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院史专题研究

合集下载

论宋代白鹿洞书院的教育特点对当今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论宋代白鹿洞书院的教育特点对当今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friendly teacherstudent
relation,construct

loose academic
atmosphere
and#ve and
Bai
students diverse vary learning methods.From different views of social development present Senior chinese teaching situation,teaching features of Song Dynasty’S

and
forward.Such propeled the cunture of Song Dynasty reached

which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on
high tide provides many valuable enlightment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purpose for Senior The paper
High
School’S chinese education
on a
nowdays・ foreword which summarizes this
contains
three parts.The first part is
and research method.The second part paper’S research status quo,research thought third part academy’S is the mainbody of this paper.Firstly,the

私塾的历史:传统秩序的播散与消亡

私塾的历史:传统秩序的播散与消亡

作者蒋纯焦试图突破过去教育史研究的 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促进了私塾教
局 限 ,深人私塾的现场,还原传统基层 育的发展。至明清时期,以私塾为代表
教育的盛衰荣辱与历史命运。
的庞大的民间教育市场形成,私塾教育
毋庸置疑,私塾是中国历史上持续 极 度 繁 荣 ,可 谓 “五 步 一 塾 ,十步一
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教育机构。很多 痒 ,朝 诵 暮 弦 ,洋 洋 盈 耳 ”。回 顾 “私
智的诵读中学习社会规范。同时,私塾 标准 化 ,反映到教育领域,强调组织形
教育也通过高高在上的塾师,从形式上 式 、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规范
训练了普通民众对帝国统治阶级权威的 与统一。面对强势的现代文明,故步自
服从。然而时至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借 封显然已非良策,所以对私塾采取了渐
生立在老师旁边,老师朗读一句,学生 完全依赖有合同关系的束脩,在教课之
循声仿读,借以培养句读和韵律。对于 余 ,他们还为他人提供笔墨服务、看风
朗读内容的理解,塾 师 不 做 过 多 要 求 , 水 、行 医 、说 媒 、到 书 院 或 县 学 考 课
只要能够熟读成诵,文章背后的深意可 等 ,这也可以给他们带来一定的收人。
椅 ,几乎就构成了私塾的标准陈设。在 在生活中呈现出更多的丰富性。他们一
这样的环境中,儿童在塾师的安排下学 方面清高自傲,以 治 国平天下为己任,
习 读 书 写 字 。由 于 学 生学习进度不一 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为了谋生,与各界保
致 ,塾师常常采取轮流教学的方式。学 持良好的私人关系。塾师的收人也并非
么 ,其实都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行业 政府没有建立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产生
规 范 。不同于现代学校的设备完善、窗 普通民众子弟受教育的需求,使得塾师

中国书院博物馆讲解词

中国书院博物馆讲解词

中国书院博物馆讲解词中国书院博物馆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中国书院史和文化教育史的专题博物馆,也是湖南建成的首个全国性博物馆。

我们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陈列手段,将书院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出来。

它的建筑面积为4786平米,陈列面积为3100平米。

您看到的中国书院博物馆外墙和入口处有“中国书院博物馆”几个大字,这是集南宋理学家、书院教育家朱熹的字。

进入博物馆,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仿南宋的黄铜铸的中国书院博物馆印章。

接着我们来到的是序厅,序厅除了有介绍中国书院博物馆陈列内容的文字之外,还有大型的壁画。

为了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能生动的再现中国古代数以千计的书院,我们陈列的时候将壁画与陈列内容相结合,将中国古代书院以直观的形式、艺术的手段再现出来。

我们最先看到的是“弦歌千年”展厅,这里将向大家展示中国古代书院的千年发展历史。

“书院”这个名词最早是出现在大家看到的展柜中的这本南宋王应麟写的《玉海》,当时的书院实际上是藏书机构,唐代国家级的图书馆就是用书院命名的,称为丽正、集贤书院,展柜中的其他几本书对此都有记载。

到了唐末、五代,不少学者将自己读书、藏书的书房也命名为书院,并且招收学生,这样唐末的书房就逐渐衍生出了教育因素,形成了教育机构。

我们看到这里有提到邺侯书院,邺侯书院原名是南岳书院,位于南岳烟霞峰,唐代邺侯李泌曾在这里读书,李泌是陕西西安人,家富藏书,韩愈有诗句说“邺侯家多书,架插三万轴”。

贞元年间,李泌的儿子李繁创建南岳书院,到南宋改为邺侯书院。

到了北宋,在北宋初期,书院发展迅速,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当时出现了多所著名的书院,四大书院的说法流传至今,大家看看墙上的一览表,在南宋、元代、清代学者心中的四大书院都有不同,但无论哪种说法,岳麓书院都名列其中,这足以说明岳麓书院在北宋初期的地位。

