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课作业题13
高三高考生物复习练习 2011届高考冲刺检测 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附参考答案
2011届高考冲刺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到原子质量为: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1.下列有关细胞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有关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必需的结构C.细胞分化过程中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D.以人成熟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可以探究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外界条件2.下图中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
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乙),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B.在bc段,单独增加光照或温度或NaHCO3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C.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D.因配制的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3.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特大地震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大地震发生后,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相继发生爆炸,使人们产生了对“核辐射”的恐惧,全国多地出现食盐抢购囤积的风波,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食用碘盐(碘含量很少)预防放射性碘的摄入是无法实现的B.核辐射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属于物理致癌因子C.核辐射引起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D.癌症的发生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是一种累积效应4.在上海世博会E片区,是以英国贝丁顿“零能耗”社区为原型的“世博零碳馆”。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考点过关考试题20
1.(2008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水华是富营养化水体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从种群特征分析,水华属于()A.不规则波动B.不均匀分布C.短期内暴长D.季节性消长解析:选C。
水华是浮游植物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迅速大量增殖的结果。
2.(2009年高考上海综合能力测试)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
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A.沙尘暴频发B.火山爆发C.温室效应加剧D.湿地内物种减少解析:选B。
“牧童经济”模式是人为因素造成对环境的破坏,B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
3.(原创题)2009年10月12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位于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马尔代夫,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
即,该国首脑带领全体内阁成员,身着笨重的潜水服,潜入海中举行了一次水下内阁会议。
这是马尔代夫的第一次水下内阁会议,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水下内阁会议。
该会形式给人们的最大启示是()A.沙尘暴已侵蚀海洋B.酸雨已使人无法在陆地生存C.减排已刻不容缓D.淡水资源面临枯竭解析:选C。
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现代工业、交通的发展,CO2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进而使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冰川迅速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这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
4.(2009年高考山东卷)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
由此推知,该反应器()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解析:选B。
根据题意可知,泥浆生物反应器是利用了需氧微生物能够在有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的原理来清除污染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因此B项正确。
泥浆生物反应器中不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看作是小型的生态系统;也不能实现物质的循环;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来获得能量,不需要能量的输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13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13一、选择题1.(2024·广州高三质检)下图分别是萨克斯、鲁宾和卡门、恩格尔曼所做的关于光合作用的三个经典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A与C部分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B.图2所示实验运用的实验方法是荧光标记法C.图3所示实验中,需氧细菌分布于光束照射的部位D.萨克斯的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解析:选C。
图1中B与C部分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A项错误;图2所示实验运用的实验方法是同位素示踪法,B项错误;图3所示实验中,光束照射的部位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O2,所以需氧细菌分布于光束照射的部位,C项正确;萨克斯的实验只能证明有淀粉生成,但不能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D项错误。
2.(2024·肇庆高三质检)玉米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有类囊体,但不含固定CO2的酶Rubisco,下列有关玉米光合作用的叙述,合理的是()A.叶肉细胞的叶绿体能够生成NADPH和ATPB.叶肉细胞的叶绿体能够利用NADPH和ATPC.C3的还原发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D.叶肉细胞中缺乏酶Rubisco的基因解析:选A。
玉米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有类囊体,可以通过光反应阶段生成NADPH和ATP,A项合理;玉米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不含固定CO2的酶Rubisco,因此不能进行暗反应,不能利用NADPH和ATP进行C3的还原,B项、C项不合理;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叶肉细胞中酶Rubisco的基因没有表达,D项不合理。
3.科学家向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给予实验装置不同时间光照,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暗反应最初形成的很可能是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B.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C.3-磷酸甘油酸可直接转化成氨基酸、有机酸等D.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物是各种糖类解析:选A。
