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闲言

合集下载

诗情笔意一笺传(之七)——俞平伯致潘伯鹰

诗情笔意一笺传(之七)——俞平伯致潘伯鹰

诗情笔意一笺传(之七)——俞平伯致潘伯鹰此树婆娑近浅塘,繁英飘落似丁香。

绿阴庭院休回首,应许他乡胜故乡。

——俞平伯俞平伯(图片来源网络)俞平伯(1900年—1990年),原名俞铭衡,字平伯。

浙江湖州人,出生于江苏苏州。

散文家、红学家,新文学运动初期的诗人,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

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的创始人。

俞平伯诗稿释文:盛夏寒雨:非奇蜀语桐花冻,闲说江南麦秀寒。

六月炎中初拥絮,三天霖潦几时干。

稀闻簾竹从来误,久弃齐纨不再看。

坐觉凉温差异昔,先秋风雨败庭兰。

庚寅五月廿八日写于北京东城,伯鹰先生吟教,弟俞平伯。

钤印:铭衡俞伯平信札之一释文:伯鹰吾兄惠鉴:知清恙住院疗治未敢琐渎,辄用驰情。

昨承手教悉已就痊返寓静养,无任抃慰,愿仍多遵医嘱,勿多劳神劳虑则全愈自速。

转眼春回,盼得于京尘聚首也,弟仍碌碌以事亦未能外游,仅在京畿附近参观,北至顺义南到房山,兼观“北京人”遗迹。

农村情况甚佳,一般生活且较城市居民为裕,整风整社以来,生产干劲大、信心足,正耀然准备东作,今年只须得中等年成便可期丰收也。

拉杂书之聊代一晌之谈,或亦左右所乐闻与!前写乾隆甲戌本脂评《石头记》跋识语已寄给中华书局,闻于今年第一季度出书,他日尚祈斧藻。

近偶作随笔兹写奉一则,其红笺系先君于光绪壬寅岁携归蜀纸,箧中尚存数页恰呈历一周矣。

匆复即贺春釐,弟平伯顿首,壬寅元旦。

钤印:平伯在二十世纪的学者大家中,俞平伯先生大概也能算一位“红人”。

不过他这“红人”应有两层意思,一是他本身就是一位“红学家”;二是为《红楼梦》的研究,使得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被毛泽东主席点了名,于是一夜“走红”。

当然,俞平伯还不仅仅是红学家,他的诗词书法皆精,还是“五四”以来一流的散文大家。

因此,他参与“饮河诗社”的活动,与潘伯鹰等人诗歌唱和,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他用小字工楷抄录了庚寅(1950年)七夕漫成二律句:闻道牵郎觅故蹊,自驱骍犊溷凡泥。

婵娟料理迟星驾,身世徘徊感露栖。

俞平伯的几篇散文

俞平伯的几篇散文

俞平伯的几篇散文俞平伯的几篇散文《清河坊》本文作于1925年10月的北京,收于《燕知草》集。

如行云流水的文字无妨多情的依恋,作者是收集花果藏在怀中的人,“只缘曾系乌篷船,野水无情亦耐看”,又是“淡如水,茫茫无羁泊的依恋”,那么这样可以离开的独立是洒脱的情操。

文中人物仿佛是古诗文里的青衫书生和仕女,素手的仕女同兰心的诗人雅步坊市,夕阳光里,街灯影里,处处可以成美成诗。

那是俞平伯,他的妻子莹环,他的表妹娴小姐,正当青春盛年和人事的“窝逸”,在现代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古老市井间徘徊笑语。

杭州的“风虽小,雨却豪纵贯了的”,正表现了作者同时具有的缠绵与豪情。

文中充分而深刻地表达了同心人相聚的喜悦,“千金一刻是正在醉梦之中央。

我们的脚步踏在土泥或石上,我们的语笑颤荡在空气中,这是何等的切实可喜。

直到一切已暗淡渺茫,回首有凄悱的颜色”。

“同步于北京的巷陌,定会觉得异样;脚下的尘土,比棉花还软得多哩。

在这样的软尘中,留下的踪迹更加靠不住了”,可以感到俞平伯对生活细腻准确的观察。

虽然看似抱怨“破烂的大街,荒寒的小胡同,时闻瑟缩的枯叶打抖,尖厉的担儿吆喝,沉吟的车轱辘的话语,一灯初上,四座无言”,却也有情意的寄美灵秀之地。

此文是俞平伯令人惊艳之作,干净流畅的白话语言,处处嵌以精粹贴切的文言字词,作者深思至情的风度,文中素衣玄鬓的梦里人,深至地结合中国古典与现代的审美情致,其神韵之美不逊于古典诗文。

《留梦记》开端写江南风光意绪,既有诗人的委婉又有志士的悲凉。

湖居的清闲,湖居的凄恻,都与他的岳父许氏有关,许氏在雷锋塔倒掉后离世,这样哀婉的情意,经江南兼旬的寒雨洗濯,纯净如浅碧的水晶。

江南秋风来时,万象甜静,萧寥而明瑟,明瑟而兼荒寒,苍凉悲劲中,含蓄着一种入骨的袅娜,一样的摇落,在北方是干脆,在这里是缠绵。

在满城风雨的清秋,旧居的荒圃盛会,望见七八年前颠倒梦魂的佳人,七八年前,那正是俞平伯初到北京读书的时候,《留梦行》诗中透露有别的细节,如“……自来燕赵多佳人,凤凰城阙初识汝,发皇震骇走心神”,翦翦秋水的明眸,逡巡着她的芳年,在雨丝穿落石隙化作小圆漩涡的庭院,邀得一瞬的逢迎,“真是临歧的惠思啊”,这样的感叹是中国的雅致,而直接的抒情又很像日语文学翻译过来的口气。

