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tor模式下基于语义映射的多本体融合机制研究_顾进广

合集下载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电子商务企业平面广告的解读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电子商务企业平面广告的解读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电子商务企业平面广告的解读作者:李小华张延玉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4期[摘要]电子商务企业因信息技术的进步而获得了迅猛发展,其广告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形象生动的图像与文字的结合使广告达到更佳的表意效果。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概念转喻理论和多模态隐喻理论分析京东的10幅多模态平面广告,以探讨中国电商平面广告中各种模态所具有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各种模态是如何配合来完成隐喻映射的过程。

结果显示:中国电商企业平面广告以图像模态为主,文字、颜色模态为辅,并通过三种模态的相互配合、互相补充,帮助消费者形成对电商企业广告的全面解读。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概念隐喻;概念转喻;电商平面广告[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20)04-0108-07An interpretation of e-commerce business print a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modal metaphor LI Xiao-hua1,ZHANG Yan-yu2(1.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061,China; 2.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Xixian High School,Xinyang 464000,China)Abstract:E-commerce businesses have gained substantial progress thanks to the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and their advertisements have shown greater diversific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vivid images and words help advertising achieve its ideal effects. This paper,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conceptual metaphor,conceptual metonymy and multimodal metaphor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analyzes 10 typical multimodal metaphor loaded print ads of JD,a specimen of typical Chinese e-commerce businesses,for the purpose of answering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are the features and functions of the modes embodied in the print ads of e-commerce businesses? How do these various mode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o finish the process of metaphorical mapp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dominated by pictorial mode,together with verbal mode and color mode,these three modes work together to help consumers realize full-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t ads of e-commerce businesses.Key words:multimodal metaphor; conceptual metaphor; conceptual metonymy; print ads of e-commerce businesses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电子商务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技术平台,在实时便捷的网络空间下,电子商务企业摆脱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融合多尺度通道注意力的开放词汇语义分割模型SAN

融合多尺度通道注意力的开放词汇语义分割模型SAN

融合多尺度通道注意力的开放词汇语义分割模型SAN作者:武玲张虹来源:《现代信息科技》2024年第03期收稿日期:2023-11-29基金项目:太原师范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SYYJSJG-2154)DOI:10.19850/ki.2096-4706.2024.03.035摘要:随着视觉语言模型的发展,开放词汇方法在识别带注释的标签空间之外的类别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相比于弱监督和零样本方法,开放词汇方法被证明更加通用和有效。

文章研究的目标是改进面向开放词汇分割的轻量化模型SAN,即引入基于多尺度通道注意力的特征融合机制AFF来改进该模型,并改进原始SAN结构中的双分支特征融合方法。

然后在多个语义分割基准上评估了该改进算法,结果显示在几乎不改变参数量的情况下,模型表现有所提升。

这一改进方案有助于简化未来开放词汇语义分割的研究。

关键词:开放词汇;语义分割;SAN;CLIP;多尺度通道注意力中图分类号:TP391.4;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4)03-0164-06An Open Vocabulary Semantic Segmentation Model SAN Integrating Multi Scale Channel AttentionWU Ling, ZHANG Hong(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Jinzhong 030619, China)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 language models, open vocabulary method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identifying categories outside the annotated label. Compared with the weakly supervised and zero sample method, the open vocabulary method is proved to be more versatile and effective.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improve the lightweight model SAN for open vocabularysegmentation, which introduces a feature fusion mechanism AFF based on multi scale channel attention to improve the model, and improve the dual branch feature fusion method in the original SAN structure. Then, the improved algorithm is evaluated based on multiple semantic segmentation benchmark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performance has certain improvement with almost no change in the number of parameters. This improvement plan will help simplify future research on open vocabulary semantic segmentation.Keywords: open vocabulary; semantic segmentation; SAN; CLIP; multi scale channel attention 0 引言識别和分割任何类别的视觉元素是图像语义分割的追求。

多模态知识推理综述

多模态知识推理综述

多模态知识推理综述1.引言1.1 概述概述多模态知识推理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旨在利用多模态数据(包括文本、图像、语音等)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实现知识的联合推理和综合运用。

随着人们对于多模态数据的产生和需求不断增加,多模态知识推理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对多模态知识推理的研究内容、应用领域、优势和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全面综述。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进一步推动多模态知识推理领域的发展。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多模态知识推理的概念进行介绍,并给出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阐述多模态知识推理的定义和背景,以及其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具体应用情况。

结论部分将总结多模态知识推理的优势和挑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将了解到多模态知识推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推动多模态知识推理的应用和发展。

(以上为参考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补充)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其中,引言部分将介绍本文的概述、文章结构以及目的;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多模态知识推理的定义和背景,以及其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结论部分将总结多模态知识推理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多模态知识推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并介绍本文的结构。

通过引言,读者可以对全文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能够明确本文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多模态知识推理的定义和背景。

我们将详细解释多模态知识推理是什么,以及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性。

我们将探讨多模态知识推理的基本原理和涉及的技术、方法。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多模态知识推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处理、视频分析等。

我们将列举一些实际的案例和应用场景,以展示多模态知识推理在这些领域中的价值和效果。

数媒时代下原创文学到电影IP的叙事增殖与文本重构

数媒时代下原创文学到电影IP的叙事增殖与文本重构

数媒时代下原创文学到电影IP的叙事增殖与文本重构一、数媒时代下原创文学到电影一、的叙事增殖与文本重构的概念和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原创文学作品逐渐被改编成电影IP,为观众带来了丰富的视听体验。

这种改编并非简单的线性复制,而是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叙事增殖与文本重构,以适应不同媒介的表现形式和受众需求。

叙事增殖是指在原有的故事框架基础上,通过添加新的情节、人物或背景设定等手段,使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这种增殖不仅可以提高作品的观赏性和吸引力,还可以拓宽作品的内涵和外延,使其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上的许多热门影片,如《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都是在原有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叙事增殖,使得电影作品更具深度和广度。

文本重构则是指在保持原有故事主题和精神内核的基础上,通过对语言、结构、节奏等方面的调整和优化,使作品更适合电影的表现形式。

这种重构可以提高作品的可读性和观赏性,同时也有助于挖掘作品中的潜在价值。

有些文学作品在改编成电影时,需要对部分描写进行删减或者重新安排,以便更好地展现电影的特点。

还有一些作品在改编过程中,会加入一些电影特有的视觉元素和音乐效果,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在数媒时代下,原创文学作品到电影IP的叙事增殖与文本重构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这种发展既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也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我们也应该关注在这种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原创权保护、商业化过度等,以确保文化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1 数媒时代下的原创文学和电影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数字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播文化、娱乐休闲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原创文学和电影作为两种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实现了从纸质媒介到数字媒介的转变。

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综论以CSSCI来源期刊发表成果为考察对象

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综论以CSSCI来源期刊发表成果为考察对象

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综论以CSSCI来源期刊发表成果为考察对象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多媒体时代的来临,多模态话语作为一种新型的语言交际方式,逐渐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旨在对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综论,以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的相关成果为考察对象,系统梳理和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剖析多模态话语的内在机制和功能特点,本文期望能够为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同时也为国内语言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相关论文进行系统的统计和梳理,从论文数量、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引用情况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势。

本文还将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多模态话语分析在不同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和价值。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解,也有助于推动语言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通过本文的综论,我们希望能够为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视角,推动多模态话语分析在国内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多模态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其基本理论框架涉及语言学、符号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在多模态话语中,语言不再是唯一的交际手段,而是与其他模态如图像、声音、动作等共同构成完整的信息传递系统。

因此,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需要涵盖这些不同的模态,并解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以传递意义。

