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记录控制程序
14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本公司不合格品处理的方式有以下五种:
4.3.1拒收/退货:外协件批量不合格且不可让步接收,作拒收/退货处理.
4.3.2挑选使用:外购/外协件非批量性不合格,进行100%检验挑选合格品使用,不合格品作退货处理。
4.3.3让步接收:外件件、自制件、半成品或成品,存在质量缺陷但不影响使用功能、安全
4.4.2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不合格率低于5%且不影响产品性能、使用功能、安全和法律法规的由现场检验员对产品进行不合格标识和隔离,并填写《返工/返修通知单》交责任部门作返工返修处理,并跟踪验证返工返修的效果。当不合格品率高于5%时现场检验员应填写《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报告品技部,由品技部选择评审方式组织进行评审作出处理决定。
4.4.3成品检查时发现不合格,由完检人员做出不合格标识和隔离,填写《返工/返修通知单》通知总装车间组织返工返修,并重新进行检验和试验,合格后方可放行。对于成品出现批量(超过5%)或严重不合格时(影响产品性能、安全和法律法规)现场检验员应填写《品质异常处理记录表》并及时报告部门主管,由品技部组织研发、生产、供应等相关部门对产品不合格品进行评审,确定处置方案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浙江王力电动车业有限公司
编号/版本:Q/WL02-14-2009
程序文件
修改次数: 0
共3页
章节名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第1页
1目的
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入下道工序或出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交付后的产品发生不合格的控制。
3职责
3.1品技部是不合格品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评审和处置的组织协调及处理结果的跟踪验证。
QP-1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4.2.7所有不合格品的状况及处理必须由质检员记录在《不合格品处理记录表》中,重大品质问题应及时填写《品质异常联络单》,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及时处理。
3.4管理者代表负责不合格品让步接收、报废和退货处理的最终批准。
4工作内容
4.1不合格品判定
4.1.1质检员依据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判定合格与否。
4.2不合格品标识
4.2.1不合格品必须用标识牌或标识卡进行有效的标识,以明确不合格品的品名、规格、数量、不良状况等。
4.3不合格品的隔离
4.3.1对已判定及标识之不合格品,由相关部门放入不合格区或红色框内,防止混杂。
4.4.2.3最终检验判定的不合格品,由生产部会同品管部根据规定的标准要求对不合格品进行让步接收、返工或报废处理。对于让步接收或报废处理,必需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执行。
4.4.2.4当对不合格品返工后,必须按原检验规范重新检验。
4.4.2.5当产品不符合规定要求,但不影响产品的安全卫生时,可由销售部同顾客协商让步接收或在让步产品交付时,将让步情况在产品本身或随行的资料、单据中注明。
4.4.2.1进料检验判定的不合格品,由品管部和生产部根据规定的要求和处理方法对不合格品进行挑选使用,对于让步接收或退货处理,必需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执行。
4.4.2.2生产过程中判定的不合格品,由生产车间根据规定的要求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和返修处理,对于让步接收或报废处理,必需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执行。
4.5顾客退货的处理
4.5.1销售部接到顾客退货产品时,必需填写《品质异常联络单》,并招集生产、品质等部门对产品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意见,以满足顾客正当的要求。
14记录控制程序
一、目的规范实验室各类记录管理,保证质量记录能为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供客观证据,检验原始记录信息齐全,能复现检验过程,便于日后的追溯。
二、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质量管理活动和检验工作中的各种检验原始记录的控制。
