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四)(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合集下载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五)(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五)(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一、阅读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悼春李清照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①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②。

[注] ①(ɡānɡ ):灯。

②(jué ):即。

所指何物,说法不一,一指杜鹃,一指伯劳。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词人由风住,即断定“帘外”定然是落花遍地,红白堆积,表现了词人的敏感。

B.李清照对“落花”给予极大关注,在其潜意识中,多少带有以之自况的成分。

首两句虽为状物,但乐观之情已隐然可感。

C.“长记海棠开后”两句,词人的回忆闸门被打开,但对往事的具体内容却避而不谈,只是说此时海棠花落之时,亦是自己伤春时节。

D.词人在诸多花卉中,对海棠情有独钟,这或许是因为海棠有“花中神仙”之美称,以及如霞似雪般的秾丽娇娆,尤其是其高贵优雅之美,与词人个性颇为近似。

E.“魂梦不堪幽怨”句,写词人白日借酒浇愁,夜晚则惜花伤时。

梦中的情景已使梦魂幽怨哀愁,醒后“啼”声更增添了悲怆的情感。

解析:选BE B项,“乐观之情”错误,应是“伤感之情”。

E项,应为“词人白日惜花伤时,夜晚则借酒浇愁”。

(2)词的下片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答:参考答案:(情感)词的下片表现了词人由悼春、伤春而生发出的闺门独处、孤寂苦闷而无法排遣的幽怨之情。

(手法)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

(或“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相结合”)①“魂梦不堪幽怨”一句,直言“幽怨”。

②酒阑、歌罢、空的酒杯、忽明忽暗的油灯以及窗外凄厉的“”等景物描写,营造出了幽暗、凄清、空冷的氛围,通过景物的烘托渲染,间接地抒发幽怨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摊破浣溪沙咏桂花李清照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①,大②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2020版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第14课 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第14课 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

第14课苏轼词二首学习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人生际遇。

2.认识苏轼遭贬后的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

3.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4.初步体会苏轼豪放的语言风格和雄奇奔放的文气。

浣溪沙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①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注①子规:杜鹃鸟。

②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诗意解读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上片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

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

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片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

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

“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

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却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于即景抒情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

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名句识记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考点演示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

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同意。

兰芽溪水,沙路无泥,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作者来到一个远离尘世、洁净如洗的地方。

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课时跟踪检测(一)+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课时跟踪检测(一)+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一)一、阅读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陇头吟王维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①。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②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馀战,麾下偏裨③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④,节旄落尽海西头。

[注]①太白:金星,在古人眼中它为主征战杀伐之星。

②行人:出征的将士。

③偏裨:偏将,裨将。

将佐的通称。

古代佐助大将的将领称偏裨,亦称副将。

④典属国:汉代掌管藩属国家事务的官职,品阶不高。

(1)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一、二两句,写一位充满游侠豪气的长安少年夜登戍楼观察“太白”(金星)的星象,表现了他渴望建立边功、跃跃欲试的壮志豪情。

B.三、四句写月照陇山的远景:凄清的月夜,荒凉的边塞,在这里服役的“陇上行人”正在用呜咽的笛声寄托自己的愁思。

C.如果说,长安少年头脑里装的是幻想;那么,陇上行人亲自经受的便是现实:两者的差别何等悬殊。

D.诗歌最后引苏武与关西老将类比,说明关西老将的遭遇是偶然的、个别的。

功大赏小,功小赏大,朝廷不公,自古以来都是偶然现象。

E.本诗写了长安少年戍楼看星、陇上行人月夜吹笛、关西老将驻马流泪三个生活场景,这三个生活场景没有什么联系。

解析:选DE D项,“是偶然的、个别的”“自古以来都是偶然现象”错,关西老将的遭遇不是偶然的、个别的,功大赏小,功小赏大,朝廷不公,古来如此,这就深化了诗的主题。

E项,“这三个生活场景没有什么联系”错,这三个生活场景有密切联系,它们是边关战士一生历程的缩影。

(2)这首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参考答案:①用对比手法(反衬)。

开篇长安少年戍楼看星,写出其雄心壮志,渴望效命边关、建功立业之豪情,格调昂扬;陇上行人月夜吹笛、关西老将驻马流泪,写出人物之艰苦悲伤、忧愁满怀,与上文构成转折,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样写更鲜明地抒发了对边地生活艰辛而朝廷赏罚不公的慨叹。

②用了用典(类比)的手法。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散曲选读检测:第三单元 14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答案 (1).doc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散曲选读检测:第三单元 14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答案 (1).doc

14 苏轼词二首在他之前,诗庄词媚,词为艳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成为人们的传统观念。

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认为词只宜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只宜写得缠绵婉媚,“香而软”,认为这才是词的正宗。

当他登上词坛后,他以其超拔的才气,凭他在文坛的地位和影响,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把凡是诗所能表现的题材和主题,都在词里表现,使词走出了樽前檀板、深闺小楼,进入社会民生的广阔天地中。

