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在语文中的体现论文
问题意识在语文中的体现论文
问题意识在语文中的体现论文【摘要】问题在学习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鼓励、启发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发现问题、经过思考,敢于提出疑问,然后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问题意识一、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问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主体有通过实践反映客观存在、认识世界的能力。
问题的发现,依赖问题情境提供的信息,没有问题情境,问题意识无法培养。
情境的创设:一是原始事实材料的全面详尽的展示。
无论从哲学角度还是从美学角度讲,任何文本,小到用字用词,大到谋篇布局,从提高个人思想到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许多问题可供发现。
全面详尽材料的展示,丰富了问题信息,使实践主体能够发挥特长,建构知识,培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的精辟的提炼,是主旨所在。
抓住了课题,文章的内容也就了解了。
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课题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设置有争论性的问题,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进行互动合作式学习,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目的性,避免学生因知识和经验的缺乏,提出偏执性和肤浅性的问题,从而使之形成良好的自我判断,进一步思考问题。
以《秋天的怀念》一课为例,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散文,史铁生笔下对亲情的回忆与感悟,让人感觉亲切而意味深长。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本文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并不难,但是如何使学生深刻领会作者对亲情的感悟,如何让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激发感恩情怀,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呢?教师可以预设这样一个争论性的问题——《秋天的怀念》和《怀念母亲》两个文题,哪一个更好?学生在比较中,能够进一步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的主旨进行思考,抓住关键的词句,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体会,从而唤起他们最真切的情感体验;三是课堂引进日常生活问题。
浅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浅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对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水平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要有效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阐述一下意识的重要性。
首先,问题意识是真正的阅读动力。
一个能够主动思考问题的学生往往会比一个单纯阅读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兴趣,保持集中的注意力,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
在学习过程中,问题意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进而在理解和记忆上有所突破。
同时,问题意识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从而更好地发挥阅读策略的作用,比如快速定位信息源,选择最重要的内容阅读,以及辨别作者在文本中的立场和意图。
其次,问题意识是思维能力的锻炼。
问题意识是让学生思考和发问的关键环节,而思考和发问是高级思维能力的表现,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意识是思维能力的通道,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不断探究,并从中获得知识。
最后,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只要有问题意识,就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从而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创新思维,产生新的思路和见解。
这种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于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创意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都有着不可否认的积极意义。
总之,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问题意识的培养不可谓不重要。
问题意识既是真正的阅读动力的来源,又是锻炼思维能力、创新思维的关键路径。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学校应该加强问题意识训练,多设计各种情境下的问题,进行日常的模拟测试和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发问,养成卓越的问题意识,以激发出他们潜在的学习、思考和创新潜力。
浅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浅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问题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问题意识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欲望,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
也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促进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其更加乐于接触和探索不同类型的文本。
培养问题意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学习问题意识培养、思考与探索欲望、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综合能力、重要性。
1. 引言1.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都处于成长和发展阶段,因此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不同体裁的文字,学生可以从中发现作者表达的问题、思考作者的用意,进而培养自己对于问题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
这种培养问题意识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形成批判性思维,不盲从不偏执,敢于提出质疑和探究。
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和重要性,才能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2. 正文2.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欲望,让他们对于课文中的问题和疑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促使他们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究。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论文
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
心理研究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
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只有个体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时,思维才算真正发动。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语文教师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找问题、提问题,才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唤起学生学习主体意识。
一、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使学生敢问。
但是,许多学生普遍存在这种心理: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浅显、幼稚而招来讥讽,或者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引起老师的不悦,所以大多沉默对之。
长期的沉默,学生的思维自然活跃不起来,头脑里的“问题”便越来越少。
因此,给学生创设真正宽松和谐的民主课堂,真正做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至为必要。
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应该是教师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索、交流,而不是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
教师在课堂上应尊重所有学生的人格、思想、个性以及他们各自的哪怕是极为细小的创造力。
课堂上无论学生提的问题多么肤浅,多么幼稚,甚至离题万里,也不要简单予以否定,都须给予热情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引导他们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
在这种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方能逐步解放自己,在思维的空间自由驰骋,逐步做到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勇于提问,善于提问。
二、教师要做“问题专家”,强化问题意识,让学生多问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
如果教师自己不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甚至还会扼杀学生原有的问题意识。
