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内包材消毒记录

合集下载

消毒记录表模板

消毒记录表模板

消毒记录表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
消毒区域: ___________________
消毒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
消毒人员: ___________________
消毒物品/区域: 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的消毒剂/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
消毒剂浓度/效果检测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 备注: ___________________
签字: ___________________
请注意,在填写消毒记录表时,需要按照日期和消毒区域的顺序进行记录,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消毒人员应在相应的栏目中填写自己的姓名,并在消毒前进行签字确认。

如有需要,可以在表格的备注栏中添加其他相关信息。

这个消毒记录表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为了保障员工和公共卫生安全,及时、正确、完整地记录消毒情况非常重要。

希望这个示例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消毒记录 消毒操作记录

消毒记录   消毒操作记录

消毒记录消毒操作记录消毒记录
1. 日期:[填写日期]
消毒人员:[填写消毒人员姓名]
2. 消毒区域:[填写消毒区域的具体位置]
3. 消毒方法:
- [填写消毒方法1]
- [填写消毒方法2]
- [填写消毒方法3]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具体的消毒方法)
4. 消毒药剂:
- [填写消毒药剂1]
- [填写消毒药剂2]
- [填写消毒药剂3]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具体的消毒药剂)
5. 消毒操作记录:
- [填写消毒操作记录1]
- [填写消毒操作记录2]
- [填写消毒操作记录3]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消毒操作的具体内容)
6. 检查人员:[填写检查人员姓名]
检查日期:[填写检查日期]
备注:[填写备注信息,如消毒效果等]
7. 存档:
- [填写存档位置1]
- [填写存档位置2]
- [填写存档位置3]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存档位置)
注意事项:
1. 每次消毒操作完成后,及时记录消毒操作相关信息;
2. 消毒记录要准确、全面、规范;
3. 严格按照规定的消毒方法和消毒药剂进行操作;
4. 检查人员应负责检查消毒操作的执行情况,并记录检查结果;
5. 本记录应妥善存档并保存一定时期。

该文档是消毒操作记录的模板,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关信息,
以确保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

请在每次消毒操作后认真填写该
记录,并妥善保存。

---
注: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具体文档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
整和修改。

车间消毒记录

车间消毒记录

编制:质检中心 生产部: 审核: 车间消毒清洁细则:一、消毒部位:车间墙壁离地面1.5米内,设备表面,工作台,器具,料筐等。

使用84溶液消毒方法:先用清水和洗洁精把车间墙壁1.5米内,设备表面,工作台,器具,料筐等清洗干净,用干抹布擦干残留水渍,然后在需要消毒的部位用抹布均匀擦拭84溶液。

注意事项:84溶液对皮肤有伤害,使用时请带手套和口罩,做卫生时请勿打闹,防止溶液溅入眼内。

同时应远离电源电线以防漏电伤人。

卫生死角:车间与地面的连接处,玻璃窗,设备缝隙、背面,料筐底部,水池,过道门槛,门把手上的油污,熬糖锅上方的挡板等死角。

二、消毒部位:阴沟,下水道,垃圾箱,厕所等。

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消毒方法:先用清水和洗衣粉清洗至无异物残留,然后用干净的干拖把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均匀拖洗消毒部位。