俞平伯

俞平伯

俞平伯作者:张中行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4年第08期俞平伯先生原名铭衡,上大学时候就以字行。

他是学界文界的大名人,主要不是因为有学能文,是因为很早就亲近宝、黛,写《红楼梦辨》(解放后修订版名《红楼梦研究》),有自己的所见,五十年代初因此受到批判。

那虽然也是宣扬百花齐放时期,可是俞先生这一花,瓣状蕊香都不入时,所以理应指明丑恶,赶到百花园之外。

但俞先生于谨受教之外,也不是没有获得。

获得来自人的另一种天赋,曰“逐臭”,于是对于已判定为丑恶的,反而有更多的赏玩的兴趣。

总之,原来只在学界文界知名的俞先生,由于受到批判,成为家喻户晓了。

以上说的是后话;谈俞先生,宜于由前话说起。

依史书惯例,先说出身。

至晚要由他的曾祖父俞曲园(名樾)说起。

德清俞曲园,清朝晚期的大学者,不只写过《群经平议》《古书疑义举例》一类书,还写过《春在堂随笔》《右台仙馆笔记》一类书;此外还有破格的,是修润过小说《三侠五义》。

科名方面也有可说的,中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庚戌科二甲第十九名进士,仍可算作常事,不平常的是考场作诗,有“花落春仍在”之句,寓吉祥之意,受到主考官的赏识,一时传为美谈。

由科名往下说,他的父亲俞阶青(名陛云)后来居上,中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戊戌科一甲第三名进士,即所谓探花。

这位先生还精于诗词,有《诗境浅说)《乐静词》传世。

这样略翻家谱,我们就可以知道,俞先生是书香世家出身,有学能文,是源远所以流长。

俞先生生于光绪己亥(二十五年,公元1899),推想幼年也是三、百、千,进而四书五经。

到志于学的时候,秀才、举人、进士的阶梯早已撤消,也就不能不维新,于是入了洋学堂的北京大学。

读国文系,当时名为文本科国文学门,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也就是“五四”那一年)毕业。

毕业之后回南,曾在上海大学任教,与我关系不大;以下说与我有关的。

我一九三一年考入北京大学,念国文系。

任课的有几位比较年轻的教师:俞先生是其中的一位。

俞平伯简介

俞平伯简介

过程中情绪不高。

当来到罪己碑前,听介绍说该碑是根据乾隆皇帝为修建团河宫耗资过大而下的罪己诏刻制而成,先生顿时精神一振,挤过人群,走到碑前,仔仔细细看完了整个碑文,很感慨地说了一句:“连封建皇帝都知道做个自我批评。

”立时全场肃然。

在当时的背景下,能公开讲出这句话,是需要有足够的勇气、高度和知慧的,只有俞先生这样学识渊博的长者,才能机智、委婉而入木三分地说出这句话。

当时“文革”败局已定,冤狱遍布全国,经济频频崩溃,但江青等人不肯认输,不做半句自我批评,而在搞什么“评水浒,批宋江,批投降派”。

全国有正义感的人民早已义愤填膺,可都是敢怒不敢言。

我把俞老先生的这句话和其他两件事写成文章《俞平伯先生二三事》寄给北京晚报。

发表时只有前两件事,但也引起不少读者的兴趣。

据当时晚报副总编李凤祥先生说:文章见报不久,他就接到俞先生的高足、北大名教授吴小如先生的信。

吴教授说文中的俞先生写得很像本人,很生动。

当时俞先生的家乡浙江省德清县正在编一本有关俞先生的书,吴教授立刻推荐了我那篇小文,并被收编在书中。

几家文摘报做了转载,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老槐下的俞平伯》一书也选用了是文。

文章的第一件事是俞先生和文研所所长、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先生一起挨斗时,俞先生巧妙地为何先生解围的事。

另一件事可能是因为篇幅关系被编辑删除。

我觉得那件事也足以表现俞先生的风骨,现补写如下:俞先生在建国后不久就被最高领导点名批评,冠以“反动”帽子,江青闯进《文艺报》编辑部,质问总编冯雪峰为什么“压制”小人物批判俞平伯!为此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批判运动。

但俞先生毕竟是大作家、大学者,凭着他杰出的学术地位,还是被评为一级研究员,在当时工资是相当高的。

“文革”一开始,俞先生就被抄了家,把他赶到一个小房子里住,工资也遭扣发,只给少许生活费。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以后,来我国访问的外国学者、华裔学者渐渐多了起来,不少人都打听俞先生的消息。

有些人甚至要求会见俞先生。

著名散文作家俞平伯

著名散文作家俞平伯

著名散文作家俞平伯俞平伯中国著名的作家,在的其他方面的成就也有不少。

俞平伯简介俞平伯(1900年1月8日—1990年10月15日),原名俞铭衡,字平伯。

浙江湖州德清东郊南埭村(今乾元镇金火村)人,出生于江苏苏州。

[1] 散文家、红学家,新文学运动初期的诗人,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

清代朴学大师俞樾曾孙。

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的创始人。

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

曾参加中国革命民主同盟、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与等人创办《诗》月刊。

[2]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俞平伯积极响应,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执教于著名学府。

俞平伯是“新红学”的开拓者之一,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和具有高尚情操的知识分子。