由题表可知,CO2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物质是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A项正确;由题意可知,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CO2中碳元素的去向,故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B项错误;根据时间分析,3-磷酸甘油酸要先转化成12种磷酸化糖类,然后才转化成氨基酸、有机酸等,C项错误;题表中的数据说明光合作用除了产生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其他有机物,D项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作业13:基因的表达
高中生物专题分层作业第13讲基因的表达A组基础题组题组一DNA和RNA的比较1.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只存在于细胞质中B.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C.转录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的RNA没有碱基对D.DNA上不存在密码子,密码子只存在于mRNA上答案 D 本题综合考查DNA和RNA的分布、功能、结构、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等知识。
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叶绿体、原核生物的质粒中也存在DNA;真核生物的RNA产生于细胞核,因此在细胞核中也存在RNA,A错误。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或RNA,B错误。
转录过程产生的RNA分为三类:mRNA、tRNA、rRNA,其中mRNA和rRNA为单链,没有碱基对,但tRNA为三叶草形,局部形成双链,因此含有碱基对,C 错误。
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DNA上不存在密码子,D正确。
2.在全部遗传密码被破译之后,分子生物学家克里克提出一个假说,认为有的tRNA的反密码子第3位碱基与密码子第3位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是不严格的。
下列事实不能支持上述假说的是( )A.细胞中的tRNA种类远少于61种B.某tRNA的反密码子第三位碱基是U,密码子与之配对的碱基是A或GC.UAA、UAG和UGA是终止密码,细胞中没有能识别它们的tRNAD.某tRNA的反密码子第三位碱基是次黄嘌呤,与C、U和A均可配对答案 C tRNA共有61种,而细胞中的tRNA种类远少于61种,这支持题述假说,A 正确;某tRNA的反密码子第三位碱基是U,密码子与之配对的碱基是A或G,这支持题述假说,B正确;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因此没有能识别它们的tRNA,这一事实不能支持题述假说,C错误;某tRNA的反密码子第三位碱基是次黄嘌呤,与C、U和A均可配对,这支持题述假说,D正确。
题组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3.(2020北京顺义期末)下列关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密码子中碱基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氨基酸改变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每种氨基酸仅有一种密码子编码D.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答案 C 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密码子中碱基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氨基酸的改变,A正确;细胞中不同基因可能同时转录,同时合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RNA,B正确;61种密码子编码20种氨基酸,故每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编码,C 错误;三种RNA都经DNA转录而来,D正确。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精华训练题
2011高考生物精华训练1.(多选)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通过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B.植物细胞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都是从气孔中进入的C.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线粒体和DNAD.精细胞、神经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都有细胞周期2.呼吸作用对生命活动意义重大,下面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ATP,因此不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C.动物停止呼吸作用就不能合成ATP,作为生命基本特征的新陈代谢就此终结D.呼吸作用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3.下面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组等量的酵母菌分别进行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如果两组产生的CO2相等,则两组消耗的葡萄糖比为3∶1B.甲、乙两组等量的酵母菌分别进行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如果两组消耗等量葡萄糖,则两组释放的CO2总量与吸收的O2总量的体积比是3∶4C.丙酮酸可通过线粒体双层膜D.人和乳酸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4.当氧气含量升高时,下列哪一项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可能发生的()A.沼气池内沼气含量减少B.牛奶变酸速度减慢C.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升高D.酵母菌分解葡萄糖速度加快5.用某种药物饲养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
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C.增加红细胞的合成数量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6.香蕉成熟过程中,随着贮藏物质强烈水解并转化为还原糖,香蕉逐渐变甜,其呼吸速率变化如图中曲线a所示。
图中符合香蕉内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曲线1 B.曲线2C.曲线3 D.曲线47.右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8.图中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引起猫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兴奋,经插入脑内的电极记录神经膜电位变化,当兴奋产生时,对该电位变化正确的表述是()A.神经膜离子分布内负外正B.Na+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C.K+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D.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膜单向传导9.一种植物只开红花,但在红花中偶然发现了一朵白花,将白花所结的种子种下后,后代仍旧开白花。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性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性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阶段性过关检测(十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利用酵母菌的发酵原理制作美味的食品,下列关于酵母菌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酿造葡萄酒时一定要完全隔绝空气才能使葡萄汁变成葡萄酒 B.利用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将酒精氧化成醋酸的原理,能把果酒加工成果醋 C.馒头中的孔泡是由于酵母菌在面团中产生CO2,蒸馒头时CO2受热膨胀形成的 D.腐乳和泡菜的制作过程中都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解析:选C。
A项中酵母菌繁殖需要空气。
在完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酵母菌繁殖几代就停止了,稍微与空气接触,酵母菌又能继续繁殖,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空气,大部分的酵母菌就会死亡,要维持酵母菌长时间发酵,必须供给微量的氧气。
B项中在有氧的条件下可将乙醇氧化成醋酸的是醋酸菌。
发面时加入酵母菌,酵母菌在面团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蒸馒头时,二氧化碳受热膨胀,形成更大的孔泡。
泡菜的制作过程中进行发酵的是乳酸菌。