注意事项:氢氧化钠溶液对皮肤有伤害,使用时请带手套和口罩,做卫生时请勿打闹,防止溶液溅入眼内。

同时应远离电源电线以防漏电伤人。

卫生死角:阴沟,垃圾箱内壁,拖把间地面三、消毒部位:手部,皮肤,小工具,料筐,皮带等。

使用乙醇溶液消毒方法:洗手后用乙醇溶液擦拭,小工具,皮带先用温水洗净油污,然后用乙醇溶液擦拭。

注意事项:做卫生时请勿打闹,防止溶液溅入眼内。

同时应远离电源电线以防漏电伤人卫生死角:各部位缝隙处,背面。

四、清洁区域:洁净地面(即绿色地面)使用清水和清洁剂清洁方法:先清除地面异物,然后用温水和清洁精清洗地面,最后用干拖布拖干。

五、清洁区域:包装间和仓库清洁方法:及时清除异物五:空气使用臭氧使用时的溶液配制:一:0.5%的84溶液三:75%的乙醇溶液三:1%的氢氧化钠溶液。

消毒记录 消毒剂使用记录

消毒记录   消毒剂使用记录

消毒记录消毒剂使用记录消毒记录消毒剂使用记录
日期: [填写日期] [填写日期]
消毒剂名称: [填写消毒剂名称] [填写消毒剂名称]
使用方法: [填写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浓度、接触时间等] [填写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浓度、接触时间等]
消毒区域: [填写消毒的具体区域,例如办公室、会议室等] [填写消毒的具体区域,例如办公室、会议室等]
消毒人员: [填写执行消毒的人员姓名] [填写执行消毒的人员姓名]
消毒记录
注意事项
1. 在使用消毒剂时,请严格按照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消毒剂的用量需根据区域大小和需要消毒的程度进行合理调整,确保消毒效果。

3. 消毒剂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人员的安全,避免接触眼睛、皮肤等敏感部位。

4. 消毒后,应保持消毒区域通风,以加快消毒剂的挥发及排除有害气体。

以上是本次消毒记录的内容,请妥善保存,以备查证。

如有问题或需要补充,请及时联系相关人员。

谢谢!。

消毒记录本内容怎么写

消毒记录本内容怎么写

消毒记录本内容规范
消毒记录本是用于记录消毒工作的重要工具,必须保持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在书写消毒记录本内容时,应该遵循以下几点规范:
1. 记录消毒时间和地点
每次消毒工作都应记录准确的时间和地点,包括消毒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以及消毒的具体位置或房间号码。

这样有助于追踪每次消毒的情况。

2. 注明消毒方法和药剂
在记录消毒内容时,需详细注明所采用的消毒方法和使用的消毒药剂。

应确保消毒方法符合相关标准,消毒药剂符合规定的浓度和使用方法。

3. 记录消毒人员和相关信息
记录消毒人员的姓名、工号或工作证号等身份信息,以确保消毒工作的责任人可查。

同时,记录相关消毒设备的使用情况,如消毒器具、防护用品等。

4. 记录消毒效果评估
针对重要区域或设备的消毒工作,应进行消毒效果评估。

记录消毒后的情况,包括是否达到要求的消毒标准,是否存在残留污染等情况。

5. 补充其他必要信息
除了以上基本内容外,消毒记录本还可根据具体情况补充其他必要信息,如特殊要求、突发事件处理情况等,以便后续追踪和查证。

结语
正确书写消毒记录本内容对于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记录,才能保障消毒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希望每位从事消毒工作的人员都能严谨认真对待消毒记录本内容的书写,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和安全。

内包材清洗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内包材清洗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内包材的清洗灭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中用到的内包材。

