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素致癌原理与预防
黄曲霉毒产生原因、检测标准以及预防的方法
黄曲霉毒产生原因、检测标准以及预防的方法黄曲霉毒素于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是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代谢产物。
当粮食未能及时晒干及储藏不当时,往往容易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而产生此类毒素,因此其主要存在于粮油食品、动植物食品中,包括花生、玉米,大米、小麦、豆类、坚果类等。
黄曲霉毒素对于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极强的破坏作用,能诱发动物肝癌,也能诱发胃、肾、直肠、乳腺、卵巢和小肠癌,严重时可以直接导致死亡。
东标橡塑检测中心提供部分标准:GB-T18980-2003乳和乳粉中黄曲霉毒素M1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GB/T18979-2003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GB/T23212-2008牛奶和奶粉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M2的测定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SN/T1664-2005牛奶和奶粉中黄曲霉毒素M1、B1、B2、G1、G2含量的测定NY/T1664-2008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快速检测双流向酶联免疫法GB5413.37-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和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测定ISO17375-2006动物饲料.黄曲霉毒素B<指数1>测定BS EN ISO17375-2006动物饲料.黄曲霉毒素B<指数1>测定DIN EN ISO17375-2006动物饲料.黄曲霉毒素B1测定NF V18-200-1980饲料.黄曲霉素B1含量的测定BS5766-7-1988动物饲料分析方法..第7部分:黄曲霉毒素B1测定ISO14675-2003牛奶和牛奶制品.竞争酵素免疫分析的标准化描述指南.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测定ISO6651-2001动物饲料黄曲霉素B1的半定量测定薄层色谱法DIN EN ISO14501-2008乳和乳粉黄曲霉素M1含量的测量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BS EN ISO14675-2003牛奶和牛奶制品.竞争酵素免疫分析的标准化描述指南.黄曲霉毒素M$—1含量的测定ISO14501-2007牛奶和奶粉.黄曲霉毒素M<指数1>含量的测定.用免疫亲和色谱法提纯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ISO14674-2005牛奶和奶粉.黄曲霉毒素M1含量的测定.免疫亲和色谱法清洁和薄层色谱法测定BS ISO14674-2005奶和奶粉.黄曲霉毒素M1含量的测定.免疫亲和色谱法清洁和薄层色谱法测定EN ISO14501-1998奶和奶粉.黄曲霉毒素m1含量的测定.用immunoaffinitiy色谱法提炼和用高效液体色谱分析法测定ISO14501-1998牛奶和奶粉-黄曲霉毒素M1含量测定-通过免疫相似性色谱分离法进行清除和通过高性能液体色谱分离法进行测定BS EN ISO14501-1999奶和奶粉.黄曲霉毒素m1含量的测定.用免疫亲和色谱法提炼和用高效液体色谱分析法测定DIN EN ISO14501-1999奶和奶粉.黄曲霉毒素m1含量的测定.用immunoaffinitiy 色谱法提炼和用高效液体色谱分析法测定BS EN14123-2007食品.榛子、花生、阿月浑子、无花果和辣椒粉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总数以及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带支柱衍生和免疫亲和柱层净化的高效液相色谱法DB37/T930-2007花生防黄曲霉毒素污染操作技术规程DB37T1457-2009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田间检测技术规程如何预防和去除黄曲霉素的污染?专家指出:粮食在田间、储藏、霉变三个环节中都可以受到黄曲霉的污染。
黄曲霉毒素为Ⅰ类致癌物
黄曲霉毒素为Ⅰ类致癌物
一、黄曲霉毒素具有强致癌物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与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代谢产物,为剧毒物质,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
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可能引起肝癌的风险,黄曲霉毒素被世卫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Ⅰ类致癌物,比二甲基亚硝胺诱发肝癌能力强75倍。
二、黄曲霉菌毒素无处不在
黄曲霉素普遍存在于土壤、粮食、动植物、坚果中,最容易污染的是花生、玉米、大豆、小麦、、稻米等粮油产品。
三、黄曲霉菌毒素耐高温不易杀灭
被黄曲霉菌毒素污染的食物,不易清洗干净且煮沸无法杀灭,黄曲霉菌毒素280℃以上的高温才能杀灭,发霉的食物就不要食用了。
尽量将粮油储存在干燥、通风、凉爽之处,避免放在湿热的地方,防止黄曲霉菌等污染。
四、多食用新鲜食物
新鲜的绿叶蔬菜含有叶绿素,叶绿素能够阻止黄曲霉素吸收,有效降低黄曲霉毒素的毒性。
吃多少,买多少,烹饪多少,尽量不留剩饭菜。
另外,不要买小作坊生产的粮油,尤其是花生油。
警惕!身边的一级致癌物!