到了南宋时期,书院转变为理学家研究学问、宣讲学术的重要机构,书院数量远远超过了北宋,而且确立了完善的书院制度,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研究与传播的大本营。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周至县第五中学高考仿真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周至县第五中学高考仿真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紫禁城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其规划和设计蕴含着我国古代工匠的诸多科学智慧,而其中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即为建筑营造过程中融合的数字智慧。

紫禁城的营造尺寸和体量标准都是有讲究的,比如“斗口”与“材份”。

“斗口”是紫禁城古建筑的模数标准。

紫禁城内所有的建筑,均以斗口尺寸为基准。

所谓斗口,即古建筑斗拱的某个指定位置,该位置的尺寸作为整座建筑尺寸的基准,称为1斗口。

比如紫禁城某古建筑,柱子直径为6斗口,柱高为58斗口,那么只要确定1斗口的实际尺寸,檐柱直径、檐柱高度就很容易算出来。

紫禁城古建筑梁、柱等所有构件尺寸及建筑的总体尺寸,均由斗口尺寸放大而来。

“材份”是紫禁城古建筑群体量大小确定的参考标准。

对于紫禁城建筑整体而言,其建筑构造组成基本相同,但建筑等级高低不同,建筑体量大小也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技术人员通过材份制的方法来实现建筑的快速施工。

清朝官方的具体做法为,将建筑用材料大小分为十一个等级,每个等级的斗口尺寸不同。

对于不同的宫殿建筑而言,只需确定其用材等级,即可确定其建筑体量大小。

“9”和“5”是紫禁城建筑喜欢使用的数字。

我国古人把单数称为“阳数”,双数称为“阴数”。

而阳数中,“9”是最大的阳数,寓意数量最多;“5”为居中的阳数,寓意包含东、西、南、北、中的全部空间。

数字“9”“5”的组合,形成具有特定含义的标记,即“九五至尊”,寓意帝王权威的至高无上。

纪念中国书院改制110周年(专题讨论)——书院与科举是一对难兄难弟

纪念中国书院改制110周年(专题讨论)——书院与科举是一对难兄难弟

21 0 1年 l 2月
De .2 1 c 0 1
纪 念 中 国书 院改 制 1 年 ( 1 0周 专题 讨 论 )
【 编者按】 为发展近代教育, 培养实用人才, 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初二 日 10 年 9月 1 (91 4日) 下令改书院为
学 堂。这一 改制 , 志着制度层面 的传统书院的消失 , 千年发展过 程 中积 累 的优秀 的书院传 统也 随之 失去 了其 标 在 生存 的土壤。今年是书院改制 10周年 , 1 湖南大 学岳麓书 院于 1 4 日一 日隆重举 办 了“ 1月 6 书院文化 的传承 与开 拓— —纪念 中国书院 改制 10周年” 1 国际学术研讨会 , 刊特 辟栏 目, 本 选取部分代表性论文予以刊发 , 以飨读者。
① 刘海峰 : 唐代集 贤书院有教学 活动》 载《 海高教研 究》 《 , 上 19 年第 2 。 91 期

朱熹 :朱子语类 ・ 《 力行》 。
10 0
◆教 育学/b 学论 坛 ( 念 中国书院 改制 10周年 ) ,理 纪 1
守仁等书院大师都是考上进士之后 , 才有较好 的学 术和政治资本建立或修复书院, 进行讲学布道。因 此 , 院治学 与应举 人仕有 对立 的一 面 , 有统 一 的 书 也

有共 同 的文 化基 础 , 系越 到后来 越密 切 。 关
书院之名 , 始于唐玄宗时 的丽正修 书院和集贤 书院, 当时 的集 贤 书 院 已有 教 学 活 动 。 但 真 正作 ① 为后 世书 院起源 的 书 院 , 始 于 唐 后期 兴 起 的 私人 则 读书。中唐 以后 , 有许多准备报考进 士科 的士子隐 居山林 , 潜心读书, 书院便由习进士业的士人读书山 林 之 风 尚演 进而来 。过去多 数学 者都认 为 书院 与科 举 的关系是疏离的, 或者说书院具有反科举的传统 , 但 近 年来越 来越 多 的研 究成 果 已逐 渐 改变 了这一 看 法。作为儒家文明的产物 , 书院是宋 明理学的策源 地和大本营。理学作为宋以后儒家学说在新的历史 条件下的发展 , 十分强调修身、 齐家、 治国、 天下 。 平 在 书院生存 的科举 时代 , 人 反 对科 举 只能 居 于修 士 身齐 家的层 次 , 难达 致治 国境界 , 遑论实 现平 天 很 更 下 的理 想 。大多数 书 院教 育 家也 是 深 明 此理 的 , 因 此他们本人积极争取应举人仕 , 而且不反对书院学 生应举 人仕 , 主要 是劝 导学生 要学 问 、 业并 重 。正 举 如最著名的书院教育家朱熹所说的 :居今之世 , “ 使 孔子复生 , 亦不免应举 。② ” 反对科举在 当时 既不合 时宜 , 也不现实。如果能够应举人仕 , 具有了更高的 知名度和地位之后 , 往往反而可以获得更好的宣传 自己学说的机会和条件。朱熹、 陆九渊、 湛若水 、 王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广州大学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培养方案(2012年入学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位类别、学制、学习方式专业学位类别代码:0451专业学位类别名称:教育硕士专业领域代码: 045103专业领域名称:学科教学(语文)学制:三年学习方式:非全日制二、专业领域介绍广州大学作为一所多校合并的综合性大学,具有悠久的师资培养历史,培养师范教育专业人才一直是人文学院的主要专业方向。

