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纺织品分析与测试

合集下载

我国生态纺织品检测

我国生态纺织品检测

试析我国生态纺织品检测摘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态纺织品的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而检测技术也处于初级阶段。

本文主要对当前生态纺织品的主要检测项目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提高生态纺织品检测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生态纺织品检测对策生产、消费及处理三方面都与生态相符的纺织品,即生态纺织品。

生态纺织品强调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无害,环境污染程度小,满足资源保护的再生需要。

以人类健康及生活环境角度为出发点,生态纺织品应符合以下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对劳动者健康产生危害;在穿着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在处置时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

1、生态纺织品的检测项目1.1甲醛甲醛在纺织物中的应用,主要作为反应剂,提高印染助剂在纺织物中的持久性。

但是甲醛会对皮肤、眼睛等产生强烈刺激,并引发呼吸道皮炎、鼻炎、眼结膜炎、支气管炎等,严重者甚至引发癌症。

1.2ph值在纺织物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化学药剂没有清洗干净的现象,而自来水或水质较差的深井水中含有碳酸氢钠,烘干之后,纺织物中将带有碱性。

由于人类的皮肤表层有酸性物质,为了避免病毒入侵,纺织物中的ph值应该处于中性到弱酸性状态,对人体皮肤较为有益。

一般性纺织品的ph值标准约在4.8-7.5,羊毛织物的ph值标准约4.0-7.5。

1.3重金属纺织物中的重金属主要由于天然纤维可吸收土壤空气中的重金属,或者使用各种助剂、金属铬合染料等。

在一些防霉、抗菌、防臭的纺织物中,应用cu、gr、hg等处理方式,也会带来较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可能在纺织物中残留as、cd、cu、co、cr、hg、ni、pd、zn等物质。

一旦人体吸收大量的重金属,则会在肝、肾、大脑或骨骼中存蓄,极大危害人体健康。

1.4含氯有机物载体染色工艺在聚醋纤维纯纺和混纺中常常使用。

通过这种载体染色,利于染料的分散,并在常压沸染环境下,对聚醋纤维进行染色。

有些如二氯甲苯、三氯苯等高效、廉价的含氯芳香族化合物,对环境产生一定危害,并可能对人体致畸或诱发癌症。

浅谈生态纺织品检测问题分析及对策

浅谈生态纺织品检测问题分析及对策

浅谈生态纺织品检测问题分析及对策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健康意识的提高,生态纺织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

由于生态纺织品的特殊性,检测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从问题分析和对策两个方面探讨生态纺织品检测的一些挑战和解决方法。

生态纺织品的检测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检测标准不统一。

目前,国内外对生态纺织品的标准和检测方法存在差异,这给企业的出口业务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生态纺织品的定义和要求也不一样,导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难以确定哪些物质是符合标准的。

3. 检测成本高昂。

由于生态纺织品的特殊性,检测过程中需要采用一些高精度的仪器和设备,这导致检测成本较高。

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建立自己的检测实验室是一笔巨大的投资,难以承受。

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对策:1. 加强国内外标准的协调与统一。

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应该进行对接与统一,以减少对企业的不必要约束。

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制定一些统一的检测准则,为企业提供指导。

2. 加大对检测技术的研发力度。

政府和企业可以加大对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同攻克一些关键技术难题。

可以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仪器,提升检测水平。

3. 建立检测共享平台。

政府可以组织建立一个生态纺织品检测共享平台,鼓励各个企业将自己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共享出来,以降低中小企业的检测成本。

可以引进第三方检测机构,为企业提供可靠的检测服务。

4. 加强培训和宣传。

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开展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认识,加强对检测标准的理解和遵守。

生态纺织品检测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亟待解决的难题。

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攻克这些问题,推动生态纺织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十章-生态纺织品检测的相关技术和测试方法标准