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模态之间的互补性和互动性是关键概念。

互补性指的是不同模态在话语中的相互补充,它们共同为信息的传递提供完整的意义。

例如,在一段视频演讲中,语言模态提供了主要的信息内容,而图像和声音模态则通过表情、手势和背景音乐等方式为语言模态提供补充和强调。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57卷总目次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57卷总目次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57卷总目次基于语义对齐的生成式文本摘要研究 ·········································································· 吴世鑫黄德根李玖一 (1)一种基于多任务学习的多模态情感识别方法 ···························································· 林子杰龙云飞杜嘉晨等 (7)中文机器阅读理解的鲁棒性研究 ············································································· 李烨秋唐竑轩钱锦等 (16)基于细粒度可解释矩阵的摘要生成模型 ···································································· 王浩男高扬冯俊兰等 (23)基于Masked-Pointer的多轮对话重写模型 ·································································· 杨双涛符博于晨晨等 (31)开放域对话系统的抗噪回复生成模型 ···················································································· 朱钦佩缪庆亮 (38)具有选择性局部注意力和前序信息解码器的代码生成模型 ············································ 梁婉莹朱佳吴志杰等 (45)基于分层序列标注的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方法 ··························································· 田佳来吕学强游新冬等 (53)基于Transformer局部信息及语法增强架构的中文拼写纠错方法 ············································· 段建勇袁阳王昊 (61) . All Rights Reserved.复述平行语料构建及其应用方法研究 ···································································· 王雅松刘明童张玉洁等 (68)融合物体空间关系机制的图像摘要生成方法 ······························································ 万璋张玉洁刘明童等 (75)无监督的句法可控复述模型用于对抗样本生成 ························································ 杨二光刘明童张玉洁等 (83)基于深度学习的实体链接研究综述 ······································································· 李天然刘明童张玉洁等 (91)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4C-OBC时移地震动态监测模拟 ················································ 朱贺何涛梁前勇等 (99)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的矿物学机制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中‒低渗砂岩储层为例 ·················································· 王哲麟师永民潘懋等 (111) 不同分辨率下青藏高原对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影响的耦合模式研究·····································邵星杨海军李洋等 (121)深圳河湾流域溢流污染规律及其对海湾水质的影响 ······················································ 程鹏李明远楼凯等 (132)中国东部水稻土壤丁酸互营降解微生物的地理分布格局 ·················································· 费媛媛焦硕陆雅海 (143)1982—2014 年华北及周边地区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 张新悦冯禹昊曾辉等 (153)模型结构与参数化差异对蒸散发估算的影响 ························································· 赵文利熊育久邱国玉等 (162)基于需求的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研究 ············································· 唐秀美刘玉任艳敏等 (173)2007—2016年中国省域碳排放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超效率SBM-Tobit模型的两阶段分析 ························································ 宁论辰郑雯曾良恩 (181)I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57 卷 第 6 期 2021 年 11 月II 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中介效应 ·········································································· 刘锦慧 邹振东 邱国玉 (189) 胰岛炎症导致的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及治疗策略······································ 林智立 雷蕾 李长润 等 (199) 内部充放电监测器仿真及地面实验研究 ································································ 宋思宇 于向前 陈鸿飞 等 (209) 保定‒雄安地区近地面大气流动与轨迹输送特征 ························································· 栗涵舸 蔡旭晖 康凌 等 (215) 巢湖地区早三叠世晚斯密斯亚期含鱼化石碳酸盐岩结核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于鑫 孙作玉 孟庆强 等 (225) 结合序贯平差方法监测地表形变的 InSAR 时序分析技术·················································王辉 曾琪明 焦健 等 (241) 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空间格局及驱动因素 ········································ 陈新月 姚晓东 曾文静 等 (250) 基于 GIS 的全球农业开发潜力和人口承载力分析 ······················································· 梁书民 刘岚 崔奇峰 等 (261)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在实际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的启动运行研究 ······························ 初永宝 赵少奇 刘生 等 (275) 唐河地下水有机氯农药(OCPs)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 ······················································ 张敏 王婷 杨超 等 (283)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发展的空间交互影响 ···················································· 储君 刘一鸣 林雄斌 等 (291) 碳纳米管对天然有机质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 ················································· 李慧敏 陈学姣 尤明涛 等 (299) 利用简化空气质量模型快速构建臭氧生成等浓度曲线及其应用······································ 杜云松 黄冉 王馨陆 等 (311)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城市典型乔木日内蒸腾特征模拟研究 ········································ 赵文利 邱国玉 熊育久 等 (322) 黄河上游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张倩 刘湘伟 税勇 等 (333) 化工企业污染物影子价格的估计——基于参数化的方向性距离函数 ··················································································· 陈醒 徐晋涛 (341) 汉江流域河网分级特征研究 ··················································································· 黄子叶 王易初 倪晋仁 (351) 植物残体输入改变对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何可宜 沈亚文 冯继广 等 (361) 那仁郭勒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储量变化响应研究 ························································ 王玥 王易初 倪晋仁 (371) 生境维持服务供给量与需求量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 王雅琳 牛明爽 宋波 (381) 寒武纪化石胚胎 Markuelia 的肌肉组织 ··································································· 刘腾 段佰川 刘建波 等 (390) 果子狸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及特性分析 ······························································· 王迪 张丹 熊梦吟 等 (395) 惠斯通电桥式磁阻传感器的零位温度漂移研究 ························································· 于向前 刘斯 肖池阶 等 (401) 碳离子注入辅助在 6H-SiC 表面制备石墨烯··························································· 陈钰焓 赵子强 赵云彪 等 (407) 石家庄市秋冬季大气环流型下的气象和PM 2.5污染特征 ·················································· 肖腾 林廷坤 严宇 等 (414) 基于大数据量的初至层析成像算法优化 ·································································· 吕雪梅 张献兵 康平 等 (425) 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的 Slipstream 海底滑坡体速度结构模型反演············································ 蓝坤 朱贺 何涛 等 (435) . All Rights Reserved.第 57 卷(2021年)总目次III 矽卡岩中石榴子石的稀土配分特征及其成因指示 ···································································· 王一川 段登飞 (446) 鄂尔多斯盆地长 7 段页岩油优质储层特征分析 ·························································· 王晓雯 关平 梁晓伟 等 (459) 下刚果盆地中段挤压带盐底辟构造形成演化分析——基于物理及离散元模拟 ················································································ 程鹏 李江海 刘志强 (470) 滇池溶解氧浓度变化的氮磷循环响应模拟研究 ························································· 胡梦辰 朱滔 蒋青松 等 (481) 长江中下游武安段生态航道评价 ················································································ 刘念 李天宏 匡舒雅 (489) 冬奥会申办成功对北京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的影响 ························································ 丛丽 徐琳琳 方小雨 (496) 沸石载体恢复受饥饿影响厌氧氨氧化菌的性能研究 ················································ 余道道 孙敬起 霍唐燃 等 (507)1.5ºC 和 2ºC 目标下中国交通部门2050年的节能减排协同效益 ······································· 陆潘涛 韩亚龙 戴瀚程 (517) 嗜热蓝细菌 PKUAC-E542 藻蓝蛋白耐热性以及不同光照条件对其含量影响研究 ············ 李俐珩 梁园梅 李玫锦 等 (529) 我国海岸带城市化系统耦合协调时空动态特征——以东海海岸带城市为例 ················································································ 徐煖银 李枝坚 曾辉 (536) 丙酸盐对厌氧氨氧化除氮性能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 张立羽 乔雪姣 余珂 (545) 农户生计资本特征及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于中国 13 省 25 县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卢志强 曹广忠 李贵才 (556) 城市化对哺乳动物丰富度影响的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 林萍 (565) 黄河下游花园口至艾山河段滩区洪水漫滩风险度评估研究 ·········································· 孙煜航 程舒鹏 张祺 等 (575) 磁性 CoFe 2O 4/g-C 3N 4 复合纳米材料对环丙沙星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 陶虎春 邓丽平 张丽娟 等 (587) 格密码关键运算模块的硬件实现优化与评估 ································································· 陈朝晖 马原 荆继武 (595) 基于时空建模的动态图卷积神经网络 ················································································ 李荆 刘钰 邹磊 (605) 核磁共振波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判别油菜蜜的成熟蜜、非成熟蜜和加工蜜························· 陈辉 张佳琳 鞠晶 等 (614) 黄铁矿型 FeS 2 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性能研究 ····························································· 李搛倬 传秀云 (623) 全球变暖背景下内蒙古地区沙尘暴频次变化的预估 ································································· 杨诗妤 闻新宇 (632) 利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预测广州市 PM 2.5日浓度 ········································································ 李泽群 韦骏 (645) 基于多方向识别的三维断层增强方法 ·································································· 安圣培 陈彦阳 罗红梅 等 (653) 尖峰岭次生林和原始林林下灌木叶氨基酸对氮添加的响应 ······································· 李修平 安丽华 倪晓凤 等 (660) 城市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隐患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廖聪 邬伦 蔡恒 等 (671) 深圳近海环境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与风险评价 ······················································ 张海军 史本宁 焦学尧 等 (679)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关系量化方法研究——以平陆大天鹅景区为例 ············································································· 杨丽雯 王大勇 李双成 (691). All Rights Reserved.。

