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一物理第1章第3节综合练习题
高中物理 第1章 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练习高一物理试题
点囤市安抚阳光实验学校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一、单项选择题1.(2019·高一检测)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 .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 .v 1=2 m/s 、v 2=-3 m/s ,因为2>-3,所以v 1>v 2D .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解析:选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即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 错误;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的大小、方向都不变的运动,B 错误;速度是矢量,正、负号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C 错误;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D 正确.2.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v -=Δx Δt ,当Δt 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B .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于瞬时速度C .瞬时速度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D .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解析:选C.由平均速度义式v -=Δx Δt 可知,当Δt 足够小,甚至趋近于零时,该式可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A 正确;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变,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均于瞬时速度,B 正确;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而瞬时速度能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及方向,C 错误,D 正确.3.(2019·高一月考)广深高速总长为147 km ,在某路段上,分别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各数字的意思是( )A .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B .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C .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D .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解析:选C.甲指路程,乙指瞬时速度,故选项C 正确.4.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A .兔子始终比乌龟运动得快B .乌龟始终比兔子运动得快C .兔子的平均速度大D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解析:选D.在正常情况下,兔子比乌龟跑得快,但兔子睡觉时乌龟运动得快,A 、B 错;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平均速度,因为乌龟先到达终点,所以乌龟的平均速度大,C 错,D 对.5.如图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 m/s ,由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A .10-3s B .10-6s C .10-9 sD .10-12s解析:选B.苹果的直径一般约为10 cm ,照片中子弹的长度大约与苹果的半径相,即可设子弹的长度约为5 cm ,则曝光时间内子弹移动的距离为x =5 cm×1%=0.05 cm =5×10-4 m ,曝光时间t =x v =5×10-4500s =10-6s.6.(2019·高一期末)高速路上堵车,小东听到导航仪提醒“前方3公里拥堵,估计需要24分钟通过”,根据导航仪提醒,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 .将匀速通过前方3公里B .能够计算出此时车子的速度是0.125 m/sC .若此时离目的地还有30公里,到达目的地一需要240分钟D .通过前方这3公里的过程中,车子的平均速度大约为7.5 km/h解析:选D.根据导航仪的提示,不能判断出是否是匀速运动.由于“前方3公里拥堵”估计不能匀速运动,故A 错误;根据导航仪的提示,不能判断出此时的运动状态,故B 错误;由于“前方3公里拥堵,估计需要24分钟通过”,可知通过前方这3公里的过程中,车子的平均速度大约为v -=x t =32460km =7.5km/h ,但不能据此判断出3 km 以后做怎样的运动,所以并不能判断出从此时到达目的地所需要的时间,故C 错误,D 正确.7.短跑运动员在100 m 的比赛中,测得他在5 s 末的速度是8.7 m/s ,10 s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3 m/s ,此运动员在这100 m 中的平均速度是( )A .10 m/sB .9.5 m/sC .9 m/sD .10.3 m/s解析:选A.由题意可知,运动员的位移为100 m ,总时间为10 s ,则平均速度为:v =100 m10 s=10 m/s.8.如图所示,两个人以相同大小的速度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 点出发,分别沿ABC 和ADE 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在F 点相遇(图中未画出).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描述两个人运动情况的物理量可能不相同的是( )A .瞬时速度B .位移C .路程D .平均速度解析:选A. 路程为标量,两人速度大小相同、运动时间相同,所以路程一相同;位移、平均速度为矢量,根据义,位移、平均速度一不同;但瞬时速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综上所述,选A.9.(2019·中学高一月考)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 、ABC 、ABCD 、ABCDE 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 、2 s 、3 s 、4 s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 B .物体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为52m/sC .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D .物体在B 点的速度于AC 段的平均速度解析:选D.物体在AB 段的位移为1 m ,因此由公式v -=x t,得v -=1 m/s ,故A 正确;物体在ABC 段的位移大小为x =12+22m = 5 m ,所以v -=x t =52m/s ,故B 正确;根据公式v -=xt可知,当物体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故C 正确;物体做曲线运动,物体在B 点的速度不于AC 段的平均速度,故D 错误.二、多项选择题10.有关平均速度、平均速率、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B .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C .只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率才于平均速度的大小D .在某段运动中平均速率不于零,而平均速度可能于零解析:选AD.速率即瞬时速率于瞬时速度的大小,A 对;在单向直线运动中,路程于位移大小,平均速率于平均速度的大小,故B 、C 错;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又回到起点,路程不为零、而位移为零,则平均速率不为零,平均速度为零,故D 对.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一周,平均速度为零B .物体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一周,平均速率为零C .物体某时刻速度为v ,则该物体下一时刻的速度也为vD .物体某时刻速度为v ,则该物体下一时刻的速度不一为v解析:选AD.物体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一周,物体位移为零,路程大小于圆周周长,根据义,平均速度为零,平均速率不为零;物体不一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某时刻的速度为v ,不代表下一时刻的速度也为v .12.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 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 ,初始位置在bc 边的中点A ,由b 向c 运动,如图所示,A 、B 、C 、D 分别是bc 、cd 、da 、ab 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2 s 末的瞬时速度为1 m/sB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2 m/sC .前4 s 内的平均速率为0.5 m/sD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解析:选AB.由题意质点每1 s 匀速移动1 m 可知,质点运动的速率为1 m/s ,即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率均为1 m/s ,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也均为1 m/s.在2 s 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2 m ,由A 运动到cd 边的中点B ,在第2 s 末瞬时速度大小为1 m/s ,方向由B 指向d ,瞬时速率为1 m/s ,前2 s 内的位移大小为x 1=|AB |=Ac 2+Bc 2=12+12m = 2 m ,平均速度为v -1=x 1t 1=22m/s ,方向由A 指向B ,平均速率为1 m/s.前4 s 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4 m ,在第4 s 末到达C 点,则前4 s 内位移大小为x 2=|AC |=2 m ,方向由A 指向C ,平均速度为v -2=x 2t 2=24m/s =0.5 m/s ,方向由A 指向C ,平均速率仍为1 m/s. 三、非选择题13.一物体以v 1=4 m/s 的速度运动了5 s 后到达A 点,在A 点停了5 s 后又以v 2=6 m/s 的速度沿原路返回,运动了5 s 后到达B 点,求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均速率.解析:物体运动示意图为:物体全程的位移大小x =v 2t 2-v 1t 1=6×5 m -4×5 m =10 m ,全程用时t =5 s +5 s +5 s =15 s ,故平均速度大小v =x t =1015 m/s =23m/s ,方向向西.物体的路程s =v 2t 2+v 1t 1=6×5 m +4×5 m =50 m ,故平均速率v ′=s t =5015 m/s =103m/s.答案:23 m/s ,方向向西 103 m/s14.某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1)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 2,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解析:(1)设全程所用的时间为t ,则由平均速度的义知前一半时间t 2内的位移为x 1=v 1·t2后一半时间t 2内的位移为x 2=v 2·t2全程时间t 内的位移为x =x 1+x 2=(v 1+v 2)t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x t =12(v 1+v 2).(2)设全程位移为x , 由平均速度义知前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为t 1=x2v 1=x2v 1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为t 2=x2v 2=x2v 2全程所用时间为t =t 1+t 2=x 2v 1+x 2v 2=x (v 1+v 2)2v 1v 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x t =2v 1v 2v 1+v 2.答案:(1)12(v 1+v 2) (2)2v 1v 2v 1+v 2。
高一物理第一章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练习题 1
