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控类集团战略思考

合集下载

[原创]集团管控资本导向和战略导向模式分析

[原创]集团管控资本导向和战略导向模式分析

集团管控资本导向和战略导向模式分析集团管控资本导向和战略导向模式分析首先我们必须认清什么是资本导向模式,什么是战略导向模式资本导向模式是母公司以资本投入作为对子公司控制的基础,以资本为纽带与子公司保持联系, 以子公司的投资者、股东、所有者的身份对子公司施加影响战略导向模式是母公司以资本或非资本手段对子公司实施控制, 可能与子公司在研发、营销、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资源整合或较为深入的合作, 这种合作方式的出发点是集团间统一协调战略安排、追求优势互补, 主要以提高集团的竞争能力为目标。

两种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比较:1. 经营理念方面基于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念, 资本型强调在有限资本或资源的约束条件下, 通过投资项目多元化, 每个项目投入总资本的一部分来达到分散风险, 获得总投资可靠利润回报的目的, 即所谓“所有的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其基本经营理念是: 在预期可获得满意利润的前提下, 尽可能降低经营的风险。

母公司对子公司经营状况的判断、评价通常侧重其短期获利能力, 当子公司经营业绩不佳或子公司的获利未达到母公司预期目标时, 母公司不考虑扩大投资, 或通过资本市场减少其拥有的股权以减少进一步的损失; 反之, 则扩大或增加其投资。

当子公司业绩较好时, 母公司也可能转让股权以“一次性”的收入兑现其投资收益。

所以, 母公司的整个经营活动实际上是投资活动, 即所谓的“资本运营”或财务运作方式。

在尽可能控制风险的情况下, 追逐获利机会是这种经营模式的本质特征。

当然, 这种控制模式存在的前提是一个比较发达的资本市场, 企业股权具有高度的流动性, 以确保投资者适时实现其“退出”或“兑现”的愿望, 即能够实现投资者对未来获利的贴现。

另外, 公司必须拥有理财专门人才和投资分析、决策和资本运作方面的经验。

战略型公司借助资本、技术、管理、原材料供应、营销网络等一种或数种资源的投入对子公司实施控制, 以实现其既定战略目标。

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及战略建议

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及战略建议

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及战略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愈加迅猛。

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

那么,什么是金融控股公司?其发展现状如何?又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呢?下面,我将就此展开个人的思考和观察,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及特征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金融控股公司。

金融控股公司是指以持有金融企业股权为主要投资方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即对多个金融子公司进行控股和整合的企业形态。

其特征是:一是资本金实力雄厚,可以在金融市场投入大量资金,收购金融机构股权,持续对各个子公司进行投资布局;二是管理经验丰富,擅长整合资源和提升经营效率,能发挥 synergies 效应,形成整体竞争优势;三是风险管理能力强,能够有效规避金融市场风险和金融体系风险,保证资本运作的稳定和安全。

由此可以看出,金融控股公司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管理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为多元化经营提供了保障。

二、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形态,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对较短的历程。

但随着国家对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金融控股公司逐渐成为了各大金融机构转型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数量和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从数据上看,目前我国已有数百家金融控股公司,其中大多数都是由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等领域的企业组成。

同时,金融控股公司的业务范围也日渐扩大,在控股子公司的同时也逐步涉足其他领域,比如:房地产、能源、科技等领域。

金融控股公司以其庞大的资本实力和全球化的市场视野有效整合了各种风险类型,实现了更高效地资源调配。

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金融控股公司在控股子公司时的“权益投资”和“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一旦这些子公司出现经营问题,将直接对母公司造成影响。

集团型企业战略性投融资管理问题及对策

集团型企业战略性投融资管理问题及对策

2024(4)总第1497期财政金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集团型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战略性投融资管理作为集团型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集团型企业在投融资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集团型企业战略性投融资管理的特点第一,差异性与统一性结合起来。

集团型企业在开展投融资管理工作时,从整体角度分析,表现出了较强的统一性特点,合理化配置各项资源,并与集团整体的战略部署保持高度的统一。

集团内部各个子公司在开展日常工作时,会表现出较强的差异性特点,因此企业在制定投融资策略时,要对子公司的情况给予充分的考虑,使用差异化的策略来开展各项工作。

第二,短期性与长期性结合起来。

集团型企业不仅要对短期内的资金需求给予充分的考虑,还要对长期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给予重点关注,实现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协调发展,促使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第三,平衡收益与风险。

集团型企业对收益与风险间的关系要做到客观地评价,投资企业不论承担多么严重的风险,都会获得与之相匹配的收益。

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降低投融资风险,提高收益水平。

第四,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

集团型企业投融资管理追求融资渠道和投资领域的多元化,以降低融资成本和投资风险。

第五,创新性与稳健性相结合。

集团型企业投融资管理需要具备创新意识,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方式和投资机会,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第六,协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集团型企业投融资管理需要与集团的整体战略和其他职能战略相协调,确保投融资活动符合集团的发展目标。

同时还需要具备灵活性,以适应市场环境和集团内部需求的变化[1]。

二、集团型企业战略性投融资管理常见问题(一)缺少完善的投融资决策机制有些集团型企业在制定投融资政策时存在不足之处,表现最为明显的是缺少系统、科学的决策制度。

企业在出台投融资策略时,流程指引比较模糊,决策过程不够规范,使得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

