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包括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了解数学的价值,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科学态度等四个方面。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未来教育越来越重视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健康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并不仅仅有益于学生的阶段性学习,很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和认同,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较多正面的情感体验,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态度的沟通和交流渠道在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更新的今天,必须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师生关系不仅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关系到培养人的质量。
因此,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应过多地苛求、指责,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爱和期望。
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双向的,教师应主动采用相应的途径与方法,主动积极地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建立平等友好的、融洽的、良师益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分层教学设计问题情境,使更多的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好的活动设计和问题情境是保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内容标准落实的前提。
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往往会以知识技能领域的内容为主体,而我们不能刻意地制造困难与障碍来锻炼和挑战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这样很可能使学生在长期的失败与挫折中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这与我们的教学出发点背道而驰。
好的问题情境的设计还应该是学生有兴趣,乐意参加,投入程度高,能激发他们的探究与求知欲望。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新课程强调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使学生不仅学会、会学、乐学,而且学会怎样做人,实现学生主动、充分、全面、富有个性地发展。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希望大家喜欢。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篇11.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注意设置各种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课堂教学中,用鲜活的生活问题激活课堂,用已有的数学现实激活学生的思维,就使数学学习更加富有情趣和魅力。
例如:在课堂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问:“小明生日时与他的同学小军分别吃了一块蛋糕的1/6和1/5,谁吃得多?为什么?”问题出示后大部分同学都举手,回答的结果是小军吃得多。
同学们合作交流后,他归纳得出:把单位“1”分的等份越多,每一份越小,所以1/5>1/6。
这样,学生在熟悉的生日情景中解释数学问题,掌握数学知识,课堂呈现一种互动的态势,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2 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十二册《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时,教师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布置推导圆锥体积公式后,完全让学生动手操作,先把圆柱分三等份,用圆锥装满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里,观察每倒一次会占圆柱容积的几分之几,倒几次正满?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讨论、合作交流,很轻松归纳出:圆锥的体积(容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容积)的三分之一,即v锥=1/3v柱=1/3sh.创设操作活动的情景,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学生学习时感觉轻松自然、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实践 证 明,积极 有效 的 教学 情境 ,
能吸引学生爱上课堂 、爱上数 学 ,还可
杰 、小丽分别在 4 0 0米环形 跑道上练 习
跑步和竞走 ,小杰每分 钟跑 3 2 0米 ,小 丽每分钟走 1 2 0米 ,两人 同时 由同一起 点 出发 ,问几分钟后 ,小杰 与小 丽第一
从下手 时,教师要给予启 发 ,提 出一些 铺垫性 问题帮助学生思考 。
4 . 评 价 手 段 灵 活 多 样 ,激 活 学 生 的
误 ,并 提 出纠 正 的建 议 。这 时 一 定 要 给 学 生 留下 思 维 的 时 间 和空 间 ,当 学 生 无
例如 在 学 习 《 一 元 一 次 方程 的应 用》 时 ,我出示了这样 一个 问题 : “ 小
数学课程是 “ 抽象性 、系统性 、严 谨性 和应用性” 的统 一 ,它要求教 师提 供学生 乐 于 接 触 的 、有 数学 价 值 的 题 材 ,让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 、实验 、猜 测 、验证 、推理 、交流与解决 问题 等活
话号码 现在 用 的是联 通 ,想 换成 移动 , 根据 市场 上 现 有 的移 动 通 信 收 费方 式 ( 略) ,请 同学们 帮 老师 选 择 一种 合 适 的付 费方式 。学生 们 的学 习兴趣 高涨 , 讨论 热烈 ,在 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 次 函 数 的解析 式 、图象 与性质考虑方 案 。最 后 ,学生 送上来 的方案 令我 大开 眼 界。 课后 ,我 又让 他们 用所学的知识 为父母 亲考 虑如何选 择通讯方式 。
找 到 自己 的 “ 小老师 ” 去 “ 刨根 问底 ”
数学 知识 是抽 象 的 ,公 式 、法 则 、
定理 、性质看上去 比较枯燥 ,但 其背后 却闪耀着智慧 的光芒 。数学学 习不是一 个被动学 习的过程 ,而是一个 以学习者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 的主动 构建 的 过程 。在课堂教学 中,能提供 给学生动 手 “ 做数学 ” 的 时 间和 独 立 思 考 的空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除了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发展,教师们还需积极引导学生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念,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情感的培养是教学中不可忽略的方面。
教师应当以温暖、友好、亲切的方式与学生相处,将学生视为平等的人,包容学生的不足,鼓励他们坚持不懈地努力。
此外,教师们还要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培养学生成长中的情感体验,比如正确表扬、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成功、协调团队合作,等等。
这些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积极引导和激励,有利于培养他们认真负责、乐观进取、分享和团结等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发展他们的人格。
与情感相互配合的是学生的态度。
教师们在教学中不应只是强调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数学技能,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应有的态度。
在学习中,学生应该去认真思考、仔细读题、勇敢面对错误、及时纠正错误、诚实交流、并且乐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教师们应该注重价值观的引导。
他们应该去给学生展示真正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去发现和了解自己的能力,自信和自尊的重要性,及时发现错误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助力他们正确面对挑战和困难,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榜样为媒介,积极引导学生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通过对先进学生的表彰激励,引导他们去认真学习笔记和听课,学会科学、努力、包容和感谢,形成良好的成长态度。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成长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业,成长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1. 引言1.1 为什么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当今社会,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数学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培养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而且,数学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和共享的重要性,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绩,更是为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能真正实现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为学生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字数:233】2. 正文2.1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数学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数学学习态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