语义三元组提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语义三元组提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语义三元组提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语义三元组提取是一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旨在从文本中自动抽取出具有主谓宾结构的语义信息。

通过将句子中的实体与它们之间的关系抽取出来,形成三元组(subject-predicate-object)的形式,从而获得更加结构化和可理解的语义信息。

这项技术在信息检索、知识图谱构建、语义分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概述部分将介绍语义三元组提取的基本概念、意义以及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内容。

通过对语义三元组提取技术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文后续内容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场景。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从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介绍本文的主题内容。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语义三元组提取的背景和意义,引出本文的研究对象。

接着,我们将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明确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和逻辑关系。

最后,我们将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明确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和所带来的意义。

在正文部分,将主要分为三个小节。

首先,我们将介绍语义三元组的概念,包括其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

接着,我们将系统梳理语义三元组提取的方法,包括基于规则的方法、基于统计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等。

最后,我们将探讨语义三元组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包括知识图谱构建、搜索引擎优化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

在结论部分,将对前文所述内容进行总结和展望。

首先,我们将概括本文的研究成果和亮点,指出语义三元组提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接着,我们将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探索语义三元组在智能技术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最后,我们将用简洁的语言作出结束语,强调语义三元组提取对于推动智能化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语义三元组提取这一技术,并探讨其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构建、语义分析等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通过对语义三元组概念和提取方法的讨论,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提高对文本语义信息的理解和利用能力。

《多模态理论文献综述1600字》

《多模态理论文献综述1600字》

多模态理论文献综述多模态理论自提出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本文将从多模态的定义、多模态学习问题和其他领域对多模态理论进行综述。

一、关于多模态的定义顾曰国(2007)认为模态是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

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的叫单模态,用两个的叫双模态,三个或以上的叫多模态。

无论是单媒体、双媒体还是多媒体,如果其内容是关于多模态互动的,我们称其为多模态内容。

黄立鹤(2016)将“模态”定义为人类通过感官系统(如视觉、听觉、触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

感知模态和产出模态同时作用才能顺利实现完整的言语交际。

黄立鹤和张德禄(2019)认为多模态概念可归结为三个反面,即将其视为感官及相应的神经系统、将其视为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创造意义的符号资源、将其定义为人机交互中的信息呈现方式。

二、关于多模态学习问题张德禄(2012)探讨了多模态学习问题,发展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中所称的“多元读写能力”。

关于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将课堂讲授、实景实践、批评性框定和转化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元读写能力培养模式。

黄立鹤(2014)认为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科技进步为教与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构建虚拟教育生态环境提供了技术可能。

教师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为英语教育带来的便利,设计出符合学习规律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调用学习者的多种模态,增强其学习效果。

张德禄和陈一希(2015)对我国外语专业本科生多元能力结构进行了探索,认为当前国际国内的综合因素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外语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

根据新的培养目标,我们需要重新构建外语本科生的能力结构。

外语本科生的能力结构一方面要和国际接轨,另一方面要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突出我国外语专业的特色。

黄立鹤(2021)认为外语教学作为鲜活的社会活动,可从主体、活动、系统三个建模视角出发,结合多模态话语分析、多模态互动分析、多模态语料库研究、多模态认知研究、多模态教学技术研发等具体路径与方法,进行教学创新与科学研究。

新时代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和分析

新时代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和分析

77媒体融合导语本文在新时代媒体发展不断融合的背景之下,重点关注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与创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出发,结合部分广播电视媒体采取的措施和相应的发展情况,分析目前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不足之处,合理协调新旧媒体之间的发展,这对于媒体本身、社会乃至国家都是急需应对的难题,很有必要分层次、多角度地进行分析。

1. 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意义1.1 有利于提高媒体的信息报道与传播效率广播电视媒体的融合主要指传统媒体与创新媒体相结合,能利用信息化时代的互联互通的特点,将信息以更快的速度报道与传播出去。

传统媒体一般都是以新闻报道的形式进行传播,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内需要先派人前往跟进,整理好材料后方可在广播电视媒体中进行传播,具有一定的延时性,而与互联网、手机App等创新的媒体相结合后,突发事件能在第一时间就在网络上得到传播,人们能迅速地接受到这些信息,从而实现媒体信息报道与传播效率的大幅提高,这正是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1]1.2 有利于形成更有竞争力的媒体产品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目前我国的互联网电视用户已达2.3亿,而且未来几年内互联网很有可能成为人们观看媒体节目的最主要平台。

这对广播电视媒体的融合发展有着较强的驱动力,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广播电视媒体的融合将更多地把互联网媒体技术放在主要研发方向,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促进创新媒体产品的突破。

而且电视广播媒体的融合能够兼具传统媒体与创新媒体的优势,既能利用传统电视台的品牌和口碑,发挥其内容制作优势、社会可信度优势;又能利用创新媒体的多渠道传播,灵活服务模式,实现新旧媒体产品的融合。

在某几家广播电视媒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后,能进一步扩散到整个电视广播媒体行业,形成良性竞争,从而提高媒体产品整体的竞争力。

[2]1.3 有利于拯救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没落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教育技术学导论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学导论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学导论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multimediamultimedia即多媒体。

采用计算机交互式综合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处置多种则表示媒体——数字、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并使多种信息创建逻辑相连接,内置一个可视化系统。

课件是实现和支持特定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及配套的教学资料。

rmationliteracy即信息素养。

指教育者和学习者在信息化教育时代必须具有的基本的信息技能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即media。

是信息的载体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严格把关人即为gatekeeper。

“严格把关人”一词最早由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卢因于1947年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明确提出。

卢因指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叻严格把关人,这些严格把关人负责管理严格把关过滤器信息的出入流通,只有合乎群体规范或严格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就可以步入传播的渠道。

即为,“严格把关人”就是对信息展开过滤器与加工的人,而对信息展开的过滤器与加工就是“严格把关”。

6.e-learning即为数字化自学。

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媒体展开自学。

7.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系统的效能进行测定和价值判断的一系列活动。

8.教学系统设计isd,也称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调查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并试行、评价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9.自学资源所指在自学过程中可以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包含提振教学过程的各类软件资料和硬件系统。