警惕!身边的一级致癌物!癌症,除了与身体因素有关外,外界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那么,哪些东西致癌的可能性最高?致癌物都藏在哪里?生活中的这些细节不可忽略。
1.黄曲霉素1.1黄曲霉素是什么黄曲霉素(AFT)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
主要由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素的几率最高。
它们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特别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产品,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
1993年黄曲霉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其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
黄曲霉素耐高温,在268℃时才可裂解。
黄曲霉素进入体内后,主要在肝细胞内质网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的作用下进行代谢。
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钾的10倍,对肝脏组织的破坏性极强。
它还是我们所知的最强的生物致癌剂,1毫克就是致癌剂量,一次性摄入20毫克就能致命!长期接触浓度高的黄曲霉毒素是肝癌的主要诱发因素,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其列为1类致癌物。
1.2黄曲霉素的危害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突变性,能使人成纤维细胞发生程序外DNA合成,动物实验可见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断裂,某些染色体4q、13q、14p发生缺失。
AFB1是一种能导致生物体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的致突变化合物,但AFB1本身不能引起突变,而必须在机体内经过代谢活化后才具有致突变作用,称为间接致突变物。
AFB1由肝微粒体酶活化为亲电子物,即AFB1-2,3-环氧化物,该环氧化物的第2个碳与DNA 的鸟嘌呤酮基结合形成AFB1-DNA加合物,此外,AFB1的代谢产物AFM1和AFP1也能转化成亲电子物而与DNA结合,AFB1-DNA加合物经去嘌呤反应形成AFB1-N7-鸟嘌呤,使DNA分子产生无嘌呤位置的缺口,因而造成DNA的损伤。
(整理)黄曲霉素致癌作用机制及预防
黄曲霉素致癌作用机制及预防概念:化学致癌作用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肿瘤的过程。
具有这种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致癌物。
原理:化学致癌作用机制分为3个阶段:1.引发阶段:启动阶段是指化学物或其活性代谢物(亲电子剂)与 DNA作用,导致体引发阶段。
2.促长阶段:促长阶段是引发细胞增殖成为癌前病变或良性肿瘤的过程。
3.进展阶段:进展阶段是从促长阶段产生的细胞群(癌前病变、良性肿瘤)转变成恶性进展阶段。
例子:黄曲霉素具有诱导突变、抑制免疫和致癌作用,对于人类和动物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
人类健康受黄曲霉素的危害主要是由于食用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各种坚果,特别在花生、大豆、杏仁和核桃等植物产品中。
黄曲霉素1993年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一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
目前已经确定黄曲霉素结构有18种,其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主要分子形式含B1、B2、G1、G2,M1、M2等,其中M1、M2主要存在于牛奶中,B1为毒性及致癌性最强的物质。
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主要是产品收获后在储存、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由于原料携带就会致使加工后的食品含有黄曲霉,给人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或饲料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动物摄入后造成同样的危害,再链接到人类。
致癌的物质可分为启动剂和促进剂,某些物质兼具二者的作用。
黄曲霉素中AFB,、AFG,和AF、M,属于促进剂范畴,其致癌的主要是基因水平的作用。
AFB 可通过与DNA的共价结合抑制DNA的甲基化,从而改变基因表达和细胞分化,并导致癌基因的激活。
黄曲霉素相关肝癌中抑癌基因P的高频突变,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外显子7中密码子249由AGG转化为AGT,突变率约为20%之50%。