第十章-生态纺织品检测的相关技术和测试方法标准

第十章生态纺织品检测的相关技术和测试方法标准第一节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的发展一、检测方法研究和标准化发展现状至目前为止,在列入生态纺织品监控检测范围的项目中,除了《日用品分析纺织日用品上使用某些偶氮染料的检测》、《皮革检验皮革中某些偶氮染料的测定》、《日用品分析聚酯纤维上使用某些偶氮染料的检测》这三个用于检测禁用偶氮染料的专用检测方法之外,只有pH值、甲醛含量以及色牢度等少数几个项目的测定方法有现成的国际标准或国际通行的国外标准可以采用,大多数项目的检测主要参照采用了欧盟标准、德国标准、英国标准或借用其他相关的测试方法标冶,有的则根本没有可以参照的测试方法标准而采用了相互约定一致的内部测试方法或某些标准的草案。

可见,目前在生态纺织品认定检测方面,测试方法的标准化程度还是很低的。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1)测试方法研究及其标准化的步伐远跟不上立法的发展速度和市场的变化;(2)各国在立法以及对立法含义的认识上的差异给测试方法及其标准化的研究带来了不少障碍;(3)除了样品的预处理之外,有些项目测试的技术内容、技术条件和分析步骤有不少现成的相关测试方法标准可以参照采用而不必制订专门的标准;(4)部分项目的测试可以采用通用的测试技术,而不必拘泥于具体的测试仪器和技术条件;(5)有些项目的测试技术尚在不断发展之中,标准化的时机尚不成熟;(6)对某些项目的测试方法,因不同的国家、公司或实验室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要求而暂时无法统一并使之标准化。

尽管如此,不同的国家或买家都会根据本国的法规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要求,井基于自己对生态环保产品的认识确定所采用的测试方法。

因此,在少数情况下,同一检测项目会因为进口国或买家的不同而必须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或标准。

同样地,同一测试结果也可能因为进口国或买家的不同而面临两种完全不同的境遇:或被接受或被拒绝。

这种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并不鲜见。

二、适用于生态纺织品检测的通用技术1.GC—MSD和GC—ECD技术及其应用气相色谱(GC)分析作为一种通用的有机化合物的仪器分析技术已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无论是在仪器的系列化设计开发制造技术还是在智能化软件开发以及应用技术开发方面都已经相当成熟,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生态纺织品检验

生态纺织品检验

第十三章生态纺织品测试第一节概述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和安全健康意识的提高,纺织品中各种有害物质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有证据表明:纺织品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对人体产生伤害,表现有过敏性、致癌性及造成基因破坏性等。

因此,开发对生态、环境以及消费者安全无害的绿色生态产品已成为一种主要的市场导向。

生态纺织品是指纺织原料的获取、纤维制造、纺织印染等后整理加工、最终使用废弃处理等一系列过程中,不产生或最低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对人体无害、有益健康的纺织品。

在国际上,一些行业协会、地区性民间组织、大型生产企业或第三方公证检测机构根据各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标准,推出了各种与生态纺织品有关的标签和相应的检测标准及授权使用该标签的审核程序。

国外主要的纺织品安全性标准有Oko—Tex Standard 100和Eco—Tex Standard等。

Oko—Tex Standard 100是由奥地利纺织研究院在1991年底提出的,并由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验协会颁布,该协会在欧盟国家共有十三个独立研究检验结构(实验室),这些会员单位承接送检申请并承担检测工作。

Eco—Tex Standard是由欧盟执委会于1994年委托丹麦制定的纺织品生态标准,符合该标准的产品可悬挂Eco lable标志。

Oko-Tex Standard 100对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所谓有害物质是指存在于纺织品或附件中并最大限量,或者在通常或按规定使用条件下会对人体产生某种影响,根据现有的科学知识水平推断,会损害人类健康的物质。

Oko-Tex将产品按最终用途分为四类:产品分类I:婴儿用产品。

婴儿用产品是指除了皮革服装之外的所有用于制作婴儿或直至两岁的儿童用品的产品、基本材料和辅料。

产品分类11: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产品。

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产品是指那些穿着时大面积与皮肤直接接触的产品,如制服、衬衣、内衣等。