老师可以利用抽奖、表扬、奖励等方式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建立起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老师还可以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数学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在生活中引入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2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数学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数学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而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困难和挫折对于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情感态度至关重要。
老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引导他们正确对待错误和挫折,告诉他们错误是学习的一部分,不必因为失败而灰心丧气。
老师还可以给予学生正确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激发他们克服困难的动力。
老师可以倡导“学会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理念,告诉学生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只有经历失败才会更坚强。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健康的价值观。
本文将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入手,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具体的培养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小学数学正是学生形成学习态度的重要阶段。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让他们从小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形成勤奋努力、主动学习的态度。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可以引入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激励和鼓励。
当学生取得进步或者完成了任务时,教师可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努力获得回报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让学生克服困难,增强学习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情感态度的培养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更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体验快乐、自信和满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让他们从小喜欢上数学、享受数学,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
教师可以通过温馨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温暖。
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诉说,关心他们的情感变化,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情感态度。
教师应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情感态度。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数学,从积极的角度去面对数学学习中的挑战,正确认识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
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和趣味性。
浅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浅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基础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要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特别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其基本内容是: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是学生学习、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呢?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为与课程目标相迎,就必须从小对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数学价值观进行培养,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下面就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数学教师本身应具备积极丰富的情感(1)教态要亲切,语言要和蔼。
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恩做了许多实验,最后得出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率=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可见教师的情绪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春夏之交学生的学习兴趣最低落。
为改善这种状况,我总会以活力的状态、亲切的笑容、激情的师生问好调动气氛,学生往往被感染,充满兴趣的学习。
(2)数学教师要会自我调控感情。
课堂上展现的是教师积极向上乐观的一面,个人烦恼和不快应抛掉。
针对学生的错误能泰然处之,能和学生贴心,点拨和启迪。
这样,必定能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
(3)作为教师还必须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努力钻研业务、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更新观念,具有敬业精神,由此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二、不要偏爱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知识目标为本位的,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了对学生水平、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反思传统的课堂教学,我们必须实行价值本位的变革,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准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新课程课堂的重要内容。
现在对于“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浅谈几点个人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孩子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一种重要的素质,它能够使一个人持续地学习持续地得到发展。
对于低年级学生应鼓励他们对身边与数学相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
让学生经常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
比如,问学生“这个堆东西有多少个?你是怎么去数的?”把它们分成两份,使一份比另一份多5个,如何分?”等。
从小培养它们的数感。
也能够向学生提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他们的好奇,及一探究竟的欲望。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引导他们将“数学眼光”转向更为广阔的生活情境,看一看身边信息中存有哪些数学现象,有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
我在教“吨的理解”一节内容时,不是单纯让学生知道“1吨=1000千克”就结课,而是利用身边的事物,多少块煤是1吨,多少个同学的体重是1吨,等来充分理解吨。
并且我搜集了一些资料,知道10吨废纸垃圾造出的纸相当于砍伐18棵大树造的纸,不过我国每天的废纸垃圾就有900多吨。
如果把废纸全部回收,一年能够保护多少棵大树免遭砍伐啊!这样设计既给同学设疑,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又把环保、保护生态这些知识渗透到数学中去。
