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件(共38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 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 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 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 江。令人发指者,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进行 “杀人比赛”。 • 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强奸、 轮奸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许多妇女在被强 奸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与此同时,日军遇屋即 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 华区域,大火连天,几天不息。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 和财产化为灰烬。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 “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 “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 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 然而在日本,部分极右分子,认为南京大屠杀是被夸大、 甚至是凭空捏造的反日本外交工具。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 是中日外交及人民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军国主义教育图片展
日本开展大规模战争前对
小学生进行军国主义教育
军国主义教育图片展
日本开展大规模战争前 对越前永平寺僧人也进 行军事训练
1937年12月13日,日军 攻陷南京后,日本出现 了战争狂热
本文的巧妙之处
• • • • • • • 1、独特的选材角度 受害者一方 十几岁的学生成为士兵 代表文明的学校成为外科医院 2、悬念的层层设置 3、对比手法的运用 4、寓意深刻的结尾 5、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大量的内心独白)
作者介绍
• 海因里希· 伯尔在197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获奖辞是: “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 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1950 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引起轰动, 也是因为反战。他因此被称之为“德国的良心”。1985年7 月19日,伯尔去世。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在给伯尔妻子 安妮玛丽的哀悼与慰问信中写道:“海因里希· 伯尔走了, 和他一起离开的还有我们伟大的德国文学。他是崇尚和支持 自由的,常让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他又是爱好争论的,由此 激起人们的反响,同时也引起人们对他的敬爱。我们将怀念 他勇敢、热诚、清醒和总是敦促的声音。”一些外国报纸更 是评论道“他把德国人的灵魂从俾斯麦和希特勒的阴影里解 救出来”。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件苏教必修二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件苏教必修二

消息二: 消息二: 每年8月 日前后 日前后, 每年 月15日前后,日本内阁成员都要 掀起一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 靖国神社的风潮。 靖国神社的风潮。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今年1月 1日第四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今年 月 日第四 次参拜靖国神社。自当选以来,小泉曾四 次参拜靖国神社。 自当选以来, 次参拜靖国神社。 次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8月 日表示 日表示,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 月10日表示, 他不会屈服于国际社会的压力, 他不会屈服于国际社会的压力,明年还要 参拜靖国神社。 参拜靖国神社。
我原以为为了那句话 为了那句话, ② 我原以为 为了那句话 , 我的名字 可以刻到“ 竖着更大的金色铁十字, 可以刻到 “ 竖着更大的金色铁十字 , 装饰着更大的月桂花环石雕” 装饰着更大的月桂花环石雕 ” 的纪 念碑上,如此青史留名,没想到 纪念碑并无特色, “ 纪念碑并无特色 , 也毫不引人注 到处都一样, 目 , 到处都一样 , 都是按一种格式 成批生产的, 需要时, 成批生产的 , 需要时 , 随便从哪个 中心点都可以领到……” 中心点都可以领到
请你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2)请你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分析: 分析 :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 排情节? 其一: 排情节 ? ( 其一 : 作者为什 么要安排这样一个“ 确认” 么要安排这样一个 “ 确认 ” ? 其二: 作者为什么要把“ 我 ” 其二 : 作者为什么要把 “ 安排在自己的母校? 安排在自己的母校?)
我原以为听到的炮声是多么的惬 ③我原以为听到的炮声是多么的惬 粗犷、高雅, 意、粗犷、高雅,“是图画书里打 仗的模样” 没想到那是 那是“ 仗的模样”,没想到那是“熊熊大 红光和黑烟交织” 火”、“红光和黑烟交织”,它吞 噬了我的双臂和右腿, 噬了我的双臂和右腿,让我欲生不 欲死不能。花季的年龄, 能,欲死不能。花季的年龄,却过 早地凋零了…… 早地凋零了