产品分类III:不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产品。

生态纺织品分析与测试

生态纺织品分析与测试

1、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2、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是生态和环境分析中最重要的分析手段之一所使用 的检测器有多种, 主要有: 热导检测器(T C D)、火焰离子 化检测器(F I D)、火焰光度检测器 ( F P D)、氮磷检测器 (N P D)、电子捕获检测器(E C D)、光离子化检测器(P I D)、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器(AE D) 、红外光谱检测器( I RD) 和质谱检测器(MS D) 。质谱检测器(MS D) 是一种 质量型、通用型 GC检测器, 其工作原理与质谱(MS ) 仪 相同。
检测项目
生态纺织品标准中的考核项目可以分为五大 类,分别是常规项目: (1)p H值、甲醛、色牢度、异味; (2)重金属; (3)有害染料: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 (4)环境激素:杀虫剂等; (5)其他有害物质。
我国所取得的进步及不足

我国生态纺织品技术标准经过多年发展,已取得长足 进步, GB/T 1885-2009 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已做出 重大调整,已基本 与 2008 版 Oeko-Tex Standard 100 标准一致,但与 2015 版 Oeko-Tex Standard 100 标准相比,生态纺织品消解样品中总金属(铅、镉)、 邻苯二甲酸酯(DEHP,BBP,DBP)、其它残余化合 物、多环芳烃、阻燃整理剂、表面活性剂等限量方面还存 在较大差异。
响,且符合不污染空气、不污染水资源等条件。
三、在洗涤和保养衣物的过程中对穿着者和周
四、纺织品在废弃处理时不释放有害物质焚化
(1)产品不经过有氯漂白处理。 (2)产品不得进行防霉蛀和阻燃整理。 (3)产品中不得添加五氯苯酚或四氯苯酚防腐剂。 (4)产品中不得有霉味、汽油味等。 (5)产品不得使用可分解出有毒芳胺的偶氮染料, 可致癌染料和可能引起过敏的染料。 (6)产品中甲醛、可提取的重金属含量,浸出液pH 值,色牢度和杀虫剂残留量应符合技术标准。

生态纺织品标准及检测

生态纺织品标准及检测

生态纺织品标准及检测作者:王俊杰魏玉娟吴丽来源:《中国纤检》2010年第06期摘要: 介绍了生态纺织品的基本概念、纺织品上有害物质的来源、危害及其检测方法和指标体系。

以Oeko-Tex Standard 100为例着重讨论了纺织品上残留甲醛、重金属、杀虫剂、防腐剂和染色载体等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同时也简单介绍了目前有关这方面的常用检测方法。

关键词: 生态纺织品;检测方法;标准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Eco-textiles, the sources and harms of harmful substances in textile, presents detection method and standard system. Then discusses the harmful substances on textiles listed in Oeko-Tex standard 100, such as formaldehyde residua, heavy metal, insecticide, preservative and dyeing carrier, endanger the health and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common detection method is also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Keywords: Ecological fabrics;Detection method;Standard近几年,在世界“绿色消费”浪潮的冲击下,世界各国都积极开发和生产有益于人体健康、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对于纺织工业则要求生产生态纺织品。

生态纺织品不仅要求纺织品本身无毒无害,与人体接触无刺激,同时要求其生产加工工艺如印染、整理等过程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染料及印染助剂应具有安全性和好的生物降解性。

生态纺织品及检测技术

生态纺织品及检测技术

生态纺织品及检测技术生态纺织品及检测技术随着人们对环境和健康的关注,生态纺织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生态纺织品是指符合环保和健康标准的纺织品,通常采用天然或低影响的材料,且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物质。

由于生态纺织品的绿色环保、健康舒适、功能性强等特点,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生态纺织品,推动了生态纺织产业的发展。

生态纺织品的生产过程需要严格遵循环保和安全标准,其中检测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检测技术可以保证生态纺织品的环保和健康标准得以实现,也可以防止市场上出现质量不合格的纺织品。