所以,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在课堂上不断设计出新颖的、各式各样的,由浅入深的问题,教师要成为“问题专家”。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论文]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摘要】“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摇篮”,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意识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就会形成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就会调动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就会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着力点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播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
在课堂上,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会消除学生难以开口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学习主动。
当学生提不出问题、提出的问题简单、肤浅或不合逻辑的时候,教师应该在学生思维的探索性、条理性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在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方面给予拓展和挖掘。
当学生提出教师没有预想到甚至是超出教师认识范围的新问题时,教师也要学会随机应变,在与学生共同探讨中,巧妙、合理而准确地加以回答,使课堂气氛更加宽松和谐,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才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地对待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动学生创新求异,挖掘其可贵之处。
只有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焦虑感,才能使他们在与教师的平等对话中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释放,真正成为敢想、敢说、敢问的学习的主人。
二、优化课堂提问,教给学生提问技巧1.优化课堂提问。
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激活学生思维,还学生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能娴熟地组织课堂教学,更要善于从学生的发言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可以从三方面提出要求,反复训练:一是不要为提问而提问。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一、引言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环节。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问题意识是指对现实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认识和敏感,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思考与探索欲望,提高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1. 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语文教学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提问和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本、解读材料等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激发他们思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课文、观察现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环保问题、交通问题等,引导他们思考问题的背后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如改写故事情节、编写新的诗歌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三、培养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1.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课外阅读材料、多媒体资料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
通过广泛阅读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发现并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
2.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通过提供问题和情境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挑战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组织开展探究活动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比如调查研究、实验观察等,引导学生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浅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浅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阅读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文化素养、丰富知识储备、增强文学修养,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思考、探究问题,对于解决以上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问题意识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
在阅读中,理解与思考是密不可分的。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其主旨和要点,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文本的关键在于解决文章中的问题。
问题意识培养不仅能让学生在阅读材料中更好地捕捉重点,还能够有针对性地掌握语文知识,拓展知识面。
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探索答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问题意识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方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既是知识的获取方式,也是未来成长发展的基础。
通过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可以自主提问、自主思考,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方法,培养提出问题、整理思路、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自主探究和学习,还可以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问题意识培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乐于探究、自主学习的乐趣。
同时,学生也应该注意养成提出问题的好习惯,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论文
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在中学语文这块园地里,新课改之花开遍了大江南北,它从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不断冲击和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
特别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差慢费低”一直是困扰着我们教学一线的老师。
为此我借这股课改之风,就如何培养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意识做了粗浅的尝试。
一、培养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意识的基石——自觉意识这里提到的自觉意识仅是指教师的自觉意识,是一种建立在对教学规律、学科特点、学生认知和实际科学把握基础上的自觉。
教师只有形成强烈的自学意识,才可能设置更多的空间给学生,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1)全局把握的自觉意识怎样讲才最好,是摆在我们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在认识上要有强烈的全局把握的自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明确在什么时候预留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大纲》对新教材诗歌、散文和文言文部分的教学作了明确的指导性规定:“感受文学形象,品位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重点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
”这里对“感受”“品位”和“鉴赏”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强调“诵渎”和“背诵”。
(2)教学指导上的自觉意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把学生的“学”看得比教师的“教”更重要,注意他们学习方式的改善和学习意愿、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全发展。
同对,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
(3)文本理解上的自觉意识阅读教学是否到位,是否精彩,取决于教师在文本理解上的自觉意识,包括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思维的敏捷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
