全国62个城市调查显示,67%的用人单位提出性别限制或明文规定女性在聘用期间不得怀孕生育;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调查显示:在抽样调查的75家企业中,有42家企业表示在工薪相同的情况下愿意招男大学生,只有3家愿意招女大学生,有不少用人单位打出了“男生优先”的招聘条件,女生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并且在就业后工资也有一定的差距。

这些调查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由于心理、生理上与男性的差距,以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使得她们在就业上与男性大学生比较而言,就业前途更加惨淡。

2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2.1 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以及政策法规不完善,缺乏保护女大学生权利的力度尽管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

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操作性不强,并且缺乏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约束,没有真正成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女大学生保障自身权利的武器。

与此同时,女大学生多数会在毕业2-3年之内完成结婚生子的程序,女性在生育期间的工资和福利是由用人单位承担的,从自身的短期经济利益角度出发,用人单位为节约劳动成本在同等条件下往往会优先录用男大学生。

2.2 用人单位更加青睐复合型人才,而女大学生受自身因素的影响没有达到企业要求对于招聘的用人单位来说,由于更多的考虑经济利益和市场效应,他们希望大学生有相应的工作经验或者社会实践经历以此来降低培训成本最短时间内获得资本回收。

抽样调查显示女大学生更看重自己的学习成绩,通常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去,不太关注时代和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而且较少的参加课外实践、社会实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导致自身素质能力结构不够合理缺少竞争实力而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管理实践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胡阿提克孜拜克(新疆财经大学)就我国现状来看,女生就业难这一问题日益突出。

虽然我国一直强调男女平等就业,许多用人单位对已招收的男女大学生也是平等支付工资,但在录用和晋升时却有明显的性别歧视现象。

据《北京女大学生就业供求状况调查》,在被调查的75家企业中有42家用人单位明确表示愿意招收男生,只有3家愿招女生,男女都愿招的企业26家。

一份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生就业机会只有男生的87.7%。

女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3.4%,比男生低8.7个百分点。

一、导致女大学生择业难的原因1、传统文化偏见的影响。

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传统性别偏见与歧视,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是根本原因。

尽管法律中明确规定男女平等,但数千年“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历史文化已作为一种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大部分人的头脑中。

社会对男女两性不同的行为期待不仅影响到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职业选择,同时也会影响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

2、用人单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

经济学假定人都是理性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资源条件下追逐个人效用最大化。

对用人单位而言,即利用可获得的生产要素组合追逐利润最大化。

总之,用人单位要全面衡量使用某种劳动力的“性价比”。

由于生理因素、婚姻因素,以及生育保险费用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等等,使得“女牌”劳动力的“性价比”低于“男牌”劳动力,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近几年高校扩招的影响。

从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使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据有关统计,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就业形势严峻;2004年我们国家的高校毕业生有280余万人,比2003年增加68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就业形势依然严峻;2006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19%,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07年我们国家的高校毕业生将有495万余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532万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592万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652万。

对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

对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

对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生物科学李嘉铭06300700120摘要:本文就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展开,从社会公正角度分析该现象产生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性别成本、观念等诸多因素从外部环境这一角度影响着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工作期望过高、观念陈旧、学习期间不注重提升个人素质与能力等因素也都影响到了女大学生就业。

扩大经济规模,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国家劳动与保障政策;建立生育社会保障制度;加强舆论引导,塑造大众健康社会公正观念;脚踏实地,提升自己;改变观念,自强自立都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社会公正;女大学生就业难社会公正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追求的有关全体社会成员在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等方面公平、正义、平等的一种道德价值准则。

实现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发展的需要。

而在当今社会存在着种种违背社会公正的现象,这其中很突出的一个问题即就业方面的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一.女大学生就业中的不公正现象广州某高校大四女生小玲最近到一家IT企业面试后,为遭遇到性别歧视而愤愤不平:该企业有关部门负责人明确告诉她,“你的条件完全符合应聘要求,但是单位领导要求只招男生。

”据了解,小玲成绩优秀,还曾经花费近万元参加Java高级软件工程师培训班并获得资格证,她班上不少成绩不如她的男生早已找上满意的工作,她却在就业上不断碰壁。

一位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工作多年的老师说,像小玲这样在应聘中遭遇性别歧视的女大学生为数不少,种种明里暗里的限制性要求,成为挡在女大学生就业路上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每年大学生找工作时都会有女大学生遇到和小玲一样的遭遇,女大学生找工作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产生的原因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不公正现象日益突显,究其原因,可从外部环境与女大学生自身二个方面谈起。