参加北京大学的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文学团体,提倡“诗的平民化”。

[3] 俞平伯主要著述有《辨》(《红楼梦研究》)《冬夜》《古槐书屋问》《古槐梦遇》《读词偶得》《清词释》《西还》《忆》《雪朝》《燕知草》《杂拌儿》《杂拌儿之二》《古槐梦遇》《燕郊集》《唐宋词选释》《俞平伯全集》。

俞平伯散文特色俞平伯的散文得益于晚明名士派小品,但不是着意的摹仿或沿袭,更多的是一种异代同声的交融共振。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精神活动,任何共同的趣味或倾向的形成,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造就,不能不留下时代的印记。

[14]俞平伯的散文属周作人的“美文”一派。

他20世纪的散文集有《燕知草》和《杂拌儿》。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陶然亭的雪》、《西湖六月十八夜》都是散文中的名篇。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描写情景交融,景色朦胧,是他散文的代表作。

《陶然亭的雪》中,冬日黄昏的迟暮,为静穆凄清之情浸染,在记叙、抒情中又生发一些悠闲的意想,情、景、理、趣水乳交融、笔浓而意淡。

《西湖六月十八夜》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倦意朦胧的西湖的变幻的美,造成一种空灵的意境。

俞平伯的散文很少触及重大现实问题,而以独抒性灵见长。

俞平伯诗词赏析全集

俞平伯诗词赏析全集
4. 倡导人文关怀:俞平伯的诗词作品中体现了他对人文关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态度。他关注社会问题,关 心弱势群体,通过诗词表达对社会不公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呼吁人们关注人道主义价值和社 会正义。
俞平伯诗词赏析全集
5. 独立思考的精神:俞平伯的诗词作品体现了他独立思考的精神。他对传统文化和思想进 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体系。他的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对传 统文化的借鉴和创新。
俞平伯诗词赏析全集
俞平伯(1918年-2013年),原名俞平,字平伯,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 文家、翻译家。他的诗词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艺术形式而著称。 以下是对俞平伯诗词的赏析:
1. 内容丰富多样:俞平伯的诗词作品涉及广泛的主题,包括自然景观、人生哲理、历史典 故等。他善于观察生活,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 思考。
总的来说,俞平伯的诗词作品以其丰富的内容、真挚的情感、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独立思考 的精神而备受赞赏。他的作品对于读者来说,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和 人生的指引。
2. 感情真挚深沉:俞平伯的诗词表达了他对生活、人性和世界的深刻感悟。他的作品中透 露出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人间情感的关怀,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共鸣和触动。
俞平伯诗词赏析全集
3. 艺术形式独特:俞平伯的诗词作品在艺术形式上具有独特性。他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 比喻、夸张、对仗等,使诗词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他还注重音韵的节奏感和韵律的变 化,使诗词具有音乐性和美感。

俞伯平简介

俞伯平简介

俞伯平简介俞平伯(1900─1990.10) 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诗人,作家。

原名俞铭衡,以字行。

浙江德清人。

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先后任浙江省视学、浙江师范国文教员,上海大学、北大女子文理学院教授,一度赴英、美,均不久即返。

曾加入过北京大学的“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文学团体,是新文学运动初期的重要诗人,提倡过“诗的平民化”。

1922年1月,曾与朱自清、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创办五四以来最早出现的诗刊《诗》月刊。

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是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

主要作品有诗集《冬夜》、《古槐书屋间》,散文集《燕知草》、《杂拌儿》。

学术著作《清真词释》、《唐宋词选释》、《脂砚斋红楼梦辑评》、《红楼梦八十回校本(附校字记)》等,其《红楼梦辨》(1923年初版,1952年修订更名《红楼梦研究》)是“新红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1990年10月15日逝世,终年91岁。

俞平伯──人生不过如此(散文集目录)“标语”怕-并序《冬夜》自序清河坊《孤坟》序秋荔亭记《近代散文钞》跋秋荔亭随笔《西还》书后人力车《燕知草》自序山阴五日记游《忆》自序身后名《致死者》序随笔两则重刊《浮生六记》序谈虎丘截代拟吾庐约言草稿(代序)陶然亭的雪重印《人间词话》序为《中外文丛》拟创刊词谷音社社约引言为暴春霆题其先德《林屋山民馈米图》跋《灰色马》译本为何经海募款启重来之“日”文学的游离与其独在城站文训出卖信纸我的道德谈春来我生的那一年春在堂日记记概我想打桔子无题(一)打破中国神怪思想的一种主张—严禁阴历无题(二)冬晚的别五四忆往读《毁灭》西湖的六月十八夜风化的伤痕等于零析“爱”赋得早春闲言古槐梦遇贤明的——聪明的父母怪异的印象(残稿)性(女)与不净广亡征!雪晚归船癸酉年南归日记演连珠国难与娱乐阳台山大觉寺湖楼小撷以漫画初刊与子恺书祭舅氏墓下文与绍原论祓坚匏别墅的碧桃与枫叶元旦试笔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月下老人祠下教育论芝田留梦记戒坛琐记致汪君原放书进城稚翠和她情人的故事救国及其成为问题的条件中年雷峰塔考略重过西园码头略谈杭州北京的饮食眠月梦记梦游。