这就大大地扩展了词的表现功能。

他在写作传统的婉约词的同时,大量写作豪放词,豪放词风就是由他开创的。

这对宋词的繁荣昌盛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

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

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都会大为逊色。

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是苏东坡1.东坡续诗有一天,苏轼看到王安石案几上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苏轼见此不由一声冷笑,他想,菊花怎可能在秋天凋落。

于是挥笔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后来苏轼被贬到黄州。

有一天时值重阳,苏轼出行,但见秋风瑟瑟,吹得菊花四处飘零,满地恰似黄金铺就。

苏东坡想起当年改诗之事,内心甚是羞愧。

2.师生吃面北宋党争,苏轼被贬谪至南疆,羁宦于千里之外。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也受到了牵连,宋徽宗初年被贬至广西宜州。

在上任途中,黄庭坚与从海南归来的苏轼相遇于梧州与藤县之间。

师生二人相叙,见路旁有卖面条的小摊,于是一同就食。

面条粗粝涩口,黄庭坚食不下咽,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不住地唉声叹气。

苏轼却极为快速地把面条吃完了。

望着黄庭坚良久,苏轼说:“难道你还要去咀嚼它吗?”说完,留下尚未回过味来的黄庭坚,大笑着起身上路。

【课外运用】寻找苏轼的灵魂暗想,在疏星度河之夜,人未寝,水殿风来,暗香已满,试问人,夜如何?目光穿透荧荧的窗纸,看槛外月波淡淡,玉绳低转,屈指算西风,又叹流年偷换。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咏史诗三首练习含解析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咏史诗三首练习含解析

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诗歌的颔联在句式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两句的意思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的意思是:在别人离去后我独自在荒草中寻觅,在日落之时只看到空旷冷寂的树林。

从内容不难看出是倒装句。

答案:诗歌的颔联在句式上是倒装句。

按照现代汉语的句式应表述为“人去后独寻秋草,日斜时空见寒林”,表现了贾谊宅的荒凉和对贾谊的凭吊之情。

2.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诗歌前四句写贾谊宅的景象,后四句抒情。

应为借景抒情,又因为这是一首咏史诗,因此应为借古伤今。

答案:借古伤今,寓情于景,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同情,同时又从中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以及对当时昏暗现实的不满情绪。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自我小测:即景抒情诗四首 含解析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自我小测:即景抒情诗四首 含解析

自我小测一、随堂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编辑.作揖.舟楫.修葺.缉.拿归案B.诽.谤绯.红徘.徊悱.恻妄自菲.薄C.碣.石偈.子谒.见暮霭.喝.斥D.黯.然歆.羡幽暗.喑.哑不谙.水性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其实并非革命者的主观“激进"造成的。

几乎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激进”思想,但在承平年代开明社会,形形色色的激进思想对民众的影响很小,更掀不起能动荡社会的大风大浪,只能是茕茕孑立的少数人的信念。

然而,一旦社会腐朽不堪,而统治者又拒绝改革以疏不满,民众忍无可忍,则蛰伏已久的激进思想便如狂飙突起,成为席卷一切的巨浪大潮.A.形形色色B.茕茕孑立C.忍无可忍D.蛰伏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就东海问题重申:春晓油气田完全在中国的主权范围内,与共同开发无关;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中方不承认所谓“中间线”的立场没有变化.B.艺术家能把自己心灵的创伤和对社会现状的痛苦感受毫无顾忌地倾泻出来,靠的是以艺术来直接表达的.C.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D.近年来先后实施的全面免除农业税、免收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高度说明了中央政府对农民问题的充分关注。

4.把下列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打个比方,学习有点像风,我们肉眼看不见风,只是根据刮风的结果(如树枝摇动)来判断风的强度。

②同样,我们也只能通过测量学习的结果来判断学习是否发生以及学习的性质.③正因为如此,学习与成绩之间有时可能会存在不一致性。

④也就是说,学习本身是无法直接测量的,我们能够测量的只是学习结果。

⑤学习是一种在学习者内部发生的事情。

A.⑤④①②③ B.⑤④②①③C.④⑤③①② D.④⑤③②①二、能力提升5.阅读《登幽州台歌》,然后回答问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四)(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四)(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时追踪检测(四)一、阅读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寄韩潮州愈①贾岛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② 头。

隔岭篇章③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④ 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⑤。

[ 注 ]①元和十四年(819 年 ) ,唐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切谏,惹恼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

②潮水:河流名,流经潮州。

③篇章:指韩愈赴潮州途中创作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有“云横秦岭家安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句。

④城根:犹城脚。

⑤浪西楼:潮州一处楼阁。

(1) 下边对这首诗的赏析,不适合的两项是()A.首联以回想起笔,写诗人的心曾和韩愈同乘兰舟,直抵天南潮水的终点,既表达了对韩愈遭斥逐的不平,也表露出深切的怀念。

