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_46—47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_46—47

46.溴乙烷 卤代烃1.复习重点1.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水解、消去反应);2.卤代烃的物理通性、化学性质、卤原子的检验。

2.难点聚焦一、溴乙烷1.溴乙烷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注解①溴乙烷是乙烷分子里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得到的。

乙烷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溴乙烷分子是极性分子,这是因为溴乙烷分子中,溴原子的电负性大于碳,碳和溴原子之间的成键电子对偏向溴原子一边,因此,C —Br 是极性键。

②溴乙烷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均不电离,是非电解质。

③溴乙烷的官能团是—Br 。

2.溴乙烷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溴乙烷是无色液体,沸点C 4.38,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3.溴乙烷的化学性质(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实验6—1 课本第146页实验现象 向试管中滴入3AgNO 溶液后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解释 溴乙烷在NaOH 存在下可以跟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和溴化氢,溴化氢与3AgNO 溶液反应生成AgBr 浅黄色沉淀。

实验探究①检验溴乙烷水解的水溶液中的-Br 时,必须待试管中液体分层后再吸取上层液,以免吸取到未水解的溴乙烷。

②检验-Br 前,先将较多的稀3HNO 溶液滴入待检液中以中和NaOH ,避免-OH 干扰-Br 的检验。

HBr OH H C OH H Br H C NaOH +−−→−-+-5252也可写为:NaBr OH H C NaOH Br H C +→+5252点拨①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条件:过量的强碱(如NaOH)。

②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实质是可逆反应,通常情况下,正反应方向趋势不大,当加入NaOH 溶液时可促进水解进行的程度。

③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可看成是溴乙烷分子里的溴原子被水分子中的羟基取代,因此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又属于取代反应。

④溴乙烷分子中的溴原子与3AgNO 溶液不会反应生成AgBr 。

(2)溴乙烷的消去反应①化学反应原理:溴乙烷与强碱(NaOH 或KOH)的醇溶液共热,从分子中脱去HBr ,生成乙烯。

高中化学58个精讲_(39)_原电池原理及应用

高中化学58个精讲_(39)_原电池原理及应用

原电池和电解池1.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比较:装置原电池电解池实例原理使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作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这种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这种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形成条件①电极:两种不同的导体相连;②电解质溶液:能与电极反应。

①电源;②电极(惰性或非惰性);③电解质(水溶液或熔化态)。

反应类型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电极名称由电极本身性质决定:正极:材料性质较不活泼的电极;负极:材料性质较活泼的电极。

由外电源决定:阳极:连电源的正极;阴极:连电源的负极;电极反应负极:Zn-2e-=Zn2+ (氧化反应)正极:2H++2e-=H2↑(还原反应)阴极:Cu2+ +2e- = Cu (还原反应)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电子流向负极→正极电源负极→阴极;阳极→电源正极电流方向正极→负极电源正极→阳极;阴极→电源负极能量转化化学能→电能电能→化学能应用①抗金属的电化腐蚀;②实用电池。

①电解食盐水(氯碱工业);②电镀(镀铜);③电冶(冶炼Na、Mg、Al);④精炼(精铜)。

考点39原电池原理及应用1.复习重点1.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式,2.对几种化学电源的电极反应式的认识和书写,3.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4.其中原电池原理及有关计算是高考的命题热点。

[复习提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什么?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什么?(答)元素化合价发生升降(答)电子的转移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温故而知新[多媒体展示]原电池在当今生产、生活和科技发展中广泛的用途观看屏幕从教材中吸取信息,重视教材、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紧扣教材的思想[讲述]尽管这些电池大小、用途、功效各有不同,但设计原理是相同的提出课题[多媒体动画模拟]原电池组成实验装置的改变:a、溶液相同,电极变化:b、电极相同,溶液变化:c、断路:思考:原电池装置构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培养学生类比,归纳、总结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板书]原电池组成条件:(-)较活泼的金属(a)电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b)电解质溶液(c)闭合回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以上讨论的原电池装置中我们来总结一下:原电池原理原电池原理:电子负极正极(导线)流出电子流入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发生还原反应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设问]那么电极上的反应如何写?书写时要注意什么?[讲述]以Zn-Cu原电池为例练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强调注意点,作业规范化。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_51-53_最全_全收录_不下载后悔!免费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_51-53_最全_全收录_不下载后悔!免费

考点51乙酸羧酸1.复习重点1乙酸的结构及化学性质;2酯的水解反应;羧酸的简单分类及主要性质。

2.难点聚焦物理性质。

一、乙酸1·分子结构2·物理性质: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凝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易溶于水和乙醇—COOH叫羧基,乙酸是由甲基和羧基组成。