应对市爱护阳光实验学校高一物理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一.选择题1.为了比拟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比拟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的运动越快B.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比拟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的运动越慢C.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拟所通过的位移大小,位移越长的运动越快D.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拟所通过的位移大小,位移越长的运动越2.以下关于速度、速率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v是平均速度3.以下关于速度方向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速度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B.位移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不同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变的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4.以下对各种速率和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匀速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于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5.关于平均速度的以下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选项是〔〕A.在出发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B.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表示在这段时间的每1s的位移都是5mC.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D.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6.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发动5s末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那么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A.10m/s B.10.2m/s C.10.3m/s D.10.4m/s7.一辆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以速度2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另一半,那么这辆在行驶全程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34v B.21v C.32v D.23v8.关于位移和速度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而速度反映了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B.速度于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C.速度总是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D.速度大的物体,发生的位移一大二.填空、作图、论述与计算题9.我国铁路交通高速开展,已经数次提速.当你外出时可上查询最铁路旅客列车时刻表.下表是某同学暑假旅游前在中国铁路〔Http://〕上查询的T721次空调特快的运行时刻表.车次:T721 西----你能从此表中得到哪些信息,列车全程的运行时间、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在哪两个城市间行驶最快?当日16:00列车的瞬时速度多大?10.一门反坦克炮直接瞄准所要射击的一辆坦克.射击后,经过t1 = 0.6 s,在炮台上看到炮弹爆炸.经过t2 = s,才听到爆炸的声音.问坦克离炮台的距离多远?炮弹飞行的水平速度多大?〔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 m/s,空气阻力不计〕11.同学们在坐火车外出的过程中,在火车上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利用火车上现有的条件,设计一个简易可行的方法测出火车在某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简述方法和结论〕[参考答案]三.运动快的描述 — 速度1.BC 2.B 3.AC 4.BCD 5.AC 6.A 7.A 8.AB 9.由上表可得,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t=3小时5分=11100s ,到的时间t 1=1小时12分=4320s ,到的时间t 2=24分=1440s ,到的时间t 3=1小时3分=3780s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8.27111001000309=⨯=∆=t x v m/s 到的平均速度9.3143201000)6144(111=⨯-=∆=t x v m/s 到的平均速度1.2714401000)144183(222=⨯-=∆=t x v m/s 到的平均速度3.3337801000)183309(333=⨯-=∆=t x v m/s 所以,列车从到速度最快.16:00时,列车停在车站,所以此时的瞬时速度为零.10.炮弹的射程就是坦克离炮台的距离x ,x = v 〔t 2 - t 1〕=340×〔-0.6〕=510 m所以,炮弹的飞行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总结题习题精练 教师版
关于质点和参考系1.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B.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C.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乘客是以他自己为参考系的D.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其他物体2.在研究下列运动时,可把物体视为质点的是()A.研究从斜面上滑下的木块 B.运动中的砂轮C.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地球卫星 D.远洋航行中的巨轮3.从水平匀速航行的飞机上向地面空投救灾物资,站在地面上的观察者与飞行员看空中下落的物资,看到的现象是()A.两人看到物资都是竖直下落的 B.两人看到物资都是沿曲线运动的C.地面上的人看到物体沿曲线下落的 D.飞行员看到物体是竖直下落的4.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则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乙、丙都向上,但甲、乙比丙慢5.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一定是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B.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因火车上各点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可以将火车视为质点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被视为质点D.地球虽大,且有自转和公转,但有时可被视为质点关于时间和位移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 A.由北京开往深圳的列车于22时18分从北京站开出B.期中物理考试时间为1.5 hC.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D.一节课45 min2. 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B.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3. 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则 ( )A. 物体的位移可能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B. 物体的位移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C. 物体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D. 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4. 如图1-2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下列关于它们的位移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A.沿Ⅰ较大B.沿Ⅱ较大图1-2 C.沿Ⅲ较大D.一样大5.路程和位移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都不可能为零B.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可以为零,但路程不可能为零C.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一定越来越大D.运动的物体路程随时间一定越来越大6. 一支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兵从队尾赶到队前并又立即返回.当通讯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 m.在这个过程中,通讯兵的位移大小是 ( ) A.400 m B.100 mC.200 m D.300 m7.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t/s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x/m 2 4 6 8 8 8 12 16 20 24(1)作出该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2)质点在10s内的位移、路程各为多大?(3)质点在第7个2s内的位移多大?关于速度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B.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D.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速率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瞬时速度的方向始终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3.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驶,时快时慢,20min行驶了 18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则 [ ]A.900m/s是平均速度B.900m/s是瞬时速度C.54km/h是平均速度D.54km/h是瞬时速度4.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7m/sB.5m/sC. 6m/sD. 5.5m/s5,某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1)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解析:(1)设全程所用的时间为t,则由平均速度的定义知(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为x1=v1·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为x2=v2·全程时间t内的位移为x=x1+x2=(v1+v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2)设全程位移为x,由平均速度定义知前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为t1=/v1=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为t2=/v2=全程所用时间为t=t1+t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答案:(1)(v1+v2) (2))6,.如图1-3-14所示为甲、乙物体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3-14A.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C.在t1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相遇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7.A、B、C三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1-2所示,在20 s时间内,它们的路程关系是( )图1-2A.x A=x B=x c B.x A>x B=x cC.x A>x B>x c D.x A=x B<x c8.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1-4所示,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2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D.第3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解析:选BD.由图可知第1 s和第2 s速度均大于零,方向相同,但第1 s内速度增大,第2 s 内速度减小,所以加速度方向相反,第2 s末速度变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第3 s物体反向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综上所述B、D正确.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项操作的时间顺序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2.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直接得到(可直接测量得到,而不需经过计算)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B.位移C.瞬时速度D.平均速度3.如图1-4-10所示,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判断哪条纸带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4.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C之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在A、D之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m/s.加速度1.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B.加速度的大小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C.加速度的大小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D.物体有加速度,速度不一定增大2.下列关于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方向一定与初速度方向相同B.加速度方向一定与末速度方向相同C.加速度方向一定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3.足球以8 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 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 s,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A.-200 m/s2B.200 m/s2C.-100 m/s2 D。