俞平伯:闲言

俞平伯:闲言

俞平伯:闲言俞平伯:闲言非有闲也,有闲岂易得哉?有了,算几个才好呢?或曰:暇非闲,解铃还仗系铃人,而乌可多得。

夫闲者何也?不用也,试长言之,不用如此而竟如此了也。

全国岂有必者乎?岂有必如此必不可如彼者乎?岂有必如彼必不可如此者乎?岂有非恭维不可者乎?毕竟想不出这是怎样一回事也。

于是以六合之宽,而全部皆闲境也;林总归盛而全部皆闲情也。

虱其闲者是曰闲人,闲人说的当曰闲话。

这姓名有点王麻子张小泉的风流。

不大好。

俗曰蜚短流长,然孔二夫子有《论语》,其弟子子路亦然,曾经还有过《语丝》,这语字排行也不大稳当。

况乎食不语,寝不言,我说的都是呓语哩,这年头,安得逢人而语,言罢了矣。

言者何?无言也。

红莲寺的圣人先我说过了。

昔年读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颇怪《品德》五千言从哪里来的。

予欲无言,所以都说国师公假造五经。

他有此本领乎,可疑之极矣!再查贝叶式的尔雅,言;无言;无言,言也。

疏曰:无言然后言,知无可言则有可言,知绝无可言,则大有,特有可言也。

善哉,善哉,樱桃小口只说杀千刀,一礼拜之辛苦不可惜么?试引全章子曰,予欲无言。

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夫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夫何言哉!此从章氏《广论语骈枝》说,鲁论之文殆如此也。

圣则吾不能,乃自比于天,恐无此荒唐的孔子。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在六合之间者毕矣。

何可说,何不可说;何须说,何须不说。

五千言不算少,无法老子未当以自己为知者,所以咬它不倒。

凡圣贤典文均仔细作闲言读过,则天人欢欣。

不幸而否则,它一变而为沉重的道统,只要我的话能传,载,负荷,我一变而亦为道统,要无尽的灰子灰孙来传载负荷,那就直脚结束,直脚放屁哉!话只要这一个说法,非如此不可的,却被我说了;那末你呢?如彼,当然不可,不如彼也不可。

不如彼未必就如此,会如伊()的,如伊又何当行。

总归,必确实如此然后可,这是论理。

至于原情,确实如此也仍是不能够。

既生瑜何生亮,苍天呀苍天!你听听这调门多糟心!所以有必要确实如此而又差这么一点,或许能够Pass,好欠好也难说,你总是不大行的。

红学人物简介之六:俞平伯

红学人物简介之六:俞平伯

红学人物简介之六:俞平伯
俞平伯(公元1900年——1990年),浙江德清人。

长期在大学执教。

曾一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在文学研究中,他的成就最大,影响最深,也最为人们注意的,是他的《红楼梦》研究。

他是新红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俞平伯从事《红楼梦》研究,开始于1921年。

当时基本的红学观点是:《红楼梦》是感叹作者自己身世的,是作者的“自传”。

由这一基本观点所派生,他还有几个具体的红学观点:一、《红楼梦》是为情场忏悔而作的;二、《红楼梦》是十二钗作本传的;三、《红楼梦》的风格是“怨而不怒;”等等。

此外,他还说林黛玉和薛宝钗若“两峰对峙,双水分流,各极其妙,莫能相下”;后四十回是高鹗续作,,虽然处处追寻雪芹原意,但由于生活经历、志趣信仰不同,个性相差太远,所以总是“貌似神非”,终于失败。

他还指出,但在社会心理“要使宝玉拜相封王,黛玉夫贵妻荣”的情况下,“《石头记》到现在能保持悲剧的空气,……功绩全归之于兰墅”,所以高鹗“虽不是雪芹的功臣,也还不至于是罪人”。

俞平伯的红学思想,五十年代曾受到批评,使他在政治上和学术上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其后,他对“自传说”这一带根本性的红学观点作了修正,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小说,不能离开小说的艺术形式来对它进行研究。

贾宝玉是书中的一个人物,大观园是书中描写的一个园子。

小说有虚构,因此,“不可能把小说中的人、事、物都一一落到实处,研究《红楼梦》还应该着眼于它的文学和哲学,经济和政治……”。

(岁寒斋主辑)。

俞平伯论古诗词

俞平伯论古诗词

俞平伯论古诗词俞平伯(公元155219),西晋湖南长沙芙蓉县(今湖南省湘潭市)人,汉族,三国曹魏学者、文学家、官吏。

其《俞氏诗词》,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史学和文学理论史上的重要著作。

在《俞氏诗词》中,俞平伯把中国古代文学融入史学,把古代史学和文学结合起来,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主要分为“十三书”和“五言”。

其中,“十三书”是指《诗经》、《礼记》、《易经》、《九章算术》、《尔雅》、《说文解字》、《百家姓》、《传》、《论语》、《楚辞》、《史记》、《战国策》、《吕氏春秋》共十三部。

“五言”是指五种诗歌,包括抑扬长太、律诗,格律,离骚,抱负,还有五首诗歌。

俞平伯在《俞氏诗词》中对古诗词及其本质做了非常深入的介绍和论述,他认为古代文学的根本特征在于有效的表达古人的思想和情感,在古代,文学主要是以诗句为主,所以古诗词就具有特殊的意义。

俞平伯认为,古诗词的核心应当以诗歌的节奏为主,它是通过用韵文的方法,以及平仄之类的技巧,来表达和定向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诗歌强调抑扬长太,韵律缜密,运用简洁、平缓、自然的句子,可以利用节奏来表现出思想和意境,使诗歌更加动人。