大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彻底改革方案

大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彻底改革方案

大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彻底改革方案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在实施国家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由于传统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存在一些问题,如权力过于集中、决策效率低下等,国有投资控股集团的效益和竞争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为此,本文将针对大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的改革问题,提出一份彻底改革方案。

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了提高大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首先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具体而言,应推进股份制改造,引入市场机制,促进企业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要加强企业治理,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实行科学、民主、法治化的公司决策机制,确保权力的合理分配和有效监督。

2. 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为了激发大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的活力和创新力,必须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

可以通过招标、竞争性选择等方式来确定企业的投资项目和合作伙伴,强化市场竞争机制。

同时,要加强内部市场化管理,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 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大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作为国家的重要金融力量,应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改革。

一方面,要推动国有企业上市,加强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增强市场对国有企业的信心。

另一方面,要促进资本市场的规范化运作,加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通过资本市场改革,可以提高国有投资控股集团的资金运作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也不例外。

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可以通过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机制,提升员工的能力和素质。

此外,要激励人才的创新和创业精神,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他们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5. 加强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作为大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除了追求经济效益之外,还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的责任。

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中化集团战略管控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中化集团战略管控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中化集团战略管控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中化集团战略管控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2018年08月10日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面临巨大挑战,企业转型难度较大。

受限于固有的管理思维与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中化集团传统的战略管控模式已经开始显现不足,迫使其改革。

(一)中化集团战略管控模式存在的问题1.总部的核心职能不明确,管控流程繁杂。

中化集团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子公司数目迅速增多,多元化的矛盾也逐渐显现。

另外,中化集团业务涉及领域广泛,而且散乱。

对于中化集团总部来讲:首先,战略模糊不清,对旗下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不明确,因此,各实体间容易呈现目标不统一,信息沟通不畅,关注短期和个体目标以及集权和分权的问题。

其次,中化集团纵向多级法人林立,他们在资本运营、投融资及人事任免方面独立性较强,进而使总部的核心职能不明确。

最后,中化集团设有20个一级部门、79个二级部门,管控流程繁杂,降低了企业的决策效率,同时增加了管理成本,比如财务综合部的工作涵盖了资金管理部、会计管理部以及分析评价部的业务内容。

2.五大板块业务经营缺乏活力,市场竞争力不足。

中化集团为了初步实现扁平化管理的目标,采用了明朗清晰的三级管理组织架构。

一级管理主体是集团总部,被分为能源、农业、化工、地产和金融五大业务板块,二级、三级管理层级分别以经营单元、基层业务单元的形式建立。

其中,各个板块业务的发展方向由总部制定,相应副总裁负责相应板块的经营管理,各个板块经营自主权有限,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缺乏经营活力。

而且近几年中化集团五大板块经营形势趋紧。

能源业务方面,石油产业进入寒冬期;农业业务方面,化肥行业整体处于弱势格局;化工业务方面,天然橡胶、氟化工产品、塑料、散化等商品价格震荡走低,跌幅不断扩大;地产业务方面,库存压力没有减缓;金融业务方面,实体经济低迷、证券市场大幅波动给金融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大不确定性,经营风险进一步放大。

3.文化理念待改进,协同效率待提高。

投资控股型集团企业所具有的特征

投资控股型集团企业所具有的特征

Management经管空间0982014年7月 投资控股型集团企业所具有的特征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 林聪摘 要:本文通过通过对复星国际、海航集团、中航投资三家国内较为成功的投资控股型集团企业(以下简称“控股集团”)在经营管理中的相关经验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该类企业所具有的主要特征,作为国企改革企业的标杆参考。

关键词:投资控股型企业 控股集团 转型中图分类号:F7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4)07(c)-098-021 投资控股型集团企业的基本特质1.1 “明星”式的领军人物控股集团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拥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明星”式的领军人物,他是公司形象和品牌的代表,有着绝对的权威和个人声望。

该领军人物常常是公司和企业文化的缔造者,极富人格魅力,在外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和良好的社会关系,公司内是“企业的总设计师”和“决策的最终裁定者”,如复星国际的郭广昌、海航集团的陈锋都是例证。

1.2 专业团队的多元化组合控股集团的职能部门主要是由专家团队构成的,包括财务专家、法务专家、人力资源专家、投资专家、信息技术专家以及产业专家等,专家团队成员大都具备“一专多能”的能力,他们不仅能从各自专业领域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和风险评估,而且能协同其他专业领域开展团队作战,并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直接组建经营团队接管项目的运营(如所投资项目经营状况不佳时)。

1.3 完善的内控控制体系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水平、风控能力等都直接关系到控股集团的经营业绩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建立标准化、系统化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控股集团标杆企业管控投资项目的重要抓手,其内控体系覆盖了财务管控、运营监管、合规监控及风险控制等职能。

在规划层面,通过设立严禁触碰的“红线区”,以类似“负面清单”的形式界定不可投资领域、行业和项目;在操作层面,以参与所投资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等形式落实监管,通过向投资企业派出董事、监事、财务总监等管理人员直接经营或执行过程监督。

大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彻底改革方案

大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彻底改革方案

大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彻底改革方案大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彻底改革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在中国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管理体制和机制的不完善,一些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存在着治理不规范、效益下降等问题,影响了国有资本配置的效率和市场发展的公平性。

因此,对大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进行彻底改革,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效益,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彻底改革,使大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国有资本配置的效率和市场发展的公平性。

2. 原则: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坚持公平公正,防范利益输送和腐败问题。

保护民众的合法权益和国家安全。

三、改革方案1. 股权分置改革:将大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资本控股股权可流通,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增加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比例。