黄曲霉素主要以形成加合物的方式造成DNA损伤,并进一步导致肝癌的发生。
预防黄曲毒素的滋生和污染有多种途径,拿出口杏仁来说,在加工挑选之前,首先必须要保证水分含量在安全水8%以下,水分含量越低越好,才能保证不被黄曲霉毒素的污染。
一家四口都患癌!竟然是因为厨房里每天都在用的这个
一家四口都患癌!竟然是因为厨房里每天都在用的这个...智电小行家4月4日要问家里什么物件最脏您肯定说了,那非马桶莫属呀然而若是案板处理不当,这微生物可能比马桶还多1cm案板=2亿个细菌!最近,小编关注到这样一则新闻:“北京一位女士,2013年被检测出患有癌症。
更可怕的是,她的爸爸、哥哥等一家四口全是相继患癌去世。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一家人都逃脱不了癌症的阴影?医生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实验,发现王女士家的致癌因素——黄曲霉素。
▲在日常用的砧板、筷子上都发现了黄曲霉菌的存在关于黄曲霉素黄曲霉素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剧毒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它还是我们所知的最强的生物致癌剂,对肝脏组织破坏极强,1毫克就是致癌剂量。
黄曲霉毒素的稳定性很强,一般温度难以将其杀灭,它还不易溶解在水中,一般的烹调加工不能将其破坏,只有通过长时间高温(280℃)作用,如高压消毒和锻烧才能使其大部分失活。
专家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筷子、菜板使用时间越长,细菌数量越高。
使用期限超过6个月以上的菜板,可能就会滋生黄曲霉素,说句不好听的,用了两三年的菜板可能比马桶都脏!所以,作为直接接触食物的厨具,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菜板的干净卫生,才能更好的避免对健康带来隐患。
如何清洗案板清水和洗洁精用清水和洗洁精对案板进行第一轮的清洗,洗去大量的油渍和污渍。
盐在案板上擦盐,达到对案板消毒清洗的作用。
用盐清洗时,还可以用海绵反复擦洗。
醋醋也能起到杀菌的作用,喷醋后的案板先不要清洗,在通风有阳光的地方自然风干。
经常检查案板裂痕容易藏污纳垢,滋生细菌,应当及时清理。
如果出现发黑或者产生毛刺的的案板一定要及时清洗更换。
这些食物中都有除了我们经常使用的案板,筷子等,这种剧毒致癌物还存在于我们日常的食物中!1、久泡的木耳专家介绍,木耳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纤维素,本身是没有毒素的,久泡后,可能会变质产生类似的生物毒素,或者滋生细菌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
科学解读黄曲霉毒素
科学解读黄曲霉毒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黄曲霉毒素”这个词,它总是与食品安全问题紧密相连,让人闻之色变。
那么,黄曲霉毒素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又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怎样的危害?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曲霉毒素的世界,进行一次科学的解读。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
这些真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比如温暖潮湿的气候、富含营养的基质(如谷物、坚果、豆类等),就能够生长并产生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并非单一的物质,而是一组结构相似的化合物,目前已发现的黄曲霉毒素有二十多种。
其中,最为常见且毒性最强的是黄曲霉毒素 B1、B2、G1 和 G2。
黄曲霉毒素 B1 被认为是毒性最强、致癌性最大的一种。
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
它对肝脏有极大的损害作用,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人体摄入黄曲霉毒素后,肝脏会首当其冲地受到伤害,可能引发肝细胞变性、坏死,甚至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此外,黄曲霉毒素还会影响免疫系统,降低人体的抵抗力,使我们更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侵袭。
那么,黄曲霉毒素是如何进入我们的食物中的呢?这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首先,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如果遭遇恶劣的天气条件,如长时间的阴雨、高温高湿,就容易滋生黄曲霉等真菌,从而污染农作物。
其次,在储存过程中,如果粮食、坚果等没有得到妥善的保存,比如存放环境潮湿、通风不良,也会给黄曲霉毒素的产生提供机会。
再者,在加工和运输环节,如果卫生条件不达标,也可能导致黄曲霉毒素的污染。