高一物理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选择题(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量的是A、位移、速度、平均速度B、速度、路程、平均速度C、位移、速度、加速度D、速度、加速度、路程2、甲、⼄两⼈同时观察同⼀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是静⽌的。
”⼄说:“它做匀速运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判断正确B、⼄判断正确C、甲、⼄⼆⼈不可能都正确D、甲、⼄可能都正确3、两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甲的加速度为1m/s2,⼄的加速度为-2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的⼤B、甲做加速运动,⼄做减速运动C、⼄的加速度⽐甲的⼤D、甲、⼄的加速度⽅向相反4、下列说法中指时刻的有A、学校每天上午8点整开始上课B、学校每节课40minC、数学测验的时间是100minD、考试9:40结束5、三⼈散步,他们的速度分别是:甲为3.5km/h,⼄为63m/min,丙为1m/s,那么三⼈的速度⼤⼩为A、甲B、⼄C、丙D、⼀样⼤6、如图1.1所⽰,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位移等于4R,⽅向向东B、物体的位移等于2πR,⽅向向东C、物体的路程等于4R,⽅向向东D、物体的路程等于2πR,⽅向向东7、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第⼀秒末的速度是5m/s,则物体在第⼀秒内的位移⼀定是5mB、物体在第⼀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第⼀秒内的位移⼀定是5m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每⼀秒内的位移都是5mD、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经过这段时间⼀半时的速度⼀定是5m/s8、某校学⽣开展⽆线电定位“搜狐”⽐赛,甲、⼄两⼈从图1.2所⽰地形的O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A点搜到狐狸,两⼈的搜狐路径已在图中标出,则A、两⼈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B、甲的平均速度⼤于⼄的平均速度C、甲的路程⼤于⼄的路程D、甲的位移⼤于⼄的位移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加速度也⼀定越⼤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定越⼤C、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速度⼀定越来越⼩D、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定为零10、下列关于速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即速度的平均值B、平均速率是指平均速度的⼤⼩C、顺势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D、汽车以速度v经过某⼀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填空题(共3个⼩题,每⼩题6分,共18分)11、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A点出发到达C点再返回到B点静⽌,如图1.3所⽰。
人教版--高一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课后习题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答案仅供参考人教版高中物理Ⅰ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是说时、分、秒针相对钟表表面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
2、诗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
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船不动。
3、x A=-0.44 m,x B=0.36 m第2节:时间和位移1.A.8点42分指时刻,8分钟指一段时间。
B.“早”指时刻,“等了很久”指一段时间。
C.“前3秒钟”、“最后3秒钟”、“第3秒钟”指一段时间,“3秒末”指时刻。
2.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车的行驶路线一般不是直线。
3.(1)路程是100 m,位移大小是100 m。
(2)路程是800 m,对起跑点和终点相同的运动员,位移大小为0;其他运动员起跑点各不相同而终点相同,他们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
4.解答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1)1光年=365×24×3600×3.0×108m=9.5×1015 m。
(2)需要时间为16154.010 4.29.510⨯=⨯年2.(1)前1 s平均速度v1=9 m/s前2 s平均速度v2=8 m/s前3 s平均速度v3=7 m/s前4 s平均速度v4=6 m/s全程的平均速度v5=5 m/sv1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v1小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2)1 m/s,03.(1)24.9 m/s,(2)36.6 m/s,(3)0 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电磁打点记时器引起的误差较大。
因为电磁打点记时器打点瞬时要阻碍纸带的运动。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二章综合测试整理版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综合测试 姓名 班级一、选择题1.下列情况中加划线的物体,哪些不.可以..看作质点?( )A .研究温州快客通过宜山大桥的运行快慢B .研究公转规律时的地球C .研究“神州”六号飞船绕地球运行的高度D .研究火车通过一座铁路桥所用的时2.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正在起动的汽车B.自由下落的石块C.匀速下降的跳伞员D.水平抛出的小球3.以下划线上的数字指时间(即时间间隔)的是( )A.某中学的作息表上写着,第四节:10:15-10:55B.刘翔跨栏记录为12.91sC.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每晚7:30准时与您见面D.午休从12:10开始4.下面为四个质点的速度图像,其中反映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5.皮球从3m 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距地面1m 高处被接住,则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为( )A.4m 、4mB.3m 、1mC.3m 、2mD.4m 、2m6.一个学生在百米测验中,测得他在50m 处的瞬时速度是6m/s ,16s 末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是7.5m/s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7.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①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 ②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③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④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8.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x =4t -2t 2,x 与t 的单位分别是m 和s 。
则该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4m/s 和-2m/s 2B.0和2m/s 2C.4m/s 和-4m/s 2D.4m/s 和09.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1秒末速度为6m/s ,2秒末速度为8m/s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4m/sB.加速度为2m/s 2C.任意1s 内速度变化2m/sD.第1s 内平均速度为6m/sC10.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前3s 内下落的位移是第1s 内下落位移的( )A .2倍B .3倍C .6倍D .9倍11.竖直升空的火箭,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火箭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是40sB .火箭前40s 上升,以后下降C .火箭的加速度始终是20m/s 2D .火箭离地最大的高度是48000m12.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 ,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A.1.2mB.3.6mC.6.0mD.10.8m 13.在下图中,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④14.某同学身高1.8m ,在运动会上参加跳高比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第3章 相互作用——力 第3章测评卷
第三章测评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下列四幅图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足球对球网的作用力是球网发生形变产生的B.乙图中重力的分力G1就是物块对斜面的压力C.丙图中桌子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丁图中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山东烟台高一校考改编)两个共点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0°<θ<180°),两力的合力为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B.合力F不可能和分力F1和F2一样大C.如果夹角θ不变,F1的大小不变,只增大F2,则合力F必然增大D.如果夹角θ不变,F1的大小不变,只增大F2,则合力F可能减小3.如图所示,智能机械臂铁夹夹起一个金属小球,保持静止状态,铁夹与小球的接触面竖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的重力与其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小球所受的重力与其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若把铁夹的压力增大一点,小球所受的摩擦力变大D.若把铁夹的压力减小一点,小球一定从铁夹中滑落4.(河北保定高一期末)为了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小王在家门口挂上了大红灯笼,如图所示,OA、OC为轻绳,OB为水平轻弹簧。
若灯笼的质量为3 kg,弹簧的形变量为4 cm(在弹性限度内),OA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53°,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sin 53°=0.8,cos 53°=0.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和轻绳OA对O点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B.弹簧和轻绳OA对O点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50 NC.轻绳OA上的弹力大小为50 ND.弹簧的劲度系数为800 N/m5.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37°,一小球在细线的拉力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小球所受的重力为G,已知sin 37°=0.6,cos 37°=0.8,则细线对小球拉力的最小值为( )A.0.6GB.0.5GC.GD.0.8G6.(浙江温州高一期末)如图所示,擦窗机器人通过机身底部的吸盘抽气而产生“吸附力”,“吸附”在竖直玻璃上保持静止。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3节《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1.06
1.26
×
×
×
×
×
×
如果是一条直线,压在直线上点的个数尽可能多,分居在直线两边的点的个数基本相等,且对称。
认识图像
02.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随时间而变化
3.若图像位于时间轴的上方,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与正方向相同;位于时间轴下方,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过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m/s,因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 A、10-3s B、10-6s C、10-9s D、10-12s
位移—时间图像
其他测速度的方法
04.
1.光电门
另外,还常用的超声波、激光、红外线等测速
【例2】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图(乙)所示装置测量滑块的速度,图中MN是水平桌面,Q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实验时,让滑块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s和4.0×10-3s。滑块的宽度d=1.010cm。
实质:是一种快慢不变(V的大小方向都不变)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02.