广义上也包含一切可以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人、财、物、信息等。

10.多媒体技术就是指用计算机为核心,可视化地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创建逻辑相连接,以协同则表示出以多样和繁杂的信息。

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一流的教育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下,在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设计与实行中,导入多媒体信息资源与技术,并使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去推动教学方式的显然发生改变。

多来源多模态数据融合与集成研究进展

多来源多模态数据融合与集成研究进展

多来源多模态数据融合与集成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来源多模态数据融合与集成已成为当前数据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多来源多模态数据融合与集成的研究进展,探讨其理论框架、关键技术以及应用领域,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文章首先介绍了多来源多模态数据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然后重点分析了数据融合与集成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融合策略、集成学习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还综述了多来源多模态数据融合与集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如医学影像分析、智能监控、自然语言处理等。

文章对多来源多模态数据融合与集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挑战。

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全面的参考和借鉴,推动多来源多模态数据融合与集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二、多模态数据融合与集成的基本理论多模态数据融合与集成是近年来和机器学习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这一领域的研究旨在通过整合来自不同模态、不同来源的数据,提取并利用其中蕴含的更丰富、更全面的信息,以提高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的准确性和效率。

多模态数据融合与集成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数据表示、数据融合和数据集成三个方面。

数据表示是指将不同模态的数据转换为统一的、可比较的形式。

这涉及到数据的预处理、特征提取和表示学习等步骤。

其中,预处理包括去噪、归一化等操作,特征提取则旨在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出有效的、能代表数据内在特性的特征,表示学习则通过深度学习等方法学习数据的低维表示。

数据融合是指在多模态数据表示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融合策略将不同模态的数据进行融合,以得到更全面、更丰富的信息。

数据融合的策略可以分为早期融合、晚期融合和中间融合三种。

早期融合是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就将不同模态的数据融合在一起,晚期融合则是在特征提取或模型训练阶段才进行融合,而中间融合则是将不同阶段的融合策略结合起来,以充分利用不同模态数据的优势。

数据集成是指将融合后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集,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媒体融合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媒体融合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媒体融合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背景介绍 (3)1.2 研究意义 (3)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现状与挑战 (5)2.1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现状 (6)2.2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7)三、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应用 (8)3.1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 (10)3.2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优势 (11)四、媒体融合的趋势与挑战 (12)4.1 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 (14)4.2 媒体融合面临的挑战 (15)五、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媒体融合的互动关系 (16)5.1 互促发展的关系 (17)5.2 面临的协同挑战 (18)六、案例分析 (19)七、结论与展望 (20)7.1 研究结论 (21)7.2 对未来的展望 (22)一、内容综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本文将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其在媒体融合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来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

本文将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潜在价值,包括提高信息生产效率、优化内容质量、增强用户体验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分析其在媒体融合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还将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挑战和问题,如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伦理道德等方面的考量。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总结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其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未来作用。

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媒体融合的关系,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多模态融合技术综述

多模态融合技术综述

多模态融合技术综述1.引言1.1 概述概述:多模态融合技术是一种将不同类型的信息融合在一起,以获得更全面、准确和可靠的结果的技术。

它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例如图像、语音、文本等),利用各种模态之间的互补优势,达到更好的数据表达和分析效果。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模态融合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多模态融合技术可以将图像和文本进行融合,实现更准确的图像分类和检索。

例如,通过将图像和相关的文本描述进行融合,可以提高图像搜索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多模态融合技术可以将文本和语音进行融合,实现更准确的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

例如,通过将文本和语音的信息进行融合,可以提高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此外,多模态融合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智能交通、医疗诊断、智能家居等领域。

通过将不同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进行融合,可以提供更全面、准确和精细化的服务和决策支持。

然而,多模态融合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不同模态之间的数据融合和表示方法的选择、模态间的异构性和不确定性、数据量的大和维度的高等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总的来说,多模态融合技术在各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克服其中的挑战,实现更好的多模态智能分析和决策。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总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每个部分的内容如下:1. 引言:1.1 概述:本部分将介绍多模态融合技术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引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部分将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说明,包括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组织方式。

1.3 目的:本部分将阐述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图,明确研究问题和探讨的重点。

2. 正文:2.1 多模态融合技术概述:本部分将详细介绍多模态融合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讨其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并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和进展。

temporal action localization综述

temporal action localization综述

temporal action localization综述1. 引言1.1 概述Temporal action localization是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它涉及对视频中的动作进行定位和识别,即确定视频片段中发生的特定动作以及它们出现的时间范围。

这对于视频内容理解、视频检索、行为识别和视频摘要等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越来越多基于深度学习的动作定位算法被提出。

这些算法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从输入视频序列中提取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动作检测和定位。

然而,尽管深度学习在许多视觉任务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处理时序数据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视频是时空数据,在编码和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时间维度。

其次,在训练数据方面,缺少标注完整的时序信息使得训练模型变得困难。

因此,本篇综述将重点介绍针对temporal action localization任务的最新方法和技术,并评估它们在不同数据集上的性能。

我们还将讨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探讨该领域在视频监控和其他潜在应用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前景。

1.2 文章结构本篇综述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阐述: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temporal action localization的概念和重要性进行介绍。

同时,我们还将明确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在文章主体部分,我们将系统地呈现针对temporal action localization任务的不同方法。

我们首先简要介绍该任务的基本原理,并详细描述基于深度学习、传统机器学习以及二者结合的算法。

随后,我们会重点关注已有数据集和评估指标,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和评估。

接下来,在讨论与分析部分,我们会仔细检视各种算法的性能表现,并对当前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深入讨论。

进一步地,在应用领域与未来发展方向一节中,我们将聚焦temporal action localization在视频监控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

融合改进Stacking与规则的文本情感分析

融合改进Stacking与规则的文本情感分析
4) 将两种方法融合得到最终的文本情感倾向.将基于文 本规则的方法的分析结果放入基于改进Sucking的方法中, 从而得到文本情感分析的结果.
下文将从以上4个部分进行深入介绍. 3.1预处理
通常文本预处理包括去重、降噪、分词和去停用词等过 程.对于网络评论文本,其中的#话题#、@用户和URL等不包 含用户的情感信息,应在分词前将其去掉.由于网络评论文本 有不规范等特征,文本集中可能出现乱码、错字以及重复文本 等情况,应将文本进行规范和筛选.本文使用的分词系统为 Jieba分词系统,将文本进行分词后,再通过自建停用词表,将 文本进行去停用词处理.
基于机器学习的情感分析方法通过提取可能影响文本情 感分析的特征值,利用监督学习的方法,采用传统机器学习或 深度学习算法,将文本进行情感分类,最终得到情感分析结 果.2002年Pang等人⑶初次将机器学习应用在情感分类问 题上;Kouloumis等人⑷将表情和缩写加入情感分析的特征 当中;李明等人⑼提岀了一种基于SVM结合PMI的细粒度 商品评论情感分析方法.深度学习也同样被应用在文本情感 分析当中:谭旭等人⑷通过构造中文文本词向量解析模型和 RAE深度学习模型来实现文本信息的高层特征提取和情感 分类;周锦峰等人⑺提出一种多窗口多池化层的卷积神经网 络模型.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对于不同的文本分析各有优缺点, 且其得到的情感分析效果不能达到预期,因此研究者们提出 了融合多种机器学习的方法.高欢等人⑻结合情感词典构造 文本特征,利用逻辑回归、Light GBM等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在 线评论情感分类;Liu P等人⑼将条件随机场与最大爛模型 相结合进行情感分析;黄伟等人(回利用了一种基于多个分类 器投票集成的半监督方法进行情感分类;李寿山等人采用 一种基于Stacking集成分类方法来进行中文文本情感分析研 究.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过于依赖训练集的设定,其缺少对上 下文的分析,且对于恃征的选取和拓展不够灵活,而深度学习 适合处理大量数据,对于处理网络评论这种的数据量较少的 数据集表现不能达到预期.

