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
什么是未成年犯罪
什么是未成年犯罪
依据《刑法》的规定,未成年犯罪,是指未满18周岁未成年⼈实施犯罪⾏为,构成犯罪的⾏为。已满⼗六周岁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不满12周岁未成年⼈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关于什么是未成年犯罪的问题,下⾯由店铺⼩编为你详细解答。
⼀、什么是未成年犯罪
1、未成年犯罪,是指未满18周岁未成年⼈实施犯罪⾏为,构成犯罪的⾏为。
2、未成年⼈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形如下:
(1)、已满⼗六周岁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四周岁不满⼗六周岁的⼈,犯故意杀⼈、故意伤害致⼈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周岁不满⼗四周岁的⼈,犯故意杀⼈、故意伤害罪,致⼈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段致⼈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法律依据:《中华⼈民共和国刑法》第⼗七条
⼆、⼥性未成年⼈犯罪有没有特殊规定
事实上,当前我国对⼥性未成年⼈犯罪的处理,要求讯问时由⼥检察官担任。并且,需要搜查⾝体的,要有被搜查⼈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在场,由⼥⼯作⼈员进⾏。
除此之外,对⼥性未成年⼈犯罪会按以下处罚:
1、适⽤刑罚时应正确适⽤法定情节:
(1)⽆可选择地按照法律规定从轻、减轻处罚。量刑时要留有⼀定幅度,不能在法定刑内裁量最⾼刑,同时存在从宽和从严情节的,会优先考虑适⽤从宽处罚的情节。
2、酌定情节:
(1)法律上未做明确规定,由⼈民法院根据⽴法精神和审判实践,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酌情考虑适⽤的情节。
(2)具体可以考虑的情节如:犯罪的动机⼿段、犯罪时的环境条件、造成的损害结果、犯罪少年⼀贯表现,犯罪后态度、⼈⾝危险性、犯罪的起因、促成犯罪的客观因素等。
青少年10种常见的违法行为
青少年10种常见的违法行为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行为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和命运,也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一些青少年经常会犯一些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自身和社会的利益。本文列举了十种常见的青少年违法行为,希望引起广大青少年的注意。
1. 涉毒违法行为
涉毒行为是极其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在青少年中尤为突出。吸毒不仅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还会对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导致死亡。
2. 盗窃行为
很多年轻人经常出现盗窃行为,抢劫、入室盗窃等恶性犯罪也时有发生,这些行为是对他人财产权益的侵犯,将会遭受法律的严惩。
3. 鲁莽驾驶
一些青少年在驾驶时常常不遵守交通规则,超速、闯红灯等鲁莽驾驶不仅会危及自身安全,也会造成交通事故,严重危害公共安全。
4. 打架斗殴
打架斗殴在青少年中很常见,特别是在学校中更是频繁。这些行为不仅容易引发暴力事件,还会给其他学生带来不安全感,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5. 黄赌毒行为
黄赌毒行为是另一种普遍存在于青少年中的犯罪行为,赌博、黄色内容、色情传播等会对青少年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会带来负能量的影响。
6. 涉枪违法行为
一些青少年经常会迷恋枪支暴力,不顾危险进行非法持有、制造、买卖枪支等涉枪违法行为,这严重犯罪不仅危害国家安全,还会严重伤及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7. 网络违法行为
在信息发达的时代,不少青少年会在网络上涉嫌违法行为,如网络诈骗、黑客攻击、恶意篡改等。这些行为不仅涉及到法律和道德问题,还对网络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8. 饮酒吸烟
青少年时期,身体尚未完全发育,饮酒吸烟会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
初中生的违法犯罪主要有哪些
初中⽣的违法犯罪主要有哪些
成年⼈犯罪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现实中不仅存在成年⼈犯罪,还存在着初中⽣犯罪,初中⽣⼀般是12-15岁,此时犯罪有可能不追究刑事责任,那么初中⽣的违法犯罪主要有哪些呢?下⾯就由店铺⼩编来告诉⼤家,来了解⼀下吧。
⼀、初中⽣的违法犯罪主要有哪些
⽬前初中⽣犯罪的种类已经涉及了成年⼈的绝⼤多数种类了。常见的有:故意杀⼈、故意伤害、强奸、抢劫、盗窃、抢夺等。只是在处罚和量刑上与成年⼈有所区别。
《中华⼈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六周岁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四周岁不满⼗六周岁的⼈,犯故意杀⼈、故意伤害致⼈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周岁不满⼗四周岁的⼈,犯故意杀⼈、故意伤害罪,致⼈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段致⼈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周岁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母或者其他监护⼈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专门矫治教育。
⼆、初中⽣犯罪可以判死刑吗
不可以。不管初中⽣犯什么罪都是不可以判死刑的。
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刑法》第四⼗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周岁的⼈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不适⽤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五周岁的⼈,不适⽤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段致⼈死亡的除外。