多年来,语文教师教育专业的招生对象经历了从本科到教育硕士等多种语文教师培养体系,为广东地区基础教育培养了多层次语文教育教学人才和科研人员,学院把它作为体现我院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方面。

人文学院语文教师教育专业有专任教师多名,其中教授、副教授比例达到80%。

博士和在读博士占绝大多数。

学院高度重视教育硕士的办学质量,加大力度建设导师队伍,严格遴选硕士导师。

在教育硕士培养中实行双导师制,聘请省市基础教育战线的知名专家作为兼职教育硕士导师,并在番禺区建立了人文学院教育硕士校外实践基地。

他们不仅对教育硕士进行了教学指导,还给学员们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近几年来在学校作报告,承担课程教学,参与论文指导答辩,提供学员参观实践,在教育硕士培养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教学和科研上,我院坚持聘任优秀的师资为教育硕士授课,开设多层次多视角的课程,如语文教育史,文艺学与语文教学,语言学与语文教学,语文课程实践改革研究,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等。

针对教育硕士的特点,在课堂教学、论文写作、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增加了案例分析、观摩活动、学术讲座、网上交流、教学实践六大板块,构成立体交叉,多向互动,贯通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的教育硕士培养体系。

使教育硕士成为兼具扎实教学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科研方面,本专业组在近5年在各学报,各核心刊物如《中国教育学刊》、《外国教育研究》、《中小学管理》上发表论文多篇;在教育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各类教材和教辅用书多部;目承担省市级以上课题多项,如“如儿童文学与素质教育研究”等课题都为在研项目。

国学源流之经史子集概要

国学源流之经史子集概要

02 经部——儒家经典
《易经》
易学之源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包 含了古代哲学、天文、历法、数学等 方面的知识,被誉为“群经之首”。
阴阳五行
卦爻辞
《易经》通过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 爻的卦爻辞,揭示了自然和人类社会 的变化规律。
阐述了阴阳五行学说,对后世哲学、 医学、占卜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道法自然” ,强调无为而治,追求自然与人的和 谐统一。
庄子
继承并发展老子思想,提出“逍遥游 ”的人生境界,追求精神自由。
法家、墨家等其他学派
法家
以管仲、商鞅等为代表,主张以 法治国,强化中央集权,提倡功 利主义。
墨家
以墨子为代表,主张“兼爱”、 “非攻”,倡导节用、节葬等实 用主义思想。
历代散文名篇欣赏
先秦散文
先秦时期是中国散文的萌芽和奠基时期,代表作 品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 散文和诸子百家的哲理散文。
唐宋八大家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时期之一,出现 了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 王安石、曾巩等八位杰出的散文家,他们的作品 代表了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
元曲和明清小说
元曲
元曲是元代杂剧和散曲的合称。杂剧是戏曲,散曲属诗歌,它们都以曲牌为基本单位进行创作,因此 统称为元曲。元曲的代表作品包括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等。
明清小说
明清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小说作品。其中,明代四大奇书《三国 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和清代的两部巨著《红楼梦》、《儒林外史》尤为著 名。
D
04 子部——诸子百家思想
儒家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南宋书院教育特点及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启示

南宋书院教育特点及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启示

南宋书院教育特点及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启示陈立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实验学校,吉林长春130117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在历史上相得益彰。

南宋太学的衰落促进了私立学院的发展,弥补了官学的不足,并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责任。

《中国书院史》有言:“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南宋时期的书院发展可谓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一、南宋时期书院发展的概况南宋初期,国事不稳,统治者无暇顾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官学不兴,为书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许多学者自创学派,各立书院,聚徒讲学。

南宋时期的书院总数多达442所,其中317所创建或兴复于南宋;在书院的地理分布上,以江西、湖南、浙江、福建为最多,形成了“南宋四大书院”——白鹿洞、岳麓、丽泽、象山书院和“江西三大书院”——白鹿洞、鹅湖和白鹭洲书院。