俞平伯还指出,古诗词也应该用有限的词句去表达情感和思想,以便更好地表达内心世界,使古诗词有更加生动的效果。

俞平伯把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作为分析古诗词的主要依据。

他认为,古诗词的节奏主要分为五种:抑扬长太、赋、律、离骚、抱负。

这五种节奏,各有其特点,抑扬长太以间歇韵为主,以开门见山的语气表达思想;赋以押韵为主,注重抒情、婉约;律以间押韵为主,手法活泼,有押韵、抑扬兼备的特点;离骚以押韵、间歇韵相结合为主,以古雅优美的语言表达;抱负以押韵为主,语言较抽象。

这五种古诗词的节奏,都包括了一定的韵律,以及一套完整的文学表达形式,构成了古代文学的一个主要特点。

俞平伯在《俞氏诗词》中,对古代文学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他把古代文学作为一种文化产物,结合实际,从不同角度去考察评价古代文学。

《解连环》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解连环》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解连环》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解连环》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原文出自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

白娟 夜读红楼三千字

白娟 夜读红楼三千字

白娟夜读红楼三千字夜读红楼明白了,“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薛宝钗,历来是个褒贬不一的人物。

在脂粉堆里,在曹公笔下,她是个与林黛玉齐名的女子,可以说是书里面未出阁的女子里受封建礼教的影响最深,品格最符合当时价值观的人。

在这个繁华的园子里,在众人的目光中,这个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的美人一现身,便惹得黛玉心中悒郁不忿,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使得底层人物与她关系不错,同时轻言寡语,端庄凝重,又在上层人物心中加了不少分。

史湘云曾对林黛玉说:“谁也挑不出来宝姐姐的短处。

”赵姨娘和王夫人夸“宝钗虽年轻,却想得周到,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又展样,又大方,叫人敬服。

”众婆子对于宝钗对大观园的管理也服服气气:“姑娘说得很是。

从此姑娘奶奶只管放心,姑娘奶奶这样疼顾我们,我们再要不体上情,天地也不容了。

”光鲜亮丽的面子,宝姐姐从来不缺。

林黛玉曾在金兰契一回对宝钗感叹:“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让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

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

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得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

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

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

若不是从前日看出来,今日这话,再不对你说。

”能让素来清高自许的林妹妹掏心掏肺地对这个竞争对手说出这样一番话,绝不是全无来头。

我并没有去索引考据,却也知钗黛合一说。

先前薛宝钗曾对黛玉提起自己幼时“也是个淘气的”,爱看些“西厢”“琵琶”“元人百种”等等,黛玉的笑话只有宝钗最懂,破开来讲给众人,别人才解其幽微之处的趣味,因为她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知识储备、体悟路径一致。