B.颔联“隔岭”“出关”二词,点出诗人与韩愈之间关山迢递,衬托出互通书信的宝贵,也包括了对二人同为奸邪构陷的感叹。

C.颈联“峰悬驿路残云断”,写险峰上驿路高挂被流云遮断,与韩愈的“云横秦岭”“雪拥蓝关”意蕴邻近,均突出了道路的险阻。

D.颈联“海浸城根老树秋”,写潮州老树千头万绪,饱阅风霜,背城面海,遒劲凄凉,反衬出韩愈被贬谪后孤寂、迷茫的思绪。

E.尾联宕开一笔,别出心裁地假想未来潮州瘴气将一扫而光,楼阁月明,银辉遍洒,一片澄澈,寄望了诗人对韩愈的祝愿之意。

分析:选 BD B 项,“包括了对二人同为奸邪构陷的感叹”惹是生非。

D 项,“海浸城根老树秋”指浪潮浸到城根,地卑湮湿,老树为之含秋。

在物景衬托中表露诗人对友人凄凉处境的深邃的关心之情。

此句含义及作用的理解有误。

(2)第三联光景描绘形象而生动,请从炼字的角度举两例赏析。

答:参照答案:①“悬”字,写盘山而上,望不到终点的驿路,仿佛悬挂在耸入云际的山峰上,将道路的险阻形象地表现出来。

②“浸”字,写浪潮浸泡中湮湿的城根,老树尽是秋意,将处境的凄凉形象地突显出来。

用光景衬托表露对韩愈的深切关心。

2.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时追踪检测(十六)一、阅读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词,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①辛弃疾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

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

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一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

英豪事,曹刘敌。

被西风吹尽,了无遗迹。

楼观才成人已去② ,旌旗未卷头先白。

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 注 ]①作此词时,辛弃疾已年届40,是辛弃疾走开扬州溯江上行将赴南昌新任,在途中的抒怀。

②楼观才成人已去:此句是化用苏轼诗句“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 《送郑户曹》 ) ,意思是说三国时吴国基业始成,而孙权就急忙走开人间。

(1) 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剖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词中“过眼”是作者江行时对光景的感觉;“怪”是不可以认定的惊疑感,旧事固然记得,却模糊,表现久别重逢的感想。

B.“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不单有衬托虚实之妙,也是心理感觉的真切写照,这类恍然的神思,乃是多年来归隐田园未得实现而形成的。

C.“长为客”,长远旅居异乡,不只表现了词人长远为官异乡而深怀忧愤,并且也表达了词人的无奈之感。

D.“吴楚地,东南坼”表现江行所见东南一带情景之壮阔。

这样之山川,使作者想到三国英豪,特别是立足东南北拒劲敌的孙权,最令他敬佩仰慕。

E.“旌旗未卷头先白”承前感慨,由己及人,“旌旗”指战旗,意言北伐事业未成,自己的头发却先花白了。

分析:选BE B 项,“归隐田园”错误,应是“壮心壮志”。

E 项,“由己及人”错误,应是“由人及己”。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如何的矛盾心情?请联合全词简要归纳。

答:参照答案:作者一方面感觉人生如梦,一方面对不如愿的大部分生念念不忘;一方面以为自己是一个急忙过客,一方面又深深担忧国家民族的命运;一方面苦于世事,倦于宦游,想寄情山川,一方面又不肯计较个人得失,坚持复国理想。

2.阅读下边的宋词,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满江红中秋寄远辛弃疾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时追踪检测(二十二)一、阅读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元曲,达成后边题目。

[ 双调·折桂令 ]九日[ 注]张可久②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参差,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鹤发,蝶愁来明天黄花。

回顾天涯,一抹夕阳,数点寒鸦。

[ 注 ]九日:又称“重九”,即我国传统的阴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1) 下边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适合的两项是()A.前三句,写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达出困倦游子对功名未就、宦途失落的浮躁。

“强整乌纱”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愁闷。

B.“翠袖殷勤,金杯参差,玉手琵琶”三句,写尽了自己此刻所居政界宴客场景的繁华喧闹,采纳了实写的手法。

C.七、八两句,“人老去西风鹤发,蝶愁来明天黄花”是诗人有感于眼前之景,有思于今是昨非的状况而发出的深邃感触。

D.面对已凋零的黄花,连蝶都要忧愁,作者所以叹息:人生易老,昙花一现,游子不要迷恋异乡。

E.综观全曲,一个“思”字贯串全篇。

语言清丽,对仗工整,清雅自然,拥有典雅蕴藉之美,可谓元散曲中的精选。

分析:选 AB A 项,“秋”“归雁”之意象和“强整乌纱”的动作传达出的是困倦游子对家的想念。

B 项,“翠袖殷勤,金杯参差,玉手琵琶”是作者回想以前为官歌舞升平的欢乐情形。

(2)作品末端三句化用宋词人秦观的《满庭芳》的诗句“夕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表达感情颇具特点,请联合全曲作简要赏析。