二、南宋时期书院特点(一)坐落在环境优雅的地方故中国古代士人往往寻求环境幽静、山川秀美之地用以读书治学,修身养性。

南宋时期作为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其书院选址非常讲究,大多坐落于风光雅致、环境幽静的山川名胜之地。

(二)名师硕儒均在书院讲学人们对官学发展失去了信心,名家硕儒都在书院讲学,为书院树立了威信,扩大了影响,促进了书院发达。

北宋的著名学者,多在官学任教,而南宋的著名学者却多在书院讲学。

北宋的教育家胡玻在苏州、湖州任州学教授,以后任国子监直讲。

因为他教学有方,成绩卓著,四方学子闻风而至,蜂拥蚁聚,学舍至不能容;周敦颐也以官吏兼讲论经术;程预、程颐兄弟,在洛阳自己家中讲学;杨时曾任荆州州学教授,晚年任国子监祭酒;游醉两任太学博士,并任颖州府学教授。

南宋的著名学者逐步从官学移向书院,朱熹、陆九渊、吕祖谦、张杜等都是当时学术界的名流,也是书院的主要讲师。

再如,休宁的西山书院是程大昌的讲学处;柳溪书院是汪苹的讲学处;魏了翁在鹤山书院讲学;黄辣在白鹿洞书院讲学。

南宋的书院差不多都由学者主持,或者主讲。

书院讲学往往采取一种比官学较为自由的形式,讲学的内容多是讲学者自己的专长;主讲人不限于本院讲师,还可别请名师做临时主讲或作专题讲授;听讲者也不限本院生徒,四方学士都可前来。

书院制育人助力一流本科教育——以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为例

书院制育人助力一流本科教育——以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为例

2022年第11期总第563期No.11,2022SumNo.563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自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正式提出探索建立书院制、住宿学院制等有利于师生开展交流研讨的学习生活平台以来,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已成为一流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探索,众多国内高校开展了书院制办学的探索实践。

2021年以来,教育部针对拔尖学生培养更是多次强调,要深入探索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三制”交叉融通的创新育人模式。

书院教育符合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的内在需求和价值定位,有效回应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之问。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成立于2007年9月,是全国首家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本科生书院。

孟宪承书院坚持开放办学,借鉴西方大学书院的社区制、导师制及通识教育等育人举措,融通中国古代书院的德业兼修、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优良传统,经过近十五年的不懈探索,逐渐形成融课堂教育、实践教育和养成教育为一体的书院制育人体系,创设了“德智体美劳+教师教育”“5+1”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打造了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的卓越师生成长共同体。

1强化思想引领,助力落实立德树人一流本科教育,离不开一流的立德树人体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一流的大学不仅强调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还强调健全人格塑造,即对内能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对外能呼应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1]。

书院制育人模式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强化思想引领,通过联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能够有效统合学校机关部门、专业院系育人资源,创新育人载体和路径,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实现育人功能的倍增效应。

孟宪承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理念统领书院建设,将书院育人工作与学生党建、教师教育及“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有机结合,以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为目标,纵深推进书院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和深处。

中国教育史专题四

中国教育史专题四
对小学的论述对南宋以后小学教育的发 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朱子读书法》要目 1、循序渐进 读书应按一定次序,不可颠倒。 量力所至而谨守之 读书要扎好基础,不可急于求成。 2、熟读精思 熟读成诵:使其言皆若出自吾之口,为此要读足 一定遍数。 精于思考:使其意皆若出自吾之心,是一个无 疑——有疑——解疑的过程。
东林名联
3、清代的书院 (1)清政府对书院的控制
控制书院的设立,掌握书院的经费 控制书院的师长的选聘权
控制书院的招生和对生徒的考核
2、清代书院的类型分化
以讲求理学为主的书院 以学习制艺(八股文)为主的书院 以学习“经世致用”之学为主的书院 以博习经史词章为主的书院
4、清末改书院为学堂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月,清政府
精雕细刻,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2)内容:教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3)方法:自学 学术交流
3、小学和大学教育的意义
朱熹将学校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 相对独立的阶段,确立了两者在任务、内 容和方法上的侧重点,揭示了两者之间的 基础与深化的内在联系 ,反映了教育本身 的发展规律。
朱熹像
朱熹像
(二)小学和大学教育 1、小学教育(8—15岁) (1)任务:培养“圣贤坯璞” (2)内容:教事 “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 (3)方法:早施教 形象生动 重行为习惯培养
2、大学教育(15岁以后)
(1)任务:在坯璞的基础上“加光饰”,再进一 步
二、书院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书院产生的原因 (二)宋初六大书院 (三)北宋以后书院的发展 (四)书院的组织管理 (五)书院教学的特点
(一)书院产生的原因