例如:我在教读《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几句时,便提山以下问题:“东、西、南、北”四字有怎样的含义呢?它与汉乐府《江南》中“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中的“东、西、南、北”有何不同?它们与徐渭题写在青藤书屋的对联“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凋人”中的“东、西、南、北”有什么差异?它们与王实甫写在阳关的对联“悲欢聚散一杯酒,东西南北万里程”中的“东、南、南、北”又有什么差别?这一连串的提问不仅点亮了课堂,而且诱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下自然而然地从想问到会问、善问。
浅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浅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问题意识的重要环节。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对于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保持敏感的意识,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意识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关键。
阅读是从文字中获取信息的过程,面对复杂的文本,学生需要通过问题意识的引导去发现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只有对问题意识有所培养,学生才能主动思考、梳理思路,针对性地去寻找答案。
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问题意识让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培养了他们对于事物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做到不轻信作者观点,对文章进行思辨和判断,以此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
问题意识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至关重要。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问题意识培养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探索态度去解决问题。
通过解决各类问题,学生能够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再是仅仅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问题意识的培养正是针对这一需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摘要: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石,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
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想问、敢问、爱问、会问,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意识;培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和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教师和课本的权威性,学生只有一心听教师的话,努力学习并提高成绩;也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一味灌输,把学生视为承载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参与,不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导致学生不敢或不愿提问,从而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受到了抑制,这些都迫切需要改变。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一、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初中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遇事总喜欢问为什么。
但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与渴望。
没有一定量的知识的积累,学生就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而且担心所提的问题过于肤浅,怕遭人讥讽,顾虑重重。
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学习,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才能厚积而薄发,形成敏捷的思维,产生各种真知灼见,从而质疑问难。
二、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课堂上学生不能积极提问,是因为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于用一种是与非的判断对学生的问题和答案做出反馈,这种泾渭分明的界限留给学生发挥的余地极其有限。
学生的问题遭到否定后,积极性受到挫伤,久而久之,便不敢提问了。
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气氛,为学生创造主动思考的环境,让学生想问。
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研究
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研究导语:问题意识是指对所处理的问题的敏锐发现、把握和理解的意识状态,它是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起点。
问题意识对于学习和写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初中语文写作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运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进行研究。
一、问题意识激发思维,提升写作质量问题意识是开展语文写作的基础,它能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展开思考,从而提升写作质量。
写作中的问题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文章主题的问题的追问和思考,二是对自身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通过对文章主题的问题的追问和思考,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主题,准确地把握文章要点。
学生在写“我的暑假计划”这个主题的作文时,可以通过问题意识来追问自己暑假计划的可行性、实用性等问题,从而写出真实可信的计划。
对自身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通过自我反思和问题意识的引导,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进一步提升写作质量。
二、问题意识激发兴趣,增强写作动力问题意识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和写作的动力。
学习和写作本身就是一种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意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到这种过程的乐趣和成就感。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通过问题意识的引导,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积极的心态可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在积极参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对语文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增强写作动力。
三、问题意识培养思辨能力,拓展写作视野问题意识不仅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拓展写作视野。
通过问题意识的引导,学生能够培养出具有辩证思维能力,敢于质疑和思考的思维习惯,从而在写作中能够有更多新颖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问题意识能够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多方面和多维度,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拓宽自己的写作视野。
漫谈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
漫谈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问题意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学习语文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比如写作素材的获取、写作观点的表达、写作结构的组织等等。
而问题意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使他们能够愈发主动地去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激发起写作的兴趣。
当学生在写作中遇到了无法表达观点的困难时,问题意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思考问题的本质,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增加了对写作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问题意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深度和广度。
在语文写作中,写作的深度和广度是非常重要的。
而问题意识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找到问题的本质,从而使写作更加深入。
当学生在写作中遇到了一些争议性的问题,问题意识能够帮助他们去发现问题的背后深层次的内涵,从而使得文章更具有深度和含义。
问题意识也能够帮助学生拓宽写作的广度,使他们能够更全面地思考问题,并将这些思考融入到文章中,使得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
问题意识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在语文写作中,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而问题意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这两种思维。