2.图中为胡萝卜素的纸层析结果示意图,属于标准样品的层析点的是( ) A.①②B.③④ C.⑤⑥ D.③④⑤⑥ 解析:选B。
标准样品中的色素种类单一,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相同,因此只出现一个色素圆点。
3.(2010年临沂模拟)菊花的花粉经组织培养可发育成一株幼苗,这一过程不涉及下列哪一项( ) A.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组织器官的形成 B.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相关激素的调控 C.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D.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答案:D 4.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物质化学式熔点/℃ 沸点/℃ 密度/ g•cm-3 水中的溶解性甲 C3H6O2 -98 57.5 0.93 可溶乙 C4H8O2 -84 77 0.90 可溶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方法( ) A.分馏法 B.升华法 C.萃取法 D.过滤法答案:C 5.某种花卉感染了植物病毒,叶子呈现疱状,欲培养出无病毒的后代,应采取的方法是( ) A.用种子培养后代 B.用无明显症状部分的枝扦插 C.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 D.用叶表皮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答案:C 6.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②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果胶酶③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④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能产生果胶酶⑤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⑦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A.①②⑤ B.②③⑦ C.③④⑥ D.③④⑤ 解析:选C。
2011年全国高考I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全国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9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 N 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4.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 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
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5.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6.下表中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性过关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性过关检测试题及答案阶段性过关检测(六)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 1.用下列哪种结构作实验材料,既有可能看到比体细胞多一倍染色体的细胞,又有可能看到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的细胞( ) A.小鼠早期胚胎B.小鼠精巢 C.小鼠肿瘤细胞 D.小鼠子宫细胞解析:选B。
比体细胞多一倍染色体的细胞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细胞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既能发生减数分裂又能发生有丝分裂的器官是生殖器官(精巢或卵巢)。
2.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推断,下列结构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 ①四分体②姐妹染色单体③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④非同源染色体 A.②③ B.①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B。
等位基因指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四分体是由一对同源染色体构成,可能含有等位基因;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双链的;非同源染色体含有非等位基因。
3.当牛的精原细胞进行DNA复制时,细胞中不可能发生( ) A.基因重组B.DNA解旋 C.基因突变 D.蛋白质合成解析:选A。
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在复制的过程中若发生差错会出现基因突变,此时,在细胞质中仍有蛋白质的合成;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分别发生在( ) ①第一次分裂的间期②第二次分裂的间期③第一次分裂的分裂期④第二次分裂的分裂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③ D.①④④ 解析:选C。
DNA 复制时发生基因突变,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四分体时期发生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5.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不会出现的是( ) A.纺锤体出现 B.着丝点分裂 C.染色体复制 D.细胞质分裂解析:选C。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专题精选复习题1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专题5 生态工程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面对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正确的说法是()A.坚决抵制转基因生物B.不加区分,全盘接受C.应停止有关的实验D.趋利避害,不能因噎而废食2.生物武器的危害有传染性强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下列哪项不是防护生物武器的有效措施()A.提前接种和个人防护B.发现病人,立即报告,及时隔离C.注意空气消毒,动植物本身具杀菌能力,不需消毒D.注意切断传播途径3.肉毒杆菌毒素发挥作用的本质是()A.阻滞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B.阻滞神经元内局部电流的形成C.直接作用于肌肉细胞D.引起肌肉麻痹4.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D.转基因生物是具有某种新特征的同一物种,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5.(2010年南通二模)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逐渐受到重视。
人工湿地是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放到人工建造的湿地上,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为提高人工湿地净化功能,下列相关措施不合理的是()A.合理搭配植物建立优化的植物群落B.尽量使用本地物种以减少外来物种的入侵C.选择合适的人工介质,有利于好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增大引入湿地的污水的总量以提高湿地净化效率6.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二、双项选择题7.生物武器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
2011年高考全国1卷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TP的合成B,进行mRNA的合成C.存在血红蛋白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ATP的合成发生在所有活细胞中,A不能说明;在没有分化的细胞中也进行mRNA的合成,B不能说明;存在血红蛋白的细胞一定是红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C能说明;所有的正常细胞中都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D不能说明。
【答案】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化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要求学生对相关生物学概念理解到位,记忆准确,解读题目信息的难度不大。