2. 建立健全治理结构:推行董事会领导制,实行董事独立制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设立监事会,监督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作。

引入市场机制,选拔能够胜任经营管理的人才,解决由于官僚主义导致的企业效益下降问题。

3.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防范经营风险和腐败问题。

增加透明度,加强信息披露,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4.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实施市场化定价,打破垄断,提高效益。

减少政府干预,降低行政成本,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5. 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大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培育新兴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6. 加强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员工培训和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

加强环境保护,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7. 提升国际竞争力:国有投资控股集团要积极开展对外投资,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

集团公司的投资控制策略

集团公司的投资控制策略

集团公司的投资控制策略在现代商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集团公司作为一种常见形式的经营实体,必须制定有效的投资控制策略,以确保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投资控制策略涉及到对公司内部和外部投资项目的选择、评估和管理,旨在最大限度地实现投资回报并降低风险。

一、投资项目选择在制定投资控制策略之前,集团公司首先需要明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核心竞争力。

根据公司的战略定位,投资项目应与公司的核心业务相关,并有助于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公司应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环境和内部资源情况,选择与公司战略契合的投资项目。

此外,集团公司应注意在不同阶段选择适当的投资项目,以平衡公司的短期和长期发展。

二、投资项目评估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集团公司需要进行全面的投资项目评估。

评估应包括市场分析、财务分析和风险评估等方面。

针对市场分析,公司应对所选择的投资项目所处行业的市场状况、竞争力和前景进行评估,以确保投资项目能够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和可观的收益。

财务分析是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的关键,需要对项目的成本、收入和现金流进行详细分析。

风险评估方面,公司应识别和评估与投资项目相关的重要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以减少风险对公司的影响。

三、投资项目管理一旦投资项目获得批准,集团公司应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目标。

项目管理涉及到项目计划、资源配置、执行和监控等方面。

在项目计划阶段,公司应明确项目的关键目标、时间表和里程碑,并确定所需资源和预算。

资源配置方面,公司需要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资金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项目执行阶段,公司应监督项目的实施,并随时对项目进展进行监控和调整。

项目结束后,集团公司应进行项目评估和总结,以提取经验教训和改进投资控制策略。

四、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集团公司投资控制策略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投资项目涉及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如市场波动、政策变化和技术风险等。

为了降低风险对公司的影响,集团公司应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浅析企业集团投资控制的对策

浅析企业集团投资控制的对策

浅析企业集团投资控制的对策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企业集团投资控制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其投资行为的稳定和安全。

本文将从集团投资控制的概念、影响因素、对策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集团投资控制的概念集团投资控制是企业集团在投资过程中对自身实力和市场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有效控制投资风险,确保资金的安全和稳健的投资增长。

在集团投资控制中,需要重点考虑企业的资金流动、投资渠道、市场风险和政策变化等因素。

二、影响集团投资控制的因素1. 资金流动性资金流动性是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企业需要确保资金的可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果资金流动性不足,就会导致企业的投资行为受到限制,同时,企业也可能会面临更多风险。

2. 投资渠道选择投资渠道选择是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不同的投资渠道会带来不同的风险和收益。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渠道,以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3.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无法避免的。

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市场风险因素,包括市场竞争、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行为,以提高投资成功率。

4. 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企业集团投资控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政策变化会对企业的投资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应对。

三、企业集团投资控制的对策1. 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机制,以保证资金流动性和稳定性。

同时也需要制定完善的预算和财务控制机制,防止资金被滥用和浪费。

2. 基于市场调研的投资决策投资决策是企业集团投资控制的关键性环节之一。

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企业需要对市场进行全面科学的调研,分析市场变化趋势及投资风险,确立投资的策略,并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3. 投资多元化投资多元化是企业集团投资控制的有效对策之一。

浅析企业集团投资控制的对策

浅析企业集团投资控制的对策

浅析企业集团投资控制的对策1. 前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集团越来越多地走向投资,成为了许多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但是,企业集团投资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何控制企业集团投资风险,实现全局控制和整体优化,成为了企业集团投资的挑战。

本文将从企业集团投资的概念、特点,以及投资风险控制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浅析,旨在为企业集团投资风险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2. 企业集团投资的概念和特点企业集团投资是指企业集团通过投资公司或其它方式,参股或控股其他企业,或直接购买商品或资产等形式之一的行为。

企业集团投资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投资规模大:企业集团因其规模较大,可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战略布局。

•投资范围广:企业集团集多个产业和领域于一体,其投资范围也十分广泛,包括金融、房地产、能源、通信等多个领域。

•投资周期长:企业集团投资的周期较长,需要进行长期布局和持久的资金投入,以此获得持久的收益。

•投资风险大:企业集团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需要制定科学的投资策略,制定合理的管理机制和风险控制措施。

3. 企业集团投资风险控制的对策企业集团投资风险的存在,需要企业在投资前制定风险控制策略,针对特定的投资项目和情况制定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风险控制对策:3.1. 投资前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投资前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是投资风险控制的基础。

在投资前,企业需要对投资对象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了解投资对象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规模和市场地位等,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评估风险程度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通过充分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能够有效降低投资风险,防范意外损失。

3.2. 制定科学的投资方案制定科学的投资方案,是事先预测和计划风险控制措施的关键。

企业需要综合考虑投资对象的特点,投资周期和预期收益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投资方案。