三、职责3.1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记录格式的设计和质量记录的批准。
3.2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记录格式的批准。
3.3综合组负责质量记录及技术记录格式的设计、收集、归档。
3.4技术运作和质量活动实施人员负责记录的填写和审核,保证记录的原始性、完整性、真实性。
四、正文4.1 记录的分类4.1.1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形成的记录为质量记录,主要包括:a.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记录;b.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等改进工作记录;c.人员培训和考核记录;d.申诉、投诉处理记录等;e.质量监督和抽查记录;f.文件控制记录;g.分包方和供应方评审记录;h.第三方对本实验室质量体系考核、评审记录;i.服务和供应商评价记录及合格供应商名录;j.客户意见及满意度调查、反馈记录。
4.1.2 检验技术运作过程中形成的记录为技术记录,主要包括:a.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包括抽样记录);b.参加或组织实验室间比对及能力验证记录;c.测量设备使用、维修、保养情况记录,期间核查以及周期检定记录;d.新项目立项、调研、评审等相关记录;e.检验检测方法确认记录;f.检验业务请验单及评审、修改记录;g.检验检测报告;h.样品交接登记表及报告发放记录等。
4.2记录的形式记录可以以纸张、硬拷贝或电子媒体等形式保存4.3记录的格式和要求4.3.1质量记录的格式及变更,按《文件控制程序》要求执行4.3.2技术记录的格式及变更,按有关部门的规定和《文件控制程序》中的要求执行4.3.3资料员随时发布记录格式方面信息,确保各场所均能及时了解记录格式的变化有关信息并使用有效格式的记录表格,严禁私自变更表格的格式或使用无效表格,以满足有关要求4.4质量记录的要求4. 4.1根据工作内容,做好有关记录的填写工作,记录应真实、齐全、及时、清晰、明了,记录必须有记录人签名,必要时需有审核人、批准人签字,记录要求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
QP-QA-14 控制计划程序
标明测量所使用的通用量具、专用检具等,在使用前应作稳定性和精度分析、评价、改进,以不断适应本过程质量要求。
5.2.23样本容量/频率
取样进行测试时应取样的数量及控制频率。
5.2.24控制方法
描述对操作应怎样进行控制的方法,通过对过程的有效分析可采用统计技术(如控制图),检验(首检、自检、巡检)记录等来对操作进行控制,如使用复杂的控制程序,在该栏中填入控制文件编号。
5.2.5供方/工厂
填入制定控制计划的公司名称(亦即本公司名称)。
5.2.6主要联系人/电话
填入负责制定控制计划的主要联系人姓名和其电话号码。
5.2.7核心小组
填入负责制定控制计划最终版本的所有人员的姓名及部门。
5.2.8供方批准/日期
控制计划由工艺部批准,填入姓名和批准日期。
5.2.9编制日期
填入首次编制控制计划的日期。
5.2.10修订日期
填入最近一次修订控制计划的日期。
5.2.11顾客工程批准/日期
顾客要求时,由顾客工程部门批准并加上日期。
5.2.12顾客质量批准/日期
顾客要求时,由顾客品质部门批准并加上日期。
5.2.13其它批准/日期
如有其它要求时则由其它人员批准填入并加上日期。
5.2.14零件/过程编号
填入加工过程名称,基本上可以以各部门为分类。
列出影响产品特性的所有重要过程参数。
5.2.20特殊特性分类
填入顾客指定的特殊性符号和公司规定的特殊特性符合,“☆”表示产品特殊特性,“★”表示过程特殊特性。
5.2.21产品/过程规范/公差
对于单只产品的控制计划,该栏填入具体的技术要求,若对于一个系列的控制计划而言,允许填入共性的技术要求,具体的数值可不填。
记录控制程序(2024)
引言概述:记录控制程序,也称为日志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管理、存储和跟踪日志信息的软件或系统。
它可以帮助组织和管理大量的日志数据,并提供工具和功能来帮助用户分析和利用这些数据。
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记录控制程序被广泛应用于系统监控、安全审计、故障排除、性能优化等方面。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记录控制程序的概念、功能、设计原则、实施方法和应用场景。