红楼点滴录:俞平伯是少见的坦诚派90

红楼点滴录:俞平伯是少见的坦诚派90

红楼点滴录:俞平伯是少见的坦诚派90俞平伯《漫谈红学》⼀⽂中写道:
红楼梦好像断纹琴,却有两种⿊漆:⼀索隐,⼆考证。

⾃传说是也,我深中其毒,⼜屡发为⽂章,推波助澜,迷误后⼈。

这是我⽣平最悲愧之⼀。

⼈⼈皆知红学出于红楼梦,然后红学实是反红楼梦的,红学愈昌,红楼愈隐。

真事隐去,必欲索之,此⼀反也,贾⾬村⾔,必欲实之,此⼆反也。

⽼⼦⽈:反者道之⽤,或不可以之解嘲,亦辩证之义也,然吾终有⿊漆断纹琴之憾焉。

红学之称本是玩笔,英语⽈:Red ology亦不然。

俗云“你不说我还不明⽩,你越说我越糊涂了。

”此盖近之。

我常常说⾃⼰愈研究愈糊涂,道为众所河,斥为巨。

其实是⼀句真⼼语,惜⼈不为察。

在为数众多的红学家中,俞平伯是少见的坦诚派。

他论证之时细腻和⾔之凿凿,与书写之后的些许⽆奈,都是真诚的,这份真诚⽐什么都重要。

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闫效平。

俞平伯佚文辑校

俞平伯佚文辑校

俞平伯佚文辑校宣传 党 这两个词你怎么看法?俞平伯我觉得有些人会误解它们的,且每每如此,故述为闲评㊂有两点当作前言①看㊂我对它们一向很疏远,淡漠,如这般积极的说法尚是初次,亦只就事论事,大家总可信我本来没有什么成见的㊂必合于这些词的正常的含义,方适为闲话的资料㊂若为非经常的,非正规的,非典型的,变态的,病态的,都不在本篇范围内,如宣传,而歪曲违反了事实,结党则营私病国之类㊂(一)我向来不大喜欢 宣传 ,为朋友们所知㊂但宣传的本身并没有善恶可言,善恶在它的内容㊂倘然所宣传的都是好话呢,那么总应该喜欢801① 前言 当为 闲言 ,此语为俞平伯的 常用语 ,意指 一家之言 随便说说 ,俞平伯为此专门写有‘闲言“一文,收‘俞平伯全集“第2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33 435页㊂俞平伯佚文辑校它了罢,也并不见得,大家都怕它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这恐惧倒是实在的㊂所以宣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方为正确:(一)要说好话,这很容易的㊂谁肯在表面上说坏话为自己作反宣传呢?(二)要合事实,最低限度不远乎事实㊂这是难的,有时无从考察也㊂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轻信人言,孔夫子也曾上过当的㊂但若过于怀疑,辄以小人待天下,又不可为训,毋宁君子可欺以其方耳㊂宣传,若说好话又近乎事实,却没有什么要不得㊂此即古之说教,亦不必远引佛耶回诸教的宣传,即以孔门为例㊂孔子的学说算不算宗教是一个辩论的题目,而孔学的地位相当于宗教,或者过之,则毋庸怀疑,孔子的职志亦与其他的教主,毫无二致也㊂只要我们说的是好话,当然愈说得多便愈好,愈说得响亮便愈好,以大声申诉民生的疾苦,宣扬人间之真理,所谓 民之喉舌 ,那有什么不好!‘荀子㊃劝学篇“中有这么一段: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㊂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㊂荀子他也要搭乘火车轮船,飞机,那么无线电,扩音器,话匣子,大喇叭,新闻纸,标语,广告,传单,小册子, 那些玩意儿,我们虽认为很俗气,但如内容不坏,都是有大用的,所谓 善假于物 ㊂虽先哲复生,如荀孟颜孔,亦不能废也,再看‘论语“上这一段,就更明白了㊂901民国报纸副刊与作家佚文辑考仪封人请见㊂曰: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㊂ 从者见之㊂出,曰: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㊂木铎难道不是宣传的工具?它和街面上的救世军的洋鼓洋号不一样吗?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㊂孔子是上帝的宣传部长,也是他的发言人,所谓 宣传 也者,实为古教的长技故态,不过披上摩登的风衣罢了㊂说到淑世的观点,当然人好,世界才会得好,但人怎样才会得好呢?自有客观条件的存在,即所谓唯物的看法㊂但仅仅衣穿得好饭吃得饱,也不一定会懂得道理的, 衣食足而知礼仪 ,虽为至理名言,但 饱暖思淫欲 不也是一句老话,代表着真理的另一面么? 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 ,唯物也还是唯心㊂有人或许说,这是教诲,不只是宣传㊂不错㊂教诲渐进而务本,宣传急起以治标,如鸟之两翼,人之两足,不可偏废也㊂宣传实是教诲的扩音器㊂心存淑世的人,何必Ѳ①避这大喉咙呢,他又何必定要用蚊子的声音来说话呢㊂(二)宣传不必尽出于党,二者的关系却甚为密切㊂说起 党 来,一般人的误解它,怕它,似较宣传为尤甚㊂这当然有原故的㊂照传统的说法, 党 并不是句好话,如‘尚书“ 无偏无党 ,‘论语“ 君子不党 , 嫉妒固蔽 见于‘楚辞“, 比而不党 见于‘晋语“㊂这没有多大的关系㊂同名异实,重在所诠表的内容㊂古人以①原文此处不清,疑为 回 字㊂011。