学生在写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问题意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辨别问题的是非曲直,发现问题的不足和矛盾,从而培养他们具有批判性思维。
问题意识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鼓励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获取写作素材,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对写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研究
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研究引言语文写作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的体现,更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考察项目。
许多初中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着思路不清,表达混乱,缺乏观点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学生的问题意识息息相关。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对周围环境和自身境遇中的问题充分认识和理解,并且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本文拟从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展开讨论。
问题意识与写作主题选择写作主题选择是写作过程中的第一步,而问题意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主题的选择。
一个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会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产生好奇心和思考,进而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成为写作的主题。
相反,缺乏问题意识的学生可能会选择一些毫无意义的主题,导致写作内容的空洞和无聊。
举例来说,一个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对家庭关系、校园暴力、环境污染等社会现象产生疑问,从而选择这些现象作为写作的主题,并尝试去探索其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而缺乏问题意识的学生可能只会选择一些平淡无奇的主题,写出来的作品毫无深度和观点。
问题意识与写作思路清晰度写作思路的清晰度对写作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问题意识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写作的目的和观点。
一个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会习惯性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这种思考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在写作时更加理性地安排思路,逻辑更加清晰,观点更加鲜明。
相反,缺乏问题意识的学生可能会在写作过程中陷入思路混乱的困境,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很难理清写作的重点和思路。
问题意识与写作表达能力写作的表达能力是写作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个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由于平时对问题的思考和总结,会有着更为丰富和灵活的语言表达方式。
他们能够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对问题缺乏认识的学生在表达能力上可能会显得单薄和平庸,无法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研究
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研究初中语文写作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重要环节,而问题意识是一种思维方式,指的是人们对现实问题的觉察和思考能力,对于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是深远的。
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有了问题意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
他们会提出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将这些问题转化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论点。
问题意识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文的主题和背景,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
当一个学生被要求写一篇关于环境污染的作文时,如果他具有问题意识,他可能会思考环境污染的原因、影响和解决办法,这样写出的作文会更具有深度和思考性。
问题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对于初中语文写作来说,观察能力和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
有了问题意识,学生会更加关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
观察能力和注意力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当一个学生发现身边的同学越来越爱玩手机,他的问题意识会引导他思考手机的好处和坏处,以及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从而写一篇有关手机使用的作文。
问题意识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写作是一项独立的思考活动,有了问题意识,学生会更有动力和自主性地进行学习和研究。
问题意识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搜集信息、查阅资料、展开调查等,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写作。
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
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能够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和方向,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观察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问题意识的引导,帮助学生写出更加有思考性和深度的作文。
漫谈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
漫谈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问题意识是人们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之一。
对于初中语文写作来说,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应用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写作是一种表达思想的方式,而思考是写作的基础。
当学生认识到写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他们会主动思考如何通过写作来表达和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意识引发了学生对于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了他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意愿。
通过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强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问题意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写作是一种观察和分析世界的方式,通过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问题意识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重收集并分析相关材料和信息,从中发现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原因,进而提出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在写作中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事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问题意识可以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而创新能力则是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意识使学生在写作中不仅仅是收集和整理信息,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通过提出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案,学生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来分析并评价不同观点和解决方案的优劣。
通过锻炼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编写能力和思维能力。
问题意识可以提升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写作是一种沟通和表达思想的方式,而问题意识则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通过培养问题意识,学生在写作中会更加有针对性地选择材料和信息,并将其组织成一篇层次清晰、逻辑严谨的文章。
通过不断练习和应用问题意识,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研究
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研究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对于问题的关注、思考和解决的意识。