正文内容:1.概念1.1日志控制程序的定义1.2日志的重要性1.3日志控制程序的作用1.4日志控制程序的基本原则2.功能2.1日志记录功能2.1.1日志信息的与收集2.1.2日志信息的存储与管理2.1.3日志信息的实时监控与报告2.2日志分析功能2.2.1日志分析的目的与方法2.2.2日志分析工具与技术2.2.3日志分析的应用场景2.3安全审计功能2.3.1安全审计的概念与目的2.3.2安全审计的实施方法与要点2.3.3安全审计的价值与挑战2.4故障排除功能2.4.1故障排除的重要性与挑战2.4.2故障排除的步骤与方法2.4.3故障排除的工具与技术2.5性能优化功能2.5.1性能优化的目的与原则2.5.2性能优化的流程与方法2.5.3性能优化的工具与技术3.设计原则3.1日志格式设计原则3.1.1可读性原则3.1.2可扩展性原则3.1.3可查询性原则3.2日志级别设计原则3.2.1日志级别的分类与定义3.2.2日志级别设计的要点与技巧3.2.3日志级别设计的最佳实践3.3日志滚动策略设计原则3.3.1日志滚动策略的定义与目的3.3.2日志滚动策略的选择与配置3.3.3日志滚动策略的优化与调整3.4日志安全性设计原则3.4.1日志安全性的需求与挑战3.4.2日志安全性设计的技术与方法3.4.3日志安全性设计的最佳实践3.5日志可用性设计原则3.5.1日志可用性的目标与影响因素3.5.2日志可用性设计的关键点和技巧3.5.3日志可用性设计的实践建议4.实施方法4.1日志控制程序的选型与部署4.2日志控制程序的配置与管理4.3日志控制程序的性能与容量规划4.4日志控制程序的维护与优化5.应用场景5.1记录控制程序在系统监控中的应用5.2记录控制程序在安全审计中的应用5.3记录控制程序在故障排除中的应用5.4记录控制程序在性能优化中的应用5.5其他领域中的应用案例总结:记录控制程序作为一种用于管理、存储和跟踪日志信息的软件或系统,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记录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1 目的为了提供证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符合规定要求的客观证据,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记录的控制。
3 职责与权限3.1管理部负责记录的综合管理。
3.2体系运行管理组负责记录的监督检查3.3各职能部门负责对本部门记录的编制、实施和管理。
4 程序内容4.1记录的编号、内容的编制和更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4.2各部门负责编制本部门所需记录的格式和内容,由体系运行管理组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体系运行管理组汇总成《记录清单》和《记录汇编》。
4.3记录的填写与修改4.3.1记录由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填写。
4.3.2记录填写必须及时、准确、清晰、字迹工整、不留空格。
4.3.3记录填写出现错误时,采用划改纠正方式,即将错误数据用一条斜线划去,在旁边注明正确数据,同时签下修改人姓名。
对文字错误用斜线划去,在旁边注明正确文字即可。
4.4记录的管理4.4.1各部门使用记录时,应按《记录汇编》的标准文本制作,保持内容一致,比例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4.4.2本体系运行中可使用公司原有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记录,以提供运行证据。
4.4.3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记录的回收整理和归档工作,填写“记录归档清单”,归档记录要做到装订成册,标识清楚,易于检索,妥善保管,不得损坏和丢失。
4.4.4供方、顾客和相关方提供的记录由使用部门管理和使用。
4.4.5本体系设立的记录以统一编号为受控标识。
4.4.6记录的保存期限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中《记录清单》(附件9)。
4.5部门设立记录的管理4.5.1根据标准和公司体系文件要求提供证据的或用于证实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的项目,各部门可自行设立记录,并指定专人记录和保管,以保证内外部审核及内部追溯需要。
4.5.2部门设立的记录暂不作统一编号标识,如需要各部门可自行编号。
部门设立的记录虽未统一编号,仍为受控记录。
记录控制程序
一、目的对记录进行有效控制,以提供符合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有效运行的证据。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所有记录。
三、职责3.1行政部负责对公司质量、环境记录表格编号,对表格电子档及打印的空白样版的使用、改版、增删、保管的归口管理。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记录的编制、填写、传递、收集、归档、保管、储存,确保记录的可追溯。
四、内容4.1记录表格的设计4.1.1记录可以透过表格﹑报告﹑图表﹑U盘﹑光盘﹑照片的形式体现出来。
4.1.2表格的设计要求格式清晰﹑项目明确﹑填写方便,能实现使用的目的。
4.1.3表格一般应包含公司Logo、表格名称﹑表格编号﹑版本、记录内容﹑记录日期、制作、核准等,表格设计时应尽可能全面,能反映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效果,能为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据。