羧基是由羰基和羟基组成,这两个基团相互影响,结果不再是两个单独的官能团,而成为一个整体。

羧基是乙酸的官能团。

2.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还是弱?(1)弱酸性:学生写出实验2、3反应方程式。

【6-10】在试管中加入3mL乙醇、2mL冰醋酸,再慢慢加入40滴浓硫酸,加入少许碎瓷片;要注意小火加热。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在Na2CO3表面有果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生成,它是乙酸乙酯,乙酸乙酯是另一类烃的衍生物即酯类。

像这种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

(2) 酯化反应——取代反应乙酸与乙醇反应时可能的脱水方式有几种?学生分析,写出(1)(2)。

介绍同位素原子示踪法证明反应机理,强调(2)是正确的。

根据实验6-10,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为何要加入碎瓷片?2·导管为何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3·为何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来吸收乙酸乙酯?注:①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②反应过程:酸脱羟基、醇脱氢。

③饱和碳酸钠溶液作用:中和乙酸,溶解乙醇,便于闻乙酸乙酯的气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

④导气管不能伸入碳酸钠溶液中,防止加热不匀,液体倒吸。

二、酯1·定义:羧酸和醇反应,脱水后生成的一类物质叫酯2·通式:RCOOR/根据乙酸与乙醇的反应现象,可以推断出酯的物理性质。

3·物理性质:低级酯有芳香气味、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

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请看下面实验。

【6-11】4·水解反应:强调断键位置和反应条件。

RCOOR/ + NaOH→RCOONa + R/OH加碱为什么水解程度大?——中和酸,平衡右移。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1-5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1-5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1、氧化还原反应及其配平1.复习重点:1、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2、电子守恒原理的应用。

3、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守恒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2.难点聚焦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一、五对概念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

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二、五条规律1、表现性质规律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3、反应先后规律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

例如,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被氧化的是Fe2+4、价态归中规律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5、电子守恒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1>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如: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

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

如,根据铁被氧化程度的不同,可判断氧化性:。

同理,当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5)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比较一般地,氧化性:上>下,右>左;还原性:下>上,左>右。

精品资料_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54-58

精品资料_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54-58

考点54.油脂蛋白质1.复习重点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性质;2.肥皂和洗涤剂;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

2.难点聚焦一、油脂的结构和分类:分类:R1、R2、R3相同时,为单甘油脂,R1、R2、R3不同时,为混甘油脂,天然油脂多为混甘油脂。

二、油脂的性质1·物理性质:ρ<ρ水,粘度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是较好的溶剂。

高级脂肪酸中既有饱和的,又有不饱和的,因此,许多油脂兼有烯烃和酯类的一些化学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水解反应。

2·化学性质(1)油脂的氢化——油脂的硬化用途:硬化油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运输。

(2)油脂的水解①酸性水解应用:制高级脂肪酸和甘油②碱性水解——皂化反应应用:制肥皂和甘油肥皂是怎样去污的呢?阅读课本P196三、了解肥皂的制取和去污原理以及合成洗涤剂的优缺点。

三、肥皂和洗涤剂1·肥皂的制取2·去污原理亲水基:极性的-COONa或-COO--,可以溶于水,伸在油污外憎水基:非极性的烃基-R,不溶于水,具有亲油性,插入油污内3·合成洗涤剂优点:能在硬水中使用,去污能力强,原料便宜缺点:引起水体污染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与蛋白质有关,因此,研究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是相当重要的。

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实验,看一看蛋白质有哪些性质?【7-6】【7-7】【7-8】一、蛋白质的组成含C、H、O、N、S等元素,能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天然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物全是α-氨基酸),故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石。

二、蛋白质的性质:有的可溶于水,有的难溶。

1·盐析——是可逆过程,用来分离、提纯蛋白质。

2·变性——不可逆,蛋白质失去可溶性和生理活性。

条件:①加热②紫外线、X射线③加酸、加碱、加重金属盐④一些有机物:如乙醇、甲醛、苯甲酸等3·颜色反应:带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

4·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高中化学58个精讲5

高中化学58个精讲5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5、碱金属元素1 复习重点.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比较,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焰色反应实验的操作步骤;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碱金属元素相似性递变性2.难点聚焦(1)碱金属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1)相似性:碱金属元素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决定了锂、钠、钾、铷、铯在性质上的相似性,碱金属都?ClO RR为碱金属)的离、水、稀酸溶液反应,生成含是强还原剂,性质活泼。