初中⽣就是不满⼗⼋周岁的未成年⼈,所以不能判死刑。
从今⽇整理的这些内容来看,初中⽣的违法犯罪⾏为是⽐较多的,常见的有故意杀⼈、故意伤害他⼈的⾝体、盗窃、抢劫、聚众⽃殴等等,此外对于初中⽣犯罪是不⼀定会追究刑事责任的,具体看年龄以及涉嫌犯罪的罪名⽽定。如果您还有问题不懂,可以登录我们店铺⽹站咨询我们的律师进⾏了解。
未成年人犯罪类型
一、未成年人犯罪类型
未成年人犯罪类型
青少年犯罪类型分为暴力性犯罪、侵财型犯罪、毒品犯罪、性犯罪。
1、暴力型犯罪
青少年朝气蓬勃,但有些人也血气方刚,特别是表现在寻衅滋事和聚众斗殴犯罪中。
寻衅滋事罪,就是无事生非或者是找由头滋事。比如看人不顺眼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发生这些行为如果情节恶劣或严重的,就构成寻衅滋事罪。大排档、酒吧、歌厅,是这些犯罪的高发场所。对于寻衅滋事,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聚众斗殴罪,就是出于争霸一方、报复他人等目的,纠集多人斗殴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2、侵财型犯罪
面对花花绿绿的世界,一些青少年禁不住诱惑,在自己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情况下,会采取犯罪手段获取财物以得到满足,常见的就是盗窃和抢夺、抢劫。
盗窃罪,就是偷东西,很好理解。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多次盗窃、跑到人家家里盗窃、在公共汽车上或大街上扒窃的,即使数额较小的也构成犯罪。如果携带凶器盗窃在被失主发现后以凶器抗拒抓捕的,就不是盗窃的问题了,而构成处罚更重的抢劫罪了。盗窃一般是判三到十年,还要加处罚金。盗窃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判到十年以上直到无期徒刑。
抢夺罪,是指乘人不备夺取他人财物。比如,在大街上骑摩托车经过路人旁边时,突然拽走人家的项链。抢劫罪,是指以暴力、胁迫等劫取财物的行为,比如拿刀威逼让人给钱。由于抢劫犯罪不仅抢了人家财物,还对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刑法规定的量刑比
抢夺要高。抢劫罪是要判三到十年的,而抢夺的量刑是三年以下。注意,如果是携带凶器抢夺的,那就要定抢劫罪了。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浅析与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研究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浅析与刑事责任年龄
制度研究
一、概述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法治水平。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未成年人犯罪现象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本文旨在浅析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同时深入研究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相关问题,以期为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矫治措施提供有益参考。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和比例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上升态势。这些犯罪行为涉及暴力、盗窃、抢劫、毒品等多个领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不安全感和危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复杂性和危害性不容忽视,如何有效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我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矫治过程中,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界限。合理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能够平衡未成年人保护与社会安全之间的关系,为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预防
和矫治提供法律依据。我国现有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标准不统与犯罪趋势不相适应等,亟待进一步完善和调整。
1. 背景介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及其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呈现出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司法数据显示,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且犯罪类型日趋复杂。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构成了严重威胁。
从犯罪类型来看,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涉及暴力犯罪、财产犯罪和网络犯罪等。校园暴力问题尤为突出,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伤害。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未成年人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活动的现象也愈发严重,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侵蚀问题不容忽视。
什么是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刑法条文
什么是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刑法条文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刑法条文、晋江刑事律师免费在线咨询、的主要内容,欢迎阅读:
什么是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刑法条文有哪些?下文将会详细分析,法律直通车小编希望下文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遇到刑事辩护相关法律问题,可以到法律直通车找我们的刑事辩护律师进行免费法律问题在线咨询。