为了减少黄曲霉毒素对我们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对于农作物的种植者来说,要选择优良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收割和晾晒,避免农作物在田间受到霉菌的污染。
在储存方面,要保持干燥、通风的环境,控制温度和湿度,定期检查和清理储存的食物。
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注意查看食品的包装和保质期。
在食用前,要仔细检查食物是否有霉变的迹象,比如变色、异味、变形等。
黄曲霉素中毒的预防
黄曲霉素中毒的预防黄曲霉菌是在玉米、稻谷、麦类、花生等粮油食品中生长的一种霉菌。
它产生的黄曲霉素是霉菌素当中毒性最强烈的毒素。
许多资料证实,黄曲霉素能损伤人的肝脏功能,引起肝脏的急性病变。
特别是有诱发肝癌的作用,还可引起脑、肾、胃等部位的癌肿。
国际上公认它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质之一,所以黄曲霉素中毒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黄曲霉素在霉菌死后仍然可以长期存在于食品中,而且毒素的性质比较稳定,能耐270℃的高温,一般方法的食品烹调、加工都不能去除它的毒性。
一旦发生中毒反应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治疗方法,因此,对其采取预防措施就十分重要。
黄曲霉素中毒的预防:主要在于防止毒素的食入。
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黄曲霉素在温度30C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粮食含水分14%以上和花生含水分9%以上时极易繁殖,所以应该在食品和饲料的生产、收获、运输、加工和贮藏时保证质量,控制霉变。
第二,家庭中存放粮食的容器要清洁干燥,花生、豆类等粮食贮藏前要晒干。
一般不宜将花生保存到第二年的梅雨季节后再食用。
对霉变的颗粒要及时清除,以防污染其他颗粒。
第三,对发生了霉变的稻米,应反复搓洗至水清为止再煮饭。
因为毒素主要分布在外面的米糠层内,反复搓洗可去除大部分。
第四,用压力锅煮饭要经受高温高压,或煮饭时加入少量纯碱(米饭或粥不发黄为度),以及对豆类、花生等加细砂高温烘炒、油炸等,可以解除一些黄曲霉素的毒性。
第五,火腿、香肠、咸肉、咸菜、大头菜等腌腊食品,酱油等调味品及香菇干等干货,也很容易长霉,滋生黄曲霉素,所以都不宜存放过久再食用。
一旦发生霉变,应洗刷干净,去除霉变部分再食用。
食品中三大致癌物的产生、危害及预防
食品中三大致癌物质的产生、危害及其预防淮安市无公害农产品办公室 张杰目前,世界公认的三大强致癌物质是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和亚硝胺。
研究表明,食品本身并不含或很少含上述三种致癌物,但在种植、加工、运输、贮存和烹调过程中,往往受到污染。
美国科学家皮埃特教授指出:人类癌症65%以上是因食物被污染所引起的。
因此,控制食品污染,减少污染食品的摄入量,是控制癌症发生的最有效办法。
一、黄曲霉毒素其中最危险的是黄曲霉毒素B(黄曲霉毒素的异构体中毒性最强的一种),它主要诱发肝癌,同时还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及使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发生癌变。
由于黄曲霉毒素产生的条件是25℃~29℃,相对湿度是85%以上,所以我市生产的花生、玉米、花生油、大米、棉籽油等,如果贮存不当,最易生长能够产生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等;其次是小麦、大麦;家庭自制的面酱等发酵食品有时也会被污染;咸肉、火腿、香肠等肉类食品,也有受到污染的可能。
黄曲霉毒素具有耐热的特点,在一般的烹调加工温度下破坏很少,即使是200℃高温加热,也不能完全破坏,在280℃时才发生裂解。
预防的办法主要是防止粮油食品霉变,已发生霉变的食品则不要食用,轻度污染的可采取适当方法去毒。
控制粮食的含水量,是防止黄曲霉毒素对粮食污染的关键性措施。
粮食收获时要迅速干燥,特别是在温湿度较高的霉雨季节,最易污染黄曲霉毒素。
粮食贮藏时,要合乎防霉含水量的要求,而且要注意通风防潮,并尽可能保持皮壳完整,使霉菌不易侵入。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考虑低温贮藏,或在贮藏空间充以惰性气体。
花生在贮存之前须充分晒干,而且要进行挑选,将一些霉粒、皱皮、破粒及虫蛀的颗粒剔除,贮存中注意经常出仓凉晒。
在家庭中,对于发霉程度较轻的粮食可以通过碾轧加工或淘米时搓洗等办法处理,以降低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对于发霉不重的植物油,可用加碱或加入活性炭等方法,来破坏、吸收植物油中的黄曲霉毒素。
对于霉变较重的食品,不要食用,也不能用霉变而又未经处理去毒的粮食、饲料饲喂家禽家畜,否则通过食物链会引起人的食物中毒。
黄曲霉素中毒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黄曲霉素中毒的病因治疗与预防黄曲霉素为真菌毒素,主要损害人体肝脏及肾脏,有较强的致癌性。
黄曲霉素中毒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厌食、呕吐、胃肠道出血等。