答:参照答案:①诗人在此以景结情,写出眼前的凄清情形:回顾茫茫天涯,只见一抹夕阳,几个远飞的寒鸦。

这是景语,又是情语,这既是实景,又是作者大部分生人活路程的写照。

苍凉微茫的风景,反应出诗人流浪无依的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溢于笔端。

②衬着了一种悲凉的氛围,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

2. 阅读下边这首元曲,达成后边题目。

[ 中吕·满庭芳]山中杂兴张可久风波几场,急疏利锁,顿解名缰。

故园老树应无恙?梦绕沧浪,伴赤松①归欤子房,赋寒梅瘦却何郎②。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四)(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四)(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时追踪检测(十四)一、阅读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宋词,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满庭芳苏轼余年十七,始与刘仲达来往于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遇于泗上。

洛水浅冻,久留郡中。

晦日同游南山,话旧叹息,因作此词。

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

故人惊怪,憔倅老青衫。

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忙尘凡。

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

巉巉。

淮浦外,层楼翠壁,古寺空岩。

步联手林间,笑挽攕攕[ 注 ] 。

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

家安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

[ 注 ]攕:同“掺”。

手纤细的样子。

(1) 以下对这首词的赏析,不适合的两项是()A.首句“三十三年”既点了然与故人分别时间之久,也饱含了对各自生涯的无穷感触。

B.词中“烟浪”“云帆”两个意象,表达了词人相信理想终有一天能够实现的坚定信念。

C.“巉巉”写的是词人与故人在淮河岸边看到的风景;“攕攕”实写手的纤细,虚写情的柔弱。

D.“莫上孤峰尽处”既是词人对自己的劝告,也是对故人的殷殷寄语,表达委宛委宛。

E.词的上片因事起情,下片缘景抒怀,全词叙事、写景、抒怀融于一炉,写作技法高超。

分析:选 BC B 项,“烟浪”“云帆”是词人对自己与故人分别数十年宦海沉浮的总结,其实不可以表达“词人相信理想终有一天能够实现的坚定信念”。

C项,“虚写情的柔弱”解读错误,此处指苏轼挽着刘仲达的手,写异乡遇故知的高兴情状。

(2)请赏析词的最后三句“家安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的精妙之处。

答:分析:在解答的时候要着重剖析最后三句在感情表达、手法运用、构造安排上的妙处。

拖故人相问,引起词人的思乡之情,构想奇妙。

由于先人常在屋旁植松杉,因此“松杉”这一意象,能够用来代指故乡,这样就化抽象的思乡之情为详细的形象,形象地表达了人在宦途不由自主的无奈之情。

此外以对故乡的想念结尾,响应了开头异乡遇故知的场景。

参照答案:①感情表达上:拖故人相问,引起思乡之情,构想奇妙。

②手法运用上:借“松杉”这一意象,化抽象的思乡之情为详细的形象,形象地表达了人在宦途不由自主的无奈之情。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九)(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九)(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时追踪检测(十九)一、阅读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宋词,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破阵子晏殊燕子欲归节气,高楼昨夜西风。

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

歌长粉面红。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

多少胸襟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

此情千万重。

(1) 以下对本词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适合的两项是()A.“高楼昨夜西风”,昨天西风袭来,一叶落而知天下秋,高楼眺望,良人未归,写出一个女子的深沉想念和浓浓的悲意。

B.开篇点了然节气,从“燕子欲归”和“昨夜西风”可看出,当是初春或是初秋节气,渲染了一种凄清寥寂的气氛,为下文做铺垫。

C.“歌长粉面红”这是对女子歌声和面貌的描绘。

“歌长”写出了女子的不忍分别。

女子的深情,在这两个字上表现得一览无疑。

“粉面红”三个字,写出了女子的漂亮。

D.“微凉渐入梧桐”又看到了梧桐,这是想念、闺怨、孤单、孤独、悲凉、悼亡的隐喻。

梧桐,也寄寓着一颗无望、悲凉、无助而想念的心。

E.燕子未然双飞入巢,人却未归,此中包含着女子心里的绝望和落寞。

他单独留下她忍耐这漫长的孤独和煎熬,此处寓情于景,移情于物。

分析:选 BE B 项,“当是初春或是初秋节气”错,应当是晚春至秋初的这段节气; E 项,是燕子欲归,而不是“未然双飞入巢”。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来赏析本词的写作手法。