具体表现在都能与(、22子化合物;他们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是强碱;)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大,失电子渐易,还原性渐强,又决定2OHO反应越来越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②与了他们在性质上的递变性。

具体表现为:①与22:增强物的碱性应高价氧化物对的水化其的核,剧烈③随着电荷数增强,最LiOH???KOHNaOHCsOH?RbOH;)实验是如何保存锂、钠、钾:均是活泼的金属,极易氧化变质甚至引起燃烧,它们又都能与水、2(水溶液、醇溶液等发生反应产生氢气,是易燃易爆物质,存放它们要保证不与空气、水分接触;又因为它们的密度小,所以锂只能保存在液体石蜡或封存在固体石蜡中,而将钠、钾保存在煤油中;NaLiK因为易溶于盐不易分3)碱金属的制取:金属和主要是用电解熔融氯化物的方法制取;金属(KClNaK置换出来(不是普通的置换,而从熔融中把离,且电解时有副反应发生,故一般采用热还原法用;铷和铯一般也采用活泼金属还原法制取。

是采用置换加抽取的方法,属于反应平衡) 4().焰色反应操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所用火焰本身的颜色要浅,以免干扰观察.蘸取待测物的金属丝本身在火焰上灼烧时应无颜色,同时熔点要高,不易被氧化.用铂丝效果最好,(2) 也可用铁丝、镍丝、钨丝等来代替铂丝.但不能用铜丝,因为它在灼烧时有绿色火焰产生.金属丝在使用前要用稀盐酸将其表面的氧化物洗净,然后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以除去能起焰色反(3) 应的少量杂质.1 (4)观察钾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片,因为钾中常混有钠的化合物杂质,蓝色钴玻璃可以滤去黄色火焰,以看清钾的紫色火焰.3 例题精讲.MO RbLiNaK组成的混。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是高中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考点需要我们掌握,这些考点涉及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反应原理、实验方法等方面。

本文将针对高中化学的58个考点进行精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1. 原子结构:原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质子、中子和电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具有周期性规律性。

主族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的特点及区别。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4.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与获得电子的化学反应,常见的还原剂和氧化剂。

5.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闭合系统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的状态,平衡常数和平衡常数的计算。

6. 酸碱中和:酸碱中和是指酸和碱在适当比例下混合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PH值的计算和酸碱中和的应用。

7. 氧气的性质: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具有易与一些金属、非金属发生反应的性质。

8. 氢气的性质:氢气是化学元素中最轻的气体,常用于氢气球和氢气灯中。

9. 水的性质: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合物之一,具有电离性、酸碱性和溶解性等性质。

10. 盐的制备:盐是酸和碱中和后生成的化合物,盐的制备方法包括酸碱中和、还原法和双分解法等。

11. 氧化性:氧化性是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能力,活泼性金属和惰性金属的氧化性对比。

12. 还原性:还原性是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还原反应的能力,金属和非金属的还原性对比。

13.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安全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14. 溶液的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以及稀释和浓缩的计算方法。

15. 氧化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

16.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子反应的平衡和速率。

最新高考化学58个考点精讲有‘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讲解和实战演练.docx

最新高考化学58个考点精讲有‘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讲解和实战演练.docx

高考化学58个考点精讲有‘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讲解和实战演练1.复习重点揭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

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并学习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难点聚焦1.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v)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n)之比。

即均等于该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

2.化学方程式中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即等于各气体在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比。

3.遇到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经常视情况将相关物质的质量,一定浓度和体积的溶液、气体体积换算出它们的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数找出比例关系后入手运算。

【知识要点】1.化学方程式中有关量的关系由上可看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体积比(同状况下),不等于质量之比。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比例时应遵循上述比例关系。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所列比例是否正确的判断依据是:“上、下单位要一致,左右单位要对应”。

如:3.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格式(1)设所求物质的物质的量为n(B)[或质量m(B)],或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V(B)、或溶液体积V[B(aq)]J。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化学方程式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下面先写出已知物和所求物的有关量的关系,再代入已知量和所求量。

(4)写出所求物质的数学表达式。

(5)写出解答和答案。

如:6.5g Zn在与足量盐酸反应时产生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解:设产生的体积为V()答:产生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

4.规范用语—表示的物质的量—表示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的体积—表示的体积—表示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表示的质量在列比例及运算过程中都应带单位。

3.例题精讲例1: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的固体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全部收集起来只有1.68L(标准状况),则此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A)(B)(C)(D)选题角度:此题是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