1.外部环境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性别成本、观念诸多因素都从外部环境这一角度影响着女大学生就业问题。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作者:曹桂彬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年第06期摘要:近年来,高校扩招使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社会工作岗位却受到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影响没有同步增加,由此产生了大学生就业大军增长迅速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作为特殊群体的女大学生,其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

文章结合对60名女大学生抽样调查的数据,通过分析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对策。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就业困难原因具体对策1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综合性的大课题,既牵涉到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又受到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和政府就业政策导向的影响;既受到社会文化观念的制约,又同青年自身素质及价值理念紧密相关。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通过对全国62个城市调查显示,67%的用人单位提出性别限制或明文规定女性在聘用期间不得怀孕生育;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调查显示:在抽样调查的75家企业中,有42家企业表示在工薪相同的情况下愿意招男大学生,只有3家愿意招女大学生,有不少用人单位打出了“男生优先”的招聘条件,女生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并且在就业后工资也有一定的差距。

这些调查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由于心理、生理上与男性的差距,以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使得她们在就业上与男性大学生比较而言,就业前途更加惨淡。

2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2.1 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以及政策法规不完善,缺乏保护女大学生权利的力度尽管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

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操作性不强,并且缺乏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约束,没有真正成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女大学生保障自身权利的武器。

浅析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及对策

浅析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及对策

浅析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及对策**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浅析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及对策姓名:** 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学号:*******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20XX年11月28日目录内容摘要..........................................................................................1 关键词 (1)一、我国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1(一)求职过程中受到明显或隐藏的性别歧视……………………………………1 (二)薪资待遇难与能力对应………………………………………………………2 (三)工作地位难与男性平等...............................................................2 二、我国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背后的因素探析 (3)(一)社会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3)(二)家庭传统价值观教育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3)(三)用人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4)(四)女性自身生理心理特征限制女大学生就业领域的拓宽........................4 三、改善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发展现状的对策及思考 (5)(一)转变观念,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创造更好的文化与制度环境 (5)(二)国家应制订相关政策,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5)(三)女大学生自身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自我完善 (5)参考文献………………………………………………………………………………6 浅析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及对策摘要: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不仅影响着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其可持续发展,更是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尽可能地消除女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中被歧视、保障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权利是一个艰难而又意义深远的课题。

最新-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 精品

最新-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 精品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就目前情况来看,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呈现出就业难的局面。

这种就业困难的现实状况,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就业率低。

虽然多数女大学生在校成绩相对于男生更显出色,专业技能也相对扎实,但在求职过程中仍旧处于劣势地位。

近年来,女大学生就业率一直低于男大学生,尤其是初次就业率。

北大教育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14年男性就业落实率显著高于女性。

男性就业落实率为773,女性为659,两者相差114个百分点。

女大学生的低就业率主要表现在初次就业时间拖延、预期收入与现实收入之间的差距较大等方面。

第二,就业质量差。

从整个就业市场的视角来看,男女大学生就业质量不平衡现象十分明显。

譬如,男女大学生同工不同酬;同等职位男女求职条件要求不一,存在女高男低的情况;男女大学生未来升迁、发展机会不均,男多女少;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长相、身材、身高等形象因素要求苛刻。

如此种种都致使女大学生的就业层次越来越低,就业质量越来越差,发展空间也越来越狭窄。

第三,求职门槛高。

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一些待遇好、具有发展潜力的职位对应聘人员的条件要求都较高,且多倾向于男性。

若是女性应聘者,则需要具备比男性应聘者更突出的个人条件才有机会参与竞争。

此外,女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有限,就业范围比较狭窄。

比如在机械、冶金、化工、建筑等行业往往比较青睐男大学生。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一劳动力市场发展失衡,就业保障机制不健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我国普通高校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已经达到较大规模近几年大都在七百万左右。

而整个社会的有效劳动力需求却远远滞后于毕业生的急剧增长,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有效岗位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就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而言,整个劳动力市场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一些劳动力密集型单位因为产业属特殊性要求使然,女大学生不愿意也不适合从事此类行业。

这就造成了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仍无法吸纳大量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

论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论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论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摘要: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

随着人们思想的逐渐成熟,对一些问题也更加关注。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是目前社会不可逃避、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今社会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本文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善对策。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1就业机会难获得。