3.职责
作业人员按本文件要求进行内包材的清洗灭菌。

4.内容
4.1定义
内包材是指广口试剂瓶、可立冻存管及管盖等。

4.2清洗灭菌前按各项目规定的内包材规格及配套情况进行领取使用,将可立冻存管套上不同颜色带环盖子之后进行清洗灭菌操作。

4.3清洗灭菌操作
4.3.1清洗操作
4.3.1.1内包材的清洗在各洁净区的清洗区域完成。

4.3.1.2在清洗容器中加入适量纯化水,用纯化水洗涤内包材内外表面至少三次,甩干,填写《内包材清洗记录》。

4.3.2灭菌操作
4.3.2.1内包材的灭菌在各洁净区的灭菌区域完成。

4.3.2.2将清洗后的内包材转移至各洁净区的灭菌区域,进行高压灭菌(一般为灭菌条件为:121℃,30min),灭菌完成后填写《内包材灭菌记录》。

4.3.2.3灭菌完成后烘干暂存于容器存放间,做好标识牌(包括但不限于名称、数量、批号、规格、灭菌有效期)。

4.3.2.4过了灭菌有效期的内包材需重新灭菌后才能继续使用。

5.支持文件无
6.相关记录
6.1《内包材清洗记录》
6.2《内包材灭菌记录》
7.文件修改记录
第 1 页共 1 页。

消毒过程记录及评价表

消毒过程记录及评价表
消毒过程记录及评价表
任务编号:
消毒地点:
消毒环境:
温度:
湿度:
消毒面积/件数:
消毒产品/器械名称:
主要有效成分/杀菌因子及其含量(强度):
有效日期(开瓶期):
预防性消毒
终末消毒(传染病名称:COVID-19)
配置方法:
现用现配(是/否): 是否
消毒程序简单描述:
消毒人员所用手消毒剂(开瓶日期):
消毒人员所用防护装备:
配置日期
消毒日期
消毒起止时间
消毒对象
作用浓度或强度
作用时间
消毒方式
使用总量
消毒面积(m²)/空间(m³)
执行消毒单位:
执行消毒人员:
记录日期和时间:
消毒过程评价的内容:1.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脱卸过程是否规范;
2.消毒剂主要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有效期、配制方法、使用范围、使用方法是否符合要求;
3.消毒器械(喷雾器等)的使用和维护等;
4.消毒操作是否按照消毒工作方案执行;
5.消毒记录是否规范,包括消毒日期、消毒地点、消毒对象消毒剂浓度和用量、作用时间、消毒方式等。
评价结论及建议:
评价人:记录日期和时间:

包材消毒方法

包材消毒方法

1. 目的为保证产品质量,洗护定内包装材料消毒按此作业指导书执行。

2. 范围和职责适用于直接接触洗护定产品的包装材料。

生产部门负责消毒,相关部门履行相应职责。

3. 工作程序原则上规定的需消毒的内包装材料应经过清洁消毒,如未对包材进行清洁消毒,需提供证据证实不影响产品的符合性。

消毒方法可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交替使用.3.1 臭氧消毒采用气体消毒法(臭氧发生器)进行消毒处理:臭氧发生器所产生的臭氧,具有强氧化作用,可杀灭细菌、病菌从而起到消毒包材作用。

3.1.1 将经过预处理干燥、清洁的内包装材料敞开放入消毒间,内包装材料之间应有间隙,并且离地、离墙10cm以上堆放。

3.1.2 消毒时臭氧发生器实际发生臭氧量应定期抽检,并记录于检测累计表中,使用车间应据此结果,计算相应开机时间,以确保消毒最低臭氧浓度。

3.1.3 消毒期间,包装材料消毒间内门外应挂有标牌,注明“消毒进行中及消毒时间”,消毒间应保持密闭状态,不得有人员进出,不能开启空调及门窗;生产人员应在无臭氧气味时才允许进入。

3.1.4 除内包装材料外,其余物品不得放在包装材料消毒间。

3.2酒精消毒3.2.1消毒液的配制:根据内包材的数量配制75%的酒精溶液,一般适用于玻璃瓶,其它材质应先做小量的试验,确认酒精对包材无损坏。

3.2.2消毒时间的确定:酒精浸泡方式应确保包材全部浸入酒精中,浸泡时间约5~10分钟(或验证)。

3.3.3消毒程序: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将其浸泡到酒精中5~10分钟。

然后用纯净水冲洗干净确保无酒精残留,再烘干或风干。

3.3 已经消毒的内包装材料,应储存在洁净区内,在48h内使用,或经验证确认其有效期。

3.4 清洁烘干消毒3.4.1先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纯净水冲洗干净,再放到带有消毒功能的烘干机烘干消毒。

3.5 内包装材料消毒的方法需经验证并保留验证及消毒记录。

4. 相关记录《包装材料消毒记录表》。

SMP-PD-10-01 化妆品包材清洁消毒记录 B0

SMP-PD-10-01 化妆品包材清洁消毒记录 B0
公司名称 包材清洁消毒记录
生产任务单:
消毒日期:



SMP-PD-10-01 B/0
包材清洁方式
包材类型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用时 人数 操作人
备注□气吹□清洗包材名称包材 类型
供应商
包材批号
设备 卫生
消毒 方式
消毒 消毒开 消毒结 消毒 温度 始时间 束时间 数量
操作人
□ 臭氧 □ 高温
□ 臭氧 □ 高温
□ 臭氧 □ 高温
□ 臭氧 □ 高温
□ 臭氧 □ 高温
□ 臭氧 □ 高温
□ 臭氧 □ 高温
□ 臭氧 □ 高温
□ 臭氧 □ 高温
□ 臭氧 □ 高温
说明: 1、包材类型用以下代码代替:a.玻璃瓶 b.塑料瓶 c.软管 d.小配件 e.面膜袋 f.卷膜 g.其他 2、根据包材类型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在□上打“√”; 3、设备卫生:A、真空灭菌柜已清洁。B、热烘箱已清洁。 4、面膜袋类包材均经过委外辐照灭菌,拆包时确认包装密封完好则只需清洁外包装即可,如外箱上标有质量部取样及退料的尾数包装则需重新臭氧消毒
审核:

包材消毒方法

包材消毒方法

1. 目的为保证产品质量,洗护定内包装材料消毒按此作业指导书执行。

2. 范围和职责适用于直接接触洗护定产品的包装材料。

生产部门负责消毒,相关部门履行相应职责。

3. 工作程序原则上规定的需消毒的内包装材料应经过清洁消毒,如未对包材进行清洁消毒,需提供证据证实不影响产品的符合性。

消毒方法可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交替使用.3.1 臭氧消毒采用气体消毒法(臭氧发生器)进行消毒处理:臭氧发生器所产生的臭氧,具有强氧化作用,可杀灭细菌、病菌从而起到消毒包材作用。

3.1.1 将经过预处理干燥、清洁的内包装材料敞开放入消毒间,内包装材料之间应有间隙,并且离地、离墙10cm以上堆放。

3.1.2 消毒时臭氧发生器实际发生臭氧量应定期抽检,并记录于检测累计表中,使用车间应据此结果,计算相应开机时间,以确保消毒最低臭氧浓度。

3.1.3 消毒期间,包装材料消毒间内门外应挂有标牌,注明“消毒进行中及消毒时间”,消毒间应保持密闭状态,不得有人员进出,不能开启空调及门窗;生产人员应在无臭氧气味时才允许进入。

3.1.4 除内包装材料外,其余物品不得放在包装材料消毒间。

3.2酒精消毒3.2.1消毒液的配制:根据内包材的数量配制75%的酒精溶液,一般适用于玻璃瓶,其它材质应先做小量的试验,确认酒精对包材无损坏。

3.2.2消毒时间的确定:酒精浸泡方式应确保包材全部浸入酒精中,浸泡时间约5~10分钟(或验证)。

3.3.3消毒程序: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将其浸泡到酒精中5~10分钟。

然后用纯净水冲洗干净确保无酒精残留,再烘干或风干。

3.3 已经消毒的内包装材料,应储存在洁净区内,在48h内使用,或经验证确认其有效期。

3.4 清洁烘干消毒3.4.1先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纯净水冲洗干净,再放到带有消毒功能的烘干机烘干消毒。

3.5 内包装材料消毒的方法需经验证并保留验证及消毒记录。

4. 相关记录《包装材料消毒记录表》。

内包材原料进入准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

内包材原料进入准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

内包材/原料进入准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预防内包材、原料带菌进入车间,避免产品受细菌感染,确保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与半成品直接接触的内包材(如PET瓶)的及进入准洁净区原料的消毒工作。

3责任者:领料人员、消毒人员
4内容:
4.1内包材进入准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
4.1.1领料人员按照生产指令单到仓库领取生产所需规格的内包材。

4.1.2 领料员在拆包间进行拆包除尘,一般液态膏霜乳液单元的原料送入缓冲间,开启臭氧机消毒≥30分钟;粉单元的原料送入拆包消毒间,开启臭氧机消毒≥30分钟。

4.2原辅料进入准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
4.2.1领料人员按照生产指令单到仓库领取生产所需规格的原辅料。

4.2.1包材拆包后,放置镂空塑料筐,,在内包材消毒间,开启臭氧消毒≥30分钟后使用。

5操作注意事项
5.1 操作过程中注意手部不要直接碰到瓶口或内壁。

5.2 消毒过程应严格遵循消毒规定。

5.3所有的内包材在倒入镂空塑料筐时,下面必须垫食品级袋子,防止接触地面。

5.4所有物料消毒,除了要在拆包、消毒记录中记录进/出时间外,还需注明消毒品
种、数量、时间、批号、确认人等。

5.6消毒间地面保持干燥、无积水,不准有任何垃圾、废物,若有时须及时清理。

实验室消毒记录表

实验室消毒记录表

实验室消毒记录表一、基本信息实验室名称:XXX实验室实验室地址:XXX消毒时间:XX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责任人:XXX二、消毒过程记录日期时间消毒方法消毒物品消毒效果备注XXXX年XX月XX日 9:00 紫外线消毒灯实验台、实验器材、培养皿等有效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XXXX年XX月XX日 14:30 过氧化氢喷雾实验服、鞋、手套等快速杀灭表面细菌,防止交叉污染。