答:分析:题干给出“虚实”,答题的重点是在词中找到哪些是实,哪些是虚,上片为想象是虚,下片中眼前的信笺里的诗词歌赋是实,而后剖析艺术成效,即主要的感情表达。

参照答案:①上片“求得人间成小会”,“歌长粉面红”,写出主人公对相聚的渴盼,“试把金尊傍菊丛”,显现了主人公的想象和向往,是虚写。

②下片写主人公与情人的短暂相会,心里万语千言倾吐不尽,只得在信笺里写下诗词歌赋,以传达不尽的想念之愁是实写。

③上片由“燕子欲归”和昨夜秋风叶落恋人高楼独倚,引起主人公对相聚的向往,下片在短暂相聚的感触中表达了主人公万语千言诉不尽,惟有托辞排解自己的愁思,衬着不舍分别之情。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时追踪检测(十)一、阅读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达成后边的题目。

猛虎行[注]张籍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天绕村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

五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踪。

[ 注 ]这首诗创作于中唐时代,正当“安史之乱”结束不久后的藩镇盘据期间。

地方政治不稳,官府与地方权力沆瀣一气,人民生活困苦。

(1)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适合的两项是()A.这是一首乐府体的寓言诗,全诗以写猛虎危害村民来隐射当时的社会,比喻贴切,表达简短。

B.第二句借猛虎竟敢在青天白天之下绕村寻衅,喻指如猛虎般的恶权力凶狠残暴,胆大嚣张。

C.第四句写慑于猛虎的淫威,山中的麋鹿不敢有半点动静,喻指劳感人民小心翼翼地生活。

D.第五、六句,写百姓为逃走虎患,年年在深山中抚育孩子,孩子们怕招来老虎,不敢互相追赶。

E.最后两句,作者借“不敢”和“空”这两个词直接写出了老虎的凶狠和“五陵年少”的胆寒。

分析:选 DE D 项,剖析理解不正确,第五、六句写的是虎的习惯,即猛虎在深谷中养子,并且它们上下相安,各霸一方,这样连续下去,虎患将未有穷时;也暗喻了恶权力与官府上下勾通,危害百姓。

E项,错在“直接写出”。

作者借“不敢”写“五陵年少”的胆寒,借“空”写“五陵年少”的故作姿态。

这些描绘是对老虎的侧面描绘。

(2)有人评论本诗“寄思遥远,不言胸中正意,自见无量感触”,请简要剖析本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感情?答:参照答案:①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怜悯。

面对恶权力的横行,百姓只好任人宰割而不敢抗争。

②对恶权力的批评。

恶权力各处横行,各霸一方,任意攫取,给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③对“五陵年少”的讽刺。

“五陵年少”不敢招惹那些恶权力,不过故作姿态,装模作样。

2.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遣悲怀①元稹谢公②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③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时追踪检测(二十四)1.阅读下边这首散曲,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注]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 注 ]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 下边对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不适合的两项是()A.这首元散曲写浔阳的风景,一句一景,将一些典型的光景齐整地组织在一同,用所谓意象叠加的技法,直叙光景,不加评论,纯用形象来感人读者,征服读者。

B.从写景的次序看: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句以前四句的夜晚转到白日,由地面转到天空。

C.从动静的角度看:写江、山的宏伟,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都各自描摹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D.五六句写云和月明灭之变,是整个画面的背景。

夜晚,云气飘荡,旋变为露气,笼罩在江面低空,这是暗;彩霞在天边消逝,初月徐徐升起,忧如是一把半圆团扇,这是明。

E.结句写北塞鸿雁到来,点名秋天季节,令人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苍莽雄浑境地。

分析:选 BC B 项,“五六句以前四句的夜晚转到白日”错,应当是五六两句以前四句的白日转到夜晚。

C项,“都各自描摹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错,一、二两句重视写江、山的宏伟,是静态的;三、四两句侧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向的。

(2)这首散曲运用了三种修辞手法,试简要剖析。

答:参照答案: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

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

③比较,如说新月“学”扇。

2.阅读下边这首元曲,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 双调·蟾宫曲 ]问人间谁是英豪阿鲁威问人间谁是英豪?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卷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卷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卷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测试时间:120分钟评价分值:120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黄鹂(lí)罟师(ɡǔ)瀛洲(yínɡ)霹雳(bī)B.芒砀(dànɡ)鄜州(lū)怆然(chuànɡ)碣石(jié)C.膏腴(yú)京畿(jī)蠲免(juān)栖迟(qī)D.楸梧(qiū)腥膻(shān)蘅皋(ɡāo)翩跹(qiān)解析:A项,“霹”读pī;B项,“鄜”读fū;D项,“跹”读xiān。

答案:C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双节”长假首日,全国各地相当多的高速公路因免费通行成为中国式拥堵中的一道别样风景,专家认为中国高速公路全面取消收费必须循序渐进,不能企求一挥而就。

相关机构应该关心的是,免费之后该怎样治理拥堵?不能因噎废食,让拥堵成为继续收费的理由。

A.别样 B.循序渐进 C.一挥而就 D.因噎废食解析:A项,别样:形容事物的不同类别,别样的,另一种样式,另一类的;B项,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C项,一挥而就:形容文章、写字、绘画很快就完成。