由于女生受生理等条件限制,工作存在诸多不便。

许多地方不如男生,因此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明确提出“不要女生”或“男生优先”,许多女生因此失去就业机会。

2,就业质量相对低(1)待遇低。

当今社会毕业生的起薪性别差异显著。

海淀区发布北京市首个《2007届毕业生薪酬调查报告》指出,同等学历下,男女毕业生的月薪有差异。

在本科毕业生中,男性平均月薪高出女性243元;而硕士生中,男性平均月薪高出女性651元。

(2)工作满意度低。

对就业单位的满意度女生低于男生。

虽然女生也能找到工作,但较“好”的工作还往往是男生捷足先登。

一方面,用人单位的种种条件限制,使许多女大学生得不到理想的工作,只能先就业再择业,导致其工作满意度不高。

另一方面,部分女生尤其是学理工类专业的女生,不得不面临毕业就改行,从事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工作,这也会导致工作满意度低。

3,就业空间局限性大。

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比较狭小,女大学生就业还是比较明显地集中在传统的女性职业上(如文秘、营销、公关等),许多理工科专业的女毕业生由于找不到专业对口工作,也会从事上述工作。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1、传统因素。

我们国家经过几千年的男尊女卑,根深地固,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所有女性也可以走进大学的校园进行深造学习,在各行各业也扮演了许多重要的角色。

但人们心中似乎还是有些女性相对男性来讲,有些弱小,地位自然就下了一个台阶。

重男轻女,从生育到工作生活,感觉还是无处不在。

基于内外因关系原理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文档资料

基于内外因关系原理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文档资料

基于内外因关系原理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女大学生就业现状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方面从研究女大学生就业的文章入手,但由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多,本文仅以女大学生就业受歧视现象为例。

在CNKI中查询“女大学生就业”并含“性别歧视”进行精确检索,有249篇期刊。

从研究层次及各层次数量和发表年度及年度数量的分布来看,女大学生就业受歧视现象多引起自然、人文社科的关注,发表时间自21世纪以来每年都有,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2007年至今,研究较多。

另一方面从统计数据看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2009全国妇联发布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指出:56.7%的被访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91.8%的被访女大学生感觉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被访女大学生中21.1%的人“经常”感觉到性别偏见,25.3%的人“时常”感觉到,45.4%的人“偶尔”感觉到。

理学类专业的被访女大学生“经常”感觉到用人单位性别偏见的比例最高(38.6%),工学类其次(26.9%),再次是文学类(22.7%)①。

在当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率略低于男大学生,差距虽不大,但其就业质量普遍低于男大学生。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届大学毕业生中同层次、同专业男女生的平均月收2008显示:入最大差距接近800元,男女大学生同工不同酬现象仍然存在。

总之,无论从研究中还是从调查数据均可以分析出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受歧视的现象普遍且十分严峻,应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基于马克思主义内外因关系理论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内外因关系原理是指:事物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决定事物发展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只有全面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内外原因才能全面理解产生的缘由。

内因方面,女大学生就业难既是共性现象又是特殊现象,导致她们就业难的原因包括内在群体因素和个体因素,但主要表现为群体性因素,而且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个体因素很容易发展为群体性的共同因素。

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第一篇: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摘要:女大学生就业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低、职业性别隔离、性别歧视等是其主要表现。

结合阻碍女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来看,从文化政策、公共政策、法律建设、教育改革和自身修养等方面,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妥善解决矛盾,以促进女大学生就业,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难构建和谐社会公共政策近年来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本是社会建设的新力量,却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极大压力。

其中,女大学生更成为了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这种女大学生面临就业困境不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由此带来的后果不仅是个人也是社会的发展障碍。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消极影响女性可撑半边天,她的社会角色并不局限于妻子与母亲,女大学生接受了国家高等教育,分享了国家重要的办学资源,其中不乏精英,但女大学生却一再面临就业难的尴尬处境,这于女性本身和社会发展都是不利的。

女大学生就业难会造成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和打击女性投入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女性的政治参与度和家庭婚姻地位,这显然不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最终也会转为社会成本,阻碍社会发展。

和谐社会讲求人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讲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而女大学生就业难却一再反映了社会中性别歧视、权利保护不健全等问题,违背了男女平等和同民同工,同工同酬等制度,不利于社会文明建设,不利于和谐文化的构建。