(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成功和自信是关键,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它是一个人从事事业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昔阳县三都学区赵小萍教育家赞科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
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
”《标准》中也把情感价值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所有目标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判断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能不能通过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输血管,形成良好的、积极的情感因素。
”在具体是实施中,我认为应充分利用数学教学中包含的德育因素的内容和环节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一、自编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例如在低段数学教学中编写真实地发生在本校、本班的正反事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从小树立助人为乐,做事认真等正确的人生态度,并具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中高段数学教学中,编写有关我县在工业、农业、交通、教育等系统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并帮助其树立为改变家乡的面貌而勤奋学习的信心。
通过对周围各种环境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地了解,帮助学生改变对周围事物的不客观,不全面的偏见,甚至是一些错误的认识,使学生个别或部分已发生扭曲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矫正,又能使学生在以后的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识大体懂大局,不为一些不良因素所诱惑,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保证他们以后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走下去。
二、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适当的情境的创设必能促进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现。
因为适当的情境,必能激起儿童的情趣,使儿童纯真的情感参与学习活动,学得轻松、愉快,让学生学习感到“易”、“趣”、“活”,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情境的创设讲究学生的积极情绪,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把学生经常带到现实生活中去,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逐步去认识世界,为学好数学,发展智力打下基础。
试论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试论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摘要:新课程标准赋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丰富的内涵,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宽容、感恩、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的概念更宽泛,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
《数学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列为课程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标之一。
本文就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策略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数学;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一、和谐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和谐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世纪中小学数学课程所关注的三维目标。
具体体现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则强调既要重视在活动中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技能,运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数学问题,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意志力和自信心,比如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程度,在数学活动中遇到困难时的态度与行为,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的成功体验和自信程度等。
数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与活动过程本身直接相联系,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知识、技能获得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和谐统一,数学实践活动应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中,一般性数学知识领域具有基础和载体功能,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发展性领域对一般性数学知识领域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二、注重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为调动学生情感意识提供民主环境[2]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简单给予,被动接受的关系,教师有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将学生作为一种对象去操纵、控制和灌输,而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合作,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尊重、民主、自由的关系,双方互相接纳,互相理解,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和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获得整体的精神世界的重建。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四步走初中数学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要求上都进行了大幅降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被广大教师重视。
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谈点这方面的想法和做法。
一、在学习活动中培养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这种方法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数学活动来改变态度。
在通常情况下,只有所参与的活动与所要改变的态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者所参与的活动本身就是需要改变的态度时,这种方法才比较有效。
例如,学生不喜欢数学的主要原因认为数学难,逐渐放弃了数学的学习。
为什么不把学习的要求降低一些呢?针对这部分学生在实验时我们进行降低要求处理,让他们讨论的问题、操作的内容、布置的作业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另外针对学习特别有困难的学生加大教师的指导,使他们做起来容易,学习起来不感到困难,逐步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有了信心才能克服心中的畏难情绪。
学生只有亲身参与数学的探究和学习活动,才能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才能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转变对数学的不良态度,逐步形成积极的心里倾向。
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对于初中生而言,勇于面对困难,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一种有益的活动,即使没有能够完全解决问题,只要获得有效的求解思路,或对问题有进一步的理解,就有意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心理学家海德认为:人的认知对象包括世界上各种人、事、物、概念等,这些对象有的各自分离,有的相互联结,组合成一个整体而被认知,海德把构成一体的两个对象的关系,称为单元关系。
这种关系是由它们之间的类似、接近、相属所形成的。
人们对每种认知对象都有喜恶、赞成、反对的情感与评价,海德把这些称为感情关系。
海德认为一个人对单元中的两个对象的态度一般是属于同一方向的。
在一些学生眼里数学与数学教师是一体的,老师对我好我就喜欢他教的课,老师对我不好我也不喜欢他教的课。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外,还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于学生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以及学习态度。