Mediator模式下基于语义映射的多本体融合机制研究

Mediator模式下基于语义映射的多本体融合机制研究

Mediator模式下基于语义映射的多本体融合机制研究顾进广;黄屹;周毅
【期刊名称】《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年(卷),期】2006(52)1
【摘要】针对现有本体融合机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Mediator模式的多本体融合机制.首先定义了基于语义相似性的语义映射概念,然后探讨了基于复杂映射的多本体融合机制,并详细介绍了多本体融合的步骤和算法,最后介绍了这种机制在OBSA信息集成系统中的实现.
【总页数】6页(P81-86)
【关键词】多本体;本体融合;语义映射;语义相似性
【作者】顾进广;黄屹;周毅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
【相关文献】
1.基于本体语义映射的数据集成机制研究 [J], 沈学利;周纪超
2.基于OWL本体论映射的数据库网格语义模式集成研究 [J], 裘君;吴朝晖;徐昭
3.SMap:基于语义的关系数据库模式与OWL本体间映射方法 [J], 贾存鑫;胡伟;柏文阳;瞿裕忠
4.基于语义Web的本体及本体映射研究概述 [J], 郁书好;郭学俊;朱胜龙
5.基于语义匹配映射的地理信息本体融合方法研究 [J], 熊顺;刘平芝;苏宗义;罗登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语义的数据网格服务

基于语义的数据网格服务

基于语义的数据网格服务
顾进广;周毅;黄屹
【期刊名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年(卷),期】2006(23)12
【摘要】探讨一种基于Wrapper-Mediator结构的支持语义的数据网格服务机制.首先探讨这种机制的总体结构,包括利用基于本体的语义来封装各个异质数据源,并通过Mediator结构来实现对各种异质数据源的支持,以及通过OTX算法来实现虚拟数据源VDS来支持OGSA-DAI接口标准.然后讨论其数据访问机制,即扩展XML 代数来支持基于语义的数据访问.最后介绍一种支持语义的网格通信机制及其通信原语.
【总页数】3页(P57-58,77)
【作者】顾进广;周毅;黄屹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81;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81;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北,武
汉,43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基于语义的网格服务匹配研究 [J], 刘梅梅;朱巧明;贡正仙;李培峰
2.基于S-OGSA的语义网格服务资源的设计 [J], 魏化永;周鸣争
3.基于语义关联度的网格服务匹配技术研究 [J], 王伟;丁振凡
4.一种基于本体语义的网格服务发现模型 [J], 龚松杰
5.网格服务基于本体语义描述的探析 [J], 陈发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头注意力与字词融合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

多头注意力与字词融合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

多头注意力与字词融合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赵丹丹;黄德根;孟佳娜;谷丰;张攀【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年(卷),期】2022(58)7【摘要】命名实体识别(named entity recognition,NER)是自然语言处理中重要的基础任务,而中文命名实体识别(Chinese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CNER)因分词歧义和一词多义等问题使其尤显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多头注意力机制(multi-heads attention mechanism,Multi-Attention)与字词融合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模型(CWA-CNER)。

将汉语文本字向量与其在句中可能成词的词向量进行拼接,并将其送入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BiLSTM)提取上下文语义信息,进而利用多头注意力机制捕获句中元素间联系的紧密程度,最后通过条件随机场(conditional random field,CRF)进行实体标注。

该模型在Boson数据集,1998和2014年《人民日报》三种语料上进行实验,其F1值均达到90%以上,结果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总页数】8页(P142-149)【关键词】命名实体识别(NER);多头注意力机制;字词融合【作者】赵丹丹;黄德根;孟佳娜;谷丰;张攀【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连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相关文献】1.融合字词模型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研究2.融合多特征嵌入与注意力机制的中文电子病历命名实体识别3.基于BERT与融合字词特征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方法4.融合注意力机制的BERT-BiLSTM-CRF中文命名实体识别5.融合字词特征的中文嵌套命名实体识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多视角匹配的中文问答对自动生成框架

基于多视角匹配的中文问答对自动生成框架

基于多视角匹配的中文问答对自动生成框架
尹文峰;黄莉;顾进广
【期刊名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年(卷),期】2024(41)3
【摘要】针对目前问答对生成方法中问题与答案不完全匹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自动从中文生成问答对的方法。

使用命名实体识别和规则的方法从文本中抽取关键词,确定问题的主题;使用多视角匹配的神经网络模型从文本中生成问题,避免对手工模板强依赖;使用阅读理解模型根据问题生成置信度更高的答案。

实验结果分析表明,生成问题的质量高于基于模板的方法,并且能够过滤80%的不匹配问答对。

【总页数】6页(P163-168)
【作者】尹文峰;黄莉;顾进广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大数据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湖北省智能信息处理与实时工业系统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9
【相关文献】
1.基于模糊集理论的中文事件框架的建立和模板匹配
2.基于供需匹配视角的营商环境评估框架构建与实证研究——以资源型城市辽宁阜新为例
3.基于竞赛视角探讨
文本语义匹配技术在中文医学文本领域中的应用4.基于多视角匹配和比较-聚合框架的文本匹配模型5.一种基于Seq2Seq框架和文本数据处理的问答对生成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融合多语义信任度与全局信息的混合推荐算法

融合多语义信任度与全局信息的混合推荐算法

融合多语义信任度与全局信息的混合推荐算法
王永贵;蔡永旺;王阳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年(卷),期】2022(58)13
【摘要】数据稀疏问题普遍存在于协同过滤系统,仅考虑共同评分项目上局部上下文信息的相似度度量方法已不具备较高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语义信任度和全局信息的混合推荐算法(multi semantic trust and global knowledge,MSTGK)。

引入加权异构信息网络(weighted heterogeneous information network,WHIN),通过加权元路径处理评分数据、社交关系、用户标签和项目属性对用户信任的影响,挖掘不同语义的信任信息以缓解数据稀疏性问题;考虑项目流行度和用户偏好程度两个全局要素对用户相似度的影响,将其作为权重因子改进了JMSD相似测度,旨在提高相似度计算精度;融合用户的多语义信任度和全局相似度进行综合推荐。

在DoubanMovie和Yelp两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缓解了数据稀疏问题,相比于其他基线方法,预测准确率分别提高了2.01个百分点和2.45个百分点。