什么是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了犯罪行为。未满14周岁的人实施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不认为是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行为,才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在14岁以前和14至16岁期间都实施了上述行为,那么只对14至16岁期间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14岁以前的行为不是犯罪,不能一并作为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都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在年满16周岁前后都实施了上一个问题所说的犯罪行为以外的其他犯罪行为,那么只追究未成年人在年满16岁以后的行为的刑事责任,对16岁以前的行为不作为犯罪一并追究。
未成年人犯罪刑法条文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
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特点、原因及预防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百余年前维新派领袖梁启超曾一针见血的指出青少年与国家前途、命运的关系。而今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一起被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公害。因此,预防与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根据我国《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18周岁以下为未成年人;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视为未成年人犯罪。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持续上升势头,不仅危害公私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了社会的长治久安,而且极大的催残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给千百万个家庭带来不幸。因此,正确的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和原因,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犯罪手段不断向成人化、智能化发展、犯罪类型也多种多样。
一、从近年来的调查情况看,未成人违法犯罪主要存在以下类型和特点:
1、犯罪的形式,团伙性犯罪,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团伙犯罪(如:结伙抢劫、结伙偷盗等),未成年人犯罪以团伙作案为主要形式,单独作案较少。未成年人心理尚不成熟,他们往往喜欢模仿武侠小说、武打影片中帮派活动的形式,三五结伴成伙,结伙成帮、结帮成派,共同进行犯罪活动。相互间订立攻守同盟,诡言狡辩,“人小鬼大”,给侦破审理带来不小阻力。这些未成年人往往纠合成群,少者两三人,多者七八人,出于哥们义气,相互壮胆,共同作案,盗窃抢劫。手段凶狠,动辄持刀行凶、不计后果。犯罪残忍性上升,对社会破坏性增大。案例:2000年,年龄均在16至17岁的咸阳农村青少年豆成彬等4人,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翻窗、撬门入室盗窃5次,偷现金、实物总计人民币1468元;2002年11月下旬,宝鸡市凤翔县的7名15至17岁在校中学生联合杀死同学;去年5月初,汉中市城固县3名不满18岁的中学生共同伤害一女乞丐并致其死亡。还有青少年以一定的特征如地域、性格、年龄、同学等形式一
未成年人八大罪
未成年人八大罪
《未成年人八大罪》
未成年人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他们可能会犯下一些罪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幸。以下是未成年人可能犯下的八大罪:
1. 盗窃:未成年人可能因为好奇或者经济困难而进行盗窃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还会对他人造成财产损失。
2. 暴力犯罪:一些未成年人可能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管教,而走上暴力犯罪的道路,伤害他人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3. 涉毒:未成年人可能因为好奇尝试吸食毒品,这不仅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伤害,还会危害社会安全。
4. 色情犯罪:未成年人过早接触色情内容可能导致他们产生不良行为,甚至涉及色情犯罪。
5. 学校违规:一些未成年人可能在学校违规,包括打架斗殴、旷课、欺凌同学等行为。
6. 骚扰恶作剧:未成年人可能因为不懂得尊重他人而进行电话骚扰、网络欺凌等行为,给他人带来困扰和伤害。
7. 逃学:一些未成年人可能因为不喜欢学习或者家庭问题而选择逃学,影响自己的学业和成长。
8. 不良交友:未成年人可能因为跟不良的朋友交往而走上犯罪的道路,甚至受到诱导参与违法活动。
未成年人八大罪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才能帮助未成年人远离犯罪,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什么是未成年犯罪,未成年犯罪概念是什么
什么是未成年犯罪,未成年犯罪概念是什么什么是未成年犯罪,未成年犯罪概念是什么?一起跟着我来了解一下的有关内容吧。
什么是未成年犯罪,未成年犯罪概念是什么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了犯罪行为。
未满14周岁的人实施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不认为是犯罪,不承
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行为,才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未成年人在14岁以前和14至16岁期间都实施了上述行为,那么只对14至16岁期间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14岁以前的行为不