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储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甲<乙,被动运输B.甲〉乙,被动运输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解析】考查查渗透作用相关知识。
水分子过膜方式是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
洋葱表皮细胞在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说明细胞失水了。
把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储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此时细胞吸水且细胞液应该小于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
【答案】B【点评】本题主要利用课本实验进行展开。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
乙组未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8.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D.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解析】玉米是C4植物,淀粉是在维管束鞘细胞中合成的。
2011年全国高考生物必修一试题答案及解析(基本原创,您无需财富就可下载,但请给一个适当评价)
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课标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近细胞(11年山东卷)5.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 为遗传物质D. 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答案:D→解析: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但部分原核细胞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真核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原核生物细胞通常进行二分裂;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均以DNA为遗传物质;真核生物细胞的细胞膜系统,可以使细胞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区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2011上海生命科学卷)1.下列藻类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伞藻B.衣藻C.硅藻D.颤藻答案:D 解析:下列属于蓝藻:颤藻、念珠藻、发菜(2011上海生命科学卷)9.科学家从我国腾冲热泉中分离得到一株硫化叶菌,下列关于该菌的表述错误的是A.青霉素不能抑制其细胞壁的合成B.为高温酶的潜在来源C.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D.无拟核结构(2011上海生命科学卷)14,右图为测量保卫细胞长度的局部视野,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要测量该细胞的长度,需旋转目镜B.物镜从10换为40,图示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小C.在不同放大倍数下,图示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不同D.若视野中物像不清晰,会造成测量误差答案:C解析:图示测微尺是安放在目镜中。
(2011海南生物卷)10.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B.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C.通过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可促进植物生长答案:A 解析: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第二章细胞的分子组成(11年新课标卷)6.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6.A【解析】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所以被称为染色体,一般所用的染料为醋酸洋红或者龙胆紫,所以A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一、选择题1.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属于生命系统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D.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完全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解析:细胞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分子、原子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进入到细胞水平。
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得出的。
答案:B2.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分类,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鉴定有关()①核膜的有无②核糖体的有无③细胞壁的有无④膜上磷脂的有无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检测有无核膜可以判断该细胞属于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
检测有无细胞壁,可以判断该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或原核细胞。
答案:A3.组成生物体的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
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是相同的B.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和分化C.细胞都具有细胞质和细胞膜D.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都具有叶绿体解析:不同细胞内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不一定相同。
成熟的细胞不再进行分裂和分化,蓝藻无叶绿体。
细胞都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答案: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都具有核膜,说明细胞具有统一性B.蓝藻细胞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C.细胞学说阐明了一切动植物以细胞为基本单位D.噬菌体能利用细菌的核糖体和内质网合成自身的蛋白质解析:原核细胞无核膜。
蓝藻是原核生物,进行二分裂生殖,不含有染色体。
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
噬菌体能利用细菌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细菌无内质网。
答案:C5.(2010·广州模拟)下列关于玉米、蓝藻和变形虫的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正确叙述是()A.都能进行细胞分裂,都有细胞周期B.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胞内都有转录和翻译过程C.细胞内都有核糖体,但都不含中心体D.三者的原生质层都有选择透过性,都能选择性地吸收和排出物质解析:蓝藻为原核生物,其细胞分裂方式不是有丝分裂,而细胞周期这一概念的适用对象是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
玉米、蓝藻和变形虫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其中都含有核糖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DNA,它通过转录和翻译指导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
原生质层是植物细胞才具有的结构。
答案:B6.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解析:目镜放大倍数与镜筒长度成反比,物镜放大倍数与镜筒长度成正比,故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物镜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越小;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时,应先移动装片,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正确顺序为: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答案:D7.(2010·银川调研)下图是高中生物有关实验的操作和叙述:图甲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某视野中的图像,如要看清有丝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移动;图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图中所标记的那一个叶绿体实际流动所处的位置是位于()角,()时针方向流动。