【总页数】10页(P102-111)
【作者】王永贵;蔡永旺;王阳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
【相关文献】
1.融合用户信任度和相似度的基于核心用户抽取的鲁棒性推荐算法
2.融合信任计算与语义分析的博客推荐算法
3.融合隐含信任度和项目关联度的矩阵分解推荐算法
4.融合用户兴趣度和信任度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5.融合商品流行度与信任度的混合推荐算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2卷第1期 2006年2月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J.W uhan U niv.(N at.Sci.Ed.)V ol.52N o.1 Feb.2006,081~086 收稿日期:2005-04-11 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5ABA235);湖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计划资助项目(Z200511005)作者简介:顾进广(1974-),男,博士,副教授,现从事分布式系统、语义网等研究. E -mail :sim on @w u 文章编号:1671-8836(2006)01-0081-06Mediator 模式下基于语义映射的多本体融合机制研究顾进广1,2,黄 屹2,周 毅1(1.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81;2.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针对现有本体融合机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M ediator 模式的多本体融合机制.首先定义了基于语义相似性的语义映射概念,然后探讨了基于复杂映射的多本体融合机制,并详细介绍了多本体融合的步骤和算法,最后介绍了这种机制在O BSA 信息集成系统中的实现.关 键 词:多本体;本体融合;语义映射;语义相似性中图分类号:T P 391 文献标识码:A0 引 言 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完整获取分布、异质信息的需求,特别是完整获取半结构化甚至非结构信息的需求,这就促进了信息集成(information integ ratio n )技术的产生.信息集成过程一般包括信息源描述、信息采集、信息过滤与清洗及信息存储等.然而,信息集成技术并不仅仅是为各个信息源提供一个接口就可以简单实现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构建全局环境下各信息源之间的互操作性,由于各信息源表示机制的不同以及语义环境的不同,这个过程可能会非常困难.利用本体来集成各局部结点的语义环境是信息集成系统中一般采用的克服语义异构性的方法,文献[1]对此进行了讨论.然而,如何集成各局部结点的本体信息并构建全局的本体环境仍然没有十分有效的解决方案,现有的工作一般只讨论了简单的一对一本体映射的问题,即将集成环境一个局部本体概念直接映射为一个全局本体概念,而且没有考虑映射中语义相似性的问题[1].本文对此主要做了以下工作:①定义了基于语义相似度的本体映射机制,包括直接映射、包含映射和组合映射等;②探讨了一个基于复杂映射的本体融合机制;③介绍了在OBSA [2]系统中的具体实现.1 基于本体的信息集成系统基于本体的信息集成可以表示成一个映射,它将多个处于分布式环境中的局部信息结点映射为一个全局的信息结点,可以表示为I :(S 1,S 2,…,S n )→S 0,每一个结点是一个基于本体的半结构化数据集合(如N ative XM L Database 、Web 站点、基于XM L 的应用程序等),每一个半结构化数据集合可以表示为一系列XM L 实例的集合,有关XM L 实例的形式化定义参考文献[3].本体可以采用下面的形式化方式来表示:定义1 本体(Ontology )可用以下五元组来表示O ∶=(C ,≤C ,R ,≤R ,σ),其中[4]:①C 和R 为两个集合,分别表示概念集合和关系集合;②一个作用于C 上的偏序关系≤C ,称为概念层次或分类法;③一个函数σ:R →C +,称为标识或签名;④一个作用于R 上的偏序关系≤R ,称为关系层次,对于1≤i ≤|σ(r 1)|,如果r 1≤R r 2则意味着|σ(r 1)|=|σ(r 2)|,而且πi (σ(r 1))≤C πi (σ(r 2)),πi 表示作用于R 上的一个操作;DOI 牶牨牥牣牨牬牨牳牳牤j 牣牨牰牱牨牠牳牳牫牰牣牪牥牥牰牣牥牨牣牥牨牴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第52卷对于基于本体的信息集成,本文的理解是构建一个全局的语义环境,用户通过这个全局的语义环境对数据信息进行查询操作,由系统将这个查询请求分解成一个可执行的查询规划,交给相应的局部结点来执行,构建全局语义环境的主要方式是集成各个局部结点的基于本体的语义,文献[1]探讨了基于本体集成的相关技术,本文采用基于中介者(m e -diator )的方法,可用图1来表示.图1 基于M ediato r 模式的本体集成示意图2 基于本体的语义映射与集成机制2.1 语义映射的模式存在哪些映射、如何进行映射等是首先需要了解的问题.最普遍的映射是一个本体映射为另一个本体,是一个直接的一对一的映射,称之为直接本体映射,例如中国大学的教授本体可以直接映射为美国大学的Professor 本体,目前研究最多的是直接映射,然而,由于不同节点或者不同环境之间分类标准、本体表述机制的不同,本体映射不可能如此简单,例如映射关系address =co ntact (co untry ,state ,city ,street ,po stcode )是一个复杂的映射,它将一个本体中的地址概念address 映射为另一个本体中的contact 、country 、state 、city 、street 和po stcode 等几个概念的组合.一般来说,本体映射(匹配)包括直接映射、包含映射、组合映射和分解映射等,图2表示了这几种映射[5]. 定义2 映射:所谓映射可以表示为一个四元组M =(S ,D ,R ,v ),其中S 表示一个源本体的概念(c1oncept of Onto logy );D 表示一个目标本体的概念;R 表示映射关系,该映射用描述逻辑可以表示为S R.D.v 表示映射的信任度,其取值范围为(0,1),其取值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①两个概念之间的语义相似度,一般来说,这是最主要的因素;②与映射概念对应的本体相关的启发式知识;③映射背景知识.定义3 包含本体映射:可以表示为一个六元组的S m ∶=(D m ,R m ,B m , m ,I m ,v m ),其中: ①D m 是一个直接映射表达式,它将一个全局本体的概念映射为一个局部本体的概念;②R m 是局部本体的第一个目标概念,它是一个最特定(m ost specialized )的概念.全局本体和R m 之间的映射称为Roo t onto logy concept m apping ,可以表示为C 0C iSubsume -.⊥,其中C 0是全局本体概念,C i 是局部本体概念中存在包含关系(即C 1C 2…C n )的最特定的本体概念;③B m 是局部本体中最后一个目标概念,它是一个最通用(mo st generalized )的概念.全局本体和B m 之间的映射称为Bo ttom onto logy concept m ap -ping ,可以表示为C0C i Subsume .⊥,其中C 0为全局本体概念,C i 为局部本体概念中存在包含关系(即C 1C 2…C n )的最通用的本体概念;图2 语义映射的4种形式82第1期顾进广等:M edia tor模式下基于语义映射的多本体融合机制研究 ④m是一个局部本体之间的包含关系,表示为C i Subsume.C i+1,其中C i包含于C i+1;⑤I m表示局部本体之间的反向包含关系,表示为C i≡ Subsume-.C i+1,其中C i包含于C i+1;⑥v m表示映射的信任度.定义4 组合本体映射:组合本体映射可以表示为一个四元组的C m∶=(F m,A m,B m,v m),其中:①F m是一个直接映射表达式,它将一个全局本体的概念映射为一个局部本体的概念,其映射关系为R.它表示了目标组合概念中的第一个目标概念;②A m表示了目标本体概念之间的连接关系集合,可以表示为C i A sso ciate i+1.C i+1,其中序号i表明了各个概念C i和C i+1及关系A sso ciate i+1在整个组合概念中的顺序;③B m是局部本体中最后一个目标概念,它是整个组合链表中的最后一个本体概念;④v m表示映射的信任度.定义5 分解本体映射:分解本体映射可以表示为一个四元组的D m=(A m,B m,L m,v m),其中:①A m表示全局本体间的组合关系集合,这种组合关系可以通过Ci A sso ciate i+1.C i+1来表示,其中序号i表明了各个概念C i和C i+1及关系Associate i+1在整个组合概念中的顺序;②B m表示全局本体中最后一个概念,或者说是整个链表中最后一个节点;③L m是全局本体至局部本体间的一个直接映射关系,它将第一个全局本体概念映射为一个局部本体概念,其映射关系为R;④v m表示映射的信任度.2.2 语义映射的特性在上述定义的基础上给出几个与本体融合相关的语义映射特性.第一个特性是传递性,对于两个映射M i-1,i= (C i-1,C i,R,v i-1,i),M i,i+1=(C i,C i+1,R,v i,i+1),则可以构造映射M i-1,i+1=(C i-1,C i+1,R, v i-1,i+1)满足映射关系R.