是犯罪,不能一并作为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
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都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在年满16周岁前后都实施了上一个问题所说的犯罪行为
以外的其他犯罪行为,那么只追究未成年人在年满16岁以后的行为
的刑事责任,对16岁以前的行为不作为犯罪一并追究。读者如果需
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去进行法律学习。
未成年犯罪的法律规定具体都有哪些
未成年犯罪的法律规定具体都有哪些
未成年犯罪的法律规定:《刑法》第⼗七条,已满⼗⼆周岁不满⼗四周岁的⼈,犯故意杀⼈、故意伤害罪,致⼈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段致⼈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关于未成年犯罪的法律规定具体都有哪些的问题,下⾯店铺⼩编为您详细解答。
⼀、未成年犯罪的法律规定具体都有哪些
1、未成年犯罪的法律规定:《刑法》第⼗七条,已满⼗⼆周岁不满⼗四周岁的⼈,犯故意杀⼈、故意伤害罪,致⼈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段致⼈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刑法》
已满⼗六周岁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四周岁不满⼗六周岁的⼈,犯故意杀⼈、故意伤害致⼈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周岁不满⼗四周岁的⼈,犯故意杀⼈、故意伤害罪,致⼈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段致⼈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如何预防未成年⼈犯罪
1、⾃⾝预防未成年⼈要加强⾃⾝素质的培养和提⾼,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这是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
2、家庭预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预防未成年⼈犯罪,⾸先要从家庭抓起。⾸先,家长要以⾝作则,为⼦⼥树好榜样。其次,家长要与⼦⼥多沟通,建⽴起与⾃⼰孩⼦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的柔情关系。再次,要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
3、社会预防⾸先,要加强⽂化市场、娱乐场所管理,消除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化和社会丑陋现象,净化社会环境。当前要开展“远离⽹吧”主题活动,重点打击⾮法经营“⽹吧”及⾮法出版、出售书刊等⾏为,重点清理整顿和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努⼒消除精神“污染源”。
未成年犯罪案例及分析
未成年犯罪案例及分析
未成年犯罪是指未满18周岁的人员在法律上被认定犯有违法行为。这些违法
行为可能是盗窃、抢劫、暴力犯罪、毒品犯罪等。未成年犯罪的案例屡见不鲜,给社会治安和未成年人的成长教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未成年犯罪案例,探讨其成因和解决办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未成年犯罪的案例。某市一名17岁的少年因为家庭贫困,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逐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在放学后加入了一个小团伙,经常进行盗窃活动。在一次盗窃行动中,他被警方抓获,并被判处少年感化教育。
这个案例反映了未成年犯罪的一个重要成因——家庭环境。家庭是未成年人成
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成长和行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家庭贫困等问题都可能导致未成年人产生犯罪倾向。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家庭教育,加强对贫困家庭的帮扶,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其次,社会环境也是影响未成年犯罪的重要因素。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竞争
日益激烈,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一些未成年人因为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选择了犯罪。另外,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和不良示范也会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诱导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社会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和选择空间。
最后,教育是预防未成年犯罪的关键。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应该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学校应该注重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家庭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社会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帮助,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有效预防未成年犯罪的发生。
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分析
介绍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的个体在法律上犯下的违
法行为。这些犯罪行为对社会和未成年人本身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将对未成年人犯罪事件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犯罪类型