我国规定大米、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允许量标准为10ug/kg,其它粮食、豆类和发酵食品5ug/kg。
婴儿检测婴儿代乳食品。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品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最高允许量标准是15ng/kg。
30~50ua/kg 为低毒,50~100ug/kg为中毒,100~1000ug/kg为高毒,1000ug/kg 这是极其有毒的。
它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是砷的68倍。
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生是由摄入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
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其基本结构含有二呋喃环和双香豆素,根据其微妙的结构可分为B1、B2、G1、G2、M1、M2等多种,B1、B2蓝色在紫外光下,G1、G2绿色荧光。
黄曲霉毒素B1毒性最强,致癌性强。
黄曲霉毒素主要损害肝脏,表现为肝细胞核肿胀、脂肪变性、出血、坏死、胆管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
同时,肾脏也可能受损,主要表现为肾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管形成。
早期黄曲霉毒素中毒包括胃不适、腹胀、厌食、呕吐、肠鸣亢进、短暂发热和黄疸。
2~3周后,腹水、下肢水肿、脾脏增大变硬、胃肠道出血、昏迷甚至死亡。
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主要依靠辅助检查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黄曲霉毒素在可疑食物和患者血尿样中检测到薄层分析或高效液相分析。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一种急性疾病,应立即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一、护肝。
对症支持治疗。
3.立即停止摄入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4.补液、利尿、保肝等支持疗法。
5.重症患者按中毒性肝炎治疗。
黄曲霉毒素中毒可并发性心脏扩张和肺水肿。
黄曲霉毒素进入人体后,肝脏中的量高于其他组织和器官,并发性肝衰竭。
甚至可能出现痉挛、昏迷等,大多数患者死前可能有胃肠道出血。
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预防主要是严格执行中国的食品卫生标准。
对于这种毒素,最好的预防和控制方法是防止食物和其他食物的霉菌。
食品中三大致癌物的产生、危害及预防
食品中三大致癌物的产生、危害及预防食品中三大致癌物质的产生、危害及其预防淮安市无公害农产品办公室张杰目前,世界公认的三大强致癌物质是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和亚硝胺。
研究表明,食品本身并不含或很少含上述三种致癌物,但在种植、加工、运输、贮存和烹调过程中,往往受到污染。
美国科学家皮埃特教授指出:人类癌症65%以上是因食物被污染所引起的。
因此,控制食品污染,减少污染食品的摄入量,是控制癌症发生的最有效办法。
一、黄曲霉毒素其中最危险的是黄曲霉毒素B(黄曲霉毒素的异构体中毒性最强的一种),它主要诱发肝癌,同时还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及使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发生癌变。
由于黄曲霉毒素产生的条件是25℃~29℃,相对湿度是85%以上,所以我市生产的花生、玉米、花生油、大米、棉籽油等,如果贮存不当,最易生长能够产生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等;其次是小麦、大麦;家庭自制的面酱等发酵食品有时也会被污染;咸肉、火腿、香肠等肉类食品,也有受到污染的可能。
黄曲霉毒素具有耐热的特点,在一般的烹调加工温度下破坏很少,即使是200℃高温加热,也不能完全破坏,在280℃时才发生裂解。
预防的办法主要是防止粮油食品霉变,已发生霉变的食品则不要食用,轻度污染的可采取适当方法去毒。
控制粮食的含水量,是防止黄曲霉毒素对粮食污染的关键性措施。
粮食收获时要迅速干燥,特别是在温湿度较高的霉雨季节,最易污染黄曲霉毒素。
粮食贮藏时,要合乎防霉含水量的要求,而且要注意通风防潮,并尽可能保持皮壳完整,使霉菌不易侵入。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考虑低温贮藏,或在贮藏空间充以惰性气体。
花生在贮存之前须充分晒干,而且要进行挑选,将一些霉粒、皱皮、破粒及虫蛀的颗粒剔除,贮存中注意经常出仓凉晒。
在家庭中,对于发霉程度较轻的粮食可以通过碾轧加工或淘米时搓洗等办法处理,以降低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对于发霉不重的植物油,可用加碱或加入活性炭等方法,来破坏、吸收植物油中的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素中毒预防和措施
谁需要关注黄曲霉素中毒?