XXXX年XX月XX日 8:00 高压蒸汽灭菌法培养基、手术器械等彻底灭菌,保证物品安全无菌。

XXXX年XX月XX日 16:00 化学消毒剂擦拭地面、实验台等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三、消毒效果评估经过以上消毒方法,实验室环境和物品表面已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

具体评估如下:1.实验室空气:通过空气检测仪器,结果显示空气中的细菌数量已降至安全水平。

2.实验台:表面整洁,无异味,用肉眼观察无明显污渍。

3.实验器材:表面光滑,无细菌繁殖,使用时无不适感。

4.培养皿:经紫外线消毒后,表面细菌数量明显减少,观察未见异常。

5.其他物品:经过过氧化氢喷雾和化学消毒剂擦拭后,表面整洁,无异味,效果良好。

四、注意事项1.消毒前应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有序。

2.消毒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有害物质对皮肤造成伤害。

3.如遇消毒效果不佳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或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4.本记录表应定期(如每周)进行整理和归档,以备后续查阅和使用。

五、责任人及联系方式责任人:XXX(实验室负责人)联系电话:XXX-XXXXXXX邮箱:***********如需查阅历史消毒记录或咨询相关问题,请联系责任人。

六、其他补充说明1.本消毒记录表适用于XXX实验室的环境和物品消毒管理,如有其他特殊情况或需求,请及时报告并处理。

2.请在消毒完成后在相应空格内填写“已完成”并签名,以示确认。

3.本记录表应妥善保存,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内包材消毒操作作业指导书

内包材消毒操作作业指导书

目的确保包装材料清洗、消毒作业的有序管理,满足灌装所需包装材料卫生要求范围适用于本厂所有自有品牌产品、外加工产品内包装材料的清洗、消毒作业。

职责生产部:清洗组负责包装材料的清洗、消毒。

质管部:负责对包材清洗过程监控,并抽检微生物指标。

内容原则上使用的内包装材料应经过清洁,必要时经过消毒,如未对包材进行清洁消毒,需提供证据证实不影响产品的符合性。

消毒方法可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交替使用。

臭氧消毒1 )采用气体消毒法(臭氧发生器)进行消毒处理:臭氧发生器所产生的臭氧,具有强氧化作用,可杀灭细菌、病菌,从而起到消毒包材作用。

原则上: 金属材质和镀金镀银层包材未经少量试臭氧确认无侵蚀变质前不得大批量接触臭氧消毒。

2 ) 臭氧的包材,将经过预处理干燥、清洁的内包装材料敞开放入臭氧间,内包装材料之间应有间隙,并且离地、离墙10cm以上堆放。

3 ) 按臭氧消毒规程进行操作,包材在臭氧时,臭氧房需保证有一定的湿度,可以用容器装纯水放在臭氧房以保持其湿度。

4 )消毒时臭氧发生器实际发生的臭氧量应定期抽检,并记录于检测累计表中,使用车间应据此结果,计算相应开机时间,以确保消毒最低臭氧浓度。

如:包材臭氧时间应控制在120分钟,并做好臭氧消毒记录。

5)消毒期间,包装材料消毒间内门外应挂有标牌,注明“消毒进行中及消毒时间”,消毒间应保持密闭状态,不得有人员进出,不能开启空调及门窗;生产人员应在无臭氧气味时才允许进入。

6)消毒完成后转入贮瓶间存放。

7)保持贮瓶间卫生,所有存放包材须离地存放,不得靠墙摆放。

8)贮包间包材贮存时间超过48小时应重新清洁消毒。

酒精消毒1)消毒液的配制:根据内包材的数量配制75%的酒精溶液,一般适用于玻璃瓶,其它材质应先做小量的试验,确认酒精对包材无损坏。

2)消毒时间的确定:酒精浸泡方式应确保包材全部浸入酒精中,浸泡时间约10 ~15分钟.。

3)消毒程序: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将其浸泡到酒精中10—15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