第二个特性是对称性,对于直接映射M=(S, D,R,v),与M′=(D,S,R,v)是等价的;对于包含映射,包含映射关系m存在对应的反向包含关系I m;对于组合映射存在对应用分解映射,反之亦然.第三个特性是强映射(S tro ng mapping),多个语义映射如果能够融合则必须满足强映射的条件.定义6 强映射:映射M i(1≤i≤n)被称为强映射,当且仅当它满足:①M i(1≤i≤n)的映射关系R i是相同的或者满足语义相似性的要求.将这种映射关系简写为R,称为强映射关系;②对于任意i,j,k,v i,v j,v k为映射M i,M j, M k的信任度,则存在v i≤v j+v k.3 基于语义映射的多本体融合机制本体融合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定义7 本体融合:假定O i(1≤i≤n)为n个不同的本体,I为一个有限的本体融合制约集合.当O 和O i满足下列条件时,本体O被称为O i(1≤i≤n)的融合:①存在n个映射M i(1≤i≤n)分别表示从O i (1≤i≤n)到O的映射;②( i{1,2,…,n})O i:x≤O i:y→M i(O i:x)≤M i(O i:y);③( x,y)((x∈O i∧y∈O j)∧(x op y)∈I→M i(x)o p M j(y)∈I).条件②的含义是在融合本体中各局部本体的语义层次结构仍然得到保留;I可以表示为被融合的各局部本体之间的互操作性,条件③的含义是在融合本体中,各局部本体之间的互操作性制约仍然得到保留.在具体介绍融合的步骤前,先定义几个在描述中需要用到的概念.定义8 融合连接(fusion connectio n)是在不同本体间存在语义映射的概念之间建立起一个连接标记,融合连接主要是指各个映射机制中存在直接映射关系的各个结点之间的连接,例如对于包含映射则主要是指D m映射关系的结点之间建立联接,而组合映射和分解映射则主要是指满足F m和L m映射关系的各个结点之间建立联接.用F c(O1:C1,O2: C2,M)来表示融合连接,其中C1表示本体O1的一个概念或概念集合,C2表示本体O2的一个概念或概念集合,M表示C1与C2之间存在映射关系,即{C1∈O1∧C2∈O2}→{C1=M(C2)∨C2=M(C1)}.为方便后面的描述,用F cd来表示直接映射的融合连接,用F cs表示包含映射的融合连接,用F cc表示组合或分解映射的融合连接.本体集成可以分为3个步骤,分别描述如下:第一步称为直接映射的本体融合,这一个步骤主要是根据已经存在的映射关系构建一个融合连接列表,这里的直接映射也包含复杂映射中的直接映射关系,用代码描述如下:83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第52卷 A lg orithm 1:Direct _Fusion (S M )Input :S M 表示映射集合;Output :F l 表示融合连接列表.1 F l ←2 fo r each M in S M do 3 switch M do4 Case M belo ng s to M /*如果映射为简单的直接映射*/5 F l ←F l +F cd (O 1:C 1,O 2:C 2,M ),O 1:C 1∈S ∧O 2:C 2∈D6 Case M belongs to S m /*如果映射为包含映射,并且D m 是S m 的直接映射表达式*/7 let D m =(S ,D ,R ,v )8 F l ←F l +F cs (O 1:C 1,O 2:C 2,D m ),O 1:C 1∈S∧O 2:C 2∈D9 Case M belongs to C m /*如果映射为组合映射,并且F m 是C m 的直接映射表达式*/10 let F m =(S ,D ,R ,v )11 F l ←F l +F c c (O 1:C 1,O 2:C 2,F m ),O 1:C 1∈S ∧O 2:C 2∈D12 Case M belo ng s to D m /*如果映射为分解映射,并且L m 是D m 的直接映射表达式*/13 let L m =(S ,D ,R ,v )14 F l ←F l +F cc (O 1:C 1,O 2:C 2,L m ),O 1:C 1∈S∧O 2:C 2∈D15 o ther wise /*如果不满足上述4种条件,则进入失败处理*/16 Er ros H ander ;17 end case 18end fo r 19return F l第二步称为复杂映射的本体融合,主要针对复杂映射中不存在直接映射的各个结点之间建立联接关系,分包含映射和组合映射两种情况来考虑:①对于两个包含映射关系M 1和M 2,其中M 1的映射关系为R 1,C 0为全局结点,C 11,C 12,…,C 1n 等为局部结点;M 2的映射关系为R 2,C 0为全局结点,C 21,C 22,…,C 2m 等为局部结点;这里用到映射关系相似性的概念,如果J S (R 1,R 2)≥1-ε,构建一个新的映射关系M ′来建立相关概念之间的连接.通过下面的算法来构建它们的本体融合: A lg orithm 2:Subsumptio n _Fusion (M 1,M 2,ε) Input :M 1,M 2表示两个包含映射关系,ε为语义相似度阈值; Output :F l 表示融合连接列表. i =1,j =1,F l ← 1 for each C 2j in M 22 sw itch the semantic similarity betw een C 1i ,and C 2j do 3 ca se J S (C 1i ,C 2j )≥1-ε:4 F l ←F l +F cd (C 1i ,C 2j ,M ’),C 1i ∈M 1/*表明在二者之间建立直接融合连接*/5 i =i +1;6 ca se M SP (C 1i ,C 2j )≥1-ε:7 F l ←F l +F c s (C 1i ,C 2j ,M ’),C 1i ∈M 1/*表明在二者之间建立包含融合连接*/8 ca se M GC (C 1i ,C 2j )≥1-ε:9 F l ←F l +F cs (C 2j ,C 1i ,M ’),C 1i ∈M 1/*表明在二者之间建立包含融合连接*/10 o therwise :11 i =i +1;12 end case 13 end fo r 14 re tur n F l②对于两个合成映射关系或分解映射关系则比较复杂.假定M 1和M 2为两个合成映射关系,其中C 0为全局结点,对于映射关系M 1来说,C 0与C 11之间为直接映射,映射关系为R 1,C 1i 与C 1,i +1之间的关系分别为Concatenate 1i (1≤i ≤n );同理可以定义映射M 2,C 0与C 21之间为直接映射,映射关系为R 2,C 2i 与C 2,i +1之间的关系分别为Concatenate 2i (1≤i ≤m ),并且J S (R 1,R 2)≥1-ε.对组合映射和分解映射中各连接关系Conca tenate 作一个分析会就会发现存在两种情况:①连接关系并不代表实际的含义,例如前面的例子address =co ntact (country ,state ,city ,street ,po stco de )中,country 、state 、city 、street 、po stco de 之间的连接关系就符合这种描述.②某些连接关系代表具体的含义,例如对于映射:应付款=total (商品单价×购买数量),连接关系存在具体的含义.对于第一种情况,由于各个连接并不代表实际的意义,只需判断两个映射中的概念的语义相似度是否满足要求即可,如果J S (C 1i ,C 2j )≥1-ε(1≤i ≤n ∧1≤i ≤m ),则在F l 列表中增加一个F cc (C 1i ,C 2j ,M ′)记录.在具体介绍第二种情况之前,首先介绍一些概念.对于组合映射(或分解映射)M 1和M 2,A m 1和A m 2分别表示其连接关系,说A m 1和A m 2是等价的,当且仅当:◆A m 1和A m 2中连接关系的数量和概念数量是相同的,且连接关系均为有意义的连接;◆i Concatenate 84第1期顾进广等:M edia tor模式下基于语义映射的多本体融合机制研究Concatenate2,i+1.C2,i+1),存在(J S(C1i,C2i)≥1-ε)∧(J S(C1,i+1,C2,i+1)≥1-ε)∧(J S(Co ncate-nate1,i+1,Co ncatenate2,i+1)≥1-ε).用A m1A m2表示等价关系,如果其中A m1和A m2的概念数量分别为m和n,记为|A m1|=m, |A m2|=n,且m>n,但A m1中前n个概念及其连接关系仍与A m2保持等价关系,则称A m1包含A m2,表示为A m1A m2.设在A m1和A m2中,用U1和U2表示其连接关系为无意义连接概念和相应的连接的集合(这种集合最好用单个字母表示,以下同),用N1和N2为有意义连接的集合,并用E1和E2表示存在等价或包含连接的集合,在上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下面的代码来描述组合映射的融合连接. A lg orithm3:Co mpo sitio n_Fusion(M1,M2,ε) Input:M1,M2表示两个包组合映射关系,ε为语义相似度阈值; Output:F l表示融合连接列表.1 i=1,j=1,F l← /*首先处理有意义连接中可以表示等价或包含关系的部分*/2 fo r each C1∈E1,C2∈E2do3 if C1C2then/*表示二者为等价关系*/4 F l←F l+F cc(C1,C2,M’)5 else /*否则为包含关系*/6 if|C1|>|C2|then7 Let C′1C1and C′1C28 F l←F l+F cc(C′1,C2,M′) else9 Let C′2C2and C′2C110 F l←F l+F cc(C1,C′2,M′)11 end if12 end if13 e nd for14 /*然后处理无意义连接部分*/ for each C2j in U2do15 for each C1i in U116 if J S(C1i,C2j)≥1-εthen17 F l←F l+F c c(C1i,C2j,M′)18 end for19 e nd for20 return F l第三步称为规范融合,它最终完成将多个本体融合为一个本体的工作,描述如下:①根据强映射条件对融合列表F l中所涉及的本体概念及关系进行分类,对于类型为F cd或F cc的融合连接,直接将相应的概念合并为一个概念,对于直接映射M(C1,C2,R,v1),M(C2,C3,R,v2)和M(C1,C3,R,v3),满足强映射关系,可以直接将C1,C2,C3合并为一个结点,否则只能将C1和C2合并为一个接点,C2和C3合并为一个接点.