谁需要关注黄曲霉素中毒?
农民和食品生产者
应当定期检测和控制农作物的霉变情况,确 保产品安全。
采用合理的储存方式可显著降低霉菌的生长 风险。
谁需要关注黄曲霉素中毒?
消费者
关注所购买食品的来源,特别是粮食和坚果 类产品。
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避免购买储存时间过 长的食品。
谁需要关注黄曲霉素中毒?
食品监管机构
应加强对食品的检测和监管,确保市场上食 品的安全性。
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提高公众的食品安 全意识。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收获季节
在收获后及时烘干和储存粮食,减少霉菌滋生的 机会。
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控制是பைடு நூலகம்键。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储存阶段
定期检查储存的食品,避免长时间存放受潮的粮 食。
该物质具有强致癌性,尤其对肝脏的伤害最为严 重。
什么是黄曲霉素及其危害?
黄曲霉素的来源
主要来源于污染的粮食、坚果和饲料,尤其是在 潮湿和温暖的环境下容易滋生。
如玉米、大米和花生等常见农作物易受到黄曲霉 污染。
什么是黄曲霉素及其危害? 中毒症状
急性中毒可引起呕吐、腹痛等症状,慢性中毒则 可能导致肝损伤和癌症。
谢谢观看
黄曲霉素中毒预防和措施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黄曲霉素及其危害? 2. 谁需要关注黄曲霉素中毒? 3.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4. 如何实施预防措施? 5. 为什么预防黄曲霉素中毒至关重要?
什么是黄曲霉素及其危害?
什么是黄曲霉素及其危害?
黄曲霉素简介
黄曲霉素是一种由黄曲霉产生的毒素,广泛存在 于粮食和坚果等食品中。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黄曲霉毒素的理化特性、对动物和人的危害、在畜产品中的残留以及预防和去毒措施。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危害措施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简写AF)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
在温暖潮湿气候地区的粮食和饲料,凡被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污染都可能存在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最易污染花生、玉米、棉籽、禽蛋、肉、奶及奶制品,其次是小麦、高粱和甘薯,大豆粕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程度轻些。
我国粮食和饲料被黄曲毒素污染率很高,给饲料企业和养殖业主带来了很大损失,人们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危害到人体健康。
1 黄曲霉毒素的理化特性目前已确定黄曲霉毒素结构的有AFB1、AFB2、AFM1等18种,它们的基本结构中都含有二呋喃环和氧杂萘邻酮(又名香豆素),前者为其毒性结构,后者可能与其致癌有关。
黄曲霉毒素难溶于水、己烷、乙醚和石油醚,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和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
分子量为312-346,熔点为200-300℃,黄曲霉毒素耐高温,通常加热处理对其破坏很小,只有在熔点温度下才发生分解。
黄曲霉毒素遇碱能迅速分解,但此反应可逆,即在酸性条件下又复原。
一般来说,温度30℃、相对湿度80%、谷物水份在14%以上(花生的水份在9%以上)最适合黄曲霉繁殖和生长。
在24-34℃之间,黄曲霉菌产毒量最高。
几乎所有谷物、饲草和各种食品(包括畜产品)都可作为黄曲霉基质。
2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2.1黄曲霉毒素对动物的危害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很大,是目前已发现霉菌中毒性最大的一种。
目前发现的18种黄曲霉菌毒素中,AFB1毒性最强,AFM1、AFG1次之,AFB2、AFG2、AFM2毒性较弱。
AF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诱发肝癌的能力比二甲基亚硝胺大75倍。
其毒性因动物的种类、年龄、性别和体况以及营养状况的不同有差异,年幼动物、雄性动物较敏感。
黄曲霉毒素具有诱导突变、抑制免疫和致癌的作用。
癌症饮食绝对避免黄曲霉毒素
癌症饮食绝对避免黄曲霉毒素
中国人讲究药食同源,患癌症之后特别注意如何搭配膳食才有助于疾病的康复,但如今的社会污染是无处不在的,尤其是一些致癌物质的污染癌症患者在饮食中要重点避免。