实现充分就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目标和任务之一,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该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一)就业率低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或科研机构的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初次就业率明显低于男大学生。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04 年的大学毕业生有280万,有80万人不能及时就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女大学生;2005 年的高等院校毕业生达到338 万,其中女大学生占44%,超过100 多万不能及时就业,女大学生占大多数。

自-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自-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变革,女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现在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并逐渐进入政府的公共政策视野。

女大学生就业难包括:劳动力市场整体供大于求、人才培养结构本身存在矛盾、社会性别歧视、政府责任缺位、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很多方面的原因。

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做到女大学生须正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政府承担社会责任,为女性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高校应该对女生进行恰当的就业指导;用人单位应该消除性别偏见,认识到女生也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男女同等就业、机会平等,是一个正常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女性宪法权利的实现。

我们必须正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一问题,并为解决这一问题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难研究解决前言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变革,女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现在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并逐渐进入政府的公共政策视野。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还是相当严峻,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没有因时间的推移和政府的重视而消除。

因此仍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参考和对策。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既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女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分析研究来看,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严俊。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正经历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伟大变革,市场经济基础薄弱,市场规模仍然不大,社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亟需增强。

在这一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数量却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不论是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就业都相当艰难。

1劳动力市场整体供大于求。

社会有效需求赶不上毕业生规模增长的速度,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特别是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后,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量在逐年增加。

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分析110136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受当时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女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其就业困难的问题尤为突出。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认为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重要先决条件,由于历史、性别、年龄、身体条件(女性的身高、体态、相貌)、身份(城乡、户籍)歧视等方面原因,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遭遇重重障碍,她们的就业之痛已日益凸显,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女大学生就业是女大学生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式,是其获得与男性享有平等权力,拥有独立人格的重要条件,女大学生的生存状况始终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分析,成因研究,对策思考一、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解析女大学生就业是融入社会的基本形式,而女性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女大学生这个群体寻找工作时的艰难性,或多或少的就业歧视,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她们日渐感到生存的压力。

现实对女大学生或多或少有色眼镜的歧视造成了就业困难;其自身还存在着成才意识淡薄、心理素质不高、对职场环境适应力较差、价值观念多元化等等问题。

女大学生在具有高学历的同时,又不得不受到传统观念的限制,与同龄应届男性毕业生相比确实有这不公平的待遇。

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供求总量和结构的两种矛盾,伴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改革,这两种矛盾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尤其是在女大学生身上。

女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显得更加困难。

这不仅仅表现在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上,还表现在其他方面。

对于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来说,就业问题已迫在眉睫。

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1.女大学生就业难重要原因是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不一致。

她们的就业期望值偏高,自认为学识渊博,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从眼前做起,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敬业精神,而是过分注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工作环境的好坏,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现代大学生就如同千里马可是却面临着无人赏识的困境,人才就这样被埋没了,尤其是女大学生被埋没更为突出。

女大学生作为社会人才之所以被埋没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历史文化传统来说,自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以后,男性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女性只能处于从属地位,男尊女卑的思想也就此形成。

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已经在人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女性长期以来也一直受到禁锢。

三从四德的思想也是女性必须遵守的。

自西方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女权运动不断兴起,女积极要求平等的享有各项权利,并取得成效。

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积极打破传统观念,倡导男女平等,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等举措切实维护女性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教育的普及,女性的文化程度显著提高,摆脱文盲状态,但是女大学生在实际就业中往往被拒绝,即使她和某一男大学生拿有同样的文凭,甚至稍高于男性的文化水平。

从身体素质方面来说,男性自古以来就被赋予刚健、威猛的象征,女性则是柔弱、娇小的象征。

男性在身体结构上,适合于各种劳动,女性则被视为传宗接代的工具,经常处于家庭主妇的形象。

因此,在公司招聘中,往往将女性拒之于千里之外。

从心理素质方面来说,“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仍然影响着人们。

在家庭中,男性将养家糊口视为己任,在外努力拼搏,力图使家庭幸福美满。

女性对事业也没有较强的欲望,默默地接受了家庭主妇这一任务,努力处理好家里的事物,成为丈夫的贤内助。

女性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也没有男性那么强烈,她只想有个幸福的家庭,一家人能够快快乐乐。

女性多以温柔善良为主,处事细腻,但却优柔寡断。

尤其在重大决策中,机会可能只有一次,女性往往会导致机会的失去。

因此,在某些部门和领域,管理者不愿招收女性。

从社会环境方面来说,政府部门办事要有政绩,工商企业追求的是利润,女性在婚前往往被男性追求、被情感困扰,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四-4)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四-4)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引言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由国家分配向市场化“双向选择”进行转型,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随之产生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女大学生就业难指的是在既定的时效期内,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就业受阻,以致于不能实现就业或就业不理想的现象。