A.右、右下、逆B.右、右下、顺C.左、左下、逆D.左、左下、顺解析:观察有丝分裂应选择根尖分生区细胞,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物像与实像位置相反,但细胞质环流方向不会改变。
答案:A8.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是继SARS、禽流感之后的又一种烈性传染病。
截止到2009年10月底,我国大陆地区已确诊病例超过4万例。
下面有关甲型H1N1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型流感(H1N1)病毒结构简单,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培养甲型H1N1病毒C.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的效应T细胞可导致其裂解死亡D.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解析:病毒无细胞结构,因而无核糖体。
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培养病毒应用活细胞。
效应T细胞裂解的是靶细胞,而不是抗原。
病毒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答案:D9.下表为病毒、细胞及其他结构的大小,据表中数据,分析原核细胞直径的大小范围()A.0.02~0.2微米B.0.1~2微米C.1~2微米D.0.1~数千微米解析:表中支原体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最小为0.1微米,最大为2微米,因此原核细胞直径大小范围为0.1~2微米。
答案:B10.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小,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D.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解析:卵细胞体积较大是因为里面贮存有较多的营养物质。
卵细胞体积大,其表面积与体积比相对较小,不利于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成熟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及无机盐离子都是主动运输方式,消耗能量多,所以线粒体多,精子头部主要是细胞核,细胞质集中在尾部而且较少,便于精子运动。
答案:CD11.两种细胞分别拥有下列特征:从表中给出的特征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细胞Ⅰ是原核细胞,可能是硝化细菌B.细胞Ⅱ是真核细胞,可能是植物的根尖细胞C.两种细胞的细胞壁具有相同的组成成分D.细胞Ⅱ在化石记录中出现的时间比细胞Ⅰ要晚解析:由表可知,细胞Ⅰ是原核细胞,细胞Ⅱ为真核细胞。
细胞Ⅰ能进行光合作用,可能是蓝藻。
植物根尖细胞有细胞壁,但无叶绿体,不进行光合作用。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细胞壁的成分不同。
进化顺序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答案:BD12.(2010·揭阳模拟)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罕见细菌,这种细菌内有许多集光绿色体,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的叶绿素。
正是这些叶绿素使得细菌能够在菌苔上同其他生物争夺阳光,维持生存。
这种细菌是人们迄今发现的第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喜氧微生物。
下列有关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该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该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D.该菌是光能自养型,可固定CO2解析:细菌是原核生物,无细胞核和除核糖体以外的细胞器。
因该种细胞具有含叶绿素的集光绿色体,所以这种细菌可以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其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
答案:CD二、非选择题13.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显微镜,试回答:(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个。
(3)在光线充足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
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为便于判断,此时应改用,光圈。
(4)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
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C.是无色透明的D.是活的细胞(5)某学生在做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生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弹簧夹片压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约1~2 cm处停止。
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
请指出该同学在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①。
②。
③。
解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应为长度或宽度。
(2)视野中细胞排成一行时,看到细胞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3)光线充足时应改用平面反光镜,并缩小光圈。
(4)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细胞都是单细胞或单层细胞,透光性强,可直接观察。
答案:(1)长度或宽度(2)2(3)平面反光镜缩小(4)A(5)①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镜头应用擦镜纸擦拭,不能用纱布擦试)②未加盖玻片③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约1~2 cm处停止(应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0.5~1 cm处)14.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则表现在。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
(4)图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其遗传物质在存在方式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特点为。
解析:图A、B有细胞结构,但无成形的细胞核,应为原核细胞,其中A为细菌,B 为蓝藻。
图C无细胞结构,应为病毒。
图D有成形的细胞核,应为真核细胞。
答案:(1)C无细胞结构寄主(活)细胞(2)A、B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都具有相似的细胞膜与细胞质,具有与细胞代谢和遗传关系十分密切的DNA(3)B(蓝藻细胞)藻蓝素和叶绿素(4)D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15.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人认为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为探究其化学成分,某课题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已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请补充完善实验。
实验步骤:(1)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
(2)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编号为A、B。
(3) 。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解析: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加斐林试剂加热可出现砖红色沉淀,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能产生紫色。
根据题干中所给的这个信息,我们可以设计实验去探究细菌细胞壁中是否有糖类和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