同时,也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预案,以备不时之需。

3.3.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是企业集团投资风险管理的关键步骤。

关于统筹集团融资资源的设想与建议201301(简)

关于统筹集团融资资源的设想与建议201301(简)

关于统筹集团融资资源的设想与建议一、规范核算单位,充实子公司资本金,下放子公司融资功能的利弊分析。

集团召开的2013年经营工作会议上提出充实各子公司资本金,彻底划清集团与各子公司以及各子公司之间的经营责任。

将现有12个子公司按照所占有业务、资产规模扩充资本金至2000-3000万元,以下放责权利,明确投资报酬率等KPI业绩指标考核,放活各子公司项目融投资、财务和区域发展权限,改革步伐大胆,方向正确。

但根据现代集团母子公司之间的管控模式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要求,有必要从利弊两方面进行慎重分析并作出适当应对。

有利面如下:1、有利于克服大企业病,便于集团总部对于发展成熟的业务、产品和区域放手、简政和撤并,专注于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开拓新疆域,调整战略重点和资源,倾斜到培育未来新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上;2、有利于各子公司在各自优势区域灵活经营,抢抓市场,将人才、业务、产品、经营资源当地化,维护各自发展的生态环境,加快发展;3、下放完整的项目拓展、融资、人财物等经营自主权,真正可以建立起集团系统内部的订单、人才、资金和服务等模拟市场化价格机制运行,增强各子公司面向市场、整合资源的竞争能力;4、财权与事权密切结合,专款专用,有利于各子公司搞好预算和成本控制,提高工程管理、进度和质量,加强工程施工和销售款回笼责任催收,强化了各子公司经营班子的经营责任。

不利面如下:1、由于各子公司人才、能力、资源和区域条件千差万别,管理能力和水平也参差不齐,这对人才培养和选拔提出严峻挑战,也使得各子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增多了不确定性;2、由于各子公司资金被分块使用,造成资金流被人为截成数断,不利于流畅使用资金,从而损害了资金流动性和效益性;3、各子公司之间由于业务推进不同,项目规模不同,造成同一时间内有的资金闲置富裕,有的资金紧缺等状况,如果各子公司之间资金不能相互调剂,则不利于提高整体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4、各子公司如果融资担保方面各自为政,只会加大担保风险,受各自抵押资产规模和经营现金流所限不利于放大融资,分散的融资难以获取当地金融机构比较优惠的信贷政策和利率成本,反过来削弱集团整体的融资谈判优势和能力,不利于控制集团整体的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

投控类集团战略思考

投控类集团战略思考

投控类集团战略思考投控类集团战略思考图1 导航图第一节投控类集团现状投控类集团是指集团进行资本运作,进行其它集团的投资控股,自身作为参股方或控股方存在,通过公司战略的具体运作,影响其参股、控股公司,整体实现集团整体价值最大化。

在资本运作相对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投控类集团更多的是以基金的形式存在,对各个企业进行参股、控股,主要代表有美国黑石、德州太平洋、淡马锡等,中国的资本市场成长的时间较短,但依然硕果累累,出现了复星、深投控等一大批国内投控类集团。

2010 年,国务院批转了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

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方面,《意见》要求“加快股权投资基金制度建设,出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完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管理机制。

健全创业板市场相关制度,推进场外交易市场建设,推动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意见》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电力体制改革、盐业管理体制改革等重点改革任务,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

2010 年,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了《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旨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渠道,着力缓解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意见》要求“完善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机制,发挥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积极作用。

鼓励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等设立创业投资企业,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创业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的创业资本运作机制,完善创业投资退出机制,促进风险投资健康发展”。

投控类企业从投资,到熬过项目的现金流出血点,最后到获得回报,经历了一个大V形,随着时代发展,首先,这个V形曲线被压的越来越深-----要投资越来越多的钱才能获取回报,其次,这个V形曲线越来越窄-----从大投入到大产出之间的时间越来越被压缩。

投控类集团战略思考—投控类集团现状之发展过程

投控类集团战略思考—投控类集团现状之发展过程

精心整理投控类集团战略思考—投控类集团现状之发展过程投控类集团从最初的参股、持股到产业经营,再到产融结合,以及最高的价值资产管理,经过了多个发展阶段,主要有五大阶段,目前这些阶段在中国依然并存,也是该投控类集团好好学习和进化的契机。

&1托等行业,以促进本地的金融业发展。

比如,渝富与全国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合作,组建产业基金,为重庆有发展前途的项目和中小企业“输血”。

这一阶段的投控类企业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投控类集团,更多的是企业资本的合伙人,集团缺少公司调整、产业整合的动力,只停留在“投”的环节,缺少“控”的环节。

2、产业型投资管理公司型投资关注的是单个企业的价值,注重企业自身的优势所在,随着投控集团的发展,逐步由企业层面上升的产业层面,投控集团开始关注产业整体未来的增长趋势,通过进行自身所在产业的投资或其它产业的龙头企业投资,借助产业的发展趋势获取成长带来的利润,这笔纯粹的企业型投资主动性要强。

主要分两种,第一种3品、王府井等非主营业务。

以1.53亿元的总价将所持北京建国饭店的50.5%股权全部卖给首都旅游集团。

将旗下Everbest100%股权、顺兴葡萄酒、丰收葡萄酒等资产剥离。

进行燃气公司与北京控股有限公司的业务整合。

有利于北京控股有限公司突出主业。

有利于加快燃气公司的市场化进程,加强监管,提高经营管理的透明度,提高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