其中黄曲霉毒素是公认的首要致癌物质,癌症患者要有其注意这种毒素不要污染食物。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霉菌分泌的毒素,最短24周就可以诱发人、猴、鼠、禽类发生肝癌,属于剧毒物质和强致癌毒素,是各种真菌毒素中最为稳定的一种,加热到近270°才能被分解破坏,所以我们不能指望通过煮煮来将其解毒,只能靠避免我们吃的食物被黄曲霉素污染。
多种霉菌都可以分泌黄曲霉毒素,例如黄曲霉菌、寄生曲霉、曲霉、青霉、根酶等。
如何预防食物被黄曲霉素污染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花生、谷物、薯干等一定要晒干晒透,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2.发霉的花生、谷物、薯干等人和禽畜都不能食用。
3.花生油等植物油不要长期存储。
4.食用油有喀喇味后不要食用。
5.黄曲霉毒素超标的花生奶、杂粮奶或其他谷类为原料的食物不要食用。
为了保证食物的洁净避免黄曲霉毒素污染,癌症患者或家人要尽量做到购买新鲜的食材马上加工,少吃购买来的加工后的食品,并减少在外面吃饭的次数。
若担心体内是否有黄曲霉毒素等致癌物质,可以采取无创、快速、准确的致癌物质检测----量子生物能毒素测定,戴力乐为广大癌症患者提供体内致癌物质和毒素的快速检测。
此外,戴力乐针对肿瘤转移复发的不良环境如慢性炎症、残留癌细胞、酸性体质、缺氧和循环淤堵、器官功能不良等进行根除,使诸多晚期和晚晚期癌症患者重获新生。
黄曲霉素致癌原理与预防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黄曲霉素,并 通过紫外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进行定量分 析。
黄曲霉素控制措施
原料控制
严格筛选和控制原料,避免霉 变和受潮的谷物、豆类等原料
进入生产流程。
加工过程控制
在加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加热 、干燥、通风等措施,降低黄 曲霉素的产生和污染。
储存管理
保持储存环境的干燥、通风和 清洁,定期检查储存物品的品 质,避免霉变和黄曲霉素的产 生。
THANKS
[ 感谢观看 ]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在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具有 抗菌作用的食品添加剂来抑制
黄曲霉素的生长和产生。
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
食品安全法规
各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生产和销售,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和卫生质量。
食品安全标准
针对各类食品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素的限量,以确保消 费者的健康安全。
它是一种强烈的致癌 物质,可导致肝癌、 肾癌等多种癌症的发 生。
黄曲霉素的来源
黄曲霉素主要来源于食物,尤 其是霉变的谷物。
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霉菌容 易生长繁殖,产生黄曲霉素。
食品加工过程中,如果卫生条 件差或加工不当,也可能导致 黄曲霉素污染。
黄曲霉素的危害
01
黄曲霉素具有强烈的致癌性,长期摄入低剂量的黄曲霉素会增 加患癌症的风险。
密封储存
将食品存放在密封容器中, 以防止空气中的污染物和 霉菌进入。
控制食物温度和湿度
适宜的温度
将食品存放在适宜的温度下,避 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导致食品变 质和霉菌生长。
保持干燥
尽量保持食品储存环境的干燥, 避免湿度过高导致霉菌生长。
避免食物长时间存放
定期检查
黄曲霉素结构
黄曲霉素结构
摘要:
1.黄曲霉素简介
2.黄曲霉素结构特点
3.黄曲霉素生物活性
4.黄曲霉素在食品中的来源
5.黄曲霉素对人体的危害
6.如何预防黄曲霉素中毒
正文:
黄曲霉素是一种由黄曲霉属真菌产生的有毒化合物,它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
黄曲霉素结构复杂,由一系列苯并咪唑环和稠合咪唑环组成,这种结构使得黄曲霉素具有很强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
黄曲霉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尤其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食品受黄曲霉素污染的情况较为严重。
我国食品中黄曲霉素的主要来源包括花生、玉米、大米、小麦、豆类等农产品,以及发酵食品和食用油。
黄曲霉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等方面。
长期摄入低剂量的黄曲霉素,可能导致肝癌、食道癌、胃癌等多种癌症。
为了预防黄曲霉素中毒,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标准,要求食品中的黄曲霉素含量不得超过一定标准。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注意选择正规渠道,并注意查看食品的产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