4.1.4表格的格式由各部门根据需求设计,部门编号、检查,行政部留一份空白表格存档。
4.2记录的填写4.2.1记录填写字迹要清晰,内容要真实﹑准确﹑完整,能准确识别,不能随意更改、涂抹。
如发现记录内容填写有误,应用划改的方式进行更正,并在更改位置附近签名,注上更正日期。
4.2.2应使用蓝色或黑色圆珠笔﹑水笔﹑碳素笔填写,不得使用铅笔﹑彩笔填写。
4.2.3记录必须有记录人签名,每份记录在实施人员更换或进行交接班时至少进行一次签名。
4.2.4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记录进行审核﹑监督﹑管理。
4.3记录的编号行政部按《文件控制程序》中规定的记录表格编号方式进行编号。
4.4记录的归档和保存4.4.1各部门应及时收集、汇总各类记录,保持顺序或日期、页码的连续,便于查阅。
4.4.2文件所用到的表单记录在保存期限内应妥善保管,若有缺失、损坏或变质应给予维护更新;4.4.3各部门应根据记录数量的多少应定期对记录进行收集整理,在保存记录的明显位置记录名称部门和年份。
当记录在使用场所已满或到了适当时机,应装订成册,并在封面或文件夹侧面清晰地标明记录名称、日期、部门等标识,然后做妥善保存。
记录控制程序
1 目的对质量记录进行控制,为证明产品满足质量要求和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客观证据,并建立可追溯性和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过程和质量体系运行所产生的记录,及来自合格供方的质量记录的控制。
3 职责3.1 办公室是质量记录控制的归口部门,负责本程序的实施与监督。
3.2 各部门负责本单位所产生的质量记录的管理。
4 工作程序4.1 质量记录的格式及填写。
4.1.1各类质量记录的内容及格式,由文件编写部门设计,办公室审核,办公室统一印制,并由办公室在《受控文件清单》作登记,编制样表本。
4.1.2 质量记录格式的修改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4.1.3 质量记录应真实,字迹清晰、准确、完整、注明日期,由记录人签字或作其它鉴定后方能生效。
4.1.4 质量记录不能随意更改,必须更改时,更改人应在更改处作出标识。
4.2 标识和收集4.2.1 有规定格式的记录表格,在左上角编文件编号,编号方法如下:HR—××—××顺序号ISO9001:20标准条款号质量记录英文缩写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4.2.2 质量记录产生后收集人在右上角编顺序号。
4.3 质量记录的编目和保管。
4.3.1 各部门资料员定期对所收集的质量记录进行编目,及时归档。
归档方法应便于存取或检索,资料员必须对质量记录进行分类整理,填写《质量记录清单》,并整订成册。
4.3.2 质量记录贮存保管设施应通风、防潮、防虫,以防质量记录的损坏、丢失和变质。
4.4 查阅和处理。
4.4.1 当合同要求时在商定期内,质量记录可提供给顾客或其代表评价时查阅,由办公室负责统一提供。
如需提供复印件带走,应由办公室长批准。
4.4.2 当内部需要查阅质量记录时,各部门资料员应提供查阅,如需借阅时,应填写《文件/资料借阅单》,办理审批手续。
4.4.3 质量记录的保存期一般为五年,各部门可根据需要规定更长的保存期。
记录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1.目的对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所要求的记录予以控制,以确保提供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客观证据。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与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所有记录3.职责和权限3.1各部门负责本单位记录的设计、编制、填写、收集、保存、归档、移交、处理。
(见附录A)3.2各子公司负责记录的汇总与标识、贮存、保护、保存期及处理的规定。
3.3质量技术部负责监督、审查记录控制的实施情况。
涉及的相关部门详见附录A。
4.工作程序4.1记录的组成4.1.1产品质量记录。
用以证明产品形成全过程能够达到质量要求的记录。
包括各种原始记录、检验报告、试验数据、鉴定报告、确认报告、物资材料评审报告、计算器具标准数据等。
4.1.2管理体系记录。
用以证明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及不断改进的记录。
包括管理评审报告、内部审核报告、不合格报告、纠正措施以及供方评价记录等。
4.2记录的编制和审批4.2.1各子公司根据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制定记录目录,规定制定和使用单位,并按照充分必要和经济的原则,规定各种记录的内容,并逐步做到全公司记录在内容和形式上标准化、规范化。