阮元与学海堂研究

阮元与学海堂研究

目录一内容提要Abstract绪论·················································································……】一、阮元督粤与学海堂的创立(一)文武并擅,师儒身兼 (6)(二)开经古课,建学海堂 (13)二、学海堂规制(一)教学管理 (20)(二)经费运作 (25)(三)其他规制·······························································""""""29(四)特点分析 (34)三、学海堂成就与影响(一)人才培养.........,......,. (37)(二)书籍刊刻 (42)(三)学海堂影响 (46)余论 (53)参考文献 (57)附一:学海堂学长 (60)附二:学海堂专课肄业生 (63)附图 (67)绪论1、选题意义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或作云台),又号雷塘庵主、擎经老人、节性斋老人、北湖跋史等,江苏扬州人(占籍仪征)①。

重大人文素质学修课简介

重大人文素质学修课简介

重庆大学通识与素质教育选修课人文学科类课程简介1、《中国文化之论语》(课程编号:76100120),32学时,2学分开课单位: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授课教师:贾雯鹤教授课程简介:《论语》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经典之一,唐代列为“经书”,宋代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是古代士子的必读著作。

《论语》在今天仍然有着巨大的魅力和价值,是铸塑个人文化人格、人文修养的元典,是大学生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课程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并重,讲授的内容主要包括“孔子的生平及文化背景”、“《论语》的结构,主要内容、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历代研究《论语》的状况、成就”和经典章节的学习等,学生讨论的内容主要包括“轴心时代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中西语录体(对话体)作品的比较及在文化史上的意义”、“经学何以成为儒学的核心及现代新儒家的意义”、“学优则仕和仕优则学的关系”、“孔子的礼乐教化和仁义思想的当下意义”等。

参考教材:自备《论语》一本,杨伯峻《论语译注》和朱熹《四书集注》考核方式:考查上课地点:虎溪校区2、《中国文化之资治通鉴导读》(课程编号:76100220),32学时,2学分开课单位: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授课教师:钱峰讲师课程简介:《资治通鉴》虽为史学著作,但其反映的中国政治与社会文化却是历代研究中国社会的必读书。

尤其是《资治通鉴》成书的宋代是中国文化最为繁荣的“天水一朝”,编著者司马光深受二程洛学的影响。

其编撰初衷就是以史为鉴、服务现实。

书中的道德理论非常明显,这正是中国两千年君主专制和礼教的反映,比如君臣之礼、华夷之辨等。

因此本课程借助原文本引导学生对成书背景、儒家政治理念有较为深刻的理性认识。

此外,也通过阅读大量的章节对古文原典、历史文献形成一定水准的解读能力。

参考教材:中华书局出版《资治通鉴选》,编注者王仲荦。

考核方式:考查上课地点:虎溪校区3、《莎士比亚戏剧选读》(课程编号:76100320),32学时,2学分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授课教师:胡文成副教授课程简介:莎士比亚戏剧是西方文学的精华,也是英美国家许多大学的人文必修课。

诂经精舍与学海堂的文学教学研究

诂经精舍与学海堂的文学教学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诂经精舍与学海堂的文学教学研究AstudyontheliteratureteachingofGujingJingsheandXuehaiTang宋巧燕BySongQiaoyan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3月摘要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中独特的教育机构。

在我国历代书院教育中,文学课程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对书院的文学教学研究是文学史、教育史研究中都不该回避的研究课题。

本论文即拟对书院的文学教学研究进行初步的尝试。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诂经精舍和学海堂两所书院的文学教学。

诂经精舍和学海堂两书院是清代著名的学者、官员阮元在嘉、道年间所创建,阮元创建两书院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弘扬乾嘉学术,两书院的创建正是乾嘉考据学的影响扩展到书院领域的标志。

本论文以两书院内外所存的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通过对两书院的文学教学研究,力图反映出两书院本来的文学教学面貌。

本论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两书院的文学教学研究:(一)考察两书院的文学教学内容,认为文学一直是两书院最活跃、最兴盛的教学活动之一,在两书院的总体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与经训考据学同等重要。

两书院的文学教学总体特色表现为:延请教师,多为负有文名的学者;注重学问,有明显的考据学特色;时常雅集,营造文学创作的氛围。

(二)考察阮元“文笔论”对两书院文学教学的影响以及两书院的骈文教学状况。

清代乾嘉考据学的发展,促进了骈文的中兴,阮元提出“文笔论”,为骈文在文学领域争取合法正统地位,以便和桐城派古文相抗衡。

阮元将他的“文笔论”思想渗透进两书院的文学教学中,书院教学中除了表现为对“文笔论”的关注外,还非常重视骈文的教学和创作。

阮元“文笔论”对受两书院影响而建立的其它书院的文学教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考察俞樾掌教时期诂经精舍的文学教学特点。