北控集团坚持以“能源合一、服务合一”作为未来主业方向,进一步重组及优化资产架构,重点拓展新能源、水务、环保等绿色经济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北京控股集团将努力把握首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商机,继续以繁荣香港、服务北京为宗旨,本着股东利益最大化和突出主营业务发展的原则,密切关注市场导向的变化,持续强化以基建与公用事业板块为主的主业形态,4式,以资本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以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品牌资源为主要经营领域。

泰达控股通过加大产业整合力度,大力发展“金融产业、循环经济、公用事业、区域开发”四大产业创新工程,形成“以金融是主战场,循环经济是潜力,公用事业是基础,区域开发是重点”的产业格局,通过产权合作,既保持了万通经营机制和管理团队的不变,又强化了泰达在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的获取能力,双方的核心优势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实现了资源与能力整合的目的。

投控类集团的解析—投资控股角色再认识

投控类集团的解析—投资控股角色再认识

精心整理投控类集团的解析—投资控股角色再认识很多控股集团有两大主流发展思路,一是占便宜,一是随大流。

所谓的占便宜,是集团往往寄希望于能够收购一些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企业,而随大流,则是指在战略规划上没有先期目标,往往是别人搞什么自己也搞什么,什么热门做什么,总是面:&1心能力。

2、管理角色与大投行角色投控类集团只是对企业进行参股或者控股,但对于具体的企业经营往往不专业,控股集团对企业战略、财务、人力资源管控的缺失;控股集团缺乏质询,战略管控通常还是由企业现有的业务计划的衍生,而不是自觉的寻求新的投资组合和业务组合模式。

此外,集团管控的关键是提供简化、可复制的盈利模式。

而一个可复制模式的支撑就是是人力和财务。

在财务管控方面,集团公司的财务原就比单体公司脆弱,3度的协调各产业发展,共同谋取产业链利润,升值生态链利润。

但现实中,投控类集团往往缺乏人力资源,因为最好的人都去搞实业去。

而且集团缺乏制度,抢机会时谁会在意制度呢。

投控集团缺少强势总部必然导致集团整体控制力的却是已经对外利润率的丧失,各个下属企业各自为政,不仅降低了集团的整体利益,同时也造成集团管理不善。

4、治理做实与信息对称投资控股集团对治理和管控必须要落实,否则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称,缺少灵活机制,家一5在中国,企业运营还处于青春期,变幻莫测的产业结构使子公司不是简单的充当投资体的角色,母公司应该用战略型研发引导子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协同,应用战略性营销管理引导子公司营销思路和模式的提升。

最终母公司必须从战略性运营中寻找合理的投资业务组合。

通过建立完善的管控体系,及时监督和审核下属公司的各项商业流,及时进行动态反馈,集团董事会进行针对性的治理,保证集团整体的顺利运行。

投控类集团的思考与探索

投控类集团的思考与探索

精心整理投控类集团的思考与探索投控类集团行业跨度大,管理链条长,管理难度大,给集团管控及高效运营带来了挑战,对于投控类集团的思考主要从一下几方面展开:一、集团战略的确立/构筑集团对外竞争的优势平台。

战略规划应当在集团现有产业基础上,从战略、产业特性、地理特性、时间维度、风险等角度深入剖析产业现状,并对未来产业作战略型、准战略型、财务型、风险型、退出型等深入组合安排;集团作为一个巨系统,在进行产业组合战略设计的同时,必须对集团发展模式、资本运作、横向战略、集团能力建设等其它战略元素作出系统筹划,构筑集团战略主线,通过协调立体式构筑集团战略体系,最大限度的促进集团价值最大化。

二、核心价值观的强化三、促进子公司治理体系建设集团建设必须避免总部空心化、文职化,必须承载战略和管控需要,打造以信息对称为基础、以指挥有力为手段、以风险控制为保障、以利益制衡为内容、以增值创新为目标的强势总部,促进子公司治理体系的建设。

子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与母公司治理的关系,强调子公司治理优化就是对母公司治理的弱化,所以很多母公司不愿意子公司老是喊治理。

子公司的治理结构与管理结构认为子公司可以独立地一体化,关起小门成一统,但事实上母公司可以通过章程把子公司的部分职能直接委托到母公司去,母公司职能部门事实上是在对子公司的职能部门提供一种咨询与服务。

财物产供销内部外部。

第五个层次是风险管理竞争。

风险管理不光是一套体系,还是一种哲学。

如果从10年、20年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一个企业的战略是最重要的,但是以一个百年,或更长时间看的话,是风险与发展的平衡才更重要。

在汹涌澎湃的新经济大潮中,如何应对和管理风险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主题。

投控类集团的多元化、多维度特点,内控和风险管理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投控类集团的内控和风险管理必须要坚持“六要六不要”一要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

充分准备不仅要熟知工作内容,而且要熟悉工作过程的每一细节,特别是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所有这些都必须在事前搞得患。

浅析企业集团投资控制的对策

浅析企业集团投资控制的对策

浅析企业集团投资控制的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壮大,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走向集团化。

企业集团的投资控制是集团化经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它可以对企业集团的运营、战略和财务等方面起到重要的影响。

因此,企业集团管理者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保障集团运营的稳定发展。

一、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必须明确、规范、分层次。

只有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才能确保集团公司的投资控制具有合法性、合理性、公正性、透明度和有效性。