练一练:在2006年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刘翔以12秒88打破了英国运动员保持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并夺取该项目冠军。试计算其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练习题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物体的________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它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2.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把它简化为一个__________的点,这样的点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__________的物理模型.将物体看做质点是有条件的.例如,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的大小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忽略;在研究列车沿平直轨道运动的速度变化时,车厢各点的运动情况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可用车上任一点的运动代表列车的运动,这时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把列车看做质点.3.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这个被选定做参考的、假定为______的其他物体,叫参考系.4.我们坐在校园里,欣赏毛泽东的一句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静止不动,是因为选取______为参考系,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______为参考系.5.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所选的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__________.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往往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建立直线坐标系.如图1所示,若某一物体运动到A点,此时它的位置坐标x A=______,若它运动到B点,此时它的位置坐标x B=______.图16.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B.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C.质点一定代表一个小球D.质点不一定代表一个很小的物体7.坐在火车里的乘客,总感到车厢外的树在“向后跑”,他选择的参考系是()A.乘坐的火车B.远处的山C.车外的树D.太阳8.在一段有绝缘包皮的电线上,有一个漂亮的瓢虫和一个黑色的蚂蚁在爬行,沿电线建立一个坐标系,瓢虫和蚂蚁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如图2中的x1和x2所示,则瓢虫和蚂蚁的位置坐标各是多少?图2【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质点的概念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不存在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C.凡是小的物体,皆可以看成质点;凡是大的物体,皆不能看成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2.在以下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A.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B.对某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知识点二参考系3.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并排行驶,甲车内的旅客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旅客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表示()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4.甲、乙两辆汽车均以相同的速度行驶,下列有关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两辆汽车均向东行驶,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是静止的B.如果观察的结果是两辆车均静止,参考系可以是第三辆车C.如果以在甲车中一走动的人为参考系,乙车仍是静止的D.如果甲车突然刹车停下,乙车仍向东行驶,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往西行驶知识点三坐标系5.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 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 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 m处,坐标轴的正方向设为向下,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A.2 m,-2 m,-1 m B.-2 m,2 m,1 mC.4 m,0,1 m D.-4 m,0,-1 m【方法技巧练】一、判断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方法7.2009年10月1日,我国在北京成功地举行了建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气势恢宏的场面,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建设好现代化祖国的信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正在列队通过天安门的女子方队的队形时,可以把队员看成质点B.研究从天安门上空飞过的歼11飞机的机群数量时,可以把飞机看成质点C.欣赏我国首批战斗机女飞行员驾驶的飞机通过天安门的壮观场面时,飞机可以看成质点D.研究女兵方队从东华表起正步通过天安门,到达西华表的时间时,不能把女兵方队看成质点8.在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车车轮只做平动B.火车车轮的平动可以用质点模型分析C.计算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时间时,可将火车视为质点D.计算火车经过一座桥的时间时,可将火车视为质点二、巧取参考系来分析物体的相对运动9.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停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v乙>v丙,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D.以上说法均不对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C.研究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中运动的快慢时,该运动员可看做质点D.欣赏芭蕾舞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可以把芭蕾舞表演者看做质点2.在下列情形中,可以将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A.地面上放一只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力推它,在研究它是先滑动还是先翻转时B.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研究刘翔在男子110米栏比赛中的跨栏动作时C.研究“嫦娥一号”卫星在绕地球飞行及绕月球飞行的轨迹时D.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飞行的姿态时3.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A.研究一端固定且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此杆可作为质点来处理B.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C.研究杂技演员走钢丝的表演时,杂技演员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4.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取参考系B.甲、乙两人均以相同的速度向正东行走,若以甲为参考系,则乙是静止的C.车站平行停靠着两列火车,甲火车上的人只能看到乙火车,当他看到乙火车动了,一定是乙火车开动了D.我们平时说楼房静止,是指楼房相对于地球的位置是不变的5.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6.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 000 m高空飞行时,发现座舱边有一个与他几乎相对静止的小“昆虫”,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颗子弹头,发生这个故事是因为()A.子弹静止在空中B.子弹飞行得很慢C.飞机飞行得很快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的速度很接近7.地面的观察者看雨滴是竖直下落的,坐在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中的乘客看雨滴是() A.水平向前运动B.水平向后运动C.倾斜落向前下方D.倾斜落向后下方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人均以相同速度向正东方向行走,若以甲为参考系,则乙是静止的B.甲、乙两人均以相同速度向正东方向行走,若以乙为参考系,则甲是静止的C.两辆汽车在公路上沿同一直线行驶,且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若观察结果是两辆车都静止,则选用的参考系,必定是其中的一辆汽车D.两人在公路上行走,速度大小不同、方向相同,选择其中任一人作为参考系,则两人都是静止的9.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课前预习练1.空间位置2.形状大小有质量理想化可以相同可以3.不动4.地面地心5.坐标系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 m-2 m6.D[质点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物体能否看做质点与物体的体积大小、质量大小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7.A8.x1=2 m x2=-2 m课堂探究练1.AD[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尽管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但它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反映,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它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征,抓住了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使所研究的复杂问题得到了简化.]2.AC[研究学生的骑车速度或探测器的飞行轨迹时,其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故可以看成质点.但当研究学生的骑车姿势时,学生的身躯和四肢就构成了研究的对象,故不能把学生看成质点.当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探测时,探测器的动作直接影响探测的效果,所以探测器不能看成质点,故正确答案为A、C.]点评能否把一个物体看做质点,并不是由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来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程度决定的.一般来说,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或不起作用的因素时,物体就可看做质点.3.D[乙车相对甲车内的人没有运动,说明甲、乙两车运动情况相同;以甲车内的人为参考系,树向东运动,则以树为参考系,甲车向西运动,所以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故正确答案为D.]点评①描述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定一个参考系,以此为标准来衡量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参考系一旦确定,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也唯一确定.②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为参考系.4.ABD[两车的速度相同时,其相对位置不变,以其中任一辆车为参考系,另一辆车是静止的,故A正确;若第三辆车丙与甲、乙两车同向同速行驶,以丙车为参考系时,甲、乙两车均静止,故B正确;若一人在甲车中走动时,他与乙车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则乙车是运动的,故C错误;甲车突然刹车停下,乙车向东行驶,甲车与乙车间的距离增大,甲车相对乙车向西运动,故D正确.]5.B[根据题意建立如右图所示的坐标系,A点为抛出点,坐标为-2 m,B点为坐标原点,D点为地面,坐标为2 m,C点为接住点,坐标为1 m,故正确答案为B.]6.