2019高中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件 苏教版必修2

2019高中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件 苏教版必修2
优质课件
伯尔,1917年出 生于德国科隆市 一个普通的木匠 家庭,是家中的 第八个孩子,自 幼家境贫寒,渡 过了艰难的童年 和青年时期。
优质课件
二战期间,他应 征入伍,在俘虏 营中渡过了六年, 后被保释。1972 年获诺贝尔文学 奖,代表作品有 《火车正点》、 《丧失了名誉的 卡塔琳娜· 波罗 姆》。
优质课件
3、看到自己失去双臂和右腿, “我”为什么“猛地仰面躺了下来, 不能支撑自己”? 惨不忍睹的场面 四肢仅存一肢 、 残酷的现实 青春不再潇洒英雄梦完结 , 年轻的学生再也恶:
摧垮人类
优质课件
惨痛的教训 他是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的一个代 表,深受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他幼稚、 无知,他对侵略战争缺乏认识,他糊里 糊涂上了战场,又糊里糊涂受了重伤回 来,他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 命的价值,只是那句话让他去的,他狠 狠地被欺骗了。充当了战争的炮灰。
优质课件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德]海因里希· 伯尔 战争既是谋杀,也是自杀!
优质课件
我们的祈祷: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人数总计高达 3500 万 ; 各 种 损 失 折 合 当 时 美 元 计 算 数 额 高 达 1000亿以上。 据外国学者统计,在1964年以前的5164年里, 世界上共发生战争 14513次,使36.4亿人丧生,损 失的财富如果折合成黄金,可以铺成一条宽 150 公 里,厚1O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质腰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37年里,世界接连爆发 了470余起局部战争,至少有1000万人死于兵火, 在全世界范围内,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平 均要过520天才有一天太平日子。
优质课件
海因里希· 伯尔走了,和他一起 离开的还有德国文学。他是崇尚和 支持自由的,常让一些人感到不舒 服。他是爱好争论的,由此激起人 们的反响,同时也引起人们对他的 敬爱。我们将怀念他勇敢、热诚、 清醒和总是敦促的声音。 他把德国人的灵魂从俾斯麦 和希特勒的阴影里解救出来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2专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ppt课件1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2专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ppt课件1

• 坍( )塌 惬( )意 粗犷( ) 褪色( ) 模( )样
• 包扎( ) 呢喃( ) 油腻( ) 瘦削( ) 肃穆( )
• 啐( )
诅( )咒 憎( )恶
1、1917年出生 科隆一个雕刻家 家庭;
2、艰难的童年 和青年时期
3、二战爆发, 征兵入伍,历时 6年,后被俘入 战俘营;
4、代表作
《火车正点》诺贝 尔文学奖;
6、1985年去世, 举国哀悼。
一、梳理情节
• “我”,一个文科中学八年级的学生, 参军三个月,现在成了伤兵;
悬念:
一、是不是母校 二、到底受了什么伤
美术教室的布置 发烧、疼
打针、热乎乎
画香蕉
叫喊
门上的十字架
胳膊、腿不能动 医生注视、低语
主观 “我”的因素
“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 的小人物。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学校的 单调的学习生活
认为侵略战争是光荣的,伟大的)
“我”体现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 思想状况。
分析环境
(1)作者写到了学校的哪些环境布置?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 这是一个典故: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 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奋战阵亡, 希腊人在此立碑纪念,铭文“流浪人,你若 到家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们,我们阵亡此 地,至死犹恪守他们的命令。”
我的手迹! 失去双臂和右腿!
我本是一名学生,什么因素使 我走上战场
• 1.外面重炮在轰鸣,他在想“多出色 的炮队啊”,他坚持认为炮声“多么令 人宽慰”、“令人惬意”、“深沉而又 粗犷”、“那么高雅”、“确实是图画 书里打仗的模样”。
• 2.他还想到为国捐躯,自己的名字将镌刻 在阵亡将士纪念碑上,青史留名。

苏教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第二专题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共29张PPT)

苏教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第二专题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共29张PPT)
7段、8段:希腊重甲胄武士,大选侯帝,希 特勒,老弗里茨像(身着开蓝色的军服,胸前的大 星章金光闪闪)。
推崇武力征伐的“战争狂人” “帝国英 雄”,暗示纳粹德国推行的军国主义教育。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35段,“炮声均匀而有节奏。我在想:多 出色的炮队啊!……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的 高雅,确实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
对毁灭一切的罪恶战争作诗一般的 理解和欣赏,听到盟军攻城的炮声,居 然想到要青史留名。
人物天真幼稚单纯的思想性格,深刻 地揭示希特勒法西斯对当时的德国青少 年灌输的是什么思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扼杀生命
战争的罪恶 创痛心灵
毁坏文明
扭曲人性
根源:法西斯 军国主义思想 和教育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全世界要在这一代 的青年面前都骇得倒退, 我要的是具有强烈主动 性、主人气概、不胆怯、 残忍的青年,在他们的 身上不允许有软弱,也 不允许有温和。我要从 他们的目光中看到骄傲 的神色和野兽般的狂 野。”—希特勒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探讨小说标题的作用 (1)解开了小说的一个悬念 (2)是对“我”的处境的讽刺 (3)是当时军国主义教育的见证 (4)表达了反战的主题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文本研读——小说三要素
人物:
“我”,一个文科中学八年级学生,参军 三个月,成了伤兵;
环境:
学校——战地医院,盟军攻入德国,夜晚, 火光冲天,炮声不断;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检查预习:
• 搪瓷 • 甲胄 • 啐掉 • 倒坍
凝眸远眺 斑斓 茨 瘦削 戳近 疲惫 窗帷 腓特列 惬意 烟熏火燎
题解: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 …”这个典 故你知道吗?作者在这里引用有什么作用 呢?