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和内部审计部门。

这些机构负责定义集团战略方向、制定投资政策,审批、授权和监督集团公司的投资行为。

二、建立科学的投资标准和流程集团公司必须根据集团的战略和投资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标准和流程,保证集团公司的投资决策符合集团的整体利益。

对于重大投资项目,需要形成完整的投资决策文件,以便进行审批和监督。

同时,集团公司还需要定期制定投资计划审议、报告和汇报制度,跟踪项目的实施情况。

三、加强财务管理集团公司应当建立全面、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以有效地调动企业集团内部和外部的资源。

所有投资活动都必须符合集团财务决策,确保集团各个环节之间的资金流转清晰、分明。

同时,需要建立有效的财务报表制度,各层级的报表需要及时、准确的向上级汇报,以便能够对企业的资金流转和财务情况进行有效的掌控和监管。

四、加强内部管理企业集团内部管理应该透明、公开。

包括加强内部控制,防范内部风险,提高内部管理团队日常管理水平,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

通过加强内部管理,企业可以发现和解决一些隐蔽风险,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五、加强风险管理企业集团应该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充分认识和加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集团公司应该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预判,对已经产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

同时,还应该定期开会讨论,对风险进行分析和处理。

管控常见的十大问题

管控常见的十大问题

管控常见的十大问题白万纲原创 | 2012-11-03集团管控有一些重大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第一个问题是集团没有战略,沦为出资人。

有很多集团,事实上在子公司面前就是出资人。

子公司做完预算以后,报给给集团,做完战略以后也汇报给集团,让集团看看好不好,好的话你给我要政策去,要贷款去。

集团要帮子公司配置好这,配置好那,最终母公司就只好彻底沦为出资人。

甚至有很多母公司宣称其就是给下面做服务的,彻底把自身弱化,弱智化,机关化。

第二个问题是,作为一个投控型集团,如果却没有投资管控体系,就完蛋了,。

企业家应该认识到,投资前,投资中,投资后,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

现在很多女孩子,大学没毕业就发家了,靠的是什么,给自己买上一张头等舱机票,一坐,坐在里面,和旁边肚子比较大,头发比较少的一搭话就发家了,这叫投资结构取胜。

产业结构已经不再重要了,对这个女孩子来讲产业结构是学得好不好,投资结构就是投得好不好,当然我们要批判狭隘、低档的道德水准,但是我们必须歌颂背后高档的战略思维,我们就把二者分离。

企业在保证其战略和道德伦理不低的状况下,思维要上去。

集团投资管控到位了没有,在这个时代之下,集团应该思考到底该投什么。

第三个问题是,集团缺乏管控理念,人治化操作,忽视管控体系的长期建设。

许多集团发展了多少年了,也没有建立起一套集团管控体系,一直就是靠母公司的大老板们,和子公司高管层之间的人格魅力。

甚至宁波有个做服装的老总,比较骄傲的一个人,宣称我从来不管子公司,然后他收了一家上市公司,要求上市公司的老总只向他一个人汇报,收的时候就告诉,我的副总都不会来过问你,这个公司能发展得怎么样。

可以想见,那一定是非常糟糕的。

第四个问题是集团没有法务管理体系,缺乏基于治理的干预能力。

集团在子公司里面,各个子公司的章程、议事规则里面,没有一些特殊的利我条款,当子公司里有一些特殊的事,母公司要想正确地干预一下都没有法理抓手。

看看有些集团的法务部,就两三个小孩,读过法律,没在律师事务所里实习过,更没有拿到律师牌照,然后有一个总法律顾问,还是跑江湖的,动不动来了以后就出点有利于其个人的建议,最好打起官司他能代理起来。

投控型企业集团管控体系的运作

投控型企业集团管控体系的运作

投控型企业集团管控体系的运作白万纲原创 | 2012-11-29管控体系的运作首先要对母公司进行改造,把原先纯粹出资的母公司,改造成一个强势总部,母公司不再是个“出资人”的概念,而是一个“管理者”的概念。

母公司(总部)的定位母公司是从事直接业务管理之外之事的组织,这是古尔德对母公司的定义,理论上,只要是业务单位以外而又在公司范围之的组织就是母公司。

而总部就是一个集团的统筹管理、指挥协调机构,从范畴上讲,总部包括母公司和母公司下面的子集团、事业部。

我们都知道,集团存在的意义就在于的集团化运作的价值大于单体公司运作价值的累加和。

因此,尽管母公司和总部在范畴上、角色上会有些差异,但在集团价值最大化的运作过程中,从管理的角度看两者并无本质区别。

而且从古尔德的母公司定义中可以看出,他的概念也就是从管理者角色出发的总部定义。

当我们弄清楚母公司并非仅仅是出资人,而是管理者的本质之后,我们对母公司的管理者具体功能和角色定位并可以展开了,也就是总部功能和职能的明细认知。

在现实中,很多集团公司总部并不清晰自己的角色和职责,无论是机构的设置、能力配备和工作的内容都十分混乱,所造成的结果就是管控效能十分低下。

据美国Conference Board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44%的公司总部不知道自己的角色和职责是什么,可见总部的存在价值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即使很多总部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有认知,但对自己的定位往往过于简单化。

比如定位只是投融资的一种手段,只做控股。

母公司纯粹地控股,这样很容易导致母公司就是简单出资人,而简单出资人比起强势股东,或者强势董事会来讲,虽然治理成本、代理成本、监督成本会比较低,但所获的收益也是非常低的。