以下是对生态纺织品及检测技术的介绍。

一、生态纺织品的特点1.环保:生态纺织品所采用的材料都是环保的,包括有机棉、竹纤维、蚕丝、亚麻、大麻、苎麻等天然材料,以及再生纤维和人造纤维等材料。

这些材料在种植和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等有害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健康舒适:生态纺织品在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物质,不会产生毒气、致癌物质、过敏原等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

同时,这些材料天然、柔软、透气、吸湿性好,能够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对皮肤也没有不良刺激。

3.功能性强:生态纺织品除了保证环保和健康标准外,还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如防水、防晒、抗菌、吸湿、排汗等功能,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

二、生态纺织品的检测标准生态纺织品的检测标准包括材料的原始生产环境、生产过程的环保措施、使用的化学品和有害物质的限制、成品的质量标准等。

国际上常用的检测标准有OEKO-TEX100标准和GOTS标准。

OEKO-TEX100标准是针对纺织品的检测标准,包括环保纺织品、皮革制品和鞋类三部分。

标准每年更新一次,由国际文化协会和国际实验室检测协会共同负责颁布和维护。

GOTS(Global Organic Textile Standard)标准是一套全球性的有机纺织品标准,其目的在于规范整个有机纺织供应链,确保生态和社会责任的可持续发展。

申请获得GOTS认证的纺织品必须符合严格的环保和社会责任标准。

浅谈生态纺织品检测问题分析及对策

浅谈生态纺织品检测问题分析及对策

浅谈生态纺织品检测问题分析及对策生态纺织品是指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采用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材料,符合环保要求的纺织品。

由于消费者对生态纺织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标榜为生态纺织品的产品,但实际上质量参差不齐。

生态纺织品的检测问题亟待解决。

对于生态纺织品的检测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产品准入标准和产品合规性。

产品准入标准是指产品在销售前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测和评估,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才能获得准入许可。

目前,我国对于生态纺织品的准入标准较为模糊,没有明确的检测项目和指标,导致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进入市场。

这就需要加强对生态纺织品的准入标准的明确和具体,明确检测项目和指标,并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规范,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产品合规性是指产品在销售后需要持续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没有发生质量问题。

目前,我国对于生态纺织品的合规性监测不够严格,很多产品只需提交一份检测报告即可上市销售,缺乏持续监测和抽检的机制。

需要建立健全的产品合规性监测体系,加大对生态纺织品的抽检力度,将产品抽检作为日常监管的常态化工作,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针对生态纺织品检测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

加强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建立健全的生态纺织品准入标准,明确检测项目和指标,并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规范,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加强检测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检测技术和水平。

建立一批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和公信力的检测机构,加强对生态纺织品的检测能力培养和提升,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加大对生态纺织品的抽检力度,将产品抽检作为日常监管的常态化工作。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要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消费者对生态纺织品的认知水平和辨识能力,引导消费者选择真正的生态纺织品,促进市场形成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