俞樾掌教诂经精舍达31年之久,在诂经精舍的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俞樾在诂经精舍的文学教学有下列特点:遍涉众体,涉猎广泛,重视诗赋;紧扣精舍考据学教学宗旨,以学为诗,以学为赋,将考据学成功地渗透到文学教学领域;对时局和外来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关注。

明清赣南地区阳明书院研究

明清赣南地区阳明书院研究

第36卷 第4期Vol.36 No.4 2019年8月Aug., 2019DOI:10.16217/ki.szxbsk.2019.04.013明清赣南地区阳明书院研究王剑波(赣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摘 要:明清时期赣南地区先后出现过五所阳明书院,这些书院在培育地方人才、宣传阳明思想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文章结合相关地方志和政书材料,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明清时期赣南地区阳明书院的时间变迁和空间延伸,分析了赣南阳明书院的创建时间与分布、主要功能和影响,总结出阳明书院与地方社会变迁具有深刻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明清;赣南;阳明书院;地方社会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931(2019)04-0088-08书院制度起源于唐朝丽正修书院,后逐渐演变为集教学、修书、祭祀于一体的教学机构①。

书院教育在我国历史上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胡适称其为“一千年以来,书院实在占教育上一个重要位置,国内的最高学府和思想的渊源,惟书院是赖”[1]。

宋元时期,书院作为官学的补充和辅助,广泛建立。

明清以来,各地又新建和重建数量众多的书院②。

在赣南地区,人们纷纷建立阳明书院,作为纪念王阳明在赣南地区的军事事功和地方教化工作形式③。

这些阳明书院在明清时期均经历了建立、废弛到重建的过程,对于当地教学育人、传播阳明思想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笔者在梳理这些材料时候发现,目前学界较少就阳明书院进行专文讨论,除2016年贵州大学张明发表一篇历史专题论文外④,近年来只是在一些相关著作中附带提及⑤。

笔者正是在这一学术研究薄弱的基础上,以明清时期赣南地区阳明书院为研究对象,收稿日期:2018-12-10作者简介:王剑波(1988—),男,湖北仙桃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王阳明与地域文化。

引文格式:王剑波.明清赣南地区阳明书院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6(4):88-95.① 目前学界关于书院的定义不一,邓红波认为书院是新生于唐代的中国士人的文化教育组织,它源自民间和官府,是书籍大量流通于社会之后,数量不断增长的读书人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校书、修书、著书、刻书、读书、教书等活动,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传播的必然结果(参见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第7页)。

建设国学书院策划书范文3篇

建设国学书院策划书范文3篇

建设国学书院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建设国学书院策划书范文》一、引言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哲学、文学和道德智慧。

在当今社会,建设国学书院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传承和弘扬国学经典,培养人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本策划书旨在提供一个建设国学书院的全面规划,包括目标、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二、目标与理念1. 目标:传承和弘扬国学经典,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

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进国学研究和发展。

2. 理念:以经典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强调实践与应用,让学生将国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

倡导多元文化交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的研读。

中国历史、哲学、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 拓展课程:诗词创作、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修养课程。

传统礼仪、道德规范、家庭教育等实践课程。

3. 专题课程:如国学与现代社会、国学与领导力等。

四、教学方法1. 经典研读:引导学生深入研读经典著作,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

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2. 实践教学:通过礼仪实践、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国学的魅力。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音频、动画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开设在线课程,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五、师资队伍建设1. 招聘优秀教师:招聘具有国学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的教师。

邀请知名学者和专家担任客座教授。

2. 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鼓励教师开展国学研究,推动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3. 教学评估: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反馈。

激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学习环境与设施建设1. 书院选址:选择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建设书院。

寻访古书院 传承赣文化

寻访古书院 传承赣文化

寻访古书院传承赣文化作者:周东华陈亮来源:《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20年第02期一、活动策划背景当我们回眸历史、感受丰厚的赣文化时,在意识中呈现的首先是临川文化、庐陵文化、豫章文化、赣南客家文化等诸多子系统,却可能忽略了一支推动中国思想和学术前进的重要力量——它使中国古代的各种前沿思想通过固定的场所得以延续、发扬,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旧保存并昭示着一种文化形态的传承,它就是中国教育和思想史上赫赫有名的江西书院。

从孔子开私学之风,孔子弟子澹台灭明游学南昌,结草为堂,授徒讲学,东汉徐孺子倡导向学,教化豫章,到唐开元盛世,素有人杰地灵美誉的江西便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书院之一——桂岩书院。

此后,白鹿李渤隐居庐山,江州苦读,创办了景星书院、李渤书堂,即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前身。