其中“难”是指不能就业或就业状况不理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女大学生就业难相对于男大学生而言,主要表现在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狭小,存在着较多不公平的现象,或者说是就业质量低下。

另一方面,在招聘录用上用人单位拒绝女大学生的情况时有发生。

不少用人单位在录用女大学生时条件十分苛刻,女大学生要获得同样的好职业,学历往往要高于男生。

此外,相同条件下,应届女大学毕业生工资水平一般都低于男大学毕业生,即使是在女性占多数的职业和行业,其工资水平也明显低于男性;甚至于在女性工资水平最高的职业和行业,女性的工资水平也大多低于男性。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提出1.20世纪30年代初步提出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其就业形势却不甚乐观。

“毕业即失业”,使得“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焦点。

此时,政治低迷,经济凋敝,高等教育发育畸形,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大学生本身素质欠缺。

其中,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尤为严重。

2.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后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逐步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的就业指导,大学毕业生面向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改革有了明确的体制依托。

然而“男尊女卑”“男主女辅”等传统观念造成的性别歧视;用人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善;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等原因仍使得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为严重。

同时,女大学生很少从自身的角度去寻找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也使得她们中的一部分人在就业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

三、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1.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难”的含义社会方面:(1)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中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步引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基 于 马 克 思 主 义 内 外 因 关 系 理 论 分 析 女 大 学 生 就 业 难 的 原 因

图 本 研 究 的 基 本 思 路 和 设 计 框 架 马 克 思 主 义 内外 因关 系原 理 是 指 :事 物 是 内 外 因 共 同 起 作 用 的 结 果 ,其 巾 内 因是 事 物 发 展 的根 据 ,决定 事 物 发 展 方 向, 外因是事物发 展的条件 , 外 因必 须 通 过 内 因 才 能 起 作 』 【 = } j 。 当前 “ 女大学生就业难 ” 这 一 现 象 受 到 内部 和 外部 因 素 的 共 同 影 响 ,只 有 全 面 分 析 女 大 学 生 就 业 难 的 内外 原 因 才 能 全 面 理 解 产 生 的缘 由
业。 首 先 大 学 生 要 增强 自主 意识 , 个 人 要 不 断 提 升 人 际 交 往 能 力 、 社会适 应能力 、 心理承受 能力 、 开 拓 创 新 能 力 和 竞 争 能 力 等。 其次, 提 高 创 业 能 力 自觉 性 , 以行 动 为导 向 , 在 思 想 上 接受 创业 , 认识 到创业不仅是 一条出路 , 更 是 一 种 实 现 自我 之 路 , 这样才能重视创业选择和投入创业 。 再 次. 注 重 自我 效 能 感 的 提升 , 即要 创 造 条 件 充 分 体 验 创 业 成 功 的喜 悦 , 同时 学 习借 鉴 成功创业者的榜样示范作用。 最后 。 注 重创 业 团 队 的组 建 和精 神的维护 . 如 果 没 有 一 个成 功 的 创 业 团队 . 则 再 完 美 的创 业 计 划 也 可 能 胎 死 腹 巾。 创 业 团 队不 但 具 有 目标 的 导 向功 能 、 资 源 凝聚功能 , 还 具 有 自我 控 制 功 能 , 增 强创 业成 功 的 自信 心 。 4 . 创业行动 : 立 足高校创业 园 . 根 据 创 业 目标 不 同 进 行 合 理 利 用 高 校 资 源 开 展 创 业 行动 。 一是通过专业技能提升 , 进 行 技术革新等科技转化。 二 是 通 过 创 业 项 目 申报 , 跻 身 社 会 各 行 业 先进 制造 、 教育 、 服 务 等 领域 。三是 通 过 创 办 创业 公 司 实 体 。 在 高校 创 业 园 内 直接 面 向 大 学 生 市 场 。学 院 创业 服 务 中 心 在 学 院 的 支持 下 , 承 担 多 家知 名 企 业 的 技 术 革 新 项 目 . 大 学 生 创 业 项 目在 省 、 市 比赛 巾屡 创 佳 绩 . 当前 创 业 服 务 中 心 运 行 近 5 0 家 大 学 生 创 业 公 司实 体 . 还有李家 贵 、 工 辉 等 多 家 优 秀 毕 业 生 的 创 业 公 司走 向 了社 会 . 创 出 了 自己 的 品牌 5 . 创 业评 估 : 根 据 高 校 创 业 园 的创 业 市 场 反 馈 、 创业 项 目 行业反 馈 、 创 业 实 体 融 人 社 会 反 馈 等 各 项 创 新 创 业 成 果 进 行 评 估 。 一 是 创 业 团 队 在 行 动 过 程 中进 行 总 结 评 估 : 二 是 高 校 创 业 园的教 师技术 团 队做好 跟踪服 务 l T作 , 把创 新 、 创 业 等 技术 革新 、 创 业项 目、 创 业 实 体 纳 入 创 业 教 育 档 案 进 行 整 理 总结评估 。 四、 以 学 院 创 业 教 育 实 践 为 例 研 究 总 结 我 院遵 循 “ 贵在应用 、 重在普及 、 难在养成” 的 核 心 能 力 培