语文:2.1.2《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件(苏教版必修2)

语文:2.1.2《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件(苏教版必修2)
牛奶”是和平与幸福的代名词。在悲惨残 酷的现实中发出呼唤和平的声音,突出小说 的主题。
《一个人的遭遇》和《流浪人,你 若到斯巴…… 》的比较阅读:
一、主题 二、人物
三、表达方式
一、主题: 作品的主题都是反战。
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 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从不同的人 物、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从而表 达出反战的主题。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 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 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 下痛苦的记忆。 索科洛夫只想过太平的生活,这个要求并不高,但 是战争摧毁了他的全部生活;《流浪人,你若到斯 巴„„ 》中的“我”根本还没有长大,就被赶到战场 上,战争夺去了他的肢体,也摧毁了他的青春。
题解: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 …”这个典故你 知道吗?作者在这里引用有什么作用呢?
见课本注释
探讨小说标题的作用 (1)解开了小说的一个悬念 (2)是对“我”的处境的讽刺 (3)是当时军国主义教育的见证
(4)表达了反战的主题
文本研讨
人物:
“我”,一个文科中学八年级学生,参军三个 月,成了伤兵;
三、表达方式: 虽然都用了“自白”的形式,索科 洛夫是在和别人交流, 《流》中的“我” 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 流。
; /html/ 礼德百科 djm508zbg 在妻子地追问下,我只好说出了最近发生的事情。 妻子听后,安慰我说:“这点小事,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厂里培养你很不容易,我们可不能仅仅因为这件小事辜负了老厂长的 一片苦心„„” “肖艳,我是为荷花的处境而烦心„„我们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怎么能经得起马天栓的一再折腾,这样下去,我们这个 家很快就会被他拖垮的„„” “是啊,真没想到一念之差竟付出如此代价„„”妻子忧伤起来。 突然,她的眼前一亮,兴奋地对我说:“苏林,我们建一个蘑菇棚,我在家养蘑菇,你上你的班,我俩各干各的,共同分担这 个责任„„你说好吗?” 我望着妻子,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苦楚„„ “好吧,我们自己酿的苦酒就让我们自己来品尝吧„„”我含着泪答应了她。 转眼到了种蘑菇的季节,肖艳开始忙起来。我的岳父岳母知道了这件事后,给我送来了几百元钱做资金,还主动地来帮肖艳卸 料、拌料、装袋等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我下班回家,妻子吩咐我去村里的小卖部买瓶酒,晚上和老人们喝上两盅。顺便打瓶酱油,她说家里的酱油不够用的了。 我翻箱倒柜地把抽屉翻了个底朝天,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几块钱。我犹豫起来: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真没想到,一分 钱对我来说竟然如此重要。此时此刻,我被金钱所屈服。我拿出酱油瓶子晃了晃,看了又看,趁大家忙碌之际,我悄悄地倒上 一杯凉水,抓上一把盐,用筷子搅拌着把盐融化了,再倒入酱油瓶中,小半瓶酱油便成了满满的一瓶。然后,去小卖部买了两 瓶串香白酒。 晚饭时,父亲吃了口菜,说:“这菜有点淡。” 肖艳急忙拿出酱油倒上一点,父亲又尝了一口,风趣地说:“这酱油色虽淡,味道却比盐还咸,倒上一点,这菜就咸的无法吃 了。” 我的岳父尝了尝,生气地说:“村里的小卖部也太黑了!” 肖艳拿过酱油瓶看了看,又看了看我,什么也没说。 我暗自庆幸,也许只有我自己心里最清楚酱油中的秘密。 晚上,我躺在床上,妻子悄悄地对我说:“苏林,君子坦荡荡,做人可不能弄虚作假。” 我听得出妻子已看出了破绽,在说话给我听。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2专题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件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2专题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件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研读课文
理清思路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自主探究
有人认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 “我”是一个受欺骗为纳粹打仗却始终没有觉悟的伤 兵;也有人认为,“我”虽然受欺骗为纳粹卖命但最终 有所觉悟。“我”在文中到底有没有觉悟?试联系课文 内容加以分析。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合作探究
1.“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什么仅仅一句 话能产生这么大的效果呢?用它做题目有什么好处?
【提示】(1)表现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的无知,容 易被鼓动,缺乏自主性,不知道生命的价值。(2)通过 这句话的真正含意与当时的情形的对比,讽刺了法西斯 的残忍,利用学生的无知让他们充当炮灰。(3)巧设悬 念,让读者去找出谜底。
【提示】“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 处于半昏迷状态。给人造成的悬念是“我”到底受了 什么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悬念抓住了读者的 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 兵医院?本该在学校学习的学生怎么会成为伤兵进了 “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 的教室?“我”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这些悬念推动 情节的展开,读者也在团团疑惑中不断追问探索。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观点二:“我”有所觉悟。文中有一段文字写 道:“阵亡将士纪念碑并无特色,也毫不引人注目, 到处都一样,都是按一种格式成批生产的,是的,需 要时,随便从哪个中心点都可以领到……”因为战争 本身荒诞无稽、毫无意义,所以阵亡将士的献身并没 有价值可言。按同种格式批量生产,随便都可以领到 的阵亡将士纪念碑失去了它应有的存在的意义,它并 不能使死者不被忘却;“并无特色”“毫不引人注 目”,生者也并不可能不忘却他们。它们的存在只能 表明生命的毫无价值,牺牲的毫无意义。主人公漠然 的语气之中隐含着对战争痛定思痛的反思和批判。