在庐山北麓,理学的奠基人周敦颐建立濂溪书堂,更使理学与江西书院结下了不解之缘。

自称私淑孟子而又深受周敦颐理学思想影响的南宋著名教育家陆九渊也在贵溪开办了卓有影响的象山精舍。

南宋淳熙二年,朱陆峰会,舌战三天,难分难解,理学门徒创立鹅湖书院以纪念。

南宋淳祐元年,江万里创建了江西古代三大书院之一的白鹭洲书院,书院里培养出了大量优秀人才和仁人志士。

元明两代,江西书院均有添建,如元邑人夏友兰建乐安鳌溪书院,明中期大教育家王守仁巡抚赣南时建的阳明书院……由于书院之兴,江西学风至盛,历代人才辈出,才子灿若繁星。

吉州的吉水就有“一门三进士,三里五状元,十里九布政,隔河两宰相”的科场佳话。

而乐安流坑董氏大族也立起了高高的状元楼和纪念一门五进士的“五桂坊”。

明代,更有“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之说。

江西书院千年沉浮,塑造出了周敦颐、朱熹、陆九渊、吕祖谦等一代大家,也造就了江万里、文天祥、谢叠山、刘辰翁等历史众星。

难怪作为江西人的欧阳修骄傲而又不乏深情地吟出了“区区彼江西,其产多才贤”的感叹。

江西书院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地位不可替代。

书院制改革模式探索与实践

书院制改革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要]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书院制教育模式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书院制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体系的创新优化。

与此同时,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书院制教育中能够为教育工作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手段,促使高校教育更加现代化、先进化。

基于此,首先阐述了书院制的概念以及改革模式的理念。

其次以郑州商学院为例对书院制改革模式进行具体分析。

最后详细介绍了落实书院制改革模式实践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书院制;改革模式;教育模式;通识教育;信息化改革[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3)24-0069-04书院制改革模式探索与实践①闫蕾蕾(郑州商学院,河南郑州451200)书院制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开展通识教育和全员育人,激发学生自主成长和自我完善。

高等院校书院制改革是高校管理者凝聚中西方书院的教育传统和经验,结合自身校情特色,通过不断尝试和创新弥补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不足,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具备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书院制概述书院制教育模式是在高等教育中以学生宿舍为中心,在继承中国传统学院文化和西方博雅文化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以治理大学生寝室管理存在的混乱现象为初始目的,从高等教育管理的角度出发,以通识教育、学术文化和实践性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具有显著的大学生综合教育、管理以及服务等功能。

书院制下的“双院制”教育方式已经逐渐成为育人的重点内容[1]。

书院充分利用宿舍社群的教育职能,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学生事务管理教育、学生心理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对于我国现有的高等院校而言,学生管理工作是各项教学培养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依赖的基础条件,而宿舍管理工作是高等院校在推进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涉及的核心内容。

宿舍是我国高等院校各专业在校学生群体参与日常生活实践行为与学习活动过程中运用的主要空间场所,是高等院校各专业在校学生群体花费时间最多的地方。

参观书院的活动策划方案

参观书院的活动策划方案

参观书院的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目的与意义1. 目的:本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参观者了解与体验传统书院的风貌与文化,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同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参观书院,使参观者能够亲身感受书院传统的文化氛围,体验古人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 意义:传统书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通过参观书院活动,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加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同时,书院也是传统教育的代表,参观书院可以帮助人们思考当今教育的问题,并探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1. 时间:活动时间可选择在周末或节假日,方便更多人参与。

活动持续时间为一天或半天,根据参观书院的规模和内容来确定。

2. 地点:选择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书院作为参观地点。

可以选择国内有影响力的书院,如北京的文津书院、苏州的杨廷和书院等。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选择国外有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大学或学院作为参观地点。

三、活动组织与宣传1. 活动组织:设立活动筹备组,由专兼职工作人员组成。

筹备组负责活动的前期准备、行程安排、参观导引、安全保障等工作。

同时,也可以邀请相关学者作为嘉宾参与活动,向参观者介绍书院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分享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

2. 活动宣传: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包括线上和线下宣传。

线上宣传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活动信息,介绍书院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

线下宣传可以通过传单、海报等形式进行,同时也可以在学校和社区内张贴活动通知,吸引更多人参与。

四、活动内容与流程1. 参观书院:安排专业导游或研究员为参观者讲解书院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参观者可以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书院的四方院落、堂阁楼阁和藏书楼等建筑,了解书院的布局和功能。