生态纺织品的检测问题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禁用偶氮染料又称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属纺织
品中危害程度较大的物质。目前标准中可分解致癌芳香 胺增加到种,其本身毒性有限,但与人体皮肤长期接触 后,在一定还原条件下发生反应,形成可致癌的芳香胺 化合物,吸收后经活化作用可诱发人体产生病变。主要 检验方法有以下种: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2020. 10.2011:40:19 11:40:1 9October 20, 2020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0 日上午1 1时40 分20.10 .2020. 10.20
*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0月20 日星期 二上午1 1时40 分19秒1 1:40:1 920.10. 20
* 对色牢度按照不同的方法标准进行实验检测发
现:GB和ISO的各项色牢度测试结果基本一致; GB和JIS的各项色牢度测试结果基本相差不大。
色牢度
* 色牢度顾名思义是指纺织品的染色牢度,是纺织品在
特定环境条件下保持颜色的程度,是评价纺织品内在质量 的重要指标之一。色牢度若不达标不仅会对浅色衣物产生 站污,还会影响着消费者的健康安全。色牢度检测项目种 类繁多,有耐水色牢度、耐阜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 耐日晒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氯化水色牢度、耐光汗 色牢度等。目前,我国对生态纺织品色牢度要求,主要体 现在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及耐唾 液色牢度等方面。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 年10月 上午11 时40分2 0.10.2 011:40 October 20, 2020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 0月20 日星期 二11时4 0分19 秒11:40 :1920 October 2020
* 由表3-1可以看出,GB修改采用ISO,所以与ISO的
检测方法标准的差异较小,而与AATCC、JIS的检测方法 标准的差异较大。对p H值和甲醛含量按照不同的方法标 准进行实验检测,p H值的检测结果为:AATCC标准最 为严格,其次是JIS标准,GB和ISO的结果基本相同甲醛 含量的检测结果为:AATCC标准最为严格,GB、ISO和 JIS的结果略微有点差异。
所谓p H值,就是水萃取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
数。p H值检测是在室温下,用带有玻璃电极的 p H计测定纺织品水萃取液的p H值。生态纺织 品标准p H值的不同检测方法标准对比见表3-1。
* 需要提出的是,水萃取液的制备中,GB和ISO是在
具塞烧瓶中加入一份试样和100m L水或氯化钾溶液,摇 动使样品完全湿润后置于机械振荡器上振荡2h±5min, 室温下测定p H值;AATCC是在烧杯中以中等速度煮 250m L蒸馏水10分钟,浸入样品,用表面皿盖住,再煮 10分钟,冷却至室温测定p H值;JIS是在烧瓶中煮50m L蒸馏水,煮沸2min后离开热源,直接将试样放入刚离开 热源的热水中,加塞放置30min,将萃取液调至25±2℃ 后测定p H值。
主要指纤维在种植、养殖、生产到产品加工等全 过程中对环境及自身无污染。
➢(2)消费生态性:是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考虑,
主要考核纺织品中残留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 响。
➢(3)处理生态性:从处理生态学的角度,生产
符合特定标准要求的产品。
国际对生态纺织品的界定
➢一、纺织品的生产过程对环境不造成有害的影
响,且符合不污染空气、不污染水资源等条件。
* 重金属正常是指相对密度大于的金属,如铜、铅、镉、
铬、萊等,其次如砷、硒等由于化学性质和毒性与重金属 相近,因此也被纳入重金属考核范畴。残留在纺织品上的 重金属一旦被人体吸收,会在骨豁、肝脏、心脑中蓄积。 当量累计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对人体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纺 织品中重金属含量检验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法和电感稱合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目前以原子吸收法检验最为常用。电 感親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则是目前重金属含量检验中最 为便捷快速方法。
其原理是: 将样品通过适当的火焰技术加热至高温, 使分子的化学键断裂, 产生许多以自由漂浮形式( 原子云) 存在的单个原子。目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品种繁多, 其 中应用性能比较理想的当数采用石墨炉技术的原子吸收分 光光度仪。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分析大多数金 属, 都可以达到极高的灵敏度, 其最佳工作范围为 1 ~ 10 p g ( 皮克, 1 p g=10-12 g ), 对部分元素则更可达 10 f g( 飞克, 1 f g=10-15 g )。 由于原子化效率接近 100%, 极小数量的金属样品( 1 ~ 100 μ L) 就能产生很高的信号。