此外,食品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应尽量确保干燥、通
风,以降低黄曲霉素污染的风险。
解读致癌物黄曲霉素
完 全 去 毒 ,但 在 高 温 下 可 以 部 分 地
被 分 解 。 比 如 将 污 染 的粮 食 用 低 于 1 O 0℃ 的水 蒸汽 淋洗 ,然 后去 除 多余
家机 构列 为标 准 方法 ,如 美国公 职分 最 好带 壳贮 存 ,如 贮存 时 间较长 ,要 析 化学 家协会 、美国农 业部 联邦 谷物 经常晾 晒 。一旦 发 现霉 变 的颗粒 ,要
的水 分 ,在 6 0℃下 干 燥 到 原 来 的 含
水 量 。可 以 有 效 地 使 黄 曲 霉 毒 素 分
检 测 中心 、国 际 纯 粹 与 应 用 化 学 协
及时清 除 ,以防污 染其 他花 生 。一般
解 。而且 毒紊 的破 坏程 度是 随 温度 的
检 测设备 昂贵 ,检 出难 度 大 .而
滤 、 沉 降 、洗 涤 、电 除 菌 等 几 种 方
法 ,抑 菌 主 要 有 保 持 低 温 、 降 低 水
且 因为要 接触 有毒 物质 ,检 测人 员也 分 、 降 氧 、添 加 化 学 物 质 等 几 种 方 有较 大风 险 。 因为检测 黄 曲霉素 的操
仪器 设备 也 比较 昂贵 、笨重 、操 作复 仁 外表 长有 黄绿 色霉 菌 ,种 皮或 两 片 正常 的 、成熟 杂 。难 以实现 现 场快速 分析 。而 这些 子 仁 内表面 呈暗 褐 色 ( 方 法正是 目前 国 内绝大 多数 检N * O I . 构 都 在 使 用 的 方 法 , 由于 其 检 测 周 期 的花生 仁种 皮应 该 成淡 红色 、红 色 、
霉 毒素 也是 可 以防 治的 。防 治要 点 主
要 是防 霉 、去毒 。 Nhomakorabea叶绿 素 的抗癌 机制 可 能是 因为 它能 大
黄曲霉素结构
黄曲霉素结构
【最新版】
目录
1.黄曲霉素的概述
2.黄曲霉素的结构特点
3.黄曲霉素的危害与防范
正文
一、黄曲霉素的概述
黄曲霉素是一种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产生的双呋喃香豆素类
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致癌性。
自 1960 年以来,黄曲霉素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食品中黄曲霉素污染较为严重。
二、黄曲霉素的结构特点
黄曲霉素的结构特点是其分子中含有两个呋喃环和一个香豆素核心。
黄曲霉素主要有 B1、B2、G1 和 G2 四种类型,其中黄曲霉素 B1 的毒性最强。
黄曲霉素 B1 的分子量为 312.34,其结构式为 C17H12O7。
三、黄曲霉素的危害与防范
1.黄曲霉素的危害
(1)急性毒性:大量摄入黄曲霉素可导致急性中毒,表现为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
(2)慢性毒性:长期摄入黄曲霉素可导致慢性中毒,表现为肝脏损害、肝硬化、肝癌等。
(3)致癌性:黄曲霉素具有很强的致癌性,主要诱发肝细胞癌。
2.黄曲霉素的防范
(1)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对食品中的黄曲霉素含量进行严格检测,确保食品安全。
(2)合理储存粮食和食品,避免受潮、发霉,减少黄曲霉素的产生。
(3)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选用合适的加工方法,如高温处理、加碱处理等,可破坏部分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结构
黄曲霉素结构
(实用版)
目录
1.黄曲霉素的定义和背景
2.黄曲霉素的结构特点
3.黄曲霉素的危害和预防
正文
黄曲霉素是一种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和毒性,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质。
黄曲霉素主要污染粮食及其制品,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黄曲霉素的结构特点是其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苯并咪唑环和一个
或多个三羧基。
这些结构特点使得黄曲霉素具有稳定性、毒性和致癌性。
黄曲霉素的种类繁多,其中以黄曲霉素 B1 的毒性最强,致癌性最高。
黄曲霉素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人体肝脏的损害、诱发肝癌、胃癌等癌症以及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损害。
预防黄曲霉素的危害,首先要加强粮食储存和运输的管理,防止粮食受潮、发霉,降低黄曲霉素的污染风险。
其次,要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选购新鲜、无霉变、有质量保障的食品。
此外,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总之,黄曲霉素作为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结构特点和危害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