4.2.2各种记录原则上应与文件同时编制,形成记录与文件一并进行论证、审批、发布;单独的记录由使用单位设计编制,并将记录的设计样表统一报质量技术部审核;格式和编号均按《文件、记录编码规则》执行。
4.3记录的保存和保护4.3.1质量技术部编制“记录清单”,将公司所有与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记录汇总,并备案记录样表,各部门应编制本部门使用的记录清单并汇总备案记录的样表。
4.3.2各部门、各子公司应规定各种记录的填报传递方法、授权人员以及归档、保管和处理方法。
4.3.3原始记录和凭证、报告的副本由各单位按月收集装订归档;凭证、报告的正本由最终接收单位收集、归档。
相关材料应指定专人保管。
4.3.4各单位形成的记录,根据记录的保存要求对电子及纸质记录进行保存,记录保存期一般不少于两年;管理体系记录和重要产品记录由单位质量管理部门收集,归档保存;保存期限内必须可查,保存完整有效。
记录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1.目的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记录予以控制,以提供对产品、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要求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2.范围适用于为证明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要求及有效运行的记录。
3.职责3.1.质量部对本程序进行归口管理, 负责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记录目录、样表的受控管理、识别有效版本和日常使用的检查。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记录的管理工作,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保管。
4.工作程序4.1.记录控制范围为产品符合要求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证据的记录均应控制。
质量部负责归档公司内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除批生产、检验记录)的记录。
4.2.记录的标识、编号、形式及归档要求4.2.1.记录的编号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4.2.2.每份记录均应用适宜的方式进行标识,如记录名称、编码、编号、批号、合同号、年号等,确保记录易于识别和检索,并具有可追溯性;4.2.3.记录的形式可以是卡片、表格、图表、报告,也可以是照片、硬盘或胶片等;4.2.4.记录的样式及内容由使用部门进行规定,应符合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规定;4.2.5.各部门每年应将质量相关的记录报质量部进行归档。
4.3.记录的填写4.3.1.记录填写要准确、及时,内容完整、字迹清晰,易于识别;使用黑色签字笔填写。
4.3.2.记录不得随意涂改。
如因笔误或计算错误要修改原数据,不能采取涂抹的方式,而应采用单扛划去原数据,在其上方写上更改后的数据,并签上更改人的姓名及日期。
必要时,应当记录纠正原因。
4.3.3.记录中如因某种原因不能填写的项目应将该项划上“/”标示,若有需要时,在备注栏补充说明情况。
4.4.记录的审核4.4.1.各记录使用部门应确认记录是否正确,规范;不符合要求,则指导修正。
如需修正的,纠正内容应有修正人签名和日期;适当时,需注明记录纠正原因。
4.4.2.新编制的记录样表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4.5.记录的收集、贮存和保护4.5.1.各部门应及时收集、汇总本部门所使用各类记录,保持顺序号或日期,并根据记录间的联系(如类别、批次或日期等)进行整理,使之有序化。
14相关方控制程序
1、目的对相关方施加影响,以满足本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控制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2、范围适用于与本公司发生各种联系的外部相关方的管理。
3、职责3.1安全动力部负责对公司的相关方施加影响的监督管理。
3.2各相关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相关方施加影响。
4、控制要求4.1 相关方的分类4.1.1 重点施加影响的相关方指:与重要环境因素和健康安全风险相关的,或可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或重大健康安全事故的相关方,包括:A类:化学危险品(氢气、氧气、乙炔、氢氟酸、润滑油等)、特种设备、个人防护用品、电气电工材料和消防器材的供应商。
B类:在厂区内或进入厂区内进行各种作业活动的服务商。