见解析解析可以以冰场中央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方向,向北为y轴正方向,建立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这样就可以准确地描述运动员的位置了.如果要描述飞机的位置,则需要确定一点(如观察者所在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来描述.7.BD[研究女子方队的队形时,队员的体形不能忽略,因此不能把队员看成质点,故A 错;研究从天安门上空飞过的歼11飞机的机群数量时,完全可以忽略飞机的大小和形状,因此可以把飞机看成质点,故B对;欣赏飞机的飞行表演时不能把飞机看成质点,故C错;研究女兵方队从东华表起正步通过天安门,到达西华表的时间时,需要考虑队列的长度,因此不能把女兵方队看成质点,故D对.]8.BC[车轮整体上随车做平动,但车轮上各点又绕车轴转动,若研究车轮随车整体的平动时,可用质点模型分析,故A错,B对;由于火车本身的长度相对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很小的,可忽略不计,而相对一座桥其长度是不可忽略的,故C对,D错.]方法总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如地球比较大,但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就变成次要因素,我们完全可以把地球当作质点来看待.然而,在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就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了.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时间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但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就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了.9.AB[甲、乙、丙三人在观察其他物体的运动时,是以自己所乘的热气球为参考系的,应根据参考系的定义来判定甲、乙、丙的运动情况,楼房和地面连为一体,是同一个参考系,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也在匀速下降,且乙下降的速度v乙大于甲下降的速度v甲,即v乙>v甲;甲看到丙匀速上升,有三种可能性:(1)丙静止.(2)丙匀速上升.(3)丙匀速下降,且速度关系为v丙<v甲.综上可知,选项A、B正确.]课后巩固练1.C[物体能否被看做质点与物体本身的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无关,主要是看其大小和形状能否可以忽略,故A错;质点有质量,几何中的点没有质量,所以不同,故B错;研究运动员长跑的运动速度时,可以忽略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故可看做质点,故C正确;表演者跳舞时其身体的各个部分动作不能忽略,所以不能看做质点,故D不正确.]2.C[当研究木箱的翻转时,其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所以不能看做质点,故A错;在研究刘翔的跨栏动作时,不能忽略其肢体的动作及形状,所以不能看做质点,故B错;研究“嫦娥一号”绕地球及月球的飞行轨迹时,其大小和形状均可忽略,可看做质点,但研究它的飞行姿态时,就不能看做质点,故C对,D错.]3.BD[物体能否看做质点,主要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属于次要的、可忽略的因素,而不仅仅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研究物体的转动时,物体各点运动的差异是不能忽略的,不能看做质点,故A错.杂技演员走钢丝时要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保持平衡,也不能看做质点,C错.据此可判断只有B、D项正确.]4.ABD 5.A6.D[子弹与飞机虽然都飞得很快,但若飞行速度很相近,则飞行员和子弹几乎相对静止,那么飞行员就很容易抓住子弹,D正确.]7.D[乘客是以列车为参考系看雨滴运动的,雨滴在下落的同时还相对列车向后运动,故乘客看到的雨滴是倾斜落向后下方,D正确.]8.AB[由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可知,A、B正确,D错误.C选项除可选其中一辆车为参考系外,也可选与两车速度相同的第三辆车为参考系,故C错误.]9.D[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说明乙车向东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动,说明甲、乙两车相对静止.综合这两点可知,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D正确.]10.(1)B(2)C解析(1)坐标轴的正方向向东,则位置在坐标原点以东为正,在坐标原点以西为负,汽车最初在原点以西且距原点3 km处,所以最初位置是-3 km,同理最终位置是2 km,故B正确.(2)坐标原点向西移5 km后,最初位置在原点的东方,距原点2 km.最终位置还在原点以东,距离变为7 km,故C正确.。
高一物理例题与讲解学案:第一章第三节《速度和加速度》鲁科版必修
第3节 速度和加速度一、正确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 =Δs Δt。
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为位移的方向。
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段时间。
(2)平均速率: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叫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
平均速率是标量,无方向。
(1)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关系跟位移和路程关系相类似,平均速度的大小一般不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当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时,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平均速率。
但也不能说成在这种情况下平均速度就是平均速率,这是因为平均速度有方向,是矢量,平均速率无方向,是标量。
(2)平均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的平均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一般情况下二者并不相等。
【例1】滑雪运动员以20 m/s 的平均速度滑上山坡,然后又以30 m/s 的平均速度滑下此山坡,求运动员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解析:运动员的位移在全过程中为零,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 =s t得平均速度为零。
设运动员在山坡上滑的长度为L ,则平均速率v =2L t 上+t 下=2L L 30+L 20m/s =24 m/s 。
答案:0 24 m/s2.瞬时速度和瞬时速率(1)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能够精确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
(2)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是标量,无方向。
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a .平均速度与一段位移或一段时间相对应,是过程量,它反映了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不指出对应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
瞬时速度对应的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是状态量,常简称为速度,平常所说的速度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一般指瞬时速度。
b .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却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2)联系当所研究的时间取得越短,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就越能精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因此当以某一时刻为中心选取一段时间计算平均速度时,所选时间间隔足够小以至于趋近于零,那么平均速度就能精确地反映物体在该时刻的运动情况,此时的平均速度就可以称之为瞬时速度了。
高一物理上册:第1章第三节知能优化训练
1.画出图1-3-6中AB棒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图1-3-6解析:甲图中,绳与地面对AB棒有弹力作用,分别为F1与F2.乙图中地面对B端支持力F1竖直向上,棒与半球体接触处C受到垂直AB棒斜向右上方的支持力F2.丙图中AB棒受地面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1,在C、E处分别受拉力F2和F3.答案:如下图所示2.如图1-3-7甲所示,木板AB和BC成120°角固定,BC板水平,光滑的金属球静止在BC板上,并与AB板接触.问木板AB和BC对球是否有弹力?如果将两板同时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球仍静止,如图乙所示,此时木板AB和BC对球是否有弹力?图1-3-7答案:在甲图中,AB板对球无弹力,BC板对球有弹力;在乙图中,AB板和BC板对球均有弹力3.机械手表为什么过一段时间会自动停止?而当把发条拧紧之后又会正常走动?解析:发条的形变量随着指针的转动会越来越小,当发条恢复原状时,不再给齿轮施加弹力的作用,指针当然也会静止.把发条拧紧之后,发条发生了形变,又会对齿轮施加弹力,齿轮转动起来后带动指针一起转动.答案:见解析4.试分析为什么短跑运动员起跑时要用助跑器?解析:发令枪响后,运动员用力向后蹬助跑器,助跑器发生形变,对运动员产生一个弹力.这个弹力使得运动员瞬间获得一个较大的起跑速度,从而提高比赛成绩.答案:见解析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B.弹力的大小总与物体本身重力的大小成正比C.物体间只要相互接触就存在弹力D.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物体之间解析:选 D.只有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才有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而将物体压在竖直墙壁及其他情况下,弹力与重力没有什么联系,故A 、B 错,C 错是因为相互接触的物体未必就挤压形变.D 正确.2.关于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 就是物体的重力B .F 是由于支持面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C .F 的作用点在物体上D .F 的作用点在支持面上解析:选 D.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F ,是因物体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它是弹力,不是重力,其作用点在接触的支持面上,故选项ABC 皆不对,D 是正确的.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压力是弹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C .轻绳和轻杆上产生的弹力方向在沿着绳和杆的直线上D .支持力的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上解析:选 D.压力与支持力的方向应垂直于接触面,只有在接触面水平时,才有压力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所以A 错,D 对.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施力者是地球,而压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施力者是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只是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罢了,故B 错.杆的形变,可以是拉伸、压缩,也可以是扭曲,故其产生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所以C 错.4.两个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和m ,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 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1-3-8所示.不计摩擦,A 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 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 )图1-3-8A .mg ,(M -m )gB .mg ,MgC .(M -m )g ,MgD .(M +m )g ,(M -m )g解析:选A.因物体B 静止,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绳中拉力F T =mg ,故A 对绳的作用力F =F T =mg .