下面我们就来谈一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对于数学学科也同样适用。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可以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讲解数学问题,让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数学游戏和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让学生在玩中学,从而增加学习的乐趣。
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对于数学学科更是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律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让他们有足够的毅力去克服困难,坚持下去。
只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学的数学知识。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数学学科需要学生的合作和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并将个人的努力和成果融入到整个团队。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增强团队意识,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数学学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有关道德、责任和公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讨论如何公平地分配物品,如何解决公平竞争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公平与正义的概念。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问题,可以让他们了解到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价值观。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等方面进行。
浅谈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浅谈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摘要数学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其育人功能是不言而喻的。
数学是一种文化,其文化价值在于对人们的观念、精神以及思维方式的养成起着重要影响。
数学教育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
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是被忽视的,《课标》把这问题也提到了重要的地位来研究实施,认为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其它目标的动力,是学生完成“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保障。
我个人也认为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等诸多能力的过程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学生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把知、情融为一体,使认知和情感彼此促进,和谐发展。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一、让数学学习融于生活,激发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标准》中谈到让学生学习有意义、有价值、生活化的数学。
我在数学教学中十分关注数学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侧重于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身边的事物,用数学知识去思考、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数学确实是有用的,逐步形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和习惯,并在数学学习中逐步体验成功,激发学习热情,端正学习态度。
二、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享受快乐的情感体验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爱、快乐、审美情趣等。
因此,在课堂中,我特别注意为学生设置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这些活动充满快乐,给学生带来发现问题的欣喜,并且师生共享探究的成果与欢乐。
把枯燥的计算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活动。
活动中的快乐体验,让孩子们不断生成健康向上的情感。
三、用丰富的数学文化,熏陶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教师有这样的实践,即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真程度、
学习过程中的坚持和耐心等。
教师要通过榜样示范、积极的鼓励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
确的数学学习态度。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从而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和习惯。
数学学习方法和习惯对学习成绩的
提高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引导等方式,教会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数学学习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需要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团队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数学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
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故事、反思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
确的数学学习观念,让他们明白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人生
态度和品格。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从
兴趣、态度、方法、习惯、团队合作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希望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能够有更多的教
师重视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初中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浅谈初中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在过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家一直以“知识与能力”为教学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缺少对学生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今天,新课程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相互渗透,互相交融。
新课程标准提出,三维目标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的升华。
教师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诱导学生以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创造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及时地进行激励,培养学生对学习深沉的热爱,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世界观。
一、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引,优化教学行为,创造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新教学理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要求。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想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形成态度,做出价值选择,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则要完整地倾听别人的观点,尊重不同的意见。
为了让同学们在学习中感受情感,明确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激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进行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9章第2节《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教学时,我们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很多实际的例子,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概念教学,由直观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既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规律,又有利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教学设计,激发情感共鸣,积极发展学生的认知教学设计关系着整堂课能否真正让学生喜欢,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