在初中语文写作中,问题意识的存在与否对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重要性、问题意识对写作主题的选择、对写作立意的影响以及对写作组织和推理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问题意识在初中语文写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问题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标和方向,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收集和整理需要的素材。
通过问题意识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挖掘和分析问题的本质,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只有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解答,学生才能在写作中体现出独到的见解和深度的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问题意识对于写作主题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生所选择的写作主题应该是具有争议性和问题性的,这样才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如果学生在写作中缺乏问题意识,只是机械地完成作文任务,那么很容易选择一些平凡、陈词滥调的主题,这样的作文往往会缺乏思考的深度和独特性,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问题意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组织和推理能力。
在初中语文写作中,学生需要通过推理和逻辑的思考,将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有条理地组织起来。
只有通过问题意识的引导,学生才能够在写作中进行合理的推理和论证,形成严谨的逻辑结构,使自己的观点更加有力地得到支持。
问题意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手段,形成独到的表达风格。
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引导他们正确选择和确定写作主题,培养他们的写作组织和推理能力,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研究
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研究引言语文写作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能力的训练,更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问题意识作为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并就此展开相关研究。
一、问题意识的概念与特征问题意识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对于问题的敏感性和关注度,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和探索的主动性。
具体表现为个体对于周围事物的思考过程中,会主动关注问题、寻找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考态度和行为。
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认知活动过程,受到环境、个体经验和教育因素等的综合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问题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态度,同时也是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基础。
问题意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敏感性:即对问题的感知和捕捉能力,包括对问题的主动关注和积极探索的意愿。
2. 主动性:即对问题进行主动提出并寻求解决的积极态度,包括主动思考和主动学习的态度。
3. 发展性:问题意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随着个体认知水平和经验的积累,问题意识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
4. 影响性:问题意识会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进而影响个体的学习和思维活动。
二、问题意识与初中语文写作的关系1.问题意识促进写作启示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基础,它能够促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产生启示和灵感。
对于一个敏感于问题的学生来说,在思考和观察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和新的思考角度,这些问题和思考角度将成为学生写作时的灵感和启示,使得作文内容更加富有深度和独特性。
问题意识具有发展性的特点,随着学习者认知水平和经验的不断积累,问题意识也会得到发展和完善。
这种发展会促使学生在写作中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提出更加深刻的观点和见解,使得作文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
问题意识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主动探索和解决,这种主动性和探索的态度将促进学生在写作中进行创新性思维,提出新的见解和观点,使得作文更加新颖和有特色。
漫谈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
漫谈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问题意识是指个体或群体对问题的敏锐认识和追问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语文写作中,问题意识对写作的影响是多方面而深远的。
问题意识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
问题是驱动思维发展的动力之一,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
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不断地思考、探索、质疑,从而使作文思路更加宽广,思维更加深入。
他们会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进一步引发他们寻找解答的动力,推动他们思考和写作的深入。
问题意识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写作中,学生需要对所要表达的观点、事物、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概括。
问题意识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的本质、原因和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他们会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论证,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并用合理的论据加以支持和分析。
问题意识能够提升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广泛的知识基础,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
在写作中,问题意识使学生不仅关注问题本身,还会寻找多个来源的信息,进行综合整合和判断。
这样培养了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使他们在写作中能够更好地引用和运用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提高作文的质量。
问题意识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问题意识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思维的深入,在写作中形成严谨的逻辑结构、合理的推理和论证,并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
这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需要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摆脱了对单一答案的追求,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使作文更加丰满、生动。
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是多方面而深远的。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发展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在写作中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更好地挖掘自己思维的潜能,提高写作的质量。
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研究
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研究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创新,其教育目标也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转向以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运用语文能力为重点的综合能力培养。
对于初中生而言,语文写作是其日常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问题意识则是影响初中生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探讨问题意识与初中语文写作的关系,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首先,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对周围事物感性认知的基础上,生成的思考、疑惑和好奇心,是推动人们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思维能力的关键。
初中生在写作时,如若没有问题感知,思维就处于一种想象状态,缺乏能引导写作的动力。
而有了问题意识,则能更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的种种疑惑和考量,使自己在写作时有着更加充分的准备。
其次,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也影响着写作主题的选择。
语文写作不仅要求有深刻的思考和推理能力,还需要具备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关注度。