对于类型为F cs的融合连接,用相应的映射关系构建他们之间的连接.②对于不在F l中的其他本体和及其连接关系,保持原有结构复制到新的本体结构中.4 Mediator模式下本体融合机制的实现 在OBSA系统中实现了一个基于本体融合的信息集成环境,它采用一个基于Web Service的语义适配器并利用本文讨论的映射机制来实现局部本体到全局本体的映射.同时,适配器还包括以下组件:①元数据字典.主要包含信息源的模式、信息源的存储路径、信息源的类型以及提供单位、信息源的域名等描述信息源的信息;②语义知识库:包含理解全局语义模式中Ontology的各概念、属性的语义所需的知识,主要为各种同义、近义词以及中英文对照等,这些知识对概念匹配至关重要;③词汇映射表,它是根据映射关系所形成的映射列表,包括本体概念之间的映射和相关实例映射的列表.整个映射机制可以参见文献[2]. 在半结构化信息集成环境下,语义适配器另一个功能是实现将各结点的信息采集,并将其存储于OBSA的语义存储层.OBSA的语义访问接口层接受用户的请求,并对请求进行验证、优化和制定执行规划,并将结果传送给用户[6].5 结束语本文主要讨论了基于复杂语义映射的本体集成机制,定义了基于语义相似度的复杂语义映射机制,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本体融合的步骤和算法.值得指出的是:①本文在讨论本体融合的步骤时没有考虑语义不一致(semantic inconsistent)的问题,文献[7]对此进行了探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本文探讨的基于复杂映射的本体融合对解决语义不一致的问题是有帮助的,这也是本文所介绍的方法相对于简单映射的融合方法优点之一.探讨语义不一致的问题也是今后的主要工作;②基于本体的信息查询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由于XM L 语言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信息交换标准,扩展基于85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第52卷XM L语言的信息查询机制使之支持基于本体的语义查询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扩展XM L代数来支持本体与语义相似性,TAX[8]是XM L代数的杰出代表,TAX是目前广泛接受的基于Pattern Tree的XM L代数语言,并且支持XQuery、XUpdate语言到TA X的转换,文献[9]讨论了如何扩展TAX用于支持基于本体的查询.参考文献:[1] Wache H,Vögele T,V isser U,et al.Onto log y-BasedInteg ratio n o f Informa tion—A Survey o f Ex isting A p-proaches[C]//Proceedings o f I J CA I-01Work shop:Ontologies and In f ormation S haring.Seattle:A CMP ress,2001:108-117.[2] Gu J G,Chen H P,Yang L X,et al.O BSA:O ntology-based Semantic I nfo rmatio n P rocessing A rchitecture[C]//Proceedings o f2004IEE E/WI C/ACM I nter-national Con ference on Web I ntelligence.Beijing:IEEE Co mputer So ciety P ress,2004:607-610.[3] 吕建华,王国仁,于 戈.XM L路径表达式查询优化技术[J].软件学报,2003,14(9):1615-1620.LüJ H,Wang G R,Yu G.O ptimizing Path ExpressionQ ue ries o f XM L Data[J].J ournal o f S of tw are,2003,14(9):1615-1620(Ch).[4] Bo zsak E,Stojanovic L,Sto janovic N,et al.K A ON-T o wa rds a Larg e Scale Semantic W eb[C]//Pro-ceedings of the T hird I nternational Con f erence on E-Commerce and Web T echnologies.Aix-e n-P rov ence,F rance:Spring er-V erlag,2002:304-313.[5] K w on J,Jeong D,Lee L-S,et al.Intelligent SemanticCo ncept M apping for Semantic Q ue ry Rew riting/o pti-mizatio n in O nto lo gy-Based Info rma tion Integ ratio nSy stem[J].I nternational J ourna l o f Sof t ware Engi-neering and K now ledge Engineering,2004,14(05): 519-542.[6] G u J G,Chen H P,Chen X M,et al.A n O nto log y-Based Representatio n A rchitecture of U nstructured In-fo rmatio n[J].Wuhan University J ournal o f N aturalSciences,2004,9(5):595-600.[7] Ras Z W,D ardzinska A.H andling Semantic I nconsist-encies in Q ue ry Answer ing Based o n DistributedK now ledge M ining[J].International J 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 f icial I nte lli gence,2002,16(8):1087-1099.[8] Jag adish H V,L akshmanan L V S,Srivastava D,et al.T A X:A T ree A lg ebra fo r XM L[C]//Proc DB PLCon f.Rome Italy:S pringer-Ver lag,2001:149-164. [9] Hung E,Deng Y,Subr ahmanian V S.TO SS:An Ex-tension o f T AX with O ntologies and Simarity Queries[C]//P roceedings of the2004ACM S I GMOD Inter-national Con f erence on Management of Data.Pa ris,F rance:A CM P ress,2004:719-730.Multiple Ontologies Fusion Mechanism Based on ComplexSemantic Mapping in MediatorGU Jinguang1,2,HUANG Yi2,ZHOU Yi1(1.Co lleg 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 echnolog y,Wuha n U nive rsity of Scienceand T echno lo gy,Wuhan430081,Hubei,China;2.Schoo l of Com puter,Wuhan Univ ersity,W uhan430072,H ubei,China) A bstract:This paper develops an o ntolog y integ ration mechanism w hich is based o n the complex se-m antic mapping to avoid the insufficient of simple and direct sem antic m apping.It defines the complex on-to logy mapping co ncept with sem antic similarity enhanced firstly,and discusses the pro cedure and algo-rithm in the second.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m echanism in OBSA sy stem is intro duced in the last o f the paper.Key words:multiple onto logy;o ntolo gy fusio n;schem a mapping;semantic similarity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