在数学课堂的设计时,教师应有效地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师应营造一个动情的、想说又能说的、想做也能做的宽松气氛,吸引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更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例如在进行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章第4节《平移》教学时,优化教学设计如下:1、立足生活感知平移活动一观看:赵老师的生活片段(视频)片段一开窗户,片段二开抽屉,片段三开车,片段四乘坐电梯。
数学教育中的情感与态度培养
数学教育中的情感与态度培养引言: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题能力,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与良好的数学态度。
因此,教师在数学教育中应注重情感与态度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的提升。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重要性、教师的角色以及具体的情感与态度培养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重要性数学教育中,积极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积极的数学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相反,消极的数学情感会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和抵触情绪,阻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师的角色教师在数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数学态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教师还要成为学生情感与态度培养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和态度示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三、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策略1.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数学活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开展数学竞赛和游戏,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2. 打破数学学习的枯燥感数学教育常常被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的,教师可以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教学内容,运用具体生动的例子和应用实践,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优势和困难,教师应该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通过差异化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他们成功的机会,增强积极的数学情感。
4. 鼓励学生与数学的互动数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数学社团和研究,与他人分享和交流数学思想,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数学教学中的情感与态度培养
数学教学中的情感与态度培养数学是一门既有规律又充满挑战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具备正确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来面对。
在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的培养不仅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是为了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首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情感与态度培养的基础。
数学往往被认为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但实际上,数学是一个充满趣味和挑战的世界。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游戏、实验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数学竞赛、团队合作等活动,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
其次,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态度是情感与态度培养的重要环节。
数学需要学生具备耐心、细致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解决数学难题、赞扬他们的努力和成就,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态度。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错误和失败,将其视为学习的机会和成长的契机,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态度。
此外,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情感与态度培养的关键。
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解决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此外,情感与态度培养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情绪管理和压力释放。
数学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面临挫折和困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情绪管理技巧的教授和实践,帮助学生调整情绪,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最后,数学教学中的情感与态度培养需要教师的悉心引导和关注。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情感变化,及时给予肯定和支持。
同时,教师还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中的情感与态度培养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重要环节。
通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正确的数学态度,以及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数学学习中的挑战和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数学课如何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数学课如何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以及对新教材教师用书的阅读理解,我注意到新一轮课程改革也特别加强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
《数学课程标准》以及教师用书的每一册都把本册的教学目标定位到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领域”、“数学思考领域”、“解决问题领域”和“情感态度领域”,每一个单元教学的具体目标中,也特别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提出了要求,而对这一目标的实践中,如果过于重视这一目标同,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既然不能完全量化,教师辛勤的成果就得不到合理的评价,甚至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得不到社会、家长的认可,因而常常会说起它重要而做起来不要。
我个人认为,对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视和实践,正是对我们教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严峻考验。
由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内容标准具有达成周期比较长,需要学生在日常上课的过程中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并在体验的基础上习得,表现为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的特征,因此,其在教材中应表现为渗透性、渐进性与整体性。
渗透性是指这一领域的内容标准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教学内容单独出现在教材中,比如,专门教学生怎样才能“想知道,爱提问”,或者怎样才能“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而是把这些内容标准不断地渗透在各种不同知识技能领域的教学内容中,用精美的画面、有趣的活动形式,以及知识技能内容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吸引学生,让他们在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体验与感悟。