就 业 质 量 普 遍 低 于男 大 学 生 。 ( ( 2 0 0 9 年 巾 国大 学 生 就业 报 告 》 显示 : 2 0 0 8 届 大 学 毕 业 生 巾 同层 次 、 同 专 业 男 女 生 的平 均 月 收 入最 大差距接近8 0 0 元 ,男 女 大 学 生 同 l T不 同 酬 现 象 仍 然 存 在 。总 之, 无 论 从 研 究 巾 还 是从 调查 数据 均 可 以分 析 出 当前 女 大学生就业难 、 受歧 视 的 现 象 普 遍 且 十 分 严 峻 , 应 引 起 人 们 的克 思 主 义 内 外 因 关 系 原 理 辩 证 地 分 析 女 大
学 生 就 业 难 的 内外 因素 ,从 而全 面地 寻找 解 决 女 大 学生 就 业 难 现 状 的 措 施
关键词 : 女 大 学 生就 业 就 业 现 状 内 外 因理 论
女 大 学 生 就 业 现 状 研 究 女 大 学 生 就 业 现 状 主 要 从 两 个 维 度 展 开 ,一 方 面 从 研 究 女 大 学 生 就业 的 文 章 人 手 , 但 由 于 这 方 面 的研 究 较 多 , 本 文 仅以女大学生就业 受歧视现象 为例。在C N K I 中查询 “ 女 大 学 生就业” 并含“ 性别歧视” 进行精确检索 . 有2 4 9 篇 期刊。 从 研 究 层次及各层 次数量 和发表年度 及年度数量 的分 布来看 , 女 大 学生 就业 受歧 视 现 象 多 引 起 自然 、 人 文 社 科 的关 注 , 发 表 时 间 自2 1 世纪 以来 每 年 都 有 . 且 呈 现逐 年 上 升 的 趋 势 , 其中2 0 0 7 年至今 . 研究较多 。 另 一方 面从 统 计 数 据 看 女 大 学 生 就 业 现状 。2 0 0 9 全 国妇 联 发 布 的《 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 报告指 m: 5 6 . 7 % 的被 访 女 大 学 生 在 求 职过 程 中感 到 “ 女生机会更少 ” , 9 1 . 8 %的 被 访 女 大学 生感 觉 到 川 人 单 位 的 性 别 偏 见 .被 访 女 大 学 生 中 2 1 . 1 %的 人 “ 经常” 感觉 到性 别偏 见 。 2 5 . 3 % 的人 “ 时常 ” 感觉到 . 4 5 . 4 %的 人 “ 偶尔” 感觉 到。 理学类专业的被访女大学生“ 经常 ” 感 觉 到 用 人 单 位 性 别 偏 见 的 比例 最 高 ( 3 8 . 6 %) ,工学 类 其 次 ( 2 6 . 9 %) , 再次是文学类 ( 2 2 . 7 %) ① 。在 当前 大学 生 严 峻 的 就 业 形 势下 , 女 大 学 生 就业 率 略 低 于 男 大 学 生 , 差距 虽不 大 , 但 其


基 于 内 外 因 关 系 原 理 分 析 女 大 学 生 就 业 难 问题
廖 莉 萍
( 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 , 福 建 厦 门 3 6 1 0 0 5 ) 摘 要 : 一 直 以 来无 论 在 理 论 研 究 中还 是 在 实际 工 作 中 , 女 大 学 生 就 业 问题 备 受 关 注 .本 文基 于 对 女 大 学生 就 业 受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