苏教版必修2:《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件

苏教版必修2:《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件

故事的战争背景
到处是伤兵 城市在燃烧 不时重炮轰鸣
写作特点
1、以第一人称写成,均从“我”的角度来观察和 叙述。 2、不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主,重在表现主人公的心 理活动和内心感受, 3、内心独白、回忆和联想是作者采用的主要艺术 手法。 4、讽刺是另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 首先体现在标题中,奠定了批判和反思的基调。 其次对炮声和阵亡将士纪念碑一段讽刺色彩尤为鲜 明。 残酷的炮声竟然被写得如此美好,是反语,“确实
课堂讨论
(7)结尾“牛奶”的含义是什么? 认出门房比尔格勒对表现小说主题 有什么意义? “牛奶”成为和平与学校的代名词。 由悲惨的现实发出呼唤和平的声音, 突出小说的主题。
深度挖掘
肉体的创痛 心灵的震痛 流浪人,你若到斯 巴…… 好战的思想 受伤的根源
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 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 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 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
探讨小说标题的作用 (1)解开了小说的一个悬念;
(2)是对“我”的处境的讽刺;
(3)是当时军国主义教育的见证; (4)表达了反战的主题。
谈谈小说的艺术特点
(1)第一人称的独特视角
(2)用内心独白和回忆展示情节 (3)叙述不动声色,语言冷峻
(4)出色的环境描写烘托主题
伯尔小说创作既遵循批判现实主义的传 统,又借鉴了现代派的手法
结尾深刻有力地揭示了主题,使读者在震惊 之余不禁对主人公的遭遇进行深思并做出 自己的评判。
希特勒的法西斯思想
金牌27页 附录材料
小说的标题
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 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抵抗强大的波斯军队, 最后全部牺牲.希腊人为纪念这些战士在温 泉关立纪念碑,碑上的铭文是: 流浪人,你若到故乡,请报告斯巴达公 民,我们在此地阵亡,以至忠于他们的命令。

苏教必修二课件:第二专题《流浪人_你若到斯巴》(共52张PPT)

苏教必修二课件:第二专题《流浪人_你若到斯巴》(共52张PPT)

叫喊(20)
画香蕉(13)
胳 膊 、 腿 不 能 动 ( 39 、 40 )门上的十字架(46)
医生注视、低语(41)
失去双臂和右腿!
我的手迹!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开端(1-15):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被抬进美术教室。 发展(16-45)怀疑伤兵医院就是母校改建的。 高潮结局(46-53)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11)泡
pào pāo
灯泡 泡桐
(12)挑
tiāo tiǎo
挑剔 挑衅
(13)燎
liáo liǎo
燎原 火燎
(14)扎
zhá挣扎 zā 包扎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辨形组词
bǐnɡ 禀 赋
(1) lǐn