而地面对A 的作用力F N =Mg -F T =(M -m )g .故选A.5.如图1-3-9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图1-3-9分别为m 1和m 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此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A.m 1g k 1B.m 2g k 1C.m 1g k 2D.m 2g k 2答案:C6.画出图1-3-10中小球所受弹力的示意图(接触面光滑).图1-3-10解析:甲图:球受弹力为墙向右的推力F1与沿绳向上的拉力F2.乙图:球受弹力为过A、B两点指向球心的支持力F1与F2.丙图:球受弹力为地面对球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左上方接触面对球无弹力.丁图:球受弹力为垂直斜面的支持力F1与垂直挡板的水平向右的推力F2.答案:如下图7.如图1-3-11所示,用两根绳子把一个物体挂在天花板上,这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指出施力物体,并把力的方向表示出来.图1-3-11答案:这个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G,施力者是地球;绳1拉力F1,绳2拉力F2,施力者分别是绳1和绳2,如图所示:8.如图1-3-12所示,光滑墙面与水平光滑地面成60°角,有一箱子放于墙角并与墙紧靠,箱子是否受墙的弹力?若用水平力向左推箱子,箱子是否受墙的弹力?方向如何?图1-3-12答案:用假设法可知:去掉光滑墙壁之后,箱子依然处于静止状态,故墙壁对箱子没有弹力作用.当用水平力向左推箱子时,箱子不动,故此时墙对箱子有弹力.接触类型为点面接触,方向应垂直于墙壁指向箱子,斜向下9.如图1-3-13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个2 N的物体A,A下面用细线连着一个3 N重的物体B,则:图1-3-13(1)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多大?(2)若将AB间的细线突然烧断,则在烧断瞬间,弹簧测力计对A的拉力是多大?解析:(1)把AB当成整体,所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G A+G B=2 N+3 N=5 N.(2)在细线烧断的瞬间,AB间的绳对A拉力3 N消失,但弹簧尚未来得及向上收缩,即弹簧伸长量瞬间未变,所以仍为5 N.答案:(1)5 N(2)5 N10.给你一根弹簧,一把带有毫米的刻度尺,一只弹簧秤,探索力和弹簧伸长量间的关系,并证明胡克定律的正确性.解析:将弹簧一端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并将毫米刻度尺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使刻度零点与弹簧自然伸长时的下端对齐,将弹簧秤的挂钩钩在弹簧的下端,用力向下拉弹簧,记录弹簧秤示数和对应的弹簧伸长量(刻度尺示数),填入事先设计好的表格内,表格如下表所示,根据记载的数据可使F/x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几乎相等,设此常数为k,则有F=kx,即胡克定律是正确的.答案:。
高一物理第一章1~3节练习题
高一物理第一章1~3节练习题第一节:认识运动第二节:时间、位移第三节:物体运动的速度一.不定项选择题。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C.研究运动员在3 000米长跑比赛中运动的快慢时,该运动员可看成质点D.欣赏芭蕾舞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可以把芭蕾舞表演者看成质点2. 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一定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B.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 D.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的木箱3. .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B.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C.参考系必须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D.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4. 观察图1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句诗表明()A.坐在地上的人是绝对静止的B.坐在地上的人相对于地球以外的其它星体是运动的C.人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6. 某人坐在甲船中,他看到乙船在运动,那么相对河岸两船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A.甲船不动,乙船在运动B.甲船运动,乙船不动C.甲、乙两船都在运动D.甲、乙两船运动方向一样,且运动快慢相同7. 下列说法中,关于时间的是(),关于时刻的是()A.学校上午8点开始上第一节课,到8点45分下课B.小学每节课只有40分钟C.我走不动了,休息一下吧D.邢慧娜获得雅典奥运会女子10000m冠军,成绩是30分24秒368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和路程在大小上总相等,只是位移有方向,是矢量,路程无方向,是标量B.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C.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通过的路线D.位移和路程是一回事9.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就是路程B、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等C、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但位移不可能为零10. 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物体的位移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D、1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11. 关于速度和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时,其速率一定保持不变B.速率保持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变速运动某一段时间内的两个时刻的速率有可能相等D.变速运动某一段时间内的两个时刻的速度不可能相等12. 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以76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B.汽车从甲站向乙站行驶的速度是40 km/hC.汽车到达站点时的速度是62 km/h D.小球第13 s末的速度是4 m/s.13.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10m/s和15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1.75m/s B.12m/s C.12.5m/s D.12.75m/s15.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物体某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B.若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则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C.若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其中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D.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m/s16.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9 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分钟,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08 km/h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 km/h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率是108 km/hD.经过路标时的瞬时速度是150 km/h17.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1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2=20 km/h 行驶完其余1/3的路程,如果汽车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8 km/h,那么汽车在前2/3路程上速度的大小是( )A.25 km/h B.34 km/hC.35 km/h D.38 km/h18.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3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达到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不同二.计算题19.A、B两辆汽车在一条东西方向的直路上向东行驶,若以地球为参考系,A速度为6m/s,B速度为10m/s。
高一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及习题
运动的描述第一节 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例题:关于机械运动和参考系,以下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A 、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B 、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C 、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D 、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例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B 、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 、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D 、各部分运动状态完全一致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第二节 时间位移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21t t t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例题:以下数据指时刻的是()A、某运动员跑百米用时11.70sB、某学校上午第一节课8:15正式上课C、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D、5s内楼上的小球落到地面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高一物理第一章第3节《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 速度1》
思考与讨论
自行车30min内8km,汽车相同时间内50km. 百米赛跑,优秀运动员10s内跑完全程,某同 学却用了13.5s
怎样比较汽车与优秀运动员的快慢呢?
一、速度
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⒉定义式: v x
t ⒊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 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v x
t ⒉ 当△t 非常非常小, △x/△t 就可以看作某时 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度(极限思想)。 ⒊ 物理意义: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⒋ 方向:这一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
⒌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四、速率
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
平均速度的大小
平均速率
平均速度
位移 时间
平均速率
路程 时间
只有单 向直线 运动才 相等!
结论: 平均速度的大小一般不等于平均速率。
C
ABD
AD
ABC
D
B
v
x
t
2、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
快慢程度和方向,粗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3、矢量性: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方向:与物体位移△x的方向相同。
注意:(1)必须指明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
(2)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求解时必须根据定义
观察与思考
平均速度?
8.54 m/s
此时的运动快慢?