用在此语境不当。

应改为“一蹴而就”;D项,因噎废食: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答案:C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央电视台2013年春晚导演组,把多家地方电视台选送的歌手和节目加以重新组合润色,再进行选拔,这是开门办春晚的又一次创新。

B.受国际金融危机后遗症的影响,2012年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率均呈下滑态势,降到了自2010年经济复苏以来的最低点。

C.在一些市场垄断的领域里,消费者强弱不一的维权意识,将会使他们应有的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受到严重限制,甚至于完全不能享受。

D.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突出规范驾驶行为、增强安全意识为原则,对闯黄灯、故意遮挡号牌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九)(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九)(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时追踪检测(九)一、阅读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潭州李商隐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 注] 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 注 ]承尘:唐朝从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

(1)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剖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写诗人夜晚看到潭州官舍里室迩人遐,不禁堕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

第一句由眼远景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及古,情由景生。

B.“湘泪浅深滋竹色”,传说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哭舜,泪洒在竹子上,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

作者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

C.“楚歌重叠怨兰丛”“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大诗人屈原写的《离骚》《九歌》《九章》等骚体诗;“兰丛”即兰蕙等香草,当属《离骚》中常有的意象。

D.“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是说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披靡;西汉贾谊贾太傅祠庙此刻很褴褛,只回荡着一些风吹天花板发出的声音。

E.李商隐写诗擅长用典,喜爱用典说事。

本诗连用对于湘妃、屈原、陶侃、贾谊的典故,委宛深厚地表达了感情。

典故的运用使诗歌产生了回味无穷的艺术成效。

分析:选 BD B 项,“作者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错,作者借此典故隐晦波折地表达了自己的幽怨悲伤之情。

D 项,“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错,颈联的“空滩雨”不是“呼风唤雨,所向披靡”,而是说“此刻陶公的战舰已经没有了,空荡荡的沙岸上,只见雨水在飞”。

(2)本诗思想感情极为丰富,请联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参照答案:①羁旅愁思之痛:借此地的空寂、缺少活力以及舜帝殁于苍梧,湘妃泪洒斑竹的典故,委宛委宛地表达了借居异乡的幽怨悲伤之情;②世事沧桑之感:往日大将陶侃的战舰已经不在,当年的古战场此刻小雨飘飞,一代才子贾谊的祠庙体现出破败荒芜的情景,昔盛今衰,世事变迁,无能为力;③怀才不遇之悲:才干盖世的诗人屈原被贬后投江而死,贾谊因怀王坠马而抑郁而终,作者借此表达了怀才不遇之悲;④知己难觅之伤:诗人孤单寂寞,“人不至”,“与谁同”,无人可诉,难以释怀。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二)(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二)(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时追踪检测(二)一、阅读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古风 ( 其三十九 )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涛。

白天掩徂辉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 栖鸳鸾③。

且复回去来,剑歌行路难。

[ 注 ]①徂辉:夕阳余辉。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只,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情景,确立了全诗高昂奋斗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像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绘白天将尽、浮云变化的情景,形象而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觉。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稳地宿在梧桐之上。

E.“回去来”源于陶渊明的《回去来兮辞》,“剑歌”化用冯谖因未被重用弹剑而歌意欲离开之事。

分析:选 AC A 项,“高昂奋斗的基调”错;C项,“直接地表达了”错。

(2)联合全诗,剖析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参照答案: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触;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道的社会现实的不满;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己遭受的激怒。

2.阅读下边一首唐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冷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

[ 注 ]谢玄晖:名谢朓,南齐有名诗人。

(1)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剖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金陵夜寂冷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了然地址,“冷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归纳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到现在,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构造上有过渡作用,示意后边将要写的内容。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阅读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元小令,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吕·四块玉]别情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1)下面对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曲从别后说起,一开篇就表明送别情人之后难以割舍的心境。

语气强烈,情感浓郁,抒发了无休无止,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

B.“一点相思几时绝”,“一点”与“几时”对举,表明一种相思,却能惹起长久的万种离愁,留下了永久难以消失的伤痛。

C.“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这四句寓情于景,描绘了一幅令人心痛欲碎的情境,把送别之情渲染的凄婉动人。

D.“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有二重意味:首先点明季节为初春时候,杨花似雪,暗示别离情景的意味;二是点明处所系有阑杆处,当是高楼远眺。

E.这首小令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情态和意绪,委婉含蓄而又意味悠长,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受。

解析:选AD A项,“语气强烈,情感浓郁”分析不当,开篇语气平易,情感抒发表面上也并不浓郁;D项,“初春”说法错误,应为“暮春”。

(2)“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中,“拂”字用得极好,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解析:作答本题,首先指出“拂”的意思。

然后把“拂”字放在诗句中,描述诗句表达的内容,最后指出运用“拂”字,诗句有什么效果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