波lán 澜 (3)斑lán 斓
出类拔cuì 萃 (5)鞠躬尽cuì 瘁
cuì 啐 一口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预习作业
1.识记字音
(1)戳.进( chuō ) (4)愕.然( è ) (7)粗犷.( ɡuǎnɡ) (10)倒坍.( tān )
(2)吞噬.( shì) (5)赫.然( hè ) (8)甲胄.(zhòu )
(3)惬.意( qiè ) (6)凝眸.( móu) (9)憎.恶(zēnɡ )
清秀和俊美。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题解: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 …”这个典故你 知道吗?作者在这里引用有什么作用呢?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 …”是铭文的起 句,我在美术课上按老师的要求用六种字体将 这段铭文写在黑板上。铭文典故原指斯巴达战 士为, 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而本文的 “我”则充当纳粹德国侵略战争的炮灰,最终 成为残废人。

高中语文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件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件苏教版必修2

文本研读——人物形象:
“我”是在什么样的状态 下回到母校的?(在文中找出 描写其状态的句子或段落)
我是在受重伤的情况 下被抬进医院的。
(一) 讨论
1、我是怎样走向战场的?是主动去的,还是 被逼的?为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是主动去的,从“我”的战争感受可以看出来:
一、P47 对炮火的赞美,认为战争是美好的 二、P47 想成为烈士,在纪念碑上留名,对 烈士充满向往 三、P43---P46 对城市火光、浓烟充满敬慕
3、看到自己失去双臂和右腿, “我”为什么“猛地仰面躺了下来, 不能支撑自己”?
惨不忍睹的场面四肢仅存一肢、 残酷的现实青春不再潇洒英雄梦完结, 年轻的学生再也不能对战争满不在 乎,等待他的是残酷的现实。客观 上揭示了战争的罪恶:
摧垮人类
惨痛的教训
他是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的一个代 表,深受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他幼稚、 无知,他对侵略战争缺乏认识,他糊里 糊涂上了战场,又糊里糊涂受了重伤回 来,他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 命的价值,只是那句话让他去的,他狠 狠地被欺骗了。充当了战争的炮灰。
文本研读——环境描写:
为什么小说对学校走廊上布置的艺 术作品反复描述?(找出这样的描述)
成功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小说的主题。 作者把人物放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来表 现,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 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 的母校,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 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 摧残。
(3)这句话既是纳粹德国用味。
师生为什么都没将这段铭文写完?
小说中的解释是黑板太短,字体太大, 其实是作者安排他们都没写完,表现了对 “至死恪守命令”的否定。作者伯尔正以 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的反战态度被称之为 “德国的良心”。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ppt23 苏教版最新公开课优选PPT课件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ppt23 苏教版最新公开课优选PPT课件
蕊敏在街上看见叶小天,会跟了过去。也不打招呼,只是不远不近地跟着,看着那背影心里涩涩的。
三 怎么就变成左撇子了
是蕊敏在看蜡笔小新时,叶小天来敲的门。她开门的时候吓了一跳,看了一眼又“咚”的一声把门关上了。心蹦蹦跳,然后冲进洗手间理理头发,再去开门。 叶小天非常严肃地说,杨蕊敏同学你太伤人自尊了吧,上次当我是匪徒,这次又当我是小偷了吗?我不过是你妈妈请来给你补习数学的老师。忘记告诉你,小时候我们住在一个院子里,不过你太小,估计忘记了。
关于“战争”, 你有什么想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 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 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 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 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胡锦涛
请以“关于战争,我 想说……”为题,写一段 100字左右的文字,表达 你对战争的思考。
北国的深秋,万物开始凋谢,朔风阵阵,红叶飘零。一声嘹亮的啼哭,划破秋的寂静,一个非凡的生命降临人世。一位富商的家中,多了几分繁忙,多了几分喜悦。他就是李叔同,后来的弘一大师。早年严格的家教,使他成为一名绅士,少年完善的教育使他成为文人,自己的勤奋又使他成为画家。青年时,他远渡重洋到日本留学,并在日本娶妻生子。这时的他,可谓达到完美。人间凡是想得到的优点他几乎都拥有:高大帅气,诗文书画,珍宝钱财,应有尽有,而且家庭和睦。
军国主义毒害人类灵魂
6、“我”现在还喜欢这场战争吗?
和平才是人心所向
这篇小说通过对环境的描 写、人物的刻画、悬念的解答 完成了对小说主旨的揭示。
一季麦子 从播种到收获需要8个月;
我们的校园 从一片荒凉到欣欣向荣花了4年;
我们大家 从出生到现在用了16、17年……
发展如此不易,破坏却那样迅速!
复述故事:
1、“我”是谁? 2、发生了什么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