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⒋单位:国际单位制为m/s(或m•s-1 )
其它单位:km/h(或km•h-1 ),cm/s(或cm•s-1 ) ⒌速度是矢量 大小: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
人教版必修1高一物理单元练习卷: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选择题(1~6为单选每小题4分,7~10为多选每小题5分,共44分)1.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B.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讲错了C.如果选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人的说法都对D.如果三人各自选择不同的参考系,那么三人的说法可能都对2.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该物体在0~4 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C.物体在0~2 s内做减速运动D.物体在0~2 s内做加速运动3.如图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 m/s,由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A.10-3 s B.10-6 sC.10-9 s D.10-12 s4.2019年1月3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昆仑队16名队员成功穿越南极内陆冰盖“大锅底”,进入冰盖最高处的冰穹A地区的昆仑站.在南极考察这个问题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研究科学考察船从中国出发到南极大陆的行进路线问题上,科学考察船可以看成质点B .以祖国大陆为参考系,昆仑站是在不断的运动C .要对南极大陆的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建立平面坐标系D .题述中的2019年1月3日表示时间间隔5.小华从家门口打车到火车站接上同学后即随车回到家,出租车票如图所示,则此过程中出租车的位移和行驶的路程分别是( )车号:BP3663上车:10:12下车:10:28里程:12.3 km 单价:1.5金额:18.45元A .0,0B .12.3 km,0C .0,12.3 kmD .12.3 km,12.3 km6.我国自主研制的某型号战斗机由静止开始启动,在运动500 m 后起飞,已知5 s 末的速度为10 m/s,8秒末的速度为16 m/s.在20秒末起飞,则该飞机由静止到起飞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A .10 m/sB .16 m/sC .20 m/sD .25 m/s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 -t 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 0B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 1 D .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8.北京市少年宫花样玩具赛车表演中,两位少年宫的小朋友分别控制着甲、乙两辆遥控玩具赛车同时同地从相邻的跑道出发,沿同一方向运动,通过各自的传感器将速度信息传输给计算机,并通过电脑绘制出如图所示的v -t 图象,其中甲图线是圆心在坐标原点的14圆弧,乙图线是过原点和点(10,10)的直线,在0~10 s内,关于两赛车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1时刻两赛车相遇B.在t1时刻两赛车间距离最大C.在t1~10 s内的某时刻两赛车相遇D.在t=10 s时,甲赛车在乙赛车前方约28.5 m处9.有两个物体都做加速度恒定的变速直线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经过相同的时间,速度变化大的物体,它的加速度一定大B.若初速度相同,则末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C.若加速度相同,初速度大的物体,其末速度一定大D.在相同的时间内,加速度大的物体,其速度变化必然大10.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大小为10 m/s,则在这1 s内该物体的()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1.(1)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B.要舍去纸带上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C.打点频率为50 Hz,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1 sD.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2)某次实验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O 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①推测纸带的运动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并简单说明理由.②在打出A、F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③B点的瞬时速度为.12.小华同学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 Hz,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纸带上所示.(1)为了达到实验的目的,除了有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细绳、导线、低压交流电源、小木块、长木板外,还需要的仪器有()A.刻度尺B.铁架台C.停表D.天平(2)图中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s.(3)根据纸带提供的信息,小华同学已经计算出了打下1、2、3、4、6这五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请你帮助他计算出打下计数点5时小车的速度v5=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并填入表中.(4)t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5)根据v-t图象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3.在节假日期间,你可能到公园或游乐场玩过蹦床,如图所示是一同学某次蹦床跳起后的v-t图象,已知t2=2t1,结合你的体会和经历,分析下列问题:(1)他所做的运动是一个什么样的运动?(2)他跳起时速度多大?(3)哪段时间是上升的,哪段时间是下降的?上升高度多大?(4)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是选上升过程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还是选下降过程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5)t2时刻该同学所在的位置.14.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上方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请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15.让小球从斜面的顶端滚下,如图所示是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一段,已知闪频为10 Hz,且O点是0.4 s时小球所处的位置,试根据此图估算:(1)小球从O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2)小球在A点和B点的瞬时速度;(3)小球运动的加速度.16.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 g(g取10 m/s2)警示人们,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将会达到这一数值.(1)一辆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货车与一辆以54 km/h的速度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正面碰撞,碰撞时间为2.1×10-3 s,则摩托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2)为了防止碰撞,两车的驾驶员同时紧急刹车,货车、摩托车从急刹车到完全静止所需的时间分别为4 s、3 s,则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选择题(1~6为单选每小题4分,7~10为多选每小题5分,共44分)1.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B.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讲错了C.如果选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人的说法都对D.如果三人各自选择不同的参考系,那么三人的说法可能都对2.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该物体在0~4 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C.物体在0~2 s内做减速运动D.物体在0~2 s内做加速运动3.如图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 m/s,由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B)A.10-3 s B.10-6 sC.10-9 s D.10-12 s4.2019年1月3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昆仑队16名队员成功穿越南极内陆冰盖“大锅底”,进入冰盖最高处的冰穹A地区的昆仑站.在南极考察这个问题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在研究科学考察船从中国出发到南极大陆的行进路线问题上,科学考察船可以看成质点B .以祖国大陆为参考系,昆仑站是在不断的运动C .要对南极大陆的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建立平面坐标系D .题述中的2019年1月3日表示时间间隔5.小华从家门口打车到火车站接上同学后即随车回到家,出租车票如图所示,则此过程中出租车的位移和行驶的路程分别是( C )车号:BP3663上车:10:12下车:10:28里程:12.3 km 单价:1.5金额:18.45元A .0,0B .12.3 km,0C .0,12.3 kmD .12.3 km,12.3 km6.我国自主研制的某型号战斗机由静止开始启动,在运动500 m 后起飞,已知5 s 末的速度为10 m/s,8秒末的速度为16 m/s.在20秒末起飞,则该飞机由静止到起飞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D )A .10 m/sB .16 m/sC .20 m/sD .25 m/s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 -t 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BC )A .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 0B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 1 D .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8.北京市少年宫花样玩具赛车表演中,两位少年宫的小朋友分别控制着甲、乙两辆遥控玩具赛车同时同地从相邻的跑道出发,沿同一方向运动,通过各自的传感器将速度信息传输给计算机,并通过电脑绘制出如图所示的v -t 图象,其中甲图线是圆心在坐标原点的14圆弧,乙图线是过原点和点(10,10)的直线,在0~10 s内,关于两赛车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D)A.在t1时刻两赛车相遇B.在t1时刻两赛车间距离最大C.在t1~10 s内的某时刻两赛车相遇D.在t=10 s时,甲赛车在乙赛车前方约28.5 m处9.有两个物体都做加速度恒定的变速直线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D)A.经过相同的时间,速度变化大的物体,它的加速度一定大B.若初速度相同,则末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C.若加速度相同,初速度大的物体,其末速度一定大D.在相同的时间内,加速度大的物体,其速度变化必然大10.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大小为10 m/s,则在这1 s内该物体的(BD)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1.(1)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B.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B.要舍去纸带上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C.打点频率为50 Hz,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1 sD.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2)某次实验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O 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①推测纸带的运动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并简单说明理由.加速运动.答案:从A点开始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5 s=0.1 s,每隔0.1 s纸带运动的位移分别是x1=2.15 cm、x2=2.89 cm、x3=3.74 cm、x4=4.32 cm、x5=5.15 cm,间距逐渐增加,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②在打出A、F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36.50_cm/s.③B点的瞬时速度为25.20_cm/s.12.小华同学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 Hz,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纸带上所示.(1)为了达到实验的目的,除了有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细绳、导线、低压交流电源、小木块、长木板外,还需要的仪器有(A)A.刻度尺B.铁架台C.停表D.天平(2)图中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 s.(3)根据纸带提供的信息,小华同学已经计算出了打下1、2、3、4、6这五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请你帮助他计算出打下计数点5时小车的速度v5=0.530 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并填入表中.(4)t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答案:(5)根据v-t图象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0.410 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3.在节假日期间,你可能到公园或游乐场玩过蹦床,如图所示是一同学某次蹦床跳起后的v-t图象,已知t2=2t1,结合你的体会和经历,分析下列问题:(1)他所做的运动是一个什么样的运动?(2)他跳起时速度多大?(3)哪段时间是上升的,哪段时间是下降的?上升高度多大?(4)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是选上升过程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还是选下降过程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5)t2时刻该同学所在的位置.答案:(1)初速度为v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2)v0(3)0~t1t1~t212v0t1(4)上升过程(5)回到蹦床14.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上方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请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答案:0.58倍15.让小球从斜面的顶端滚下,如图所示是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一段,已知闪频为10 Hz,且O点是0.4 s时小球所处的位置,试根据此图估算:(1)小球从O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2)小球在A点和B点的瞬时速度;(3)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答案:(1)0.8 m/s(2)0.8 m/s 1.0 m/s(3)2.0 m/s216.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 g(g取10 m/s2)警示人们,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将会达到这一数值.(1)一辆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货车与一辆以54 km/h的速度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正面碰撞,碰撞时间为2.1×10-3 s,则摩托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2)为了防止碰撞,两车的驾驶员同时紧急刹车,货车、摩托车从急刹车到完全静止所需的时间分别为4 s、3 s,则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答案:(1)有生命危险(2)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一物理第1章第3节综合练习题
1.(2012·白云高一检测)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6 V以下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D.电源的电压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A错.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后让物体运
动,B错.打点的时间间隔T=1
f
,f是电源频率,与电源的电压高低无关,所以C正确,D错误.