未成年人犯罪可以涉及多个犯罪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盗窃、抢劫、故意伤害、贩毒和性侵犯等。这些犯罪行为可能受到个体的社
会背景、家庭环境以及心理因素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原因分析
社会背景
社会背景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社会问题,例
如贫困、失业率和社会不稳定等,可能导致未成年人感到无望和无助,从而诱发犯罪行为。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家庭中存在家庭暴力、药物滥用、家庭成员犯罪等问题,会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其犯罪倾向。
心理因素
未成年人的心理因素也可能促使其犯罪。例如,自卑感、攻击性、冲动和寻求刺激等心理特征可能使他们更容易参与犯罪行为。
解决方案
为了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需要采取综合的解决方案,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教育与宣传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
和道德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家庭支持
提供家庭支持和辅导服务,帮助问题家庭改善家庭环境,减少
家庭冲突和家庭暴力等问题。
社会帮助
建立健全的社会帮助体系,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和社会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重新融入社会。
刑事制裁与改造
对于已经犯罪的未成年人,应依法进行刑事制裁,并提供改造机会,通过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方式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结论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社会问题。通过综合的解决方案,包括教育与宣传、家庭支持、社会帮助以及刑事制裁与改造等措施,可以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保护他们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青少年犯罪行为有哪些
一、青少年犯罪行为有哪些
1、从属性犯罪。青少年由于思维尚不成熟及社会经验的不丰富,容易成为成人犯罪时控制的对象,并且青少年由于对好坏的识别能力差,在作案时处于一种死心塌地的从属地位。
2、团伙性犯罪。青少年以一定的特征如地域、性格、年龄、同学等形式一个个的团伙,经常聚在一起,形成一附和,或碍于情面不好推辞共同作案。团伙犯罪的一大特征就是“一个老鼠坏一锅汤”,一个人带坏一群人。
3、报复型犯罪。有些青少年在受到不公正待遇后,或因处理不及时,或因对处理结果不能理解,就采取同样的手段去对付别人,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4、冲动型犯罪。青少年由于心理的不成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不够冷静,往往做出一些事后自己也感到后悔的事。
5、无知型犯罪。这一类型的青少年罪犯缺乏最基本的常识,甚至入狱后,对自己的罪行仍不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以上内容就是相关的回答,青少年进行犯罪的类型包括从属性犯罪、团伙性犯罪、报复型犯罪、冲动型犯罪、和无知型犯罪。这些类型的犯罪都是青少年犯罪的很大的特征,我们在解决青少年犯罪的路程中还会比较遥远。
二、青少年犯罪特点有哪些
1、纠合性
当前青少年犯罪中,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以相同地域为基础,纠合在一起,共同作案。在纠合过程中,为了争强好胜而在团伙中争当霸主,常常象滚雪球一样结合成更大的团伙,以壮大势力。这样,可以互相壮胆,在“人多势众”的心理支配下,犯罪过程中反映出胆大妄为,不顾一切,理智无法控制行为,其犯罪一旦得逞,便紧接着再干。
为何会出现这种纠合性呢?主要是由于青少年正处在成长时期,喜欢交际,乐于结群,一旦受坏人和外界不良因素引诱,在人多势众、互相壮胆的情况下,作起案来胆大妄为。
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有哪些
一、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有哪些
1、从属性犯罪。青少年由于思维尚不成熟及社会经验的不丰富,容易成?为成人犯罪时控制的对象,并且青少年由于对奸坏的识别能力差,在作案时处于一种死心塌地的从属地位。
2、团伙性犯罪。青少年以一定的特征如地域、性格、年龄、同学等形式一个个的团伙,经常聚在一起,形成一附和,或碍于情面不好推辞共同作案。
3、报复型犯罪。有些青少年在受到不公正待遇后,或因处理不及时,或因对处理结果不能理解,就采取同样的手段去对付别人,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有哪些
4、冲动型犯罪。青少年由于心理的不成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不够冷静,往往做出一些事后自己也感到后悔的事。
5、无知型犯罪。这一类型的青少年罪犯缺乏最基本的常识,甚至入狱后,对自己的罪行仍不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二、未成年人的刑事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不满十四周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一般地说,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尚处于幼年时期,还不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不具备责任能力。因此法律规定,对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一概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必要时可依法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严加管教。