导游可以介绍书院与文化名人的关系,讲解书院的重要文物和文化遗迹。

弘扬书院文化,创办特色学校——以岳云中学为例

弘扬书院文化,创办特色学校——以岳云中学为例

弘扬书院文化,创办特色学校——以岳云中学为例发布时间:2022-04-18T07:52:25.456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0月总第386期作者:王水莲[导读] 如何让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挖掘文化底蕴、凝练特色、更快更好地发展?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岳云中学421300摘要:如何让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挖掘文化底蕴、凝练特色、更快更好地发展?本文结合衡山县岳云中学文定书院旧址、湖湘文脉之源的地域优势,挖掘书院文化内涵,从人才观、教育模式、文化建设等角度探索了书院文化与精神在现代学校特色发展中的实施与意义。

关键词:书院文化特色学校教育模式文化建设岳云中学所在地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校内春秋楼是宋代文定书院故址。

宋代胡安国在此著《春秋传》,其次子胡宏在此讲学几十载,后人评价胡宏“卒开湖湘之学统”。

岳云中学同时还是明代甘泉书院和白沙书院所在地。

近年来,岳云中学“在传承中求创新,以特色谋发展”,以书院文化、校史文化为核心,打造特色学校。

一、弘扬书院注重人文精神的人才观书院的特点之一就是求道与求学的统一。

胡安国曾经告诫其弟子们说:“有志于学者,当以圣人为则;有志于为政者,当以宰相自期。

降此,不足道也。

”胡宏虽然终身未仕,但他是一个“有道德足以替时,有事业足以拨乱”的人,他总是力图将其所学用于匡时救世。

借鉴书院注重人文精神的人才培养理念,近几年我校进行湖湘文化教育、校史教育和国学经典教育的立体熏陶。

学校从2009年开始,对高一新生开展了《弟子规》晨诵和开课讲授。

从2010年开始,《论语》开始进入高一高二选修课。

我校定期开展校史“何炳麟教育思想”“书院文化”等专题报告。

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发扬书院自由开放的教育模式古代书院认为讲学的目的是“以道义相切磨,共入圣贤之域”。

胡宏对学生说:“凡有疑则精思之,思精而后讲论,乃能大有益耳。

”胡宏认为师友间的相互讨论能使人对所存疑问“脱然著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大学章句序》
• 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 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 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 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 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 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此古 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 世之所能及也!
• 《汉书· 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 《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 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 字之本也。”
大学之道
•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suì )有 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 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 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 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 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 之,此大学之道也。 • ——《礼记· 学记》
参考书目
• 毛泽东《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 • 胡适《书院的历史与精神》、《书院制史 略》 • 胡昭曦《四川书院史》 • 李才栋《中国书院研究》 • 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 • 邓洪波《中国书院史》
第一讲 书院概说
时代 夏商周 春秋战国 汉代 魏晋南北 朝 隋唐
教育机构 国学、乡学 官学、私学 中央(太学)、地方、 私学 中央(国子学、太学) 、地方 中央(六学二馆:国子 学、太学、四门学、律 学、书学、算学,弘文 馆、崇文馆)、地方 中央、地方(书院) 中央(国子监)、地方 (书院)
朱熹《大学章句序》
• 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 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 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 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 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 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 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 采而辑之,闲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 俟后之君子。极知僭逾,无所逃罪,然于 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 则未必无小补云。
中国古代学校的分类
• 贵族教育与平民教育(教育对象) • 官学与私学(办学者)
• 大学与小学(教学内容) • 中央教育与地方教育(办学地点)
宋代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 天府书院藏书、祭祀
朱熹《大学章句序》
• 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 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 高过于大学而无实。其它权谋术数,一切 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 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 间。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 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 反复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中国书院史专题研究
• 任课教师 李晓宇
大学的前身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960) • 武汉大学—两湖书院(1890)、自强书院 (1893) • 浙江大学—求是书院(1897) • 四川大学—锦江书院(1704)、尊经书院 (1875)
课程安排
• 第一讲 • 第二讲 • 第三讲 • 第四讲 • 第五讲 书院概说 书院的学规、章程 书院的讲会 书院与科举 书院改制及其得失
朱熹《大学章句序》
•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 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 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 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 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 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 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 由设也。
朱熹《大学章句序》
• 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 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 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 而传之以诏后世。若《曲礼》、《少仪》、《内 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而 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著大学之明法,外 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 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 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 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
朱熹《大学章句序》
• 三代之隆,其法浸备,然后王宫、国 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 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 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 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 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 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 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 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选士制度
察举制(孝廉、贤良方正、茂才) 九品中正制 科举考试制
宋元 明清
科举考试制(元一度中断) 科举考试制(乡试、会试、殿试)
中国古代的学校
•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 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 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 所以明人伦也。
——《孟子· 滕文公上》
小学
• 《尚书大传》曰:“公卿之太子,大夫元 士嫡子,年十三始入小学,见小节而履小 义;二十而入大学,见大节而践大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