初中生的问题意识往往与生活、学习、社会相关的问题密切相关,这也就决定了初中生在写作时会有自己的主题偏好和认知视角。
其在探究问题时能够更深入地挖掘主题,开阔思维,从而独具风格的呈现,并能够赢得社会和读者的认可和关注。
最后,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还能够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写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这一原则是作者在写作时的指导思想,也是问题意识推进语文写作素养提升的途径。
初中生在探究问题时,需要大量的查阅、思考、总结和概括,这也是丰富自己语文素养,提升自己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
不仅能够锻炼其语文写作能力,还能锻炼其表述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结语,问题意识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影响是十分实际的。
初中生应该尽可能地激发自己对生活和学习中种种问题的疑惑和好奇心,从而带入“写作即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认知状态中。
只有在探究生活、学习、社会中的各种问题时,才能让自己成为行文流畅、品位高雅、观点深刻的语文写作高手。
浅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浅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问题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意识培养关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进行浅论。
学习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可以积极地运用语文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而如果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可能会导致 passively receiving information,从而难以真正地理解文本,更难以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
学习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在阅读教学中,学习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不断地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这种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习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和增强阅读的深度。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仅是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更是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通过自主思考和提出问题,学生可以不断地拓展自己的思维视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了解。
这对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语文素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目标,而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素养,更可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能力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意识在语文中的体现论文
【摘要】问题在学习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鼓励、启发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发现问题、经过思考,敢于提出疑问,然后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问题意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问
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主体有通过实践反映客观存在、认识世界的能力。
问题的发现,依赖问题情境提供的信息,没有问题情境,问题意识无法培养。
情境的创设:一是原始事实材料的全面详尽的展示。
无论从哲学角度还是从美学角度讲,任何文本,小到用字用词,大到谋篇布局,从提高个人思想到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许多问题可供发现。
全面详尽材料的展示,丰富了问题信息,使实践主体能够发挥特长,建构知识,培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的精辟的提炼,是主旨所在。
抓住了课题,文章的内容也就了解了。
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课题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设置有争论性的问题,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进行互动合作式学习,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目的性,避免学生因知识和经验的缺乏,提出偏执性和肤浅性的问题,从而使之形成良好的自我判断,进一步思考问题。
以《秋天的怀念》一课为例,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散文,史铁生笔下对亲
情的回忆与感悟,让人感觉亲切而意味深长。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本文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并不难,但是如何使学生深刻领会作者对亲情的感悟,如何让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激发感恩情怀,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呢?教师可以预设这样一个争论性的问题——《秋天的怀念》和《怀念母亲》两个文题,哪一个更好?学生在比较中,能够进一步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的主旨进行思考,抓住关键的词句,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体会,从而唤起他们最真切的情感体验;三是课堂引进日常生活问题。
把语文引向生活,延伸课堂语文学习的视野,让生活问题走进课堂,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就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且乐于提出问题。
学生爱问,这不仅说明提出的问题是他们最需要解决的,而且说明他们的主体意识已增强,有充分的自信心和强烈的好奇心。
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是一种普遍现象。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找回自己的学习位置很重要。
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问呢?①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②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紧张气氛,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积极思维。
初中生好
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问,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加强、巩固学生的问题意识。
③注重向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背景。
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应该深思熟虑,力求从学生这个主体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状况,更多地向他们提供相关的知识背景。
三、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使学生善问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设疑、布疑、激疑,让学生质疑。
“质疑”是学生在对教材深层次理解和探究的基础上的一种求真、求异的思维过程,它蕴涵着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提升和外露。
学生有了一定的质疑能力,他们提出的问题就比较深刻,即“善问”。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善问呢?主要方法有:①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字词进行质疑,因为优秀的课文所要揭示的主题往往以比较含蓄的方式表现,一般都是通过某些关键字词让读者去品味。
②逐步深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如拓展阅读莫泊桑的《项链》一文时,学生通过细细品读,思维渐渐地打开了,结果有的学生质疑:她为何一定要参加这个舞会?条件不允许又为何一定要佩戴首饰?舞会上为何不和自己的丈夫跳舞?假使没丢项链,她的命运是否会遭到其他惩罚?问题一个接一个,质疑一层深一层,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通过长期训练,他们的质疑能力得到了提高,善于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了;③引导学
生反思,促进问题策略的生成。
问题解决的过程,不仅是问题意识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学习策略,特别是问题策略的生成过程。
促进初中生问题策略形成的方法有:言语化训练法(学生陈述自己解决问题的理由,叙述自己解答问题的思维过程,评价自己思维过程的优缺点,发现并诉说解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或思路等)、他人提问训练法(一是老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提供一些指向反思的问题;二是学生相互提问)、自我提问训练法(学生自己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对这一活动过程、结果的评价反思要素进行提问,从而提高自己的问题能力)等。
通过训练,初中生能生成元认知策略,形成学习策略,从而进一步促进他们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