【答案】C新-课 -标- 第-一-网
2.(2013·西安高一检测)一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做实验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如图1-3-5所示的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
图1-3-5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定
C.电源的频率不稳定
D.振针压得过紧
【解析】当打点计时器振动片一端的振针与复写纸片的距离过大时,振针可能有时不接触复写纸片,我们可能看到时有时无的点痕,也可能完全没有点痕.当振针与复写纸片距离过小时,每一个打点周期内振针就会有较长一段时间接触并挤压在复写纸上,这样就打出一段一段的小线段,所以在使用打点计时器前要检查一下振针到复写纸片的距离是否适中,否则就要做适当的调整.A造成的后果是打点计时器不工作,B造成的后果是打点计时器工作不稳定,C造成的后果是各点间间距忽大忽小,D正确.
【答案】 D
3.(2013·佛山第一中学高一检测)一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依次打出A、B、C、D、E、F等一系列的点,测得AB=11.0 mm,AC=26.5 mm,AD=40.0 mm,AE=48.1 mm,AF=62.5 mm.根据测量数据,下列关于物体在AF段运动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速度不变
B.速度越来越大
C.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先变大再变小后变大
【解析】AB=11.0 mm,BC=AC-AB=15.5 mm,CD=AD-AC=13.5 mm,DE=AE-AD=8.1 mm,EF=AF-AE=14.4 mm,物体在AF段运动速度先变大再变小后变大.
【答案】 D
4.如图1-3-6所示是一位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所得到的两条纸带,他将两条纸带上下并排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在图中A、B两点之间,两条纸带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图1-3-6
A.1∶1 B.2∶1 C.1∶2 D.无法比较
【解析】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故纸带上每打出两个相邻点所经历的时间为0.02 s.所以A、B两点间时间之比为(0.02×10)∶(0.02×5)=2∶1.B项正确.【答案】 B
5.(双选)采取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减小纸带受到摩擦而产生的误差( )
A.改用6 V直流电源
B.电源电压越低越好
C.用平整的纸带,不用皱折的纸带
D.纸带理顺摊平,不让它卷曲、歪斜
【解析】因摩擦产生的误差主要在纸带与振针之间,因而用平整的、不用皱折的纸带或纸带理顺摊平,不让它卷曲、歪斜,可以减小摩擦,从而减小误差.
【答案】CD
6.(双选)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在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工作时,通过的纸带上没有点,原因可能是( )
A.电源用6伏交流B.单面复写纸反置
C.振针松动D.纸带拉得太快
【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交流电源的仪器,如用直流电源,它就不能打点,A 错;套在定位轴上的复写纸压在纸带上面,当运动物体拖着纸带运动时,打点计时器便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果单面复写纸反置,纸带上不会留下点迹,B对;振针松动,不能与纸带接触,就不
能在纸带上打出点,C对;纸带若拉得太快,纸带上有点,只是比较稀疏,D错.【答案】BC
7.(双选)(2013·郑州高一检测)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点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得快
B.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得慢
C.点不均匀说明物体在相等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不相等
D.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解析】纸带上每相邻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都相等,所以点密集的地方,说明相同长度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长,所以物体运动得慢,故A错,B对.点不均匀是由于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不相等,故C对,D错.
【答案】BC
8.(2013·广东佛山高一检测)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有如下操作步骤,其中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有遗漏的步骤是_______.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松开纸带后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端悬挂适当的钩码
D.取下纸带
E.放手,使小车在平板上运动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将以上步骤完善后按合理序号排列____________.
【解析】合理的步骤如下: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的一端,并接好电路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端悬挂适当的钩码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
E.放手,使小车在平板上运动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答案】AB D BFCAED
9.如图1-3-7为某校高一新生刘洋同学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
分(电源频率为50 Hz),刘洋同学根据纸带进行测量得到下表中数据,试据此表中数据判断纸带做的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并说明判断理由.
图1-3-7
A 和
B 的距离
s 1/m B 和C 的距离
s 2/m C 和D 的距离
s 3/m D 和E 的距离
s 4/m E 和F 的距离
s 5/m 1.22× 10-2
2.02× 10-2
1.52× 10-2
1.54× 10-2
1.20× 10-2
【解析】 显然s 1≠s 2≠s 3≠s 4
≠s
5,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纸带的位移不相等,纸带做变速运动. 【答案】 变速运动 纸带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不相等
10.一小球在桌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变速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每次曝光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如图1-3-8所示,1位置恰为小球刚开始运动的瞬间,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1 s ,则小球从1位置到6位置的运动过程中位移为________ m ,时间为________ s .(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
图1-3-8
【解析】 由图中1、6的位置可计算出1、6之间位移ΔS =0.37 m .每次曝光时间T =1 s ,故1、6两位置时间间隔Δt =5T =5 s.
【答案】 0.37 5
11.(2013·珠海调研)气垫导轨是一种阻力很小的长直轨道,滑块可以在气垫导轨上运动,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研究滑块的运动情况.如图1-3-9所
示,滑块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Δt 1
=0.29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Δt 2=0.11 s.
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3.0 cm
图1-3-9
试判断滑块通过哪个光电门时更快些?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解析】遮光板的长度是一定的,遮光时间短,说明运动的快,即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时更快些.【答案】第二个.因为通过相同的距离所用时间短,即说明运动的快.
图1-3-10
12.如图1-3-10所示,一个同学左手拿着一个秒表,右手拿着一枝彩色画笔,当他的同伴拉着一条宽约5 mm的长纸带,使纸带在他的笔下沿着直线向前移动,每隔1 s他用彩色画笔点击纸带,在纸带上点一个点,如图1-3-11所示,连续点了6个点,量得s1=5.18 cm,s2=4.40 cm,s3=3.62 cm,s4=2.78 cm,s5=2.00 cm.
图1-3-11
问:(1)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多少?
(2)如果纸带移动得更快一些,纸带上的点迹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如果纸带移动的比原来快一些,要想纸带上点迹疏密程度和原来一样,应采取怎样的措施?
【解析】本题中,画笔起着打点计时器的作用.
(1)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就是画笔在纸带上画点的时间间隔为1 s.
(2)物体运动加快,一定时间内的位移必定增加,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就代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所以点迹会变稀疏.
(3)物体运动的快了,点迹疏密程度还和原来一样.所用的时间一定减少.所以拿彩笔点点的同学应使点点的时间间隔更短些,即频率要加大.
【答案】(1)1 s
(2)变稀疏
(3)使点点间隔的时间更短些(或加大点点频率)
======*以上是由明师教育编辑整理======。