C类:提供废弃物最终处置服务的服务商:主要指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危险废弃物处置的服务商。
4.1.2 一般施加影响的相关方除上述条款规定以外的相关方,主要包括:一般材料供应和设备供应商、顾客、主管部门、周边居民和单位、来访宾客等。
4.2对相关方施加影响4.2.1 对需重点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的控制4.2.1.1 对A类和C类相关方,有关部门必须对其进行资质审查,索取相关资质证明,对不具备相应有效资质的相关方,采购部不得向其订货或委托其处置本公司的废弃物。
4.2.1.2 对B类相关方(可能包括:治安保卫、维修安装、土建施工、运输及装卸、垃圾清运等活动的服务商)应进行如下控制:a. 责任部门应要求服务商提供相应资质证明,评审合格后方可作为合格服务商,在厂区内或进入厂区从事作业。
b. 责任部门应在服务商开始相关作业活动之前,与其时签订《环保和安全作业协议》,协议应规定服务商必须遵守的安全规范和环保要求以及监督检查的频次。
c. 服务商的管理①服务商在作业期间,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各项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责任部门应对服务商在作业期间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填写《相关方监督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则立即要求改进,必要时以书面形式通知,要求责任服务商提出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其措施的有效性由责任部门验证。
2、C版记录控制程序(CX02)13-14
标准要求(4.2.4)记录控制程序文件编号:JDFDC/CX021.目的为了提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证据,使其持续有效的运行,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涉及到的所有记录的标识、储存、保护、检索和保存期的规定。
3.职责3.1办公室负责记录的归口管理,包括记录的编码标识、保管、检查和监督工作。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记录填写、收集、编目和保管工作。
4.工作程序4.1记录标识和保存期4.1.1各部室负责设计本部门所需记录的表格样表,并填写《记录归档清单》(JDFDC/CX02-JL01),上报办公室,由办公室对记录的名称、编号进行统一规定并汇总,填写公司的《记录归档清单》(JDFDC/CX02-JL01),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各部门。
4.2程序文件相关记录标识为:4.3作业文件相关记录标识为:JDFDC/CX ××—JL ××公司简称 程序文件代号 序号 记录代号JDFDC/ZY ××—JL ××公司简称 作业文件代号 序号 记录代号4.4记录的填写4.4.1记录由各相关工作人员、部门填写,并签字。
4.4.2记录随工作过程填写,要真实、及时、准确。
4.4.3字迹清楚、工整、完整。
4.4.4相关记录要数据吻合,前后衔接。
4.4.5记录中未填写的空项必要时可用划“/”的方法处理。
4.4.6原始记录不得更改。
记录笔误的更改采取杠改方式,然后改写正确内容,必要时由更改人在更改处签名或盖章,不得涂抹原误写之处。
4.5记录的管理4.5.1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记录的收集、分类、编目和保存,每季度进行一次整理,做到编目清楚,便于查找,并填写《记录归档清单》(JDFDC/CX02-JL01)。
4.5.2记录的贮存和保管方式应便于存取,并提供适宜的环境,防止损坏、变质和丢失。
4.5.3记录归档:工程项目记录和文件、采购、预算记录和文件项目现场检查记录和现场管理方案文件于竣工后上交工程档案室;体系运行有关的文件由办公室归档。
《记录控制程序》
5.7.1 工装记录(包含顾客的工装记录)、采购订单(包含所有顾客和公司的
采购订单)和修改单(包含所有顾客和公司的修改订单)的保存期限为
零件(或零件系列)在现行生产和服务中规定的有效期再加一个日历年,
如顾客有特殊要求时,依顾客要求保存。
5.7.2 质量运行状态记录(如:控制图表、检验和试验状态结果)的保存期限
录均应分类保存。
5.5 记录的保存
5.5.1 记录应存放在档案柜、存放架或合适的抽屉中。
5.5.2 在产品质保期内妥善保管产品的生产、检验、试验记录,并应能按顾客
要求随时调阅。
5.5.3 所有质量管理记录需防止遗失、外流和不当使用。
5.6 记录的查询
5.6.1 记录的查询根据以下方面进行
1)记录单编号或标题
5.1.3 所有质量管理记录分发,均需依据《文件与资料管理程序》的规定。
5.1.4 所有质量管理记录都必须建立独立的辨识方法,如编号或日期等,以便
于查阅。
5.2 记录的收集
5.2.1 各部门需对本部门的各项质量管理记录按时审查与控制。
··
XXXX 有限公司