比如,一张精美的奇花异草、珍稀动物的照片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而一张垃圾山、荒漠吞噬的照片也可以让学生感悟到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画一幅想象画可以让学生抒发对某一事物的情感,听一段科学家的故事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在科学学习和科探究中应该怎样去做。
渐进性反映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内容标准达成过程的有序性。
由于它是一个积累与渐变的过程,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在教材中必须体现这一特征,从形式上看每一项内容标准可能会渗透在不同的知识技能教学内容中,而这些内容本身不一定有什么联系,表现出互不相关,是间断的;但从内容标准本身由初次出现到逐步积累,进而达到一定程度升华的安排顺序看,它又表现出由浅入深、不断发展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摘要数学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其育人功能是不言而喻的。
数学是一种文化,其文化价值在于对人们的观念、精神以及思维方式的养成起着重要影响。
数学教育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
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
”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是被忽视的,《课标》把这问题也提到了重要的地位来研究实施,认为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其它目标的动力,是学生完成“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保障。
我个人也认为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等诸多能力的过程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学生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把知、情融为一体,使认知和情感彼此促进,和谐发展。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
一、让数学学习融于生活,激发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
《标准》中谈到让学生学习有意义、有价值、生活化的数学。
我在数学教学中十分关注数学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侧重于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身边的事物,用数学知识去思考、解决现
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数学确实是有用的,逐步形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和习惯,并在数学学习中逐步体验成功,激发学习热情,端正学习态度。
二、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享受快乐的情感体验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爱、快乐、审美情趣等。
因此,在课堂中,我特别注意为学生设置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这些活动充满快乐,给学生带来发现问题的欣喜,并且师生共享探究的成果与欢乐。
把枯燥的计算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活动。
活动中的快乐体验,让孩子们不断生成健康向上的情感。
三、用丰富的数学文化,熏陶学生,激发学生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教师有这样的实践,即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魅力”包含着数学美,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的概括性、典型性、普遍性;以及数学中的奇异特性等;都是数学美的特征。
在今天的数学教学中,不仅仅是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利用数学美,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激发其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意识,陶冶品德。
我们教师应该精心选取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教学设计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数学是一种文化,感受其丰富的内涵、数学思想、数学精神和数学
美,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从一年级开始我就以生动有趣、易于阅读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数学发现、数学史的知识,带领孩子们做一些数学名人名言的书签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内容的呈现,使学生了解了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对生活的需要,丰富了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充分利用好数学教材的文化特性,用数学的文化价值熏陶学生,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从心里真正喜欢上数学这个“美丽动人的王后”。
四、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其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我们知道,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
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提供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机会。
一次次探索数学知识的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已成为教师的共识。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合理调整、丰富自己的认识,获得数学知识。
事实上,合作交流蕴含着丰富的内心体验因素。
在交流中,学生能够充分欣赏自己和伙伴的成果,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一次次“我能行”、“我们小组真棒”、“全班小朋友都很聪明”的感受体验中,学生将学会欣赏自
己、欣赏他人、理解和接纳他人的意见。
五、塑造以“爱”为核心的教师文化,感染学生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主题,它内隐于教师的内心深处,外置于教师教育教学的多个环节。
教师的“爱”要渗透于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欣赏、让孩子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课堂的动态生成是由师生共建的。
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让“爱”洒满整个课堂,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
教师的“爱”要渗透于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的过程中。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激励,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进步,无论其现状何等不理想,离教育目标有多远,都应该通过评价加以肯定,用“爱”的语言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多个角度去评价学生,多元化的评价将会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唤醒、激发、鼓励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教师的“爱”应该是“博爱”,教师应关注全体学生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健康成长。
从数学学习角度讲,通过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谈论数学,由喜欢数学发展成爱数学,再发展成爱科学;让学生由对数学现象保持一定的好奇心,正是我们所期盼的。
爱是一种品格、爱是一种力量、爱也是一种财富。
同时,爱也是一种回报。
我们都在孩子的心田下播下“爱”的种子,将促使每个孩子热
爱整个世界。
总之,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暂时的、变化的和零碎的,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却是持久的。
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由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承载的启发、渗透和感染的过程。
因此,我们数学老师何不以“享受数学”的理念,帮助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呢。
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开发技能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情感,形成稳定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情感基础。
我们教师更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装在头脑中,有意识地、自觉地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其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