康无害,又不破坏生态 平衡。



又称部分生态纺织品
或半生态纺织品,是指在
生 态
现有的科技水平下,釆用 对周围环境无害或少害的 原料制成的对人体健康无

害或达到生态纺织品标准 的产品。目前主要是依据
织 品
相应生态纺织品标准进行 检测。
生态纺织品具有的性质
➢(1)生产生态性:是从生产生态学角度出发,
检测项目
生态纺织品标准中的考核项目可以分为五大 类,分别是常规项目: (1)p H值、甲醛、色牢度、异味; (2)重金属; (3)有害染料: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 (4)环境激素:杀虫剂等; (5)其他有害物质。
我国所取得的进步及不足
我国生态纺织品技术标准经过多年发展,已取得长足
进步, GB/T 1885-2009 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已做出 重大调整,已基本 与 2008 版 Oeko-Tex Standard 100 标准一致,但与 2015 版 Oeko-Tex Standard 100 标准相比,生态纺织品消解样品中总金属(铅、镉)、 邻苯二甲酸酯(DEHP,BBP,DBP)、其它残余化合 物、多环芳烃、阻燃整理剂、表面活性剂等限量方面还存 在较大差异。
注意事项
AATCC是在容器中放入50m L去离子水,将 织物悬挂在水面上方,密封容器将其置于49±1℃ 的烘箱中一段时间,取出并冷却至少30min,取 5m L纳氏试剂放入试管中,加入原密闭容器中的 试液,取5m L纳氏试剂和5m L去离子水用作空白 试剂样,将试管放入58±1℃的水浴中保持6min, 测试吸光度。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1:40:1911:40: 1911:4 010/20 /2020 11:40:19 A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0.201 1:40:19 11:40Oct-202 0-Oct-2 0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1: 40:1911:40:19 11:40T uesday , October 20, 2020
* 目前,我国测试纺织品中甲醛含量都要求采用水萃取
法,美国对甲醛含量的要求没有日本严格,这点可以从两 国标准的广度和深度看出,日本较多采用液相萃取法。水 萃取法测定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原理是将纺织品置于 40℃左右的水溶液中萃取,萃取液中的甲醛与纳氏试剂 中的乙酰丙酮发生反应,再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 412nm处测定吸光度值,再通过参照甲醛标准工作曲线 求得甲醛含量。生态纺织品标准甲醛含量的不同检测方法 标准对比见表3-2。
* 生态纺织品标准已经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载体,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质,不仅仅是标准本身,而是贸易双 方在产品标准要求上的差异。当产品达不到标准要求时, 这些标准就会成为贸易壁垒,因此标准己经成为了重要的 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手段。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0.2020.10.20 Tuesday, October 20, 2020
* 在分子光谱法中, 分子结构信息最丰富、应用最广泛
的方法是红外光谱法( I R) 。红外光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分 子对红外光的吸收特性而进行分析鉴定的。红外光谱分析 技术具有适用样品范围广、提供的结构成分信息丰富、仪 器使用和维护方便等特点, 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仍有不少局 限。 局限之一是对待测样品的纯度要求较高, 许多样品若 未经分离, 就很难通过红外光谱找到某些特征基团的归属; 二是对图谱的理论解释和结构的准确推测比较困难, 其更 多的是借助经验对图谱进行解析; 三是难以对结构非常相 近的化合物进行区分。
从新发布的一系列国家生态纺织品检测方法标准看,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近年 来, 随着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飞速发展, 一些大型精密仪 器分析手段迅速得到推广和普及。 在这些测试方法标准 中, 所涉及的现代测试技术主要有三类: 色谱技术、原子 光谱技术和分子光谱技术。其中, 色谱分析技术的运用最 为广泛。
1、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2、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是生态和环境分析中最重要的分析手段之一所使用 的检测器有多种, 主要有: 热导检测器(T C D)、火焰离子 化检测器(F I D)、火焰光度检测器 ( F P D)、氮磷检测器 (N P D)、电子捕获检测器(E C D)、光离子化检测器(P I D)、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器(AE D) 、红外光谱检测器( I RD) 和质谱检测器(MS D) 。质谱检测器(MS D) 是一种 质量型、通用型 GC检测器, 其工作原理与质谱(MS ) 仪 相同。
生态纺织品含义
生态纺织品是指采用对环境无害或
少害的纤维原材料制成并对人体健 康无害的
纺织产品。生态纺织品的含义目前
主要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 义
又称全生态纺织品、
环保纺织品或绿色纺织

品,是指产品从原料的 制造加工、生产、消费、

回收利用及废弃处理等 的整个生命周期都要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