参考答案:“拂”是轻拂的意思,曲中的女子轻拂掉眼前如雪花般飘扬的柳絮,以免挡住她远望的视线;该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子在恋人离去后望眼欲穿的神态,表达了女子对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2.阅读下面两首小令,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吕·四块玉]闲适①关汉卿其二旧酒投②,新醅③泼,老瓦盆④边笑呵呵。

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其四南亩⑤耕,东山卧⑥,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注] ①《四块玉·闲适》是一组小令,共四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和第四首。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五)(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五)(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时追踪检测(五)一、阅读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京还留别新丰①诸友孟浩然吾道昧所适,驱车还向东。

主人开旧馆,留客醉新丰。

树绕温泉②绿,尘遮晚日红。

拂衣此后去,高步蹑华嵩③。

[ 注 ]①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东北的新丰镇。

②温泉:今临潼县东南骊山下,唐玄宗时于此置温泉宫。

③华嵩:分别指西岳华山和中岳嵩山,均为佛教圣地。

(1) 下边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在诗人走开京城之际,几位好友为了表达对诗人的挽留之意而置酒,无奈中要分别,故言“留别”。

B.“吾道昧所适”,指在京城长安实现不了自己追求的“道”,揭露了“驱车还向东”的原由。

C.“驱车还向东”化用汉魏咏怀诗常有的诗人驾车独行的意象,表现了诗人高慢独立的形象。

D.“树绕温泉绿,尘遮晚日红”两句写斜阳将下时温泉宫的风景,一“绕”一“遮”用词奇妙,相映成趣。

E.这首诗的要旨在于借长安风光旖旎、来宾茂盛的情景,表现诗人心里的迷恋之情。

分析:选 AE A 项,“无奈中要分别”错误; E 项,“迷恋之情”错误,诗人掸落对长安繁荣生活、宦途追求的迷恋之情,决意走开长安,表现出诗人傲然独立的个性。

(2)“拂衣此后去,高步蹑华嵩”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剖析。

答:参照答案:①借助细节描绘抒怀。

由“拂衣”可知,诗人掸落了对长安繁荣生活、宦途追求的迷恋之情,决意走开长安,表现出诗人傲然独立的个性。

②借助借代(借物喻志)手法抒怀。

“华山”“嵩山”喻指高绝超常的人品精神,表现出诗人超越红尘羁束、追求高洁人品的磊落情怀。

2.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田家行王建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语言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进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1) 下边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剖析,不适合的两项是()A.本诗开头两句,写村庄里的男男女女因丰产而面带愉悦之色,确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doc

综合测评(二)第三单元、第四单元(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积累(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黯黯..生天际黯黯:因离别而伤心的样子。

B.汉箭朝飞金仆姑...金仆姑:姓金的姑娘。

C.悬崖水挂冰帘..冰帘:指瀑布D.阑干楼阁帘栊..帘栊:窗帘。

【解析】金仆姑:箭名。

【答案】B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导学号:18980096】①基层救助管理机构面对流浪行乞人员的求助不能________,应加大集中救助的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②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我们的老师、家长不能对其________,不将其当回事。

③走访联系群众是公安工作的永恒主题。

公安干警心里没有群众,就是忘本;对群众________,就是变质。

A.漠不关心漠然置之漫不经心B.漠然置之漫不经心漠不关心C.漫不经心漠然置之漠不关心D.漠不关心漫不经心漠然置之【解析】漠然置之: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不关心,不理会。

侧重于行动上不理会。

①句中面对求助“应加大集中救助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强调的就是要有行动,所以填“漠然置之”。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侧重于心态。

②句题干中强调“不将其当回事”,即有“不放在心上”的意思,所以填“漫不经心”。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侧重于态度。

③句题干中提到“公安干警心里没有群众”,强调的是态度,所以填“漠不关心”。

【答案】B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导学号:18980097】唐宋之词,系配合新兴乐曲而唱的歌词,可说是前代乐府民歌的变种。

______________或缠绵婉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令人回肠荡气,别有一种感染力量。

①歌词的句式也随之长短、错落、奇偶相间,比起大体整齐的传统古近体诗歌来大有发展,具有特殊表现力。

②其章节变化多端,与以“中和”为主的传统音乐大异其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一、阅读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庭芳
苏轼
余年十七,始与刘仲达往来于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逢于泗上。

洛水浅冻,久留郡中。

晦日同游南山,话旧感叹,因作此词。

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

故人惊怪,憔悴老青衫。

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

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

巉巉。

淮浦外,层楼翠壁,古寺空岩。

步携手林间,笑挽攕攕[注]。

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

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

[注] 攕:同“掺”。

手纤细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三十三年”既点明了与故人分别时间之久,也饱含了对各自生涯的无限感慨。

B.词中“烟浪”“云帆”两个意象,表达了词人相信理想终有一天能够实现的坚定信念。

C.“巉巉”写的是词人与故人在淮河岸边看到的景色;“攕攕”实写手的纤细,虚写情的脆弱。

D.“莫上孤峰尽处”既是词人对自己的告诫,也是对旧友的殷殷寄语,表达委婉含蓄。

E.词的上片因事起情,下片缘景抒情,全词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炉,写作技法高超。