同时这种定位,在中国这样一个监督机制还有较大缺陷的国度里是比较危险的。

另外,在母子公司管控实践中,也有很多人持有一种观点就是:总部就是集团重大事项的决策中心,调控中心。

这种观点不可谓不对,但它只注重了总部的职能运作,而忽视了集团总部的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所带来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控类集团战略思考图1 导航图第一节投控类集团现状投控类集团是指集团进行资本运作,进行其它集团的投资控股,自身作为参股方或控股方存在,通过公司战略的具体运作,影响其参股、控股公司,整体实现集团整体价值最大化。

在资本运作相对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投控类集团更多的是以基金的形式存在,对各个企业进行参股、控股,主要代表有美国黑石、德州太平洋、淡马锡等,中国的资本市场成长的时间较短,但依然硕果累累,出现了复星、深投控等一大批国内投控类集团。

2010 年,国务院批转了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

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方面,《意见》要求“加快股权投资基金制度建设,出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完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管理机制。

健全创业板市场相关制度,推进场外交易市场建设,推动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意见》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电力体制改革、盐业管理体制改革等重点改革任务,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

2010 年,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了《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旨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渠道,着力缓解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意见》要求“完善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机制,发挥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积极作用。

鼓励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等设立创业投资企业,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创业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的创业资本运作机制,完善创业投资退出机制,促进风险投资健康发展”。

投控类企业从投资,到熬过项目的现金流出血点,最后到获得回报,经历了一个大V形,随着时代发展,首先,这个V形曲线被压的越来越深-----要投资越来越多的钱才能获取回报,其次,这个V形曲线越来越窄-----从大投入到大产出之间的时间越来越被压缩。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V形曲线及其挤压效应。

但中国的投控类集团在战略运作过程中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图2投控型企业的V形曲线和挤压效应一、投控类集团的战略困境中国的投控类集团目前限于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以及自身资本运作经验的缺乏,面临着众多困境,在战略的运作中主要有以下五大问题:1、实盘还是虚盘(有弹性做实盘,外部强做虚盘)投控类企业在实际运作中实盘和虚盘的选择是企业很容易困惑的问题,从什么维度进行区分企业的选择呢?主要看集团自身的特征,有弹性能灵活协调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能以产业的思维进行企业层面的运作,可以从实盘运作着手。

例如北控集团的主要业务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投资、运营和管理。

公司旗下的红筹股公司——北京控股有限公司是北京市最大的海外上市企业,拥有北京燃气集团、首都机场高速路、北京第九水厂和燕京啤酒等众多优质企业。

其中,北京燃气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城市燃气运营企业,供气量占全北京市年用气量的96%以上;首都机场高速路被称为国门第一路,是目前连接首都国际机场与北京市中心的主要道路;北京第九水厂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的地表水厂,其一期工程的自来水供应规模约占北京市的五分之一。

集团按照“能源合一、服务合一”的经营模式,打造以燃气为核心,以公用事业为主业,气、热、水、路多个强势业务板块彼此协同、相互支撑的业务格局,从而将自身打造成北京市综合性城市公用事业建设运营服务商,集团在通过参股控股企业,进行产业内整合,产业间协同。

如何集团外部足够强大会进行虚盘操作,不进行实业的运作,开展金融为主、非金融为辅的虚拟经济投控集团,主要进行资本运作与资产管理业务,进行金融研究,提供社会经济咨询等服务。

例如上海国际集团系统多年来以丰富的金融与资本运作经验,控股和参股一批极具影响力的金融机构,集团系统金融资产占总资产65%以上,基本涵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证券投资基金、货币经纪等多个金融子行业,并拥有一大批中高级金融投资经营专业人才。

为上海重大建设项目提供完善的投融资和财务顾问服务,从战略上来看,上海国际集团将主要着眼于四大领域——银行信托、证券基金、资产管理以及金融服务,并且将不再涉足实业,作为地方金融国资的运作平台,上海国际集团力求做“金融控股之上的控股”,即作为战略投资者控股下辖金融类企业,履行地方金融国资出资人的责任,成为地方金融国资的运作平台。

2、路径依赖还是创造未来,乃至人造经济参股控股多个公司,涉足多个产业之后,投控类集团如何继续发展,是依据现有的产业和企业发展路径进行持续发展,还是进行大格局大未来的设计,创造性构建人造经济。

中国投控类集团在前瞻性战略的设计缺少产业和人造经济的格局,更多是参股企业后对企业进行原有路径依赖,在现有产业基础上进行企业的并购重组以及行业的整合,例如复星集团以“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专业化融投资”为投资管理理念。

通过适度多元的投资,构筑“利润和现金流平衡、成长性和稳定性并重、国内国外二个市场依存、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并举”的产业结构,使整个集团能够长期稳健成长;通过专业化经营,在所投资的每一个分支领域均达到国内同行前三名,并积极扩展对标体系,努力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企业;通过专业化融投资,保证专业化企业融得的资金在本领域专业化使用,并通过自有资金增量、股权融资、引入战略投资伙伴和适当的借贷实现融资形式的多样性。

未来中国的投控类企业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战略深化——创造未来、人造经济。

所谓人造经济就是说这种经济,这个规律不是已经存在的,是经过人对现实规律的改造、驾驭、整编,甚至硬是捏造一个规律,使这个规律落实,从而改变了原有经济和产业形态,使这个新的这么一个产业,或新的一个运作得以实现。