2、相对负刑事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人相对负刑事刑事责任的年龄范围,即处于该年龄段的人只对刑法中规定的少数犯罪负刑事责任,而对绝大多数犯罪则不负刑事责任。这无疑是符合未成年人辨认和控制能力实际状况的科学的制度。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
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有哪些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有哪些
摘要: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有哪些、银川刑事辩护律师、银川刑事辩护律师法律咨询、欢迎阅读:
法律直通车为您提供刑事辩护一系列问题。如果您遇到刑事辩护方面的问题可以进行律师在线咨询。银川刑事辩护律师将为大家详解自首应向哪些机关或个人投案及对自首的如何处理,并介绍相关法律法规,欢迎阅读。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有哪些
未成年人在一般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但是在某些国家(例如日本)的定义上是指未满二十周岁的公民。对未成年人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了犯罪行为。未满14周岁的人实施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不认为是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行为,才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在14岁以前和14至16岁期间都实施了上述行为,那么只对14至16岁期间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14岁以前的行为不是犯罪,不能一并作为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都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在年满16周岁前后都实施了上一个问题所说的犯罪行为以外的其他犯罪行为,那么只追究未成年人在年满16岁以后的行为的刑事责任,对16岁以前的行为不作为犯罪一并追究。
孩子犯罪的定性不同于成年人。
介于孩子正处于成长期和塑造性较强的阶段,我国《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14周岁以下的孩子完全不负刑事责任,14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下的孩子只负相对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
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特点、原因及预防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百余年前维新派领袖梁启超曾一针见血的指出青少年与国家前途、命运的关系。而今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一起被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公害。因此,预防与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根据我国《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18周岁以下为未成年人;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视为未成年人犯罪。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持续上升势头,不仅危害公私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了社会的长治久安,而且极大的催残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给千百万个家庭带来不幸。因此,正确的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和原因,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犯罪手段不断向成人化、智能化发展、犯罪类型也多种多样。
一、从近年来的调查情况看,未成人违法犯罪主要存在以下类型和特点:
1、犯罪的形式,团伙性犯罪,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团伙犯罪(如:结伙抢劫、结伙偷盗等),未成年人犯罪以团伙作案为主要形式,单独作案较少。未成年人心理尚不成熟,他们往往喜欢模仿武侠小说、武打影片中帮派活动的形式,三五结伴成伙,结伙成帮、结帮成派,共同进行犯罪活动。相互间订立攻守同盟,诡言狡辩,“人小鬼大”,给侦破审理带来不小阻力。这些未成年人往往纠合成群,少者两三人,多者七八人,出于哥们义气,相互壮胆,共同作案,盗窃抢劫。手段凶狠,动辄持刀行凶、不计后果。犯罪残忍性上升,对社会破坏性增大。案例:2000年,年龄均在16至17岁的咸阳农村青少年豆成彬等4人,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翻窗、撬门入室盗窃5次,偷现金、实物总计人民币1468元;2002年11月下旬,宝鸡市凤翔县的7名15至17岁在校中学生联合杀死同学;去年5月初,汉中市城固县3名不满18岁的中学生共同伤害一女乞丐并致其死亡。还有青少年以一定的特征如地域、性格、年龄、同学等形式一个个的团伙,经常聚在一起,形成一附和,或碍于情面不好推辞共同作案。团伙犯罪的一大特征就是“一个老鼠坏一锅汤”,一个人带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特点、原因及预防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百余年前维新派领袖梁启超曾一针见血的指出青少年与国家前途、命运的关系。而今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一起被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公害。因此,预防与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根据我国《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18周岁以下为未成年人;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视为未成年人犯罪。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持续上升势头,不仅危害公私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了社会的长治久安,而且极大的催残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给千百万个家庭带来不幸。因此,正确的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和原因,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犯罪手段不断向成人化、智能化发展、犯罪类型也多种多样。