散文家俞平伯的诗词精选

散文家俞平伯的诗词精选

【导语】俞平伯关于新诗的理论与评论曾在当时乃⾄中国新诗产⽣过长远⽽深刻的影响。

“⾃由”是俞平伯诗论的核⼼语汇,张扬与“⾃由”相对应的个性品格的创造精神,是俞平伯诗歌理想观的基本内容,也是其“主义”说的本质内核。

下⾯就给⼤家分享下散⽂家俞平伯的诗词,欢迎阅读!【篇⼀】散⽂家俞平伯的诗词 《绩⿇》 脱离劳动逾三世,来到农村学绩⿇。

鹅鸭池塘看新绿,依稀风景似归家。

《⽟楼春·和清真韵寄环》 花花草草随⼈住。

形影相依⽆定处。

江南⼈打渡头桡,海上客归云际路。

消愁细把愁重数。

执⼿正当三⽉暮。

今朝悄对杏花天,那⽇双看杨柳絮。

《霜花腴·尚湖泛⾈》 稻塍径窄,耐浅寒、低颦屡整罗裳。

风懒波沉,橹稀⼈淡,深秋共倚斜阳。

暮⼭静妆。

对镜奁、还晕丹黄。

溯来时、翠柏阴多,故家乔⽊感凄凉。

谁醒泛秋轻梦,近荒城⼀⾓,夜⾊茫茫。

邀醉清灯,留英残菊,连宵倦客幽窗。

旧游可伤。

纵再来、休管沧桑。

更西湖、倩影兰桡,哪堪思故乡。

《浣溪沙·⽴春⽇喜晴》 昨夜风恬梦不惊。

今朝初⽇上帘旌。

半庭残雪映微明。

渐觉敝裘堪暖客,却看寒鸟⼜呼晴。

匆匆春意隔年⽣。

《鹧鸪天》 良友花笺不复存。

与谁重话劫灰痕。

⼉嬉未识王纲解,⽼讶居邻鲜弟昆。

⼈已去,总休论。

清朝⽆事到黄昏。

斜风细⾬长亭路,且待新来客扣门。

《南柯⼦·和清真》 ⼩扇团团雪,轻罗剪剪冰。

偶循阑曲听蛩声。

恰讶⼀枝凄艳付闲庭。

索笑脂饧泫,低眸粉泪清。

幽姿何意媚宵⾏。

宛转因风履响逗流萤。

《浪淘沙·和后主》 秋⾬听潺潺。

叶⼦珊珊。

炉烟不暖客⼼寒。

约略春归才⼏⽇,如梦悲欢。

翠袖倚危阑。

迟暮江⼭。

鳞游⽆翼去原难。

拟把鱼书凭雁⾜,寥落⼈间。

【篇⼆】散⽂家俞平伯的诗词 《齐天乐·残灯》 沉沉寒⾬如年夜,西窗只余凄哽。

渐减清晖,频移永漏,⾃惜伶俜孤影。

瞢腾梦醒。

已⾦粟垂花,⽟荷⽣暝。

⼏许兰膏,为谁⾟苦镇长炯。

华堂欢宴乍歇,背⼈深拥髻,娇倩曾凭。

俞平伯的旧体诗

俞平伯的旧体诗

俞平伯的旧体诗俞平伯,五四时期的新诗人,著名的红学家,著作甚多。

他自1923年之后,也写旧体诗词。

词作多于诗作。

请看他的几首旧体诗。

(一)《京师旧游新忆》三首1,什刹海频有骄骢陌上嘶,风蝉寥戾过杨枝。

楼头灯影楼前月,醉里情怀似旧时。

寥戾,寥唳,声音凄清。

南朝宋谢惠连《秋怀》: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雁。

什刹海,实是人工湖,元代称大泊子,湖中有小岛。

2,京西薛家山偶移尘躅过山林,裁罢南岗又北岑。

重过琅玡欢意减,更怜于桂未成荫。

躅,足迹。

裁,同“才'。

岑,小而高的山。

3,景泰帝陵百年陵阙散芜烟,芳草牛羊识旧阡。

一树山桃红不定,两三人影夕阳前。

景泰帝,明代宗(1450一1457)。

(二)《自从一别到今朝八解》1920年代,北京有一《歌谣周刊》,某期登了一篇《自从一别到今朝》的民歌。

俞借题发挥,作此组诗。

其一自从一别到今朝,楼外青山属尔曹。

绿杨影子明如许,斜日归船过断桥。

其二自从一别到今朝,双燕来时误旧巢。

江南草长飞蝴蝶,堤上萋萋绿不消。

其三自从一别到今朝,愁问南湖第几桥。

牵牛童子桥下走,断梗桃花水上漂。

其四自从一别到今朝,保俶亭亭立碧坳。

凄然无恙西湖路,回首烟封昔梦摇。

保俶亭是西湖名胜,在西湖北岸宝石山上。

其五自以一别到今朝,冠盖京华酒肉骄。

谁减湖唇亭午热,雪藕青菱一担挑。

其六自从一别到今朝,偶话闲宵清泪抛。

一恸楼头曾何益,亲送前人出远郊。

其七自从一别到今朝,九陌风沙影寂寥。

无复螺青帘外笑,绕城曲曲黄泥醪。

其八自从一别到今朝,冬尽春归夏又交。

君种稻华肥大否,我栽桃花几多高。

俞氏一位朋友激赏其中“斜日“,“雪藕“等句,以为“皆风谣最质实不可缺处,使人如见钱塘风物,可赏也。

“不过“回首烟封“,“九陌风沙“等句,仍流露出文人之诗的痕迹,不若民歌之如从口出。

《红楼梦》里的北京话,真是生动极了--俞平伯

《红楼梦》里的北京话,真是生动极了--俞平伯

《红楼梦》里的北京话,真是生动极了--俞平伯《红楼梦》可以说是京味儿文学语言的开山之作,正是这部作品,让北京话,或者说让京味儿文学语言,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然,持这种观点的不是我一个人。

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说:“北京话是全中国最优美的语言,《红楼梦》里的对话几乎全部是北京话,而且是经作者加工洗练过的北京话,真是生动极了。

”俞先生虽然是浙江生人,但长期在北京生活和工作。

他的曾祖是江南大才子俞樾,父亲俞陛云是光绪年间的探花。

作为世家子弟,俞先生没给祖宗丢脸,他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大学,文科毕业后,他便跟文结下不解之缘,先后在燕大、北大、清华任教,这之后几乎就没离开过北京。

他家的老宅子在东城的北竹竿胡同38号。

他在此住了55年,1979年,才搬到西城三里河的南沙沟。

俞先生是1900年生人,1990年10月去世,整90岁,也算高寿。

我有幸在他晚年,跟他见过几面。

俞先生虽然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而且是教书的,但听他说话,依然带有南方口音,普通话并不很标准。

不过,他的口语里,时不时也会带出一两句北京土语。

我印象极深的是他聊天时,随口说了两个词儿:“这裉节儿”和“惹娄子”。

这可是典型的北京土话呀!俞先生是著名的“红学家”,我不失时机地跟他聊了两次《红楼梦》。

他认为《红楼梦》运用北京话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正因为如此,这本书才把人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同时也把事儿写得具体生动,状物传神。

“您觉得《红楼梦》对中国文化的最大贡献是什么?”我问俞先生。

“语言。

”俞先生不假思索地说:“《红楼梦》的北京话写得太生动了!”真是大家呀!多少年之后,我品味着俞先生当年说的话,不能不为他独到的眼光所折服。

我理解曹雪芹为什么能写出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跟他的落魄的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

正因为他家道中落,怀才不遇,又中年丧子,郁郁寡欢,生活在底层社会,与贫穷的旗人朋友和汉族朋友朝夕相处,掌握了大量的民间语言,才“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红楼梦》。

《浮生六记》读书笔记

《浮生六记》读书笔记

《浮生六记》读书笔记《浮生六记》读书笔记1清秋夜雨,灯影映窗红。

看完了浮生六记也该写点什么很少看这种言情类的货色,但,我感动于沈复与陈芸的爱情。

我赞慕着他们的平常生活的诗情画意,我倾心于他们的诚挚恩爱至逝世不渝,我仰望着他们毕生平常却心怀磊落,心无羁绊,超然脱于尘俗。

《浮生六记》,分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崎岖记愁》,《浪游记快》,后两记疑是伪作《中山记历》和《摄生记逍》,这个我是百度来的。