解析:选BC B项,“烟浪”“云帆”是词人对自己与故人分别数十年宦海沉浮的总结,并不能表达“词人相信理想终有一天能够实现的坚定信念”。

C项,“虚写情的脆弱”解读错误,此处指苏轼挽着刘仲达的手,写他乡遇故知的开心情状。

(2)请赏析词的最后三句“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的精妙之处。

答:
解析:在解答的时候要注重分析最后三句在情感表达、手法运用、结构安排上的妙处。

借故人相问,引发词人的思乡之情,构思巧妙。

因为古人常在屋旁植松杉,因而“松杉”这一意象,可以用来代指故乡,这样就化抽象的思乡之情为具体的形象,形象地表达了人在宦途身不由己的无奈之情。

另外以对故土的思念结尾,呼应了开头他乡遇故知的场景。

参考答案:①情感表达上:借故人相问,引发思乡之情,构思巧妙。

②手法运用上:借“松杉”这一意象,化抽象的思乡之情为具体的形象,形象地表达了人在宦途身不由己的无奈之情。

③结构安排上:以对故土的思念作结,是对开篇他乡遇故知场景的呼应。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注]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 障泥:用锦或布制作的马鞯,垂于马腹两侧以挡泥土。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鞍鞯,即欲眠于芳草,表现了词人被贬黄州后抑郁不得志而借酒浇愁的惆怅之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

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宇一声春晓”以动衬静写出空山春晨的寂静与空灵。

D.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E.词人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表现了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

解析:选AB A项,感情分析不当,该句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B项,是比喻(借喻),不是借代。

(2)“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很精妙,请简要赏析。

答:
参考答案:①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

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侧面烘托月光朗照,月色美好。

②借景抒情。

通过写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凸显诗人愉悦之情。

③叠词。

“弥弥”“隐隐”表现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谐,朗朗上口,声声悦耳。

④对仗。

“照野”对“横空”,“弥弥”对“隐隐”,“浅浪”对“层霄”,对仗工整,句式整齐,富于音韵之美。

3.阅读下面两首苏轼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子
苏轼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

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撚轻拢。

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润州甘露寺弹筝
苏轼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注]。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注] 浮玉:喻指金山。

(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采桑子》开篇从“多景楼”的“多”字获取灵感,连用三个“多”字引出“情”“感”“病”而不赘叙,令人印象深刻。

B.“空”字写出“一笑”之后,“回头”来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而“空”无所有,只有“多情”“多感”“多病”依然。

C.《采桑子》上片前两句先言事后言情,后两句先言情后言事,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言事与言情结合,意蕴盎然。

D.《润州甘露寺弹筝》一诗首句写在多景楼上弹奏一首神曲,悲伤的弦音像要断裂一样再三紧促,开篇便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E.这两首诗词皆出自苏轼之手,均写多景楼中与友人相聚之事,都借用音乐抒情,但抒发的情感却一喜一忧,迥然不同。

解析:选CE C项,应为“前两句先言情后言事,后两句先言事后言情”;E项,“一喜一忧,迥然不同”有误。

(2)有人评论说苏轼《采桑子》中“斜照江天一抹红”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试做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两句都运用了以景结情,情景交融的手法。

“斜照江天一抹红”写演奏结束,
四下安静下来,只看见夕阳斜照在江面,水天映着残阳的一道红光。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演奏结束后,四周静悄悄的,只看见江心倒映着一轮皎洁的秋月。

这两句都写了演奏结束后,演奏者和听众还沉浸在音乐的回味中,此刻出现了刹那的宁静,从侧面表现出琵琶声的妙绝入神,曲有尽而韵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

二、语言表达
4.请将下面的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如果说,苏轼的盖世才华是他让无数的后人崇拜和偏爱的首要因素,那么他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则是他令人崇拜与偏爱的又一个原因。

答:
参考答案:苏轼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可以说是他盖世才华之外的又一个令无数的后人崇拜和偏爱的原因。

5.按照对联要求,根据上联调整下联的顺序和结构,不得增删文字。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答:
解析:要按照对联的要求调整顺序和结构:①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③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参考答案: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6.在下列文段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使之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句式协调一致。

小步徐行,湖面渐窄,渐而形成一股山涧细流,飘然飞向幽林深处。

其声有江南丝竹之纯正,存;似,若大江东去之豪放。

溪中怪石林立,鹅沙铺地。

似,如银鹤放喉。

或群猿跳涧,或。

其色或乳白、或沙黄、或褐红。

有的奇峰插云,有的横叠成趣。

解析:此题考查语句仿写的能力。

做语句仿写题应注意:①句式一致;②修辞恰当;③内容统一。

这三个方面要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有关的方法和技巧。

参考答案:塞北胡笳之神韵小桥流水之婉约金鸡展翅孤驼踏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