第一步是进行一个大的商业构想,最大的构想来自于英特尔,英特尔构筑大格局,每18个月左右生产出一批质量更高,处理速度更好的芯片,新的芯片立即将会带给下游许多的东西,以及应这个新芯片而带出来的衍生经济,整个电脑产业可以在这个平台之上进行又一次的革命性的更新,而这次功能的更新,因为提供了更多的体验,使得消费者就可以把老的电脑抛弃掉,发生一次更新的购买,结果就可以把一个耐用消费品产业,就变成一个流行产品产业,一个快速消费品产业,不断让用户换电脑,这是典型的人造经济,以英特尔公司一家为联盟的,对整个电脑产业的一个异化,带领群众闹革命。

中国的投控类集团可以参照因特尔的大格局构想,通过对各个不同产业内的企业进行横向或纵向联合,打造前瞻性的人造经济,主动创造未来。

3、如何找到一个机会带投资策略以投资成长型企业为主,合理搭配投资组合,力争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加强与外资创投的合作,提高资源互补和增值服务能力;建立引导基金网络,提升搜寻项目和联合投资的能力;内部专业化分工,提高项目识别、投资管理和服务的能力;早、中、晚三个阶段齐头并进,寻找有快速成长潜质的项目;不仅关注制造业、高科技行业,还同时关注服务业、物流业等具有创新特质的领域;加强投资后的服务能力:解决问题的资源整合;资本运作服务;打造投资产业链和价值链,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4、如何形成拟态式发展所谓拟态模式是指企业的各个产业板块构成一种对所在区域和国家经济的拟态,从而最大化在当地的机遇获取和分享区域成长,要素把握不漏项,时机把握不踩空。

新加坡的淡马锡的拟态经济非常成功,淡马锡控股掌控了包括新加坡电信、新加坡航空、星展银行、新加坡地铁、新加坡港口、海皇航运、新加坡电力、吉宝集团和莱佛士饭店等几乎所有新加坡最重要、营业额最大的企业,可以说是几乎主宰了新加坡的经济命脉。

淡马锡控股除了投资新加坡本地市场外,也把亚洲市场和发达国家市场视为投资终点,目前大约一半的资产是在新加坡以外地区。

其中主要的投资包括马来西亚电信、印度的ICICI银行、澳大利亚第二大电信公司Optus。

近年来该公司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总结淡马锡的拟态式发展的成功模式,主要有六大经验:一是、特殊的政治家族背景和温顺的国民情绪背景,使淡马锡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人治管理模式,但这种人治模式又具有高度的以捍卫国资利益为背景的自律机能。

二是、淡马锡对各企业增加或退出投资的决定,都完全根据战略性的商业利益为原则,大都关乎到当前或今后较长时期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且必须能够赚钱,不赚钱的买卖一般不做。

三是、规范化的董事会治理运作,突出特色为“多元化”下的平衡。

三类成员在合作的同时相互制衡,较好地实现了国家股东与董事会,实质上也就是国家控制和市场运作之间的平衡。

四是、非常注重依赖成熟的经理人市场,为旗下企业选配好经理人,尽量避免参与各个公司的日常经营和各项商业决策,这种自律、无为而治的控股方式,确保了淡马锡旗下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从而确保了淡马锡良好的投资回报率;五是、敏锐的战略发展眼光,紧密结合国家战略,不同时期对各种行业的进入和退出,都反映了那一阶段新加坡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及世界产业发展方向;六是、组织结构严密精干。

淡马锡上只对财政部负责,对下几乎统管所有政联企业,既无横向交叉,也无中间环节,可以保证对企业实行严密和有效的监管。

目前中国的投控类集团开始看到了拟态经济的成功之道,复星集团的经营中国动力和中国成长保持一致的取向就是拟态模式的经营。

未来中国的发展势头必将更加强劲,把握中国后消费时代的经营动力,投控类有先天的优势,多个产业、多个企业进行拟态化模式发展,用中国的动力经营全球的资本,促进企业的发展,带动国家经济的飞跃。

5、如何理解中国式发展和中国战略中国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收到政策导向的影响,政策的作用远远大于市场自身的影响,投控类企业在进行多产业、多企业运作的过程中,必须及时了解政策的动向,对接国家战略,把握政策脉搏,深刻理解中国式的发展模式。

投控类集团在实际业务上进行资源注入,在不同业务间促成内部交易,发展一种共享平台,发挥总部自身的能力优势,通过新理念来促进集团的发展模式的变迁。

发挥“母合效应”。

都必须要理解中国式的发展,建立强势总部进行产业和企业的整体把握与领导,吸引优势人力资源进行投控类操作,设计完善的制度,保证企业的正确运行,用先拉动再推动的方式促进企业的发展。

中国模式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开阔了眼界,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世界先进经验的机会。

外资的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的引进,以及西方现代化经验和理论成果的研究和消化利用等等,成为中国模式的突出特点。

二、投控集团的发展过程投控类集团从最初的参股、持股到产业经营,再到产融结合,以及最高的价值资产管理,经过了多个发展阶段,主要有五大阶段,目前这些阶段在中国依然并存,也是该投控类集团好好学习和进化的契机。

图3 投控集团的发展过程1、公司型投资管理公司型投资管理是投控类集团最初的发展模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积累的部门最近后,开始进行资金的多元化运作,选择价值低估的企业进行投资,最初是以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为目的,对投资的企业不采取任何作为,完全任其随资本吃长的波动进行调整,众多的投资基金是这一类投资管理的主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