这是一本自传体散文集,四记交叉相联,所记所叙固然都是日常琐事,平铺直叙,然情真意切,一点不腼腆作态,更无学究之气,惟是灵秀冲淡,读来如一缕嫣然清风渐渐拂面。

打开《闺房记趣》,沈三白刻画了一个清丽灵妙的女儿形象:“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

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这是他年少时初见陈芸的情景。

那夜,芸给他吃自制的腌菜暖粥,吃的正香时,芸堂兄挤身而入,戏谑笑道:“我要吃粥你不给,本来是专门给你夫婿筹备的!”呵呵,当时沈陈二人就酡颜了。

读此处我亦莞尔微笑,圆满姻缘一粥引之。

尔后便是两人成亲,一段最幸福美妙的时间。

我一遍遍地被他们的真爱打动着。

他们的恋情并不惊天动地,也非旷世绝恋,更非千古名唱。

我只是为他们最平凡最轻微的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而深深激动。

夫妻饮茶谈诗论词,芸曰:“杜(甫)诗锻炼精绝,李(白)诗洒脱落拓;与其学杜之深严,不如学李之生动。

”春景,三白欲携芸远出远足,芸巧扮男装,见人问则以表弟对之。

呵呵,竟无人识辨。

夏日,芸头戴茉莉花,三白戏谑说佛手为香之君子,茉莉为香之小人,何以亲小人而远君子,芸亦笑说:“我笑正人爱小人。

”夫戏妻谑,笑俗为雅。

读着读着,我忍不住爱慕沈三白,他有着那么美好高明的妻,更不由自主连声惊叹陈芸,芸于日常细琐之事,也处处流露着灵慧奇妙,体现着匠心专制,诗情画意。

这是多么颖慧的可恶的女性啊!夫妻二人同亲戚扫墓山中,芸捡回一堆峦纹白石,拿回家,在宜兴长方盒中叠成一峰,若临水石矶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俞平伯:闲言
俞仄伯:忙言
非有忙也,有忙岂难失哉?有了,算几个才孬呢?或谓:暇非忙,解铃借仗系铃人,而黑否多失。

妇忙者何也?没必要也,试少言之,没必要云云而竟云云了也。

全国岂有必者乎?岂有必云云必不成如彼者乎?岂有必如彼必不成云云者乎?岂有非阿谀不成者乎?……究竟念没有没那是怎样一归事也。


于是以六合之严,而所有都忙境也;林总之衰而所有都忙情也。

虱其忙者是曰忙人,忙人说确当曰忙话。

——那名字有点王麻子弛小泉的风骚。

没有年夜孬。

雅曰“忙言忙语”,然孔两妇子有《论语》,其弟子子路亦然,以前另有过《语丝》,那语字排止也没有年夜稳当。

况乎“食没有语,寝没有言”,尔说的皆是呓语哩,那年初,安失遇人而语,言罢了矣。

言者何?无言也。

红莲寺的贤人先尔说过了。

昔年读到“知者没有言,言者没有知”,颇怪《品德》五千言从那里去的。

“予欲无言”,以是皆说国师私伪制五经。

他有此能耐乎,否信之极矣!
再查贝叶式的“我俗”,“言;无言;无言,言也。

”疏曰:“无言然后言,知无否言则有否言,知续无否言,则年夜有,特有否言也。

”擅哉,擅哉,樱桃小心只说“杀千刀”,一星期之辛劳不成惜么?
试引齐章——
子曰,“予欲无言。

”子贡曰,“子如没有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妇何言哉,四时止焉,百物熟焉,妇何言哉!”
此从章氏《广论语骈枝》说,鲁论之文殆云云也。

圣则吾不克不及,乃自比于地,恐无此荒诞的孔子。

“万物静不雅都得意,四时佳废取人异”正在六合之间者毕矣。

何否说,何不成说;何须说,何须没有说。

五千言没有算长,无法嫩子已当以本人为知者,以是咬它没有倒。

凡圣贤典文均仔细做忙言读过,则地人欢欣。

可怜而否则,它一变而为极重繁重的叙统,只要尔的话能传,载,负荷,尔一变而亦为叙统,要无尽的灰子灰孙去传载负荷,这便曲手完结,曲手搁屁哉!话只要那一个说法,非云云不成的,却被尔说了;这终您呢?如彼,固然没有止,
没有如彼也没有止。

没有如彼已必便云云,会如伊的,如伊又何当止。

——总之,必确实云云然后否,那是“论理”。

至于“本情”,确实云云也借是不成以。

“既熟瑜何熟明,苍地呀苍地!”您听听那调门多糟口!以是必需确实云云而又差那么一点,或者能够Pass,孬欠好也易说,您老是没有年夜止的。

对您云云,对他,伊,她,俱无没有云云的,尔之为尔总算舒适失到了野了。

人人皆要舒适失抵家,而今后甜矣。

那是“箭雨阵”。

《启神榜》所已载,《刀剑年龄》所没有传,您叙甜也没有甜。

此盖只教会了谈话,而未曾教会说忙话之故也。

忙话到底欠好,忙言为是。

言者何?自言也。

“忙言”之做,自警也。

宁为《隋唐》之罗成,没有做《火浒》之花枯,此衲子正在癸酉新秋领高的第一个愿,如破袈裟,亚们。

一九三三年一月两十六日。

附件附件附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