一、从近年来的调查情况看,未成人违法犯罪主要存在以下类型和特点:
1、犯罪的形式,团伙性犯罪,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团伙犯罪(如:结伙抢劫、结伙偷盗等),未成年人犯罪以团伙作案为主要形式,单独作案较少。未成年人心理尚不成熟,他们往往喜欢模仿武侠小说、武打影片中帮派活动的形式,三五结伴成伙,结伙成帮、结帮成派,共同进行犯罪活动。相互间订立攻守同盟,诡言狡辩,“人小鬼大”,给侦破审理带来不小阻力。这些未成年人往往纠合成群,少者两三人,多者七八人,出于哥们义气,相互壮胆,共同作案,盗窃抢劫。手段凶狠,动辄持刀行凶、不计后果。犯罪残忍性上升,对社会破坏性增大。案例:2000年,年龄均在16至17岁的咸阳农村青少年豆成彬等4人,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翻窗、撬门入室盗窃5次,偷现金、实物总计人民币1468元;2002年11月下旬,宝鸡市凤翔县的7名15至17岁在校中学生联合杀死同学;去年5月初,汉中市城固县3名不满18岁的中学生共同伤害一女乞丐并致其死亡。还有青少年以一定的特征如地域、性格、年龄、同学等形式一
个个的团伙,经常聚在一起,形成一附和,或碍于情面不好推辞共同作案。团伙犯罪的一大特征就是“一个老鼠坏一锅汤”,一个人带坏一群人。例如徐某等四人合伙抢劫一案,除徐某外其余三人都是在校学生。先是由徐某提出去打某某,在打人过程中又由徐某提议发生了抢劫他人财物的行为。三名学生被捕入狱后,很是后悔,认识到不该和徐某这样的人混在一起。调查分析:在青少年犯罪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过程中,作案人员往往因年龄小、心理和智力尚不成熟,犯罪过程中往往想寻找心理依靠,少则2至3人,多则5至6人。上述3例案件都具有明显的团伙作案特征。
2、暴力性犯罪,犯罪突出,手段新颖、凶残。未成年人年龄偏轻,模仿性较强,犯罪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不顾一切,不计后果,仅凭一时冲动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纵火等暴力型犯罪。未成年人犯罪,他们往往不再局限于小偷小摸,而是肆无忌惮地穿行于城区、集镇。由于他们人小个矮、形色稚嫩,一般不易引起人们的警觉,成案率较高。如去年某县破获的一起入室杀人案:几个未成年人扮装成学生模样,跟踪某妇人潜入某小区,把其电源关掉(每户电源总开关均集中在某一楼层或门外),待被害人打手电筒出来检查开关时(门没有关),一个头矮小少年便潜入其家中,待被害人进屋关门进其他屋子时,犯罪嫌犯人便打开房门让等在外边的3名同伙入室。为防止他们走出小区被害人报案,4名犯罪嫌疑人在抢窃完钱物后,残忍地将其杀害。当前未成年入的犯罪手段,由愚昧型向智能、成人化转变。作案周密策划,选择时机,准备作案工具;作案时分工明确,注意配合。案例二:兴平市14岁的马党军和18岁的马平原两人,从咸阳乘坐出租车回家途中用暴力控制女司机杨某,拿啤酒瓶砸其头部,并持刀抢走其金项链、手链、耳环、戒指和现金。
3、犯罪类型多样。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财产型(享受型)。以此类最为突出,未成年人易冲动且好动,一旦失学,则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且很少归家,但他们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特别是当他们要挥霍摆阔、享受攀比时,他们就将目光盯在公私财物上。如我市去年破获的某乡镇盗窃团伙,年龄最大17周岁,最小12周岁,平日里以偷铁路货运物资、闲置工厂钢铁来维生计,有时甚至顺手牵羊偷同乡的牛、猪、羊、鸡等物资来满足自身的挥霍享受。以物质享受为目的,为了得到超过正常生活水平的物质享受而走上犯罪道路也是青少年犯罪的一大特点作为青少年在思维方面存在一定的
片面,容易形成和别人攀比的心理,别人吃的比自已强,穿的比自已好时,心理就有平衡,久而久之得不到很好的引导和教育,就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还有就是一些贪图享受的青少年“吃”“穿”“玩”为自已的人生目标,好吃懒做,在没有充分的物质基础情况下,便会挺而走险、误入歧途,而玩更是成为青少年消费的主要方面,通过抢劫、盗窃等不正当手段得到的钱财中有很大一部分挥霍在舞厅、游戏机、台球等游艺上。其次是:报复型犯罪。有些青少年在受到不公正待遇后,或因处理不及时,或因对处理结果不能理解,就采取同样的手段去对付别人,从而走上犯罪道路。例如在校生雷某在自已和同学遭到社会流氓殴打,并被抢走钱物,自已学校、,派出所报告又未得到及时处理后,出于一种报复心理,去打别人,抢夺别人财物和,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毁了自已的前程。再例如17岁的卢某上学时被校警殴打,虽然学校及时进行了处理,但卢某认为处理不当,辍学后,携带木棍,到校将校警打伤。其三是:暴力型。未成年人心理素质不稳定,自控力差,认识能力与意识能力低,感情易冲动,行为易过激,受不良影响及社会丑恶现象的影响,在受到刺激又缺乏正确的教育与引导下,纷纷效仿不良行为,导致犯罪。如今年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报道的一个案例:陕西省某县三名初二学生采用非常残忍手段强奸两名11岁幼女,其中一名男生强奸该幼女时间长达4个小时。导致他们犯罪的原因很单一,都是看了黄色录相,对性的认识即神秘又刺激,在没有正确引导和教育下,共同实施犯罪。其四是:冲动型犯罪。青少年由于心理的不成熟,不易控制自已的情绪,遇事不够冷静,往往做出一些事后自已也感到后悔的事,例如17岁的杀人犯赵某,由于骑车与他相撞,在遭到殴打和辱骂后,失去理智,掏出随身所带的水果刀,连砍数刀,致人死亡。被判无期后,深感后悔,希望用自已的例子教育别人。其五是:无知型犯罪。这一类型的青少年罪犯缺乏最基本的法律常识,甚至入狱后,对自已的罪行仍不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例如抢劫犯胡某骑车与他人相撞,要求赔偿未得逞后,就强行抢走他人钱物,并始终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当行为,再例如抢劫犯李某认为找别人要点东西,不给打两拳没什么大不了的,
甚至认为自己是正大光明的找人要,又不是偷偷摸摸地去偷,怎能算
犯罪。其六是:从属性犯罪。青少年由于思维尚不成熟及社会经验的不丰富,容易成为成人犯罪时控制的对象,并且青少年由于对好坏的识别能力差,在作案时处于一种死心塌地的从属地位。例如17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