编 号: XXXX-QP-002
文件名称 记录控制程序
八.附件:
流程图
职责部门
使用表单
表单编制
相关部门
相关记录
规定格式、保存期
权责部门
记录管控清单
表单填写
No 审批
Yes 归档
填写人 审批人
查阅
记录保管部门
相关记录 相关记录
清理பைடு நூலகம்
No 过期否? Yes 销毁
记录保管部门 记录保管部门 记录保管部门
一.目的:
为确保质量管理记录完整性,以确认本公司产品、过程之可追溯性并可根据质
记录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并为提高记录文件管理,使产品符合顾客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使质量责任具有可追溯性,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我公司对管理体系运行所发生的各种记录的控制。
3 术语
3.1产品检验记录: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的结合测量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的文件。
3.2产品监视记录:对影响产品性能形成的因素进行适时观察、测量和评价的文件。
3.3管理体系过程运行记录:描述管理体系过程运行的文件。
4 管理职责
4.1质保部负责公司质量记录的归口管理,记录文件最终归档到综合管理部。
4.2技术中心负责建立、确定产品关键和重要质量特性监控点及检验标准。
4.3各职能部门、生产车间负责本部门、车间记录的管理。
4.4记录的填写人员对记录的真实、准确、清晰完整负责。
5 工作流程
6 工作描述
7 相关记录
8 相关文件
9 衡量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录控制程序
1.目的
对记录进行有效控制以提供产品符合要求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理体系相关的所有记录。
3.职责
3.1办公室负责各种记录、图表的备案、登记、标识和样本的归档管理。
为本程序的归口责任部门。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所归口的记录表格的填写、整理保管。
4.工作程序
4.1记录表格的设计
记录表格由办公室组织使用部一同设计并指导运用;
4.2记录、表格、图表填写要求
所有的记录要求数据=事实,填写应真实、准确、完整、清晰,不得随意涂改。
不能填写的栏目,应说明理由,并将该栏目用单线划去。
表格、记录应有名称、编号、序号,填写日期,填写后应由填写人签名,有部门主管审批签名。
4.3记录的标识
4.3.1记录表格左上方应标识该表格的编号,一种表格只能用同一名称、同一编号,注意标识的唯一性。
4.3.2记录表格右上方或其它空白处标识该表格的序号,每张表格只能填写一个序号,应避免重填或漏填。
4.4记录的修改
记录表格如因笔误或计算错误等原因需要修改原记录、数据、字符的,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4.5表格设计修改及新增
4.5.1表格设计式样需修改换版的,重新设计新的表格,应经原设计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到办公室登记备案后方可使用。
修改换版后的表格编号不变,新表格启用
后,在各使用现场撤出旧
表格,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4.5.2各部门需新增记录表格,应先设计出表格,由部门主管批准后到办公室登记备案后方可使用。
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4.6记录的建档与标识
各部门的记录应按项目分类,装订成册归档,并在封面上标识记录名称、编号、序号、页码、时段、装订日期、装订人、主管签字。
4.7记录的检索
办公室应编制本公司〈记录清单〉,便于检索、查阅,若记录表格有变更,也应相应变更〈记录清单〉。
4.8记录的保存期
4.8.1各部门的各种记录表格每月汇集一次,进行整理、装订、编目后存档。
4.8.2各种记录表格保存期见〈记录清单〉,有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按合同或法律规定执行。
4.9记录的贮存维护
4.9.1记录存放处应通风干燥,并定期检查,防止变质或遗失。
4.9.2保管人员发现字迹不清、受损、腐蚀、霉变、遗失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恢复。
4.9.3办公室应不定期检查各部门的记录的整理、归档、保存情况。
4.10记录的处置
4.10.1记录的借阅、查阅、复制由记录所在部门主管批准。
借阅人、保管人在借阅、查阅、复制、保管时,不得擅自涂改、污损、拆散或丢失。
4.10.2记录超过保存期或因其他原因需要销毁的,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5.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